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实和虚构

写实和虚构
写实和虚构

写实和虚构

一、教学目标

1.回顾课文,帮助学生了解写实和虚构两种写作手法的特点。

2.延伸阅读,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写实和虚构者的关系,以及在实际写作中的些。

3.写作实践,鼓励学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写实和虚构这两种手法,使文章内容更丰富、更生动。

二、写作指导

(一)什么是写实?

写实,就是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来写,强调的是真人真事。

初中阶段,学生写得较多的是记叙文。尽量做到真实记录,逼真再现其人、其事,物、其景,避免胡编乱造:同时要恰当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到言之有物,情真意切。

如胡适《我的母亲》通过描述母亲的日常生活细节,展示母亲的性格品性,主要以写实的方式来刻画母亲的形象。如母亲催促“我”上早学,重罚“我”说轻薄话,体现出母亲是严师慈母;母亲除夕夜对付败家大哥的债主,如何与大嫂、二嫂相处,体现出母亲的宽容善良、容忍温和;母亲强硬对待五叔的牢骚污蔑,体现出母亲的刚气。

(二)什么是虚构?

虚构,是指在符合生活逻辑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想象、联想,对生活再创造的一种手法,是现阶段中学生作文写作中很重要的一种弥补生活经验不足的写作手法。

学生可以在记叙真人真事的作文中,运用恰当的想象、联想进行虚构,写人时运用人物描写手法细致刻画人物,凸显人物性格特点;叙事时大胆添加枝叶,铺张渲染,将场景写得生动鲜活,丰富文章内容,从而更好地突出作文主旨。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说:“虚构愈切近真实愈好,情节愈逼真,愈有可能性,就愈使读者喜欢。”以自己熟悉的生活、以一定的生活验为基础,有一定提炼、概括生活的能力,即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虚构,才是虚构的真正魅力所在。

虚构时需要注意:

1.在对虚构人物进行塑造时,可以以某一现实人物为原型,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进行虚构加工,使其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和概括性。俄国文豪托尔斯泰说:“假如直接根据一个什么真人来描写,结果根本成不了典型,只能得出某个个别的、例外的、没有意思的东西,而我们需要做的恰恰是从一个人身上撷取他的主要特点,再加上我所观察过的其他人的特点,那才是典型的东西“。如鲁迅在《孔乙已》中塑造的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就是采用“移花接木”的虚构手法。

2.要学会抓住典型事件来塑造人物典型特征,如吴样的《范进中举》着重抓住范进中举竟然喜极而疯的典型事件,辛辣地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文化人的思想毒害。

(三)写实与虚构的结合运用

写实与虚构是我们目前作文训练的两项重要内容,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在实践中,可根据写作的要求有所侧重,也可以根据需要将二者相结合,如可以在记叙真实事物的作文中,恰当运用联想和想象,对事物的细节,人物或动物的心理活动进行大胆的描写,丰富文章的内容,使人物特点更加鲜明,情节更加生动。如《那树》描写大树被伐,事先通知蚂蚁搬家,“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于是弱小而坚忍的民族,决定远征,一如当初它们远征而来”,这段描写以虚构的笔法,描述了老树和蚂蚁的心理,与上文对老树形象的写实有机地结合,加深了人们对老树命运的理解同情,也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虚构需要把握两个方面:

1.虚构有范围。文章的人物情节可以虚构,但是所蕴含的情感不能虚构。如: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这是情节的虚构,醒来后不知是自己变成蝴蝶,还是蝴蝶变成庄,这是一种真实非虚构

的感觉

2.虚构有技巧。虚构不等于伪造,必须要符合生活的真实情感的真实,但是真实不等于是真人真事,如写自己爸戒烟,从言语、行为上的叮咛、督促来写有点平实,如果虚构自己把“戒烟口号”贴在爸爸的电脑屏旁、设置爸爸手机的开机提示语为“戒烟口号”等等,虽然不一定都做了,但是将其挪来用来丰富主题,就会符合实际且情感真切。但是若南方的学生写对春天的热爱,写“大雁飞“则明显是伪造的,因为不符合生活。

(四)虚构三法

方法一:虚构人物或情节,丰富情感。

陶明的《桃花源记》,是一篇从古至今为人们所推崇的散文,那其中的人和事都是虚构的。还有鲁迅的《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也是为表达思想虚构的人物。

精彩范例:女孩把号码按了一通,又手忙脚乱地放下电话,可马上又拿起来,一阵惊慌失措地按号码……我自始至终低头阅读报纸,我想若一抬头,一定会加重她的慌乱。女孩慢慢地从慌乱中放松下来,电话终于打通了:“妈……妈妈!我是小菊,您好吗?妈,我告诉你,我每天都可以吃上肉呢,都吃胖了,妈妈你放心吧,我能够照顾自己的。哦,对了,妈妈,叔叔的工厂里还有电视看,我最喜欢看学校里小朋友读书的片子……”突然,小女孩的语调变了,不停地用手揩着眼泪,“妈,你的胃还经常疼吗?你那里的花开了吗?妈,我真的真的好想你,做梦都经常梦到你啊!妈妈……"

女孩再也说不下去了,慌忙放下电话。“姑娘啊,想家了吧?别哭了,有机会就回家去看看爸爸妈妈。”“嗯,叔叔,电话费多少钱呀?”我低头往柜台下望去——天啊,显示器上没有收费显示,女孩的电话根本没有拨通!我张口结舌地抬起头:“对不起,重新打吧,刚才的电话没有打通……"

女孩不好意思地擦擦眼睛,说:“我晓得,我没有家的电话,我妈妈也去世了……但我真的好想好想像别人一样跟妈妈打打电话说说话……

【点评】这篇《打往天堂的电话》,其能如此引起情感的波动的原因在于:一,情节安排出人意料,女孩的电话打往天堂,打给已经去世的妈妈,让读者心灵震撼;二,文章反映的情感符合真实生活,但情节部分的细节描写却是明显的虚构,也就是说作者按照事情原来的样子去写,加了一点虚构的成分,从而收到如此感人的效果。

小试牛刀:请你也运用虚构的手法写一个小故事吧!

方法二:移花接木,丰富情节。

如: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让人在阅读中,仿佛看到的都是自己,阿Q有所有人身上的特点,鲁迅先生在谈及阿Q的形象塑造时自称“杂取种种,合成一人”。就指出了,鲁迅将人们性格中的共性、特性显著的,都虚构进阿Q这个人物性格中,使其形象丰满。

还有一篇写《班级大扫除》的文章,当其他人都在写大扫除的过程,有一位学生写打扫卫生间的一件事,通过其对刚开始的不愿意、到观察和他一起打扫的同学毫无怨念,最终在打扫中认识到劳动的价值,换位思考等。

但是在老师表扬学生的文章时发现,打扫卫生间这件事并不是作者做的,而是在观察同学后加工而成的文章,是将别人的事情移花接木到自己身上。

小试牛刀:请你运用“移花接木”的手法写一个动人的小故事吧!

