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处理

合集下载

高原地区婴幼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手术的麻醉处理

高原地区婴幼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手术的麻醉处理

术后早期无肺水肿、 房室传导阻滞及气检栓塞均恢复正常生活。2 例超声心动图除残余 V D外 , s 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 针对高
原低氧环境, 采取相应严密细致的麻醉管理可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 可使患儿平稳地渡过手术期。、 关键词 高原 ; 麻醉 ; 室间隔缺损 ; 肺动脉高压
R64 5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章 编 号 1 0 0 8 (0 8 0 0 8 0 4— 1 8 2 0 ) 1— 0 0—0 3 中 图分 类 号
度的药物灌注。因此髂内动脉灌注化疗 加栓塞术可以最
大限度的遏制肿瘤细胞 的进一步转移扩散 。
的临床研究[] 实用 肿瘤学杂志 ,04 1 () 6 —6. J. 20 ,8 1 : 7 9
[ ] YA KA A Y, U I R M, I A e a e jvn 2 MA W F JMU A H D KA T,t kN c uat  ̄l
正 。髂 内动脉 灌 注化 疗 加 栓 塞术 可 以在 短 期 内使
髂 内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术用 于 晚期宫 颈癌 的治 疗, 不仅最大程度 减轻化疗 的全 身反应 , 而且 因化疗 药 物直接进 入肿瘤所在部位 , 有效 提高 肿瘤 的药物 浓度 , 从而最大 程度发 挥抗 肿瘤 药物 的治疗 作用 , 同时将 化 疗 与栓塞 结合在 一起 , 不仅 延长 化疗 药 物在 肿瘤 组 织 里 的释放 时问 , 也使 肿瘤 组织 因血管栓 塞 而缺血 坏死 ,
出血完 全停止 , 血得到迅 速 纠正 。本组 部 分病 例接 贫
受 了二 次髂 内动脉灌 注化 疗 。对于 二次灌 注 化疗 , 大
两者相得 益彰 , 而 临床 疗效 显著。 。本组 资料 中显 因 效 率 10 , 0 巨块型癌肿块 消失 率 9. , 0 5 阴道 出血 即

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并发肺动脉高压92例手术治疗

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并发肺动脉高压92例手术治疗
pul ona y arer pe t nso p int . l a e e eop r t d w ih e r c r r a ic l ton i m r t y hy r e in ate s A lc s sw r e a e t xt a o po e lcr u a i n hyp he m i . ot r a
Re u t : e o s ls On l w— p l n r a t r h p e to a i n t a a c u t o 2 p r e t d e u mo a y re y y t ri n p te t h t c o n f r .4 e c n id,a d wo n t mi — d p l n r r e y h p e t n p t n s t a c o n o .1 e c n d e a d o e s v r p l n r r e y u mo a y a t r y t r i a i t h t a c u t f r 5 p r e t id, n n e e e u mo a y a t r o e h p r e so a in s t a c o n o . e c n id Co cu i n:Op i a o e a i e c a c y e t n i n p te t h t a c u tf r 8 3 p r e td e . n l so t m l p r t h n e,p o e to f v r tcin o
Th r t Afi a e s ia fM e i a le e o ’ n e Fis fl t d Ho p t l d c l i o Co lg fXi a
Ja t n nv r i ( ’ n 7 0 6 ) Ya g B Du Li Ge g n io o g U ie st Xia 1 0 1 y n o n Xi a g

