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术期管理

合集下载

围术期VTE专家共识专家讲座

围术期VTE专家共识专家讲座
继发性危险原因:取得性病理生理异常 如手术操作、 药品、止血带等引发血管壁损伤;卧床、制动使血 流减慢;创伤后组织因子释放、外源性凝血系统激 活使血液高凝状态等。
围术期VTE专家共识专家讲座
第13页
术前危险原因 评定及预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围术期VTE专家共识专家讲座
第14页
术中危险原因 评定及预防
围术期VTE专家共识专家讲座
第15页
术后危险原因评定
1.既往有血栓形成病史,术后卧床过久,活动受限 2.一些特殊部位手术 3.术中使用骨水泥不妥,或长时间使用止血带 4.术后体液不足,利尿脱水治疗不妥 5.术后止血药品或脂肪乳剂使用不妥 6术后DIC救治不妥
术后危险原因 评定及预防
围术期VTE专家共识专家讲座
术后预防办法: 1.基本预防办法
围术期VTE专家共识专家讲座
第1页
围术期深静脉血栓/肺动脉栓塞症是围术期患者常 见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多见于骨科、妇产科、血管外科和胸外科手术病人, 以骨科最为常见。
围术期VTE专家共识专家讲座
第2页
我国每年接收全髋关节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和 髋部周围骨折手术等骨科大手术数百万病例中,有 近50%患者形成DVT,其中20%出现有症状肺栓塞。
美国 1988 17%孕妇死亡
大面积烧伤也是诱因
围术期VTE专家共识专家讲座
第3页
所以,对手术患者围术期深静脉血栓栓塞症及早诊 疗,并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疗不但能够降低发生PE风
险,降低患者死亡率,还能够有效降低医疗费用。
围术期VTE专家共识专家讲座
第4页
围术期VTE专家共识专家讲座
第5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 (VTE) 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

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护理查房

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护理查房

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护理查房简介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是指妊娠期间发生了肺动脉高压的情况。

肺动脉高压是指肺动脉压力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在术后也需要密切的护理观察和护理干预。

本文将介绍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护理查房的相关内容。

术后护理查房的目的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护理查房的目的是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和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和问题,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护理查房的内容1. 术后病情观察术后病情观察是护理查房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

特别要注意监测患者的氧饱和度,因为肺动脉高压可能会导致低氧血症。

此外,还要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呼吸困难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术后并发症的评估和处理术后并发症是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的常见问题之一。

在护理查房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术后并发症,如出血、感染、呼吸衰竭等。

一旦发现并发症,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补液、输血、抗生素治疗等。

3. 术后恢复情况的评估术后恢复情况评估是护理查房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精神状态、饮食情况、排尿情况等。

特别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肢体活动情况,以及伤口的愈合情况。

如果发现恢复情况不理想,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如康复训练、伤口护理等。

4. 术后护理指导术后护理指导是护理查房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给予患者和家属关于术后护理的指导,包括饮食、活动、伤口护理、药物使用等方面的指导。

要耐心解答患者和家属的疑问,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执行术后护理措施。

护理查房的注意事项1. 严密观察护理查房时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要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及时通知医生、调整治疗方案等。

2. 细致询问在护理查房过程中,要细致询问患者的症状和感受,特别要关注患者的疼痛和呼吸困难情况。

要耐心倾听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和困扰。

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血管疾病评估与治疗指南_

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血管疾病评估与治疗指南_

流行病学
美国未来 30 年内,年龄 >65 岁人口将增加 25 %~ 30
%,相应该年龄段也是外科手术数量最大的人群
非心脏手术将从 600 万 / 年增加到 1200 万 / 年,其中
1/4 为大型腹部、胸部、血管和骨科手术者,这些 手术显著增加了围手术期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 亡率
Worldwide, non-cardiac surgery is associated with an average overall complication rate of 7–11% and a mortality rate of 0.8–1.5%, depending on safety precautions. Up to 42% of these are caused by cardiac complications. When applied to the population in the European Union member states, these figures translate into at least 167 000 cardiac complications annually due to non-cardiac surgical procedures, of which 19 000 are life-threatening.
对患者情况和手术风险的评估
无创性检测——心电图(ECG) 无创性检测——心脏超声 影像学应激试验 有创性冠状动脉造影
降CVD风险率的措施
β受体阻滞剂
若患者近期正在服用β受体阻滞剂,推荐术前继续服用。(Ⅰ,B) 若患者存在两个以上风险因素或ASA评分≥3,可考虑术前β受体阻滞 剂治疗。(Ⅱb,B) 若患者诊断有IHD或心肌缺血,可考虑术前β受体阻滞剂治疗。 (Ⅱb,B) 可考虑阿替洛尔或比索洛尔作为非心脏手术患者的术前口服用药。 (Ⅱb,B) 不推荐术前使用不加滴定的大剂量β受体阻滞剂治疗。(Ⅲ,C) 不推荐接受低危手术的患者术前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Ⅲ,C)

