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33(注水试验)

简报33(注水试验)
简报33(注水试验)

***********工程岩溶注浆

*************段、*************段注水试验中间结果

一、工程概述

按照设计要求,我公司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工程*************里程地段的岩溶处理工点注浆前后分别选择代表性钻孔进行了注水试验,检测注浆处理效果。工程由*************公司设计,*************公司施工,*************公司监理。

注水试验利用注浆勘探孔和注浆后抽芯检测孔进行,对相邻的钻孔注水试验情况进行对比。注水试验共进行了3个小段,共26个孔。

二、检测方法

注水试验其原理同抽水试验,只是以注水代替抽水,即在钻孔内用抬高水头的方法把水注入钻孔,使钻水柱在静水压力的作用下逐渐向岩层中渗入,当形成稳定的水位时,即可以此时的注入水量计算出岩层的单位长度吸水量。

1、注水试验的设备、装置

a、量水箱;铁制、木制均可,圆形或方形、容积有0.5m3或1 m3,

b、水管:可用胶皮管或钻杆代替。

c、水位计:电测水位计。

d、注水试验装置。

2、注水试验的方法

本试验采用固定水头法注水,即将钻孔中的水位抬高到一定的高度,保持水头不变连续注水。现场采用将水注满钻孔,并稳定水头不变。

3、注水试验的步骤和技术要求

a、注水前应做好洗孔工作,清除钻孔中的岩粉,测量记录钻孔深度和地下水静止水位。孔内土层长度为试段长度L,孔口到静止水位的水头差H为计算试验水头差。

b、注水开始时,注水量应由小到大,连续注入。当动水位升高到孔口高度以后,应控制注水量,使水头稳定,水量不变。

c、注水开始后,每隔3、5、10、15min观测一次、水量,以后每隔30min观测一次,至稳定后延续2~4h,注水即可结束。前后两次观测到到的流量之间差<10%,即可

确定为稳定耗水量Q。

(3)单位吸水量计算

单位长度吸水量

q=Q/(L*H)

三、检测结果

1、注浆前后钻孔注水试验分析

根据设计要求,选取代表性钻孔进行注浆前后注水试验检查对比,结果表明,注浆前后单位长度吸水量相差悬殊(见下表) ,注浆后单位长度吸水量小于注浆前的3 % ,证明注浆效果明显,地基处理合格,注浆达到了预期的整治作用。

2、注浆前后注水试验结果对比表

序号里程

注浆前注

水试验

孔号

注浆后注水

试验孔位

单位长度吸水量/(L/m*m*min)

注浆前注浆后

注浆后百分

比(%)

1 DK76+100~DK76+380 747DK76+273左7米 1.250.0070.60

2 DK76+100~DK76+380 629DK76+158右14米 1.310.0090.66

3 DK76+100~DK76+380 728DK76+254右8米 1.140.015 1.32

4 DK76+100~DK76+380 729DK76+254右15米 1.140.012 1.08

5 DK76+100~DK76+380 768DK76+293左14米 1.130.0060.50

6 DK76+100~DK76+380 777DK76+300左7米 1.140.0070.59

7 DK76+100~DK76+380 782DK76+307左35米 1.在330.0080.63

8 DK76+100~DK76+380 595DK76+134左3米 1.190.0050.46

9 DK76+100~DK76+380 813DK76+328右22米 1.140.0080.71

10 DK74+774~DK75+060 2DK74+774左10米 1.430.0130.92

11 DK74+774~DK75+060 3DK74+774左3米 1.220.025 2.01

12 DK74+774~DK75+060 16DK74+793右3米 1.050.0100.91

13 DK74+774~DK75+060 130DK74+920右2米 1.360.024 1.78

14 DK74+774~DK75+060 187DK74+993右21米 1.290.019 1.46

15 DK74+774~DK75+060 205DK75+014左17米 1.350.0130.97

16 DK74+774~DK75+060 218DK75+030左3米 1.090.0090.82

17 DK74+774~DK75+060 230DK75+044左4米 1.690.0080.44

18 DK74+774~DK75+060 242DK75+060左10米0.750.011 1.40

续前表

19 DK74+774~DK75+060 247DK75+067左18米 1.120.014 1.21

20 DK74+774~DK75+060 248DK75+067左11米 1.100.015 1.37

21 DK76+582~DK76+740 862DK76+600左5米 1.630.0060.37

22 DK76+582~DK76+740 871DK76+614右3米 1.490.0040.25

23 DK76+582~DK76+740 881DK76+632左3米 1.010.0050.51

24 DK76+582~DK76+740 900DK76+664右10米 1.060.0040.41

25 DK76+582~DK76+740 930DK76+722左7米 1.010.0070.69

26 DK76+582~DK76+740 954DK76+740左14米 1.080.0060.53

2010年10月14日

围井注水试验报告

围井注水试验报告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围井注水试验报告 一、试验目的概述 为确保高压旋喷桩施工的质量及合理施工参数,根据业主、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在围堰高压旋喷桩施工前进行了围井试验,并于2008年3月29日进行了注水试验。 二、施工情况 1、位置基本选择在:坞口北端头处(断面12-12附近); 2、位置选择的原则:地层地质情况与坞口及坞尾围堰相似; 3、具体布桩: a)用高压旋喷桩做一个有效外边为3m×3m的围井; b)桩间距600mm,桩径800mm(同围堰高压旋喷桩); c)桩深为9.1m; d)具体桩位布置如下: 三、注水试验 注水试验于3月29日上午9:30开始,经过测量,试验孔口水位(与孔口齐平)为2.798,潮位为-0.227;历经3小时至12:30观测,试验孔口水位为2.715,潮位为0.176。则井底标高为-6.302,地下水位以潮位平均值计为-0.026. 围井注水试验的各项参数如下: Q——稳定流量,m3/d 计算说明: 1、Q=V(观测期内围井内部水流失总体积, m3)/T(观测时间,d) 2、围井内部含水量按60%计算; 3、试验孔孔径按0.14m计算; 4、围井高喷墙厚度t按平均值计为0.66m。