合并肺动脉高压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

合并肺动脉高压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
咪唑安 定 。 插 管 后 , o h me d a E x c e l 2 1 0麻 醉 机 控 制 呼吸 ( 潮 气量 8 ~1 0 ml / k g ) 。 间隔 3 0 ~4 0 mi n给 予
所得数 据 以均 数 ±标 准 差 (孟 ±S) 表示, 与 麻 醉前值行 自身 对 照 t 检验, P<0 . 0 5为 差 异 有统 计
腺素( 1 . 0 ~2 . 0 ) t L g / ( k g ・ mi n ) 。
1 . 5 术 中监 测
增高 ( 5 . 6 ~9 . 1 k P a ) , 心脏左 室射 血分数 ( L VE F )
( 5 0 . 4 ±1 5 . 6 ) %, 3 2例病人 心 电 图示左 室 或 右室 心 肌 肥厚伴 劳损 , 合 并心房 纤颤 。
1 资 料与 方法
1 . 1 一 般 资料
全组 4 5 例, 男3 1 例, 女1 4例 ; 体重 3 5 ~7 1 k g ,
( k g ・ mi n ) , 或 肾上腺 素 ( 1 . 0 ~2 . 0 ) t t g / ( k g ・ mi n ) , 心 动过 缓或严 重房 室 传 导 阻滞 者 。 给 予 适 量异 丙 肾上
温血 ( K 由微 量 泵 注 入 , 血钾浓度 维持 2 0 mmo l / L ) , 灌注 量 8 ~1 2 ml / k g 。 待 心 肌 电机械 活动 停 止 后, 改用低 钾冷 血 ( 血 钾浓度 维持 9 mmo l / L ) 停 跳 液 灌注 ( 2 ml / k g ) ; 每隔 3 0 ~4 0 mi n间断 灌注 ; 心 内操 作结 束前 , 以含 正常血 钾浓 度 的温 血持 续 灌注 3 ~8 mi n , 直至 复 跳 。 术 中 以 冰 屑 盐 水 维 持 心 肌 表 面 低 温状 态 。 1 . 4 复跳 后 处理 心脏 复跳 后适 当延 长 体 外 循 环 辅 助 时 间 1 O ~

影响小儿房间隔、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预后的因素分析--附61例报告

影响小儿房间隔、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预后的因素分析--附61例报告
体 外循 环 预 后
房 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肺 动脉 高压
活瓣补 片
l 引 言
先天 性心 脏病 是胎 儿期 心脏 及大 血管 发育 异 常 而致 的先 天畸形 ,是小儿 最 常见 的心 脏病 。其 中以 室 间隔缺 损最 多 ,其次 为房 间隔 缺损 、动 脉导 管未 闭 、肺动 脉瓣 狭窄 等 。房 间隔缺 损及 室 间隔缺 损属 于左 向右 分流 型先 天性心 脏病 ,当其合 并重 度 肺动
龄 8岁 。病 程 3个 月 ~2年 ,中位 数 l 月 。房 5个
间隔缺损 9例 ,室 间隔缺损 4 7例 ,房间隔缺损合 并室 间 隔缺损 5例 ;心 功 能 Ⅱ级 3 7例 , Ⅲ级 2 4例
( 术前 均调 整 为 Ⅱ级 ) ;平 均 肺 动 脉 压 ( a u. menp 1
m nr  ̄ r l rs r ,mP P 3~ 8m g ( 0 o aya ei es e ap u A )4 7 mH 1
损其 围手术 期 的病死 率较 高 。近年 来 临床上 开 始采 用 活瓣 补 片矫治 缺损 ,据 报道 近期 效果 较好 ,但 有
关术后 长期 观察 的报 道较 少 。为探 讨影 响小 儿 房 间
m g= 13 k a ,平 均 5 H 。 手 术 方 式 mH .3 P ) 3 mm g ( 指采 用活 瓣补 片抑 或 常规 补 片 ) 为采 用 活瓣 补 片
P值 为 00 。 结 论 :年 龄 、病 种 、P / s 手 术 方 式 均 是 影 响 小 儿 房 间 隔 、 室 间 隔 缺 损 合 并 重 度 肺 动 脉 高 .3 pP、
压 术后预后 的重要 因素 ,采 用活瓣补 片矫 治缺损 可以提 高患儿的生存 率。 [ 关键词 ] 先天性心脏病 ,小儿