肺动脉压分级

肺动脉压分级

肺动脉压分级肺动脉压是指在肺动脉内的压力水平,通常用毫米汞柱(mmHg)来表示。

肺动脉压分级是根据肺动脉压力水平的高低来进行分类,旨在评估肺动脉高压的程度和严重程度。

下面将对肺动脉压分级进行详细介绍。

一、肺动脉压力正常范围正常情况下,静息状态下的肺动脉收缩压(sPAP)为20-30 mmHg,舒张压(dPAP)为8-15 mmHg,平均动脉压(mPAP)为10-20 mmHg。

这是健康人群的正常范围。

二、肺动脉高压的分级肺动脉高压是指肺动脉内的压力持续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根据不同的肺动脉压力水平,可以将肺动脉高压分为以下几个等级:1. 轻度肺动脉高压(mPAP 21-30 mmHg)轻度肺动脉高压是指肺动脉平均压在21-30 mmHg之间的情况。

这时肺动脉的压力已经超过了正常范围,但还未达到严重的程度。

轻度肺动脉高压可能是由肺部疾病、心脏疾病或其他因素引起的。

2. 中度肺动脉高压(mPAP 31-40 mmHg)中度肺动脉高压是指肺动脉平均压在31-40 mmHg之间的情况。

此时,肺动脉的压力进一步升高,已经超过了轻度肺动脉高压的范围。

中度肺动脉高压可能会导致肺血管收缩、肺循环阻力增加等症状。

3. 重度肺动脉高压(mPAP > 40 mmHg)重度肺动脉高压是指肺动脉平均压超过40 mmHg的情况。

此时,肺动脉的压力已经明显升高,达到了严重的程度。

重度肺动脉高压可能会导致肺血管破裂、肺动脉血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对心脏和肺部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重大影响。

如果出现肺动脉高压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根据肺动脉压力的分级,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过程中,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可采取一些非药物治疗措施,如减轻体重、戒烟、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等。

对于严重的肺动脉高压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如肺动脉瓣替换术、肺动脉血管成形术等。

肺动脉高压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肺动脉高压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控制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增加肺动脉高压的风 险。
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海拔、低氧环境,以及某些工业化学物质等有害因素。
日常护理方法
保持健康的生 活方式:戒烟、 限酒、合理饮 食、适量运动

定期进行体检: 早期发现肺动 脉高压,及时
治疗
避免长时间久 坐:适当活动, 减轻下肢静脉
前列环素:增加细 胞内环磷酸腺苷浓 度,扩张血管,降 低肺动脉压力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拮抗内皮素收缩 血管作用,降低肺 动脉压力
磷酸酯酶抑制剂: 抑制磷酸酯酶活性 ,扩张血管,降低 肺动脉压力
手术治疗
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 肺动脉瓣置换术 肺移植术 肺动脉分支狭窄球囊扩张术
介入治疗
定义:通过导管等器械对肺动脉进行干预,以降低肺动脉压力的治疗方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可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优势: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 注意事项: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定期复查。
血液中肺动脉和主动脉的血红 蛋白含量
血液中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血液中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
心电图检查
用于检测心脏电活动的异常
有助于早期发现肺动脉高压和评估 病情严重程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心电图可能出现 P波增高或右束支传导阻滞等异常 表现
是肺动脉高压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 之一
压力
注意保暖:避 免感冒和肺部 感染,加重病

注意事项
定期进行体检, 及早发现肺动脉 高压症状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 式,包括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和戒烟限 酒
对于有肺动脉高压 家族史的人群,应 加强监测和关注

围术期肺栓塞的处理及预防

围术期肺栓塞的处理及预防

急救治疗
呼吸支持
• 鼻导管吸氧 • 解除支气管痉挛: β2受体激动剂、氨茶
碱等
• 需机械通气的病人, 应注意正压通气对
循环功能的影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麻醉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麻醉科
抗凝治疗
目的:
• 预防肺动脉血栓出现血栓延伸 • 抑制血栓行成中引起的神经、体液因子释
放(重要)
• 阻止静脉血栓的发展
呼吸困难—多为靠近中心部的PE引起


痛—远端栓子刺激胸膜所致
厥—脑动脉供血减少、心律失常、
迷走反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麻醉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麻醉科
体征: 呼吸频快(>16次/分) 心动过速(>100次/分) 低血压 肺动脉第二音亢进 紫绀
全身麻醉状态下,主要表现为突发的无诱
因的低氧血症、循环衰竭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麻醉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麻醉科
抗凝药物
华法令
• 主要目的在于预防PE复发、预防静脉血栓
的延伸
• 起效慢,2-3天 • 副作用也是出血,另外对妊娠初期胎儿发育
有影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麻醉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麻醉科
溶栓治疗
适应症:
• 广泛型急性肺栓塞(两支以上肺叶动脉或
动脉突然变细;肺血流减少、透光度增加
• 患侧膈肌抬高 • 肺炎样浸润状阴影和肺不张等肺实质性改

