口腔全科培训手册

口腔全科培训手册
口腔全科培训手册

口腔全科培训手册

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公室

口腔全科培训细则

口腔医学是研究和防治口腔软硬组织及颌面颈部各类疾病的一门学科, 其分类复杂、覆盖面广又相互密切联系, 是临床与基础相并重的一级学科, 也是现代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培训细则是供口腔全科医师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细则.口腔全科包括牙体牙髓科、牙周科、儿童口腔科、口腔黏膜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口腔急诊科、口腔预防科、口腔颌面影像科、口腔病理科等亚专业.

一、培训目标

能够掌握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 准确采集病史、规范体格检查、正确书写病历, 能够认识口腔全科的各类常见疾病, 掌握口腔全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原则和操作技能, 掌握口腔全科感染控制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熟悉口腔全科的诊疗常规和临床路径.培训结束时, 住院医师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 具有独立从事口腔全科临床工作的能力.

二、培训方法

本阶段为口腔全科医师的基础培训, 采取在口腔全科范围内各亚专业科室轮转的形式进行, 须完成共计33个月的培训.经过管理患者、参加门诊、病房工作和各种教学活动, 完成口腔全

科规定的病种和基本技能操作数量; 认真填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训练与考核情况登记表? ; 低年资住院医师参与见习/实习医生的口腔全科临床教学工作, 高年资医师指导低年资医师.

理论知识以自学和讨论为主, 有部分授课.

实践技能经过临床科室轮转进行培养.在有明确专业划分的培训基地, 应分科轮转, 各科累计轮转时间安排见表 1; 在没有明确专业划分的培训基地, 应参照轮转专业的培训内容, 完成相应专业的病种及病例数.

表1 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表

合计

建议按 2段式安排轮转, 即第1年和第2、3年, 具体安排见表2及表3.

表2 第1年轮转科室及时间要求

表3 第2、3年相关科室轮转及时间要求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

第1年通科轮转阶段安排与要求

( 一) 口腔颌面外科门诊 (3个月)

1. 轮转目的

掌握: 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各项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 包括各种普通牙及阻生牙、埋伏牙的拔除, 牙槽外科手术以及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常见小手术( 如根端囊肿刮治术、口腔软组织小肿物切除术、间隙感染切开引流术等) .

熟悉: 包括口腔颌面部创伤、肿瘤、先天及后天性畸形等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

口腔科医师培训内容知识

口腔科医师培训内容 口腔医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又是相对独立于临床医学的一个一级学科,是以维护、促进口腔健康以及防治口腔器官和口颌系统(包括牙及牙周组织、牙槽骨、唇、颊、舌、腭、咽、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颞下颌关节、涎腺和相关颈部组织等)疾病为主要内容。口腔疾病综合诊治的范围包括牙体牙髓科、牙周科、儿童口腔科、口腔黏膜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口腔急诊科常见病的诊断和常见治疗技术的应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规定,口腔医学生在本科毕业后经过1年临床实践和参加执业医师考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即可进行口腔科执业,称为口腔科执业医师,即普通口腔科医师。普通口腔科医师在获得口腔执业资格之后,可继续培训2年,第3年末获得普通口腔专科培训合格证,称为普通口腔专科医师。普通口腔专科医师培训通过为期3年的临床技能训练,结合理论知识学习,使受训者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可为口腔疾病患者提供涉及多专业的综合性诊治服务和.或实施口腔健康一、二、三级预防保健措施。 一、培训目标 通过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进行口腔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基础培训,提高培训对象对口腔各类常见疾病的认识,使之掌握口腔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原则和操作技能,成为胜任普通口腔科临床工作的口腔医学专门人才。 二、培训方法 理论知识以自学和讨论为主,有部分授课;实践技能通过临床科室轮转进行培训。 分科轮转培训时间分配:牙体牙髓科≥6个月、牙周科≥6个月、儿童口腔科≥3个月、口腔黏膜科≥3个月、口腔颌面外科≥6个月、口腔修复科≥6个月、口腔正畸科≥2个月、口腔颌面影像科≥1个月、口腔预防科≥1个月。同时累计参加口腔急诊≥2个月。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口腔预防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 1.轮转目的 (1)理论知识学习:巩固大学所学口腔预防学的理论知识,阅读经典著作及相关文献,或参加选修课学习。 (2)临床技能训练:熟悉或初步掌握龋病与牙周疾病等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预防保健原则与方法;了解口腔健康教育与问卷调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口腔全科培训培训细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 口腔全科培训细则 口腔医学是研究和防治口腔软硬组织及颌面颈部各类疾病的一门学科,其分类复杂、覆盖面广又相互密切联系,是临床与基础相并重的一级学科,也是现代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培训细则是供口腔全科医师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细则. 口腔全科包括牙体牙髓科、牙周科、儿童口腔科、口腔黏膜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口腔急诊科、口腔预防科、口腔颌面影像科、口腔病理科等亚专业. 一、培训目标 能够掌握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准确采集病史、规范体格检查、正确书写病历,能够认识口腔全科的各类常见疾病,掌握口腔全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原则和操作技能,掌握口腔全科感染控制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口腔全科的诊疗常规和临床路径. 培训结束时,住院医师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独立从事口腔全科临床工作的能力. 二、培训方法 本阶段为口腔全科医师的基础培训,采取在口腔全科范围内各亚专业科室轮转的形式进行,须完成共计33个月的培训. 通过管理患者、参加门诊、病房工作和各种教学活动,完成口腔全科规定的病种和基本技能操作数量;认真填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低年资住院医师参与见习/实习医生的口腔全科临床教学工作,高年资医师指导低年资医师. 理论知识以自学和讨论为主,有部分授课. 实践技能通过临床科室轮转进行培养. 在有明确专业划分的培训基地,应分科轮转,各科累计轮转时间安排见表1;在没有明确专业划分的培训基地,应参照轮转专业的培训内容,完成相应专业的病种及病例数.

