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制板蚀刻废液循环利用及铜回收新技术及设备

合集下载

浅议印制电路板蚀刻废液实用再生技术

浅议印制电路板蚀刻废液实用再生技术

摘 要
目前印制 电路板蚀刻废液 的再 生及循 环利用 ,已受到工业界 的广泛 关注。简要 介绍 、分析 了两种蚀 刻废
液 实 用 的 再 生 技 术 。 酸 性 蚀 刻 废 液 膜 电解 技 术 可 同 时 实现 酸 性 蚀 刻 废 液再 生 和 铜 回收 , 节 约 大量 的 氧化 剂 和 盐 酸 ;碱
D ic s n 0 a tc l e e r t n t C 1 g● S0一 ’ Us i n pr c i a 2 ne a』 ● l l t ~・ s - o ‘ r l ● 0 J nn0 e 0 e
s nte c ntf rpr nt d c r ui a d pe t ha o i e i c tbo r
性蚀刻废 液萃取 一 电积技 术再 生的 同时 ,也可 以回收铜 。蚀 刻废 液再生可 实现 资源最高效的循 环利用 ,预计具有较 广阔
的应 用 前景 。 关 键 词 印 制 电 路 板 ;蚀 刻 废 液 ;再 生 ;萃 取 ; 电解 中 图 分 类 号 :T 4 ,T 7 .+ 8 N 1 Q1 14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编号 :10 — 0 6( 0 2) 2 0 4 — 2 0909 2 1 0—020
劳 动 量 , 实现 了 人 、机 的友 好 配 合 。广 东 省 工业 技 术 研 究 院 已建立 了3 个不 同规模 的示 范工 程 ,对 环 境
的 影响 因子低 ,经 济 效益 显著 ,值得 推广 。 不 幸 的是 , 一 些 不 良的环 保 公 司利 用 印制 电 路 企 业 缺 乏 必 要 的 化 学 知识 的弱 点 ,声 称 可 以从 酸 性 蚀 刻 废 液 中 电积 出板 状 金 属 铜 ,从 而 坑 害 印 制 电 路

蚀刻循环再生技术

蚀刻循环再生技术

前言尊敬的客户:感谢您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如果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阅读以下全文,我们将不胜感激,我们对以下内容的真实性愿意承担一切责任!我们富源科技发展公司是中国最早引进和生产蚀刻废液再生及铜回收系统的港资企业,公司自从80年代末期开始至今,在国内已经有30多套蚀刻再生系统在被客户使用,给客户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富源公司已经拥有近10多年的工作经验,此系统在技术和控制方面已经非常成熟。

目前富源公司是香港王氏、嘉宏电路板有限公司、广州依利安达、美亚(国际)厨具、安柏电路板厂、至卓飞高、科惠电路等公业界合作伙伴。

蚀刻循环再生技术在国外最早应该说是瑞典人发现的,后又经加拿大人的合作和开发才被成功地应用到了PCB蚀刻液的再生方面,我国大陆最早使用蚀刻液再生的PCB企业应该说是广州依利安达(现在属于建滔集团旗下),是在1994年的时候,由我们富源公司与加拿大合作生产的,此系统的成功应用给PCB企业的清洁生产和能源节约带来了划时代的贡献。

蚀刻再生系统的确是一个既双赢、又环保;既能提高做板品质,又可以直接降低生产成本的好项目。

可能由于近两三年来铜价的巨涨,引来了很多因牟取暴利而效仿我们设备的企业(2004年以前,国内就我们一家),确实把整个行业搅的很乱,这给客户的心中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不了解行情的客户多少都会受到干扰,担心设备还不太成熟,风险会很大等等,其实这些担心就客户而言都是非常正常的。

我们富源现有30多套设备在24小时地被用户使用,我们有着10多年的用户在向客户证明,我们有着10多年的信誉在向客户保证,我们愿意承担客户所担心的全部风险!其实此系统的设计和结构并不复杂,它的技术含量针对线路板的品质来讲,主要是取决于再生用的萃取剂(AB油)和蚀刻稳定剂(EB添加剂) ;设备的寿命和出铜的品质好坏全取决于电解槽阳极的材质与处理技术,我们把它称为“品质三要素”。

