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的定位和放线

建筑工程的定位和放线

建筑工程的定位和放线

(1) 进场后首先对甲方提供施工图进行复核,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正确。其次,与甲方一道对现场的座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甲方或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2) 现场建立控制座标网和水准点。现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方法在下面。水准点由永久水准点引入,水准点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水准点不被破坏。

(3) 工程定位后要经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施工。

二.根据本工程的平面形状,决定采用矩形网控制。

按工程定位图,以建筑纵横两个方向为座标轴,每30m测设一条控制线,形成30m30m的现场控制网,建筑物的定位即以控制网轴线为准。

三.根据本工程的平面形状,适宜于采用多边形现场控制网。

以与工程主轴线相对应的互成120方向的三根线作为控制网的轴线,控制轴线的间距为30m,形成现场控制网。工程定位即以该轴线为准。四.取工程纵横向的主轴线作为现场控制网轴线,组成现场控制网。工程的其它轴线依据主轴线位置确定。

五.在土方开挖期间,对于标高的测定,采用专人负责,随挖随测的方法。在接近基底时,应将标高点引到基坑内,可在工程桩钢筋上做记号。作为底板施工阶段垫层浇筑、支底板模板的依据。

六.地下室施工阶段标高测量方法

工程测量放线方案

㈠工程测量 1、测量放线方案 本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依据城市规化局或建设方提供的绝对座标,采用全站仪,再根据施工图提供的各个座标点通过精确计算在施工现场放好每一个角点或座标点,整个测设过程经过初测、精测和检测三个步骤,放线前,必须认真验算各座标点与建筑物的相互关系,认真计算座标点数据与建筑物数据是否相符,认真复算结构尺寸与建筑尺寸是否相等,经复算各个相互关系无误后再进行实地放线。 2、具体操作方法 1)建立轴线控制网,以业主提供的座标点和设计总平面图,定出建筑物四大角控制点,根据各控制点引出各轴线,建立建筑物轴线平面控制网。 轴线控制网采用直角坐标法进行引测,分为初定、精测和检测三步。 轴线初定时把设计座标投测在地面上,利用打入土中的小木桩作埋设标志,由于该点在土方开挖时将被挖去,为此在初定时同时定出前后方向桩,外桩埋设在离基坑开挖边线2—3m以外,并埋设好混凝土标桩,顶部放置200mm×200mm不锈钢板。方格网控制点初定并将标桩埋设好后,进行精测,采用现场改正方法,长轴线改正时其180°之差10",短轴线改正时其90°之差6"。 上述两个步骤完成后,会同业主单位和监理方对控制网进行检测。测角用J2经纬仪两个测回,距离往返观测,最后根据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平差计算坐标值和测量精度,其闭合测角中误差在±3〞之内,边长丈量相对中误差为1/2000即为合格,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高程控制:按业主单位和设计方确认的水准原点,在建筑物四角建立高程控制点采用二等测量确定水准面的标高,可将水准点记于轴线控制桩上,也可另外埋设高程控制点。控制点处挖土后现浇一圈混凝土,中心埋入Ф25的圆头钢筋,本工程控制点共六个。另在远处永久性建筑物上作两个对照观测点,高程控制点经业主和监理方检测确认后,方能投入使用。 3)垂直度测量控制,本工程采用J2级经纬仪控制,框架结构柱,墙垂直度,本工程控制点设在建筑物的阳角,观测点用红漆标准在砼柱上,标注标志用三角形表示,每次在同一线上进行观测,其它轴线根据经纬仪引上线进行观测,同时做好观测记录并归档,要求每层垂直度不超过5mm,且整栋建筑物垂直度误差控制在15mm以内。 4)沉降观测:沉降观测点设置在标高0.5m处,观测点总数不少于10点,主要设置在地下室角点及沉降缝轴线处,观测点规点用φ12以上钢筋埋置在砼中,测量仪器采用高精度的等距水准仪和专用钢卷尺,按要求做好实测记录,如有不正常结果,及时提请设计、监理、业主、质监部门分析处理,观测点相邻两点的误差值不超过间距的千分之二,按设计院标示沉降观测点进行观测。 ㈡施工测量 1) 建立轴线控制网,以业主提供的座标点和设计总平面图,定出建筑物四大角控制点,根据各控制点引出各轴线,建立建筑物轴线平面控制网。 轴线控制网采用直角坐标法进行引测,分为初定,精测和检测三步。 轴线初定时把设计座标投测在地面上,利用打入土中的小木桩作

建筑工程定位放线方法

工程定位放线方法 (1)进场后首先对甲方提供施工图进行复核,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正确。其次,与甲方一道对现场的座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甲方或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 (2) (2) 现场建立控制座标网和水准点。现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方法在下面。水准点由永久水准点引入,水准点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水准点不被破坏。 (3) (3) 工程定位后要经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施工。 (4)一.根据本工程的平面形状,决定采用矩形网控制。 (5)按工程定位图,以建筑纵横两个方向为座标轴,每30m测设一条控制线,形成30m×30m的现场控制网,建筑物的定位即以控制网轴线为准。 (6)二.根据本工程的平面形状,适宜于采用多边形现场控制网。 (7)以与工程主轴线相对应的互成120°方向的三根线作为控制网的 轴线,控制轴线的间距为30m,形成现场控制网。工程定位即以该轴线为准。 (8)三.取工程纵横向的主轴线作为现场控制网轴线,组成现场控制网。工程的其它轴线依据主轴线位置确定。