计算过程 V=(2.798-2.715)×[(2.4-0.66)2×60%+3.14×0.072×(1-60%)] =0.151 m3 T=3h=0.125d Q=V/T=0.151/0.125=1.21m3/d t——高喷墙平均厚度,m t=0.66m L——围井周边高喷墙轴线长度,m L=9.6m H——围井内试验水位至井底的深度,m H=9.1m h0——地下水位至井底的深度,m h0=-0.026-(-6.302)=6.328m 渗透系数K=2Qt/L(H+h0)(H-h0) K=2×1.21m3/d×0.66m/[9.6m×(9.1+6.328)m×(9.1-6.328)m] =3.89×10-3m/d =4.50×10-6cm/s 四、试验总结 经过注水试验,其防渗效果能满足设计渗透系数≤5×10-5cm/s的要求。因此建议采取如下施工参数: 高压灌浆施工工艺参数 高喷形 式

土坝充填灌浆试验报告

报告编写:审核:批准:

南阳市卧龙区打磨石岩除险加固工程 大坝充填灌浆试验报告 1 工程概况 1.1概述 打磨石岩水库坝址位于南阳市西北35km处卧龙区安皋镇太清观村潦河东支上,属长江流域唐白河水系,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52km2,坝址以上主干流长14.75km,河道平均比降1/161,最大坝高28米,灌浆段坝高最大24米,大坝坝体填筑材料以含少量砾粉质粘土为主,其次为重粉质壤土。水库下游有安皋、王村、潦河等乡镇,居民12万人,8万多亩耕地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宁西铁路、焦枝铁路、岭南高速公路、312国道、龙升工业园区等重要设施,防洪任务十分繁重。 1.2 目的与任务 了解灌浆设计孔间的合理性,提出合理的灌浆压力,泥浆物理性质,一次吃浆量,提出每孔灌浆次数、间隔时间和工期以及观测项目积累资料,为灌浆设计、施工提供基础资料。 1.3 工作量 充填式灌浆试验选取有代表性地段一处,位于桩号0+063—0+072处,共布置灌浆试验孔10个,进尺48.5m,检查孔2个,进尺9.8m,土料试验6组,泥浆试验15组,布观测桩6个,工作基点2个详见灌浆试验孔平面布置图。 2 灌浆孔的设计及试验孔的布置 2.1 灌浆孔的设计 (1)充填灌浆处理范围及灌浆孔布置 大坝桩号0+015—0+115、0+437—0+521段进行坝体充填灌浆,在坝顶沿坝轴线上下游各1.0m处布设一排灌浆孔。 (2)灌浆孔布置及分序 坝体充填灌浆沿坝轴线上下各1m布孔,终孔间距2.0m,采用三序施工,一序孔间距8.0m,二序孔间隔8.0m,三序孔间隔4.0m.。 (3)检查孔布置 为保证灌浆质量,设置一定数量的检查孔。检查孔的孔数,按规范要求不少于5%,充填灌浆检查孔根据灌浆时坝体吃浆量情况选择检查孔位置。 (4)灌浆试验 在进行施工前,应先进行灌浆试验。在灌浆试验中进一步确定浆孔距、灌浆压力、浆液浓度等参数,以便使灌浆能够取得最佳效果。 (5)灌浆压力 根据《土坝坝体灌浆技术规范》SD266-88,主坝充填灌浆压力应不大于49kPa。(6)灌浆方法 采用先灌上游排孔,后灌下游排孔,分段灌注,自下而上,下套管分段灌注。(7)灌浆材料

物理教学法实验报告集(11

物理教学法实验报告集(2011 目录前言………………………………………………………………………………02 实验一应用电火花计时器的力学实验研究……………………………………………………………………………… 05 实验二探究性小实验……………………………………………………………………………… 08 实验三单摆和倾斜摆实验的探究……………………………………………………………………………… 11 实验四测量金属电阻率及电容器电容量的实验研究……………………………………………………………………………… 13 实验五测量介质折射率的实验研

究……………………………………………………………………………… 15 实验六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研究……………………………………………………………………………… 20 实验七微机辅助中学物理实验研究……………………………………………………………………………… 21 第 1 页共30 页前言《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技能训练》是中学物理教学法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理教育理论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实践的紧密结合,是对高师物理专业学生进行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技能训练的主要途径。该课程通过对中学物理实验一般理论地讲授,对中学物理实验操作技能和教学技能的训练,以及对一些重要的、难度较大的中学物理实验进行练习和研究,从而使高师生了解中学物理实验的地位、作用及要求,熟悉

中学物理实验常用的仪器和设备,掌握中学物理实验的操作技能,具备演示实验教学和指导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技能,以及设计实验方案和研制实验仪器的初步本领。实验的主要内容有如下三部分:一、实验技能训练中学基本仪器的使用和维护,在此前的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等实验中已经了解。二、演示实验训练及研究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配合教学而进行的表演、示范性实验。演示实验的技能和能力是物理教师的基本功。具体从以下三方面训练:1、实验操作技能:包括实验仪器的准备与调整,实验方案的实施,实验操作的程序规范、方法、技能技巧及注意事项,实验故障的排除及简单仪器的维修等。2、实验教学技能:包括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如何配合讲解——介绍实验的目的、装置、原理,实验过程中提出一系列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如何根据实验记录推导