富源公司在以上这些技术方面在10年前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技术和知识产权。

电子线路板蚀刻废液中铜的回收新工艺

电子线路板蚀刻废液中铜的回收新工艺

98
第 31 卷
将滤液直接加入反应釜中加热浓缩得副产物 1- 氯化铵, 母液回用, 浓缩过程产生的水蒸汽经冷凝 后回用。 2.2.3 沉淀转化
( 1) 将 Cu(OH)2 沉淀 置 于 搪 瓷 反 应 釜 中 , 加 热 水 ( 2.2.4(1)步 骤 中 冷 却 水) 搅 拌 , 并 加 片 碱 调 节 pH, 使 Cu(OH)2 沉 淀 转 化 为 CuO( 内 含 少 量 Cu(OH)2) , 加 碱 过 程 中 开 启 真 空 泵 。加 碱 完 毕 后 , 盖 上 反 应 釜 盖。
2 试验部分
2.1 工艺流程 试验采用工艺流程如图 1 所示。
2.2 实验步骤 2.2.1 中和沉淀
将酸性铜废液和碱性铜废液置于同一容器, 采用 空气搅拌进行中和, 静置一段时间后压滤, 得 Cu(OH)2 沉淀和滤液。 2.2.2 滤液处理
收稿日期: 2007- 03- 19; 修回 2007- 08- 30 作者简介: 黄晓峰( 1966- ) , 男, 工程师, 学士, 主要从事废水处理工艺研究,( 手机) 13787340058( 电子信箱) nhwql@sina.com,nhdxwql@yahoo.com.cn。
镉 溶解氧 化学需氧量
0.002 4.7
16.5
0.0005 8.1
7.9
0.001 -
10
4.2 卵子破膜率孵化率提高 常规的海水育苗用水, 由于水质差、悬浮物多, 丝
状菌、聚缩虫等大量繁殖, 致使卵子附着物严重。采用 净水器以后, 牙鲆鱼、河豚鱼卵子破膜过程中附着物 明显减少, 孵化率比原来提高 10%以上。 4.3 养殖成本和劳动强度降低
Ab st r act : The technology of treatment and recovery of copper sulfate in mixing acid and alkaline etching solution was reviewed, which not only solved the problem of up- to standard discharge of the solutions but also obtained by- product. The technology is easy operated and cost effective, with low consumption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oundness. Key wor d s: printed circuit board; wastewater containing copper; recovery; treatment; copper sulfate

单液型酸性铜蚀刻液的循环再生与铜回收新工艺开发

单液型酸性铜蚀刻液的循环再生与铜回收新工艺开发

用作者简介:王峰(1997-),男,河南邓州人,硕士,高级工程师,专业方向:工商管理。

基金项目:2017年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技术开发项目(2017KF004)王峰,王辉,韩宝森,颜克海,李忠(广州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1458)摘要:PCB 生产过程中的蚀刻液在使用后会产生大量的铜废水,若直接排放不仅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还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因此,对蚀刻液进行循环再生及铜回收是一项节约成本、降低污染的措施。

传统的蚀刻液循环再生及铜回收工艺一般采用双液型酸性蚀刻液,且工艺回收利用效果不足,资源浪费严重。

本工艺设计采用单液型酸性蚀刻液作为生产线蚀刻液,利用隔膜电解技术对废蚀刻液进行循环再生及铜回收,通过对生产线中ORP 值(氧化还原电位)和铜含量比重进行监控,对不同ORP 值废蚀刻液进行电解处理和调配,可直接循环再生回到生产线形成再生液。

该项工艺设计中设定蚀刻液的工作ORP 值为480~600mv ,铜含量比重为1.25~1.35。

通过实验检测提铜处理前的蚀刻液铜含量为55050mg/kg ,提铜处理后的蚀刻液铜含量为7551mg/kg ,铜回收率达到86.28%。

该工艺不仅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废液循环再生利用,降低环境污染,而且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关键词:蚀刻液;单液型;隔膜电解;铜回收;循环再生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0912(2019)08-0029-03印刷电路板(PCB )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已经成为电子信息的支柱产业。

然而PCB 产业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的蚀刻、微蚀刻,会使得基材覆铜板中50%~60%以上的铜被蚀刻变成废的蚀刻液,产生的铜废水具有浓度高、污染严重的问题[1,2]。