表1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表 建议按2段式安排轮转,即第1年和第2、3年,具体安排见表2及表3. 表2第1年轮转科室及时间要求 表3第2、3年相关科室轮转及时间要求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 第1年通科轮转阶段安排与要求 (一)口腔颌面外科门诊(3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各项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包括各种普通牙及阻生牙、埋伏牙的拔除,牙槽外科手术以及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常见小手术(如根端囊肿刮治术、口腔软组织小肿物切除术、间隙感染切开引流术等) . 熟悉:包括口腔颌面部创伤、肿瘤、先天及后天性畸形等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 了解: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各类新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应用情况,各种疑难疾病的诊疗思路. 2基本要求 共计3个月12周时间,其中口腔颌面外科普通门诊10周,专家门诊见习2

住培标准(十七)-口腔科细则

口腔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 口腔医学是研究和防治口腔软硬组织及颌面颈部各类疾病的一门分类复杂、覆盖面广又相互密切联系的临床与基础相并重的一级学科,是现代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设牙体牙髓科、牙周科、儿童口腔科、口腔黏膜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口腔急诊科、口腔预防科、口腔颌面影像科、口腔病理科等亚专业。 一、培训目标 通过3年的规范化培训,使住院医师打好口腔科临床工作基础。能够学会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准确采集病史、规范体格检查、正确书写病历,能够认识口腔科的各类常见疾病,掌握口腔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原则和操作技能,掌握口腔科感染控制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口腔科的诊疗常规和临床路径。培训结束时,住院医师能够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和独立从事口腔科临床工作的能力。 二、培训方法 本阶段为口腔科基础培训,采取在口腔科范围内各个专业科室轮转的形式进行。通过管理病人、参加门诊、病房工作和各种教学活动,完成口腔科规定的病种和基本技能操作数量,;认真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参与见习/实习医生和住院医师的内科临床教学工作。理论知识以自学和讨论为主,有部分授课;实践技能通过临床科室轮转进行培养。 在有明确专业划分的培训基地,应分科轮转,时间安排见表1。在没有以上明确专业划分的培训基地,应参照轮转专业的培训内容,完成相应专业的病种及病例数。 合计33 163

164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口腔预防(1个月) 1.轮转目的 (1)理论知识学习:巩固大学所学口腔预防学的理论知识,阅读经典著作及相关文献,或参加选修课学习。 (2)临床技能训练:熟悉或初步掌握龋病与牙周疾病等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预防保健原则与方法;了解口腔健康教育与问卷调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临床技能训练要求 见表2。 表2 口腔预防科轮转工作量要求 (二)牙体牙髓病(6个月) 1.轮转目的 (1)巩固大学所学牙体牙髓病学理论知识,阅读经典著作及相关文献,或参加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学习。 (2)临床技能训练。 2.临床技能训练要求 掌握:牙体牙髓病的正确检查方法和病历书写,初步掌握牙体牙髓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处理方法以及充填材料的选择与应用要点。具体要求见表3。 治疗或操作名称 完成最低例数 基本要求 较高标准 预防性充填(包括非创伤性充填) 20 40 局部涂氟 20 40 菌斑控制示范 10 40 菌斑染色 20 40 儿童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6 10 预防咨询 4 10 针对不同病种和个体的系统保健 4 10 社区口腔健康教育和促进 5 10

口腔科医师培训内容知识

口腔科医师培训内容 口腔医学就是医学得一个分支,又就是相对独立于临床医学得一个一级学科,就是以维护、促进口腔健康以及防治口腔器官与口颌系统(包括牙及牙周组织、牙槽骨、唇、颊、舌、腭、咽、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颞下颌关节、涎腺与相关颈部组织等)疾病为主要内容。口腔疾病综合诊治得范围包括牙体牙髓科、牙周科、儿童口腔科、口腔黏膜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口腔急诊科常见病得诊断与常见治疗技术得应用。按照《中华人民共与国执业医师法》得规定,口腔医学生在本科毕业后经过1年临床实践与参加执业医师考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即可进行口腔科执业,称为口腔科执业医师,即普通口腔科医师。普通口腔科医师在获得口腔执业资格之后,可继续培训2年,第3年末获得普通口腔专科培训合格证,称为普通口腔专科医师。普通口腔专科医师培训通过为期3年得临床技能训练,结合理论知识学习,使受训者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可为口腔疾病患者提供涉及多专业得综合性诊治服务与、或实施口腔健康一、二、三级预防保健措施。 一、培训目标 通过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进行口腔医学知识与临床技能得基础培训,提高培训对象对口腔各类常见疾病得认识,使之掌握口腔科常见疾病得诊治原则与操作技能,成为胜任普通口腔科临床工作得口腔医学专门人才。 二、培训方法 理论知识以自学与讨论为主,有部分授课;实践技能通过临床科室轮转进行培训。 分科轮转培训时间分配:牙体牙髓科≥6个月、牙周科≥6个月、儿童口腔科≥3个月、口腔黏膜科≥3个月、口腔颌面外科≥6个月、口腔修复科≥6个月、口腔正畸科≥2个月、口腔颌面影像科≥1个月、口腔预防科≥1个月。同时累计参加口腔急诊≥2个月。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口腔预防学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 1、轮转目得 (1)理论知识学习:巩固大学所学口腔预防学得理论知识,阅读经典著作及相关文献,或参加选修课学习。 (2)临床技能训练:熟悉或初步掌握龋病与牙周疾病等口腔常见病多发病得流行病学调查、预防保健原则与方法;了解口腔健康教育与问卷调查得基本原则与方法。

