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特殊开采方法复习题华科试题库

煤矿特殊开采方法复习题华科试题库
煤矿特殊开采方法复习题华科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 地表移动:因采矿引起的岩层移动波及地表,使地表产生移动、变形和破坏的现象及过程。

2. 充分采动:地表最大下沉值不再随采空区尺寸增大而增加的开采状态。

3. 非充分采动:地表最大下沉值随采空区尺寸增大而增加的开采状态。

4. 充分采动角:在充分移动角或超充分移动条件下,在移动盆地主断面上,将地表下沉曲线上的最大下沉点或盆地边缘点投影在地表水平线上,该投影点和采空区边界的连线与煤层底板在采空区一侧的夹角。

5. 地表移动盆地边界角:在充分采动或接近充分采动条件下,移动盆地主断面上的边界点和采空区边界点的连线与水平线在煤壁一侧的夹角。

6. 煤层底板突水:较高水压的奥灰水穿越开采煤层和含水层之间的煤岩柱,以突然的方式大量地涌入采空区的现象。

7.承压含水层上采煤:采用专门的技术和安全措施开采邻近承压含水层上的煤层。

8.松散层:第四纪、新近纪与近纪未成岩的冲积层、洪积层和残积层。

9. 岩层移动:因采矿引起采空区附近及上覆岩层的移动、变形和破坏的现象与过程。

10. 煤层底板岩层中的下三带:1、底板采动导水破坏带:煤层底板岩层受采动影响而产生的采动导水断裂围。2、地板阻水带:位于煤层底板底板采动导水破坏带以下,地步含水体以上具有与阻水能力的岩层围。3、地板水压水导升带:煤层地板水压含水层的水在水压力和矿压作用下上升到其顶板岩层的围。

二、简答

1.影响垮落带和断裂带高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顶板岩性:在直接顶和基本顶都比较坚硬的条件下,垮落带和裂缝带高度较大,两带之和可达到开采厚度的18~28倍;比较松软的破碎带时为开采厚度的9~12倍。

2、煤层倾角:小于35°,同一采空区各个部位的垮落带和裂缝带上边界离煤层的高度基本相同。在35°~54°时,采空区上端的垮落带与裂缝带高度大于采空区下端的垮落带与裂缝带高度;大于45,采空区下部垮落发展小,上部发展很高,而且影响到踩空区上部煤柱

3、采高及厚煤层分层次数。

4、采空区围。

5、采空区处理方法。

2.请回答建筑物下采煤增加围护带的目的是什么?

1、抵消留设保护煤柱时移动角的误差引起的煤柱尺寸不足,抵消井上下位置关系确定不准确而造成保护煤柱的尺寸和位置的误差。

3. 条带开采地表地表移动和变形特点?

1.条带工作面矿压显现特点

由于上覆岩层有保留条带支撑、破坏和移动减弱、断裂高度降低。工作面基本

顶来压现象减弱或消失,对底板的破坏的破坏也随之减弱。巷道矿压显现不明显。

2.地表移动和变形特点

(1)地表下沉系数小(2)主要影响角比较小(3)水平移动系数随采降增加减

小(4)地表移动期短(5)地表下沉多次

4. 铁路下开采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1、满足一定的采深和采厚比

2、防止地表突然下沉或塌陷

3、减少地表下沉

4、消除和减轻地表变形的叠加影响

5、合理布置工作面

5. 水体下的采煤方式有那些?

①顶水采煤:对水体基本不做处理,留设安全煤柱②疏水采煤:疏降水体,在水体下

采煤③顶疏结合采煤④堵截水源与疏水采煤.

6、水体下采煤的安全技术措施

1 试探开采

2 分区隔离开采

3 全部充填法开采,部分分采或分层间歇开采

4 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采原则

5 正确设计防水隔离煤柱.

7、地表移动盆地特征

地表移动盆地在主断面的表现过最大下层点的地表下层曲线,围总是比采空区面积大,形状取决于采空区的形状及煤层倾角大小.采空区为长方形时,地表移动盆地呈椭圆形,与采空区相对位置取决于煤层倾角.

(1)近水平煤层地表移动盆地

超充分采动的盆地位于采空区正上方,盆地的形状与采空区对称.主断面上的地表下沉曲线分三段.采空区上方中区下沉值最大,下沉均匀,地面向盆地中心倾斜,呈凹形,使地表产生压缩变形,煤柱上方外边缘区下沉值不相等,地面向盆地中心倾斜,呈凸形,使地表产生拉伸变形,当拉伸变形超过一定值后,地表可能产生裂缝.

(2)缓倾斜中倾斜煤层地表移动盆地

1,移动盆地与采空区不对称2,最大下沉值不是出现在采空区中心的上方而是向采空区下边界偏移.3,移动盆地与采空区相对位置在走向方向对称中心线,在倾斜方向不对称,倾角愈大,愈加不对称.

(3)急倾斜煤层地表移动盆地

非对称性更加不明显,盆地明显偏向煤层下山方向,最大下沉量向采空区下边界方向偏移,最大水平移动大于最大下沉值.

8、减少地表变形的井下开采技术措施

1.限厚开采

2.消除或减少开采开采引起的地表变形不理叠加,利用地表变形有利叠加.

(1)分层间歇开采(2)尽量采用无煤柱开采技术,避免残留尺寸不当的煤柱.(3)布置较长的工作

面,使建筑物仅承受动态变形.(4)协调开采①上下煤层或上下分层协调开采②同一煤层相邻工作面协调开采.(5)合理布置各煤层或上下分层的开采边界.(6)合理部署工作面推进方向.

9、防止地表突然下沉和塌陷的开采技术措施

①在缓倾斜和倾斜厚煤层浅部开采时,尽量采用倾斜分层采煤法,并适当减少第一和第二分

层的开采厚度.②开采急斜煤层时,应尽量采用分层间歇式采煤法,严禁无限制地放煤,煤层顶板坚硬不易冒落时要人工强制放顶.在煤层露头处应保留足够高度的煤柱,以防地表突然下沉和塌陷,采厚愈大,所留的煤柱应愈大.③若建筑物位于煤层露头附近或其下方有浅部煤层或煤层上覆岩层为石灰岩地层,需查明建筑物下方是否有老窑,废巷,岩溶,老井以及它们被充填的程度,若这些空硐没有被充实,而充满积水,则应防止井下采煤疏干老采区积水及疏降岩溶含水层位而造成地表突然塌陷.

10、地表移动和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

1.移动包括下沉和水平移动.

2.变形包括倾斜曲率水平变形剪应变和扭曲.其中主要的破坏和变形时来自:曲率和水平变形.

11、地表水地下水涌入开采空间的机理

1>隔水层位于垮落带,断裂带隔水性能破坏.位于弯曲带下部可能受到微小影响位于中上部

不受开采影响.

2>开采对上覆水体的影响:①形成冲水通道,使水体中的水渗透或溃入井下.②使地表水体附

近的构筑物受到影响.

7、水体下采煤方式:

①顶水采煤:对水体基本不做处理,留设安全煤柱②疏水采煤:疏降水体,在水体下采煤③顶

疏结合采煤④堵截水源与疏水采煤.

12、水体下采煤如何留设安全煤岩柱?

1>按照水体的类型,流态,规模,赋存条件以及水体的允许采动程度,将地下开采影响水体分为三个等级.等级1----不允许导水裂缝带波及到水体,需留设顶板防水安全煤岩柱等级2----允许导水裂缝带波及松散孔隙弱含水层水体,但不允许垮落带波及该水体,需留设防砂安全煤岩柱.等级3----允许导水裂缝带进入松散孔隙弱含水层,同时允许垮落带波及该弱含水层,需留设顶板防塌安全煤岩柱.