因此,在发展PCB 生产的同时,如何进行废水处理、高效利用刻蚀废液中残留的有用成分、去除废液中影响微蚀效果的成分,形成分离铜、微蚀液循环再生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传统工艺及现有的铜回收及蚀刻液循环再生工艺技术有以下缺点:(1)采用的双液型酸性蚀刻液使用时有安全性低、成本高的问题[3];(2)电路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微蚀液含有大量铜离子,未能有效回收利用,造成资源浪费[4];(3)传统工艺的微蚀液中铜离子浓度达到一定值,微蚀刻能力就明显减弱甚至失效,需要换槽,废液需排放,造成资源浪费。

碱性蚀刻子液配方及故障解决+蚀刻液再生回用铜回收设备药水参数要求

碱性蚀刻子液配方及故障解决+蚀刻液再生回用铜回收设备药水参数要求

一、碱性蚀刻子液的调配(以配制2000L蚀刻子液为例)1、在调配罐中加入640升自来水。

2、加入560 KG蚀板盐并开启搅拌。

3、待蚀板盐大部分溶解时加入800升25%氨水继续搅拌。

4、直到蚀板盐完全溶解,再加入6公斤碱性蚀刻添加剂。

5、搅拌均匀,化验合格即可使用。

(注:配完后一定要化验氯离子和PH,达到贵司所要求参数后才打到楼顶使用。

)二、碱性蚀刻线工作缸蚀刻液药水参数1、CL-:170 g/L ~210 g/L2、Cu2+:120 g/L ~140 g/L3、pH :8.2 ~8.8 (热溶液时的pH)4、比重:1.18 ~1.25 g/cm35、温度:48 ~52℃6、压力 1.5~3.5 kg/m3三、碱性蚀刻线常见故障解决1、含铜量的多寡对线路侧蚀影响是很小的,但PH、温度过高和时间过长,侧蚀会明增加。

2、蚀刻均匀性:蚀刻液蚀刻掉铜的均匀分布能力。

3、蚀刻因子:线侧蚀度和线厚比值。

蚀刻因子愈高则代表侧蚀愈低,若蚀刻因子降低则可能受以下因数影响。

(A)药液问题:①PH>8.6时,蚀刻因子降低,尤其当NH3•H2O含量升高时。

②氯离子过高,蚀刻因子降低。

③温度愈高则侧蚀愈低,温度愈低则侧蚀愈高,但蚀刻速度会降低。

④亚铜离子(一价铜)过多,蚀刻因子降低。

亚铜离子过多的原因可能因O2不足,此时应增加抽风系统的通气量。

⑤铜离子太低,蚀刻因子降低。

(B)机械问题:①上下喷压不均,造成其中一面过蚀。

此时因调整上下压力,使板子出来后蚀刻程度一致。

②喷嘴或滤网阻塞,造成压力不稳定,蚀刻时间难以控制。

③喷嘴摇动角度过大,细线路的走向应尽量与摆动方向平行。

④蚀刻时间过久,造成过蚀现象。

一般认为铜厚的不均而导致所需的蚀刻时间不同。

若将蚀刻控制到100%均一次蚀刻干净,将会造成部分板子有过蚀现象。

4、问题与对策:(一)速度降低(二)蚀刻不均匀(三)沉淀(四)侧蚀大蚀刻过度(五)蚀铜不足(六)蚀刻机结晶过多四、蚀刻机的维护1.检查喷嘴压力:喷嘴压力可通过每只喷管的压力表表现出来。

酸性蚀刻废液再生循环回收系统 _120吨_ (1)

酸性蚀刻废液再生循环回收系统 _120吨_ (1)

0.42
0.3
0.08
99.2
总量(T)
0.0562
0.0401
0.0107
13.273
7.1.2 水平衡 根据设备供应商介绍,本项目使用的设备常年连续处于封闭状态运行,车间地坪
进行一般清扫,无需冲洗,且各设备进料单一,设备不需要进行清洗,新鲜水大概 需要 30 m3/月。
项目
洗气塔用水
组分调节
洗铜水
3.原辅材料情况
3.1 项目使用的化学原辅材料
工艺流程
酸性蚀刻 废液再生循 环回收利用
处理系统
原料 1 原料 2 辅料 1 辅料 2
物料类别
酸性蚀刻液
氯酸钠 盐酸
氯化钠 工业废铁 氢氧化钠 电解稳定剂 蚀刻添加剂 过滤棉芯
成分含量 H+:1.5~2.5 N Cu2+:100~160g/L Cl-:220~280 g/L
1
三氯化铁储存罐
PT-10000L
2
酸性蚀刻液子液储存罐 PT-10000L
2
新增 新增 新增 新增 新增 新增
酸性蚀刻废液储存罐
PT-10000L
2
依托现有
5.项目工艺流程及主要产污环节
5.1 酸性蚀刻液及铜回收工艺流程图
图 5-1 酸性蚀刻液及铜回收工艺流程图 5.2 工艺说明
酸性蚀刻液进入阳离子膜电沉积系统处理采用的是批量进液处理,每批次进液量 约 5 吨,每批次处理时间约 7 天。
8.1.4 本项目水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
废水类 型
产污环节
污染物产生量
治理措 污染物排放量 标准浓度
产生量 浓度(mg/L) (m3/a)

