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淋(尿石症)中医诊疗方案
石淋,腹痛,癃闭诊疗方案

淋证1.病名:石淋(肾结石+膀胱结石)2.概念:一侧腰腹疼痛难忍,伴有尿中夹沙石,排尿涩痛,少腹拒急,或排尿中断3.病因病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炼液为湿,经络阻滞,而成本病4.诊疗方案1.内治:1.热淋小便频数短涩,灼热刺痛,溺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或有寒热,口苦,呕恶或有腹痛拒按,或有大便秘结,苔黄腻,脉滑数治发:清热利湿通淋方药:八正散加减常用药:瞿麦萹蓄车前子滑石大黄黄柏蒲公英紫花地丁萆薢2石淋尿中夹沙石,排尿涩痛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少腹拘急,往往突发,一侧腰腹绞痛,绞痛难忍,甚则牵及外阴,尿中带血,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带数治法:清热利湿,排石通淋方药:石韦散加减常用药:瞿麦萹蓄通草滑石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石韦穿山甲虎杖王不留行牛膝青皮乌药沉香3血淋小便热涩刺痛,尿色深红或夹有血块疼痛满急加剧,或见心烦舌尖红苔黄脉滑数治法:清热通淋凉血止血方药:小蓟饮子加减常用药:小蓟生地黄白茅根旱莲草木通生草梢山栀滑石当归蒲黄土大黄三七马鞭草2.外治1.针灸穴位:以止痛利尿,(针灸关元,肾俞,足三里等)2.解痉止痛3.中药灌肠(大黄30g 芒硝30g 枳实10g 厚朴10g) (围手术期的处理)4.手术治疗(1.体外冲击波碎石.2.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3.膀胱镜钬激光碎石)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临床治愈:1.临床症状基本消失;2.X线或者B超发现结石消失,肾、输尿管梗阻解除;3.血、尿常规正常。
显效:1.临床症状明显改善;2.X线或者B超发现结石下移或变小,积水改善;3.血、尿常规可正常或异常。
无效:1.临床症状无改善;2.X线或者B超复查结石同前梗阻无改善;3.血、尿常规异常腹痛(输尿管结石)1.病名:腹痛(输尿管结石)2.概念:以一侧或两侧少腹疼痛,呕吐,尿频,尿急,排尿涩痛,少腹拒急。
3. 病因病机:外感湿热或饮食不洁,脾湿健运,湿热内生,炼液为湿,经络阻滞,而成本病4.诊疗方案1.内治:1. 湿热蕴结症症候:腰痛或者小腹部痛或者尿流突然中断,尿频、尿急、尿痛,小便混赤,或者为血尿: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治法:清热利湿、通淋排石推荐方药:三金排石汤加减。
泌尿系结石中医诊治方案

生大黄12g(后下)
滑石15g
甘草6g
灯心花。
敷贴
鲜虎杖根100克,乳香15克,琥珀10克,元寸1克。诸药混合,捣融如膏,取药膏如枣大1块,放于胶布中间贴敷神阙、膀胱俞、肾俞穴,每穴1张,每日换药1次。
电针
(一)取穴
肾结石
主穴:肾俞(阴极)、关元、阴陵泉(阳极)。
辨证论治
内服法
外治法
针法
开单
穴位贴敷;
每次2穴,14元/穴,每日一次,3-5天一疗程
(穴位:神阙、膀胱俞、肾俞等)
电针:
81元/6穴,每日一次,3-5次一疗程
穴位如下
湿热蕴结
腰痛,少腹急满,小便频数短赤,溺时涩痛难忍,淋漓不爽,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弦细。
八正散
车前子15g
木通10g
瞿麦10g
扁蓄12g
配穴:京门、膀胱俞、照海、天枢。
输尿管结石
主穴:中上段:肾俞(阴极)、膀胱俞(阳极);下段:肾俞(阳极)、水道(阴极)。
配穴:中上段:气海、三焦俞;下段:次、中极。
膀胱尿道结石
主穴:关元、中极(阴极)、水道、三阴交(阳极)。
配穴:交信、腹结、内关。
气滞血瘀
腰腹酸胀或隐痛,时而绞痛,局部有压痛或叩击痛;舌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微黄,脉弦紧。
熟地黄15g
山茱萸8g(制)
牡丹皮12g
山药20g
茯苓12g
泽泻8g
肉桂5g
附子10g(制)牛膝12g
车前子15g
大便溏薄,加补骨脂、白扁豆;阳痿早泄,加锁阳、巴戟天;神气怯弱、少腹坠胀者,加黄芪、人参;水肿明显者,加干姜、白术。