(9)五.在土方开挖期间,对于标高的测定,采用专人负责,随挖随测的方法。在接近基底时,应将标高点引到基坑内,可在工程桩钢筋上做记号。作为底板施工阶段垫层浇筑、支底板模板的依据。 六.地下室施工阶段标高测量方法 为了保证建筑全高控制的精度要求,在基础施工中就应注意准确地测设标高。为±0.00以上的标高传递打好基础。 采用经纬仪将现场水准点标高引测至地下室基坑内,可在基坑四周的挡土桩上画出整米数的水平线,作为地下室标高测量的依据。标高控制线应根据施工需要画出多处,对于各条标高线,应予校测,误差较大时(>5mm)应予调整。 七.外控法施工要点 施测时将经纬仪安置在建筑附近进行竖向投测。 (1)测前要对经纬仪的轴线关系进行严格的检校,观测时要精密定平水平度盘水准管,以减少竖轴不铅直的误差。 (2)轴线的延长桩点要准确,标志要准确、明显,并妥善保护好。应尽量以首层轴线位置为准,直接向施工层投测,避免逐层上投造成误差积累。

工程定位测量放线记录

C30-1 工程定位测量放线记录 □□□□□□□□工程名称73团保障性住房A-05小区22#住宅楼 工程定位放线依据 总平面图编号建施J-8-02 永久水准点名称南岗路中心s点 永久水准点标高南岗路与南环路相交点为绝对高程 752.46。 本工程土0.000为751.30 建筑设计标高17.95m 房屋朝向坐北朝南 纵轴线方位 编号22#楼1轴一23#楼1轴重合邻近建筑物名称拟建23号住宅楼 距离0 横轴线方位 编号22#楼A 轴一23#楼G 轴邻近建筑物名称拟建23号住宅楼距离39.86m 测量仪器 名称电子经纬仪编号DE2B220023校验日期 验 收结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施测日期2012年4月6日复测日期2012年4月7日 拟建23#楼 r得到匸■点,再从厂点向北量出7.8 得到I点. t-得到匚点,同理,将经纬仪架于| 轴线用尺划分。 注:1.首先经纬仪架于_点,照准点,然后打反镜由_点向北量39.86 2.将经纬仪架于点,镜头对准点,向东旋转90°,用钢尺向东量出46.8 点,用钢尺向东量出46.8 -得到■点?然后打上延长桩。最后由定位轴线分别将各 3.经轴线闭合,其轴线偏移2 .,符合要求。 年月曰 技术负责人 质量检查员

论单位 施测人 工程定位测量放线记录 □□□□□□□□工程名称73团保障性住房A-05小区23#住宅楼 工程定位放线依据 总平面图编号建施J-8-02 永久水准点名称南岗路中心s点 永久水准点标高南岗路与南环路相交点为绝对 高程752.46。 本工程土0.000为751.80 建筑设计标高17.95m 房屋朝向坐南朝北 纵轴线方位 编号23#楼1轴一规划一路中心线邻近建筑物名称拟建规划一路 距离52.81m 横轴线方位 编号23#楼B轴一南环路中心线邻近建筑物名称拟建南环路距离19.2m 测量仪器 名称电子经纬仪编号DE2B220023校验日期 验 收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施测日期2012年4月6日复测日期2012年4月23日 [点,然后由点向东量52.81 ,得到点,再将经纬仪架于从■■:点,照准1点 向 说明:1.首先将经纬仪架于南环路中心线与规划一路中心线的交汇点.,照准南岗路中心线与南环路中心线交汇点 北旋转90° 量出19.2 :得到;点,从|点打延长桩依次量出2.4 7.5 、10.2 j得到|点、「点和点。 2. 再将经纬仪架于?点,镜头对准|■点,向东旋转90°用钢尺向东依次量出1 3.7 ?、55.37、得到|点和:点,同理,将经纬仪架于I,点,用钢尺向东依次量出1 4.27 ■, . 5 5.37*得到?.点和. 点.将经纬仪架于|?点,用钢尺向东依次量出14.27 i、55.37 得到》点和.倬.再将经纬仪架于从|点,照准F点、向南量出0.3 得到]点,然后打上延长桩。最后由定位轴线分别将各轴线用钢尺" 划分。 3. 经轴线闭合,其轴线偏移2 ?P,符合要求。 技术负责人