2>安全煤岩柱的留设方法

(1)防水安全煤岩柱:①地表有松散覆盖层时H sh>=H d+H b②当煤系地层上部无松散层覆盖且采深较小时,应计入地表裂缝深度H bi H sh>=H d+H b+H bi③若基岩风化带也含水时,则应考虑基岩风化带深度H fe H sh>=H d+H b+H fe

(2)防砂安全煤岩柱:H s=H k+H b

(3)防塌安全煤岩柱:不仅允许导水裂缝带波及松散弱含水层或已疏干的松散含水层,而且还允许垮落带接近松散层底部,防塌安全煤岩柱的垂高应等于或接近垮落带最大高度.

(4)安全煤岩柱保护层厚度的确定

13、煤层下方承压水体采动等级和防水安全煤岩柱留设方法

1.煤层下方承压水体采动等级:划分为两个等级,规定了相应的允许采动程度和留设的

安全煤岩柱类型.

2.水体上采煤防水安全煤岩柱设计方法:原则是:不允许底板采动导水破坏带涉及水体,

或与承压水导升带沟通.(1)无导升带的正常底板,防水安全煤岩柱高度h a应大于或等于导水破坏带深度h1与阻水带厚度h2之和(2)承压水附近存在导升带h a大于h1,h2和承压水导升带高度h3之和(3)底板含水层顶部存在充填隔水带,当底板含水层顶部存在被泥质物质充填的厚度稳定的隔水带时,则充填隔水带厚度h4可以作为底板防水安全煤柱厚度的组成部分.

14·条带开采的岩层移动和变形特点:

(1)地表下沉系数小(2)主要影响角比较小(3)水平移动系数随采降增加减小

(4)地表移动期短(5)地表下沉多次

15·建筑物下采煤的地面技术措施

1、设置变形缝

2、加设钢拉杆、钢箍或钢筋混凝土圈梁

3、设置缓冲沟

4、设置滑动层

5、对建筑物易损坏的薄弱环节局部加固

16·地表移动和变形对铁路的影响

1、对路基的影响(下沉和水平移动、倾斜、水平变形)

2、对线路的影响

(1)倾斜,倾斜将使线路增减相应的坡度

(2)曲率,地表下沉曲线的正负曲线改变线路原有的曲率半径

(3)横向水平移动,式线路直线段弯曲,改变弯曲段的半径

17·地表移动和变形参数分析

1、最大下沉值

地表移动稳定后移动盆地最大下沉值使反映地表移动和变形程度的一项重要参数,又是

决定地表水平移动、倾斜、曲率和水平变形等参数的基础。

2、主要影响半径和主要影响角

主要地表移动和变形均发生在X为-R~+R的围以,所以称R为主要影响半径。

3、水平移动系数水平移动系数B是指充分采动条件下,走向主断面上地表最大水平移动值

与地表最大下沉值之比。

4、拐点移动距

过地表下沉曲线拐点在地表水平线上的投影点,按开采影响传播角作直线与煤层相交,该交点与采空区边界沿煤层方向的距离。

5、开采影响传播角

开采影响传播角一般小于最大下沉角,在缓斜和中斜煤层中近似等于最大下沉角。

6、地表移动速度和持续时间

一定采深条件下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和变形一般均有一发展过程。

18·既能减少地表下沉又能减少地表变形的井下开采技术措施

1、充填法处理采空区

2、条带采煤法

3、采空区离层带中高压注浆

19·条带采煤法的适用条件

1、地面为密集建筑群、结构复杂的或纪念性的建筑物

2、地面为难搬迁的村庄

3、地面为铁路桥梁、隧道或铁路干线

4、水体下的煤层及受岩溶承压水威胁的上方煤层

5、地面排水困难

三、论述

1. 分析减少地表变形的井下开采技术措施。

1.限厚开采2、消除或减少开采开采引起的地表变形不理叠加,利用地表变形有

利叠加.(1)分层间歇开采(2)尽量采用无煤柱开采技术,避免残留尺寸不当的

煤柱.(3)布置较长的工作面,使建筑物仅承受动态变形.(4)协调开采①上下煤层

或上下分层协调开采②同一煤层相邻工作面协调开采.(5)合理布置各煤层或上

下分层的开采边界.(6)合理部署工作面推进方向.3、合理确定建筑物与开采区

域的相对位置4、对称背向开采。

2. 利用煤层底板受力变形及“下三带”理论分析煤层底板突水机理(绘图说明)。

1.煤层底板的受力和变形

在长壁工作面开切眼附近,煤层底板应力处于下降或卸压状态,岩体处于膨胀变形状态.工作面开采期间和停采后,底板岩层按应力状态和变形不同,分为底板压缩区Ⅳ,

地板不均匀隆起区Ⅴ,地板均匀隆起区Ⅵ.在支承压力作用下,从工作面煤壁到采空区一定距离和一定深度围的底板中出现水平拉应力,在压缩区和隆起区,分界处的底板中出现剪应力,拉应力和剪应力使底板出现一系列垂直于层面的断裂.垂直断裂和顺层断裂交叉,形成底板破坏带.在采空区下方隆起区,断裂呈松弛和开状态,称为底板突水的通道.

2.煤层底板岩层中的“下三带”

底板采动导水破坏带是煤层底板岩层受采动影响而产生的采动导水断裂围,该围出现一系列沿层面和垂直于层面的裂缝,其深度为从煤层底板至采动破坏带最深处的发现距离.采煤工作面长度、采煤方法、采厚、采深、顶底板岩性及结构通过影响前支承压力而影响底板采动导水破坏带深度.工作面长度愈大,矿山压力显现愈充分,底板破坏深度愈大.

底板阻水带是位于煤层底板采动导水破坏带以下,底部含水体以上具有阻水能力的岩层围.此带岩层虽然受到支承压力作用,甚至产生弹性或弹塑性变形,但仍然能保持连续性.

底板承压水导升带:与石灰岩邻接的岩层中存在着原始节理和裂隙,岩溶承压水进入后成为导水层,底板承压水导升带指煤层底板承压含水层的水在水压力和矿压作用下上升到其顶板岩层中的围,其上升的高度为h3.

3.

3.防水安全煤岩柱的留设方法

1)防水安全煤岩柱:①地表有松散覆盖层时H sh>=H d+H b②当煤系地层上部无松散层覆盖且采深较小时,应计入地表裂缝深度H bi H sh>=H d+H b+H bi③若基岩风化带也含水时,则应考虑基岩风化带深度H fe H sh>=H d+H b+H fe

山东科技大学0613采矿考研真题

11 一、简答题(共7小题,每小题8分,共56分) 1、选择采煤方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2、选择开拓延深方案的原则和要求是什么? 3、斜井开拓方式的井筒布置有几种?其适用条件如何? 4、简述为什么确定矿井服务年限时要考虑储量备用系数? 5、采区上山布置有哪些类型?采区参数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6、矿井技术改造的目的是什么?技术改造的内容包括那几个方面? 7、简述仰斜和俯斜开采的特点。 二、论述题(共4小题,共54分) 1、论述倾斜长壁采煤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10分) 2、论述矿井几种风井布置方式的特点和适用条件。(15分) 3、论述如何合理确定开采水平垂高?(15分) 4、试述综采放顶煤技术的适用条件。(14分) 三、绘图说明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绘图(剖面图)并说明开采水平大巷布置方式有哪几种? 2、画出立井环行井底车场(大巷采用固定式矿车运输、主井采用箕斗提升)线路布置图,标注并说明图中线路名称,并在图上用符号标明调车方式。 注:重车运行: 空车运行: 3、绘图并说明长壁采场通风的几种方式及其特点? 4、绘图并说明地表超充分采动盆地的形成过程。 13 一、简答题(共70分) 1、煤矿、煤田、井田的含义及关系如何?(6分) 2、何谓开采水平?开采水平与水平有何区别?(6分) 3、何为“沿空留巷”?其理论依据是什么?(6分) 4、综采面液压支架移架方式一般有哪三种?(6分) 5、说明道岔符号DX615-4-1213中各符号的含义?(6分) 6、煤田划分为井田时应遵循什么原则?(8分) 7、柱式开采体系与壁式开采体系相比有何特点?(8分) 8、矿井生产能力、服务年限和矿井储量之间关系如何?

