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学复习题

土地管理学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土地征收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变为国有土地的行为。

2.土地分等定级是在特定目的下,对土地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进行综合鉴定,并使鉴定等级化的过程,是以获得土地质量状况为目的的一项目的。

3.土地统计是利用数字、图表及文字资料,对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权属和利用状况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全面、系统的记载、整理和分析的一项管理措施。

4.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2分),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2分)。

5.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市、县人民政府代表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2分),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出让金的行为(2分)。

6.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一定的活动,利用土地的性能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土地利用规划是各级政府为实现土地合理利用的综合目标,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辖区不同时期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改良和保护方案作出比选与安排的过程。

7.土地储备是指城市土地储备中心通过征用、置换、转制、收回等方式(1分),从分散的土地使用者手中,把土地集中起来(1分),并由储备中心组织进行整理工作后(1分),根据城市规划和城市土地出让年度计划,有计划地将土地投入市场的制度(1分)。

二.简答题

1.地籍管理的内容和原则

①内容:土地调查:现状调查、地籍调查、土地条件调查;土地分等定级估价;土地登记:所有权、使用权、他项权利;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

②原则:地籍管理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制度进行:图件、薄册的格式、比例尺、填写内容,登记规则、分类系统;保证地籍资料的可靠性和精确性:数字要有近期测绘、调查、土地评价成果为依据;宗地界地址随时复原;权属关系法律依据;保证地籍工作的连续性;保证地籍资料的完整性。

2.城镇国有土地和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的基本特点

①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的基本特点是:坚持城镇土地的国家所有制度,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实现土地有偿使用并将土地使用权作为商品纳入市场经济运行的轨道,通过市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并使土地

所有权在经济得以实现。

②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的特点是:土地属农村集体所有,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也可以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发包方和承包方应当订立承包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3.城乡土地增减挂钩的意义,内容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从根本上说,是建设用地的整理,是土地利用结构布局的调整和优化。

意义: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一项一举多得的重大政策措施,是解决当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用地保障与耕地保护矛盾的主要途径,也是推进农村现代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手段。

从有形方面看:

1.有利于落实两个“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

2.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换代升级

3.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

从无形方面看:

1、有利于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

2、有利于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

3、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具体工作内容是:

1.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专项调查,分析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2.编制农村土地整治规划,提出挂钩工作的安排;

3.开展耕地和基本农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4.推进农村村落整治,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建设现代新农村;

5.按照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要求,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4.土地管理的基本内容

土地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地籍管理(1分)、土地权属管理(1分)、土地利用管理(1分)和土地市场管理(1分)四部分内容。

地籍管理包括土地调查和土地动态监测,土地资源评价,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信息资料的管理、应用、维护、更新等内容。(1分)

土地权属管理包括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等的审核和依法确认,土地权属变更管理,土地权属纠纷的调处,依法查处有关侵犯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利等方面的违法案件等内容。(1分)

土地利用管理是通过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和专项规划、土地用途管制、采取地租、价、税等经济杠杆对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保护进行组织、监督和调控。(1分)

土地市场管理包括土地市场供给、土地交易、土地价格、土地市场化配置等进行管理。(1分)

上述四部分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它们共同构成完整的土地管理内

容体系。从上述内容在土地管理系统中的作用来看,地籍是基础,土地权属管理、土地市场管理是手段,土地利用管理是核心。(1分)

5.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作用和体系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的规划区域内,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要(2分),确定和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用地布局的总体战略部署(2分)。

作用:

可以充分、合理利用土地提供科学依据

可以协调人地关系,协调各部门用地矛盾,保证国家“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和环境”的土地利用基本方针的贯彻落实

是加强土地利用管理的手段

可以有效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体系

体系:按照行政区域划分为全国、省(区)、地(市)、县(市)、乡(镇)五个层次

6.土地初始登记的内容

土地登记单位

土地位置

土地权属

土地总面积和地类面积

土地用途

土地等级

7.土地分等定级的内容

地级类型:按照城乡土地的不同特点,土地分等定级可以分为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和农用土地分等定级,其中城镇土地分等定级是根据城镇土地的经济和自然两方面的属性及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综合评定和划分城镇土地等级。城镇土地等级是揭示城镇不同区位条件下土地价值的差异规律的表现形式;农用土地分等定级则是根据农用土地的质量或综合生产能力极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综合评定和划分农用土地等级。农用土地分等定级成果直接为指导农用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服务。

8.政府在土地管理中的行为模式

(1)保障土地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纠正市场失灵,

(2)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对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3)消除土地利用的外部性,

(4)协调各土地使用者之间的利益,保障土地配置的公平和效率。

三.论述题

1.论述我国目前土地征用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