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奥数试题容斥原理(一)全国通用(含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讲容斥原理(一)

森林中住着很多动物,据说狮子大王派仙鹤去统计鸟类的种数,蝙蝠跑过去对仙鹤说;“我有翅膀,我应该是属于鸟类的。”于是仙鹤就把蝙蝠统计到鸟类的种类里去了,结果得出森林中一共有80种鸟类。狮子大王又派大象去统计野兽的种类数,蝙蝠听说又来统计兽类了,急忙跑过去对大象说;“我没有羽毛,我应该是属于兽类的。”于是大象就把蝙蝠统计到兽类的种类里去了,结果统计出森林中一共有60种兽类。最后狮子大王问:“森林中共有鸟类和兽类多少种?”狡猾的狐狸听见了仙鹤和大象的统计结果,高兴地向狮子大王汇报:“这还不简单!森林中共有鸟类和兽类140种。”这个统计正确吗?

同学们肯定会说:“不对!蝙蝠被算了两次,应该再减去一,是139种。”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数学问题,那就是被称为“容斥原理”的包含与排除问题。当需要计数的两类事物互相包含(有部分重复交叉)时,应把重复计数的部分排除掉。由此我们得到逐步排除法(容斥原理):当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复时,为了不重复计数,应从它们的和中减去重复部分。例如:请看下图,在长为30厘米,宽为20厘米的长方形铁板上钻了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孔,请问: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这个图形是一个不规则图形,如果我们直接计算很难,由上图容易看出阴影面积加圆面积恰好等于长方形面积,而长方形面积与圆的面积都很好计算,因而有:阴影面积=20×30-5×5×π=600-25π(平方厘米)。

由此我们得到排除法:两个分量之和等于总量,当计算一个分量时,可用总量减去另一个分量。即若A+B=C,则A=C-B。请看下面的例题。

例1 一个班有学生48人,每人至少参加跑步、跳高两项比赛中的一项。已知参加跑步的有37人,参加跳高的有40人,请问:这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学生有多少人?

分析: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学生人数,就是参加跑步人数、参加跳高人数重复的部分,排除掉重复部分,所得的就是全体参赛人数,也就是全班学生人数。

解答:设两项比赛都参加的有X人,那么

(37+40)-X=48

X=29

说明:通过上题我们发现,解答这类问题最好先画图,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数量关系。另外我们还发现在解答问题时可以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把两类数量加在一起,即都“包含”进来。37+40=77,第二步再减掉一个班有学生48人,这个数量,即“排除”,就可以求出正确答案了。77-48=29。还可以这样计算:40-(48-37)=29人。你能讲出道理来吗?请你想一想,你还能再列出一种算式来吗?

想一想:如果全班有3人哪一个比赛项目都不参加,将会得出什么结果?

说明:一般地,假设具有性质A的事物(人)有X A个,具有性质B的事物(人)有X B个,既具有性质A,又具有性质B的事物(人)有X AB个,至少具有A、B中一种性质的事物(人)有X个,那么:X=(X A+X B)-X AB。这个关系式可用下图来表示:

这个示意图直观形象地揭示了包含排除原理,同时也为计算一些组合图形的面积提供了另一种思路。

例2 在1至1000这1000个自然数中,能被5或11整除的自然数一共有多少个?

分析:如下图,小圆表示能被11整除的自然数,大圆表示能被5整除的自然数。如果把大圆内的200个自然数和小圆内90个自然数相加,阴影部分的自然数事实上被加了两次。因此要想求出:能被5或11整除的自然数的个数就应该:

能被5整除的自然数的个数+能被11整除的自然数的个数-既能被5整除又能被11整除的自然数的个数=能被5或11整除的自然数的个数。

解答:能被5整除的自然数有多少个?

1000÷5=200 有200个。

能被11整除的自然数有多少个?

1000÷11=90……10 有90个。

既能被5整除又能被11整除的自然数有多少个?

1000÷55=18……10 有18个。

所以能被5或11整除的自然数的个数是:200+90-18=272个。

例3有128位旅客,其中25人既不懂英语、又不懂法语,有98人懂英语,75人懂法语,请问:既懂英语、又懂法语的有多少人?

分析:从128位旅客中减去既不懂英语、又不懂法语的25人,剩下的128-25=103人中至少懂一门外语(懂英语或懂法语),懂英语的98人中包含了同时懂法语的人数;懂法语的75人中也包含了同时懂英语的人数;(98+75)人恰好比103人多出了既懂英语、又懂法语的人,所以既懂英语、又懂法语的人数=懂英语的人数+懂法语的人数-至少懂一门外语的人数。

解答:至少懂一门外语的人数:128-25=103(人)

既懂英语、又懂法语的人数:98+75-103=70(人)

例4 60名同学面向老师站成一横排。老师先让同学们从左到右按照1、2、3、4、 (59)

60的顺序依次报数,再让报数是4的倍数的同学向后转,接着又让报数是6的倍数的同学向后转。请问:现在面向老师的学生还有多少名?

分析:由于两次向后转的学生最后还是面向老师,要想转两次必需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的数,也就是转两次的学生和一次都不转的学生是最后面向老师的。

解答:从1到60中,4的倍数一共有:60÷4=15个,6的倍数一共有:60÷6=10个,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有:60÷12=5个。一次都不转的学生是:60-(15+10-5)=40个,转两次的学生有5个,所以面向老师的学生还有40+5=45个。

说明:也可以这样想:最开始向后转的学生(也就是背对老师的学生)有15人,然后共有10名报数是6的倍数的同学向后转,其中:报12、24、36、48、60这5个人已经向后转了,又第二次向后转,结果就又面对老师了,可是报6、18、30、42、54这5个人第一次向后转,他们背对老师。因此仍然是有有15人背对老师,所以有:60-15=45人面向老师。

例5有一根长是240厘米的绳子,从一端开始每隔4厘米作一个记号,同时每隔6厘米也作一个记号,然后将标有记号的地方剪断,请问:绳子一共被剪成了多少段?

分析:绳子每隔4厘米作一个记号以及每隔6厘米作一个记号时,这样的记号一定有重复的。因此关键是求出所有的记号数,然后根据“间隔问题”就可以求出绳子一共被剪成了多少段。

解答:240厘米长的绳子每隔4厘米作一个记号,这样一共有:240÷4-1=59个记号;每隔6厘米作一个记号,这样一共有:240÷6-1=39个记号。而两者每隔12厘米重复一个记号,这样一共重复了:240÷12-1=19个记号。因此绳子上共有记号数是:59+39-19=79,所以绳子一共被剪成了79+1=80段。

例6 李老师出了两道题,全班40人中,第一道题有30人对,第2题有12人未做对,两题都做对的有20人。请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