金铃子散合石苇
金铃子20克、玄胡各20克.通草20克、石苇15克、王不留行10克、滑石10克、甘草(炙)6克、当归10克、白术10克、瞿麦10克、芍药10克、葵子10克。
石淋泌尿系结石中医护理方案

石淋泌尿系结石中医护理方案
定义
尿有砂石小便则茎里痛尿不能卒出痛引少腹 膀胱里急石淋即为尿道结石砂石从小便道出而止痛石淋并发热淋时如无水道等紧急病情发生则应以先治热淋后治石淋
一、常见症候要点
一气血瘀滞证 腰部或小腹突然发生绞痛阵发性加剧疼痛向外阴部放射尿频、尿急、尿黄或赤舌暗红或有瘀斑脉弦或弦数 二湿热蕴结证 腰部或小腹持续疼痛或尿流突然中断尿频、尿急、尿痛小便黄赤或为血尿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三肾气不足证 结石日久留滞不去腰部胀痛时发时止遇劳加重疲乏无力尿少或频数不爽或面部轻度浮肿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2.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膀胱 刺激征 □
1.观察量□ 2.饮水指导□ 3.其他护理措施:
石淋泌尿系结石中医护理效果评价量表
症状
无 0分
轻度 2分
中度 4分
重度 6分
实施前评价
实施后评价
日期
分值
日期
分值
血尿
无
尿红细胞<+
尿红细胞 + ~+ + +
尿红细胞>+ + +
腰部酸痛
无
偶有发生
经常发生
持续腰痛程度重
上腹或肾区疼痛
无
偶有发生
经常发生
持续腰痛程度重
排尿困难
无
排尿无力
点滴而短少
腹肌很用力无法排出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砂淋、石淋验方秘方绝招

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砂淋、石淋验方秘方绝招
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砂淋、石淋验方秘方绝招,医者父母心,可能几行字,就能救你于危难之中,请关注作者、赞赏、转藏等,体质不同、仅供参考,欢迎咨询!
升降金石汤:药物组成:黄芪20g,升麻10g,柴胡10g,桔梗10g,金钱草30g,海金砂10g,鸡内金10g,滑石粉20g,炮牛角粉10g,当归15g,黄酒50ml,米醋20ml。
用法:水煎服。
功能:升降气机、溶石通淋。
主治:老年泌尿系统结石病,久服通利致虚者,或术后又形成结石者,或体外震波碎石排出不利者。
逐石通淋汤:冬葵子12g、石苇12g、海金砂12g、川牛膝9g、川棟子9g、木通6g、沉香(研末)3g、琥(研末)6g。
清水煎,沉香、琥分两次服。
每四小时服一次,(先用药汁冲服二粉)昼夜连服。
服后如疼痛剧增,可继服药汁一次。
功效清热利湿,软坚散结,化石通淋。
主治:砂淋、石淋。
小便难,色黄赤混浊,腰痛牵引小腹,甚至下及睾丸、大腿内侧,其痛如绞。
或小便突然阻塞、中断,或频急刺痛,甚至尿中带血,或有砂粒,或碎小石粒。
如有阴虚血滞不出者,加生地18g,丹参12g。
治疗石淋验方

治疗石淋验方
1、石淋。
用瞿麦子捣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
一天服三次,三日后可下石。
2、再方。
用桃木胶如枣大一块,夏以冷水三合,冬以开水三合调服。
一天服三次,当有石排出。
石尽即停药。
3、再方。
用胡桃肉一升,细米煮,另煮浆粥一升,一并服下。
4、再方。
用石首鱼头中石(按:即耳石)十四具,与当归等分为末,加水二升,煮成一升,一次饮服,立愈。
5、再方。
取律草根汁一升饮服,石当出,不出再服。
6、沙石淋。
用菝葜根二两,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服后用地椒煎汤浴腰腹,须臾即通。
7、消水肿,利小便,下石淋。
用榆树嫩叶作汤或炒吃。
8、沙淋、石淋的治疗便方。
用胡椒、朴硝,等分末。
每服二钱,开水送下。
一天服二次。
此方名“二拗散。
”
9、沙石淋沥。
用干雄鸡胆半两、鸡屎白(炒)一两,研匀温酒服一钱。
至小便通畅为止。
10、治石淋疼痛。
用鸡屎白晒至半干,炒为末,每服一匙,本乡浆送下。
一天服二次。
11、石淋痛。
用蝼蛄七个、盐二两,在新瓦上焙干,研为末。
每服一匙,温酒送下。
本验方摘录于《本草纲目》等中医典籍,。
中医是如何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