浓度 排放量 (限值)

碱性蚀刻液中铜回收与废液、铜氨废水的循环使用

碱性蚀刻液中铜回收与废液、铜氨废水的循环使用

碱性蚀刻液中铜回收与废液、铜氨废水的循环使用目前碱性蚀刻液由危险废物回收商进行资源化回收铜,生产硫酸铜产品,没有对氨进行回收和处理,也不能回收失效的蚀刻液和铜氨废水的循环使用,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且导致运输过程的能源消耗和成本增加。

为响应国家“清洁生产、变废为宝、发展循环经济、创建节约型社会”的号召,计划安装“在线含铜废蚀刻液的资源化回收”成套设备。

2009年1~7月份含铜废蚀刻液产生量为:碱性蚀刻废液和后面的水洗产生的铜氨废水为本公司主要NH3-N的排放源。

二、减少末端处理前的污染因子—NH3-N1、氨氮对环境的影响氮素物质对水体环境和人类都具有很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氨氮会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氨氮会与氯反应生成氯胺或氮气,增加氯的用量;含氮化合物对人和其它生物有毒害作用:①氨氮对鱼类有毒害作用;②NO3-和NO2-可被转化为亚硝胺——一种“三致”物质;③水中NO3-高,可导致婴儿患变性血色蛋白症——“Bluebaby”;加速水体的“富营养化”过程;所谓“富营养化”就是指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而引起水质恶化,其主要因子是N和P(尤其是P);解决的办法主要就是要严格控制污染源,降低排入水环境的废水中的N、P含量。

2、线路板废水中的氨氮来源目前碱性蚀刻目1) Cu2+: 125~145~165g/L 2) Clˉ: 4.0~4.8~5.3N3) PH值: 8.0~8.4~8.8(PH计读数) 4)比重: 1.165~1.190~1.215)温度: 47~53℃6)目体积1025L7)补充液配制:Clˉ4.0~5.3N ; OHˉ3.4~3.9N单耗:(1) 蚀板盐:60Kg/ K Sq.Ft(2) 蚀板液210LT/ K Sq.Ft。

实际补充蚀刻子液2.5~3吨/天。

氨水洗目1) NH3.H2O: 20% , 30~45~60g/L2)目体积95L单耗:氨水95LT/ K Sq.Ft碱性蚀刻生产线的月产量:由此可见:按照理论计算,月产30万平方英尺的蚀刻线排放浓的蚀刻废液大约:300,000*210/1000 =63,000L=63m3=63*1.19=75吨,大约含铜=75*145=10807Kg=10.8吨/月=129.6吨/年。

含铜蚀刻废液利用处置新工艺分析

含铜蚀刻废液利用处置新工艺分析

含铜蚀刻废液利用处置新工艺分析摘要:含铜蚀刻废液是PCB产业的一种必然产物,对其进行回收处置能够提炼出铜盐或者金属铜,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文章对我国当前的含铜蚀刻废液利用处置的几种新工艺进行了探讨,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于我们更好的处置含铜蚀刻废液,减少其环境污染,并且创造新的经济价值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含铜蚀刻废液处置工艺经济价值社会价值1 含铜蚀刻废液的产生与分类PCB产业所产生的含铜蚀刻废液是对环境存在较大潜在威胁的危险废物。

本文通过比较两种主要工艺——中和沉淀法与溶剂萃取法,以“再生利用”并实现“零”排放为目的,论述了含铜蚀刻废液综合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对线路板进行蚀刻根据蚀刻液的不同,包括了氯盐、硫酸盐以及硝酸盐蚀刻液,但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是氯盐蚀刻液,在蚀刻的过程中,会产生对应的含铜蚀刻废液。