煤矿开采学试题及答案(一)

《煤矿开采学》试题(三) 一、名词解释(3×5=15分) 1、矿井生产能力 2、开拓巷道 3、开采水平 4、盘区 5、大采高综采 二、简答题(6×6=36分) 1、分析综采放顶煤采煤法的优缺点及适应条件 2、井田开拓要解决哪些基本问题? 3、简要分析影响采煤工作面长度确定的因素。 4、什么是开机率?如何提高机采工作面开机率? 5、简述环形式井底车场的基本特点。 6、开采水平运输大巷的布置方式有哪几种? 三、分析题(2×12=24分) 1、试分析正确合理的准备方式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2、试分析如何选择合理的采煤工艺方式? 四、绘图题(25分) 某矿井仅有一层缓倾斜中厚煤层,拟采用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带区式开拓,试用双线条绘出该井田开拓的平、剖面示意图,注明巷道名称,并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矿井掘进顺序; 2、写出矿井生产系统(运煤、通风、运料和排水); 3、分析该开拓方式的应用条件。

《煤矿开采学》试题(三)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3×5=15分) 1、矿井生产能力 矿井生产能力,—般是指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以万t/a(或Mt /a,1Mt/a=100万t/a) 表示。 2、开拓巷道 一般说来,为全矿井、一个水平或若干采区服务的巷道,如井筒、井底车场、主要石门、运输大巷、轨道大巷和回风大巷(或总回风道)、主要风井等。 3、开采水平 通常特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开采水平”,简称“水平”。 4、盘区 开采近水平煤层时一种采区巷道布置方式,通常,依煤层的延展方向布置大巷,在大巷两侧划分成若干块段,划分为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块段,称为盘区或带区 5、大采高综采 缓斜厚煤层采用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厚的单一长壁采煤法 二、简答题(6×6=36分) 1、分析综采放顶煤采煤法的优缺点及适应条件 优点:(1)单产高,(2)效率高,(3)成本低,(4)巷道掘进量小,

煤矿开采学试题库(套)

《煤矿开采学》试题(一)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3×5=15分) 1、运输大巷 2、辅助水平 3、倾斜长壁采煤法 4、下山 5、放顶煤采煤法 二、简答题(6×6=36分) 1、如何合理的划分井田? 2、如何提高采区的采出率? 3、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部分? 4、井底车场内主要硐室有哪些? 5、我国煤矿井田开拓的主要发展方向是什么? 6、试分析比较炮采与综采两种工艺方式的优缺点。 三、分析题(2×12=24分) 1、如何合理的划分开采水平? 2、与斜井开拓相比,立井开拓有哪些优缺点? 四、绘图题(25分) 某一采区内有一层煤,其倾角平均为180,厚度平均为6m,其顶、底板条件从优,采区倾斜长度为600m,走向长度为1500m,试进行采区巷道布置,用双线条绘出采区巷道布置平、剖面图,并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巷道名称; 2、写出采区巷道掘进顺序; 3、写出运煤系统、运料系统及通风系统; 4、简要分析采区巷道布置的主要依据。

《煤矿开采学》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运输大巷 沿煤层走向布置的担负水平运输任务的水平巷道 2、辅助水平 设有阶段大巷,担任阶段运输、通风、排水等项任务,但不设井底车场,大巷运出的煤需要下达到开采水平。 3、倾斜长壁采煤法 沿煤层走向布置工作面沿倾斜推进的采煤法。 4、下山 服务于一个采(盘)区用于开采其开采水平以下煤层的倾斜巷道。 5、放顶煤采煤法 放顶煤采煤法就是在厚煤层沿底部布置一个高2~3m的长壁工作面,用常规方法进行回采,并利用矿山压力的作用或辅以松动爆破等方法,使支架上方的顶煤破碎成散体后,由支架后方放煤口放出,经由后方刮板输送机运出工作面。 二、简答题 1、如何合理的划分井田? (1)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划分井田;(2)要有与矿区开发强度相适应的矿井数目和井田范围;照顾全局;(4)为矿井发展留有余地;(5)直(折线)原则;(6)安全经济效果好。 2、如何提高采区的采出率?

采矿学试题及答案六

《煤矿开采学》试题(六)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3×5=15分) 1、采区上山 2、暗立井 3、可采储量 4、开拓煤量 5、采掘平衡 二、简答题(6×6=36分) 1、采区上山位置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2、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有哪些优点? 3、在解决井田开拓问题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4、试述综采放顶煤采煤法的主要工艺过程。 5、简述大采高综采工艺的特点及防止煤壁片帮的措施。 6、阶段内的再划分有哪几种方式? 三、分析题(2×12=24分) 1、试分析我国煤矿井田开拓的发展方向。 2、试分析仰斜开采和俯斜开采的特点及使用条件。

四、综合题(25分) 用双线条绘出斜井多水平上山式开拓平、剖面示意图,标出井巷名称,并写出井巷掘进顺序、运煤系统及通风系统。 《煤矿开采学》试题(六)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 1、采区上山 服务于一个采区的倾斜巷道 2、暗立井 又称盲立井、盲竖井,又称盲竖并、盲立井,为不与地面直接相通的直立巷道,其用途同立井。 3、可采储量 矿井可采储量〔Z)是矿井没计的可以采出的储量,故Z=(Z-P)C式中P—保护工业场地、并筒、井田境界、河流、湖泊、建筑物等留置的水久煤柱损失量;C__采区采出率,厚煤层不低于0. 75;中厚煤层不低于0.8;薄煤层不低于085;

地方小煤矿不低于0.7。新井设计时可按上述数据选取。 4、开拓煤量 是井田范围内己掘进开拓巷道所圈定的尚未采出的那部分可采储量。 5、采掘平衡 准备巷道的开掘和工作面成一顶的比例 二、简答题 1、采区上山位置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采区上山的位置,又布置在煤层中或底板岩层中的问题;对于煤层群联合布置的采区,还有布置在煤层群的上部、中部或下部的问题。 (一) 煤层上山 (1)开采薄或中厚煤层的单—煤层采区,采区服务年限短;(2)开采只有两个分层的单—厚煤层采区,煤层顶底板岩层比较稳固,煤质在中硬以上山不难维护; (3)煤层群联合准备的采区,下部有维护条件较好的薄及中厚煤层;(4)为部分煤层服务的、维护期限不长的专用于通风或运煤的上山。 (二)岩石上山 对于单一厚煤层采区和联合准备采区,在煤层上山维护条件困难的情况下,

《煤矿开采方法》习题集.doc

《煤矿开釆方法》习题集 第一章井田开拓基本知识 一、概念 1、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含碳物质沉积形成的基本连续的大面积含煤地带。 2、矿区:开发煤田形成的社会区域。 3、矿区开发:矿区根据煤炭储量、赋存条件、煤炭市场需求量和投资环境等情况,确定矿区规模,划分井田,规划井田开采方式,规划矿井或露天矿建设顺序,确定矿区附属企业的类别、数目和生产规模、建设过程等。 4、井田:在矿区内,划归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 5、立井:有直接通达地面出口的垂直巷道,又称竖井。 6、暗立井:没有直接通达地面出口的立井,装有提升设备,也有主副暗立井之分。 7、斜井:有直接出口通达地面的倾斜巷道。 8、暗斜井:没有直接通达地面的出口、用作相邻的上下水平联系的倾斜巷道。 9、±ll|:服务于一个采区(或盘区)的倾斜巷道。 10、下山:市运输大巷向下,沿煤岩层开掘的为一个采区(或盘区)服务的倾斜巷道。 11、平嗣:有出口直接通到地面的水平巷道。 12、石门:与煤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水平岩石巷道。 13、煤门:开掘在煤层中并与煤层走向垂直或斜角的水平巷道称为煤Ho 14、平巷:没有出口直接通达地面,沿煤层走向开掘的水平巷道。 15、开拓巷道:为全矿井或一个开采水平服务的巷道属于开拓巷道。