中医是如何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
中医是如何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
病因病机
泌尿系结石多属于中医“石淋”范畴,其形成机理,在于“阴阳偏盛”、“气血乖和”与“湿热交蒸”,同时又存在地方水土因素。
治则治法
每用金钱草为主药,剂量轻者30克,重者210克,以90~150克居多数。
有一例连服91剂,共用15千克,平均每剂达165克。
在药物的选择和组合方面,应当“专方专药”与“辨证论治”相结合。
如八正散、猪苓汤,金钱草、石韦、海金沙等,均为有效之方药。
但若下焦阳虚,则宜加入巴戟天、肉桂、当归、肉苁蓉、附子等;若下焦阴虚,则宜益以生地黄、知母、黄柏、沙参、玄参、麦门冬、怀山药等;若腰疼,则宜配以川杜仲、川牛膝、桑寄生、枸杞等;若小便艰涩,则宜伍以车前子、建泽泻、云茯苓、木通等;若有瘀血,则宜辅以王不留行、杜牛膝、当归尾、茜草根、赤芍药、制大黄、鸡内金、桃仁、牡丹皮等。
随证参伍,方能收到良好效验。
辅助疗法及饮食禁忌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结合针灸、太极拳、气功、热浴等综合疗法,对结石亦有作用;病人如能坚持服药,多饮水,常运动等,对结石下移与排出也会有所帮助。
当结石排出后,仍应常服些利湿之剂,以防复发。
饮食方面如酒类、辛辣物、厚味等,能助长湿热,均宜忌之。
34.石淋(尿石症)中医临床路径

石淋(尿石症)中医临床路径(2018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尿石症的住院患者。
一、石淋(尿石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石淋(TCD编码:BNS03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尿石症(ICD编码:N20.951)(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吴阶平泌尿外科学》《尿石症诊断治疗指南》《尿石症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试行)》。
2.证候诊断参照《中医尿石症诊疗指南》。
石淋(尿石症)临床常见证候:湿热蕴结证气血瘀滞证肾气不足证肾阴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考《中医尿石症诊疗指南》。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石淋病(尿石症)。
2.患者病情适合并愿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石淋(尿石症)的患者。
2.结石直径<10mm、外形光滑无尿路梗阻和感染且肾功能良好的上尿路结石患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重点注意疼痛和血尿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泌尿系B超或尿路平片(KUB平片)或静脉尿路造影(IVU)、胸片、心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CT、逆行或经皮肾穿刺造影、磁共振水成像(MRU)、放射性核素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湿热蕴结证:清热利湿、通淋排石(2)气血瘀滞证:理气活血、通淋排石(3)肾气不足证:补肾益气、通淋排石(4)肾阴亏虚证:滋阴补肾、通淋排石2.其他中医特色疗法针灸疗法3.西药疗法4.其他疗法(1)总攻疗法(2)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手术治疗5.护理调摄(九)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
石淋(输尿管结石)

石淋(输尿管结石)
边某,女,56岁,高坡镇人,2020年7月6日就诊。
主诉:右侧腹痛至少腹部3天,加重1天。
病史:患者3天前右侧腰部发凉偶尔痛,昨日下午5点过突发痛加重连至腰下小腹绞痛难忍,小腹胀痛小便短涩,到东溪镇医院检查,输尿管中断结石,5厘米大小,由于疼痛难忍打了一支杜冷丁,要求转到广元市做碎石处理,到了广元疼痛减轻,没到医院,在儿子处住了一夜,第二天建议找中医看看可以排出不。