抽水压水注水试验技术要求及记录表格

抽水试验主要技术要求 一、钻探技术要求: 1、抽水孔的孔位应由地质、钻探、测量人员共同在现场确定。 2、钻探完成后应及时测量孔(管)口高程及孔位坐标,孔内所有测深均应从一个固定点算起。 3、抽水孔应采用跟管法钻进,也可采用能保证抽水孔平直,孔身附近不受扰动,孔壁不被覆盖和堵塞的其他钻进方法。严禁采用泥浆和植物胶冲洗液钻进。 4、抽水孔孔径不宜小于200mm;过滤器直径不宜小于127mm,测压管内径不小于25mm。 5、取1-3组颗粒分析试验试样。 二、设备安装主要技术要求: 1、下过滤器前,应用清水将孔内泥质物质冲洗干净,详细记录过滤器各部分的规格和实际长度(其中沉降管长度宜为2-3m)和实际下入深度,并及时绘制抽水孔结构图。 2、采用包网过滤器。 3、抽水孔的测压管应固定在过滤器外壁上,与过滤器同步下入孔内,并应采取适当措施,保证过滤器处于居中位置下到孔内预定深度。 4、抽水孔过滤器骨架的空隙率不小于30%。 5、抽水时,应将抽出的水排至影响范围以外。 6、用水表测定流量前,应准确测定起始读数。 三、抽水试验: 1、采用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3次降深,以在抽水孔测压管内测得的降深为准,各次降深间的差值宜相等,降深宜从小到大,最小降深不宜小于0.5m。 2、试验前应对抽水孔进行清洗,直到水清、砂净、无沉淀时止。 3、洗孔后即可进行试验抽水,其降深宜逐渐增大,达到最大降深后的持续时间不应少于2h。抽水试验过程中,应观测抽水孔出水量及水位变化,检查抽水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确定稳定流抽水的最大降深。 4、正式抽水前,静水位观测应每30min观测一次,2h内变幅不大于2cm,且无连续上升或下降趋势时,即可视为稳定。

浮沉子实验报告

浮沉子实验报告 篇一:浮沉子实验报告 篇一:中学物理实验报告模板可乐瓶里的浮沉子实验报告 制作人:甘胜军(XX130168)、张萍萍(XX130113) 实验器材:可乐瓶1个,小药瓶1个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开始小药瓶悬浮在水中;用手挤压可乐瓶,就可以看到小药瓶下沉了;松开手,小药瓶又浮了起来,恢复到初始状态。你竟能随心所欲控制它的浮沉。而且随着你手的力度变化,你还能控制它悬浮在液体中的某一位置。那忽上忽下神奇的浮沉子,很是有趣。实验原理:(1)在大瓶中装水至将满而未满的程度,将做好的浮沉子开口端向下放入瓶中,调整浮沉子刚能竖直浮出水面,拧紧瓶盖,这样大瓶的上部就被封闭了一段空气。浮沉子不下沉,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是由于受到浮力的作用。浮沉子能静止浮在水面,是由于浮沉子所受的浮力和重力二力平衡的原因。 (2)接下来,当用手挤压瓶子时,大瓶上部被封闭的空气体积减小,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增大(波以耳定律)。这增大的压强传递给水,将水压入小瓶中(如右图示),小瓶中的空气被压缩(帕斯卡原理)。浮沉子里进入一些水

后,使浮沉子的重力增加,当浮沉子的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由于非平衡力会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浮沉子就向下沉。 (3)而一旦松手,不挤压瓶子时,大瓶恢复原来的容积,瓶内压强减小,原来小瓶中被封闭的空气压强较大,体积会膨胀,将水从小瓶中压出去。流出一些水后的浮沉子,重力减少。当浮沉子的重力小于它受到的浮力,就向上浮。 如果手用力恰当,使得浸没在水中的浮沉子所受的浮力与重力平衡,则浮沉子将悬浮在液体中的某一位置。 通过这个精彩的实验,你不仅能看到颇为生动有趣的现象,也一定能启迪你的智慧。现在你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吗?那么请你用身边的材料也快来做个浮沉子吧!和你的同学、朋友们做的浮沉子,比一比,交流探讨探讨,相信你还会有新的收获!篇二:浮沉子的实验与解读 浮沉子的实验与解读 题记:没有实验的物理理论是空洞的,没有理论的实验是盲目的。正是实验家使理论家保持老老实实的态度。——帕格尔斯,物理学家。 “浮沉子”原名“笛卡儿潜水器”,最早是由法国科学家笛卡儿(rene descarte, 1596-1650)在十七世纪为了示范浮力定律而发明的。“浮沉子”也是八年级物理浮力学习后一个课外小实验。“浮沉子”不仅是一个“好玩”的玩具,

注水法试验记录表

注水法试验记录表 表C.0.3编号:THYS2009Ⅳ-01-02 附:实测渗水量应按式计算 q=W/(T*L)*1000 q---------实测渗水量(L/min.km) W-------恒压时间内补入管道的水量(L) T--------从开始计时至保持恒压结束的时间(min) L--------试验管段的长度(m) 硬聚氯乙烯管实测渗水量应小于或等于按下式计算的允许渗水量: q=3*Di/25*P/(0.3*a)*1/1440 Di-----管道内径(mm) P-------压力管道的工作压力(Mpa) a--------温度---压力折减系数1.试验水温0°~25°时a取为1; 2. 试验水温25°~35°时a取为0.8; 3. 试验水温35°~45°时a取为0.63.

供水管道水压试验记录

供水管道水压试验记录

注水法试验记录表 表C.0.3编号:JHYS2009IV-05 -10 附:实测渗水量应按式计算 q=W/(T*L)*1000 q---------实测渗水量(L/min.km) W-------恒压时间内补入管道的水量(L) T--------从开始计时至保持恒压结束的时间(min) L--------试验管段的长度(m) 硬聚氯乙烯管实测渗水量应小于或等于按下式计算的允许渗水量: q=3*Di/25*P/(0.3*a)*1/1440 Di-----管道内径(mm) P-------压力管道的工作压力(Mpa) a--------温度---压力折减系数1.试验水温0°~25°时a取为1; 2. 试验水温25°~35°时a取为0.8; 3. 试验水温35°~45°时a取为0.63.

实验报告CC

无线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2.1:两径模型的仿真实验一(**) 实验工具:Mathworks Matlab 实验目的:了解两径模型中接收功率与距离的关系,熟练操作matlab 软件;实现内容: 1、根据两径模型中,窄带信号的接收功率公式为: 其中,Δ?= 2π (x + x' - l) /l 是直射信号和反射信号的相位差。d表示收发天线的水平距离,ht 表示发送天线高度,hr 表示接收天线高度。由几何关系有下式: 当Δ? =π时,可近似得到临界距离为dc = 4ht hr /l 。 2、如果两径模型的参数为f = 900MHz、R=-1、ht =50m、hr =2m,Gl =1,请 按照不同的Gr 值,Gr =1,Gr =0.3、Gr =0.1、Gr =0.01时,画出d=1m到100km内分贝接收功率和对数距离的关系 曲线。 3、计算出临界距离dc = 4ht hr /l ,并标注在关系曲线中。将图的起点归一 化为0dB。 实验代码: f=900000000; c=300000000; %光速 r=c/f; %波长 R=-1; ht=50; %发送天线高度 hr=2; %接收天线高度 Gl=1; %Gr=[1, 0.3, 0.1, 0.01]; Pt=0; %发送功率自定义为0dB d=[1:0.5:100000]; %收发天线的水平距离 x = sqrt( (ht + hr)^2 + d.^2 ); %x+x' l = sqrt( (ht - hr)^2 + d.^2 ); a=2*pi*(x-l)/r; %直射信号和反射信号的相位差 dc=4*ht*hr/r