16、准备巷道:为采区、一个以上区段、分段服务的运输、通风巷道叫准备巷道。 17、回采巷道:形成采煤工作面及为其服务的巷道。 18、矿井生产系统:是指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人员安全进出、材料设备上下井、肝石出运、供电、供气、供水等巷道线路及英设施,是矿井安全主产的基本前提和保证。 19、阶段:在井田范围内,沿着煤层的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长条部分具有独立的生产 系统,称之为一个阶段。 20、水平:通常将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简称“水平”。 21、开采水平通常将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简称“水平”。 22、采区式划分:在阶段范围内,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块段,每一块段称为釆区。P15 23、分段式划分:在阶段范围内不划分采区,而是沿倾斜方向将煤层划分为若干平行于走向的长条带,每个长条带称为区段,每个分段沿 倾斜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这种划分称为分段式。P15-16 24、带区式划分:在阶段内沿煤层走向划分若干个具有独立主产系统的带区,带区内又划分称为若干个倾斜分带,每个分带布置一个采煤 工作面。P16 25、矿井储量:是指井田可开采煤层的全部储量。 26、矿井生产能力:矿井生产能力又称井型,是指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即设计中规定的矿井在单位时间(年或日)内采出的煤炭数量。 27、矿井服务年限:矿井服务年限是指按矿井可开釆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并考虑储量备用系数计算出的矿井开采年限。 二、问答

煤矿开采学试题库

煤矿开采学试题库-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煤矿开采学 一、填空题 1、根据井巷的长轴线与水平面的关系,可以分为直立巷道、水平巷道和倾斜巷道三类。 2、阶段内的划分一般有三种方式:采区式、分段式和带区式。 3、按其作用和服务的范围不同,可将矿山井巷分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三种类型。 4、我国采用较多的移架方式有三种:单架依次顺序式、分组间隔交错式、成组整体依次顺序式。 5、采煤工作面中的有序循环作业,是指采煤工作面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安全地完成采、装、运、支、处这样一个采煤全过程,对于普采面是以放顶为标志,综采工作面是以移架为标志。 6、采区车场按地点分有上部车场、中部车场和下部车场。 7、按井筒(硐)形式可分为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综合开拓。 8、井底车场是连接井筒和井下主要运输巷道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是连接井下运输和提升两个环节的枢纽,是矿井生产的咽喉。 9、按照井底车场存车线与主要运输巷道(大巷或主石门)相互平行、斜交或垂直的位置关系,环行式车场可分为卧式、斜式、立式三种基本类型。 二、名词解释

阶段:在井田范围内,沿着煤层的倾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长条部分称为一个阶段。 开采水平:通常将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且担负全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 采区车场:采区上(下)山与区段平巷或阶段大巷连接处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称为采区车场。 三、简答题 1、倾斜长壁采煤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条件? 答:优点(1)巷道布置简单,巷道掘进和维护费用低、投产快。(2)运输系统简单,占用设备少,运输费用低。 (3)由于倾斜长壁工作面的回采巷道既可以沿煤层掘进,又可以保持固定方向,故可使采煤工作面长度保持等长,从而减少了因工作面长度的变化给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对综合机械化采煤非常不利。 (4)通风路线短,风流方向转折变化少,同时使巷道交叉点和风桥等通风构筑物也相应减少。 (5)对某些地质条件的适应性较强。 (6)技术经济效果比较显著。 缺点:长距离的倾斜巷道,使掘进及辅助运输、行人比较困难;现有设备都是按走向长壁工作面的回采条件设计和制造的,不能完全适应倾斜长壁工作面生产的要求;大巷装车点较多,特别是当工作

