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单元测试)

第十五章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单元测试)
第十五章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单元测试)

第十五章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负责产成品发出的部门是独立的( )部门。

A.生产计划

B.销售

C.仓库

D.发运

2.下列选项中,可以测试成本以正确的金额记录的控制测试程序是( )。

A.选取样本测试生产成本的归集和分配

B.实施分析程序

C.抽取样本,检查金额是否计算正确

D.检查领料单是否经过授权

3.被审计单位的产成品仓库应当分别于每月、每季和年度终了,对产成品存货进行盘点,由会计部门对盘点结果进行复盘,( )应编写产成品存货盘点明细表,发现差异及时处理,经仓储经理、财务经理和生产经理复核后调整入账。

A.仓库管理员

B.会计人员

C.生产经理

D.仓储经理

4.甲注册会计师正在制定ABC上市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中存货的监盘计划,甲注册会计师下列考虑中,正确的是( )。

A.甲注册会计师认为被审计单位的存货盘点程序存在缺陷,不予指明,直接认定被审计单位存货项目存在重大错报

B.甲注册会计师被审计单位的存货盘点程序存在缺陷,决定亲自盘点

C.ABC上市公司通过实地盘存制确定数量,甲注册会计师拟参加此种盘点

D.ABC上市公司采用永续盘存制,甲注册会计师决定不参加任何一次盘点,依赖被审计单位提供的盘存记录

5.注册会计师实施的下列存货监盘的抽查程序中,正确的是( )。

A.注册会计师告知被审计单位拟抽查的项目,以提高审计的效率

B.尽量将难以盘点的存货或隐蔽性较大的存货纳入抽查范围

C.从存货实物选取项目追查至盘点记录,以获取有关存货完整性的审计证据

D.如果审计时间不足,省略了一部分存货监盘程序

6.在存货盘点现场实施监盘前,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的审计程序是( )。

A.评价管理层用以记录和控制存货盘点结果的指令和程序

B.执行抽盘

C.观察存货是否摆放有序并附有盘点表单

D.观察管理层制订的盘点程序的执行情况

7.下列关于存货监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存货监盘的目标是获取关于存货数量的证据

B.存货监盘的范围是存放在被审计单位经营场所的所有存货

C.存货监盘可以在被审计单位盘点后进行

D.对于特殊类型的存货,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利用专家的工作

8.W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甲上市公司存货的过程中,了解到甲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11年12月31日,A、B、C三种

存货的成本分别为10万元、12万元和15万元;可变现净值分别为8万元、15万元和13万元。期初三种存货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分别为1万元、2万元和2万元,则注册会计师应当确认甲公司2011年12月31日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 )万元。

二、多项选择题

1.ABC会计师事务所承接了甲上市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在了解被审计单位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时,注册会计师注意到以下事项,其中存在缺陷的有( )。

A.储存产成品和发出产成品都是由仓库部门来完成

B.甲公司的产品为单步骤生产,生产工人在完成生产任务后,产品直接入库

C.出库单一式四联,分别交仓库部门、发运部门、顾客和开发票的部门

D.生产计划部门根据客户订购单或者对销售预测和产品需求的分析来决定生产授权,签发预先顺序编号的生产通知单

2.注册会计师为了测试生产任务是否经过适当授权,需要在控制测试中检查是否经过授权批准的凭证有( )。

A.生产通知单

B.领料单

C.工薪

D.发运通知单

3.下列关于影响生产与存货交易和余额的重大错报风险的各项因素的理解中,正确的有( )。

A.交易数量越多,重大错报风险越高

B.存货的可变现净值越难以确定,存货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

C.将存货放在很多地点,存货项目可能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D.存货在两个地点被重复列示,表明存货项目存在错报

4.存货监盘针对的主要是存货的( )认定。

A.存在

B.完整性

C.权利和义务

D.计价和分摊

5.下列选项中,属于存货监盘计划的主要内容的有( )。

A.存货监盘的目标、范围及时间安排

B.存货监盘的要点及关注事项

C.参加存货监盘人员的分工

D.检查存货的范围

6.甲注册会计师在盘点被审计单位存货的过程中,发现有一批库存商品的监盘数量低于账面记录,可能的原因有( )。

A.销售了一批存货,尚未结转成本

B.库存商品被盗、毁损丢失,但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C.将受托代销的商品误当做本单位存货入账

D.销售退回没有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7.如果被审计单位的存货为各种宝石,那么注册会计师可以采取的存货监盘程序的有( )。

A.使用浸泡、敲击、烘烤等方法辨别真伪、鉴定质量

B.利用专家的工作结果

C.选择样品进行化验与分析

D.通过高空摄影进行测量

8.注册会计师在存货监盘过程中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有( )。

A.发现差异,立即提请被审计单位更正

B.对未纳入盘点范围的存货,注册会计师不需要关注

C.如果被审计单位声明不存在受托代存存货的情形下,注册会计师仍然需要关注存货的所有权情况

D.如果发现差异,注册会计师可以要求被审计单位重新盘点,重新盘点的范围可限于某一特殊领域的存货

三、简答题

1.甲公司是ABC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审计客户,A注册会计师是甲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项目合伙人。在对甲公司2011年12月31日的存货进行监盘时,发现部分存货的财务明细账、仓库明细账、实物监盘三者的数量不一致,相关资料如下:

(1)甲产品的财务明细账数量低于仓库明细账和实物监盘数量;

(2)乙产品的仓库明细账数量低于账务明细账和实物监盘数量。

要求:

(1)根据监盘结果,逐项分析存货数量差异可能存在的主要原因。

(2)针对存货的财务明细账数量与实物监盘数量不一致情况,简要说明应当实施哪些必要的审计程序。

2.在存货监盘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可能会遇到各种特殊情况。针对特殊情况,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如果在存货盘点现场实施存货监盘不可行,注册会计应当实施的审计程序是什么?(2)如果因不可预见的情况导致无法在存货盘点现场实施监盘,注册会计应当实施的审计程序是什么?

(3)如果由第三方保管或控制的存货对财务报表是重要的,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审计程序是什么?

3.W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对常年审计客户丙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丙公司为珠宝加工企业,主营钻石、水晶和珍珠,其中丁公司部分未加工的水晶存放于丙公司的仓库,委托丙公司将这部分水晶加工成工艺品。丙公司拟于2011年12月30日盘点存货,以下是W注册会计师撰写的存货监盘计划的部分内容:

(1)存货监盘的目标:检查丙公司2011年12月31日存货数量是否真实完整。

(2)存货监盘范围:2011年12月31日库存的所有存货,包括受托加工业务中的水晶。(3)监盘时间:存货的观察与检查时间均为2011年12月31日。

(4)为了保证监盘的效率,与丙公司管理层讨论存货监盘计划。

(5)检查相关凭证以证实盘点截止日前所有已确认为销售但尚未装运出库的存货均已纳入盘点范围。

要求:

针对上述存货监盘计划第(1)至第(5)项,请判断是否恰当,若不恰当,请予以修改。

四、综合题

甲公司是ABC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审计客户,A注册会计师是甲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项目合伙人。A注册会计师在对X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解,并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内部控制,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根据对销售需求量的分析,生产经理对生产进行授权,生产计划人员按照授权编制预