6个月以下小婴儿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围术期处理

6个月以下小婴儿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围术期处理

6个月以下小婴儿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围术期处

张峰;丁力;金丹群
【期刊名称】《安徽医学》
【年(卷),期】2007(28)1
【摘要】目的总结6个月以下小婴儿室间隔缺损(VS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H)围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 2004年3月~2005年10月,我院收治6个月以下VSD 合并重度PH患儿20例,体重4.5~7.5 kg,年龄2~5.5个月,全组均在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结果肺部感染11例,1例气胸,心律失常4例,多器官功能不全2例,死亡2例.结论小婴儿VS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肺部并发症最常见,合理有效的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总页数】2页(P48-49)
【作者】张峰;丁力;金丹群
【作者单位】230054,合肥,安徽省立儿童医院心胸外科;230054,合肥,安徽省立儿童医院心胸外科;230054,合肥,安徽省立儿童医院心胸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
【相关文献】
1.6kg以下小婴儿主动脉缩窄合并室间隔缺损的外科矫治
2.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围术期处理
3.10例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症的围术期处理
4.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围术期处理5.婴儿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围术期处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性治疗及远期随访

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性治疗及远期随访

1 0月至 2 1 00年 1 2月 , 采用 西 地 那 非 、 生坦 等 扩 波
张肺血管药物 , 6 例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 对 5
高压 患 者 进 行 诊 断 性 治 疗 , 经 皮 肤 血 氧 饱 和 度 已
( ei e l xgnstrt nS O ) 定在 9 % 以上 p r h r ye a a o P 2 稳 p ao u i 5
4 02
心肺血管病杂志 21 o 2年 7月第 3 1卷 第 4期
Ju a o adoacl or l f ri sua P l nr i ae , 1 2 1 , 0.1 N . n C v r& umoayDs ssJ y 0 2 V 13 , 04 e u
DO :0 36 /.sn 10 -0 2 2 1 .4 0 6 I1 . 99 ji .0 75 6 .02 0 .1 s
大型室间隔缺损 由于长期、 大量的左 向右分流 会引起严重的肺动脉高压 , 最终导致肺血管发生不 可逆病变 , 血液分流方向逆转 , 称之为艾森曼格综合 征。然而, 并非所有的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血 管病变都属于不可逆状态 , 许多仍有手术机会。对 于这些合 并重 度肺 动脉 高 压 的 患者 来 说 , 如何 判 断 是否具有手术指征 , 是非常重要的。我们 自20 年 05
0 8 2 1 ; 皮测 血 氧饱 和 度 S O :4 一 6 , .5— .6 经 P 28 % 9 % 平均 ( 18±2 1 % 。心 电 图表 现 : 纯 左 心 室 肥 9. .) 单
查肺动脉压力 降至 4 m g 2m H 。其 余患者术后 肺动 脉压 力 明显降 低 , 月后逐 渐 趋 于 稳定 , 约 心 功 6个 纽
[ src] 0bet e T vlaetes n a f prteid ai sadtepr pr i aae Abtat jei :oea t h t dr o ea v i t n n e oeav m ng— v u a d o i nc o h i te

房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房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降低 房室 间隔缺 损合 并重度肺动 脉 高压术 后 并发 症 、 高手术 成功率 的关键 因素。 提
[ 关键词 ]房 室 间隔缺损 ; 肺动脉 高压 ; 护理
[ 图 分类 号 ] 4 .1R51 1 , 4 .6 R 7 . [ 献 标 识 码 ] 中 R5 1 1, 4 ,2 5 4 1 , 4 3 6 文 B [ 文 编 号 ]1 0 —9 1 2 1 )10 1—3 论 0 40 5 (0 0 0 —1 80
极化液 , 以增强 心肌 的能量储 备 , 保护 心肌。
内蒙 古 医学 杂 志 In r n o aMe 2 1 n e g l dJ 0 0年 第 4 第 1期 Mo i 2卷
知识 , 明手 术的 必要 性 , 做 好 家属 工 作, 讲 并 以共 同 做好 患者的 心理 支持 。部 分 患 者年 龄 相对 较小 、 体 质较 差, 医护 人员及 病房 环境恐 惧和不安 , 对 护理人
下 …。术 后肺 动 脉 高 压 危 象是 其 致 死 的 主要 因 素
之一 J 因此 , 强 围手 术 期 护 理 , 降低 手 术 死 。 加 是 亡率 的有效 措 施 。2 0 0 6年 1月 ~2 0 0 8年 5月我 科为 4 例 房室 间 隔缺 损合 并 重度 肺 动脉 高 压 患者 5 实施手术 , 通过 加强 围手术期监 护 , 手术 疗效取 得 了
满意 的效 果。现 将护理 体会报道 如。
1 临 床资料 本组 4 5例患者 中, 2 男 3例 , 2 女 2例 ; 龄 2 年 ~ 4 4岁, 平均 ( 2 4 ±8 3 ) 1 . 7 .0 岁。术前均 经 x线胸 片 、 心 电图 、 脏 B超 、 心 彩超 及 心 导 管 等 检查 确 诊 。4 5 例 患 者 术 前 心 脏 彩 超 示 平 均 肺 动 脉 压 均 ≥ 6 o