Gr=1;%画出Gr=1时,d=1m到100km内分贝接收功率和对数距离的关系 Pr1 = Pt + 20*log10(r/(4*pi)) + 20*log10( abs( sqrt(Gl)./l + R*sqrt(Gr)*exp(-1i.*a)./x ) ); plot(log10(d), Pr1-Pr1(1), 'r' ) grid on; hold on; Gr=0.3;%画出Gr=0.3时,d=1m到100km内分贝接收功率和对数距离的关系 Pr2 = Pt + 20*log10(r/(4*pi)) + 20*log10( abs( sqrt(Gl)./l + R*sqrt(Gr)*exp(-1i*a)./x ) ); plot(log10(d),Pr2-Pr2(1) , 'g') hold on; Gr=0.1;%画出Gr=0.1时,d=1m到100km内分贝接收功率和对数距离的关系 Pr3 = Pt + 20*log10(r/(4*pi)) + 20*log10( abs( sqrt(Gl)./l + R*sqrt(Gr)*exp(-1i*a)./x ) ); plot(log10(d),Pr3-Pr3(1) , 'b') hold on; Gr=0.01;%画出Gr=0.01时,d=1m到100km内分贝接收功率和对数距离的关系 Pr4 = Pt + 20*log10(r/(4*pi)) + 20*log10( abs( sqrt(Gl)./l + R*sqrt(Gr)*exp(-1i*a)./x ) ); plot(log10(d),Pr4-Pr4(1) , 'y') plot([log10(dc) log10(dc)],[-100 40], '--b') legend('1', '0.3', '0.1', '0.01', 'dc') 实验效果图: 其中:Pr = Pt + 20*log10(r/(4*pi)) + 20*log10( abs( sqrt(Gl)./l + R*sqrt(Gr)*exp(-1i.*a)./x ) )

幼儿园消防安全演练简报

幼儿园消防安全演练简报 关于幼儿园消防安全演练简报大家了解过多少呢?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下面就是分享的幼儿园消防安全演练简报范文,一起来看一下吧。 幼儿园消防安全演练简报篇一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和幼儿对突发事故的灵活应变能力,使幼儿掌握消防安全知识,从小培养消防意识,掌握更多的自救、逃生、自我保护的具体方法,我园于 20xx年11月8日上午午9:30举行了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旨在培养幼儿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从容应对火灾等突发事件。 消防警报拉响后,演练正式开始了,孩子们在各班老师的带领下有序撤离活动室,各岗位人员也快速各就各位,协助疏散幼儿撤离到了安全避险场所。幼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角边有秩序的撤离,教师引导幼儿逃生时不抢道、不惊慌。疏散结束后,社区片警为我们全体师生、家长进行了安全宣教,示范了灭火器的使用,并指导教职工及家长代表进行了灭火的演练。 活动在片警、社区代表、家委会、全体教职工共同的协作下圆满结束,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消防安全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大大提高了师生自我保护的能力,也使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工作落到了实处。 幼儿园消防安全演练简报篇二 20xx年11月6日上午,市东幼儿园对全园师生进行了安全疏通消防演习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从小学会自我保护,遇到火警懂得快捷、

有效的逃生的办法。 上午10点左右,忽然听到紧急的警报声,各班教师迅速按紧急预案的疏散线路带领幼儿拿起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小步快走,分两道楼梯迅速且有序下楼。途中,孩子们安静且井然有序。很快孩子们集中到操场安全地带,教师迅速地清点人数,并向总指挥报告。整个疏散活动只用了2分多钟。通过这次的演习活动,不仅让师生们懂得发生火灾后如何进行自救、如何逃走、如何拨打119电话报警,更懂得了面对突然发生的重大事故要沉着冷静,紧急撤离。 市东幼儿园还将安全教育渗透到了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大二班的潘蕾蕾老师对家委会成员代表开放了《着火了,怎么办》的集体活动,活动通过视频、PPT以及师生互动的方式,让幼儿明白如何在火灾中冷静的面对和正确的逃生方式。 在以后的教学及一日活动中,市东幼儿园将进一步将安全教育工作放在首位,为孩子的安全、健康快乐成长创造环境。 幼儿园消防安全演练简报篇三 安全工作重于泰山。为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进一步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使幼儿从小具备消防安全意识,做到在发生火灾时,能临危不乱,有序、迅速地按照消防逃生路线安全疏散,确保生命安全。20xx年4月10日星期五下午三点,我幼儿园全体师生进行了安全逃生演练活动。活动之前,各班主任讲解关于如何迅速逃离火灾现场的方法及一些安全小常识。

2021年潜水艇与浮沉子

潜水艇与浮沉子 欧阳光明(2021.03.07) 简介 潜水艇靠改变自身重量来实现上浮下潜,当潜艇要下潜时就往蓄水舱中注水,使潜艇重量增加超过它的排水量,潜艇就下潜。本实验用吸管、回形针和塑料瓶来制作小潜艇,同时,通过调整不同的吸管长度与不同的实验器具,实现不同的沉浮效果。总而言之,就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制作浮沉子,以模拟潜艇的工作原理。 警示 实验中会用到剪刀,以防划伤。 实验中会用到玻璃制品,需要小朋友们轻拿轻放。 实验中会用到漆包线,当心扎手。 演示 1制作完成的浮沉子系统1个 器具 2矿泉水瓶20个3小型胶头滴管10对4烧杯10个5剪刀10把6弯折好的打捞用细铁丝10个7火柴梗10个8小玻璃药瓶10个 耗材 9吸管20根10回形针20个11漆包线若干 目录 ME-1 5min 浮力的感知实学生感知到空气的多少对于浮力的影响。 ME-2 10min 体会浮沉子利用现成的小型胶头滴管或者小玻璃药瓶实现浮沉子的效果。 ME-3 20min 自制吸管浮沉 子 利用吸管和回形针制作自己的浮沉子。