上海市口腔颌面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年度考核方案

上海市口腔颌面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年度考核方案 (2015版) 口腔颌面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需要根据专科培训目标,突出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充分体现应考者的口腔颌面外科专科核心能力。 考核常规要求 一、每年常规进行医师职业道德、出勤情况、临床实践培训指标(病 种病例数和手术操作例数等)完成情况等方面考核。 二、年度考核方案按二年分段进行,每年的考核内容在当年的9月 至11月完成,最后一年进行综合考核,在5月至7月完成。 三、所有年度考核的原始材料(病历复印件、理论试卷、病例分析 及临床操作评分表、考核结果等)均应存档,以备上级相关部 门督查及作为专科医师结业综合考核报名资格认定的依据。四、考核成绩的认定 由年度考核领导小组集体讨论、审定后,达成统一意见,医学 院毕教委盖章。所有考核材料均应由相关职能部门统一存档。 五、参考书籍和期刊 ?《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正颌外科学》,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Second Edition,Saunders 2008 ?《Fonseca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W.B. Saunders Company ?《Craniofacial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Mosby, Inc.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Churchill Livingstone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W.B. Saunders Co. ?《British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Wiley-Blackwell Publishing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中华医学会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四川大学 ?上海口腔医学杂志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上海交通大学 第一年年度考核(总分100分) (一)医师职业道德考核和出勤情况(10 %) 考核方式:由各培训医院和基地负责考核。 (二)临床实践培训指标(占比30 %) 1、病种和病例数及手术操作例数(15%) 考核方式:基地自审、培训医院组织专家抽查《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 2、上交书面材料(15%)修改住院医师大病历3份、疑难、危重或死亡病人抢救记录3份(讨论材料总结,本人的分析及书面记录)、手术记录3份(培训细则中的要求掌握内容,主刀或第一助手)。 考核方式:由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系组织专家评判。 (三)临床综合能力测评(占总分的45%) 专科基础理论和临床专业知识考试(满分100分) 卷一(80分)A1、A2、A3、A4及B型题、X型题、仿真题 1)专科基础理论(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微生物学、口腔材料学 等) 2)口腔影像学判读 3)常见病规范化诊疗

口腔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

口腔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

口腔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 口腔医学是研究和防治口腔软硬组织及颌面颈部各类疾病的一门分类复杂、覆盖面广又相互密切联系的临床与基础相并重的一级学科,是现代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科包括牙体牙髓科、牙周科、儿童口腔科、口腔黏膜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口腔急诊科、口腔预防科、口腔颌面影像科、口腔病理科等亚专业。 一、培训目标 通过3年的规范化培训,使住院医师打下扎实的口腔科临床工作基础,能够掌握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准确采集病史、规范体格检查、正确书写病历,能够认识口腔科的各类常见疾病,掌握口腔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原则和操作技能,掌握口腔科感染控制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口腔科的诊疗常规和临床路径。培训结束时,住院医师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独立从事口腔科临床工作的能力。 二、培训方法 本阶段为口腔科医师的基础培训,采取在口腔科范围内各个专业科室轮转的形式进行。通过管理病人、参加门诊、病房工作和各种教学活动,完成口腔科规定的病种和基本技能操作数量;认真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参与见习/实习医生和住院医师的口腔科临床教学工作。理论知识以自学和讨论为主,有部分授课;实践技能通过临床科室轮转进行培养。 在有明确专业划分的培训基地,应分科轮转,时间安排见表1。在没有明确专业划分的培训基地,应参照轮转专业的培训内容,完成相应专业的病种及病例数。 表1 轮转科室及其时间安排表 科腔急诊 合计33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口腔预防(1个月) 1.轮转目的 (1)理论知识学习:巩固大学所学口腔预防学的理论知识,阅读经典著作及相关文献,或参加选修课学习。 (2)临床技能训练:熟悉或初步掌握龋病与牙周疾病等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预防保健原则与方法;了解口腔健康教育与问卷调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临床技能训练要求 详见表2。 表2 口腔预防科轮转工作量要求 (二)牙体牙髓病(6个月) 1.轮转目的 (1)巩固大学所学牙体牙髓病学理论知识,阅读经典著作及相关文献,或参加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学习。 (2)临床技能训练。 2.临床技能训练要求 掌握:牙体牙髓病的正确检查方法和病历书写,初步掌握牙体牙髓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处理方法以及充填材料的选择与应用要点。具体要求见表3。 治疗或操作名称 完成最低例数 基本要求 较高标准 预防性充填(包括非创伤性充填) 20 40 局部涂氟 20 40 菌斑控制示范 10 40 菌斑染色 20 40 儿童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6 10 预防咨询 4 10 针对不同病种和个体的系统保健 4 10 社区口腔健康教育和促进 5 10