方法三:联想想象,表明主旨。

精彩范例:例1:随着微弱的阳光,我来到了心中英雄——邓稼先先生的实验室。没有品茶的惬意,没有看报的清闲,整个下午,邓稼先先生的背影都在实验室里穿梭。我问邓老:“这样的日子,难道不枯燥吗?你有时间陪家人吗?”邓老笑了笑,说道:“孩子,你还小,其实能为祖国做点事,是我最大的幸福。假如我的付出能换来祖国的安定,我想,我是最幸福的人。“这个上午,我学会了什么是无私奉献,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点评】以时间为序,想象了与心中英雄邓稼先生活的场景,写了自己从邓稼先身上获得的感悟、表达自己的景仰之情。

例2:我是一颗普通的星、生来就是要按照我自己的轨道运行。终于,有一天我发现我的轨道通向了一个蓝色的星球,她美丽至极,有一件浅色的纱衣,美得如梦如幻。我满心欢喜,满怀期待,想要变换轨迹去看那里的美景。

"唉,“另一颗星叹了口气,说道:“只要想亲近那个星球,就会和它周边的大气摩擦、产生强大的热量,而且释放出光芒,你自己就会燃烧,最终化为灰烬,或者只剩下小小的一块,坠落到地上,你生命却不再延续,瞬间消失,也许你会在泥里面沉睡千年,不被承认,不能发光,不再耀眼了。〃

我分明看到了他眼睛里闪出了泪光。哦?难我划过天际的那一瞬,就一定意味着消亡么?可是,我不尝试怎么就能说失败呢?又怎么改变自己的命运呢?

【点评】想自已是一颗星,把自已敢于尝试,改变命运的精神融入到“这颗星”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小试牛刀:请你也运用“联想想象“的手法虚构一个生动的小故事吧

三、教学建议

(一) 训练以写实为主的记叙文,要求学生能够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用生动的语言来叙事,如实地表达所见所闻所感,切切实实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1.根据写作指导,让学生明确写实作文需要做到言之有物,情真意切。

2.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以“最难忘的”为中心,抓住某某一个人、某一个场景或画面等,组织材料,小组交流

3.以写人的记叙文,如以《最难忘的他/她》为例,首先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一位朋友,思考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让你最难忘:其次引导学生以记叙为主,结合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凸显人物性格特点,抒写他对你的影响以及你对他的感情。

4.小组先内部交流,然后选出代表在班上交流,教师进行点评,教会学生运用写实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5.引导学生用心去感悟生活,能够将多个具体事例有机融合,如以《感受生活》为题,思索生活的多姿多彩,感悟成长经历的苦乐交——如观赏优美的景色,聆听悦耳的音乐,享受浓浓的亲情,拥有纯洁的友谊,追求远大的目标,体验奋斗的快乐,甚至遭遇痛的挫折……

要求:能够做到言之有物,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真切感受。

(二)在写实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想象、联想进行虚构,做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引导学生分析学过的记叙文、小说、童话等文章中所运用的虚构手法,了解作者是如何在写实基础上恰当地运用想象,联想进行虚构的,让学生深入了解虚构手法。

引导学生以生活中某次经历或某个人物为底本或原型,在此基础上发挥联想想象,对情节或人物进行合理的虚构,深化情感。

四、例文评点

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

"哗啦啦”,微风吹来,菖蒲欢舞,骨韧而身柔,伴着香气,吹开一片水雾迷蒙的记忆……

临水而生的植物,亭亭玉立,像极了少女。“那不是芦苇,是菖蒲。”外婆笑清晰佛是从那香气里凝出的老媪,慈爱温和。

端午的日子,外婆抱着我,与我一起将菖蒲插在门上。我握一端,外婆提一端,每插进一根,外婆就开心地笑一次,似乎有什么意味,我也是跟着傻傻地笑,后来才知道这样做可以逢凶化吉,。放下我来,外婆就拿来一个锦包,里面裹着菖蒲,挂在我的脖子上,香气顿时萦绕着我的全身。

往日夏夜,临水的大院子里,人语,虫鸣混合着菖蒲的香气,在外婆的蒲扇下轻悠悠地拂来,清新可人。再从抽屉里拿出枯黄的菖蒲点上驱蚊,外婆说菖蒲好,比什么蚊香都灵。我说:“外婆,你身上好像也有菖蒲的味呢,一年四季都有。”我不知那是因为外婆自幼与菖蒲一同生长,还是菖蒲本身就是家乡、乡亲包括外婆的浓缩。迷蒙中,那风吹菖蒲的画面,像一首诗,更像一幅画,深深地印在我心田里。

年复一年,风一样吹着菖蒲,可临水的大院子里少了一个我,每在诗词里读到山水和田园,每至当笔尖里流出夏夜,好像总有一股菖蒲的香气萦绕在周围。我想,我一定又是在思念那片随风摇曳的菖蒲和香气弥漫的家乡了。菖蒲于我,早已是融为一体,不可分离了。

再见菖蒲,那风一样吹着,却已不是从临水大院吹来,亦非向外婆的方向吹去。菖蒲之香如流浪儿,失去了归宿,大院呢喃的口音,连着亲爱的外婆,一起在岁月里揉碎,飘零,若那些紫色的花瓣一样,永远纷扬在过去时里,一路寂寥无声,水波无痕。

菖蒲飞舞的画面,是我的故乡,是我记忆的凭证,如蚕茧一样被抽丝,然后,我眼睁睁地看着往昔的一切慢慢地崩离……远处,是推土机傲慢的喧嚣。

风掠过菖蒲,“哗啦啦”“哗啦啦”“哗啦啦”……

点评:

本文用优美的文字,描写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外婆的思念,也表达了对家乡现代化变迁的忧虑。作者善于从菖蒲这一小小的事物人手,运用大量写实的细节描写,如与外婆插菖蒲,外婆身上的菖蒲香味,夏日夜晚临水大声,鸟鸣,以及眼前“推上机傲慢的喧嚣”,写出了小作者对故乡往的深深眷恋。

他的视线,在那一刻,落在了一双手上……

母亲送他去学校。

他走山家门,手上拎着一只沉重的大包。可他并未觉得它有多重,也许他是在等待,等待有人为他解脱。母亲匆匆地锁好门,看见他手上的大包连忙接了过去,也许这便是他的等待。

母亲歪斜着瘦弱的身子,脚步也略带凌乱,她的两只手奋力地抓着大包,手上的青筋清晰可见,似乎因为这过重的负荷而愤怒反抗,像要挣脱皮肤的束缚。她的两只手不停地交换着,趁着那交换的瞬间缓解压力,每次交换,母亲的脚步总有些踉跄。母亲紧咬着牙齿,几缕发丝仿佛为了掩饰她紧皱的眉头而滑到额前,浸涅在汗水里……

"要我帮你吗?”他双手抄在裤子口袋里,保持着很“酷”的样子,带着点怜悯的神情。

"不用了,你先走吧。”母亲微笑着说,那笑里似乎还包含了点别的东西,好像有感激,有抱歉,还有点受宠若惊。

要我帮你吗?是的,他的确是这么说的。包里全是他要用的东西,可他却问“要我帮你吗〃他们来到马路前,对面的红灯正一闪一闪的,随即跳向黄灯。

母亲松了一只拎包的手,紧紧地握住他的手。清晰地,他感觉到她的手在微微颤抖,摸到了她手上还有深深勒下去的痕迹,是拎包时留下的吗?他好想问她疼吗,可他知道他不会开口,就算开了口,她也会说不疼。

上了汽车,母亲找了个靠窗的位置,用暴着青筋的手,把包放在了他旁边的座位上,说:“好好看着,下车别忘了。”他把脸侧过去,望向窗外。

她用手为他理着吹乱的头发,偶尔碰到他光滑的额头,他觉得好像有针在轻轻刺他。他的视线落在了她那双手上。黯淡的,黑瘦的,粗糙的,僵硬的,疲劳的……

汽车开始缓缓行驶,窗外她的身影渐渐模糊,隐约看见她在对他挥手。那一瞬间,他好想握住她的手……

他终于知道,母亲毫无保留地努力着,要让感到幸福。而他,把母亲的付出看作理所当然,不动声色地接受着深沉的爱,连一个笑脸、一句温柔的话语也吝于给母亲。他好悔,没有接

过母亲手里的重物,没有紧紧握住她的手,握住那给予他幸福的"手〃!

