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非金属矿山作业人员安全风险告知卡

金属非金属矿山作业人员安全风险告知卡
金属非金属矿山作业人员安全风险告知卡

采矿人员安全风险告知卡

一、主要安全风险:火工品、有毒有害气体、片帮浮石、悬空矿石、风枪、井下积水、机械设备、电线电缆、梯子平台;

二、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型:爆炸、中毒窒息、坍塌、冒顶片帮、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触电、透水、车辆伤害、起重伤害、粉尘噪音;

三、事故后果:人员伤亡、机械损坏;

四、管控措施:

1、火工品存放时,检查雷管箱和炸药箱安全距离是否符合规定达到20米,装药时不能用铁杆装实,以防摩擦起火花发生爆炸,要用竹竿进行装实;

2、采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能正常工作的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器及自救器,检查作业面供风是否足够、局部风机是否运转正常、风机摆放位置是否符合规定有无循环风、风带有无漏风,风带破口是否及时修补;

3、采场作业人员要熟知采场出矿漏斗位置,人员作业及行走时要远离出矿漏斗,以防发生坍塌;

4、作业前施工队带班队长、安全员首先进入作业区域进行顶板及围岩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随后施工人员方可进入;

5、放炮时,要严格执行矿部“三人连锁放炮制度”警

戒牌、安全确认牌和放炮牌要随身携带,如有缺一终止放炮;

6、作业人员要对梯子及平台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作业前要对照明线路及电铲车后缀电缆进行全面检查,有破口时及时包裹;

8、采场采矿时作业人员和地质测量人员要多注意观察,发现墙壁有溢水情况时及时停止作业,汇报上级部门;

9、加强拉线作业人员的操作培训,采场出矿运输期间严格执行“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的规章制度;

10、加强作业人员的现场操作培训,起重时设备要捆绑牢固,起重设备不能超负荷起重;

11、作业人员作业时佩戴防尘口罩及防护耳塞,进行洒水除尘采取湿式作业;

五、应急措施:突发事故时,根据相关应急救援预案实施救援,首先进行自救及救助他人,然后立即上报上级领导。严格遵守先救人后救物原则进行救援。事故后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事故进行分析纠责;

六、报告方式: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按照应急预案程序进行汇报;

七、联系电话:本装置内置生产调度电话:1000;

平巷掘进人员安全风险告知卡

一、主要安全风险:火工品、有毒有害气体、片帮浮石、悬空矿石、风枪、井下积水、机械设备、电线电缆;

二、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型:爆炸、中毒窒息、坍塌、冒顶片帮、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触电、透水、车辆伤害、起重伤害、粉尘噪音;

三、事故后果:人员伤亡、机械损坏;

四、管控措施:

1、火工品存放时,检查雷管箱和炸药箱安全距离是否符合规定达到20米,装药时不能用铁杆装实,以防摩擦起火花发生爆炸,要用竹竿进行装实;

2、平巷掘进作业人员必须佩戴能正常工作的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器及自救器,检查作业面供风是否足够、局部风机是否运转正常、风机摆放位置是否符合规定有无循环风、风带有无漏风,风带破口是否及时修补;

3、作业前施工队带班队长、安全员首先进入作业区域进行顶板及围岩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随后施工人员方可进入;

4、放炮时,要严格执行矿部“三人连锁放炮制度”警戒牌、安全确认牌和放炮牌要随身携带,如有缺一终止放炮;

5、作业前要对照明线路及电铲车后缀电缆进行全面检

查,有破口时及时包裹;

6、掘进时必须按照作业规程进行先探后掘,遇有异常变化应立即报告调度室;

7、加强拉线作业人员的操作培训,出渣运输期间严格执行“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的规章制度;

8、加强作业人员的现场操作培训,起重时设备要捆绑牢固,起重设备不能超负荷起重;

9、作业人员作业时佩戴防尘口罩及防护耳塞,进行洒水除尘采取湿式作业;

五、应急措施:突发事故时,根据相关应急救援预案实施救援,首先进行自救及救助他人,然后立即上报上级领导。严格遵守先救人后救物原则进行救援。事故后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事故进行分析纠责;

六、报告方式: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按照应急预案程序进行汇报;

七、联系电话:本装置内置生产调度电话:1000;

天井掘进人员安全风险告知卡

一、主要安全风险:火工品、有毒有害气体、片帮浮石、悬空矿石、风枪、井下积水、机械设备、电线电缆、梯子平台;

二、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型:爆炸、中毒窒息、坍塌、冒顶片帮、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触电、透水、车辆伤害、起重伤害、粉尘噪音;

三、事故后果:人员伤亡、机械损坏;

四、管控措施:

1、火工品存放时,检查雷管箱和炸药箱安全距离是否符合规定达到20米,装药时不能用铁杆装实,以防摩擦起火花发生爆炸,要用竹竿进行装实;