ME-4 20min 自制火柴浮沉 子 利用火柴与漆包线制作异型浮沉子。 0 min:点评报告【时长8分钟】 老师先点评一下你们的实验报告。 这是某某的实验报告,某某地方做的非常好!大家可以传看一 下。 【教师先点评,然后再传看】 【教师点评完,也可以让学生点评别人的实验报告有什么优点】 你们的实验记录和报告交回来后,都会有相应的猫币积分,而积 分到期末是可以兑换小礼物的!希望大家每次都可以写哦!如果 不写,老师不会批评你们,但是损失了和大家交流的机会,而且 又损失了积分和礼物,那可是非常可惜的。 8 min:纪律宣讲【时长2分钟】 大家安静一下。我们就要开始我们今天的实验了。在实验开始 前,老师要再次强调量子猫的实验纪律:停。老师说“停”的时 候,你们要立即停止,放下手里的东西,抬头看着老师,而不管 你当时正在做什么。听清楚了吗?(学生:听清楚了!) 如果有不听从老师命令的,老师会给予一次警告,第二次就需要 请离实验室。

压裂模拟实验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采油工程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成绩: 班级:学号:姓名:教师: 同组者:无 压裂模拟实验2016 1. 实验目的(每空1分,共12分) (1) 水力压裂是利用地面高压泵组,将高粘液体以大大超过地层吸收能力的排量注入井中,在井底憋起高压,此压力大于井壁附近的地应力和岩石抗张强度,便在井底附近产生裂缝;继续注入带有支撑剂的携砂液,裂缝向前延伸并填以支撑剂,关井后裂缝闭合在支撑剂上,从而在井底附近地层内形成具有一定几何尺寸和高导流能力的填砂裂缝。 (2) 压裂液是一个总称,根据压裂过程中注入井内的压裂液在不同施工阶段的任务可分为前置液、携砂液、顶替液三种。 (3) 当井壁上存在的周向应力达到井壁岩石水平方向的抗拉强度,岩石将产生垂直裂缝。 (4) 裂缝内的砂浓度是指单位体积裂缝内所含支撑剂的质量;裂缝闭合的砂浓度是指单位面积裂缝上所含支撑剂的质量。 2. 实验内容(每题4分,共20分) (1) 破裂压力梯度:地层破裂压力与地层深度的比值。 (2) 裂缝导流能力:油层条件下填砂裂缝渗透率与裂缝宽度的乘积。 (3) 全悬浮压裂液:压裂液粘度足以把支撑剂完全悬浮起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没有支撑剂的沉降,停泵后支撑剂充满整个裂缝内,因而携砂液到达的位置就是支撑剂的位置。 (4) 地面砂比:单位体积混砂液中所含的支撑剂质量;支撑剂体积与压裂液体积之比。 (5) 增产倍数:在相同的生产压差下,压裂作业后的产量与压裂作业前产量的比值。

3. 实验流程与步骤(每空1分,共12) (1) 压裂施工设备由地面设备和压裂车组两部分组成。 地面设备主要包括 压裂管汇 、 蜡球管汇 、 压裂井口装置 ; 压裂车组包括 泵车、 混砂车、 罐车 、 仪表车 、 水泥车 。 (2) 泵车的作用:一是 泵送液体 ;二是 使液体升压;混砂车的作用:一是 把支撑剂与压裂液充分混合 ;二是 为泵车提供充足的液体 。 4. 数据处理(写出算例)(30分) (1) 计算闭合压力(计算一组数据即可) 以100KN 载荷为例计算: (2) 用达西公式计算裂缝导流能力(计算一组数据即可) 以单层入口压力2.39atm ,出口压力1atm ,流量0.94m 3/d=261.1cm 3/s 为例计算: W=1cm 同理可求出其他测点的闭合压力和裂缝导流能力,如表1 表1不同载荷下的闭合压力和裂缝导流能力 载荷(kN ) P 闭(kg/cm 2 ) K f W (μm 2 ?cm ) 单层 双层 50 76.78 1.006 0.9984 100 153.56 1.006 0.9984 120 184.28 1.006 0.9984 150 230.34 1.006 0.9984 200 307.13 1.006 0.9984 250 383.91 1.006 0.9984 (3) 用二项式公式计算120KN 载荷的导流能力(画图注意横纵坐标名称与单位) 注: )4 3 r r (ln w πaK 2μA o e f g -?=,{a =86.4,Q (m 3/d);g μ(mPa ·s);P (MPa)},入口压力,出口压力为绝对压力。 计算数据如表2: 表2 120kN 载荷下(Pi 2 -Po 2 )/Q 与Q 的值 单层 双层 (Pi 2 -Po 2 )/Q (MPa 2·d/m 3) Q(m 3/d) (Pi 2 -Po 2 )/Q Q

水闸门试压安全技术措施(word版)

水闸门试压安全技术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水闸门试压安全技术措施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工程概况 S(-400)水闸门是为S-400亚水平开发服务的防治水配套工程。墙体设计承压3.5 MPa,防水闸门设计承压2.5MPa。设计长度为13.5m, 掘进体积为292.2m3,浇灌砼136.4m3。S(-400)防水闸门硐室布置在-400主石门5导线点以内30~43.5米处, 标高-399.5。水闸门硐室①-②、③--④段为混泥土碹支护, 施工长度为10m;②-③为水闸门硐室主体支护段, 施工长度为3.5m。支护形式为钢筋砼,硐室总长度为13.5米, 坡度为+3‰。水闸门硐室布置在长兴灰岩中下部, 岩性中厚层、性脆, 岩石硬度f=6~8。 二、注水试耐压方案: 一)、试压依据: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273条和《煤矿防治水规定》第68条之规定, 对新浇筑的防水闸门必须进行防水耐压试验。 二)、注水耐压试验方案: 注水方案:采用生产用水预注水, 逐步加注稳压, 利用排水管卸压稳压的方案。 1、水闸门设计压力为2.5MPa 注水压力计算:2.5×110%=2.75MPa

钻孔压注水试验作业指导书.