先顺序编号的生产通知单。

(2)生产完成后,仓库对产成品验收入库。由于产品种类繁多,验收单不便编号,由仓库管理员验收入库在验收单上签字。验收单一式三联,一联验收入库后交生产部门,一联在仓库管理员签字后由验收部门留存,一联附在入库单后传递到财务部门。

(3)会计部门的成本会计人员根据收到的生产通知单、领料单、计工单、入库单等文件资料,在月末编制原材料、人工与制造费用的分配表,以及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分配表,并据以核算成本和登记相关账簿。

(4)仓库部门收到发运通知后,装运产成品出库。

(5)会计部门的人员在收到出库单、销售发票等后,编制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经会计主管复核后,据以登记相应明细账。

(6)产成品仓库分别于每月、每季和年度终了,对产成品存货进行盘点,由会计部门对盘点结果进行复盘。仓库管理员应编写产成品存货盘点明细表,发现差异及时处理,经仓储经理和生产经理复核后调整入账。

要求:

(1)针对A注册会计师评估的下列重大错报风险,分别指出所述错报最有可能影响的存货项目的认定,并确定所述规定中最有可能降低该重大错报风险的规定的编号。将结果填写在

(2)请指出所述存货内部控制是否存在缺陷。如认为存在缺陷,请简要说明理由,并指出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答案】D

【解析】产成品的发出须由独立的发运部门进行。

2.

【答案】A

【解析】选项B 、C和D是实质性程序。

3.

【答案】A

【解析】产成品仓库分别于每月、每季和年度终了,对产成品存货进行盘点,由会计部门对盘点结果进行复盘,仓库管理员应编写产成品存货盘点明细表,发现差异及时处理,经仓储经理、财务经理和生产经理复核后调整入账。

4.

【答案】C

【解析】如果认为被审计单位的存货盘点程序存在缺陷,注册会计师应当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选项AB错误。如果被审计单位采用永续盘存制,注册会计师应在年度中一次或多次参加盘点,选项D错误。

5.

【答案】B

【解析】如果告知被审计单位拟抽查的项目,会降低审计程序的不可预见性,选项A错误。从存货实物选取项目追查至盘点记录,获取的是盘点记录的完整性的审计证据,选项C错误。审计中的困难、时间或成本等事项本身,不能作为注册会计师省略不可替代的审计程序的正当理由,选项D错误。

6.

【答案】C

【解析】其他三个选项是实施存货监盘时的程序。

7.

【答案】D

【解析】存货监盘的主要目标包括获取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日有关存货数量和状况以及有关管理层存货盘点程序可靠性的审计证据,不仅仅是存货数量的证据,选项A错误;存货监盘的范围一般是被审计单位所有的存货,对于存放在被审计单位外部的存货也是监盘的范围,选项B错误;存货监盘和被审计单位的盘点通常是同时进行的,应当与被审计单位实施存货盘点的时间相协调,选项C错误。

8.

【答案】C

【解析】A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应当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0-8)-1=1(万元);同理,C存货应当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0万元。B存货的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不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原先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应当转回。所以,存货跌价准备总额=1+0-2=-1(万元)。

二、多项选择题

1.

【答案】AB

【解析】产成品的发出须由独立的发运部门进行,选项A有缺陷。生产工人在完成生产任务后,将完成的产品交生产部门查点,然后转交检验员验收并办理入库手续,选项B有缺陷。

2.

【答案】ABC

【解析】注册会计师需要在控制测试中,检查(1)生产指令的授权批准;(2)领料单的授权批准;(3)工薪的授权批准。

3.

【答案】ABCD

【解析】四个选项都是正确的。

4.

【答案】ABC

【解析】计价测试针对的主要是存货的计价和分摊认定。

5.

【答案】ABCD

【解析】四个选项都是正确的。

6.

【答案】ABC

【解析】销售退回没有及时进行账务处理,会使实际存货数量高于账面记录,选项D错误。

7.

【答案】BC

【解析】选项A可能会毁损存货,不合适;存货如果是生产纸浆用木材、牲畜,适合采用高空摄影,选项D不合适。

8.

【答案】CD

【解析】注册会计师在实施抽盘程序时发现差异,一方面,注册会计师应当查明原因,并及时提请被审计单位更正,选项A错误;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错误的潜在范围和重大程度,在可能的情况下,扩大检查范围以减少错误的发生。注册会计师还可要求被审计单位重新盘点。重新盘点的范围可限于某一特殊领域的存货或特定盘点小组,选项D正确。对未纳入盘点范围的存货,注册会计师应当查明未纳入的原因,选项B错误。

三、简答题

1.

【答案】

(1)

①对于甲产品,产生的差异可能是舞弊,或应当记到甲产品财务明细账的存货增加记到其他存货,或应当记到其他存货财务明细账的存货发出误记到甲产品,或已销售发货但财务部门未及时作出会计处理,或产品已出库但仓库没有及时将出库单据传递至财务部门等原因所致;

②对于乙产品,产生的差异可能是舞弊,或应当记到乙产品仓库明细账的存货增加记到其他存货,或应当记到其他存货的仓库明细账的存货发出误记到乙产品,或乙产品入库后仓库部门没有及时登记仓库明细账等原因所致;

(2)

①注册会计师应当查明差异原因,并及时提请甲公司更正;

②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错误的潜在范围和重大程度,在可能的情况下,扩大检查范围以减少错误的发生。注册会计师还可要求被审计单位重新盘点。重新盘点的范围可限于某一特殊领域的存货或特定盘点小组。

2.

【答案】

(1)实施替代审计程序(如检查盘点日后出售盘点日之前取得或购买的特定存货的文件记录),以获取有关存货的存在和状况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在不能实施替代审计程序,或者实施替代审计程序可能无法获取有关存货的存在和状况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发表非无保留意见。

(2)注册会计师应当另择日期实施监盘,并对间隔期内发生的交易实施审计程序。

(3)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下列一项或两项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该存货存在和状况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①向持有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第三方函证存货的数量和状况。

②实施检查或其他适合具体情况的审计程序。

3.

【答案】

事项(1)中,存货监盘的目标不恰当,监盘目标应为获取有关存货数量和状况以及有关管理层存货盘点程序可靠性的审计证据。

事项(2)中,存货监盘范围不恰当,丁公司委托加工水晶的所有权仍然属于丁公司,不属于丙公司,不应纳入监盘范围。

事项(3)中,存货监盘时间不恰当,存货的观察与检查时间应与盘点时间相协调,应为12月30。

事项(4)中,与丙公司管理层讨论存货监盘计划不恰当。注册会计师应当复核或与管理层讨论存货盘点计划,不应当和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讨论监盘计划,否则会降低审计程序的不可预见性。

事项(5)中,存货盘点范围不恰当。注册会计师应当检查相关凭证以证实盘点截止日前所有已确认为销售但尚未装运出库的存货均未纳入盘点范围,确认为销售的存货的所有权不再属于被审计单位,不能纳入盘点范围。

四、综合题

【答案】

(2)

