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集团教研项目申报书

职教集团教研项目申报书
职教集团教研项目申报书

安徽大别山职业教育集团

教科研项目申报书

项目名称: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申请人:程艳

申请单位:安徽六安技师学院

联系电话:

E-mail

申请日期:

安徽大别山职业教育集团秘书处制

一、立项情况简介

二、立项依据及目标

2.研究内容、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和主要特色

研究内容

本课题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民生改善需要等方面对中高职衔接人才的要求出发,深入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对中高职衔接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模式等,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构建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等,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性循环环境和机制。

一、分析职业教育在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发展现状

二、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对中高职衔接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模式

(一)六安地区企业对中高职衔接人才需求现状

(二)六安地区中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情况

(三)六安地区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

三、深化改革,建立人才培养良性循环“四得”机制(招得进、留得住、管得好、走得出),构建六安地区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中高职衔接人才“四得”培养模式研究

1.中高职衔接人才“四得”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位研究

2.中高职衔接人才“四得”培养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3.中高职衔接人才特征、能力要求与“四得”培养模式研究

(1)中高职衔接人才特征与能力要求

中高职衔接人才

能力特征

人才特征

技术性:能够进行

心理特征:健康型

非常规产品的生产

行为特征:积极型

和企业中技术性问

思维特征:辩证性

题的解决

需求特征:上进型

图1 中高职衔接人才特征与能力要求

(2)中高职衔接人才“四得”培养模式

“招得进、留得住、管得好、走得出”(简称“四得”)是良性循环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招的进,是要有合适的生源通道,留得住,是人才培养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想留下来,管的好是建立在教的好,处得好得基础上,走得出是指毕业生有合适的就业方向和良好的就业机会。

图2 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

四、中高职衔接人才“四得”培养模式的实施保障体系研究

统筹各方面信息, 建立交互平台。促进中高职衔接人才“四得”培养模式的良性循环。如何保障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良性循环不是单方面力量所能解决的,如下图3所示。需要家长多一点育人主体的耐心,配合学校的育人工作;需要企业多一点主人翁意识,担起协同育人共建人才培养良性循环的职责;需要学校要多一点主动探索的勇气,引导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正确发展;更需要学生多一点挑战自我、完善自我的勇气;家庭、学校、企业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实现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良性循环的育人机制。

招得进

留得住

管得好

走得出

三、具体安排及进度

四、经费预算

五、评审意见

分层教学教学研究项目申请书

一、理论意义 随着我国高校近几年的连续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也由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独立学院在高校队伍中是一个特殊群体,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教育组织形式,为公立高校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办学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实行分级教学改变了传统班级授课制采取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进度、统一的要求来对待所有的学生,力图让学生“齐步走”这种不切实际的做法。它让英语水平相当的学生在同一个课堂学习英语,老师针对同一水平的学生安排相应适合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处在不同英语水平层次上的学生都能提高英语水平,并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 二、实践意义 尽管就目前情况来看,英语分级教学法虽然还没有在所有高校全面展开,但从我校实施的情况来看,该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更好贯彻因材施教原则。 1.分级教学开辟了独立院校英语教学的新模式 英语分级教学正视学习者的差别,并把它作为可挖掘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差别策略,从学生实际出发,为学生发展着想,为每个学生学习上的成长提供条件,为每个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分级教学打破了传统的专业班级授课制的旧框架,真正地考虑了每个学生的学业需求和学习中的情感需求,它体现了社会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教育的原始而纯朴的功能。

2.分级教学促进了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分级教学在独立院校是新生事物,我们在教学管理上无路可循,但也不能因循守旧。为此,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及学生需求,积极探索多元教学方式如案例教学、反思性教学、研讨式教学、研究式教学、虚拟实践教学以及网络支持式教学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分级教学优化了教学过程 (1)激发学生的兴趣。分级教学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较大的收获。有了成功的感觉,也就产生了较浓的兴趣,有了较浓的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学习上的一切困难就迎刃而解了。 (2)有利于组织课堂教学。采用分级教学后,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案,灵活掌握课堂授课内容及速度。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从全局出发考虑所有学生的需求来确定授课内容,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活动。因此更能节省教师的劳动,提高教学效率。 3)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分级教学中,学生起点和终点水平比较明确,教学是在规定级别中进行的,所以成绩评定比较合理,在同一级别中,教师和学生都能对教学质量有比较性的鉴别,增强了竞争的意识和气氛,也有利于形成了一种自觉学习英语的氛围。 4.分级教学推动了素质教育、确保教学质量。 大学教学的目的不仅要塑造学生的专业素质,也要培养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大学英语分级教学针对每一级别学生制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