2、天井掘进作业人员必须佩戴能正常工作的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器及自救器,检查作业面供风是否足够、局部风机是否运转正常、风机摆放位置是否符合规定有无循环风、风带有无漏风,风带破口是否及时修补,检查高压风管是否焊接到天井作业面里;

3、梯子架设时倾角不大于80,梯子上端高于平台1米,下端距井壁不小于0.6米,相邻两个安全平台的距离不大于6米。,上下相邻平台的梯子孔要错开,平台梯子孔的长和宽分别不小于0.7米和0.6米,梯子与墙要固定牢固;

4、作业前施工队带班队长、安全员首先进入作业区域进行顶板及围岩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随后施工人员方可进入;

5、放炮时,要严格执行矿部“三人连锁放炮制度”警戒牌、安全确认牌和放炮牌要随身携带,如有缺一终止放炮;

6、作业前要对照明线路及电铲车后缀电缆进行全面检查,有破口时及时包裹;

7、掘进时必须按照作业规程进行先探后掘,遇有异常变化应立即报告调度室;

8、加强拉线作业人员的操作培训,出渣运输期间严格执行“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的规章制度;

9、加强作业人员的现场操作培训,起重时设备要捆绑牢固,起重设备不能超负荷起重;

10、作业人员作业时佩戴防尘口罩及防护耳塞,进行洒水除尘采取湿式作业;

五、应急措施:突发事故时,根据相关应急救援预案实施救援,首先进行自救及救助他人,然后立即上报上级领导。严格遵守先救人后救物原则进行救援。事故后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事故进行分析纠责;

六、报告方式: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按照应急预案程序进行汇报;

七、联系电话:本装置内置生产调度电话:1000;

斜井运输操作人员安全风险告知卡

一、主要安全风险:钢丝绳及钩头、斜井一坡三挡装置、卷扬机、设备线路、片帮浮石、矿石、机械设备、人员行走;

二、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型:跑车、机械伤害、火灾、冒顶片帮、物体打击、触电、起重伤害;

三、事故后果:人员伤亡、机械损坏;

四、管控措施:

1、对卷扬工、挂钩工每周进行一次岗位技能培训;

2、派专职人员对卷扬钢丝绳是否有断股、钢丝绳钩头是否有破损、斜井一坡三挡装置是否灵敏可靠、卷扬刹车是否可靠灵敏、车辆链接插销是否标准等每天进行跟踪检查,作好检查记录并汇报调度室;

3、提运过程中下部挂钩人员严谨随意乱走;

4、矿山机电科必须对卷扬机进行定期检查,如有发生钢丝绳偏向滚筒一侧缠绕时,需及时维修,卷扬机运转部位按规定增加防护罩;

5、加强卷扬硐室各线路的定期检查,发现破口及时缠裹,线路老化严重及时更换,检查消防设备配备齐全并且有效;

6、施工队斜井提升人员及卷扬洞室作业人员每天对斜

井、洞室的冒顶片帮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7、落实提升运输制度,严禁超重提运,提运过程中下部挂钩人员严谨随意乱走;

8、作业前要对各设备线路进行全面检查,有破口时及时包裹;

9、加强作业人员的现场操作培训,起重时设备要捆绑牢固,起重设备不能超负荷起重;

10、井下人员要熟知提升信号,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的规章制度;

五、应急措施:突发事故时,根据相关应急救援预案实施救援,首先进行自救及救助他人,然后立即上报上级领导。严格遵守先救人后救物原则进行救援。事故后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事故进行分析纠责;

六、报告方式: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按照应急预案程序进行汇报;

七、联系电话:本装置内置生产调度电话:1000;

平巷运输人员安全风险告知卡

一、主要安全风险:片帮浮石、电机车、架空线、矿石、人员行走;

二、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型:机械伤害、冒顶片帮、物体打击、车辆伤害、触电;

三、事故后果:人员伤亡、机械损坏;

四、管控措施:

1、安全检查人员每天对运输巷道顶、帮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2、工作前必须对电机车各个部位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确认完善正常后方可投运;

3、电机车司机在工作时间内不准任意离开岗位,不准将机车交给他人驾驶。如需离开时,必须切断电动机电源,将控制器手把卸下,扳紧车闸将机车闸住,但不得关闭车灯。工作结束后,驾驶人员离开驾驶室时,必须切断电源,同时驾驶室的门必须加锁。做好交接班工作;

4、两种信号—灯光和声响,有一种不起作用时,机车不能运行;

5、电机车启动后,要检查列车前后左右安全情况,确

认安全后发出警铃再开车;

6、机车运行中做好瞭望,时刻注意安全,机车司机不许把头部或身体伸到驾驶室外边,在过弯道、巷道交叉口、漏斗口,陡坡及自动风门处以及前方有车辆、行人或视线有影响时,必须减低车速同时发出警铃;