2 含铜蚀刻废液的处置新工艺2.1 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是指采用化学药剂与含铜蚀刻废液发生反应,从而使得含铜蚀刻废液中的铜能够被析出。

这种工艺包括了硫化沉淀法、烧碱法、纯碱法、石灰法以及氨法,其中硫化沉淀法的得到的产品是硫化铜泥,该种产品只能够用作火法炼铜的原料,其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一般用在废水深度脱铜。

石灰石法沉淀得到的是碱式氯化铜、氢氧化铜泥,但是有较多杂质,产品附加值较低。

纯碱法沉淀能够得到纯度较高的碱式碳酸铜,产品附加值较高。

而烧碱法与氨法工艺能够对PH值进行调节,从而得到碱式氯化铜以及氢氧化铜,产品附加值较高,但是由于引入了氨,在废水处理中还需要脱氨,成本过高。

比如,运用纯碱法制备氯化铜,其关键就是要通过纯碱使得含铜蚀刻废液中的酸液能够被碱中和,同时将钠盐与铜盐进行分离,其基本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2.2 还原法还原法也是一种含铜蚀刻废液的处置利用新工艺,当前常见的方法主要有金属还原法以及亚硫酸盐还原法,前者能够生产出海绵铜,但是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

而后则,则能够产生氯化亚铜,其产品的附加值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 110 / 11 《印制板含铜废液再生及铜回收成套设备 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编制单位:深圳市拓鑫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 2010年7月 1 / 111 / 11

1 前言 印制板含铜废液再生及铜回收成套设备技术规范是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年第二批工业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中批准制定的行业标准,标准号为2009-2863T-JB。2009年12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下达印制板含铜废液再生及铜回收成套设备技术规范标准,主要起划单位在2010年初开始了印制板含铜废液再生及铜回收技术、工艺路线的调查工作。在选取了有特点的行业企业后,对含铜废液再生及铜回收成套设备的运行进行了系统的监测;并对污染物治理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在这些实验工作与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技术要求,开展了本标准的制订工作。

2 制订本标准的必要性 到2007年中国大陆从事PCB生产的企业已超过3500家,PCB年产值达到1162.73亿元,增长16%,产量近1.5亿平方米,占世界比例近30%,已成为世界第一大PCB生产国。但是,PCB生产过程中会附产出多种废物,其中最难处理和处置的是铜蚀刻废液。其特点一是污染指数极高,属危害品(Hazard);二是产出量大,每平方米PCB需耗蚀刻液2~2.5升,我国PCB业的铜蚀刻废液年产约45-60万立方米;三是内含铜、氨等多种宝贵资源,废液含铜可高达120—190g/L,预计我国PCB行业中以各种形式蚀刻下来的铜在2010年将达到约18万吨,这约是中国铜年产量的20%和世界铜年产量的1%。 对于这样一种既是危害品又是综合资源的废物,若有高效的处理技术则可变废为宝,促进PCB行业的健康成长,处理不当则可能造成严重污染,随着PCB行业增长其排放物已经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造成了许多环境污染问题。甚至影响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 我国PCB产业规模巨大并仍在快速增长,产生大量铜蚀刻废液,造成铜和其它化学原料的严重浪费和的环境污染。在这种情况下,尽快制定相关设备的技术规范变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技术规范的尽快出台有利于促进行业的技术进步与健康发展。本技术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将提高废印刷电路板蚀刻液处理与综合利用设备的应用水平,规范设备设计、安装和操作方法。预计废印刷电路板蚀刻液处理与综合利用设备的技术规范实施后,将填补目前尚无相应国家或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的空白,使设备设计、制造和使用具有科学统一的依据,有力地促进产品技术发展和工程质量提高,使印制板清洁生产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使印制板生产走上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 标准制定依据 本标准的任务来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司,标准号为2009-2863T-JB。标准由机械工业环境保护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由深圳市拓鑫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和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联合起草。 立项后,起草单位遴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组,拟定2 / 112 / 11

了工作计划,组内人员进行了详细分工,在充分调研了国内多家印刷电路板厂和废蚀刻液回收设备制造厂,收集、检索和研读了大量相关的国内外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完成了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主要起草人为:陈荣贤、聂忠源、王亦宁、郭宝林、申红杰、王春兰等。