"下次,〃他默默地在心里说,"我一定要握佳你的手。〃

点评

文章通过第三人称“他”和“她”,记述了一个男孩与母亲之间的生段,母亲的含辛茹苦与男孩的“装酷”、不懂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男悔与内疚也就水到渠成了。文章既有写实也有虚构。几处对“手”的细节描写——母亲拎包的手、母亲拉他过马路时的手、母亲为他理头发的手,都采用了写实手法,而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心理活动,则是通过作者的想象虚构出来的。写实与虚构有机结合,使文章既真实可信又生动曲折。

五.习作练习:

题目 1.难忘那___的眼神

2.遇见

要求:1.任选一题,8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注意虚实结合。

六、写作要求:

1.写作过程中要求做到:“口不出声、目不斜视,笔不停止”,遇到不会的字先空出来,完成作文后补上。

2.写作时书面要工整,字体要规范。

3.写完后在自评栏目写上你对讨论题的看法。

4.43分钟后,小组内交换作文完成互评和小组推荐优秀作文的任务

七、思考题目

写完作文的同学思考下列问题,把内容写到自评栏目内,并准备用这些问题评议他同学的作文

1、你的作文中心是什么?你围绕中心选了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构的?

2、你觉得此次作文的优点、缺点还有哪些?

八、互评

1、用修改符号划出文章的错别字、病句、描写生动的语句

2、你认为作者选的材料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构的?指出文章的优点有哪些?缺点是什么,并提出修改意见。

3.写一句鼓励的话送给作者,评语字数在100字以上。

九、评议

听清楚:认真听读例文并记录相关细节说明白:作文选的材料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构的?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帮改进:你认为该习作有哪些方面不够好,有待提高。

十、反思

1.用修改符号对批改人指出的不当词句进行修改。

2.写一下对批改人评语的看法。

3.写一下本次作文的收获与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一。

虚构与作文

虚构与作文 作文需要虚构 1、放弃“实话实说” 拿到作文题目,第一就是要考虑“用哪一件或哪几件事,来表现题目”,这就是“作文设计” 例如题目是《我的爸爸》《我的妈妈》。 如果爸爸妈妈朴实无华,你会觉得无话可说,如果爸爸妈妈满身缺点,你会觉得羞于启齿,这时,你千万要放弃“实话实说”,你可以把题目暗暗地改为“我所希望的爸爸妈妈”,希望,就是想象,就是虚构,就是编造故事,于是,你不再无话可说,不再羞于启齿,你会变得思如泉涌,淘淘不绝。 实际上你们就是这么做的。你们作文中的爸爸妈妈,个个品性优秀,慈祥可亲。其实,人无完人,生活中的爸爸妈妈不会没有缺点,但你们在作文里,故意隐瞒了这些缺点,只写爸爸妈妈身上闪闪发光的亮点。你们这么写,完全正确,谁也无权责备你们。 敏敏的爸爸对爷爷奶奶不好,敏敏在作文中却虚构他很孝顺,爸爸看了很受感动,重新按排了二位老人的生活,成了远近闻名的赡养老人的模范。如果敏敏实话实说,那只能引起爸爸的怒火,而不会有这么好的效果。这就是作文虚构的好处。 2、虚构必须可信 虚构之事,不必真有,但是必须能有,虚构的基础是可信,

虚构必须在常情常理之内,而不能在常情常理之外。 例1 我的爸爸 爸爸身材略高,有些驼背。令人注意的是,他的头发过早地脱落了。他身上时常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工作服,脚上穿着一双北京布鞋。至于呢料的衣服,他是极少穿的,因为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对个人的生活就随便了。 爸爸对自己的工作非常负责,一丝不苟,他担任提运组组长,每天要调度车辆和按排装卸工到火车站去装运货物。有时,他也随同装卸工一起乘车到火车站,看看货物数量有无差错。爸爸在完成自己的任务后,还要主动帮助装卸工抬货,同他们一起干活。有一次,爸爸为了清点一箱装错了的货物,和装卸工一起在仓库工作到晚上九点多才回家。 爸爸对工作一丝不苟,对子女的教育也是很认真的。他常常从公司图书馆里借回报刊杂志给我看,丰富我的写作知识。他还要求我在完成课内作业之余,写日记,多练笔。 爸爸关心我的学习,也关心我的身体,他要求我每天清晨起来跑步、做操,锻炼身体,他时常对我说:“身体是学习的本钱,没有一个好身体,就不会有好成绩”。 爸爸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非看报不可。他还自备了一个笔记本,把好词好句都记下来,有空就拿出来看一看。我曾问他:“你年纪这么大了,又不像我们要经常写作文,记了这么多,有什么用啊?”,他微微一笑,说:“人活在世上,就要不断地学习,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及答案

中国当代作家专题《中国当代作家专题》期末作业中国当代作家专题》期末作业 1、寻根文学的文学主张是什么? 立足于我们自己的民族土壤,发扬我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因素,从文化背景来把握我们民族的思想感情和理想价值,努力创造具有真正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文学。 2、寻根文学的代表作有哪些? 贾平凹的《腊月正月》、郑义的《远村》《老井》阿城的《棋王》、韩少功的《爸爸爸》、《女女女》、郑万隆的《异乡异闻》、王安忆的《小鲍庄》、李杭育的《最后一个渔佬》等。 3、寻根文学”兴起的内在原因是什么? “ 文学本身的刺激:当时反思文学由对“文革”的政治批判到对十七年越演越烈的极“左”思潮的反思,进而把矛头指向造成这场大劫难的群众基础,以及它背后的封建文化积淀,由政治反思走向文化反思;与此同时,改革文学在揭示改革的深层阻力时,触及到传统与现代化的矛盾,引导人们深入思考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机制,二者殊途同归,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进一步深化的结果,都引起了文学对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回顾,所以,“寻根”文学作为一种自然的延续,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思潮和创作现象。 4、寻根文学”兴起的外在原因是什么? “ 在世界文化既相互融合又彼此独立的趋势下,各个民族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中国在现代化第几页共几页中国当代作家专题的路上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势必到民族文化中去寻找支撑点。再者,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以略萨为代表的拉美结构主义小说的轰动,给中国文坛以极大的震惊,使得处于以欧美大陆为中心的20 世纪世界文学格局中而倍感自卑的中国文学看到了希望,同时也暗示出文学的出路。 5、王一生形象的文化意蕴是什么? 第一、王一生这一形象是独特的,作品写了王一生生活内容的两方面——下棋和吃饭。“下棋” 和“吃饭”作为王一生的生存中形而上和形而下的两极,前者代表王一生对人生境界的不息的追求,后者代表对人的基本生存的维护。第二、王一生对对这两件事的痴迷和体味,却又有着明显的道家风范。第三、作者王一生身上概括出民族精神最深刻的现实关系,在现代意义上重新阐释老庄关于“不为物役” ,在一种充分的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中获得对现实的社会人生的超越,并与永恒、无限的自然宇宙合为一体的审美人格。 6、阿城的《棋王》艺术特点是什么? (1)、作者将主人公令人叹息的遭遇都平淡道来,不作任何渲染与呼喊,行文造句,力避繁冗,一切出之以简洁质朴。(2 )、不避“俗” ,写人的俗像、俗态。(3)、语言精炼,用字“拙、俗、苦” ,尤其是其中一些形容词和动词用得尤为独特。(4)、小说结构缺乏鲜明的结构形式痕迹,信手拈来的“闲笔” ,构成了阿城小说中特有的氛围和境界。7、《棋王》表现的寻根意识主要表现是什么? 《棋王》围绕棋和吃的故事展开,主人公在“棋”上表现出的是他的为人之道:“通达”的人生态度,这正是道家文化的核心所在。“吃”表现出的是人物的生存之道,是受佛道思想的影响。从王一生吃的故事, 棋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作者对于庄禅哲学的肯定与传统文化价值的思考。 8、什么是“新写实主义”? 新写实主义,就是在这一现代主义思潮下,在中国产生的一类文学现象。它把注意力全部放在现实主义遗弃掉的、不屑一顾的“实存”的另一层面的真实上。他们一门心事地专注于庸常。 9、新写实的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哪些?