一例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行剖宫产术后的护理

一例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行剖宫产术后的护理
《 津 护理 )0 0年 4月第 1 第 2期 天 ) t 2 8卷
2 9保持 诊 室 秩 序 及 时 疏 散 其 他 患 者 及 围 观 的家 属 , 持 们 专 科 急 救 护 理 应 急 预 案 增 添 了 新 内容 , 今 后 遇 到 类 似 病 . 维 为 好 抢 救 室 的秩 序 , 抢 救 顺 利 进 行 。 使 例 , 立 即 启 动 相关 的应 急 预案 , 患 者 得 到 及 时 、 效 、 全 能 使 有 安 3体 会 的救 治 提 供 了 良好 的范 例 。 在 这 次 特 殊 病 例 的 抢 救 与 护 理 中 , 们 了 解 了 1 9消 防 我 1 ( 0 9 0 — 8收 稿 , 0 9 2 2 20 — 6 0 2 0 —1 — 8修 回) 人 员 的 救 治 程 序 , 索 了一 些 救 治 和 配 合 的 经 验 , 时 也 为 我 摸 同

例 妊 娠 合并重 度肺 动脉 高压 行 剖 宫产 术后 的护理
马 洁 王 莹
( 天津 市第一 中心 医院 , 津 3 0 9 ) 天 0 1 2
关键词 妊娠 ; 动 脉高压 ; 宫产 ; 理 肺 剖 护 中 图 分 类 号 R4 3 7 7. 1 文献标 志码 B 文 章 编 号 l O — 1 3 2 l )2o 1 一 2 O 69 4 (O O 0 一1 o0
妊 娠 合 并 心 脏 病 是 孕 产 妇 死 亡 的重 要 原 因 , 娠 合 并 肺 妊 动脉 高压 尤 其 是 重 度 肺 动 脉 高 压 , 心 导 管 测 定 肺 动 脉 收 缩 右 压 ≥ 9 mmHg( 0 1 mmHg一 0 1 3 k a 或 肺 动 脉 平 均 压 . 3 P ) ≥ 6 0mmHg 如 采用 彩 色超 声 心 动 图估 测 肺 动 脉 压 ≥ 8 , 0 mm— Hg出 处 本 例 为 严 患 者 是 由于 先 天 性 室 间 隔 缺 损 ( 损 面 积 为 1 2c ) 成 的 缺 . m 造 继 发 性 的肺 动 脉 高 压 , 间 隔 缺 损 较 大 , 向 左 分 流 为 主 , 室 右 患 者 于孕 3 周 经 剖 宫 产 终 止 妊 娠 , 后 出 现 I型 呼 吸 衰 竭 、 5 产 心 功 能衰 竭 , 给 予 氧 疗 、 物 降低 肺 动脉 压 、 制 心 衰 症 状 、 经 药 控 给 予 良好 的 心 理 护 理 、 少 机 体 耗 氧 量 、 制 感 染 等 治 疗 及 护 理 减 控 措施 , 经监 护 室 治 疗 5天 、 复治 疗 期 1 恢 3天后 症 状 好 转 出 院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处理杨盛春周其文来永强陈英淳宋瑞心肺血管病杂志2002 年11 月第21 卷第4 期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Pulmonary Diseases ,November 2002 ,V ol . 21 ,No. 4 〔摘要〕目的:评估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手术治疗围手术期处理的效果。