教改项目申请书—王玫黎

附件1: 项目所属科类 申报类别代码 法学 2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立项申请书 项目名称学分制下法学本科考试的实践与改革 申请人王玫黎 学校名称西南政法大学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宝圣大道301# 邮政编码401120 联系电话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2日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印制 填表说明 一、按表格填写各项内容时,要实事求是,表达要明确、严谨。 二、申请书为A4复印纸,于左侧装订成册,一式三份(均为原件),由所在学校审查、签署意见后,报送市教委高教处。电子文档按文件要求上报。 三、在学校意见一栏中,应明确学校在人员、时间、条件、政策等方面的保证措施和对配套经费的意见。 四、"所属科类"指本科专业目录中所列的11个学科门类和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目录中所列的19个大类;教育管理类的填写"教育管理"。"类别代码"中1代表"重大项目";2代表"重点项目";3代表"一般项目"。 项目主持人情况 项 目 名称 学分制下法学本科考试的实践与改革 申请金额 3万元 项 目 主

人 情 况 姓名 王玫黎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64.11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行政 职务 主任 从事专业 法学 1.主要教学工作简历;2.主要教育教学研究领域及成果 刘想树,男,1965年生,湖北云梦人,1981年考入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1985年毕业并获法学学士学位。同年推荐免试为该院法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8年毕业并获法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国际私法教师。现为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务处处长,兼任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主持教研项目 ①主持中央与地方共建"涉外法律教学研究基地" ②2008年,"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获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研究重点项目; ③2007年,"法学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西南政法大学校级教育教学研究重大项目; ④2009年,"西南政法大学2008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施行效果跟踪研究"获西南政法大学校级教研重点项目。 成果及论文 ①2009年2月,《"多维协同"教学管理模式下优质教学资源培育机制的探索与实践》获得第三届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②2008年11月,《法学人才培养模式评析》荣获"改革开放30年与重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研究学术论坛"一等奖; ③2004年12月的项目"构建有扩张力的知识结构,形成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模式"获得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④"从立命馆大学的教学管理看我校教学管理的改革",于2004年赴日交流后,向学校提交的教改论文; ⑤"高校法学专业教学目标与课程设置变革论",教育部法学专业指导委员会2004年会(海南)提交的论文; ⑥2006年9月,高校法学专业教育目标与课程设置变革论--西南政法大学与日本立命馆

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书

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书

***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申请书 项目名称: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大学生 自主学习激励机制建设研究 项目主持人:*** 所在部门:人文与艺术学院联系电话:8**88 E-m a i l:****@https://www.360docs.net/doc/d511961822.html, 填表日期:2017.9.6

****学院制

项目简况项目 名称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激励机制建设研究 申请 经费 1万元 配 套 经 费 学 校 万元起 止 年 月 2017年9月至 2018年10月 其 他万元 项目负责人 姓 名 *** 性 别 女 民 族 汉 族 出生年 月 *** 专业技术职 务 讲师 最终学位/ 授予国家 博士/中国 教 学 工 作 简 历 时间课程名称授课对象学时所在单位2012.8- 2013.8 《广告策划与 创意》 2010级本科生108** 2013.9- 2015.1 《广告媒介实 务》2012级本科生 96 ** 2013.9- 2015.1 《广告心理 学》2013级本科生 108 ** 教学 改革 和科 学研 究工 作 简历 时间项目名称获奖情况 2010.01- 2014.09 《我国广告传播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国家社科基 金项目结题 2014.11- 2016.12 《美术传播远缘跨学科研究网络的 构建》 横向课题 结题

2015.01-2016.12 北京市民办教育发展促进项目 市级项目 结题 2013.6 指导本科生《翻开新生活》广告设计及 网络营销策划案 国家级入围 奖 2013.7 指导本科生《一点一刻》广告设计及策 划案 国家级入围 奖 项目组总人数 高级 职务 中级 职务 初级 职务 博士硕士 参加 单位数 4 2 1 1 3 1 1 主 要 成 员 ∧ 不 含 负 责 人 ∨ 姓名 性 别 出生年月 专业 技术职务 工作单位 项目中 的分工 签名 ** 男1980 .8 副教 授 ** 数据 ** 女1978 .1 副教 授** 问卷 ** 女1991 .3 助教** 调研 二、项目立项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