口腔颌面外科操作要求规范

口腔颌面外科操作规 (2013年3月修订) 一、口腔颌面外科换药操作常规 (一)换药的适应证 1、无菌创口与污染创口为了拔除引流或怀疑有感染时; 2、敷料滑脱不能保护创口时; 3、创口有大量脓性分泌物或渗出物时; 4、创口渗血或疑有血肿形成时; 5、创口包扎过紧影响呼吸或疼痛时; 6、观察创口愈合情况以及皮瓣营养情况时(暴露创口不在此例); 7、创口不清洁有碍正常愈合时; 8、其他情况,应根据不同手术要求而定。 (二)换药前的准备工作 1、进入换药室及换药前应戴好口罩、帽子。 2、准备好换药用品,一般包括无菌药碗、镊子(有齿与无齿各1把)、探针、剪 刀、酒精棉球、盐水棉球、纱布、油纱布、橡皮膏、绷带以及其他特殊需用药物等。 3、用肥皂洗手,擦干后用酒精棉球擦拭1次。 4、如为绿脓杆菌感染的创口,应穿隔离衣。 (三)、换药的时间和地点 换药时间以早查房前为最适宜。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创口的变化,从而得到及时的处理。其他时间换药,应避免在病员进食或有探望人员在场时进行。换药的间隔时间,应根据需要来决定。无菌手术切口,病员无主诉,外敷料干燥时,可直到拆线期才第一次换药。对污染创口,可根据病员主诉及有无引流在2-3d 进行第一次换药,必要时还可予以暴露。对感染创口,原则上应每日更换敷料1次;对脓性分泌物多时,甚至需每日换药2次。 换药地点以换药室为最理想,可以保证无菌操作的顺利进行,减少感染机会。不能起床的病员,可在床旁换药,但应在病室清洁工作以前或清洁工作完成半小时以后进行,以避免空气感染。

(四)、换药的注意事项, 换药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即使是感染创口也应如此。 1.换药动作应准确、轻巧、细致,切忌粗暴。 2.应用棉球清洁暴露创面时是“蘸”的动作,而不是“揩”、“擦”的动作。 3.持镊应在1/3处,并使勿碰及其他处;并应学会双手持镊,保持一“脏”一“净”,应用时,以一镊接触无菌处,一镊接触感染处为好。 4.换药应先换无菌创口,后换沾染创口,再换感染创口。每换完一人后必须重新洗手,以防交叉感染。 5.已用过的棉球等物不可再置人无菌药碗,应严格分开。如为绿脓杆菌感染,其换药用过的敷料更应注意不可乱放,要集中焚烧。 6.操作要迅速,勿使创口暴露过久。 (五)、换药的操作程序 1.以镊除去层敷料,移除时应顺切口方向揭开,以免撕裂创口。如层敷料与创口粘连过紧时切勿强拉,可用盐水、依沙吖啶(利凡诺)或过氧化氢溶液浸润后再行移去。 2.用酒精棉球自创口缘向外擦拭,已接触外界皮肤后就不要再向擦拭。 3.如创口有暴露创面存在,不应用带刺激性的药物涂拭,而是用盐水棉球清洁。 4.清除创口外的异物,如线头、坏死组织等。 5.脓性分泌物过多时,应用消毒溶液冲洗,如0.1%依沙吖啶、1.5%过氧化氢、1:5000高锰酸钾等,并安置引流条。如欲作培养时,则应在冲洗前自创面或脓腔采取标本后再冲洗。 6.换药完毕后应盖以敷料(暴露创口例外)。一般至少应有2块4层以上纱布,然后用橡皮膏固定。 (六)、拆线 (1)、拆线时间 1.一般创口,口和面部的缝线拆除为术后5—7d 2.为了减少瘢痕,面颈部无力切口的拆线时间.可提早至术后3—5d。 3.缝合创口有力,以及年老体弱,特别是低蛋白血症病员的拆线时间应推

口腔常识培训

口腔专业知识培训 一、口腔范围 1.口腔镜界: 前界:上下唇后界:咽门 两侧为颊 上界:腭 下界:舌下区 上下牙列,牙龈和牙槽骨弓将口腔分为两部分:口腔前庭,固有口腔 2.口腔分为: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 3.美牙冠制作的相关结构: ①麻药注射在前庭沟处黏膜。 ②美牙冠不会改变牙槽骨的位置,但是会改变上下唇的位置。 二、牙齿结构 1.牙体讲解: ①牙的组成:牙冠、牙根 ②牙的组织:牙釉质、牙本质、牙髓 ③牙的分类:根据牙齿形态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 根据牙齿存在时间分为——乳牙(20颗)、恒牙(28~30颗)注:小孩子大多从6岁开始换牙,最先长出来的是第一磨牙,即六龄齿。 2.正常牙齿的颜色:透明中带黄的颜色——牙本质是黄色的,透明的是牙釉质。 3.窝沟封闭手术可以进行的条件——第一磨牙正常合位后就可以了,一般是6岁半到7岁。

三、几种常见病 1.龋病(俗称蛀牙) ①龋病根据严重程度不同可以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 ②蛀牙的治疗步骤:观察龋洞——打开龋洞——清洗消毒——填充材料

2.牙髓炎(俗称牙神经发炎) 3.根尖炎 根管治疗:去除坏龋组织——清洗消毒——填充材料——戴牙套。 一般要做3~4次,严重者需5次才能完全治好。

注:切牙和尖牙只有一个根管;前磨牙上面有2个根管,下面3个;磨牙上面有3个,下面有4个,也有特殊情况出现5、6个根管的,不过是极少数。 4.牙龈炎 ①牙龈炎的症状:牙龈出血、牙龈肿痛、口臭。 ②牙龈炎的治疗:每半年到一年洁牙一次,并对有炎症的牙龈上药。 超声波洁牙:针对牙结石; 喷砂洁牙:针对牙齿颜色。 ③洗过牙为什么会酸:超声波频率过高;牙龈已经出现萎缩。