虚构的故事

写作写实和虚构 【目标导航】 1. 2.了解写作中想象力的重要,体会在初中阶段写作能力中,写实才是“核心 3.学习从写实向虚构延伸,尝试写一些生活中未接触过的事物,编写一些情节虚构性的作品,学写小小说、剧本等。 【课时安排】 2 【课时分配】 1.从小到大,你可能有过许多邻居、同桌,还有旅途中的同行者……你跟他之间是否产生过一些有趣的故事?你对他印象如何?请以《与你为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00 2.初中三年,你有过怎样多彩的经历?在成长的过程中,又有过哪些难忘的感受?回忆一下,以《多味初中》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00 3.你喜欢读小说吗?书中那跌宕起伏的情节,性格各异的人物,是否也曾激起过你的创作愿望?自拟题目,创作一篇小小说。不少于500字。 法国哲学家狄德罗说过:“任何东西都敌不过真实。”高尔基也说过:“应该写得朴素,愈朴素愈好,而且愈能打动人。”文章需要真实,用真实的材料和感情来打动人,而那些胡编乱造的,夸大歪曲事实的作品往往受到人们的鄙视和批判。说文章的真实又不完完全全地照搬现实,那是机械工,适当地加入虚构可以

使你的作文更出彩,如锦上添花。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作文的写实和虚构。 1.写作时可以记述你与这位“邻”的交往,写写这位“邻”给你的印象或者 2.围绕着“多味”,选取最有意义的事件来写,真实表现自己的经历,抒发 3.可以写实,真实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也可以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合 4.运用一些写作技巧,如顺叙和插叙相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巧设悬念、首尾照应等。 【技法点拨】 写实,指据事直书,真实地描绘事物。作文,一般地说,要把写实作为训练 虚构,是文艺创作中为概括地表现生活、塑造形象、突出主题而采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即作者用想象和综合的方法,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集中、提炼的艺术加工。运用想象和联想进行虚构, 既要把写实作为重点,又不排斥虚构想象的练习,那么,将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 1.比例恰当作文要以写实为主。无论大作文、小作文,也无论课内练笔或课外练笔,都要把写实作为重点。在确定以写实训练为主的前提下,也要安排一定比例的虚构想象的训练。在习作实践中防止两种倾向:一方面,不要不顾实际的写作能力,过多地进行想象虚构的练习,而忽视双基训练;另一方面,也不要忽视想象的作用,禁止虚构,而影响智力的充分发展。写实和虚构,要按照一个恰当的 2.程序科学人的认识,首先是对现实的感知;人的想象,则是在现实事物的作用下,对记忆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新的形象。没有现实材料的储备,想象就不能产生;反之,现实材料感知越多,想象才愈加鲜明。这就要求作文训练,先写实,继而虚构、想象。当然,训练程序的阶段,并不是一道截然分开、不可逾越的沟壑,在实践中往往根据需要,将写实和虚构交错进行。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自考2015年4月《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

2015年4月《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题干】“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选项】 A.《新月》 B.《小说月报》 C.《创造》 D.《新青年》 【答案】D 【解析】“五四”时期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兴起了“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新青年》大力介绍自由平等学说、个性解放思想、社会进化论,给人们提供思想武器。 【考点】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概述 2.【题干】以下属于学衡派成员的是()。 【选项】 A.林纾 B.梅光迪 C.章士钊 D.王国维 【答案】B 【解析】梅光迪、吴宓等创办的《学衡》杂志,因其观点态度相近而被称为“学衡派”。 【考点】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概述 3.【题干】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是()。 【选项】 A.南国社 B.辛酉社 C.民众戏剧社 D.春柳社 【答案】D 【解析】中国现代戏剧活动开始于留日学生组织的春柳社于1907年在日本东京演出《茶花》和《黑奴吁天录》。 【考点】戏剧创作——概述 4.【题干】1928年中国新文学发生了重要转折,转折的标志之一是()。 【选项】 A.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 B.创造社的成立 C.太阳社的成立 D.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和论争 【答案】D

【解析】以“五四”文学革命为开端的中国新文学,到1928年发生了重要转折,其转折点就是1928年新文学队伍发生的新的组合以及随之开始的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和论争。【考点】30年代文学——概述 5.【题干】对巴金早期小说创作影响最大的思想是()。 【选项】 A.无产阶级思想 B.自由主义思想 C.无政府主义思想 D.民族主义思想 【答案】C 【解析】克鲁泡特金的政论《告少年》最早打开了少年巴金的心扉。克鲁泡特金是俄国19世纪70年代无政府主义思想的理论家,巴金由于受到他的启蒙而对他的人格以及他的全部著作推崇备至。 【考点】30年代文学——巴金 6.【题干】老舍以英国为背景,比较中、英两个国家国民性的小说是()。 【选项】 A.《老张的哲学》 B.《二马》 C.《赵子曰》 D.《猫城记》 【答案】B 【解析】《二马》的背景是英国小说以马则仁(老马)、马威(小马)父子从北京到伦敦的生活轨迹为经,以中英两国国民性的比较为纬,展开了较为广阔的画面。 【考点】30年代文学——老舍 7.【题干】下列按创作时间先后排列的一组曹禺剧作是()。 【选项】 A.《雷雨》《原野》《日出》 B.《日出》《雷雨》《原野》 C.《原野》《雷雨》《日出》 D.《雷雨》《日出》《原野》 【答案】D 【解析】曹禺在1933年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戏剧作品《雷雨》;1935年写出了第二部戏剧《日出》;1936年曹禺应聘到南京国立剧校任教,其间创作并发表了《原野》。 【考点】30年代文学——曹禺 8.【题干】30年代以写作“红色鼓动诗”著称的诗人是()。 【选项】 A.郭沫若 B.蒲风 C.蒋光慈 D.殷夫 【答案】D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沉重的话题: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郑铁生 关于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无论对于文艺创作还是文艺理论建设,都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然而理论界苍白无力,主流文化失语无声,使得这一话题纷争无序,议论杂沓。本文从扫描明清以来、特别是上世纪历史剧的三次争论的理论要点入手,捋清延伸的轨迹,凸显这一理论话题长期论争在当代最有价值的成分:一、如何看待“历史真实”?二、怎样把握“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切点?三、 “艺术虚构”的形态与“艺术真实”。这些理论问题的内涵虽然很大,但明确标示出来,有利于在理论建设上有所总结、有所推进、有所深化。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有机统一,是历史题材的文学艺术创作带有重大理论性质的话题。早在明清时代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已滥觞,上世纪40年代初、60年代初、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围绕历史剧这个话题曾经有过三次大争论。面对这长达五百多年的沉重的话题,当历史剧中正剧、戏说、“假说“、“胡说”铺天盖地而来、鱼目混珠之时,理论界苍白无力,主流文化失语无声,因此,今天不仅有必要对这沉重的话题进行重新审视,而且应当在理论上有所总结、有所推进、有所深化。 一、五百多年来关于“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论争的再审视 一部好的历史题材的作品应该是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有机的生命统一体,这是衡量其优劣成败的准绳。究竟历史真实是什么?艺术真实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有机统一?古往今来所谈所论,不可谓不多,但是至今仍在探索,亟待我们认真梳理,扬长去短,深入开掘。首要的是如何从理论上去建构,既是一种史论,“文非泛论,按实而书”(刘勰语),又是一种创作论,指导践行。 最早论及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这一话题,是伴随《三国演义》的问世出现的虚实之争。今