钻孔压水试验作业指导书二〇一三年二月二十三日

批准: 审查: 编写:总工室

目录 1 目的 (1) 2 范围 (1) 3 职责 (1) 4 压水试验方法及要求 (1) 5 相关文件 (6) 6 记录 (6)

钻孔压水试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保证我院钻孔压水试验工作的规范性,确保试验数据(成果)能够准确反映岩体的透水性,为评价岩体的渗透特性,为设计渗控措施提供基本资料。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我院所承担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常规性压水试验工作。 3职责 3.1试验作业组对试验成果进行自检自查,并由值班技术人员签字认可。 3.2专业技术项目负责人对作业过程进行抽查,对作业组生产的产品进行全面检查;对所检查的产品质量负责。 3.3地质勘察队负责人或主任工程师负责对试验成果全面审查,对试验成果的技术质量负责。 4压水试验方法及要求 4.1 基本规定 钻孔压水试验的目的是了解水工建筑物地基与库、坝区渗漏地段岩体的相对透水性,为防渗和地基处理提供基本资料。故压水试验工作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严格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有关规程规范要求进行。

4.1.1 试验方法和试段长度 4.1.1.1试验方法:采用自上而下的分段压水方法,钻完一段压一段、检查一段,可采用双管和单管顶压。 4.1.1.2试验段长度:试验宜为为5米;对于透水性较强的岩体、构造破碎带、裂隙密集带、岩层接触带等,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试段长度。相邻试验段应相互衔接,可少量重叠,但不能漏段,残留岩芯可计入试验长度。 4.1.2 压力阶段与压力值 4.1.2.1压水试验应按三级压力、五个阶段进行。三级压力分别为0.3MPa、0.6MPa 和1MPa。 4.1.2.2当试段埋深较浅时,宜适当降低试验压力。 4.1.2.3当试段漏水量很大,不能满足规定的压力时,可按水泵的最大供水能力所能达到的压力进行试验或注水。 4.1.3 试验钻孔的质量要求 4.1.3.1压水试验的钻孔的孔径宜为59mm~150mm。 4.1.3.2压水试验钻孔宜采用金刚石或合金钻进,不应使用泥浆等护壁材料钻进。在炭酸盐类地层钻进时,应选用合适的冲洗液 4.1.3.3试验钻孔的套管脚必须止水。 4.1.3.4预定安置栓塞部位的孔壁应保持平直完整。 4.1.3.5覆盖层与基岩之间,应使用套管隔离并止水。 4.1.3.6在同一地点布置两个以上钻孔(孔距10m以内)时,应先完成拟做压水试验的钻孔。 4.1.4 试验用水与试验人员 4.1.4.1试验用水应保持清洁,当水源的泥沙含量较多时,应采取沉淀措施。 4.1.4.2钻孔压水试验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 4.2 试验设备 4.2.1 止水栓塞 4.2.1.1止水栓塞长度不小于8倍钻孔直径。 4.2.1.2止水可靠、操作方便。

砂砾料碾压试验报告最终确定

砂砾料碾压试验报告 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局吉音水利枢纽工程项目部 甘肃科瑞水电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吉音水电枢纽工程 二〇一四年十月十四日

砂砾料碾压试验报告 根据招标文件及合同文件要求,我部于2014年7月下旬开始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音水利枢纽工程混凝土面板坝工程的填筑砂砾料进行了碾压试验,8月10日已经完成两次碾压试验。为更进一步做好碾压试验工作,论证前两次的碾压试验结果,根据业主及监理的要求,我部于8月16日至8月21日,对砂砾料进行第三次大坝填筑碾压试验工作,现将砂砾料碾压试验成果报告如下: 一、碾压试验目的 1. 核实坝料设计填筑标准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确定达到设计填筑标准的施工方法(包括压实机械类型、机械参数、施工参数等)。 3. 检验所选用的压实机械的适用性及其性能的可靠性。 4. 研究确定坝料填筑工艺,为制定填筑施工实施细则确定依据。 二、引用标准 1. 《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 2. 《水电工程注水试验规程》SL345-2007 3. 《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探规程》SL251—2000 三、试验场地的布置 1. 试验区场地选择 此次碾压试验场地选择在坝后左侧的砂砾石原基上,试验区场地使用“山推SD32”推土机进行整平,用水准仪进行测量控制平整度,确保试验区场地平整。然后使用22t自行式振动碾进行基础压实,碾压12遍后,划分碾压试验区域。 2. 试验区划分 此次碾压试验区划分为两个试验区,主要是对自行式和拖式振动碾

碾压结果进行对比试验,每一区分别振动碾压6遍、8遍、10遍。每区范围为13×40m(碾压方向长40m)。在每个试验区布置2×2m的方格网,并用全站仪测定各方格网点的座标及高程,作为铺料厚度的控制基准。试验场地布置详见附图1。 四、试验用料及碾压机具 砂砾料采用C3料场不大于600mm的砂砾石全料。 砂砾料碾压机具采用22t自行式振动碾及20t拖式碾比对碾压,碾压机械的技术性能参数见表1。 表1 碾压机械的技术性能参数表

初中物理实验用塑料瓶做实验报告范文

初中物理实验用塑料瓶做实验报告范文 Model report of physics experiment in junior high schoo l with plastic bottle

初中物理实验用塑料瓶做实验报告范文小泰温馨提示: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本文档根据实验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声学实验 1.声音的产生和空气能传声在一只塑料瓶中放一些小纸屑,敲击塑料瓶,可以观察到瓶底的小纸屑跳动起来,而不敲击时发现瓶底的小纸屑并不跳动。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我们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2.探究声音的音调在几只相同的塑料瓶中装上不同深度的水,然后用嘴对着瓶中吹气,会发出音调高低不同的声音,从而可以说明音调跟频率的关系。 (二)、电学实验 1.绝缘体用导线将电源、小灯泡、开关和塑料瓶连成串联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发光,说明塑料是绝缘体。