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案例

审查与存货循环审计案例 1.资料:B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对常年审计客户丙公司20×7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丙公司为玻璃制造企业,存货主要有玻璃、煤炭和烧碱,其中少量玻璃存放于外地公用仓库。另有丁公司部分水泥存放于丙公司的仓库。丙公司拟于20×7年12月29日至12月31日盘点存货,以下是B注册会计师撰写的存货监盘计划的部分内容。 存货监盘计划 一、存货监盘的目标 检查丙公司20×7年12月31日存货数量是否真实完整。 二、存货监盘范围 20×7年12月31日库存的所有存货,包括玻璃、煤炭、烧碱和水泥。 三、监盘时间 存货的观察与检查时间均为20×7年12月31日。 四、存货监盘的主要程序 1.与管理层讨论存货监盘计划。 2.观察丙公司盘点人员是否按照盘点计划盘点。 3.检查相关凭证以证实盘点截止日前所有已确认为销售但尚未装运出库的存货均已纳入盘点范围。 4.对于存放在外地公用仓库的玻璃,主要实施检查货运文件、出库记录等替代程序。…… 要求: (1)请指出存货监盘计划中的目标、范围和时间存在的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2)请判断存货监盘计划中列示的主要程序是否恰当,若不恰当,请予以修改。(2007年) 审计分析: (1)共有三处错误: 错误1:目标错误,存货监盘的目标不恰当,监盘目标应为获取有关存货数量和状况的审计证据。 错误2:范围错误,丁公司水泥的所有权不属于丙公司,不应纳入监盘范围。 错误3:时间错误,存货的观察与检查时间应与盘点时间相协调,应为12月29日至12月31日。 (2)程序1不恰当。 修改为:复核或与管理层讨论存货盘点计划。 程序2恰当。 程序3不恰当。 修改为:检查相关凭证以证实盘点截止日前所有已确认为销售但尚未装运出库的存货均未纳入盘点范围。 程序4不恰当。 修改为:对于存放在外地公用仓库的玻璃,应实施函证或利用其他注册会计师工作等替代程序。

生产与仓储循环解底稿

生产与仓储循环解底稿

————————————————————————————————作者:————————————————————————————————日期:

生产与仓储循环了解内部控制导引表 被审计单位:索引号: SCL 项目:财务报表截止日/期间: 编制:复核: 日期:日期: 了解本循环内部控制的工作包括: 1.了解被审计单位生产与仓储循环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的设计,并 记录获得的了解。 2.针对生产与仓储循环的控制目标,记录相关的控制活动,以及受该控制 活动影响的交易和账户余额及其认定。 3.执行穿行测试,证实对交易流程和相关控制的了解,并确定相关控制是 否得到执行。 4.记录在了解和评价生产与仓储循环的控制设计和执行过程中识别的风险, 以及拟采取的应对措施。 了解本循环内部控制,形成下列审计工作底稿: 1.SCL - 1:了解内部控制汇总表 2.SCL – 2:了解内部控制设计——控制流程 3.SCL – 3:评价内部控制设计——控制目标及控制活动 4.SCL – 4:确定控制是否得到执行(穿行测试) 编制说明: 1.在了解控制的设计并确定其是否得到执行时,应当使用询问、观察和检查程序,并记录所获取的信 息和审计证据来源。 2.如果拟利用以前审计获取的有关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应当考虑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流程和 相关控制自上次测试后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3.审计工作底稿用以记录下列内容: (1)SCL - 1:汇总对本循环内部控制了解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2)SCL - 2:记录通过询问、观察和检查程序了解到的本循环涉及的重要交易的控制流程; (3)SCL - 3:记录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并计划执行穿行测试的控制活动; (4)SCL - 4:记录穿行测试的过程和结论。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

第十一章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记忆版) 第一节生产与存货循环的特点 ——涉及的主要凭证与会计记录 八、产成品入库单和出库单 九、存货盘点指令、盘点表及盘点标签 十、存货货龄分析表 第二节主要业务活动和相关内部控制 一、了解业务活动和内部控制的程序 1.询问参与生产和存货循环各业务活动的被审计单位人员,一般包括生产部门、仓储部门、人事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员工和管理人员; 2.获取并阅读企业的相关业务流程图或内部控制手册等资料; 3.观察生产和存货循环中特定控制的运用,例如观察生产部门如何将完工产品移送入库并办理手续; 4.检查文件资料,例如检查原材料领料单、成本计算表、产成品出入库单等; 5.实施穿行测试,即追踪一笔交易在财务报告信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例如:选取某种产成品,追踪该产品制定生产计划、领料生产、成本核算、完工入库的整个过程。 二、总体控制目标与基本控制措施 与存货相关的内部控制涉及采购、验收、仓储、领用、加工、装运出库和盘点等方面。 1.采购。控制目标是所有交易都已获得适当的授权与批准。使用订购单是一项基本内部控制措施。订购单应预先连续编号并定期清点,事先确定价格并获得批准。 2.验收。控制目标是所有收到的商品都已得到记录。应当设置独立的部门负责验收商品。使用验收单是一项基本控制措施。验收单应预先连续编号并定期清点。 4.领用。控制目标是所有存货的领用均应得到批准和记录。使用领用单是一项基本控制措施,领用单应当定期清点。 6.装运。控制目标是所有装运都得到记录。使用发运凭证是一项基本控制措施。发运凭证应当预先编号,定期进行清点,并作为日后开具收款账单的依据。 7.盘点。制定合理的存货盘点计划,确定合理的存货盘点程序,配备相应的监督人员,对存货进行独立的内部验证,将盘点结果与永续存货记录进行独立的调节,对盘点表和盘点标签进行充分控制[连续编号并清点]。 三、与业务活动相关的内部控制 1.计划和安排生产 生产计划部门决定授权生产时,签发预先顺序编号的生产通知单。通常还需要编制一份材料需求报告,列示所需要的材料和零件及其库存。 2.发出原材料 生产部门填写领料单,通常需一式三联。列示材料数量和种类以及领料部门的名称。 仓库管理人员发料并签署后,一联连同材料交给领料部门(生产部门存根联),一联留在仓库登记材料明细账(仓库联),一联交会计部门进行材料收发核算和成本核算(财务联)。 3.生产产品 完成生产任务后,将完成的产品交生产部门统计人员查点,然后转交检验员验收并办理入库手续;或是将所完成的产品移交下一个部门,作进一步加工。 4.核算产品成本 生产通知单、领料单、计工单、产量统计记录表、生产统计报告、入库单等文件资料都要汇集到会计部门进行检查和核对,了解和控制生产过程中存货的实物流转 5.储存产成品 产成品入库,须由仓储部门先行点验和检查,然后签收,并将实际入库数量通知会计部门。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案例分析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案例分析 ——投资活动存在重大错报的案例 案例分析目的 通过阅读和分析案例资料,熟悉对投资活动的会计处理及其审计关注,掌握如何查证投资活动中的重大错报,并编制调整分录。 案例资料 华兴公司2007年度财务报表净利润为1800万元,审计师李浩审计华兴公司2007 年度会计报表时发现: 1.由于验资后华兴公司长期占用被投资单位N公司的资金,公司根据占用资金数额冲减了长期股权投 资一一N公司的账面价值。 2.E公司系华兴公司于2007年1月1日在国外投资设立的联营公司,其2007年度会计报表反映 的净利润为3600万元。华兴公司占E公司45%的股权比例,对其财务和经营政策具有重大影响,故在2007年度会计报表中采用权益法确认了该项投资收益1620万元。E公司2007年度会计报表未经任何审 计师审计。 3.华兴公司拥有K公司一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500万元,持股比例30%。2007年12月31 日,华兴公司与Y公司签署投资转让协议,拟以450万元的价格转让该项长期股权投资,已收到价款 300万元,但尚未办理产权过户手续。华兴公司以该项长期股权投资正在转让之中为由,不再计提减值准备。 4.华兴公司2007年7月1日以资金1500万元投资于M公司,拥有30%股份。12月31日华兴公司根据M公司的报表(净利润750万元,所有者权益为2250万元,免交所得税)确认了225万元的投资收益。审计师审计时发现M公司经审计报表为净利润-750 万元,所有者权益为750万元。 5.华兴公司于2007年9月1日和H公司签订并实施了金额为5000万元、期限为3个月的委托 理财协议,该协议规定H公司负责股票投资运作,华兴公司可随时核查。2007年12月1日,华兴公 司对上述委托理财协议办理了展期手续,并于同日收到H公司汇来的标明用途为投资收益的3000万元款项,华兴公司据此确认投资收益3000万元。 6.华兴公司对I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无市价)为5000万元,I公司在2007年8月已经进入清 算程序。在编制2007年度会计报表时,华兴公司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计提了1000万元的就值准备。 案例分析要求 1.针对事项1,审计师应当提岀什么建议?