写实和虚构

写实和虚构 导学目标: 1.了解写实的方法、技巧及作用。 2.了解写作中想象力的重要,体会在初中阶段写作能力中,写实才是“核心竞争力”。 3.学习从写实向虚构延伸,尝试写一些生活中未接触过的事物,编写一些情节虚构性的作品,学写小小说、剧本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一、自主学习 了解作文文题,熟悉作文要求,搜集相关素材,为习作做准备。 1.从小到大,你可能有过许多邻居、同桌,还有旅途中的同行者……你跟他之间是否产生过一些有趣的故事?你对他印象如何?请以《与你为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00字。 2.初中三年,你有过怎样多彩的经历?在成长的过程中,又有过哪些难忘的感受?回忆一下,以《多味初中》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00字。 3.你喜欢读小说吗?书中那跌宕起伏的情节,性格各异的人物,是否也曾激起过你的创作愿望?自拟题目,创作一篇小小说。不少于500字。 二、新课导入 法国哲学家狄德罗说过:“任何东西都敌不过真实。”高尔基也说过:“应该写得朴素,愈朴素愈好,而且愈能打动人。”文章需要真实,用真实的材料和感情来打动人,而那些胡编乱造的,夸大歪曲事实的作品往往受到人们的鄙视和批判。说文章的真实又不完完全全地照搬现实,那是机械工,适当地加入虚构可以使你的作文更出彩,如锦上添花。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作文的写实和虚构。 三、写作要求 1.写作时可以记述你与这位“邻”的交往,写写这位“邻”给你的印象或者对你的影响。 2.围绕着“多味”,选取最有意义的事件来写,真实表现自己的经历,抒发自己的感受。 3.可以写实,真实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也可以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合理地虚构。 4.运用一些写作技巧,如顺叙和插叙相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巧设悬念、首尾照应等。 四、技法点拨 写实,指据事直书,真实地描绘事物。作文,一般地说,要把写实作为训练的重点。在写实的训练中,要扎扎实实培养运用语言的基本能力。 虚构,是文艺创作中为概括地表现生活、塑造形象、突出主题而采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即作者用想象和综合的方法,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集中、提炼的艺术加工。运用想象和联想进行虚构,能把文章写得有感情、有文采。 既要把写实作为重点,又不排斥虚构想象的练习,那么,将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呢? 1.比例恰当作文要以写实为主。无论大作文、小作文,也无论课内练笔或课外练笔,都要把写实作为重点。在确定以写实训练为主的前提下,也要安排一定比例的虚构想象的训练。在习作实践中防止两种倾向:一方面,不要不顾实际的写作能力,过多地进行想象虚构的练习,而忽视双基训练;另一方面,也不要忽视想象的作用,禁止虚构,而影响智力的充分发展。写实和虚构,要按照一个恰当的比例结合起来。

论史记的艺术手法—虚构的真实

论《史记》的艺术手法—虚构的真实 摘要:《史记》代表了古代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从史学和文学两方面给予其高度评价。《史记》气势磅礴,情真意切,深广宏富,醇厚典雅在中国文坛上熠熠生辉,成为后世文学的典范。但历来对《史记》中详细记述的史料真伪有所争议,本文认为虚构正是《史记》一项非常重要的艺术手法。 关键词:《史记》真实虚构艺术特色 以现代学术眼光衡量,史学特质对于《史记》来说尚在浅层,其更深层的特质当属于文学。《史记》取材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国策》、《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难能可贵的是,司马迁还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的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其史学成就突出表现为“真”。 《汉书.司马迁传》云:“自刘向杨雄博极群书,皆称史迁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实录。”司马迁这种实录精神,真实的为我们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前期历史,展现了那个历史时期波澜壮阔、风起云涌、慷慨悲壮的历史人物;特别是他能够突破自己的个人感情,不因自己个人感情歪曲历史,表现不怕杀身之祸的英勇无畏的批判精神、求实精神,真实反映历史真实面目。 然而《史记》作为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其文学特色又突出在“假”。假,即虚构,非历史真实的。“虽假仍真”是《史记》的特色。虽是虚构,它却比真实更真实。这里的虚构,即是艺术虚构;前一个真实,是生活的真实,后一个真实,是艺术的真实。世界上任何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都是编造的。但艺术的真实却比生活的真实更真实。生活的真实往往是琐碎的、无实际意义的真实。而艺术的真实则是内在的本质真实,是超越现实真实上的真实,是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和意识形态的高度概括和象征的真实。《史记》的非历史真实,具有某种浪

影视美学复习资料整理

1.雨果·闵斯特堡(1863-1917)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在1916年,出版了《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首次从电影心理学的角度论证了电影是一门艺术。 闵斯特堡最大的贡献在于,他从电影的经验感知入手,尤其是从视知觉的生理和心理角度,来分析和解释了电影影像的深度感和运动感,并且提出机械的复制现实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并且通过电影和戏剧、摄影的区别,论证了电影确实是一门独立的艺术。 2.在世界电影理论史上,匈牙利的贝拉·巴拉兹堪称第一位系统探讨电影文化和电影美学的学者。首先,贝拉·巴拉兹开创了对电影文化学的研究。其次,贝拉·巴拉兹的贡献还在于,他通过电影艺术自身的发展过程,以及电影同其他艺术形式的联系,仔细分析和探讨了影艺术本身的特性。第三,他在半个多世纪前就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电影艺术带来的巨大影响。第四,早在电影艺术尚未完全成熟时,巴拉兹就已经指出电影是最具有群众性的艺术,“我们都知道并且也都承认,电影艺术对于一般观众的思想影响超过其他任何艺术。” 3.爱森斯坦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和普多夫金等人一道总结和发展了此前的成果,在世界电影史上第一次把蒙太奇从电影技巧上升到电影美学的高度。以爱森斯坦为代表的蒙太奇学派,不仅把蒙太奇作为一种叙事的手段,而且更主张把官作为一种表达思想的手段,镜头的并列不单纯是为了叙述故事,而是为了在观众身上产生一种心理冲击,引起他们的思考。 4.普多夫金更多地强调蒙太奇的叙事功能,侧重于强化观众习以为常的叙事法则;而爱森斯坦则更多地强调蒙太奇的冲突功能,侧重于破坏人们长期习惯的叙事法则。普多夫金强调影片应当感染观众、交流情感,主张影片的效果应当同观众的心理历程非自一致:而爱森斯坦则更多地强调理性蒙太奇是对现实的哲学理解,主张通过蒙太奇的象征、隐喻等功能来启迪观众的思考,通过理性电影来揭示生活的社会意义和哲学意义。在创作实践中,普多夫金重视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非常注意保持影片流畅的叙事风格,蒙太奇在他的影片中被运用得十分自然,主张拍摄一种埠求纪实风格与哲理意蕴相结合的影片。事实上,爱森斯坦比起普多夫金来,更加具有现代主义的文化背景。如果做个比喻的话,那么,爱森斯坦的影片好像是一种呐喊,爱森斯坦是革命的、颠覆的,而普多夫金则是温和、抒情的。如果说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更加具有历史价值与理论价值,将蒙太奇美学推到了高峰;那么普多夫金的蒙太奇的理论则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与实践意义,时至今日仍然对影视艺术创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5.戏剧化电影,主要是指三四十年代在世界各国电影中占主导地位的电影样式,其特点是以戏剧冲突律为基础,采用传统戏剧式的结构原则。 所谓戏剧化电影,就是以戏剧美学为基础,按照戏剧冲突律来组织和结构情节。主要有这样几个特征: (1)戏剧化电影具有明显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具有鲜明的线性结构方式,要求情节与情节之间互为因果、层层递进。 (2)戏剧化电影强调按照戏剧冲突律来组织和推进情节,并往往采取"强化"的方法,使冲突尖锐激烈,情节跌岩起伏,以使用浓郁的戏剧性去感染观众。 (3)戏剧化电影大量利用悬念、巧合、误会、偶然性等,造成紧张、剧烈的戏剧性动作和戏剧性情挠。 (4)戏剧化电影往往具有悄节剧的特点,强调以情动人,通过悲欢离合的情节来达到"煽情"的目的,唤起观众对主人公的最大同情,宣扬善必胜恶或惩恶劝善等道德训诫。 (5)戏剧化电影往往埠求人物形象的类型化。 (6)戏剧化电影往往具有唯美主义的审美倾向。 6.类型片的产生,正是由于制片商为攫取最大利润,对一些受到观众欢边的影片大量仿制,并且从中寻找和归纳出一些成功的模式,这些模式由于具有票房上的保险系数,能够保证投资获得回报,取得较好的商业效果,久而久之就形成某些相对稳定的影片类型。 新好莱坞电影的新特点: 第一,新好莱坞电影受到了欧洲电影的深刻影响。 第二,新好莱坞电影完全突破了旧好莱坞戏剧化电影美学观的束缚。 第三,新好莱坞电影善于迅速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 7.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突破了以好莱坞为代表的传统戏剧化电影美学观,作为一次从内容到形式的彻底的美学革命,响亮地提出了"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的口号,不再周限于用电影来讲