2018-2019煤矿开采学期末试卷

2018-2019煤矿开采学期末考试试卷 填空题 1、井田划分为开采水平或叫水平,水平划分为采区、盘区或带区。 2、炮采采煤工艺的三道主要工序为爆破采煤、装煤运煤、工作面支护和采空区处理。 3、综采工作面的割煤、运煤、支护的设备分别是采煤机、刮板运输机、液压支架。 4、综采工作面的液压支架有支承式、掩护式、支撑掩护式三种。 5、放顶煤采煤法的顶煤破碎机理认为顶煤破碎是支撑压力、顶板活动、和支架支撑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6、倾斜长壁工作面可以取消运输上山和轨道上山,回采巷道直接与大巷相连。 7、倾斜分层开采如果采用集中巷布置,会出现集中运输与集中回风两种集中巷。 8、准备巷道的布置方式叫准备方式。 1、采煤工艺分别为炮采、普采、综采三种。 2、井田阶段的划分方式:采区式、盘区式、带区式三种。 3、综采工作面的三机配套是指:采煤机、刮板运输机、转载机 4、采区车场按地点划分为下部车场、中部车场、上部车场 5、上行式开采判定方法有比值判别法、三带判别法、围岩平衡法。 1、矿山井巷按照长轴线与水平面的关系,分为直立巷道、水平巷道、倾斜巷道三种。 2、任何一种采煤方法,均包括采煤工艺、采煤系统两项主要内容。 3、单滚筒采煤机的进刀方式有直接推入、“∞”字形割煤、斜切进刀三种。 4、综采工作面的移架方式有单架连续式、分组间隔交错和成组整体依次顺序式共三种*。 5、放顶煤采煤法的顶煤破碎机理认为顶煤破碎是支承压力、顶板活动、和支架支撑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6、采区用来运煤的上山称为运输上山、运料及行人的上山称为轨道上山。 7、井田开拓按开采水平数目分为单水平开拓和多水平开拓两种。 8、准备方式分为采区式准备、盘区式准备及带区式准备三种。 1、矿井生产能力为150万吨/年,某年生产出160万吨煤,160万吨/年为该矿该年的?实际生产能力?。 2、旱采中的倾斜长壁与??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都属于壁式体系采煤法,此外还包括柱式体系采煤法。 3、炮采采煤工艺的整个过程中,第一步工艺为打眼,最后一道工序一般为??放顶??工序。 4、一般情况下,单一煤层上山采区一般采用??运输??上山运煤,轨道上山运料。 5、采区区段划分时,区段与区段之间一般留有??保护煤柱???。 6、倾斜长壁采煤法按工作面的推进方向可分为仰采与???俯采???两种。 7、放顶煤采煤法是在???厚??煤层中,在煤层(或分段)的底部布置一个长壁工作面进行常规回采;而上部的煤破碎后放出。 8、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的两条上山不与大巷直接相联,轨道上山与大巷通过???下部车场?相沟通。 9、急斜煤层开采时,为减小工作面的倾角,工作面可以将真倾斜方向改布置为?伪倾斜?方向布置,沿走向推进。 10、柱式体系采煤法,留下煤柱不采的称为房式采煤法,既采煤房又采煤柱的称为???房柱式?采煤法。 单选题 1、炮采工作面的放炮工作结束后,再进行的工序是 ( 装煤 ) 2、普通机械化采煤工作面与综采工作面相比,没有的设备是( 胶带输送机 ) 3、炮采与普采面都有的设备是(单体液压支架) 4、采煤工艺为炮采时,当煤层厚度为4米时,可以采用(分两个分层开采) 5、倾斜分层走向长壁采煤法中的“倾斜”是指(沿倾向分层) 6、倾斜分层开采厚煤层时,如果采用炮采,各分层的采高可以设计成( 1.8-2.2米) 7、倾斜长壁采煤法中的工作面的推进方向是(沿倾向) 8、综采放顶煤,底分层的厚度一般为( 3米) 9、房柱式采煤法中的煤房指的是(煤中的巷道) 10、采煤法的选择最重要的是要考虑(生产安全) 11、盘区式准备有时把部分上山变平成为了(盘区石门) 12、如果上部煤层处于下部煤层的弯曲下沉带内,是否可以先采下层煤(不可) 13、对拉工作面通常用于(综采) 14、采区下部车场最主要的功能是(运煤) 15、由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可知(煤层走向) 16、立井开拓是指矿井的井筒为(立井) 17、我国煤矿的准备方式大多数为(采区式) 18、采用综合开拓时,为方便主井运煤,主井最好采用(斜井) 19、最终用来计算采区服务年限的是(可采储量) 20、井底车场调车方式中需要专用调车设备的是(专用设备调车) 1、某煤矿的年生产能力为年产90万吨,该矿井型为 ( 中型* ) 2、在我国应用最为成熟的采煤方法是( 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 ) 3、以下不属于旱采的采煤方法是(水采) 4、开采0.5米厚的薄煤层,当采用炮采时,炮眼应布置成(单排眼) 5、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中的“单一”是指(整层开采) 6、倾斜分层开采厚煤层时,如果采用炮采,各分层的采高可以设计成( 1.8-2.2米) 7、倾斜长壁采煤法中的“倾斜”是指工作面沿哪个方向推进(倾斜方向) 8、综采放顶煤工作面中,顶煤的放出是在工作面的哪一部位(后部采空区侧) 9、开采急斜煤层,为减小工作面倾角,工作面可采用(俯伪斜布置*) 10、柱式体系采煤法的优点是( A、设备投资少 B、采掘合一 C、巷道压力小)1、炮采工作面的打眼工作结束后,再进行的工序是 ( 装药 ) 2、普通机械化采煤工作面的运出煤炭的设备是( 运输机 ) 3、综采工作面有别于炮采与普采工作面的标志性设备是(液压支架) 4、开采0.5米薄煤层,采用炮采时,炮眼应布置成(单排眼) 5、倾斜分层走向长壁采煤法中的“分层”是指(分层开采) 6、倾斜分层开采厚煤层时,如果采用综采,各分层的采高可以设计成( 2.5-3.5米) 7、倾斜长壁采煤法中的与俯采相对应的是(仰采) 8、急斜煤层开采,可以直接采用单一走向长壁法且机械化程度最高的是(倒台阶法* ) 9、房柱式采煤法与单纯的房式采煤法相比,房柱式采煤法的回采率(高) 10、采煤法的选择不需要考虑( A、B、C都不对) 11、采区式准备与盘区式准备的相同点是(都有上山) 12、上行式开采能够解决的问题有(上部煤层水大) 13、跨上山回采常见于(综采) 14、下部车场一般指的是(采区的下部车场) 15、采掘工程平面图有等高线( A ) 16、多水平开拓是指矿井的水平多于(1个) 17、立井通风一般情况下通风能力较之斜井通风(小) 18、我国煤矿井田开拓的发展方向为(运输连续化) 19、矿井储量数值最大的是(地质储量) 20、井底车场调车方式需要专用调车设备的是(专用设备调车) 1、煤层按照其厚度分类,中厚煤层的厚度范围为:( 1.3~3.5M ) 2、炮采与普采有共同点,都使用(单体支架) 3、属于综合开拓方式的是(井筒斜井开拓) 4、某采煤工作面,倾斜长140米,走向长800米,工作面沿走向方向推进,该采煤法属于(走向长壁采煤法)。 5、属于回采工艺过程中的破煤工序的是(采煤机上行割煤) 6、厚煤层分层开采时,回采巷道因为集中巷的存在,可超前工作面(一个刮板输送机长)掘进。 7. 若煤层的倾角很小,可以用??代替采区进行巷道布置。(盘区) 8、采区下部车场一般不会用来(斜井提人) 9、当采区瓦斯含量较大时,可单掘送(皮带上山) 10、井底车场调车方式中,环行车场常用的调车方式为(顶推调车) 多选题 1、不属于单滚筒采煤机的割煤方式( B、端部斜切进刀 C、中部斜切进刀 D、滚筒钻入法) 2、炮采工作面回柱放顶的方法有(A、见五回一 B、见五回二 C、见四回一) 3、普采工作面过断层可以采取的措施有(B、工作面调斜 D、挑顶、下切) 4、采煤工作面的运输设备可以选用(C、可弯曲式刮板输送机 D、溜槽) 5、长壁采煤工作面的劳动组织形式主要有( A、分段作业 C、追机作业 D、分段接力追机作业)。 6、采区车场设计时,一般情况下,需要完成的设计为( A、轨道线路设计 B、车场施工图设计) 7、当上煤层顶板坚硬,或上煤层含水量大时,或上部煤层为瓦斯突出煤层时,开采顺序不宜采用(B、先采上部煤 C、 下行式开采) 8、我国煤矿井田开拓的发展方向为( A、生产集中化 B、矿井大型化 D、运输连续化) 9、矿井储量可分为(B、地质储量 C、工业储量 D、可采储量) 10、井底车场调车方式的有( A、顶推调车 B、专用设备调车 C、甩车调车 D、顶推拉调车) 简答题 1、倾斜长壁采煤法除了巷道布置简单,还有什么优点? (1)运输系统简单,占用设备少,运输费用低; (2)可使采煤工作面长度保持等长;也便于布置对拉工作面,有利于普采工作面的集中生产; (3)通风线路短,减少巷道交叉点和风桥; (4)对某些地质条件的适应性较强; (5)技术经济效果比较显著。 2、采区准备单层化趋势的原因有哪些? 3、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的采场通风方式有几种及其适用条件? 答:U形:瓦斯涌出量小的采面; Z形:适用于边界有回风上山时; Y形:采煤工作面产量大和瓦斯涌出量大时 W形:采用对拉工作面时; H形:适用于瓦斯量大,工作面两侧区段运输、回风巷均进风或回风时。

煤矿开采期末试题

河南工程学院安全工程系 2010 ~2011 学年第 二 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煤矿开采方法》试卷(A 卷,闭卷) ( 班使用)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矿井开拓方式一般可分 为 。 2.矿井巷道根据服务范围及其用途可分为 三类。 3.井下生产系统主要包括 。 4.阶段内的布置方式一般有 三种方式。 5.井底车场巷道形式主要分为 两类。 6.运输大巷的布置方式有 三种。 7.区段无煤柱护巷的方法主有 。 8.采区中部车场可为 。 9.采煤工作面常用的炮眼布有 。 10.综合机械化开采工作面工序主有 。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主井采用斜井,副井采用立井的综合开拓是目前大型矿井普遍采用的开拓方式。( ) 2.区段分层平巷的水平式布置一般适用于倾角较大的煤层。( ) 3.为了减少煤柱损失和煤体自燃威胁,我们一般把阶段运输大巷布置在煤层中。( ) 4.《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记录煤炭开采技术的著作。( ) 5.划分井田时,尽可能利用自然条件作为井田边界。( ) 6.片盘斜井开拓只适用于小型矿井。( ) 7.煤层之间的开采顺序一般采用自下而上逐次开采的上行开采顺序。( ) 8.直接延伸原有井筒的特点是:投资少、提升单一、对生产影响也较少。( ) 9.基本顶来压明显与否,只与基本顶的悬顶面积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 25°。( )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石门 2.水平 3.矿井开拓方式 4.采煤方法 5.对拉工作面 四、问答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简述立井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2.合理的阶段斜长要考虑哪些因素? 3.说明综采双滚筒采煤机的割煤、进刀方式及其适用条件。 4.倾斜长壁采煤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5.试分析上、下山开采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6.简单比较区段平巷的单巷布置、双巷布置的特点。 五、画图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绘出采煤工作面前后方支撑压力分布图。 2.绘出大巷装车式下部车场(顶绕式或底绕式平剖面图) 总 分 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 专业班级: 姓名: 学 号: … ………………………密………………………………封………………………………线…………………………