存货与仓储循环审计试题

第五章存货与仓储循环审计 一、单选题 1.生产与存货循环形成的文件按业务顺序依次为( )。 A.材料分配表、领料单、盘点表、成本计算单 B.生产通知单、领料单、产量记录、费用分配表、成本计算单 C.存货明细账、生产通知单、费用分配表、领料单 D.生产计划、费用分配表、工时记录、成本计算单 2.存货内部控制的目的之一是准确发货并恰当开票,以下( )控制程序最无效。 A.严格控制产品价格,只有经授权的销售人员可以调价 B.由销售代理商核实订单数量、价格、总金额 C.客户必须按照产品目录中的产品代码订货 D.由销售人员与销售代理商核对产品数量、价格 3.审计人员在采用实质性分析程序审查存货的总体合理性时,常用的指标是() A.毛利率 B.存货周转率 C.成本利润率 D.产品成本差异率 4.审计人员在运用实质性分析程序检查存货的总体合理性时,可以使用的指标是() A.毛利率B.流动比率C.存货周转率D.应收账款周转率 5.被审计单位在分配材料成本差异时,有意少摊借方额,如果相关产品当期完工且销售,这一做法必然导致当期() A.利润虚减B.资产虚减C.存货虚增D.负债虚增 6.某企业2011年3月20日产成品A的实际盘存数量为220件;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3月20日盘点时止,产成品A的完工数量为400件,销售发出数量为300件。可以确认该企业2010年12月31日产成品A的实际数量为()

A.220件B.320件C.120件D.520件 7.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存货监盘可以达到的审计目标是( ) A.证实存货计价的合理性B.证实存货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C.证实存货采购成本的正确性D.证实存货的存在性 8.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成本审计实质性程序的是() A.对成本项目进行分析性复核 B.审查有关凭证是否经过适当审批 C.审查有关记账凭证是否附有顺序编号的原始凭证 D.询问和观察存货的盘点及接触、审批程序 9.存货审计中,审计人员抽查被审计单位存货的日常盘点记录是为了确定( )。 A.账实是否相符 B.存货内部控制有效性 C.存货计价方法一致性 D.存货价值真实性 10.以下项目中应计入材料采购成本的是( )。 A.入库前整理费用 B.材料保管费用 C.业务招待费 D.差旅费 11.审查委托加工物资时,发现有收回的下脚余料,对此被审计单位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 A.冲减管理费用 B.作为营业外收入 C.作为其他业务收入 D.冲减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 12.某企业制造费用账户期末余额为零,经审计人员审核,发现该账户期末累计借方余额为260万元,被审计单位这一处理会导致( )。 A.生产成本虚减 B.生产成本虚增 C.负债虚增 D.利润虚增 13.审计人员在审计某单位产品成本中,需要审查甲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情况。月初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借方余额30万元,甲材料计划成本2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本月借方和贷方发生额分别为270万元、100万元,当月购进材料计划成本为800万元,该材料成本差异率应为( )。 A.借差2% B.借差3% C.贷差2% D.贷差3% 14.审计人员通过检查存货盘点表,发现甲材料盘亏230万元,账面未作调整记录,正确的处理应为借记“管理费用”,贷记( )。 A.存货 B.原材料 C.待处理财产损溢 D.营业外收入 15.审计人员审查存货项目,发现某材料结存数量为零,而金额为红字 3 500元,可能的原因是( )。 A.存货提前入账 B.存货延期入账 C.计价方法不一致所导致 D.多转成本费用 16.在对存货实施监盘时,以下做法中,注册会计师不应该选择的是() A. 对于已作质押的存货,向债权人函证与被质押存货相关的内容 B.对于受托代存的存货,向存货所有权人实施函证 C.对于因性质特殊而无法监盘的存货,向供应商或顾客实施函证 D.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完成存货盘点后,审计人员进入存放地检查已盘点存货 17. 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被审计单位“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应() A.在“存货”项下单独列示 B.在流动负债项下设项目单独反映

《审计理论与实务》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审计人员审查材料采购成本时,下列各项中,不应审查的内容是: A、材料采购成本的构成是否完整 B、材料采购费用分配比例是否合理 C、发出材料的计价方法是否遵循一贯性原则 D、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方法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2、车间已领未用的材料在期末可以: A、在生产成本中作为已用材料记录 B、直接在生产车间放置,不必管理 C、在备查簿中登记 D、填写红色“领料单”办理假退库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直接材料费用为中常见的弊端的是: A、不按材料消耗定额或实际需要领料 B、期末已领用材料做“假退库”处理 C、任意调整发出材料的计价方法 D、任意改变材料费的分配方法 4、审计人员审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产品入库单、验收单,发现产成品账面记录与原始凭证日期不符,资产负债表日后验收产品计入资产负债表日产成品账户,此项处理: A、将产成品延期入账 B、将产成品提前入账 C、处理正确 D、导致利润虚减 5、注册会计师应当特别关注存货的移动情况,目的是: A、观察被审计单位是否已经恰当区分所有毁损、陈旧、过时及残次的存货 B、检查库存记录与会计记录期末截止是否正确 C、防止遗漏或重复盘点 D、确定被审计单位的存货所有权,检查是否被纳入盘点范围 6、审计人员在监盘库存材料时,对被审计单位声称属于受托加工的材料,最能有效证明其所有权的审计程序是: A、向委托加工单位进行函证 B、要求被审计单位出具书面声明 C、审查是否存在该材料的入库记录 D、审查受托加工材料是否经过适当的授权审批 7、被审计单位在分配材料成本差异时,有意少摊借方额,如果相关产品当期完工且销售,这一做法必然导致当期的: A、利润虚减 B、资产虚减 C、存货虚增 D、负债虚增 8、以下内部控制中,不属于企业业务循环环节的职责分离要求的是: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案例

固定资产循环: 了解内部控制 行。 4.记录在了解和评价固定资产循环的控制设计和执行过程中识别的风险,以及拟采用的应对措施。 了解本循环内部控制形成下列审计工作底稿:

1. GZL-1:了解内部控制汇总表 2. GZL-2:了解内部控制设计——控制流程 3. GZL-3:评价内部控制设计——控制目标及控制活动 4. GZL-4:确定控制是否得到执行(穿行测试)

固定资产循环: 了解内部控制汇总表 单一的业务循环。在实务中,在考虑与货币资金有关的内部控制对其实质性程序的影响时,注册会计师应当综合考虑各相关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影响;对于未能在相关业务循环涵盖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可以在货币资金具体计划中记录对其进行的了解和测试工作。)

2. 主要业务活动 注 : 注 册 会 计 师 通 常 应 在 本 项业务活动的控制进行了解,应在此处说明原因。) 3. 了解交易流程 根据对交易流程的了解,记录如下:

(1) 是否委托其他服务机构执行主要业务活动?如果被审计单位使用其他服务机构,将对审计计划产生哪些影响? (2) 是否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和程序以保持适当的职责分工?这些政策和程序是否合理? (注:此处应记录在了解内部控制的过程中识别出的非常规交易和重大事项,以及对审计计划的影响。)

(6) 是否进一步识别出其他风险?如果已识别出其他风险,将对审计计划产生哪些影响? (注:此处应记录在了解内部控制的过程中识别出的其他风险,以及对审计计划的影响。) 拟于将来实施的重大修改、开发与维护计划 本年度对信息系统进行的重大修改、开发与维护及其影响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案例分析.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案例分析 ——美国巨人零售公司审计案 案例分析目的 通过对历史上典型案例的分析讨论,理解企业财务舞弊除了表现在高估收入上,也常体现在低估负债上,提请审计师要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合理查找未人账的负债。 案例资料 美国巨人零售公司是一家大型零售折扣商店,创建于 1959 年,总部设在马萨诸塞州的詹姆斯福特,公司在 20 年的时间内迅速发展,到 1971 年,已经拥有了 112 家零售批发商店。但就在那一年,巨人公司的管理部门面临着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经营损失。为了掩盖这一真相,它们决定篡改公司的会计记录,把 1971 年发生的 250 万美元的经营损失篡改为 150 万美元收益,并且提高与之相关的流动比率和周转率。 罗斯会计师事务所担任巨人零售公司 1972 年年报审计工作,签发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972 年 4 月 28 日,巨人零售公司把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申请并获准发行了 300 万美元的股票,并贷到了 1200 万美元的流动资金。但 1973 年初,罗斯会计师事务所撤回了其签发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1973 年 8 月,巨人零售公司向波士顿法院提交破产申请,两年后法院宣告公司破产。 根据法庭查证事实,巨人零售公司蓄意调整 1972 年 1 月 29 日结束的会计年度的应 付账款余额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巨人零售公司对应付账款的蓄意调整 相关方应付账款减少金额应付账款减少的理由 1100家广告商$300000 以前未入账的预付广告费用 米尔布鲁克公司257000 (1商品退回;(2总购折扣;(3折扣优惠 罗斯盖尔公司130000 商品退回

审计案例答案

审计案例研究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 《审计案例研究》形考作业1答案 一、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在接受审计业务之前,后任审计人员可向前任审计人员了解审计重要性水平。 答案:× 理由:审计重要性水平是经过审计人员认真了解有关情况而确定的,不是向前任审计人员了解的。 2.如果审计人员需要函证的应收账款无差异,则表明全部的应收账款余额正确。 答案:× 理由:审计人员并未对被审计单位所有应收账款进行函证。 3.被审计单位保管应收票据的人不应该经办有关会计分录。 答案:√ 理由:符合销货业务内部控制的职责划分。 4.如果被审计单位首次接受审计,审计人员需要对固定资产期初余额进行审计,仔细审查各次固定资产的盘点记录是最佳的审计方法。 答案:× 理由:仔细审计自开业起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账户中所有重要的借贷记录方法最佳。 5.审计人员在审查企业固定资产的计价准确性时,如被审计单位从关联企业购入固定资产的价格明显高于或低于该项固定资产的净值,可不予查实。 答案:× 理由:从关联企业购入固定资产的价格明显高于或低于该项固定资产的净值时,审计人员必须查实,防止被审计单位粉饰报表数字。 二、单项案例分析题 第一章 1.在本章的案例一中,所列举的是首次接受委托的情况,假设美林股份公司是诚信事务所的老客户,那么此次持续接受委托时,应调查的主要内容有什么不同

答:一般来说,首次接受委托时,预备调查的主要内容包含企业基本情况的内容较多,并且要关注被审单位与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关系,而在持续接受委托时,进行预备调查应考虑以下主要因素:(1)管理当局的特点和诚信;(2)被审单位的涉讼案件及其处理情况;(3)以前与被审计单位在审计方面存在的意见分歧以及解决结果;(4)利害冲突及回避事宜;(5)内部控制的改进情况;(6)审计费用的支付情况等。 2.在本章的案例二中,如果注册会计师在分析其财务指标时,发现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波动较大,这意味着被审单位可能存在哪些情况 答:应收账款周转率的波动可能意味着企业存在以下情况:(1)经营环境发生变动;(2)年末销售额突然增减;(3)顾客总体发生变动;(4)产品结构发生变动;(5)信用政策或其运用发生变化;(6)销售收入的总体发生变动。 第二章 1.在销售循环中为何要关注关联方交易与此有关的舞弊方式有哪些如何发现和防止 答:在进行销售收入审计时,必须关注关联方交易,因为在许多销售收入舞弊案件中,企业之间利用关联方交易作假,有许多“方便条件”,所采用的手段也各种各样,有的企业之间用故意抬高价格的手法;有的使用虚假销售的手段,虚开发票;在审计时,首先通过与被审单位沟通,查阅投资文件或通过合同,了解主要的关联方有哪些;然后通过应收账款明细账和销售明细账的记录进行凭证抽查,看与关联方的销售业务在价格上、数量上有无异常,对数量可结合企业的总体销量和生产能力进行分析,对价格可参照企业的价目表和定价方法进行审计。 2.若本案例中对坏账准备的转销抽查时,该公司有一笔转销分录为: 借:坏账准备150000 银行存款100000 贷:应收账款——光明集团250000 该笔应收账款的账龄为3年整,问对该项业务进行这种处理后,可能会有哪些后果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案例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案例 本章三个审计案例包括:华兴公司负债融资审计案例、东安公司权益融资审计案例和瑞丰公司投资审计案例,涉及到筹资与投资两个方面。 案例一华兴公司负债融资审计案例 本案例将重点研究负债融资核算中主要会计舞弊形式、审核方法及其审计调整,负债融资审计工作所形成的主要审计工作底稿等。 一、本案例特点与学习重点 1.本案例特点 负债筹资是企业传统筹集资金的方式,本案例中所分析的被审计单位的会计错误与舞弊的形式是负债筹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但并不是全部,还可能存在其他一些错弊,如: (1)混淆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的界限; (2)未经批准擅自扩大或变相扩大债券发行规模; (3)向证券管理机构和人民银行呈报虚假材料,募集债券时向社会公众和投资法人公布虚假的债券发行简章。 2.本案例的学习重点 学习本案例,同学应重点掌握银行借款合同和