施工放线是从建筑物定位开始的

施工放线是从建筑物定位开始的,一直到主体工程封顶都离不开施工放线。 大致分三个阶段:建筑物定位(放线)、基础施工(放线)和主体施工(放线)。 一、建筑物定位,是房屋建筑工程开工后的第一次放线,建筑物定位参加的人员是:城市规划部门(下属的测量队)及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专业的),根据建筑规划定位图进行定位,最后在施工现场形成(至少)4个定位桩。放线工具为“全站仪”或“比较高级的经纬仪”。 二、基础施工放线,建筑物定位桩设定后,由施工单位的专业测量人员、施工现场负责人及监理共同对基础工程进行放线及测量复核(监理人员主要是旁站监督、验证),最后放出所有建筑物轴线的定位桩(根据建筑物大小也可轴线间隔放线),所有轴线定位桩是根据规划部门的定位桩(至少4个)及建筑物底层施工平面图进行放线的。放线工具为“经纬仪”。基础定位放线完成后,由施工现场的测量员及施工员依据定位的轴线放出基础的边线,进行基础开挖。放线工具:经纬仪、龙门板、线绳、线坠子、钢卷尺等。小工程可能没有测量员,就是施工员放线。 注意:基础轴线定位桩在基础放线的同时须引到拟建建筑物周围的永久建筑物或固定物上,防止轴线定位桩破坏了,用来补救。 三、主体施工放线,基础工程施工出正负零后,紧接着就是主体一层、二层...直至主体封顶的施工及放线工作,放线工具:经纬仪、线坠子、线绳、墨斗、钢卷尺等。根据轴线定位桩及外引的轴线基准线进行施工放线。用经纬仪将轴线打到建筑物上,在建筑物的施工层面上弹出轴线,再根据轴线放出柱子、墙体等边线等,每层如此,直至主体封顶。 我有20多年的施工经验,由于时间关系说的不是很细(放线有很多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施工放线有多种方法,条件允许的场地只要钉多一次龙门桩就可以搞定,一般龙门桩主要用于基础施工放线,基础完工后再把轴线及水平引测到基础上部四大角的侧面,用墨线弹出垂直、水平线做出三角标记,在引之前需用基准点校验龙门桩是否准确,这样不管你放N多次线只要以基础侧面的基点用仪器或铅垂向上引测轴线,用钢尺量测标高,这样就可以到主体封顶。这种方法是最简单实用的。 说白了就是把图纸上的形状按1:1的比例投放到地面上 但要学会看图纸,学会必要的仪器操作。 线工是个综合性很强的工种,不仅要掌握各种仪器的操作,而且得能识图,并且能快速地记忆数值,要求精确的操作等等。首先学会水准仪、经纬仪的操作,然后学习识图,最好是能画图,接着熟悉图纸,从放大线开始,确定轴线位置,最后放局部轴线,弹出墙体留置洞口等等,只有多练习,勤问人,等你放一两栋楼的线就会慢慢熟练的。 施工放线现场操作有多种放线方法;一般分有龙门板定位尺量放线和仪器测量放线,前者根据图纸已知的控制点或现场确定的控制点,在要放线的建筑物基础外四周一定距离打桩、架设龙门板,在龙门板上用施工线拉一个大至的直角线,尽量把线拉紧,然后用勾股定理采用钢尺合尺,尺寸要大一点,一般6、8、10m,这样比较准确,首先在两控制线上量取尺寸用红铅笔放点,然后两人拉尺,一人摆动可以任意那根线与钢尺的尺寸稳合,然后龙门板上固定施工线,用钢尺从头再校对一次,确认无误后四周挂线、钢尺校核,根据图纸上的轴线尺寸用钢尺量取放点,用铅垂垂于地面,这样就可以用石灰粉分别放开挖线了,用水准仪在龙门板上测放控制高程。 后者如果会用经纬仪或全站仪那就简单多了,只要根据图纸已知的控制点或现场确定的控制点,图纸上的距离、角度关系就可测量确定轴线的具体位置。

建筑工程定位放线方法之欧阳光明创编

工程定位放线方法 (1) 欧阳光明(2021.03.07) (2)进场后首先对甲方提供施工图进行复核,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正确。其次,与甲方一道对现场的座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甲方或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 (2) 现场建立控制座标网和水准点。现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方法在下面。水准点由永久水准点引入,水准点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水准点不被破坏。 (3) 工程定位后要经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施工。一.根据本工程的平面形状,决定采用矩形网控制。按工程定位图,以建筑纵横两个方向为座标轴,每30m测设一条控制线,形成30m×30m的现场控制网,建筑物的定位即以控制网轴线为准。二.根据本工程的平面形状,适宜于采用多边形现场控制网。以与工程主轴线相对应的互成120°方向的三根线作为控制网的轴线,控制轴线的间距为30m,形成现场控制网。工程定位即以该轴线为准。三.取工程纵横向的主轴线作为现场控制网轴线,组成现场控制网。工程的其它轴线依据主轴线位置确定。五.在土方开挖期间,对于标高的测定,采用专人负责,随挖随测的方法。在接近基底时,应将标高点引到基坑内,可在工程桩钢筋上做记号。作为底板施工阶段垫层浇筑、支底板模板的依据。