4 标准制定的主要工作过程 (1)2009年6月,向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司提供标准申报书:印制板含铜废液再生及铜回收成套设备技术规范项目建议书; (2)2010年1月,起草组成立并召开启动会议,主要讨论标准的初步框架和结构; (3)2010年4月,起草组组织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内部专家召开研讨会,对初步框架进行讨论、修改和完善;进入标准调研和起草阶段。 (4)2010年6月,起草组召开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内部专家研讨会对标准的初稿进行讨论修改;之后又进行第二稿和第三稿的修改,形成现在的标准征求意见稿。 (5)2010年7月,起草组完成征求意见稿初稿;

5 编制原则 标准编制过程中,遵循了以下原则: (1)以规模化印制板含铜废液再生及铜资源化回收利用为基本目标;以近年来在印制板含铜废液再生及铜回收设备领域的研究成果作为技术依据。 (2)适应我国印制板含铜废液再生及铜回收行业目前的发展现状,以标准的先进性、科学性、适用性来提高印制板含铜废液再生及铜回收成套设备产品技术水平。 (3)坚持统一,简化,选优,协调的原则,从含工艺成熟、铜回收效果好、节能减排、综合利用率高、符合国情的特点出发,综合分析规范实现的环境、技术、经济的可行性,选择工艺成熟、无害化处理效果好、建设成本低的控制技术,使标准具有可操作性。 (4)遵守国家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注重与现有同类规范的衔接,保证本标准的规范性和系统性。

6 标准内容的确定和说明 现有线路板生产企业采用的线路板覆铜箔蚀刻工艺要有盐酸\氧化剂蚀刻和氨水\氯化铵蚀刻两种。前一工艺产生的蚀刻废液主要含氯化铜和盐酸呈强酸性称为酸性氯化铜蚀刻废液,后一工艺产生的蚀刻废液主要含氯化铜氨络合物和氯化铵偏碱性.称为碱性氯化铜蚀刻废液。酸性蚀刻废液的回收利用工艺尚无成熟,特别是无三废产生的酸性蚀刻废液循环回用技术目前更达不到工业应用的水平。因此本技术规范只适用于碱性含铜废液再生及铜回收设备。 6.1 技术路线的选择 6.1.1 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6.1.1.1 废蚀刻液处理现状 3 / 113 / 11

目前,国内、外绝大多数的电子线路印制板是由覆铜板经蚀刻而生产的。蚀刻废液的产生在目前的工艺条件下不可避免,是印制板生产中需要排放处理的主要污染物。 世界上大多数电子线路印制板生产车间和企业的铜蚀刻废液是(交费/无偿/低价)送到专门的废液处理厂集中处理。这些处理厂普遍采用中和沉淀法或置换法回收铜,再将废液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最后排放。 国内蚀刻废液(含铜1409g/L一1609g/L)目前通行的做法是,将蚀刻废液在各印制板厂内储存起来,放在密封的池子或罐子里,做为危废委外处理。这些处理单位一般是经当地环保部门审批过有资格回收的公司,他们把废液拉回去,使用化学方法(中和法、电解法、置换法)回收废液里的铜,或变为硫酸铜产品。这些方法工艺落后,铜回收不彻底,处理的经济效益不明显,有二次污染物排放。特别是碱性蚀刻,由于有大量的氨存在,一旦处理不当往外排放,势必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大的冲击。 而低含铜废水由于其中的铜含量较低,用传统的方法处理没有效益可言,因此没有单位愿意回收。通常的做法是排到线路板厂的废水处理站,加碱变成铜污泥,变成固体废物后交由专门环保公司处理,这样既增加了公司废水处理负荷,也增加了固体废物和污染物排放总量。 6.1.1.2 传统处理方法 在各种中和沉淀法中,一般先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形成沉淀条件,将废蚀刻液中的铜(如以碱式氯化铜的形式)从废蚀刻液中分离出来。然后将含铜沉淀物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其中的非产品部分(如氯、夹杂的蚀刻液添加剂等)通过形成硫酸盐结晶和结晶洗涤被去除。 在置换法中,一般先将碱性蚀刻废液和酸性蚀刻废液混合中和,调节pH=1-3,然后用铁(或铝、锌等)屑置换蚀刻废液中的铜,得到粉状的金属铜。在一典型的操作中,要消耗1.5吨铁屑得到1吨铜粉,使蚀刻废液中90%的铜得到回收。 中和沉淀法和置换法的设备和操作简单,却有明显的缺点。首先,蚀刻废液中的铜资源的回收利用率有限,一般不超过95%。其次,蚀刻废液中各种非铜成分(占蚀刻液总量的35%以上)被全部浪费。另外,沉淀法和置换法均不能处理蚀刻洗涤废水。而且,属“危害品”级的蚀刻废液在从生产厂运输到处理厂的过程中也给环境带来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传统的处理方法在有效利用其中的铜资源时,存着一个共同的缺陷:二次污染、高的能耗,处理过程的一些条件不易控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的处理设备操作不方便。 6.1.1.3 技术发展方向 国内、外研究者致力于蚀刻废液的原位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开发已有多年。Mecer和Meltex等公司研发了基于螯合萃取分离的技术和产品,用于碱性铜蚀刻废液的原位循环利用。FSL公司研发了基于电解过程的技术和产品,用于酸性铜蚀刻废液的原位循环利用。其中:离子膜电解方法、萃取-电解联合等技术和产品。尽管已有若干蚀刻废液原位循环4 / 114 / 11