7、机车开动时应观察岔道是否正确,机车本身和道轨是否正常。机车开动前应先鸣笛(电铃)10秒钟后方可开车。在机车运行过程中发现行人必须鸣笛,若在轨道上有障碍物必须在排除后方可继续开动机车;

8、电机车运行前作业人员检查机车架弓是否正常,以防绝缘不好造成作业人员触电;

9、严谨超高、超重运输,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的规章制度;

10、对维修作业人员加强操作培训;

五、应急措施:突发事故时,根据相关应急救援预案实施救援,首先进行自救及救助他人,然后立即上报上级领导。严格遵守先救人后救物原则进行救援。事故后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事故进行分析纠责;

六、报告方式: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按照应急预案程序进行汇报;

七、联系电话:本装置内置生产调度电话:1000;

火工品库房作业人员安全风险告知卡

一、主要安全风险:山体滑坡、雷电、搬运、外来火种、炸药箱摆放;

二、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型:爆炸、火灾、物体打击;

三、事故后果:人员伤亡;

四、管控措施:

1、严格按照规程选址,基础设施符合特种设施基建要求,库区办公、警卫、及生活服务等建筑物应布置在安全的地方;

2、严格按库容设计要求贮存;

3、增设避雷设施,避雷设施要严格按气象部门的检测要求进行定期检测与更换;

4、禁止任何人员不得携带火种进入库区;

5、凡使用爆破物品的单位必须健全领取、清退帐目。发放有手续,领取有登记,清退有记载,实用有签字。坚持检查证件制度,无关人员禁止进入库区;

6、爆破物品在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不准敲击、掷滚、摔落和挤压;

7、增设避雷设施,避雷设施要严格按气象部门的检测

要求进行定期检测与更换;

8、加强管理,禁止任何人员不得携带火种进入库区;

9、严格按消防制度配置灭火器材;

10、严格执行库房火工品摆放制度;

五、应急措施:突发事故时,根据相关应急救援预案实施救援,首先进行自救及救助他人,然后立即上报上级领导。严格遵守先救人后救物原则进行救援。事故后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事故进行分析纠责;

六、报告方式: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按照应急预案程序进行汇报;

七、联系电话:本装置内置生产调度电话:1000;

报警电话:110;

井下支护作业人员安全风险告知卡

一、主要安全风险:片帮浮石、机械设备、有害气体、运输车辆、支护、工字钢、照明线;

二、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型:机械伤害、冒顶片帮、物体打击、触电、中毒窒息、坍塌、车辆伤害;

三、事故后果:人员伤亡、机械损坏;

四、管控措施:

1、作业前施工队带班队长、安全员首先进入作业区域进行顶板围岩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随后施工人员方可进入,支护时严格按照支护作业规程进行支护;

2、首先对支护区域进行局部通风,作业前带班队长和安全员进行气体检测,安全确认后施工作业人员方可进入;

3、焊接作业时佩戴防毒口罩;

4、加强作业人员的现场操作培训;

5、及时检查检修线路;

五、应急措施:突发事故时,根据相关应急救援预案实施救援,首先进行自救及救助他人,然后立即上报上级领导。严格遵守先救人后救物原则进行救援。事故后严格按照“四

不放过”原则对事故进行分析纠责;

六、报告方式: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按照应急预案程序进行汇报;

七、联系电话:本装置内置生产调度电话:1000;

井下出渣、出矿人员安全风险告知卡

一、主要安全风险:片帮浮石、有害气体、矿石、照明线及电铲车后缀电缆;

二、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型:冒顶片帮、物体打击、触电、中毒窒息、车辆伤害;

三、事故后果:人员伤亡、机械损坏;

四、管控措施:

1、作业前施工队带班队长、安全员首先进入作业区域进行顶板围岩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随后施工人员方可进入;

2、首先对作业区域进行局部通风,作业前带班队长和安全员进行气体检测,安全确认后施工作业人员方可进入;

3、出现空仓时,带班队长及安全员及时通知炮工进行爆破下放,空仓悬空太高时需及时拉好警戒严禁人员作业,通知矿部领导进行方案研究,严禁违章作业;

4、车辆驶入出矿道时,作业人员需站道出矿平台上,严禁麻痹大意;

5、作业前要对照明线路及电铲车后缀电缆进行全面检

查,有破口时及时包裹;

五、应急措施:突发事故时,根据相关应急救援预案实施救援,首先进行自救及救助他人,然后立即上报上级领导。严格遵守先救人后救物原则进行救援。事故后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事故进行分析纠责;

六、报告方式: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按照应急预案程序进行汇报;

七、联系电话:本装置内置生产调度电话:1000;

机修车间作业人员安全风险告知卡

一、主要安全风险:有害气体、易燃易爆物品、电器线路、机械设备;