现症:痛苦面容,腰部少腹部胀痛,小便短赤涩痛,怕冷身体困重,舌苔白滑厚腻,脉沉迟。
辨证:寒湿淤堵,肾阳不足,输尿管开合不利。
治疗:扶阳温肾化气
方剂:四逆汤加味
药物:制白附片125克,干姜125克,甘草5克,茯苓30克,桂枝30克,肉桂15克,腔壳黑桃5个。
三剂,水煎服。
医嘱:坚持捶打痛处,做跳运动。
药后第三天小便排除胡豆米大小结石一粒。
作者简介:
唐明华,中西医结合医师,跟随当地中医老师三名,县医院进修学习两次,在苍溪县双石乡医院工作15年,黄猫乡医院工作十六年,2015年辞职,2019年在广元市利州区开中医诊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石淋(尿石症)中医诊疗方案
(2018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
(1)发作时腰腹绞痛,痛及前阴,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可伴有发
热恶寒,小便涩痛频急,或排尿中断。
(2)肉眼可见血尿,或小便有结石排出。
(3)尿常规检验有红细胞。
(4)作肾系B超检查,或X线腹部平片、肾盂造影等检查,可明确解释部
位。必要时作膀胱镜逆行造影。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吴阶平泌尿外科学》[2]、《尿石症诊断治疗指南》[3]、《尿石症中西
医结合诊疗规范(试行)》[4]。
(1)病史:腰部和(或)腹部疼痛,多为间歇性绞痛,有或无血尿存在。
可伴恶心、呕吐、甚至休克等并发症。
(2)症状
①上尿路结石:突发腰部或腰腹部绞痛和血尿。
②膀胱结石:排尿中断,并引起疼痛,放射至阴茎头和远端尿道,终末血
尿。
③尿道结石:排尿困难、排尿费力,呈点滴状,或尿流中断及急性尿潴留。
(3)体格检查:肾区叩痛、输尿管走行区域压痛。
(4)辅助检查:B超、 尿路平片(KUB平片)、静脉尿路造影(IVU)作为推
荐诊断依据。CT、逆行或经皮肾穿刺造影、磁共振水成像(MRU)、放射性核素
作为可选择诊断依据。
(二)证候诊断
参考《中医尿石症诊疗指南》[5]。
1.湿热蕴结证:腰痛或小腹痛,或尿流突然中断,尿频,尿急,尿痛,小便
混赤,或为血尿,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2.气血瘀滞证:发病急骤,腰腹胀痛或绞痛,疼痛向外阴部放射,尿频,尿
急,尿黄或赤。舌暗红或有瘀斑。脉弦或弦数。
3.肾气不足证:结石日久,留滞不去,腰部胀痛,时发时止,遇劳加重,疲
2
乏无力,尿少或频数不爽,或面部轻度浮肿。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4.肾阴亏虚证:腰腹隐痛,便干尿少,头晕目眩,耳鸣,心烦咽燥,腰膝酸
软,舌红苔少,脉细数。
二、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以排石、止痛为主。排石治疗适用于结石直径<10mm、外形光滑无
尿路梗阻和感染且肾功能良好者。
(一)辨证论治
1.湿热蕴结证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推荐方药:三金排石汤加减。常用药物海金沙、金钱草、鸡内金、石韦、冬
葵子、滑石、车前子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2.气血瘀滞证
治法:理气活血、通淋排石
推荐方药:金铃子散合石韦散加减。常用药物金铃子、延胡索、白芍、白术、
滑石、冬葵子、瞿麦、石苇、木通、王不留行、当归、炙甘草等。或具有同类功
效的中成药。
3.肾气不足证
治法:补肾益气、通淋排石
推荐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常用药物黄芪、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丹
参、穿山甲、熟地黄、山萸肉(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肉桂、附子
(制)、川牛膝、车前子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4.肾阴亏虚证
治法:滋阴补肾、通淋排石
推荐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常用药物熟地黄、山药、茯苓、泽泻、黄精、