方法:选择55例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病例,在手术时放置Swan2ganz 导管,术后进行肺动脉压监测;20 例用单向活瓣补片修补室缺,术后用超声心动图监测分流情况;用镇静,肌松,过度通气,血管扩张剂等治疗肺动脉高压危象。

结果:发现7 例持续肺动脉高压,死亡2 例;27 例有肺动脉高压危象,死亡 2 例;在严重肺动脉高压时,单向活瓣补片有右向左分流,肺动脉压下降后分流停止,未发现左向右分流。

结论: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应把握好手术适应症,有不可逆的肺动脉高压患者禁止手术;Swan-ganz 导管在术后肺动脉高压处理上有重要作用;单向活瓣补片修补室缺能在术后发生重度肺动脉高压时发挥良好的右向左单向分流作用,肺动脉压下降后又能自动关闭。

〔关键词〕高血压,肺性室间隔缺损手术期间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外科治疗有很高的手术死亡率[1 ,2 ] 。

加强围术期处理,降低术后早期过高的肺动脉压,缓解由于肺动脉高压引起的低心排是降低手术死亡率的有效措施[3 ,4 ] 。

现介绍安贞医院1996 年7 月~1999 年7 月部分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病例的围术期处理。

资料与方法全组55 例室间隔缺损均在安贞医院住院手术(同期室间隔缺损957 例) ,术前均伴发重度肺动脉高压平均肺动脉压(MPAP) ≥50 mmHg 和P或肺体循环收缩压比(SPAPPSBP) ≥0. 75 , (1 mmHg = 0. 133kPa) 。

男26 例,女29 例。

手术年龄 6 个月~12 岁,平均2161 ±3155 岁。

活动后紫绀5 例,无紫绀50例。

心脏杂音Ⅰ~Ⅱ级12 例, Ⅲ级21 例, Ⅳ级及以上22 例。

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均有不同程度的亢进。

无肝脾肿大及水肿。

心电图示单纯左室大20 例,右室大和P或右束支传导阻滞35 例(23 例同时伴有左室大) 。

胸部X片示肺血不同程度增多,心脏增大。

MPAP 46-95mmHg ,SPAP/PSBP 0. 50~1. 05 ,全肺阻力(PVR) 289~1183 dynes. sec - 1 ·cm- 5 ,肺体循环血流量比(QPPQS) 1125~8165 ,外周血氧保和度(SaO2 )85. 5 %~100 %。

全部病例均在全麻,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室缺修补术,其中20 例室缺采用单向活瓣修补。

升主动脉阻断28~75 min ,体外循环59~120 min。

全部病例术中放置SW AN2GANZ 导管,以便术后监测肺动脉压(将所有病例按肺血管阻力大小分为3 组分析,见表1) 。

术后送ICU 监护,治疗。

呼吸机辅助通气6. 5~208 h。

全部病例均用芬太尼,安定等镇静;烦躁或肌肉抽动者用PA VELON 等肌松剂;过度通气,PaCO2 维持在20. 5~38. 5 mmHg ,PaO2 维持在100 mmHg 以上(严重肺动脉高压时PaO2 下降除外) 。

8 例血气分析时有不同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毒,均及时用NaHCO3 纠正;全部病例均使用血管扩张剂持续静脉点滴,7 例用硝普钠,15 例用硝酸甘油,22 例用前列环素15~30 ugPkgPmin (16 例同时用硝普钠或硝酸甘油) ,吸入NO18~25 PPM1例(同时用硝普钠) 。

发现肺动脉高压危象时均用纯氧手捏皮球过度通气,绝对镇静,肌松;同时静注托拉佐啉2 mgPkg ,1 例吸入NO。

全部病例随访3 个月~3 年。

结果全部病例用SW AN2GANZ导管监测肺动脉压49~118 h ,平均80. 62 ±34. 55 h。

按肺血管阻力大小将全部病例分为 3 组。

其术前、术后肺动脉压力变化见表 1 :肺血管阻力在1000 dynes·sec - 1 ·cm- 5以上的第一组肺动脉压力未有下降;第二组、第三组肺动脉压力有明显下降(统计学检验显示术前、术后肺动脉压力有显著差异( P < 0105) 。