口腔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

口腔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 口腔医学是研究和防治口腔软硬组织及颌面颈部各类疾病的一门分类复杂、覆盖面广又相互密切联系的临床与基础相并重的一级学科,是现代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科包括牙体牙髓科、牙周科、儿童口腔科、口腔黏膜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口腔急诊科、口腔预防科、口腔颌面影像科、口腔病理科等亚专业。 一、培训目标 通过3年的规范化培训,使住院医师打下扎实的口腔科临床工作基础,能够掌握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准确采集病史、规范体格检查、正确书写病历,能够认识口腔科的各类常见疾病,掌握口腔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原则和操作技能,掌握口腔科感染控制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口腔科的诊疗常规和临床路径。培训结束时,住院医师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独立从事口腔科临床工作的能力。 二、培训方法 本阶段为口腔科医师的基础培训,采取在口腔科范围内各个专业科室轮转的形式进行。通过管理病人、参加门诊、病房工作和各种教学活动,完成口腔科规定的病种和基本技能操作数量;认真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参与见习/实习医生和住院医师的口腔科临床教学工作。理论知识以自学和讨论为主,有部分授课;实践技能通过临床科室轮转进行培养。 在有明确专业划分的培训基地,应分科轮转,时间安排见表1。在没有明确专业划分的培训基地,应参照轮转专业的培训内容,完成相应专业的病种及病例数。 表1 轮转科室及其时间安排表 合计33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 口腔科细则 159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口腔预防(1个月) 1.轮转目的 (1)理论知识学习:巩固大学所学口腔预防学的理论知识,阅读经典著作及相关文献,或参加选修课学习。 (2)临床技能训练:熟悉或初步掌握龋病与牙周疾病等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预防保健原则与方法;了解口腔健康教育与问卷调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临床技能训练要求 详见表2。 表2 口腔预防科轮转工作量要求 (二)牙体牙髓病(6个月) 1.轮转目的 (1)巩固大学所学牙体牙髓病学理论知识,阅读经典著作及相关文献,或参加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学习。 (2)临床技能训练。 2.临床技能训练要求 掌握:牙体牙髓病的正确检查方法和病历书写,初步掌握牙体牙髓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处理方法以及充填材料的选择与应用要点。具体要求见表3。 治疗或操作名称 完成最低例数 基本要求 较高标准 预防性充填(包括非创伤性充填) 20 40 局部涂氟 20 40 菌斑控制示范 10 40 菌斑染色 20 40 儿童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6 10 预防咨询 4 10 针对不同病种和个体的系统保健 4 10 社区口腔健康教育和促进 5 10

口腔内科培训手册

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口腔内科培训手册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公室

口腔内科培训细则 口腔内科学以防治牙体及牙周组织、牙槽骨、唇、颊、舌、腭、咽、面部软组织疾病为主要内容, 专业包括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黏膜病学、口腔预防医学及儿童口腔医学. 一、培训目标 掌握口腔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原则和技能, 掌握口腔内科的诊疗常规和临床路径, 掌握口腔内科常见疾病的自我口腔保健方法和预防适宜技术.培训结束时,口腔内科住院医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 具有独立从事口腔内科临床日常工作的能力, 为口腔内科疾病患者提供涉及多专业的综合性诊治服务和( 或) 实施口腔健康一、二、三级预防保健措施. 二、培训方法 采取在口腔内科范围内各亚专科及其它相关科室轮转的形式进行.口腔内科住院医师需完成共计 33个月的培训, 按1+2模式轮转制定培训细则.通过管理病人、参加门诊和( 或) 各种教学活动, 完成口腔内科住院医师培训规定的病种和基本技能操作数量; 认真填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训练与考核情况登记表? . 理论知识学习以自学和讨论为主, 有部分科内专业小讲课. 实践技能通过临床科室轮转进行培养, 在有明确亚专科建制的培训基地, 应分科轮转, 时间安排见下表. 1.第 1 年通科轮转, 共计 12 个月, 具体安排见表1 . 表1 通科轮转科室及时间要求 2.第2、3年相关专业轮转, 共计 21个月.15个月必选轮转+6个月选修轮转,选修结合本人申请, 由基地安排, 可在必选科室和( 或) 备选科室内进行选择, 可选修同一科室或不同科室, 工作量按制定的相应比例计算.具体安排见表2 、表3 .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大纲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大纲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口腔医学专业课。 课程任务:口腔颌面外科学是口腔医学专业课程,是口腔医 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 颊、舌、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颅骨(上颌骨、下颌骨、颧 骨等)、颞下颌关节、涎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预防和外科治疗 为主要内容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口腔颌面 外科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基本操作技能, 为今后的临床诊疗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达到培养目标。考 核方法:考试,笔试、操作 学时学分:96学时,理论64学时,实验32学时,9学分。 学时分配表 章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五 合计教学内容绪论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口腔颌面外科麻 醉、镇痛及重症监护牙及牙槽外科种植外科口腔颌面部感染 口腔颌面部损伤口腔颌面部肿瘤唾液腺疾病颞下颌关节疾病 颌面部神经疾患先天性唇、面裂和腭裂牙颌面畸形口腔颌面部 后天畸形和缺损学时 1 4 5 7 3 7 7 8 5 4 5 4 1 3 64 序号一实验项目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口腔颌面外科门 诊病案书写口腔颌面外科住院病案书写学时 4 4 4 基本教学要

求初步掌握口腔外科检查方法和正确的描述方法初步掌握门诊病历的书写初步掌握门诊病历的书写明了临床检查、麻醉、拔牙的步骤二三四观看口腔颌面部的临床检查、局部麻醉与拔牙光2 盘五口腔颌面外科局部麻醉 2 与方法初步掌握各局麻方法的适用范围,注射方法和要点,以及操作规程通过见习,进一步明了麻醉、拔牙的步骤与方法和操作规程初步明了阻生牙拔除术的步骤与方法熟悉种植义齿、牙槽外外科手术的目的、手术时间和手术步骤掌握骨折治疗中常用的各种夹板的适应症、操作方法学会常见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加深明了口腔颌面部损伤的诊治原则和颈清的合理术式方法掌握先天性唇腭裂专科病史采集、检查及病历书写方法六各类牙牙拔除的步骤和方法(见习) 4 七阻生牙拔除术 2 八观看种植义齿和牙槽外科手术光盘2 九颌骨骨折诊断与处理 2 十口腔颌面部肿瘤观看颌面部骨折手术复位坚固内固定术和口腔癌颈清术的合理术式光盘 2 十一2 十二先天性唇腭裂 2 32 合计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 掌握:口腔颌面外科学的业务范畴。熟悉: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学习方法。 了解: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成就、贡献及发展方向。【教学内容】