六.地下室施工阶段标高测量方法为了保证建筑全高控制的精度要求,在基础施工中就应注意准确地测设标高。为±0.00以上的标高传递打好基础。采用经纬仪将现场水准点标高引测至地下室基坑内,可在基坑四周的挡土桩上画出整米数的水平线,作为地下室标高测量的依据。标高控制线应根据施工需要画出多处,对于各条标高线,应予校测,误差较大时(>5mm)应予调整。 七.外控法施工要点施测时将经纬仪安置在建筑附近进行竖向投测。 (1)测前要对经纬仪的轴线关系进行严格的检校,观测时要精密定平水平度盘水准管,以减少竖轴不铅直的误差。 (2)轴线的延长桩点要准确,标志要准确、明显,并妥善保护好。应尽量以首层轴线位置为准,直接向施工层投测,避免逐层上投造成误差积累。 (3)取正倒镜向上投测的平均位置,以抵消经纬仪的视准轴不垂直横轴和横轴不垂直竖轴的误差影响 八.垂直度的控制采用吊线坠法采用较重的特制线坠悬吊,以确定的轴线交点为准,直接向各施工层悬吊引测轴线。 (1)线坠的几何形体要规正,重量要适当(1~3kg)。吊线用编织的和没有扭曲的细钢丝。 (2)悬吊时要上端固定牢固,线中间没有障碍,尤其是没有侧向抗力。 (3)线下端(或线坠尖)的投测人,视线要垂直结构面,当线左、线右投测小于3~4mm时,取其平均位置,两次平均位置之差小于2~3mm时,再取平均位置,作为投测结果。 (4)投测中要防风吹和震动,尤其是侧向风吹。 (5)在逐层引测中,要用更大的线坠(如5kg)每隔3~5层,由下面直接向上放一次通

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和基础放线

第一节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和基础放线 10.1.1 建筑物的定位放线 根据设计给定的定位依据和定位条件进行建筑物定位放线,是确定平面位置和开挖茂盛的关键环节,施测中心须保证精度,杜绝错误。在高层建筑中地下工程较多,基础开挖范围较大,开挖区内的各种中线或轴线桩 均会挖掉,而在地下、地上各层施工中,又需准确、迅速地恢复轴线位置,以保证同一条中线或轴线在各层上投测的位置都能在同一铅直面内。故在建筑物定位放线中,要首先考虑主要中线或轴线桩的准确测设和长期稳定的保留问题。为此,在建筑物定位放线中,首先根据测设“建筑物矩形控制网”,它是测设在距基槽外1~5m(根据现场情况而定)、平等于建筑物的矩形控制网。 10.1.1.1 确认和检测定位依据 当定位依据是规划红线、道路中心线或测量控制点时,在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在现场当面交桩后,要根据各点的坐标值、标高值算其间距、夹角和高差,并实地校测各桩位是否正确,若有不符,应请建设单位妥善处理。 定位之前,应校测所用点位,以防误用有碰动和沉降变位的桩位。 10.1.2 建筑物矩形控制网的测设与放线 10.1.2.1 矩形控制网的测设 根据建筑物定位条件和矩形网距建筑物四廊轴线关系以及现场情况来决定矩形控制网的测设方

法。 10.1.2.2 轴线控制桩的测定 在建筑物矩形控制网的四边上,测定建筑物各大角的中线或轴线控制桩(也叫引桩),测设时要以各边的两端控制桩为准,量通尺测定该边上各轴线控制桩线后,再校核各桩间距。 10.1.2.3 大角桩和轴线桩的测定 根据各中线、轴线的控制桩测定建筑物各大角和中线、轴线桩,在校测各桩间距和格方后,若高层竖向使用外控法施测时(详见后说明),还要将主要轴线准确地延长建筑物高度以外、能稳定保留桩位的地方,或附近现有建筑物的墙面上。 10.1.2.4 基槽灰线的撒设 根据建筑物各轴线桩或控制桩,按基础图撒好基槽灰线。这项工作精度要求不高,但很容易出差错。因此,在经自验合格后,必须向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或有关部门验线。 10.1.2.5 验线 验线时首先要检查定位依据的正确性和定位条件的几何尺寸,再检查建筑物矩形控制网和建筑四廊尺寸及轴线间距,这是保证建筑物定位条件和本身尺寸正确的重要措施。 验线时决不可只检查建筑物的自身四廊尺寸,而不检查建筑物的定位情况,这样可能会造成建筑物位置不漏检,致使整个建筑物定位不正确。 此外,验线时不仅要检查建筑物矩形网和各大角桩位、槽线情况,还要检查各轴线、尤其是主要轴线的控制桩(引桩)桩位是否准确和稳定,因为它是挖槽后,各施工层放线和高层竖向控制的