银行借款利息的审计容和过程。 二、本案例的关键容 (一)审计概况 1.审计人 立新会计师事务所。该事务所派出了以王英为组长及以王军、明、佳为组员的项目组。 2.被审计人 华兴股份。该公司主营业务是节能电光源、照明电器、仪器设备的开发、制造和销售;照明电器技术以及生产所需原材料和设备的销售及进出口国际贸易等。 3.审计时间和容 项目组于2002年2月10至3月5日对该公司2001年度的会计报表进行了审计。本案例主要反映负债融资的审计过程及相关问题。 4.审计方法与过程 (1)通过了解、调查、描述、测试与评价对被审计单位进行了控制测试。 (2)编制借款明细表并与有关会计资料核对,审阅借款的明细账,函证开户银行,核实借款的实有额,审查借款的使用情况、财务费用的列支情况、溢价发行企业债券的会计处理等情况。 (二)本案例需要关注的问题

第十一章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生产与存货流程

2015年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内部资料 审计 第十一章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 知识点:生产与存货流程 ● 详细描述: 1.生产与存货循环所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如下: (一)计划和安排生产 生产计划部门的职责是根据客户订购单或者对销售预测和产品需求的分析来决定生产授权。如决定授权生产,即签发预先顺序编号的生产通知单。该部门通常应将发出的所有生产通知单顺序编号并加以记录控制。 (二)发出原材料 仓库部门的责任是根据从生产部门收到的领料单发出原材料。领料单通常需一式三联。仓库发料后,将其中一联连同材料交给领料部门,一联留在仓库登记材料明细账,一联交会计部门进行材料收发核算和成本核算。 (三)生产产品 生产部门在收到生产通知单及领取原材料后,据以执行生产任务。 完成生产任务后,将完成的产品交生产部门查点,然后转交检验员验收并办理入库手续;或是将所完成的产品移交下一个部门,作进一步加工。 (四)核算产品成本 会计部门:为了正确核算并有效控制产品成本。一方面,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记录、生产通知单、领料单、计工单、入库单等文件资料都要汇集到会计部门,由会计部门对其进行检查和核对,了解和控制生产过程中存货的实物流转;另一方面,会计部门要设置相应的会计账户,会同有关部门对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进行核算和控制。 (五)储存产成品 仓库部门:产成品入库,须由仓库部门先行点验和检查,然后签收。签收后,将实际入库数量通知会计部门。 (六)发出产成品 发运部门:产成品的发出须由独立的发运部门进行。装运产成品时必须持有经有关部门核准的发运通知单,并据此编制出库单。出库单一般为一式四联,一联交仓库部门;一联发运部门留存;一联送交顾客;一联作为

生产与存货循环 案例作业及答案

案例一存货监盘 1.在对华兴公司的B仓库存货进行监盘时,观察到如下情况: (1)存货d没有悬挂盘点,经询问,华兴公司称该批产品已经出售给HH公司。 (2)存货e已经过了保质期。 (3)存货f中混有华兴公司为C公司委托代保管的存货。 2.在对华兴公司的D仓库存货进行监盘时,注册会计师观察和检查后发现D仓库的存货盘点表存在较大差错。 3.对于存货g,由于其为辐射型存货,注册会计师无法在现场监督被审计单位存货盘点。 4.对于存货h,经询问已被质押。 案例分析 1.对于存货d,注册会计师下一步应当如何实施审计测试? 2.对于存货e,注册会计师下一步应当如何实施审计测试? 3.对于存货f,注册会计师下一步应当如何实施审计测试? 4.对于D仓库存货盘点表存在较大差错,注册会计师应如何处理? 5.对于存货g,注册会计师下一步应当如何实施审计测试? 6.对于存货h,注册会计师下一步应当如何实施审计测试? 案例二存货计价测试 1、注册会计师李浩审计华兴公司存货时,抽取A材料12月份的收发情况如下: 华兴公司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存货采用移动平均法核算;期末存货的金额为2190元,平均单价为12.88元。请对华兴公司12月份存货计价进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记入工作底稿。 存货计价测试表 客户:华兴公司编制人:李浩日期:2003/3/2 索引号:P01-3

2、XYZ公司的入库产品按实际成本入帐,发出产品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公司X产品2002年12月31日经盘点的期末结存数量为1000吨,审计前的期末余额

参考答案: 案例一 1、分析:注册会计师应当追加检查华兴公司与HH公司签订的销售合同、销售发票等原 始凭证,以证实存货d是否已经真正销售了。如果销售已经成立,应当把销售物品与自身存货分开存放。 2、分析:注册会计师应当把存货e已经过了保质期的事项记录下来,建议华兴公司及时处理存货e。 3、分析:注册会计师应当建议华兴公司把C公司委托代保管的存货与自身的存货分开排放,注册会计师检查C公司委托代保管的协议,必要时向C公司函证,以查证华兴公司是否把C公司委托代保管的存货纳入盘点表。 4、分析:注册会计师应当建议华兴公司重新盘点D仓库的存货 5、分析:注册会计师应当在评价内部控制值得信赖的基础上,首先,审阅购货、生产和销售记录以获取必要的审计证据。如果是危害性存货,还应当获取检查被审计单位对其生产、使用和处置的正式报告。其次,向能够接触到相关存货项目的第三方检查人员作出询证。再次,实施其他替代审计程序,如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销货交易凭证、向顾客或供应商函证。 6、分析:注册会计师应当向债权人询证与被质押有关的内容。如果此类存货重要,注册会计师可考虑与被审计单位讨论其已做质押存货的控制程序,必要时对此类存货实施监盘 程序。 案例二 1、 存货计价测试表 客户:华兴公司编制人:李浩日期:2003/3/2 索引号:P01-3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案例分析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案 例分析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案例分析 ——投资活动存在重大错报的案例案例分析目的 通过阅读和分析案例资料,熟悉对投资活动的会计处理及其审计关注,掌握如何查证投资活动中的重大错报,并编制调整分录。 案例资料 华兴公司 2007 年度财务报表净利润为 1800 万元,审计师李浩审计华兴公司 2007 年度会计报表时发现: 1.由于验资后华兴公司长期占用被投资单位 N 公司的资金,公司根据占用资金数额冲减了长期股权投资——N 公司的账面价值。 公司系华兴公司于 2007 年 1 月 1 日在国外投资设立的联营公司,其2007 年度会计报表反映的净利润为 3600 万元。华兴公司占 E 公司 45% 的股权比例,对其财务和经营政策具有重大影响,故在 2007 年度会计报表中采用权益法确认了该项投资收益 1620 万元。E 公司 2007 年度会计报表未经任何审计师审计。 3.华兴公司拥有 K 公司一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500 万元,持股比例 30%。2007 年 12 月 31 日,华兴公司与 Y 公司签署投资转让协议,拟以450 万元的价格转让该项长期股权投资,已收到价款 300 万元,但尚未办理产权过户手续。华兴公司以该项长期股权投资正在转让之中为由,不再计提减值准备。