2.摩擦起电把一只小塑料瓶在头皮上反复摩擦几下,然后将其靠近一些小纸屑,发现小纸屑被吸引,说明用摩擦的方法可使物体带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三)、光学实验 1.光的折射透过盛水塑料瓶,看书本上的字,会字变大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当然,学生在观察时还发现了其它一些独特的现象,收获很大。 2.光的直线传播在一只塑料瓶中装入一定量的水,在其中加入适量的豆奶粉,拧紧瓶盖,充分摇匀,将激光笔发出的光透过瓶底,对着瓶盖照射,会看到光沿直线传播的光柱,效果明显。(此实验还可说明光能在液体中传播) (四)、热学实验 探究白色和黑色物体吸热能力的强弱用白纸和黑纸包住两个装满水的塑料瓶,在太阳光下照射相同的时间后,看看谁的温度升得高。温度升得越高,说明其吸收的热量就越多,其吸热能力就越强。 (五)、力学实验

供水管道水压试验记录表

供水管道水压试验记 录表

2017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供水管道水压试验记录 施工单位:滕州市水利建筑安装公司试验日期年月日

给水管道水压试验记录填写说明 1.设计最大工作压力(Mpa):由设计出; 2.试验压力(Mpa):查表7. 3.15; 3.10分降压值(Mpa):实测观察;一般2小时内不大于0.05Mpa; 4.允许渗水量L/(min)·(km):查表7.3.16; 5.注水法 (1)达到试验压力的时间(t1):观察记录; (2)恒压结束时间(t2):观察记录; (3)恒压时间内注入的水量W(L):观测记录; (4)渗水量q(L/min):计算,q=W/(T1-T2); (5)折合平均渗水量L/(min)·(km):计算渗水量×1000/试验段长度; 实例: 某工程管道长度为155m,管径为Φ100mm,管材为PE,接口种类为热熔连,设计最大工作压力0.4Mpa。 第一次试压:10分钟内降压0.004Mpa,达到试验压力的时间t1为8:30,恒压结束时间t2为10:30,恒压时间内注入水量为0.52L,计算并填表。 (1)根据查表7.3.15得知,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试验压力为0.6 Mpa。 (2)根据实测观察,2小时内降压0.045 Mpa,所以,10分钟降压值为0.045/12=0.00375 Mpa。 (3)根据表7.3.16得知,允许渗水量为0.28 L/(min)·(km)。

(4)观察得知:达到试验压力的时间(t1)为8:30′,恒压结束时间(t2)为10:30′,有效试验时间为2小时,即120分钟。恒压时间内注入的水量W为0.52L,所以,渗水量q= W/(T1-T2)=0.52/120=0.00433L/min,折合平均渗水量为0.0043×1000/155=0.028 L/(min)·(km) 填表如下:

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实验 包工头队(10级土木9班) 邬文锋、陈天楚、曹祖军、张雄

(一) 砂的筛分析检验试验 (1) 试验方法:(1)秤取烘干试佯500g,精确到1g。 (2)将孔径9.5、4.75、2.36、1.18、0.6、0.3、0.15mm的筛子按筛孔大小顺序叠置,孔径大的放上层。加底盘后,将试样倒入最上层9.5mm筛内,加盖置摇筛机上筛lOmin(如无摇筛机可用手筛)。 (3)将整套筛自摇筛机上取下,按孔径从大至小逐个在洁净瓷盘上进行手筛。各号筛均须筛至每分钟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质量0.1%时为止,将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一起过筛。按此顺序进行,至各号筛筛完为止。 (4)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不得超过下式的规定: 生产控制检验时 m r= A.d1/2/200 式中 m r——筛余量(g); d ——筛孔尺寸(mm); A ——筛的面积(mm2)。 否则应将筛余试样分成两份,并以其筛余量之和作为该号筛的筛余量。 (5)称量各号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1g。所有各号筛的筛余质量和底盘中剩余试样质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质量相比,其差值不得超过l%。 (2) 试验结果 试样种类: 试样重(g) 筛余累计重(g) 试验重量误差(g) (3) 细度模数计算: (4) 结果评定(级配、细度)

(二) 石的筛分析检验试验 (1) 试验方法:(1)秤取烘干试佯500g,精确到1g。 (2)将孔径9.5、4.75、2.36、1.18、0.6、0.3、0.15mm的筛子按筛孔大小顺序叠置,孔径大的放上层。加底盘后,将试样倒入最上层9.5mm筛内,加盖置摇筛机上筛lOmin(如无摇筛机可用手筛)。 (3)将整套筛自摇筛机上取下,按孔径从大至小逐个在洁净瓷盘上进行手筛。各号筛均须筛至每分钟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质量0.1%时为止,将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一起过筛。按此顺序进行,至各号筛筛完为止。 (4)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不得超过下式的规定: 生产控制检验时 m r= A.d1/2/200 式中 m r——筛余量(g); d ——筛孔尺寸(mm); A ——筛的面积(mm2)。 否则应将筛余试样分成两份,并以其筛余量之和作为该号筛的筛余量。 (5)称量各号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1g。所有各号筛的筛余质量和底盘中剩余试样质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质量相比,其差值不得超过l%。 (2) 试验结果 试样种类: 筛余累计重 (g) 试验重量误差 (g) (3) 细度模数计算: (4) 结果评定(级配、细度)

潜水艇与浮沉子

潜水艇与浮沉子
简介 潜水艇靠改变自身重量来实现上浮下潜,当潜艇要下潜时就往蓄水舱中 注水,使潜艇重量增加超过它的排水量,潜艇就下潜。本实验用吸管、 回形针和塑料瓶来制作小潜艇,同时,通过调整不同的吸管长度与不同 的实验器具,实现不同的沉浮效果。总而言之,就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制 作浮沉子,以模拟潜艇的工作原理。 警示 实验中会用到剪刀,以防划伤。 实验中会用到玻璃制品,需要小朋友们轻拿轻放。 实验中会用到漆包线,当心扎手。