监测过程中21 例术后未发现SPAPPSBP > 0. 8 的记录;34 例有> 018 的记录,其中7 例持续重度肺动脉高压,SPAPPSBP 很少降至018 以下(此7 例中6 例为第一组病例,1 例为第二组病例) ,2 例因此产生严重低心排,抢救无效死亡。

死后肺病理检查示肺血管病理改变为重度Ⅲ和Ⅳ级(E2H) 分级法) 。

余5 例出院时UCG复查,仍有重度肺动脉高压。

27 例曾一度出现时间长短不一的肺动脉高压危象,最短25 s ,最长315 h。

多数病例有数次发作, 最多 1 例发作8 次。

12 例SPAPPSBP 有> 1 的记录,血压轻重不等的下降。

2例因肺动脉高压危象至严重低心排,抢救无效死亡。

死后肺组织病理检查,肺血管病理改变为Ⅱ级( E-H分级法) 。

余25 例经综合处理均度过危象,出院时UCG复查,无重度肺动脉高压。

应用单向活瓣补片修补室缺的20 例病例,12 例术后UCG监测3~10天,未发现左向右分流,6 例发现右向左分流。

其中4 例是在肺动脉高压危象中发生,肺动脉压下降后无分流存在。

2 例严重持续肺动脉高压的右向左分流持续存在。

随访结果表明,术前肺血管阻力在1000 dynes·sec - 1·cm- 5 以上的8 例,术后 6 个月死亡1 例,7 例仍有重度肺动脉高压, 肺血管阻力在600 ~ 1000dynes·sec - 1 ·cm- 5 的24 例中,3 例有重度肺动脉高压,其余病例肺动脉高压都明显缓解。

讨论先心病术后肺动脉高压形成的原因有2 种:一是术前已存在不可逆的肺血管病变,术后肺动脉高压是不可逆的(一般认为,肺血管病变在重度Ⅲ级以上即形成了不可逆的肺动脉高压,不论手术与否,患者最终均将死于肺动脉高压[1~2 ,5 ] 。

临床上可根据心导管资料等判断[1 ,6 ] ) 。

这种病例往往是术前经全面检查,手术适应证仍在临界状态,或勉强有手术适应症。

虽是少数, 应尽量避免。

本组通过SW AN-GANZ导管监测,肺血管阻力在1000 dynes·sec - 1 ·cm- 5以上监测组的肺动脉压力在术后未有下降。

7例术后仍有严重持续肺动脉高压;术后持续肺动脉高压死亡 2 例的肺组织检查显示肺血管病理改变为重度Ⅲ和Ⅳ级。

二是术后严重的肺血管痉挛,以致发生肺动脉高压危象。

发生肺动脉高压危象的病例并不完全是不可逆的肺血管病变,但肺血管存在一定的病理改变基础。

由于手术,体外循环可使大量血管活性物质产生,术后缺氧,酸中毒,肌肉痉挛等使儿茶酚胺释放。

这些血管活性物质均为强烈的肺血管收缩剂,在一定的条件下便可形成肺动脉高压危象[3 ,4 ] 。

HOPKIN 认为肺动脉高压危象为肺动脉压收缩上升并达到或超过体循环收缩压的80 % ,严重时伴血压下降,血氧饱和度下降。

Bando Ko 研究结果表明:术前肺血管阻力增高会明显地增加术后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本组病例术前均有重度肺动脉高压, 35 例肺血管阻力在1000dynes·sec - 1 ·cm- 5 以下,术后肺动脉压力有明显下降,说明肺血管病变是可逆的。

但仍有27 例术后观察到肺动脉高压危象,2 例死亡,说明术前肺动脉压重度升高的先心病术后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不可低估。