工程定位放线方法

工程定位放线方法: (1) 进场后首先对甲方提供施工图进行复核,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正确。其次,与甲方一道对现场的座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甲方或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 (2) 现场建立控制座标网和水准点。现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方法在下面。水准点由永久水准点引入,水准点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水准点不被破坏。 (3) 工程定位后要经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施工。 二.根据本工程的平面形状,决定采用矩形网控制。 按工程定位图,以建筑纵横两个方向为座标轴,每30m测设一条控制线,形成30m×30m的现场控制网,建筑物的定位即以控制网轴线为准。 三.根据本工程的平面形状,适宜于采用多边形现场控制网。 以与工程主轴线相对应的互成120°方向的三根线作为控制网的轴线,控制轴线的间距为30m,形成现场控制网。工程定位即以该轴线为准。 四.取工程纵横向的主轴线作为现场控制网轴线,组成现场控制网。工程的其它轴线依据主轴线位置确定。 五.在土方开挖期间,对于标高的测定,采用专人负责,随挖随测的方法。在接近基底时,应将标高点引到基坑内,可在工程桩钢筋上做记号。作为底板施工阶段垫层浇筑、支底板模板的依据。 六.地下室施工阶段标高测量方法 为了保证建筑全高控制的精度要求,在基础施工中就应注意准确地测设标高。为±0.00以上的标高传递打好基础。 采用经纬仪将现场水准点标高引测至地下室基坑内,可在基坑四周的挡土桩上画出整米数的水平线,作为地下室标高测量的依据。标高控制线应根据施工需要画出多处,对于各条标高线,应予校测,误差较大时(>5mm)应予调整。 七.外控法施工要点: 施测时将经纬仪安置在建筑附近进行竖向投测。 (1)测前要对经纬仪的轴线关系进行严格的检校,观测时要精密定平水平度盘水准管,以减少竖轴不铅直的误差。 (2)轴线的延长桩点要准确,标志要准确、明显,并妥善保护好。应尽量以首层轴线位置为准,直接向施工层投测,避免逐层上投造成误差积累。 (3)取正倒镜向上投测的平均位置,以抵消经纬仪的视准轴不垂直横轴和横轴不垂直竖轴的误差影响。 八.垂直度的控制采用吊线坠法: 采用较重的特制线坠悬吊,以确定的轴线交点为准,直接向各施工层悬吊引测轴线。 (1)线坠的几何形体要规正,重量要适当(1~3kg)。吊线用编织的和没有扭曲的细钢丝。 (2)悬吊时要上端固定牢固,线中间没有障碍,尤其是没有侧向抗力。 (3)线下端(或线坠尖)的投测人,视线要垂直结构面,当线左、线右投测小于3~4mm时,取其平均位置,两次平均位置之差小于2~3mm时,再取平均位置,作为投测结果。 (4)投测中要防风吹和震动,尤其是侧向风吹。 (5)在逐层引测中,要用更大的线坠(如5kg)每隔3~5层,由下面直接向上放一次通线,以作校测。 九.上部结构标高测法: ±0.00以上的标高测法,主要是用钢尺沿结构外部向上竖直测量,在四周共设三处,以便于相互校核。施测要点:

定位放线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完整版).doc

定位放线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表 5.2.1 编号: 02TLGZ-TJ-01-01-01-01-01-01 单位(子单位) #2 脱硫吸收塔分部(子分部) #2 脱硫吸收塔基础 工程名称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定位放线验收部位#2 脱硫吸收塔基础 施工单位北京北方节能环保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马迁 施工执行标准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 1 部分土建工程专业工长 魏晓明 名称及编号DL/T52lO.l -2012 (施工员) 分包单位洛阳工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分包项目经理袁德罡施工班组长王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施工单位自检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根据建(构)筑物的主轴线设 控制桩。桩深度应超过冰冻土 1 控制桩测设层。主厂房桩数不应少于 1 2 个,符合验收规范规定 其它主要建(构)筑物不应少 于 4 个 主 应符合二级导线的精度要求, 控平面控制 主厂房和输煤系统建筑物且应符合验收规范规定 2 桩精度 项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目 高程控制 3应符合三等水准的精度要求符合验收规范规定桩精度 施工单位 检查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 监理(建设) 单位 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

定位放线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表 5.2.1 编号: 01TLGZ-TJ-01-01-01-01-01-01 单位(子单位) #1 脱硫吸收塔分部(子分部) #1 脱硫吸收塔基础 工程名称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定位放线验收部位#1 脱硫吸收塔基础 施工单位北京北方节能环保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马迁 施工执行标准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 1 部分土建工程专业工长 魏晓明 名称及编号DL/T52lO.l -2012 (施工员) 分包单位洛阳工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分包项目经理袁德罡施工班组长王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施工单位自检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根据建(构)筑物的主轴线设 控制桩。桩深度应超过冰冻土 1 控制桩测设层。主厂房桩数不应少于 1 2 个,符合验收规范规定 其它主要建(构)筑物不应少 于 4 个 主 应符合二级导线的精度要求, 控平面控制 主厂房和输煤系统建筑物且应符合验收规范规定 2 桩精度 项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目 高程控制 3应符合三等水准的精度要求符合验收规范规定桩精度 施工单位 检查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 监理(建设) 单位 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