煤矿开采学复习题

第一章 1.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称煤田。 2.矿区;统一规划和开发的煤田或其一部分。 3.井田:划给一个矿井(露天矿)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称井田或矿田。 4.矿田的范围:指井田沿煤层走向的长度和倾向的水平投影宽度。 6矿山井巷可分为:直立、水平、倾向巷道。 7.直立巷道有:立井、暗立井、溜井。 水平巷道:平硐、大巷、平巷、石门。 倾向巷道:斜井、暗斜井、上、下山斜巷。 8.一个阶段:是在煤田范围内,沿着煤层的倾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长条部分称为一个阶段。 9.阶段内再划分:采区、分段、带区式。 10..开采水平:通常将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简称“水平”。 阶段与水平的区别:阶段表示井田的一部分,水平是指布置大巷的某一高标水平面。广义的水平不仅表示一个水平面,同时也是指一个范围,即包括所服务的相应阶段。 11.矿井主要生产系统:运煤、通风、运料排矸、排水系统。 第二章 1.采煤方法:采煤系统与采煤工艺的综合及其在时空的配合。 2.采煤系统:掘进、回采在时空上的配合。 3.采煤工艺:各种工序在时空上的配合。 4回采工作面:在采场内进行的煤壁。 回采工作:在采场内,为采煤所进行的破、装、运、支助等工作。 采场:用来直接采取大量煤炭的场所。 5.分层采煤法:倾斜、水平、斜切分层。 第三章 1.长壁采煤工作面的采煤工艺:炮采、普采、综采。 炮采:爆破采煤工艺。普采: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综采: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 2.爆破采煤工艺包括:打眼、放炮落煤和装煤、人工装煤、刮板输送机运煤、移置输送机、人工支护和回柱放顶等主要工序。 3.爆破落煤:由打眼、装药、填炮泥、联线及放炮等工序组成。 要求保证规定进度,工作面平直,不留顶煤和底煤,不破坏顶板,和不崩倒支柱和不崩翻工作面输送机,尽量降低炸药和雷管的消耗。 4.炮眼布置有:单排眼、双排眼、三排眼。 5.炮采工作面的支护:金属摩擦支柱、铰接顶梁、单体液压支柱、丛柱、密柱支护、木垛、斜撑支架、切顶墩柱。 6.最大控顶距:指工作面推进一次或两次后,工作空间达到允许的最大宽度。 最小控顶距:使工作空间只保留回采所要求的最小宽度。 最大控顶距与最小控顶距之差称放顶步距。 7.采煤机的位置及旋转方向:当我们面向回风平巷站在工作面时,若煤壁在右手侧,则为右工作面,反之为做工作面。右工作面的单滚筒采煤机安装左螺旋滚筒,割煤时滚筒逆时针旋转。左工作面与之相反。 8.普采面单滚筒采煤机的割煤方式:①.双向割煤、往返一刀②.∞字形割煤、往返一刀③.单

煤矿开采学整理

一、名词解释(5*3) 1.煤田: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发育的含煤岩系。 2.矿区:统一规划和开发的煤田或其中一部分。 3.矿井生产能力:一般指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以Mt/a为单位 4.井型:我国把矿井划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称井型。 5.矿井年产量:矿井每年生产出来的煤炭产量,以万t或mt表示。 6.采(盘)区上、下山:服务于一个采(盘)区的倾斜巷道。 7.阶段:在井田范围内,沿着煤层倾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成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一长条部称为一个阶段。 8.水平:通常将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简称水平。 9.采区:在阶段范围内,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块段,每一块称为一个采区。 10.采煤工艺:在采煤工作面内按照一定顺序完成各项工序的方法及其配合,称为采煤工艺。 11.采煤系统:回采巷道的掘进和回采工作面之间在时间上的配合以及在空间上的相互位置关系,称为采煤系统。 12..采煤方法:采煤方法就是采煤系统和采煤工艺的综合及其在实践和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13.最大控顶距:当工作面推进一次或两次之后,工作空间达到允许的最大宽度。 14.最小控顶距:工作面空间只保留回采工作所需要的最小宽度,即最小控顶距。 15.放顶步距:最大控顶距与最小控顶距之差。 16.放煤步距:在采区工作面的推进方向上,两次放顶煤之间的推进距离 17.沿空留巷:区段平巷不需预先掘出,只需随工作面推进在采空区中留出,即~ 18.沿空掘巷:沿着已采工作面的采空区边沿掘进区段平巷。 19.准备巷道:为一个采区或几个区段服务的巷道 20.准备方式:准备巷道的布置方式称~ 21.下行开采顺序:先采上煤层(组)后采下煤层称下行式开采顺序,反之上~ 22.采出率:指工业储量中,设计或实际采出的那一部分储量,约占工业储量的比例,以百 分数表示:采区采出率= 100% 开采损失 — 业储量 采区工业储量 采区工 23.采区车场:采区上(下)山与区段平巷或阶段大巷连接处的一组巷道和硐室。 24.水平垂高:开采水平上、下边界之间的垂直距离。 25.放顶煤采煤法:在厚煤层中,沿煤层底部布置一个采高2-3m的长壁工作面,用常规方法进行回采,利用矿山压力的作用或辅以人工松动方法,使支架上方的顶煤破碎成散体后由支架后方放出,并经由刮板输送机运出工作面。 二、填空题(15*2) 1.根据巷道作用和服务范围不同,可将矿山井巷分为开拓巷道(井筒、井底车场、主要石门、运输大巷)、准备巷道(采区上下山、采区车场、采区峒室)和回采巷道(区段运输平巷、区段回风平巷、开切眼)三种类型。 2..四种采煤方法是单一走向长壁、单一倾斜长臂、倾斜分层长臂、水平分段放顶煤 3.炮采工序是_爆破落煤_、爆破及人工装煤、刮板运输机运煤、单体液压支柱支护顶板。 4.普采工序是用采煤机械同时完成落煤和装煤工序,运煤、顶板支护和采空区处理与炮釆工艺基本相同。 5.综采工序破、装、运、支、处五个主要生产工序全部机械化,是目前最先进的生产工艺。

采矿学试题及答案六

《煤矿开采学》试题(六)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3X 5= 15分) 1、米区上山 2、暗立井 3、可米储量 4、开拓煤量 5、采掘平衡 二、简答题(6X 6= 36分) 1、采区上山位置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2、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有哪些优点? 3、在解决井田开拓问题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4、试述综采放顶煤采煤法的主要工艺过程。 5、简述大采高综采工艺的特点及防止煤壁片帮的措施。 6、阶段内的再划分有哪几种方式? 三、分析题(2X 12= 24分) 1、试分析我国煤矿井田开拓的发展方向。 2、试分析仰斜开采和俯斜开采的特点及使用条件。 四、综合题(25分) 用双线条绘出斜井多水平上山式开拓平、剖面示意图,标出井巷名称,并写出井巷掘进顺序、运煤系统及通风系统。 《煤矿开采学》试题(六)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 1、采区上山