• 有近20%患者X线胸片无异常发现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麻醉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麻醉科
心电图
• 既往认为仅有部分PE患者心电图异常 • 现认为,几乎所有患者心电图均会有不同程度改 变,故心电图动态变化对肺栓塞有重要诊断价值 • 肺栓塞最为常见的心电图表现为SI加深,QⅢ出现 及TⅢ倒置,胸前导联V1-4T波倒置,或完全性及不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高尖P波等

围术期麻醉管理详解

围术期麻醉管理详解
第四十4四4 页,总共六八页。
监测
SpO2 右手和一侧足 主要监测肺外R-L分流的情况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 动脉内监测 体温监测
第四十45五页,总共六十八页。
麻醉维持
中高剂量吗啡类药物循环功能稳定
Fentanyl ( 15~25 μg/kg) Fentanyl (25~100μg/kg)
第五5十0 页,总共六十八页。
病史资料
年龄: 3岁 性别: 男 体重:18kg 主诉: 持续性续呕吐8小时,伴发热、心动
过速、呼吸急促 过去史:在其新生儿期有反复发作的非典型
的发热的病史 体检:血压正常,有轻度呼吸困难,左胸壁
呼吸音较低 直肠温度为39.2℃。
第五十51一页,总共六十八页。
第三十3五5 页,总共六十八页。
围产期治疗
HFOV的适应症:
使用传统呼吸器无效者
肺部间质性肺气肿 气胸
减少体外循环的机会 重度早产儿呼吸窘迫症
二氧化碳(CO2)移除 降低肺部压力伤害
减少慢性肺部疾病
第三十36六页,总共六十八页。
围产期治疗
NO吸入
选择性肺血管扩张剂 100hr肺动脉高压的密月期? PPHN?
第五5 页,总共六十八页。
病史
GA 24周时 产前超声左侧先天性膈疝 无羊水过多
羊膜腔穿刺 无染色体异常
第6六页,总共六十八页。
病史
择期C/S,出生后:
哭声微弱, HR:60~100 bpm;肌张力↓;青紫
气管插管,正压通气 HR>100bpm
肌张力改善 肤色转红
Apgar评分: 4(1’)8(5’) 经口插入胃管持续减压
Paediatric Respiratory Reviews 2004; 5(Suppl A): S277–S282

肺动脉狭窄护理常规

肺动脉狭窄护理常规

肺动脉狭窄﹙一﹚定义肺动脉狭窄即肺动脉口的狭窄,由于肺动脉瓣病变导致的右心室到肺动脉血流受阻的疾病。

﹙二﹚临床表现1、轻度肺动脉狭窄患者临床上无症状,可正常生长发育并有正常的生活能力。

2、中度肺动脉狭窄患者,一般在20岁左右出现活动后心悸、气急,严重者可出现右心衰竭症状。

3、严重肺动脉狭窄的患者,常在幼年期出现明显症状,早期即可出现明显紫绀、严重缺氧、心功能衰竭,患儿会出现喂养困难。

﹙三﹚护理诊断/护理问题1、低效性呼吸型态与术后伤口疼痛有关。

2、心输出量减少与心功能减退、水电解质失调有关。

3、有脱管的危险与患者烦躁、管道固定不当有关。

4、体温升高与术后炎症应激反应有关。

5、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

6、皮肤受损的危险与被动体位、活动受限有关7、潜在并发症低心排综合征、右心衰竭。

﹙四﹚观察要点1、术前(1)心功能监测,严密的观察心律的性质和心率。

(2)肺功能监测,观察患者呼吸的频率、节律,有无咳嗽,咳痰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3)监测体温,观察有无感染征象。

2、术后(1)循环系统的护理。

(2)呼吸系统的护理。

(3)肾功能的监测。

(4)管道护理。

(5)体温监测。

(6)并发症观察。

﹙五﹚护理措施1、术前(1)按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术前一般护理常规。

(2)测量四肢血压。

(3)活动:有肺动脉高压者避免剧烈活动,防止缺氧发作。

(4)遵医嘱给予吸氧。

(5)遵医嘱给予极化液,调整心功能者,使用强心、利尿、扩管药,确保药物的准确输入。

(6)监测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记录出入量或尿量。

(7)预防感染:保暖防寒,避免受凉后感冒,并发呼吸道感染。

()密切观察其有无心力衰竭、感冒或肺部感染等症状。

2、术后转入CICU按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CICU一般护理常规。

3、术后转出CICU(1)按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转出CICU一般护理常规。

(2)可能出现传导阻滞者,应及时启用起搏器或输入异丙肾上腺素。

4、并发症护理(1)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