土建房屋工程施工放线方法

【tips】本文由李雪梅老师精心收编,值得借鉴。此处文字可以修改。 土建房屋工程施工放线方法 土建/房屋工程施工放线是从建筑物定位开始的,一直到主体工程封顶都离 不开施工放线。大致分三个阶段:建筑物定位(放线)、基础施工(放线)和主体施工(放线)。一、建筑物定位,是房屋建筑工程开工后的第一次放线,建筑物定位参加的人员是:城市规划部门(下属的测量队)及施工单 位的测量人员(专业的),根据建筑规划定位图进行定位,最后在施工现场形成(至少)4个定位桩。放线工具为全站仪或比较高级的经纬仪。二、 基础施工放线,建筑物定位桩设定后,由施工单位的专业测量人员、施工 现场负责人及监理共同对基础工程进行放线及测量复核(监理人员主要是 旁站监督、验证),最后放出所有建筑物轴线的定位桩(根据建筑物大小也可轴线间隔放线),所有轴线定位桩是根据规划部门的定位桩(至少4个)及建筑物底层施工平面图进行放线的。放线工具为经纬仪。基础定位放线 完成后,由施工现场的测量员及施工员依据定位的轴线放出基础的边线, 进行基础开挖。放线工具:经纬仪、龙门板、线绳、线坠子、钢卷尺等。 小工程可能没有测量员,就是施工员放线。注意:基础轴线定位桩在基础 放线的同时须引到拟建建筑物周围的永久建筑物或固定物上,防止轴线定 位桩破坏了,用来补救。三、主体施工放线,基础工程施工出正负零后, 紧接着就是主体一层、二层...直至主体封顶的施工及放线工作,放线工具:经纬仪、线坠子、线绳、墨斗、钢卷尺等。根据轴线定位桩及外引的轴线 基准线进行施工放线。用经纬仪将轴线打到建筑物上,在建筑物的施工层 面上弹出轴线,再根据轴线放出柱子、墙体等边线等,每层如此,直至主 体封顶。施工放线有多种方法,条件允许的场地只要钉多一次龙门桩就可 以搞定,一般龙门桩主要用于基础施工放线,基础完工后再把轴线及水平 引测到基础上部四大角的侧面,用墨线弹出垂直、水平线做出三角标记,

建筑物的定位和放线

建筑物的定位和放线 一建筑物的放线 建筑物的定位就是在地面上确定建筑物的位置。即根据设计条件,将建筑物外廓的各轴线 交点测设到地面上,如图A、B、C、D各点,称为定位桩(又称角桩),作为基础和细部 放样的依据。 放样定位点的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是根据与周围原有建筑物的关系放样和根据规划道路红线进行建筑物定位2种方法: 1.根据与原有建筑物的关系定位 首先沿原建筑物PM与QN墙面向外量出MM′及NN′,并使MM′=NN′(距离大小根据实地情况而定,一般为1~4m),在地面上定出M′、N′两点,用小木桩(桩上钉小铁钉)标定。将经纬仪安置于M′点,瞄准N′点,并从N′点沿M′N′方向测设已知距离,定出A′点, 用相同的方法测设出B′点,然后分别将经纬仪安置于A′、B′两点上,后视M′点测设水平 角90°,沿视线测设已知距离即可定出A、C、B、D四点。最后检查A、B、C、D四点位 置是否符合精度要求。注意:测设时,要考虑待建的建筑物墙的厚度。 如上图(b)、(c)可用类似方法,用直角坐标法进行放样. 2.根据规划道路红线进行建筑物定位 二施工放线 建筑物的放线是指根据定位的主轴线桩,详细测设其它各轴线交点的位置,并用木桩(桩 上钉小钉)标定出来,称为中心桩。并据此按基础宽和放坡宽用白灰线撒出基槽边界线 建筑物放线的基本工作 1、测设中心桩 2、钉设轴线控制桩或龙门板 一是在轴线延长线上打木桩,称为轴线控制桩(又称引桩); 二是在建筑物外侧设置 门桩和龙门板。 龙门板也是在基础开挖范围以外钉设龙门桩,桩上钉板即龙门板。要求钉设牢固、龙门板 的方向与轴线平行或垂直、龙门板的上表面平整且其标高为±0.000m。其优点是使用方便,可以控制±0.000m以下各层标高和基槽宽、基础宽、墙身宽等具体位置。但它占用施工场