口腔科工作制度

口腔科工作制度管理 一、口腔门诊工作制度 1. 口腔主任全面负责管理口腔门诊诊疗工作。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本科门诊 的业务技术管理。 2. 严格遵守《医院员工守则》;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坚守服务承诺信条。 3. 科主任组织科室人员学习以提高业务水平;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督促和指导各级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提高医疗工作质量。 4. 严格遵守上下班时间,不迟到早退。做好班前准备,准时开诊,工作时间不离岗,离开诊室向科主任请假,对迟到早退人员按医院相关规定处理。 5.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严防发生差错事故。 6. 严格遵守口腔科感染管理规章制度,避免交叉感染。 7. 认真学习各种仪器设备使用方法,合理使用,避免损坏。检查并记录医疗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保养情况,发生故障及时报告科主任。 8. 保持诊室环境卫生干净整洁,为病人提供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 9. 关心体贴病人,态度和蔼,解答问题耐心有礼貌。 10. 按规定认真书写门诊病历,预约复诊时间。 11. 按规定收取治疗费用。 12. 按规定合理用药。 13. 对疑难病例不能确定诊断时应请上级医生会诊。 14. 患者就诊当次未能确诊,治疗四次以上未能解决问题者,及时报告科主 任。 14. 工作时衣帽整齐,禁止大声喧哗、聊天。 15. 同事间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共同协作、共同提高。 16. 下班前要关电闸,水门,气门,门窗,保证安全。 17. 维护本院利益,维护科室利益,爱护公物,开源节流。 18. 时刻保持高昂的工作激情,有责任感,有爱心。 二、沟通协调内容 1、总结工作和讨论工作计划 2、传达和学习上级和医院文件、会议精神,讨论贯彻落实上级和医院的决议及工作布署。 3、通报科室民主管理小组会议的决议。 4、需经科室民主管理小组讨论的重大事项,可事先在员工沟通协调会上征求员工意见。 5、讨论科室文化建设的实施。 &根据科室在医德医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讲评,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整改措施,加以解决。 7、讨论分析科室确因管理疏漏而引起的投诉,广泛听取员工意见,提出整改措施。

口腔颌面外科学(考试必备)培训资料

口腔颌面外科学(考试 必备)

名词解释: Impacted tooth(阻生牙):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只能部分萌出或者完全不能萌出的牙齿,多见于下颌第三磨牙。 Intermaxillary contracture(关节外强直):关节外上下颌间的皮肤、黏膜和深层次的组织的瘢痕导致的张口受限。 Sialolithiasis(涎石病):在腺体或导管内发生钙化团块而一汽的一系列病变,多见于下颌下腺以及导管,常使涎液排出受阻而继发感染。 Sjogren syndrome(舍格伦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组织学特征为由淋巴细胞介入的慢性炎症,主要破坏外分泌腺,主要临床表现为口干、眼干、可伴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Systematic treatment for deftlip and palate(唇腭裂序列治疗):唇腭裂患儿不仅有外形畸形,还有语言、吞咽、咬合、颌骨发育、中耳功能和心理等方面的障碍和畸形,其手术和非手术治疗需多学科协同治疗,由有关学科医师组成治疗小组,按一定序列进行全面、系统的治疗,逐步完成各种治疗。 OSAS(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为睡眠中呼吸功能调节紊乱性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的定义为睡眠中口鼻气流中断超过10S,可导致重要生命器官并发症,甚至猝死。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口腔颌面外科学):是一门以外科治疗为主,以研究口腔器官、面部软组织、颌面部诸骨、颞下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预防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Pedicle flap transfer(带蒂皮瓣移植):有与机体皮肤相连的蒂的由皮肤的全厚层及皮下组织所构成的皮肤移植,可分为随意皮瓣和轴型皮瓣。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大纲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口腔医学专业课。 课程任务:口腔颌面外科学是口腔医学专业课程,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颅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涎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预防和外科治疗为主要内容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口腔颌面外科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基本操作技能,为今后的临床诊疗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达到培养目标。 考核方法:考试,笔试、操作 学时学分:96学时,理论64学时,实验32学时,9学分。 学时分配表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掌握:口腔颌面外科学的业务范畴。 熟悉: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学习方法。 了解: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成就、贡献及发展方向。 【教学内容】 1. 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医疗范畴、专业特点。 2. 介绍口腔颌面外科发展简史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3. 口腔颌面的国内外动态。 4. 学习口腔颌面外科的方法。 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 【目的要求】 掌握:口腔检查,颌面部检查,颈部检查,颞下颌关节检查,穿刺检查,活体组织检查。熟悉:病历书写要求,各类创口的处理原则。 了解:其它辅助检查,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 1、口腔检查。 2、颌面部检查。 3、颈部检查。 4、颞下颌关节检查。 5、唾液腺检查。 6、常用的辅助检查:穿刺检查,活体组织检查,化验检查,涂片检查,超声检查,X 线检查,CT检查和磁共振检查。 【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各组织的外形和功能的检查。 难点:对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的选择。 第三章口腔颌面外科麻醉与镇痛 【目的要求】 掌握:局部浸润麻醉、下颌传导麻醉、上颌结节麻醉、腭大孔及切牙孔麻醉的方法及应用、局部麻醉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熟悉:常用局部麻醉剂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的临床药理特点 了解: 口腔颌面外科麻醉特点及基础麻醉的应用。镇痛的几种方法。 【教学内容】 1.局部麻醉药及其药理 2.麻醉方法 表面麻醉、浸润麻醉、阻滞(或传导)麻醉 3.阻滞麻醉 口内外注射法,注射标志、注射方向、麻醉区域及效果、注意事项。 4.局麻可引起晕厥,过敏反应,中毒及其它并发症。 5.口腔颌面外科全身麻醉特点及方法。 【重点和难点】 重点:1.麻药中加入肾上腺素的作用。 2.局部麻醉方法的适应症。 3.局麻并发症的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原则。 难点: 1.各种阻滞麻醉的操作方法。 2.晕厥,过敏反应,中毒的鉴别诊断及防治原则。 第四章牙及牙槽外科 【目的要求】 掌握:1、牙拔除术的力学原理。 2、拔牙术适应症、禁忌症及并发症的处理。 3、牙拔除术的基本手术步骤,各类牙拔除的特点。 熟悉:1、拔牙器械及其使用方法。 2、拔牙术中、术后的并发症。 了解:拔牙创的愈合过程,牙槽外科手术。 【教学内容】 1、拔牙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2、拔牙器诫与设备,拔牙的术前检查和准备。 3、一般拔牙术基本手术步骤、阻生牙拔牙术、及并发症的防治。 4、牙槽外科手术包括义齿修复前外科手术及牙槽突周围组织的手术。 【重点和难点】 重点:1、拔牙术适应症、禁忌症及处理。 2、牙拔除术的基本手术步骤。 3、拔牙术的并发症的处理,主要是出血及干槽症的预防及处理。 难点:1、拔牙术适应症、禁忌症的相对性。 第五章、种植外科