演示 1 器具 2 4 6 8 耗材 9 目录 ME-1 5min ME-2 10min 自制吸管浮 20min 沉子 自制火柴浮 20min 沉子 ME-4 ME-3 体会浮沉子 利用现成的小型胶头滴管或者小玻璃药瓶实现浮沉子 的效果。 利用吸管和回形针制作自己的浮沉子。 浮力的感知 实学生感知到空气的多少对于浮力的影响。 吸管 20 根 10 回形针 若干 20 个 矿泉水瓶 烧杯 弯折好的打捞用细铁丝 小玻璃药瓶 20 个 10 个 10 个 10 个 3 5 7 小型胶头滴管 剪刀 火柴梗 10 对 10 把 10 个 制作完成的浮沉子系统 1个
11 漆包线
利用火柴与漆包线制作异型浮沉子。

0 min:点评报告
【时长 8 分钟】
老师先点评一下你们的实验报告。 这是某某的实验报告,某某地方做的非常好!大家可以传看一下。 【教师先点评,然后再传看】 【教师点评完,也可以让学生点评别人的实验报告有什么优点】 你们的实验记录和报告交回来后,都会有相应的猫币积分,而积分到期末是可以兑换小礼 物的!希望大家每次都可以写哦!如果不写,老师不会批评你们,但是损失了和大家交流 的机会,而且又损失了积分和礼物,那可是非常可惜的。
点评的原则:
鼓励与引导学生写实验报告,润滑师生之间的关系。正式实验前的情绪和状 态调整。具体:
(1) 鼓励交回实验报告和实验记录的学生,但不批评没有交回的学生。 (2) 教师指出学生实验报告的优点,但切记不能说缺点,不能打击学生。 (3) 引导学生回忆上次实验的内容、趣事、细节等,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发散思维 和引申——他们当时在实验中或回家,又想怎么做? (4) 引导学生谈论和上次实验相关的一切话题。
8 min:纪律宣讲
【时长 2 分钟】
大家安静一下。我们就要开始我们今天的实验了。在实验开始前,老师要再次强调量子猫 的实验纪律:停。老师说“停”的时候,你们要立即停止,放下手里的东西,抬头看着老 师,而不管你当时正在做什么。听清楚了吗?(学生:听清楚了!) 如果有不听从老师命令的,老师会给予一次警告,第二次就需要请离实验室。
【请教师严格执行实验室纪律】
大家愿不愿意遵守量子猫的实验室纪律呢?(学生:愿意!)
纪律宣讲原则:从复习阶段的活跃转到严谨实验阶段,强化纪律,保障安 全。

砂砾料碾压试验报告材料最终确定

砂砾料碾压试验报告 省水利水电工程局吉音水利枢纽工程项目部科瑞水电工程试验检测吉音水电枢纽工程 二〇一四年十月十四日 砂砾料碾压试验报告

根据招标文件及合同文件要求,我部于2014年7月下旬开始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音水利枢纽工程混凝土面板坝工程的填筑砂砾料进行了碾压试验,8月10日已经完成两次碾压试验。为更进一步做好碾压试验工作,论证前两次的碾压试验结果,根据业主及监理的要求,我部于8月16日至8月21日,对砂砾料进行第三次大坝填筑碾压试验工作,现将砂砾料碾压试验成果报告如下: 一、碾压试验目的 1. 核实坝料设计填筑标准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确定达到设计填筑标准的施工方法(包括压实机械类型、机械参数、施工参数等)。 3. 检验所选用的压实机械的适用性及其性能的可靠性。 4. 研究确定坝料填筑工艺,为制定填筑施工实施细则确定依据。 二、引用标准 1. 《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 2. 《水电工程注水试验规程》SL345-2007 3. 《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探规程》SL251—2000 三、试验场地的布置 1. 试验区场地选择 此次碾压试验场地选择在坝后左侧的砂砾石原基上,试验区场地使用“山推SD32”推土机进行整平,用水准仪进行测量控制平整度,确保试验区场地平整。然后使用22t自行式振动碾进行基础压实,碾压12遍后,划分碾压试验区域。 2. 试验区划分 此次碾压试验区划分为两个试验区,主要是对自行式和拖式振动碾碾压结果进行对比试验,每一区分别振动碾压6遍、8遍、10遍。每区围为13×40m(碾压方向长40m)。在每个试验区布置2×2m的方格网,并

消防演练简报

克麻小学消防安全应急疏散演练简报 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出发,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了人人抓、事事抓、时时抓、处处抓。在全体师生中树立“安全工作重于泰山”的思想,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在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学校重点部位安全保卫责任区,做到防范于未然,切实做到学校消防安全无事故。 为应对突发的消防隐患,我校于11月12日下午第课外活动时间,开展了一场消防安全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活动前先进行了消防安全教育,讲解灾难发生时逃生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告诉孩子们如何进行自救、如何逃生,遇事学会不慌张、不害怕、沉着冷静等。容光乡元木小学消防安全应急疏散演练简报 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出发,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了人人抓、事事抓、时时抓、处处抓。在全体师生中树立“安全工作重于泰山”的思想,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在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学校重点部位安全保卫责任区,做到防范于未然,切实做到学校消防安全无事故。 为应对突发的消防隐患,我校于11月9日下午第四、五节课开展了一场消防安全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活动前先进行了消防安全教育,讲解灾难发生时逃生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告诉孩子们如何进行自救、如何逃生,遇事学会不慌张、不害怕、沉着冷静等。

紧急集合的哨声响起,同学们在老师的指挥下,用衣服捂着口鼻快速有序的从疏散口逃生,最后在操场上集合。通过此次紧急疏散演练,同学们又多懂得了一些消防常识,熟悉了疏散的路线、方法,逐步学会有事不慌、积极应对、自我保护。 事后,学校还对此次演练还进行了反思和总结。并对灭火器的使用在全体师生面前进行了讲解并演示了其使用方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对安全教育继续不断地常抓不懈,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造安全的教育环境。 紧急集合的哨声响起,同学们在老师的指挥下,用衣服捂着口鼻快速有序的从疏散口逃生,最后在操场上集合。通过此次紧急疏散演练,同学们又多懂得了一些消防常识,熟悉了疏散的路线、方法,逐步学会有事不慌、积极应对、自我保护。 事后,学校还对此次演练还进行了反思和总结。并对灭火器的使用在全体师生面前进行了讲解并演示了其使用方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对安全教育继续不断地常抓不懈,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造安全的教育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