房屋建筑工程测量定位和放线

房屋建筑工程测量定位和放线 一、工程定位 工程定位,一般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平面位置定位,一个是标高定位。 1、根据场地上建筑物主轴线控制点或其它控制点,将房屋外墙;轴线的交点用经纬仪投测至地面木桩顶面作为标志的小钉上。这就完成了工程的平面布置定位。 2、根据施工现场水准控制点,推算±0.000标高或根据与±0.000某建筑物,某处标高相对关系,用水准仪和水准尺,将标高定在龙门桩上这就完成了工程的标高定位。 二、工程平面定位 一般用经纬仪进行直线定位,然后用钢尺沿视线方向丈量出两点间的距离。 1、拟建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的相对定位。一般可根据设计图上给出的设计建(构)筑物与建(构)筑物的相对定位。一般可根据设计图上给出的设计建(构)筑物或道路中心线的位置关系数据,定出建(构)筑物主轴线的位置。 2、根据“建筑红线”及定位桩点的定位,所谓“建筑红线”系“拨地单位在地面上测投的允许用地的边界点的连线,所谓定位桩点系“建筑红线”上标有坐标值或标有与拟建建筑物成某种关系值的桩点。 3、现场建立控制系统定位。是在建筑总平面图上在不同边长组成的方体或矩形格网系统。其格网的交点称为控制点。 三、工程标高定位 设计±0.000标高,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绝对标高,即离国家规定的某一海平面的高度;一是相对标高,即与周围地物的比较高度。 1、绝对标高表示的±0.000的定位。施工图上一般均注明±0.000相当绝对标高的数值,该数值可从建筑物附近的水准控制点或大地水准点引测,并在供放线的龙门桩或施工场地固定建筑物上标出。 2、相对标高表示的±0.000的定位。施工图上一般±0.000的定位。有些沿街建筑或房屋密集处的建筑。往往在施工图上直接标明±0.000的位置与某建筑物或某地物的某处标高或成某数值关系,在±0.000定位时,就可由该处进行引测。 四、工程定位注意的几点问题 1、为防止仪器不均匀下沉对测角的影响,经纬仪的三脚架应安置稳固,仪器安妥后,不得用手扶摸三脚架和基座,走动时,要稍离三脚架,防止碰动。 2、为减少对中不准对测角的影响,应仔细做好对中工作。一般规定边长在100m以内时,对中偏差不得超过2mm。 3、为减少照准误差对测角的影响,观测时,尽量照准目标底部,为使目标清析,对光要仔细,并且应注意消除视差影响。 4、为减少照准误差对测角的影响,观测时,尽量照准目标底部,为使目标清析,对光要仔细,并且应注意消除视差影响。 5、为消除视准轴不垂直横轴和横轴不垂直竖轴对测角的影响,一般应采用正、倒镜(测回法)观测,取平均值作为观测成果。 6、为减少和消除度盘刻划不均匀和游标盘偏心差对测角的影响,可采用变换度盘位置重复观测,取两个游标读数平均值作为观测结果。 7、应经常对水准仪进行检验和较正,以保证水准仪的视准轴和水准管轴平行。

建筑物测量、放线、定位施工工艺规程

建筑物测量、放线、定位施工工艺规程 1 范围 本工艺规程规定了施工测量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 本工艺规程适用于宁夏电力建设工程公司在工业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放线、定位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GB12898—91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 DL/T 5001-2004 火力发电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 DL/T 5210.1—2005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3.1场区控制网 对于建筑场地大于1km2的工程项目或重要工业区,根据场区坐标系平行与厂区内建筑物设置的正方形或矩形坐标及高程控制网络。 3.2建筑物控制网 对于某一建筑物,根据场区控制网,测设的平行与该建筑物轴线并环该建筑物的正方形或矩形坐标及高程控制网络。 3.3场区坐标系 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所采用的假设坐标系(或独立坐标系)它也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它是以主要建筑物的布置方向为纵横轴,纵向一般用A来表示,横向一般用B来表示。 3.4 2″级仪器 指一测回水平方向中误差标称为2″的测角仪器。包括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光学经纬仪。1″和6″仪器的定义方法相似。 4作业项目概况 4.1大中型的施工项目,应先建立场区控制网,再分别建立建筑物施工控制网;小规模或精度高的独立施工项目,可直接布设建筑物施工控制网。 4.2场区控制网,应充分利用勘察阶段的已有平面和高程控制网。原有平面控制网的边长,应投影到测区的主施工高程面上,并进行复测检查。精度满足施工要求时,可作为场区控制网使用。否则,应重新建立场区控制网。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测量放线法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测量放线法 工程测量是工程施工中控制工程质量,做到精确施工的一大重点。 随着测量手段的不断更新,如何使测量工作又快又准,是我们不断 研究的一个课题。高层建筑施工经验汇总。 1.工法特点 (1)操作简便,数据准确,可操作性强。 (2)在施工中分三个阶段(控制网测设、±0.000以下、±0.000以上)对测量进行控制。 2.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多层及高层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测量放线。 3.施工工艺

3.1 施工测量的基本准则与要求 (1)测量工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DBJ 01-21-95的各项规定。 (2)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即先测设精度较高的场地整体控制网,再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建筑物各局部的定位、放线。 (3)严格执行审核原始数据的正确性,坚持测量工作步步有校核,坚持自检、互检制度,合格后交主管人员验收。 (4)测量记录要求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记录中数字的位数反映观测精度,如水准读数应读至毫米。 (5)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2 测量仪器与量具

(1)测量所使用的仪器与器具必须经检定,并合格。仪器与器具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要求进行检定,要求对仪器及器具及时检定、封存、报废。 (2)计量员负责仪器及器具的检定、检效和维护,保证仪器的可操作性及准确性。 (3)一般工程测量主要使用的测量仪器及器具主要有:经纬仪、水准仪、钢卷尺、水准标尺。根据工程测量精度的要求,有些还使用激光经纬仪及光电测距仪。上述仪器必须进行周期检测。 3.3 测量准备 (1)施工测量准备工作包括:设计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测、测量器具的检定与检校、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施工场地测量等内容。 (2)施工测量前,根据工程任务的要求,收集分析规划、勘察、设计、及施工等有关资料: 专业测绘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测绘成果:工程水准测量成果、高程测量成果、规划放线测量成果。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岩土勘察报告