4.华兴公司 2007 年 7 月 1 日以资金 1500 万元投资于 M 公司,拥有30% 股份。12 月 31 日华兴公司根据 M 公司的报表(净利润 750 万元,所有者权益为 2250 万元,免交所得税)确认了 225 万元的投资收益。审计师审计时发现 M 公司经审计报表为净利润 -750 万元,所有者权益为 750 万元。 5.华兴公司于 2007 年 9 月 1 日和 H 公司签订并实施了金额为 5000 万元、期限为 3 个月的委托理财协议,该协议规定 H 公司负责股票投资运作,华兴公司可随时核查。 2007 年 12 月 1 日,华兴公司对上述委托理财协议办理了展期手续,并于同日收到 H 公司汇来的标明用途为投资收益的 3000 万元款项,华兴公司据此确认投资收益 3000 万元。 6. 华兴公司对 I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无市价)为 5000 万元,I 公司在2007 年 8 月已经进入清算程序。在编制 2007 年度会计报表时,华兴公司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计提了 1000 万元的就值准备。 案例分析要求 1. 针对事项 1,审计师应当提出什么建议 提示: 由于华兴公司不能随意冲减长期股权投资,且不同性质的科目不能随意冲销,注册会计师应当建议华兴公司把占款与长期股权投资的冲销原渠道冲回,但需要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关联方占用资金的事项。 2. 针对事项 2, 审计师应当考虑发表什么意见类型为什么 提示: 因为 E 公司 2007 年度财务报表未经任何注册会计师审计且在海外,注册会计师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证实 2007 年度财务报表中采用权益法

第12章 人力资源、生产与仓储循环审计习题答案

第12章人力资源、生产与仓储循环审计习题答案1.人力资源、生产与仓储循环涉及哪些主要业务?对这些业务进行核算,需要运用哪些会计科目? 答:就工业企业来说,其涉及业务事项有:(1)人力资源与报酬事项交易,包括员工招聘、培训、授权变动工资、编制出勤和计时资料、编制工资计算表、发放工资、计提与使用职工福利费、计提与缴纳社会保险基金等;(2)产品制造与生产事项,包括编制生产计划、下达生产指令、领出原材料、生产产品、核算生产成本、核算在产品等;(3)存货的收发与保管事项,包括存货的验收入库、日常保管、发出等。 涉及的主要会计科目如下: 1.资产类账户,如银行存款、现金、原材料、低值易耗品、材料成本差异、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累计折旧等; 2.负债类账户,如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付款(工会会费、职工教育经费)等; 3.成本类账户,如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 4.损益类账户,如管理费用(工资、福利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养老保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会费等)、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等。 2.人力资源、生产与仓储循环中常见的可能导致重大错报风险的因素有哪些?审计中应当如何关注? 答:人力资源、生产与仓储循环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循环,它对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等项目,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和“其他业务利润”项目。本循环中常见的可能导致重大错报风险的因素有: 1.在计算应付职工薪酬时,有关人员可能虚构员工名单,故意多计工资,然后将虚列工资据为己有或形成小金库; 2.在计算员工应交个人所得税时,愿意或无意出现错误,少计算个人所得税; 3.故意多计提或少计提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会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养老保险费等,以虚减或虚增管理费用,人为调节损益;

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讲解

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讲解 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讲解前言众所周知,财务审计两大重点领域就是收入和存货,其他项目包括一些特殊项目的审计相对来说更主要是在考察审计人员会计能力,但这两个项目则真正考验审计人员的审计业务能力。 收入审计依靠的是综合分析能力,是外向型知识结构体系的体现;存货审计依靠的是对企业内控流程和核算体系的洞察能力,是内向型知识结构体系的体现。 收入审计的综合性非常强,从了解企业的整体经营环境,到企业实体状况,一直到分析企业资金流,内外部证据之间的相互引证,包括公司客户、各类费用往来、税务、海关、外汇等一系列证据的取得,需要审计人员具有较多的财务知识以外的经营、法律、业务等方面的知识,更多的是强调外部证据与企业实体之间具有合理的逻辑关系。 存货审计的专业性则显得更重要,需要了解企业的产品生产流程、产品物理结构和企业对于定单和生产工单的处理、内部物流流转过程以及产品保管等一系列企业内部生产仓储制度,需要审计人员具有较多企业内控知识以及对企业内部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更多的是强调内部证据逻辑一致性。

收入审计可能更多的需要风险导向来作为工具进行指导,而存货审计则更多的依靠企业内部控制及对其产生数据的一致性和合理性进行审计。当然收入审计和存货审计也不是完全独立的,两者之间必须相互印证,相互支持,方可为正确的审计意见提供依据。 本次分别从内控和实质性程序两方面分别对生产与存货循环进行讲解。 一、审计目标生产与存货审计主要是为了证实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存货作出的以下各项认定:存在:所记录的与存货相关的交易是真实发生的;记录的存货是真实存在的;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是真实的。 完整性:所有的存货均已被记录;各项生产费用均已被记录。 权利和义务:所记录的存货是归被审计单位所有和控制。 计价和分摊:成本计算的准确性;计价方法的准确性(前后期间保持一致);跌价损失计提的准确性;列报和披露:存货在财务报告中做出恰当的分类、描述和披露。

审计循环案例

销售与收款循环案例 1.北京东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王楠、石磊在对ABC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上市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获取的该公司2006年12月31日的相关会计记录资料见表13--2。 表13--2 会计记录资料表单位:万元 要求: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并将答案填入答题卷的表格内。 (1)上述项目中适用函证程序的有哪些? (2)接受函证的对象有哪些? (3)函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可以选用的函证方式是什么? 请将上述内容填入表13--3中。 表13--3 项目表

2.A和B审计人员对XYZ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该公司2006年度未发生购并、分立和债务重组行为,供产销形势与上年相当。该公司提供的未经审计的2006年度合并财务报表附注的部分内容如下(金额单位:人民币万元): (1)坏账核算的会计政策:坏账核算采用备抵法。坏账准备按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0计提。 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项目附注: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16 553/52。77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2006年年末余额)见表13--4。 表13--4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 (2)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项目附注(见表13--5):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2006年度发生额61 020/52 819 表13--5 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表 要求: 假定上述附注内容中的年初数和上年比较数均已审定无误,你作为A和B审计人员,在审计计划阶段,请运用专业判断,必要时运用分析程序方法,分别指出上述附注内容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完整版)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芁第十五章 艿讲解内容 蒇 蒄本章考情分析 蚀年份题 2010 年 芄 2011 年薃 2012 年型羀 聿单选题螀芅羅1题1分 螃多选题膇4题4分莇肃 节简答题羇膄膂1题6分 蚁综合题蚇 5 分膆 6 分薄 肁合计蒈 9 分芇 6 分蚂 7 分 蒀本章内容的学习需要重点理解并掌握以下四个问题: 膈 1. 了解生产与存货循环的主要业务活动(教材P338/15.1 );