口腔科培训细则

口腔科培训细则

口腔科培训细则 口腔医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又相对独立于临床医学的一门一级学科,是以维护、促进口腔健康以及防治口腔器官和口颌系统(包括牙及牙周组织、牙槽骨、唇、颊、舌、腭、咽、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颞下颌关节、涎腺和相关颈部组织等)疾病为主要内容。口腔疾病综合诊治的范围包括牙体牙髓科、牙周科、儿童口腔科、口腔黏膜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口腔急诊科常见病的诊断和常见治疗技术的应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规定,口腔医学生在本科毕业后经过1年临床实践和参加执业医师考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即可进行口腔科执业。普通口腔科医师培养是通过临床技能训练为主,结合理论知识学习,使受训者在本科毕业水平的基础上获得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进一步提高,从而可为口腔疾病患者提供涉及多专业的综合性诊治服务和/或实施口腔健康一、二、三级预防保健措施。 一、培养目标 通过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进行口腔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基础培养,提高培养对象对口腔各类常见疾病的认识,使之掌握口腔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原则和操作技能,成为胜任普通口腔科临床工作的口腔医学专门人才。 二、培养方法 理论知识以自学和讨论为主,有部分授课;实践技能通过临床科室轮转进行培养。分科轮转培养时间分配:牙体牙髓科≥2个月、牙周科≥2个月、儿童口腔科≥1个月、口腔黏膜科≥1个月、口腔颌面外科≥2个月、口腔修复科≥2个月、口腔正畸科≥1个月、口腔颌面影像科≥2周、口腔预防科≥2周。同时累计参加口腔急诊≥1个月。 三、培养内容与要求 (一)要求掌握的口腔预防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 1. 轮转目的 (1)理论知识学习:巩固大学所学口腔预防学的理论知识,阅读经典著作及相关文献,参加选修课学习。 (2)临床技能训练 熟悉或初步掌握龋病与牙周疾病等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预防保健原则与方法;了解口腔健康教育与问卷调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临床技能训练量的要求 治疗或操作项目名称完成例数基本要求较高标准 预防性充填(包括非创伤性充填)20 40 局部涂氟20 40 菌斑控制示范10 40 菌斑染色20 40 儿童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6 10 预防咨询 4 10 针对不同病种和个体的系统保健 4 10 (二)要求掌握的牙体牙髓病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 1.轮转目的: 1)巩固大学所学牙体牙髓病学理论知识,阅读经典著作及相关文献,参加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学习。 2)临床技能训练 掌握:牙体牙髓病的正确检查方法和病历书写,初步掌握牙体牙髓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处理方法以及充填材料的选择与应用要点。 2.临床技能训练量的要求 治疗或操作项目名称完成例数基本要求较高标准

2019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题(口腔科) (19)

1:关于口腔毛状白斑,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口腔分泌物常可检出EB病毒 B.本病通常发生于牙龈 C.上皮过度不全角化可形成刺状突起 D.病变区T细胞功能降低 E.靠近表层1/3的棘细胞层常可见肿大的气球样细胞正确答案:[ B ] 2:成釉细胞的细胞质形成端的锥形突起称 A.球状突 B.托姆斯突 C.外釉突 D.赫特威突 E.上皮隔正确答案:[ B ] 3:在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中,一种细胞体积大。多边形,细胞质伸出许多小的突起与相邻的细胞相接,这种细胞是 A.扁平细胞 B.角化细胞 C.粒细胞 D.棘细胞 E.基底细胞正确答案:[ D ] 试题来源:2019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题库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咨询,请添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群:166214464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线体验住院医师考试题库。 4:关于坏死性唾液腺化生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B.形成黏液池 C.腺小叶坏死 D.火山口样溃疡 E.骨坏死正确答案:[ E ] 5:大多数舍格伦综合征患者同时伴有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 A.结节性多动脉周围炎 B.类风湿关节炎 C.多发性肌炎 D.系统性红斑狼疮 E.硬皮病正确答案:[ B ] 6:关于牙本质小管,不正确的叙述是 A.近牙髓一端较粗,越近表面越细 B.行程中可有许多侧支可存在于球间牙本质内 C.在近髓侧和近表面每单位面积内小管数目之比为4:1 D.可越过釉牙本质界,进入釉质内 E.在牙颈部弯曲成“~”形正确答案:[ D ] 7:患者,女,15岁,上颌包块逐渐增大,无痛,X线表现为界限清楚的放射透光区,含钙化物;组织学上为单囊性病损;部分衬里上皮为非肿瘤,部分上皮似早期成釉细胞瘤,可见影细胞和牙齿硬组织成分。其最适合的诊断是 A.牙源性腺样瘤 B.牙瘤 C.牙源性钙化囊肿