二、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型:物体打击、中毒窒息、容器爆炸、火灾、机械伤害、起重伤害;

三、事故后果:人员伤亡、机械损坏;

四、管控措施:

1、电气焊作业时乙炔瓶和氧气瓶摆放的安全距离不低于5米;

2、车间线路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处理,维修易燃油渍的机械时需确认动火作业,消防器材必须配备到位,严禁违章作业;

3、车间内加强通风,作业时佩戴防护用具;

4、对作业人员加强操作培训,起吊机械不能超重运行;

5、加强作业人员的现场操作培训,起重时设备要捆绑

牢固,起重设备不能超负荷起重;

五、应急措施:突发事故时,根据相关应急救援预案实施救援,首先进行自救及救助他人,然后立即上报上级领导。严格遵守先救人后救物原则进行救援。事故后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事故进行分析纠责;

六、报告方式: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按照应急预案程序进行汇报;

七、联系电话:本装置内置生产调度电话:1000;

空压机房作业人员安全风险告知卡

一、主要安全风险:机械设备、老化线路、储气罐;

二、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型:容器爆炸、火灾、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灼伤、噪音;

三、事故后果:人员伤亡、机械损坏;

四、管控措施:

1、空压机运转前作业人员需对储气罐进行全面检查,安全阀按规定每年进行年检;

2、作业人员加强线路检查,空压机房加强通风;

3、加强作业人员的操作培训;

4、加强作业人员的现场操作培训,起重时设备要捆绑牢固,起重设备不能超负荷起重;

5、作业前要对各设备线路进行全面检查,有破口时及时包裹;

6、加强作业人员的操作培训,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7、设备运转过程中不的擦拭设备,对运转设备检查时只可以目检,以防运转设备带来损伤;

五、应急措施:突发事故时,根据相关应急救援预案实施救援,首先进行自救及救助他人,然后立即上报上级领导。严格遵守先救人后救物原则进行救援。事故后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事故进行分析纠责;

六、报告方式: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按照应急预案程序进行汇报;

七、联系电话:本装置内置生产调度电话:1000;

供配电硐室作业人员安全风险告知卡

一、主要安全风险:老化线路、操作人员未按规定操作;

二、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型:火灾、触电;

三、事故后果:人员伤亡、机械损坏;

四、管控措施:

1、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应有一定的电工基础知识,熟悉电气设备特性,熟悉变电所运行有关标准,熟悉《非煤矿山安全规程》及《变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相关规定;

2、上班前严禁喝酒,班中严禁睡觉,坚守工作岗位。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坚守工作岗位,班中不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劳动纪律;

3、重大停送电操作前,必须先核对停电或送电线路、开关编号,严格执行工作票和操作票制度,倒闸操作必须执行唱票监护制,“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唱票时声音洪亮清晰;确认无问题后,方可进行停送电操作;

4、开关设备停电后,必须使用电压等级相符且合格的验

电器在三相导体上分别验电,验明无电,放电10分钟后方可检修作业。

(1).停电:将检修设备的高低压侧全部断开,开关的手柄

闭锁,并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警示牌。(2).验电:验电时,必须使用相符电压等级且合格的验电器对检修设备的两侧分别验电,验电时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上工作。(3).放电:当验明检修的设备确无电压后,装设接地线,进行放电工作,直至放尽电荷为止。(4).装设接地线:使用符合规定的导线,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拆除接地线时顺序与此相反;

5、停、送电时,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站在绝缘台上操作,严格按照顺序操作。(1).停电倒闸操作按照断路器、负荷侧隔离开关、电源侧隔离开关的顺序依次操作,送电顺序与此相反。(2).系统停电,先低压后高压,先分路开关后总开关,送电顺序与此相反。(3).高压开关停电,先断开断路器,再拉开隔离开关,送电顺序与此相反;

6、加强检查检修线路,消防设施要配备齐全;

五、应急措施:突发事故时,根据相关应急救援预案实施救援,首先进行自救及救助他人,然后立即上报上级领导。严格遵守先救人后救物原则进行救援。事故后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事故进行分析纠责;

六、报告方式: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按照应急预案程序进行汇报;

七、联系电话:本装置内置生产调度电话:1000;

电气焊作业人员安全风险告知卡

一、主要安全风险:机械设备、氧气乙炔瓶、线路、易燃物品、脚手架、安全带、有害气体;

二、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型:容器爆炸、火灾、机械伤害、高空坠落、中毒窒息、触电、噪音;

三、事故后果:人员伤亡、机械损坏;

四、管控措施:

1、及时对裸露的焊线和接头包扎,更换新的电焊线,更换新的漏电开关,正确连接好电焊机的接地线,在切断电源的情况下移动和倒换电焊机的极性,正确穿戴好劳保用品并保持干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