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高铁精神心得体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高铁精神心得体会

高速铁路技术虽然在日本和欧洲率先兴起,但是在中国引进并改造这一技术后,高铁成为中国产业最耀眼的一颗明星。中国高铁5年走过国际上40年的道路、从追赶者变为全球领跑者,这样神奇的速度,缔造了感人肺腑的“高铁精神”。所谓“高铁精神”就是:“科学求实、相容并蓄;自主创新、赶超一流;忠诚祖国、拼搏奉献。”“高铁精神”是继新中国“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之后,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又一次升华,集中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高铁产生了革命性的应用,并将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系统性的专利,如列车调度、安全监控等方面,已经超越了西方的铁路系统。中国高铁以最小的代价、最快的速度,实现对先进技术的掌握和突破,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最佳示范。面对我国高速铁路取得的一系列惊人的成绩,对我的思想有很大的冲击。我这几天一直在想,高速铁路的发展,如果没有新的思想,新的管理,新的技术,我们拿什么来适应高铁的时速?只有不断强化高铁的意识,改变旧的思想,摈弃旧的管理,更新旧的技术,在高铁精神的感召下立足本职,努力学习,强化技能,才能更好地迎接“高铁时代”的到来。一要增强学习意识。我们需要明白,高铁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崭新的领域,不去了解、学习新的技术和新的理念,就跟不上时代前行的脚步,就无法适应高铁的工作需求。所以,我们要提前学

习新的知识,了解新的技术,尽可能在一线的生产工作中体验普速和高铁的差别,总结高铁的管理思想,挖掘优秀的管理经验和现场案例,并将所学所想融入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将学习引入工作,使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实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在结合中求进步。二要增强创新意识。发展离不开创新,38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正是我们铁路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最好的体现。我们要学习高铁人的创新精神,多听、多看、多思考,在工作中勇于创新,勇于尝试,勇于实践。生瑞工程公司要探讨如何在工程实施上有更大的创新,以满足高铁对生瑞工程公司的施工要求。在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做到分析和解决问题有新视野,研究情况有新见解,部署工作有新思路,解决问题有新办法。三要增强忧患意识。忧患意识不是让人消极悲观、灰心丧气,而是让人在平时的工作中自我加压、艰苦奋斗,向面临的困难挑战,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如果缺乏忧患意识,满足于现状,不主动作为,就难以实现海铁公司的长远目标。生瑞工程公司的发展也是如此。现在高速铁路的发展,为生瑞工程公司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为生瑞工程公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所以我们要大力弘扬高铁精神,增强忧患意识,努力工作,迎难而上,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着眼于铁路现场的实际问题,打造一批优秀的品牌工程,以适应高铁时代的到来。身为铁路工程人,不但要学习发扬高铁精神,更要不断的磨练自身、提高素质,才能与时俱进,立于不败之地。如何提高自身素质,我认为应从意识与管理两个大方面着手。首先,应提高安全意识。安全是第一要务,是第一责任。中国铁路在经历了

以时速200公里为目标的六次大提速后,又掀起了建设以“四纵四横”为骨架的全国快速客运网的新高潮。在建成开通运营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武广高铁之后,刚建成的京沪高铁,先导段时速达到486.1公里,再次刷新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面对如此高的时速,安全更是高铁首要考虑的问题,为此,我们要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坐针毡”的危机意识,以及“严格管理、科学管理、问题管理”的安全工作思路,不断提高安全意识,不断细化安全管理,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历练自己,在安全管理中做到“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力争实现安全无隐患的目标。其次,应提高质量意识。百年大计质量为本。质量技术的提高是迈向高铁的重要一步。技术革命推动产业进步,产业进步带动技术革命。在世界高铁先进技术和中国铁路现代化事业的双重压力下,我们要用“高铁无小事”、“精益求精,精雕细刻”、“细节决定成败、精细决定水平”等理念,以一种工作质量上不去就“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责任感,不断增强质量意识,干出百年不朽工程,打造海铁精品工程。

第三,应提高管理水平。短短几年,从零高速铁路到8300多公里高速铁路,一边建设一边攻克一项项技术堡垒,中国高铁工程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作为一名工程施工管理人员,深深地感受到了技术革新的紧迫感,工程技术革新面临着一次质的飞跃,我们应及时“洗脑”,不断用新的技术充实自己,强化业务培训,建立规章制度,完善操作规程,制定安全标准,实施持续改进,更好地指导施工生产,确保工程任务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为公司又好又快发展做

出我们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