口腔科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口腔科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姓名:分数: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 洗手:医务人员洗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2. 医院感染: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 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海大等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二.填空题:(每题5分) 1. 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蠹或者灭菌的要求。无菌物品按依次放入专柜,逾期应重新。 2. 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 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3. 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消 _______________ 。 4. 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或者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 5. 医务人员进入室内应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应当戴 ,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当 戴。每次操作前及操作后应当严格或者。 6. 医务人员戴手套操作时,每治疗一个病人应当更换一副手套______________ 并洗手 或者手消毒。 7. 医疗废物分, , , _ , 应当执行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理。 8. 碘酒、乙醇应保存,容器每周灭菌更换次,灭菌后的无菌物品打开超过一—小时不能再用。未用完的内容物应。抽出的药液超过小时不得使用,开启的无菌溶液须注明时间,超过小时不得使用。 五、简答题(4题) 2、简述医务人员在口腔诊疗操作时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答:医务人员在口腔诊疗操作时应当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当戴护目镜。每次操作前及操作后应当严格洗 手或者手消蠹;戴手套操作时应一人一用一更换并洗手或手消蠹。 3、有哪些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答: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口腔诊疗器械

多媒体投影教学系统维护方案

多媒体投影教学系统维护方案 随着多媒体电化教学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多媒体电教设备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投影机,其大的画面,高质量的图像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达到互动交流演示的效果。 但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投影机大部分为国外进口品牌,其配件和后续服务在国内均有一定的局限,且维修费用高,维修周期较长。学校多媒体系统随着使用的年限的增加,系统线路故障和投影机及其他设备的故障都有明显的增多,已直接影响到教学正常的使用。我公司根据市场需要专门成立浙江地区投影机专业维修服务中心,为用户提供以下系统技术服务。 一、服务内容:1、投影机高级维护(电源板、主板、接口板、散热风扇光学系统清洗维护)。 2、日常维护(对整个多媒体教学系统日常维护,包括平时投影机及其它设备故障排除,投影机系统调整等)。 二、服务承诺: 1、接到客户报修电话,4小时予以响应。(市内) 2、免费提供多媒体系统操作培训。 3、投影机或其它设备硬件故障,需更换零件维修的我公司需另收取配件费。 4、投影机更换灯泡,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一律质保三个月。三个月内如出现质量问题包换新灯泡。对与本公司签定长期多媒体维护协议的客户质保期可延到5个月。 5、投影机维修后,3个月内出现相同故障,我公司再次提供免费维修。 6、日常维护及维护保养,不另收取其他任何费用。 三、高级系统维护保养内容: ★投影机内部保养 1、投影机光学系统清洗,对每一光学镜片用投影机液晶板专用清洗液进行清洗。 2、投影机通风散热系统进行清洗。 3、投影机主板、电源板、信号接口板进行清洗。 4、进行光路调整,使投影机效果达到最佳。

★线路整理及其他设备除尘 1、投影机端连接线整理。 2、控制讲台内线路整理。 3、检查VGA、视频、控制接头情况,对有接触不良的进行重新焊接。 4、讲台内设备除尘。 ★整个系统调试,排除系统小故障 1、投影机显示画面位置、色彩、高度、对比度、锐度最佳调整。 2、中央控制系统、展台、计算机等设备一般调试。 3、功放、话筒、DVD等设备一般调试。 ★投影机及系统运行情况统计 1、第一次对每个教室设备进行登记,包括投影机型号及序列号,和其他设备型号及序列号。可提供多媒体设备统计表。 2、统计投影机灯泡的使用时间。 3、使用专用投影机亮度测试仪对投影机清洗前后进行数据统计。提供投影机亮度对比表,从数值上了解投影机光路清洗效果。 四、投影机维护及技术规范: 1、进风口过滤网清洗 过滤网由一层海绵和数层尼龙网组成。尼龙网可用排笔刷去灰尘,海绵块如灰尘集聚较多,可在放有中性洗衣粉的凉水中浸泡几分钟,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即可。为了防止没有干就装机器的问题我们一般是使用高压气泵去清洗,根据投影机使用环境和使用时间,每隔一个月需清洗一次。 2、风扇除尘 风扇分吸气风扇和排气风扇。排气风扇较易清理,卸下灯泡,用高压气泵加吸尘器即可方便地将灰尘清扫干净。吸气风扇的清理要困难些,由于安装位置的关系,吸气风扇的风叶不易直接看到,而风叶上的灰尘却往往积得很厚,所以一定要把吸气风扇取下彻底清理。 3、机壳及电路清洁 风扇的灰尘清理后,要对机壳及电路板进行除尘。各板之间都是接插件连接,只要分离开各接插件,即可将各部分取出。用柔软排笔刷去灰尘,对个别部件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