服务于一个采区的倾斜巷道 2、暗立井 又称盲立井、盲竖井,又称盲竖并、盲立井,为不与地面直接相通的直立巷道,其用途同立井。 3、可采储量 矿井可采储量〔Z)是矿井没计的可以采出的储量,故Z = (Z-P)C式中P —保护工业场地、并筒、井田境界、河流、湖泊、建筑物等留置的水久煤柱损失量;C__采区采出率,厚煤层不低于0. 75; 中厚煤层不低于0.8;薄煤层不低于085;地方小煤矿不低于0.7 。新井设计时可按上述数据选取。 4、开拓煤量 是井田范围内己掘进开拓巷道所圈定的尚未采出的那部分可采储量。 5、采掘平衡 准备巷道的开掘和工作面成一顶的比例 二、简答题 1、采区上山位置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采区上山的位置,又布置在煤层中或底板岩层中的问题;对于煤层群联合布置的采区,还有布置在煤层群的上部、中部或下部的问题。 (一)煤层上山 (1)开采薄或中厚煤层的单—煤层采区,采区服务年限短;(2)开采只有两个分层的单—厚煤层采区,煤层顶底板岩层比较稳固,煤质在中硬以上山不难维护;(3)煤层群联合准备的采区,下部有维护条件较好的薄及中厚煤层;(4)为部分煤层服务的、维护期限不长的专用于通风或运煤的上山。 (二)岩石上山

煤矿开采方法试题与答案

煤矿开采方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20分) 1.井田开拓方式主要分为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综合开拓。 2.环形井底车场布置形式主要方式有立式、斜式、卧式。 3.矿井主要运输大巷布置方式为分层大巷、集中大巷、分组集中。 4.衡量矿井采掘关系的“三量”是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 5.采区上部车场基本形式主要分为平车场、(顺向、逆向)甩车场、转盘车场。 6.采区中部甩车场线路组成一般包括存车线、调车线。 7.下山采区的硐室主要有绞车房、变电所、水泵房。 8.矿井延深方案主要有直接延深、暗井延深、新打一个暗井、延深一个井筒、深部新开立井或斜井。 9.“三下”开采主要包括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 10.地下开采后地表移动和变形分为下沉、水平移动、倾斜、水平变形、曲率变形 二、判断题(10分) 1.地表塌陷移动范围一般大于井下开采范围。(√ ) 2.矿井三量可采期可准确的判断矿井采掘关系。(×) 3.大型矿井采用综合开拓一般采用主立副斜开拓布置方式。(×) 4.煤层倾角小时,斜井可采用底板穿入煤层布置方式。(× ) 5.井筒布置在井田浅部,其工业广场占地面积比较大。(×) 6.开采水平高度越小,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就越高。( × ) 7.工作面长度超过300m时,回采煤量可能大于准备煤量( × ) 8.矿井配采是巷道掘进排队的依据。(√ ) 9.中部车场采用甩入石门布置,上山则布置在底板岩石中。(√ ) 10.轨道上山中部车场牵引角,一般小于二次回转角。(√ ) 三、名词解释(20分) 1.综合开拓 指采用立井、斜井、平硐等任何两种形式开拓的方式 2.分组大巷 指为一个煤组服务的运输大巷。 3.竖曲线 指平面线路与斜面线路相交处或两个斜面线相交处,设置竖直面上的曲线。 4.起坡点

煤矿开采学-试题.doc

《采矿学》复习资料模拟试题一 一、概念 1.矿井生产能力 2.井工开采 3.开采水平 4.开拓巷道 5.房式采煤法 二、填空题 1. 采场内为采取煤炭而进行的、、、及采空区处理等一 系列工作称为回采工作。 2.综采工作面端部斜切进刀方式分为和两种。 3.井底车场是连接和井下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是连接井下运输和提升两个环节的枢纽。 4.按煤层赋存条件,准备方式分为、、三种。 5.据调车方向,采区上部平车场分平车场和平车场。 三、简答题 1.采煤方法分类依据是什么? 2.普采面使用单滚筒采机如何确定滚筒旋向? 3.说明放顶煤采煤法特点? 4.立井开拓方式基本特征是什么? 复习资料模拟试题二 一、概念 1、矿井核定生产能力 2、采区 3、普采工艺 4、放顶煤采煤法 5、沿空掘巷 二、填空 1. 采煤方法包括和两项主要内容。 2.通常将设有、并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 3.最大控顶距与最小控顶距之差称为。 4.根据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液压支架配套的刮板输送机台数和放煤口位置不同,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液压支架可分为单输送机放煤、双输送机放 煤和双输送机 放煤三种类型。 5.下,下,下和上采煤叫“三下一上”采煤。 三、简答题 1、壁式体系采煤法具有哪些主要特点? 2、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方式有哪些? 3、采煤作业规程的编制内容有哪些?

4、倾斜长壁采煤法有哪些主要特点? 5、试说明采区车场的作用与组成? 复习资料模拟试题三 一、概念 1、房柱式采煤法 2 井底车场 3开拓方式 二、简答题 2、如何确定开采水平垂高? 3、按井筒(硐)形式,井田开拓方式有哪些? 4、如何确定采区上山数目及其相对位置? 5、为什么现代化大型矿井常采用主斜-副立井综合开拓方式? 6、综合开拓的类型及其应用? 复习资料模拟试题四 一、概念 1.回采工艺 2.采煤方法 3.剥采比 4.沿空留巷 二、简答题 1、综采面双滚筒采机如何确定滚筒的旋向? 2、合理的煤层开采顺序的效能是什么? 3、简述采区上、中、下部车场的基本类型? 4、开拓方式有哪些分类? 复习资料模拟试题五 一、概念 1、炮采工艺 2、井底车场 3、矿井生产能力 4、倾斜长壁采煤法 二、简答题 1、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区段平巷单巷布置与双巷布置的特点与应用? 2、倾斜长壁采煤法的主要优缺点? 3、立井开拓时,如何确定井筒的位置? 4、如何合理确定矿井的生产能力? 5、什么叫“三下一上”采煤? 三、论述题 1、论述对拉工作面的优点及其适应条件。 2、普采工作面单滚筒采煤机的割煤方式有哪些?依图叙述单滚筒采煤机割 三角煤斜切进刀过程。

煤矿开采方式复习题及复习资料

煤矿开采复习题 第一章井田开拓基本知识 1、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含碳物质沉积形成的基本连续的大面积含炭地带。 2、井田:在矿区内,划归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 3、煤田划分为井田要考虑哪些主要因素? 答:(1)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地质构造作为井田边界,或者保护地面设施,如河流,铁路、城镇等作为井田边界。 (2)要有合理的走向长度: 在一般情况下,井田走向长度应大于倾斜长度。 (3)要处理好相邻井田的关系: 在一般应先浅后深,先易后难分别开发建井,节约初期投资。 (3)要为矿井的发展留有余地: 应充分考虑煤层赋存条件,技术发展趋势等因素。 (5)要有良好的安全经济效果: 使矿井有合理的开拓方式和采煤方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可靠。 4、如何合理确定矿井的生产能力? 答:(1)井田储量: 通常井田储量越大,矿井生产能力越大,反之则应小。 (2)开采条件: 有可采煤层的层数,层间距离,煤层厚度及稳定厚度,煤层倾角,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等。 (3)技术装备水平: 主要考虑采掘技术和机械设备。 (4)安全生产条件: 主要指瓦斯、通风、水文地质等因素的影响。 在上述四个方面中,储量是基础,开采能力是关键。 5、确定矿井服务年限为何要考虑储量备用系数?