女贞子、牡丹皮、川牛膝、金钱草、车前子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二)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针灸疗法:针刺肾俞、膀胱俞(肾盂、输尿管中上段结石);肾俞、水道(输
尿管下段结石);关元、三阴交(膀胱、尿道结石);先弱刺激,后强刺激,共
20min。
(三)西药治疗
参照《尿石症诊断治疗指南》[3]。
可应用非甾体类镇痛抗炎药、阿片类镇痛药、M型胆碱受体阻断药、黄体酮、
钙离子阻滞剂、a受体阻滞剂。排石治疗可应用a受体阻滞剂。
(四)其他治疗
3
参照《中医外科学》[6]。
1.总攻疗法:经过一般治疗2天患者仍未排出结石可采用总攻疗法。
(1)适应症 结石横径<10mm,表面光滑;双肾功能基本正常;无明显尿路
狭窄或畸形。
(2)方法(见下表)
尿路结石总攻疗法
时 间 方 法
7:00 排石中药头煎300ml,口服
7:35 利尿剂口服
8:30 饮水500~1000 ml
9:00 饮水500~1000 ml
9:30 排石中药二煎300ml,口服
10:30 M型胆碱受体阻断药肌注
10:40 针刺肾俞、膀胱俞(肾盂、输尿管中上段结石);肾俞、水道(输尿管下段结石);关元、三阴交(膀胱、尿道结石);
共20min(根据病情选择)
11:00 嘱患者跳跃20min左右
总攻疗法以6~7次为一疗程,隔天1次,总攻治疗后结石下移或排而未净
者,休息2周可继续进行下1个疗程,一般不超过2个疗程。多次使用利尿药进
行总攻时,需监测电解质,必要时口服氯化钾,以防低血钾。
2.根据病情选择使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手术治疗。
(五)护理调摄要点
1.每天饮水量宜2000~3000ml,饮水宜分多次进行,并及时排尿,防治尿
液浓缩。
2.调节饮食,合理进蛋白质饮食,避免进食过多钙质,有助于上尿路结石的
预防。合并痛风患者应少食动物内脏、肥甘之品。菠菜、豆腐、竹笋、苋菜之类
不宜进食太多。
3.及时治疗尿路感染,解除尿路梗阻。
4.经常用金钱草、玉米须泡水喝,有助于细小结石排出和预防结石形成。
三、疗效评价
参照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
(一)评价标准
1.治愈:沙石排出,症状消失。X线摄片结石阴影消失。
2.好转:症状改善,X线摄片结石缩小或部位下移。
4
3.未愈:症状及X线检查结石无变化。
(二)评价方法
1.症状评价指标:疼痛、血尿。
2.客观评价指标:影像学检查:B超、KUB+IVP。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
标准(ZY/)[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3.
2.吴阶平.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771-773.
3.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尿石症诊
断治疗指南[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29.
4.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尿石症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
(试行)[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8,14(4):433-436.
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尿石症诊疗指南
(ZYYXH/T177~202-2012))[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46-48.
6.陈红凤.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284-285.
牵头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
牵头人:秦国政(云南省中医医院)
主要完成人:
秦国政(云南省中医医院)
马 栋(云南省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