【王德威】现实主义小说的虚构:茅盾,老舍,沈从文(复旦中文版序言)

《现实主义小说的虚构:茅盾,老舍,沈从文》 中文版序 王德威 中国现代小说流派纷呈,但以内容的繁复和影响的深远而言,首推现实主义。顾名思义,现实主义——或其别称写实主义——以描摹人生,反映现实为目的。这一流派在清末「新小说」时已经是流行话题,五四以后更带动出文学热潮。到了三〇年代,现实主义沾染了政治色彩,成为批判当下,鉴照意识形态正确性的法门。现实主义历来名目繁多,如人道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乡土现实主义等,不一而足。即使到了二十世纪末,魔幻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等依然是文学创作的焦点。 传统中国小说从来不乏写实模拟的意识和技巧,但是要到二十世纪之交,因为西方论述的引进,「写实」才形成一种流派,占取了话语权力。对彼时的知识分子和文人而言,「写实」相对于蒙昧不义,充满解放和启蒙意义,俨然奉了「写实」之名,真相得以显现,真情得以流露,真理得以昭彰。而当「写实」主义在左翼论述里被正名为「现实」主义之际,一种迫切的时间感和意识形态召唤更呼之欲出。 现实或现实主义因此不只意味单纯的观察生命百态、模拟世路人情而已。比起其他文学流派,现实主义更诉诸书写形式与情境的自觉,也同时提醒我们所谓现实,其实包括了文学典律的转换,文化场域的变迁,政治信念、道德信条、审美技巧的取舍,还有更重要的,认识论上对知识和权力,真实和虚构的持续思考辩难。 我以为一个世纪以来作家和读者对这些问题的辩证和试验,足以使现实主义小说成为我们探勘中国现代性的最佳途径。这里最大的吊诡正在于小说作为写实的载体。小说原为虚构,是不必当真的文字书写。但在现实主义的大纛下,小说赫然成为政教机构争取发言权力的所在,或个人与社会相互定义、命名的场域。由此产生的文本内外的互动和抵牾,信仰和禁忌,为一个世纪的文学史铺陈出一则又一则精心动魄的故事。 基于这样的理念,我对现实主义小说全盛时期的三位作者——茅盾,老舍,沈从文——作出研究。这三位作者的背景极为不同,从事创作的动机也各有因由。茅盾是早期介绍西方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进入中国的推手,而他同时厕身新文学编辑事业和左翼革命运动,堪称五四以后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老舍出身北京下层旗人社会,因缘际会,赴英国任教期间接触狄更斯等人作品,大受启发,从而走上创作之路。沈从文来自湘西苗乡,早年辍学从军,却因新文学的感召来到北京,矢志进入文坛。 这三位作家在一九二〇年代末期崭露头角。茅盾在一九二七年共产党第一次革命失败后匿居上海,百无出路之际执笔创作,却为大革命前后的政治与激情作出最动人的见证。老舍凭借嬉笑怒骂的风格,写尽市井小民在新旧文化之间的笑声和

_艺术真实_辨析_赵炎秋

1收稿日期2:2008-03-08 1作者简介2:赵炎秋(1953-),男,湖南邵阳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文学理论与比较文学研究。 2008年第3期 中国文学研究R esearch of Ch i nese L iterature 第3期,2008 [理论纵横] /艺术真实0辨析 赵炎秋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湖南长沙 410081) 关键词:生活;生活真实;艺术真实;文艺思想 摘 要:在中国当代文艺思想中,/艺术真实0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术语,通行的艺术真实观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认为,生活可以分为生活现象与生活真实两个层面;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虚拟反映,它并不高于生活真实;艺术真实是评判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必不可少的标准;生活真实是判断艺术真实的主要标准。 1中图分类号2I022 1文献标识码2A 1文章编号21003-7535(2008)03-014-04 A rt Truth:A ConceptW hich need Collate and Sti pulate Agai n Z HAO Y an-qiu (Co llege of H uman it y,H unan N or m al Un i vers it y,Chang sha,410081) K ey word s :life ;lif e trut h ;art truth ;art thoughts Abstrac t :The art truth is a very i m po rtant concept i n conte m pora ry Ch i nese art thoughts .T he re ex it so m e proble m s i n trad-i ti onal v ie w o f art trut h .T he t hesis thought ,tha t life can be div i ded t wo l eve ls o f life phenom enon and life truth ,art trut h i s a sup -positi onal re flecti on of life trut h and it is not super i o rity than life trut h .In judg ing literary w ork ,a rt truth i s an i m po rtant cr iter i on but i s no t so l e and i ndispensable cr iterion .L ife trut h is t he m ain criter i on i n j udg i ng art truth . 在中国当代文艺思想中,/艺术真实0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术语。它既是一个本体论概念,又是一个价值论的标准。批评家们既用它来指称文学作品的某种品质,又用它作为评判文学作品优劣成败的重要标准。但认真思考,这个概念存在许多问题,有必要重新进行厘清。一 艺术真实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斯多德那里。在对历史与文学进行比较的时候,亚里斯多德写道:/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更被严肃的对待;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0112亚里斯多德的论述隐含着一种观点,即文学作品构建了一个与现实世界不同的世界,而且这个世界比现实世界更真实,更能表现出现实世界的本质与规律。这种观点为后世大多数批评家所接受,并发展成为艺术真实的思想。 我国文艺理论界艺术真实观的直接源头则是毛泽东5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6中的有关论述。毛泽东指出:/人类的社会生活虽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虽是较之后者有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但是人民还是不满足于前者而要求后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 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例如一方面是人们受饿、受冻、受压迫,一方面是人剥削人、人压迫人,这个事实到处都存在着,人们也看得很平淡;文艺就 把这种日常的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 化,造成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就能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如果没有这样的文艺,那末这个任务就不能完成,或者不能有力迅速地完成。0122这段话从艺术真实的角度看,至少包含了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它肯定了艺术真实的存在,是通过艺术所创造的比实际生活更高、更带普遍性的一种东西;其次,它从高度、力度、集中性、典型性、理想性和普遍性等六个不同的方面界定了艺术真实与现实生活的区别;再次,它提出了创造艺术真实的主要方法,即/把这种日常的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0;复次,它肯定了艺术真实的巨大价值和作用。 此外,常被人们引用的,还有鲁迅关于艺术真实的有关论述,如:/艺术的真实非即历史上的真实,我们是听到过的,因为后者须有其事,而创作则可以缀合,抒写,只要逼真,不必实有其事也。然而他所据以缀合,抒写者,何一非社会上的存在,从这些目前的人,的事,加以推断,使之发展下去,这便好像预言,因为后来此人,此事,确也正如