答;(1)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局部地质变化、勘探的储量不可靠、采区采出率短期内不能达到规定的要求等原因,使矿井储量减少: (2)由于挖掘生产潜力使矿井产量增大: (3) 投产初期,由于缺乏经验,采出率达不到规定的数值,增加了煤的损失。 由于上述原因,矿井设计服务年限将会缩短,影响矿井经济效益。为了保证矿井可靠的服务年限,必须考虑储量备用系数。 6、试述矿井生产能力、服务年限及储量之间的关系。 答;矿井生产能力、服务年限及储量之间有密切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T=Zk/AK 式中Zk--------矿井可采储量,万t ; T----------矿井设计服务年限,a ; A---------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万t/a ; K---------储量备用系数。 7、国家对煤炭资源采出率的具体规定是什么? 答:采区采出率:薄煤层不低于85%,中厚煤层不低于95%,厚煤层不低于75%,采用水力采煤的采区采出率不低于70%。 采煤工作面的采出率:薄煤层不低于97%,中厚煤层不低于95%,厚煤层不低于93%。 8、矿井储量:是指井田内可采煤层的全部储量。 9、盘区:是沿煤层的延展方向布置大巷,在大巷的两侧划分为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块段,这样的块段称为盘区。 10、矿井服务年限:是指按矿井可采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并考虑储量备用系数计算出的矿井开采年限。 11、判断题: (1)在一般情况下,井田走向长度应大于倾斜长度。(√) (2)近水平煤层井田无论是沿走向还是沿倾向,都是采用垂直划分法。(√) 12、填空题: (1)根据巷道服务范围及其用途,矿井巷道可分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三类。 (2)地面生产系统通常包括:(地面提升系统)、(运输系统)、(排矸系统)、(选煤系统)和(管道线路系统)。

煤矿开采学考题

煤矿开采学考题 1煤田由含碳物质沉积而形成并大致连续的含煤地带成为煤田 2矿区统一规划和开发煤田或其一部分形成的社会区域成为矿区 3井田划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成为井田4矿井生成能力一般是指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 5矿井的年产量是指每年实际生产出来的煤炭 量 6石门与煤门其长轴线与煤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水平巷道,位于岩石内的称为石门 7上山与下山服务于一个采区的倾斜巷道,称为采区上山或下山,位于水平运输大巷以上的称为上山8阶段在井田范围内,沿着煤层的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

分,每个长条部分叫做阶段 9水平广义上讲,水平是具有某一标高的水平面。在矿井实际生产中,通常将布置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 10采区式在阶段范围内,沿煤层走向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块段,每一块段称为采区,每个采区又沿倾向划分为若干区段 11分段式在阶段范围内,沿倾向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长条部分称为分段,每个分段斜长布置一个工作面,这种划分称为分段式 12带区式在阶段范围内沿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带区,带区内又划分为若干个倾斜分带,每个分带布置一个回采工作面 13矿井生产系统指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动力供应等生产系统 14开拓巷道服务于全矿井、一个水平或若干个采区的巷道 15准备巷道服务于一个采区或数个区段的巷道16回采巷道服务于回采工作面的巷道仃采煤工艺在回采工作面内各道工序按照一定顺序完成的方法及相互配合方式称为采煤工艺18采煤系统指采区内的巷

道布置系统以及为了正常工生产而建立的采区内用于运输通风等目的的生产系统 19采煤方法指采煤系统与采煤工艺的综合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20按煤层角分类:近水平煤层、缓倾斜煤层、 倾斜煤层、急倾斜煤层 按煤层厚度分类:薄煤层、中厚煤层、厚煤层按采煤工艺分类:爆破采煤法、普通机械化采煤法、综合机器化采煤法 按采空区处理分类:垮落采煤法、刀柱法、充填采煤法、缓慢下沉法 按推进方向分类:走向长壁采煤法、倾斜长壁采煤法 按煤层开采方式分类:整层采煤法、分层采煤法22产生不响炮的原因 电源问题,如发爆器有故障;网路断路、短路, 设计不当;雷管不导通23产生拒爆的原因 电路问题,包括电源,网络、桥丝等;炸药雷管质量问题;操作问题 24放空炮的原因 充填炮眼的炮泥的质量不好;炮眼密集系数不合理;炸药性能不合适

煤矿开采方式复习题

3、煤田划分为井田要考虑哪些主要因素?答:(1)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地质构造作为井田边界,或者保护地面设施,如河流,铁路、城镇等作为井田边界。(2)要有合理的走向长度:在一般情况下,井田走向长度应大于倾斜长度(3)要处理好相邻井田的关系:在一般应先浅后深,先易后难分别开发建井,节约初期投资(3)要为矿井的发展留有余地:应充分考虑煤层赋存条件,技术发展趋势等因素。(5)要有良好的安全经济效果:使矿井有合理的开拓方式和采煤方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可靠。 4、如何合理确定矿井的生产能力?答:(1)井田储量:通常井田储量越大,矿井生产能力越大,反之则应小。(2)开采条件:有可采煤层的层数,层间距离,煤层厚度及稳定厚度,煤层倾角,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等。(3)技术装备水平:主要考虑采掘技术和机械设备(4)安全生产条件:主要指瓦斯、通风、水文地质等因素的影响。 在上述四个方面中,储量是基础,开采能力是关键。 5、确定矿井服务年限为何要考虑储量备用系数?答;(1)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局部地质变化、勘探的储量不可靠、采区采出率短期内不能达到规定的要求等原因,使矿井储量减少:(2)由于挖掘生产潜力使矿井产量增大:(3) 投产初期,由于缺乏经验,采出率达不到规定的数值,增加了煤的损失。由于上述原因,矿井设计服务年限将会缩短,影响矿井经济效益。为了保证矿井可靠的服务年限,必须考虑储量备用系数。 7、国家对煤炭资源采出率的具体规定是什么?答:采区采出率:薄煤层不低于85%,中厚煤层不低于95%,厚煤层不低于75%,采用水力采煤的采区采出率不低于70%。采煤工作面的采出率:薄煤层不低于97%,中厚煤层不低于95%,厚煤层不低于93%。 9、盘区:是沿煤层的延展方向布置大巷,在大巷的两侧划分为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块段,这样的块段称为盘区。10、矿井服务年限:是指按矿井可采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并考虑储量备用系数计算出的矿井开采年限。(2)地面生产系统通常包括:(地面提升系统)、(运输系统)、(排矸系统)、(选煤系统)和(管道线路系统)。 1、井田开拓:是由地表进入煤层为开采水平服务所进行的井巷布置和开掘工程。 2、矿井开拓方式:是矿井井筒形式、开采水平数目及阶段内的布置方式的总称。 7、简述综合开拓的类型及适应条件。答:(1)斜井——立井综合开拓斜井作主井,主要是利用斜井可采用强力带式输送机、提升能力大及井筒易于延深的优点。立井作副井提升方便、通风容易。适应条件:井田内煤层埋藏不深,表土层不厚,水文地地质简单。(2)平硐——立井综合开拓平硐作为主井、立井作为副井。主井采用矿车运输生产能力大,副井作为进风、升降人员和提矸的辅助提升。适应条件:煤层赋存位置较高的山岭、丘陵或沟谷地区,只要上山部分储量能满足同类井型的水平服务年限要求。(3)平硐——斜井综合开拓平硐作为主井,担负整个矿井井下运输、进风及排水等任务。斜井作为回风井兼做安全出口。适应条件:煤层赋存位置较高的山岭、丘陵或沟谷地区,水文地质简单。 4、为什么大型和特大型矿井广泛采用底卸式矿车运输?答:底卸式矿车与同样容量固定式矿车相比车厢较窄,可采用600mm轨距,从而使车场及运输大巷的宽度减少,节省巷道工程量,却卸煤方便,效率较高(为固定矿车及翻笼时的6~8倍)井底车场的通过能力大。所以我国大型矿井及特大型矿井,大巷运输均采用3t或5t底卸式矿车。 6、选择井底车场形式的主要原则有哪些?选择井底车场形式时,需要考虑那些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