先心病术后肺动脉高压危象的防治,最重要的是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肺动脉高压危象小发作时,除肺动脉压升高外,其它表现不明显,易被忽视;肺动脉高压急性发作时表现为血压下降,血氧饱和度降低,肺动脉压和右室压上升。

如果没有肺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又缺乏对本病的认识,则很可能用儿茶酚胺来对抗血压下降。

儿茶酚胺是强烈的肺血管收缩剂,使用不当会使病情加重。

因此,术后监测肺动脉压和P或血氧饱和度在术后肺动脉高压的防治中至关重要。

镇静,肌松,过度通气,充分给氧,纠正酸中毒是处理术后肺动脉高压的基础。

一般术后肺动脉压较高的病例,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至少24 h ,PaO2 至少不低于100 mmHg ,PaCO2 30 mmHg左右,吸痰,翻身要尽量减少对病人的刺激,以免引起病人烦躁或抽搐。

肺动脉高压危象一旦发生,就应用100 %的氧手捏皮球过度通气,给NaCO3 10 mgPkg ,同时用肺血管扩张剂:托拉佐啉,硝酸甘油,硝普钠,前列环素等均是常用药,吸入低浓度NO 效果更佳。

上述肺动脉高压危象的防治措施在肺动脉高压危象处理中至关重[3 ,4 ,7 ,8 ] 。

由于应用了Swan2Ganz导管监测肺动脉压,及时发现和处理此症,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本组27 例肺动脉高压危象,除2 例病情严重,抢救无效死亡外,25 例均度过危象。

肺动脉高压危象发生时的病理生理特点是肺小动脉痉孪引起肺小动脉前充血,高压,但右心的血不能顺利通过肺循环进入左心系统,从而引起左心系统缺血,低血压。

Hopkin 认为,对于术后有肺动脉高压危象危险的先心病例,在术中最好保留卵圆孔未闭。

这样,一旦术后发生肺动脉高压危象,高压的右房血可通过未闭的卵圆孔进入低压的左房。

一方面有利于缓解右心的高压,防止右心衰,另一方面又有利于缓解左心的低血容量,低血压。

虽然血氧饱和度有所下降,但对患儿影响不会太大。

周其文等[8 ]根据这一原理,设计了单向活瓣补片修补室缺的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组20 例单向活瓣补片修补室缺,术后12 例用UCG监测活瓣分流情况,未发现左向右分流;5 例在肺动脉严重高压时有右向左分流,肺动脉压下降后分流消失。

说明单向活瓣补片是一个安全阀,在肺动脉严重高压时能起良好的分流作用;肺动脉压下降后又能自动关闭。

参考文献1 胡盛寿,朱晓东,郭嘉强,等. 艾森曼格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中国循环杂志,1991 ,6(1) :30~33.2 Friedli B ,Kidd BS ,Marstard WT,et al.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with increased pulmonary vasc ular resistanc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1974 ,33 :403~409.3 Hopkin RA ,Bull C ,Hawarth SG,et al. Pulmonary hypertensive crises following surgery for con genital heart diseases in young children. Eur J Cardiothorac Surg ,1991 ,5 :628~634.4 Bando K,Turrentine MW,Sharp TG,et al. Pulmonary hypertension after operations for congenita l heart diseases :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and management. J thoracic Cardiovasc Surg ,1996 ,112 : 1600~1607.5 Heayh D , Edward J E. The pathology of hypertensive pulmonary vascular disease :A descriptio n of six grades of 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 pulmonary arteries with spetial references to congenital cardiac septal defects. Circulation ,1955 ,18 :533~53916 胡盛寿,朱晓东,郭嘉强,等. 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分级再探讨—314 例远期疗效的随访研究. 中国循环杂志,1995 ,10(3) :31~39.7 Goldman AP ,Delius RE ,Deanfield J E ,et al. Nitric Oxide is superior to prostacyclin for pulmo nary hypertension after cardioc operations. J Thoracic Cardiovasc Surg ,1995 ,60 :300~306.8 Zhou Qiwen ,Lai Yongqiang ,Wei Hua ,et al. Unidirectional valve patch fo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