《中国现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女性写作”概念是法国女性主义评论家埃莱娜·西苏1975年在《美杜莎的笑声》中提出来的。2、在赵树理的小说《“锻炼锻炼”》中,“锻炼锻炼”是争先社社主任(王聚海)的一句口头禅。3、王朔较早获得社会认可的作品是1984年的《空中小姐》,这是个类似言情模式的爱情小说,一个退伍老兵和一个空姐的故事。4、北岛,原名赵振开,在“文革”他曾以“艾珊”的笔名创作一部以杨讯和萧凌为主人公的“手抄本”小说《波动》。5、1981的甘肃的《飞天》杂志率先开办了“大学生诗苑”栏目,随后全国许多刊物纷纷效仿,为“新生代”的重新集结和展示提供了机遇。6、山岗的儿子皮皮杀死了山峰的儿子,山峰杀死了皮皮,山岗杀死了山峰,山峰的妻子借助公安机关杀死了山岗……,这个“连环报”式的报仇故事出自小说《现实一种》。7、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删去了原电影剧本中(洪常青)和琼花的爱情事故。8、(马原)在创作的顶峰期,写了许多在当时让人耳目一新的小说,如《冈底斯的诱惑》、《西海的无帆船》、《虚构》等。9、(汪曾祺)在40年代的西南联大师从沈从文,并有小说集《邂逅集》问世,解放后主要从事戏曲工作,写过京剧剧本。10、在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文学读物”中,除了王朔的“顽主”系列小说外,还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等“大文化”散文。1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提出:“民俗描写往往是赵树理小说中最吸引人的部分,有的显然具有文化人类学的参考价值。”12、20世纪50年代以来,描写上海城市生活的作品主要有(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等。13、余华发表于1989年的创作谈《虚伪的作品》和发表于1991年的长篇小产《呼喊与细雨》,被人们看作是他前期创作的一个总结。14、“文革”后现代意识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食指、芒克、多多和根子等为主要成员的“(白洋淀诗派)”。15、京剧“样板戏”除《海港》和《龙江颂》外,其余均取材于革命历史斗争,情节曲折,斗争激烈,悬念丛生,富于传奇性。16、(刘绍荣)在“文化热”的影响下,“文化化”倾向成为市井小说和乡土小说的共同特点,主要作品除了汪曾祺的《受戒》、《大淖记事》外,还有的《蒲柳人家》等。17、在王安忆写都市的三个中篇里:《逐鹿中街》(1988)、《“文革”轶事》(1993)和《香港的情和爱》(1993),在情爱设计上有张爱玲小说的某种内敛性的空间特征。18、“文革”的“导火线”是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的(姚文元)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19、大家知道莫言和苏童,不是因为他们的小说《红高梁》和《妻妾成群》,而是张艺谋根据这两部小说改编的影片《红高梁》和《大红灯笼高高挂》。20、20世纪50年代初,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马烽的《架弹花机》等短篇小说,大多通过农村家庭和婚姻的矛盾,反映农民新的生活情景和精神面貌。二、单项选择题(共10分)1、兼有天真明朗与放荡妩媚两方面特点的米兰,是王朔哪部作品中的主人公(B)?A.《空中小姐》B.《动物凶猛》C.《浮出海面》D.《顽主》2、“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这句诗出自作品(A)。A.《回答》B.《无题》C.《一切》D.《履历》3、地主阎恒元的形象是哪部小说中的人物(C)?A.《李家的变迁》B.《小二黑结婚》C.《李有才板话》D.《“锻炼锻炼”》4、“西南联大有一个文嫂”。是汪曾祺在哪篇小说开头的第一句话(C)?A.《老鲁》B.《受戒》C.《鸡毛》D.《异秉》5、研究马列主义哲学的曹荆华、进出口公司的翻译柳泉、导演梁倩这三位女性形象是张洁哪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A)?A.《方舟》 B.《爱,是不能忘记的》 C.《祖母绿》 D.《沉重的翅膀》6、“文革”中的样板戏,有许多都是根据原有的现存剧目改编的,其中,根据沪剧《芦荡火种》改编的京剧是(D)。A.《杜鹃山》 B.《红灯记》 C.《龙江颂》 D.《沙家浜》7、最早将女性作家与时代精神关联在一起,有意识地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来分析作家的写作立场以及作品的意识形态的批评家,是写有《庐隐论》、《冰心论》的(B)。A.叶圣陶B.茅盾C.郭沫若D.鲁迅8、汪曾祺只在极少的作品流露出嘲讽的意味,比如,他在一篇小说的结尾处只用一句话就写出了个团长的心理:“我的女人,怎么能摸来摸去!·她身上,除了我,任

艺术典型性

艺术形象的真实性 所谓艺术形象的真实性,是指艺术家们用所创造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揭示生活的本质规律、表现人们感情的特性。也就是说,艺术形象是虚构的,可它又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它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中,这就是艺术形象的真实性。 我所理解的艺术形象的真实性,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如《艺术概论》一书所说,“艺术的真实性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或再现的真实,一是反映主观世界的真实或表现的真实。艺术形象的真实性,应该是这两个方面的相融合,相统一。 我们知道,艺术是反映现实的一种特殊方式。作为艺术基本规律的典型化的过程,就是将现实生活中的一般的、反复出现的现象加以概括、集中、提炼、浓缩的过程,是将生活事实塑造成艺术形象的过程。 在我看来,首先,艺术“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或再现的真实”,也就是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素材,进行艺术化的加工和运用,使之成为艺术作品的元素和组成部分。这个并不难理解。这是就客观世界而言的。这是将现实艺术化的第一个步骤,也就是“搬”,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客观题材,如人物、景物等“搬”入艺术作品中,塑造出典型的艺术形象。比如古典小说《红楼梦》,它描写的人物众多,并且每个人物性格独特,形象刻画得十分丰满。虽然这些都是作者虚构的人物,但并非作者完全凭空想象,而是根据自己的一生经历,根据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接触过的人塑造出来的,也就是“艺术源自生活”。然而这些人物都具有十分典型的色彩,他们的身上都具有某一类人的鲜明特质,这是作者将他所接触到的现实生活中的人的特点集中起来,从而塑造出一个个具有代表意义的典型人物,这就是“艺术高于生活”。接着,艺术“反映主观世界的真实或表现的真实”,在我理解来看,这就是说,艺术家们通过进行艺术作品的创作,将自己的个人情感、观点,或是他所要代表和服务的人们的情感、观点表达出来的过程。就以绘画来说,不论是印象派还是抽象派,不论画面是具象的还是抽象的,作者都是借这些作品来表现某一种情感,也就是说,即使画面是晦涩难懂的抽象流派,但是它所表现得主管情感却是真实的。 最后,以上两者的统一,就是借助对客观存在的刻画、改造,融入对主观情感的表达,使客观与主观达到融合,并相辅相成。这就是使简单的创作升华为艺术的关键所在。再现客观世界的真实,离不开主观的表现;同样,表现主观的真实,也不能完全脱离对客观的再现。两者或达到完美的统一,或各有侧重的程度不同。但两者一定是并存的。 综上所述,艺术形象的真实性,就是将真实的客观存在与真实的主观情感以艺术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表现或是抽象的,或是具象的,但不论何种风格何种形式,艺术形象必定是来源于现实生活,是对真实世界的反映。艺术形象源自真实,表现真实,高于真实。