肄2. 教材表 15-2 ( P340/15.2 ); 肅 3.存货监盘程序(包括表15-4 ,教材 P355); 罿 4.存货计价测试(包括表15-5 ,教材 P357)。 羈考纲要求与教材变化 肆1. 测试目标:掌握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审计,包括销售与收款循环、采购与付款循环、 生产与存货循环以及货币资金审计的特点。 膃2. 能力等级:“ 3”。 蚃 3. 教材变化:本章教材内容在2012 年基础上基本未变。 虿本章重难点精讲 膇第一节生产与存货循环的特点 节了解生产与存货循环的主要业务流程(教材P338) 肂(一)计划和安排生产环节的控制程序 荿1. 生产计划部门负责编制生产通知单; 羄2. 生产通知单必须进行连续编号控制; 蚄3. 生产计划部门根据客户订购单或者对销售预测和产品市场需求等信息编写月度生产 计划书 , 由生产计划经理根据日生产计划书签发顺序编号的生产通知单; 蒂4. 生产计划部门编制生产通知单须经生产计划经理审批后上报总经理批准才能生效; 膀 5. 生产通知单一般是一式多联,分别用于通知仓储部门组织材料发放、生产车间组织产品生产、财务部门组织成本计算,以及生产计划部门按编号归档管理。 肆(二)发出原材料环节的控制程序 螂1. 生产车间接到生产通知单后,由车间主任编制日生产加工指令单,经生产经理审批。

生产与仓储循环了解底稿

生产与仓储循环了解内部控制导引表 被审计单位:索引号: SCL 项目:财务报表截止日/期间: 编制:复核: 日期:日期: 了解本循环内部控制的工作包括: 1.了解被审计单位生产与仓储循环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的设计,并 记录获得的了解。 2.针对生产与仓储循环的控制目标,记录相关的控制活动,以及受该控制 活动影响的交易和账户余额及其认定。 3.执行穿行测试,证实对交易流程和相关控制的了解,并确定相关控制是 否得到执行。 4.记录在了解和评价生产与仓储循环的控制设计和执行过程中识别的风险, 以及拟采取的应对措施。 了解本循环内部控制,形成下列审计工作底稿: 1.SCL - 1:了解内部控制汇总表 2.SCL – 2:了解内部控制设计——控制流程 3.SCL – 3:评价内部控制设计——控制目标及控制活动 4.SCL – 4:确定控制是否得到执行(穿行测试) 编制说明: 1.在了解控制的设计并确定其是否得到执行时,应当使用询问、观察和检查程序,并记录所获取的信 息和审计证据来源。 2.如果拟利用以前审计获取的有关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应当考虑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流程和 相关控制自上次测试后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3.审计工作底稿用以记录下列内容: (1)SCL - 1:汇总对本循环内部控制了解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2)SCL - 2:记录通过询问、观察和检查程序了解到的本循环涉及的重要交易的控制流程; (3)SCL - 3:记录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并计划执行穿行测试的控制活动; (4)SCL - 4:记录穿行测试的过程和结论。

生产与仓储循环了解内部控制汇总表 被审计单位:索引号: SCL-1 项目:财务报表截止日/期间: 编制:复核: 日期:日期: 1.受本循环影响的相关交易和账户余额: 存货、主营业务成本 [注:(1)此处仅列示主要交易和账户余额,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 况确定受本循环影响的交易和账户余额。(2)现金、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账户余额受多个业 务循环的影响,不能完全归属于任何单一的业务循环。在实务中,在考虑与货币资金有关的 内部控制对实质性程序的影响时,注册会计师应当综合考虑各相关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影 响;对于未能在相关业务循环涵盖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可以在货币资金具体审 计计划中记录对其进行的了解和测试工作。] 2.主要业务活动 主要业务活动是否在本循环中进行了解 材料验收和仓储是 计划和安排生产是 生产与发运是 存货管理是 (注:注册会计师通常应在本循环中了解与上述业务活动相关的内部控制,如果计划 在其他业务循环中对上述一项或多项业务活动的控制进行测试,应在此处说明原因。)3.了解交易流程 根据对交易流程的了解,记录如下: (1)被审计单位是否委托服务机构执行主要业务活动如果被审计单位使用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

第十五章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 讲解内容 本章考情分析 年份 2010年2011年2012年 题型 单选题1题1分 多选题4题4分 简答题1题6分 综合题5分6分 合计9分6分7分 本章内容的学习需要重点理解并掌握以下四个问题: 1.了解生产与存货循环的主要业务活动(教材P338/);

2.教材表15-2(P340/); 3.存货监盘程序(包括表15-4,教材P355); 4.存货计价测试(包括表15-5,教材P357)。 考纲要求与教材变化 1.测试目标:掌握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审计,包括销售与收款循环、采购与付款循环、生产与存货循环以及货币资金审计的特点。 2.能力等级:“3”。 3.教材变化:本章教材内容在2012年基础上基本未变。 本章重难点精讲 第一节生产与存货循环的特点 了解生产与存货循环的主要业务流程(教材P338) (一)计划和安排生产环节的控制程序 1.生产计划部门负责编制生产通知单; 2.生产通知单必须进行连续编号控制; 3.生产计划部门根据客户订购单或者对销售预测和产品市场需求等信息编写月度生产计划书,由生产计划经理根据日生产计划书签发顺序编号的生产通知单; 4.生产计划部门编制生产通知单须经生产计划经理审批后上报总经理批准才能生效; 5.生产通知单一般是一式多联,分别用于通知仓储部门组织材料发放、生产车间组织产品生产、财务部门组织成本计算,以及生产计划部门按编号归档管理。 (二)发出原材料环节的控制程序 1.生产车间接到生产通知单后,由车间主任编制日生产加工指令单,经生产经理审批。

2.生产车间各生产小组编制原材料领用申请单,并经车间主任签字批准。 3.仓库管理员根据经审批的原材料领用申请单核发材料,填制预先编号的原材料出库单。 4.原材料出库单一式四联:一联仓库发料、一联仓库留存、一联车间记录、一联递交财务部作为记账凭证。 5.仓库管理员将原材料领用申请单编号、领用数量、规格等信息输入存货管理信息系统,该信息经仓储经理复核确认后,存货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更新材料明细账。 (三)生产产品环节的控制程序 1.生产部门在收到生产通知单及领取原材料后,将生产任务分解到每一个生产工人,并将所领取的原材料交给生产工人,据以执行生产任务; 2.生产完成后,质量检验员检查并签发预先连续编号的产成品验收单,生产小组将产成品送交仓库。 3.仓库管理员检查产成品验收单,并清点产成品数量,填写预先编号的产成品入库单。 4.产成品入库单一般一式四联:一联仓库收货、一联仓库留存、一联生产部核对、一联递交财务部作为记账凭证。 5.经质检经理、生产经理和仓储经理签字确认后,仓库管理员将产成品入库单信息输入存货管理信息系统,存货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更新产成品明细账并与采购订购单编号核对。 (四)核算产品成本环节的控制程序 1.生产成本记账员根据原材料出库单,编制原材料领用凭证,与存货管理信息系统自动生成的连续编号的生产记录日报表核对材料耗用和流转信息; 2.会计主管对存货管理信息系统审核无误后,授权该系统自动生成记账凭证并过账至生产成本及原材料明细账和总分类账。 3.存货管理信息系统对生产成本中各项组成部分进行归集,按照预设的分配公式和方法,自动将当月发生的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中按比例分配;同时,将完工产品成本在各不同产品类别中分配,由此生成产品成本计算表和生产成本分配表(包括人工费用分配表、制造费用分配表)。生产成本记账员编制生产成本结转凭证,经会计主管对存货管理信息系统审核批准后进行账务处理。 4.每月末,生产成本记账员根据存货管理信息系统记录的销售订购单数量,编制销售成本结转凭证,结转相应的销售成本,经会计主管对存货管理信息系统审核批准后进行账务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