电解 电解 利用技术在PCB生产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但是均尚未在国内、外的PCB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技术经济方面,这些技术和产品不同程度地存在一次性设备投资大、技术不够稳定、操作弹性低、控制要求高、收益受铜价格波动影响等问题,阻碍了此类新技术的大范围推广。 6.1.1.4 萃取-电解联合技术的优势 6.1.1.4.1 萃取-电解联合技术的总体思路 高效利用蚀刻废液中残留的有用成分,去除废液中影响蚀刻效果的成分,形成了分离铜、蚀刻液再生、电解铜、蚀刻液循环利用的技术方案。对低含铜废水则是把其中的铜选择性分离,电解成铜板,从而达到减少污染、收获资源的目的。 6.1.1.4.2 技术原理 在铜离子超高的废蚀刻液中加进特殊的萃取剂,将其中的铜进行选择分离,这样蚀刻废液因为铜浓度降低而恢复了蚀刻功能并循环利用,而分离出的铜液经电解形成高纯度的铜板,从而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整个过程全部采用闭路循环系统,没有二次污染,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操作也方便简单。处理过程的主要化学反应式为: (1) 螯合吸附部分:2RH+Cu2+=2RCu+2H+ 2RCu+2H+=2RH+Cu2+——RH为一种有机溶剂 (2) 电解部分:Cu2++2e → Cu 2H20-4e→4H++02↑ 此过程主要是利用有机溶剂的吸附能力,把铜从废液中选择性的分离,使铜进入酸电解系统。经过这一步骤,铜就从废液中单独地分离出来。进入酸体系,以铜盐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其存在形态较废液中而言,区别在于溶液所含杂质比较少,使铜以高纯度的方式回收成为可能; 经过第二步骤,使酸中的铜离子变成单质铜,本程序其实质就是电解过程,由于电解溶液是相当纯的酸盐溶液,因此电解出来的铜板纯度也相当高,达99.95%。本步骤有时候根据利用产物的情况可以省去,利用结晶法生成纯度很高的CuS0。也是可行的。 处理前处理后的蚀刻液成分对比通过处理前后废液和废水相关成分对比,可以看出,无论是蚀刻废液,还是低含铜废水,除铜的浓度以外,其它的成分都没有本质的变化。 6.1.1.4.3 技术方案 线路板生产过程中,利用蚀刻工艺使附着在铜箔板上的铜箔变成所需要的线路图形。蚀刻废液在蚀刻过程中产生的失去蚀刻功能的高含铜废液。本技术方案的依据就是在铜离子超高的废蚀刻液中加进特殊的萃取剂,将其中的铜进行选择分离,这样蚀刻废液因为铜浓度降低而恢复了蚀刻功能并循环利用,而分离出的铜液经电解形成高纯度的铜板,从而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整个过程全部采用闭路循环系统,没有二次污染,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操作也非常简单。 对低含废水的处理,也是通过特殊的吸附电解技术,使废水中含铜量低的铜,由10g/l-30g/l下降到500ppm左右,并制成金属铜板,这样达到降污减污的目的,大大减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