纪录片概论复习题

--纪录片概论期末复习-- 题型一:多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题型二: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专题一 1.电视报道类专题节目 1、定义: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对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某一主题进行较为深入全面的系统探究与表现的电视节目。这类节目是电视专题节目的主体。 2、报道类专题涵盖面广、历史现实文化科学社会人生等各个领域,均可成为报道对象。 3、报道类专题最常用的节目形态是深度报道 4、报道类专题在选题时,往往偏重那些能反映事物的实质意义和发展规律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 2.电视专题节目发展历程 按照中国电视专题节目各时期的创作特征,分为四个发展阶段:1、报道阶段:1958-1966;从第一部电视专题节目诞生,到1966年“文革”开始。中国第一部电视专题节目:195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9周年》 2、颂扬阶段:1966-1978;“文革”开始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前,《祖国各地》栏目的开播,为我国电视专题节目发展的第二个时期,这是你我国推行极“左”路线最严重的时期。 3、觉醒阶段:1978-1989;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祖国各地》的开播,到1989年大型电视专题《望长城》确定跟踪纪实的拍摄基调,是我国电视专题节目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这是我国改革开放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 4、纪实阶段:1989-至今;从《望长城》至今,中国电视专题节目进入纪实阶段。 3.《东方时空·生活空间》成功的原因 1.视点下移,关注平民百姓的生活, 2.小人物小故事体现社会大背景,提供深入的思考空间; 3.纪实的拍摄手法和风格值得称道; 4.电视专题片与纪录片的关系 最主要的观点有四种: 1.等同说:认为专题片和纪录片是同一个片种两种名称; 2.从属说:认为纪录片从属于专题片或认为专题片从属于纪录片; 3.畸变说:认为专题片是国外纪录片在我我国主观性过强的异化结果 4.独立说:专题片与纪录片是各自独立的两种片种。 5.中国电视专题片创作整体反思 1)中国电视专题片具有体制性。即与新闻宣传靠近,离个性创作靠 边,其根源在于中国电视专题片的成长与西方国家不同; 所以我国电视专题一开始就是为党积极服务,以阶级、经济等中心为主。

《写作 写实和虚构》教案

写作写实和虚构 教学目标: 1、了解写实的方法、技巧及作用。 2、了解写作中想象力的重要,体会在初中阶段写作能力中,写实才是“核心竞争力”。 3、学习从写实向虚构延伸,尝试写一些生活中未接触过的事物,编写一些情节虚构性的作品,学写小小说、剧本等。 教学步骤 一、什么是写实,什么是虚构? 写实就是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来写,强调的是真人真事。 写实总是按照客观事物的实际面貌进行具体的描写,重在刻画事物的形象。前提是注意观察,要求是抓住事物的特征,突出真实的细节,营造真实的环境。 虚构就是在符合生活内在逻辑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再创造。 虚构能跳出现实的束缚,重在运用想象和联想。要求符合生活的内在逻辑,不能胡编乱造。 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以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二、例文评析 例文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多少英雄豪杰。苏轼站在曾经是三国人物竞风流的赤壁面前,像一个关西大汉,手持铁板,大声高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是他历经风雨后的坦然,也是他的真情告白。他知道在有生之年要用美酒来面对如画的江山,如梦的人生。 古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丽的西湖承载了多少中国文人的梦,苏轼虽被贬于此,然而他没有悲怆,没有愤愤不平,而是“一蓑烟雨任平生”。他懂得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简单道理。于是,一道苏堤便横卧西湖,他要让西湖储藏的心灵,淹没他所有的痛苦和忧伤。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是苏轼被贬至天涯海角的海南所作的诗,他用荔枝的甜美洗去了官场的污垢。他宁愿一辈子做一个普通的岭南人,

九年级语文中考写实和虚构复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xx 写实和虚构复 习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说写活动,引导学生理解“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是作文的基本要求。 2、养学生习作中说真话,抒真情,写自己真实感受的态度和习惯。 3、对学生进行说话和写作训练,在活动中渗透写作知识和写法指导。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会在写作中说真话,抒真情,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方法 以说导写,以说促写,说写结合。 一、问题导入,设置悬念(3 分钟) 问大家一个问题,一定要说实话:大家怕写作文吗?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相机板书:作文:写什么?)大家怕写作文就是因为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那你们的作文是怎么写出来的呢?说实话。(学生可能会答模仿、抄袭,改头换面,张冠李戴;要么冥思苦想、胡编乱造、杜撰故事等)大家想把作文写好吗?大家想把作文写好,却又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你们说了实话,老师也对你们说实话:其实不仅你们认为作文难写,老师也认为作文难教,作文课难上,老师没有金手指, 不会点金术,不能点石成金,那怎么办呢?既然这么难,那我们就先把它放在那儿不管它,我们来点其他的。 二、预备活动,说三句话(5 分钟) 1、你们怕说话吗?不怕,那我们来说话好了。说什么呢?这样:(多媒体展示) ①形式:说三句话。

②内容:不作限制,可以发布消息,可以说出自己的心愿,可以谈自己的苦恼,可以提建议,可以评说某人事等等。 ③要求:语言清楚、连贯、,简明、真实,一定要出自内心。 2、学生作活动准备 3、学生活动:自荐、互荐、抽点相结合,学生上台说,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仔细观察,注意发言同学语言、表情、动作。 4、大家讨论简评:从发言者的内容、语言、神态等方面综合评论,谁说得最好,最有价值?好在什么地方?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5、抽两个同学xx 评。 6、师作小结:说话是现代人进行人际交往的必备能力,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谁都能说话,但要说好却不容易。 说好了,别人高兴,自己愉快;说得不好,别人心烦,自己也别扭,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说话能力的训练,锻炼自己的说 话能力,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刚才的几位同学,发言……(如发言大胆, 感情真挚,表现都很不错等评价一应根据课堂实际作恰当点评)。 三、过度活动,说一段话 看来,大家说得不错,接下来,我们进入更高一级的说话训练。(10 分钟) (1)布置活动,说一段话 1、在刚才的这项活动中,每个人都参与了,而且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活动中,不管是发言的,还是在下边听的,都有感受、体验,请大家把自己的感受、体验组织成一段通顺的话语说出来,要求真诚。(形式:说一段话内容:对于刚才活动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要求:自信、准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真实、诚恳)(温馨提示:不同的人,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肯定是不一样的,比如,当老师布置了说话的任务后,你想上来说话吗?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当叫到或没有叫到你说话时,你是怎么想的?有什么表现?当其他同学上来说话时,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