工程定位和放线方法标准范本

编号:QC/RE-KA2977 工程定位和放线方法标准范本 In the collective, in order to make all behaviors have rules and regulations, all people abide by the unified norms, so that each group can play the highest role and create the maximum value. (管理规范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定位和放线方法标准范本 使用指南:本管理规范文件适合在集体中为使所有行为都有章可偱,所有人都共同遵守统一的规范,最终创造高效公平公开的的环境,使每个小组发挥的作用最高值与创造的价值最大化。文件可用word 任意修改,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编辑。 工程的定位和放线方法 一.工程定位放线方法: (1)进场后首先对甲方提供施工图进行复核,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正确。其次,与甲方一道对现场的座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甲方或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 (2)现场建立控制座标网和水准点。现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方法在下面。水准点由永久水准点引入,水准点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水准点不被破坏。

(3)工程定位后要经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施工。 二.根据本工程的平面形状,决定采用矩形网控制。 按工程定位图,以建筑纵横两个方向为座标轴,每30m测设一条控制线,形成30m×30m的现场控制网,建筑物的定位即以控制网轴线为准。 三.根据本工程的平面形状,适宜于采用多边形现场控制网。 以与工程主轴线相对应的互成120°方向的三根线作为控制网的轴线,控制轴线的间距为30m,形成现场控制网。工程定位即以该轴线为准。 四.取工程纵横向的主轴线作为现场控

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保证施工测量放线工作准确无误,施工前应组织测量人员进行学习教育,严格遵守施工测量放线工作的基本准则,明确测量任务在施工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认真执行《工程测量作业规程》及本公司技术部编制的测量管理制度。 资料收集:收集武汉地区地址资料,了解建筑物的地下及附近场地现状资料,如管线走向、高程和其所在位置等。 深化研究设计图纸 了解设计意图,熟悉并校核图纸,着重了解工程现场具体情况和定位条件,建筑物的相互关系和轴线尺寸、地下地上的标高变化,领会设计方面对测量精度的要求。 测量器具的检定 测量仪器设备检验,是测量前准备工作中很重要的一步,仪器钢尺的准确度是测量精度和工程质量的根本保障,《计量法》中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在工作岗位上使用无检定合格印证或者超过鉴定周期以及经鉴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所以本工程所用的仪器、钢尺、塔尺等必须严格按《计量法》中有关规定送检定部门做检定、检核。经鉴定、检核合格的仪器方可使用。 人员安排 本工程施工测量队伍由一名测量技师和三名测量工程师组成测量班组,在技术工程师领导下开展具体工作,包括制定测量施工方案、组织验线、测量资料汇编、现场放线,填写测量施工日志等工作。 仪器准备

导线桩的校核 根据规划局所给定的控制点,进行坐标反算,求出建筑物各边长、方位角,保证正确的依据成果;复测现场导线桩之间的关系结果满足《工程测量作业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的要求。 水准点的复核 根据测绘院提供的水准点采用复合法进行校核观测结果满足规范要求。 3. 平面控制 测量难点 本工程现场:雨季施工,工期紧、交叉作业较多,场地较大,配套楼基坑开挖深、支护易变形,会直接造成控制点的损坏等等。为保证工程正常施工,建立一个稳固可靠、使用方便的控制网尤为重要。 总体思路 平面控制网分总控制网和轴线控制网三级测设。首先建立以业主提供的控制点为基准的总控制网,采用GPS吉合全站仪导线法测量。 根据一级控制网建立建筑物轴线控制网。地下施工平面测量采用外控法,在基坑外围建立控制网;地上施工平面测量均采用内控法,将轴线控制网投测在首层楼面上,用激光垂准仪将控制点整体同步传递,并采用外控法进行校核。 建筑物的各细部尺寸控制以轴线控制网为基准对建筑物各细部控制点进行加密,建立三级控制网。 高程采用悬吊钢尺法进行传递。高程控制网布设成闭合环形,采用数字水准仪进行数次往返闭合测量,经平差后作为施工水准网。 测量准备 1)施工测量准备工作包括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人员的组织及测量仪器的选择、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论证与数据准备,工程重点、难点的分析与应对措施。 2)基准控制点(网)的复测

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1、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基本要求: (1) 按照设计和施工技术要求,做好各项测量放线工作。 (2) 按照测量、核实、确定画线三个步骤进行。保证所有项目都横平竖直, 符合规范。 (3) 重视测量工作。选派技术水平高、操作熟练的专业人员作业,确定后使 用专用笔及墨斗放线。 2、 进场后首先对建设单位提供施工图进行图上复核,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正 确。其次,与建设单位一道对现场的坐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 发现误差过 大时应与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共同商议处理方 法,经 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 3、 测量放线方法 (1) 按照建筑图样和装饰图样会审后的纪要, 先 测量标高、轴线位置、门洞尺寸、地面、墙面 的平整 度,作基层测量记录,如发现问题及时与 建设单位联 系。 (2) 现场放线,重点是给出各作业面的基准 线, 并同时检查与各专业安装配套的节点控制。 (3) 图样放大样与现场放大样相结合,重要部 分, 用电脑图样放样与现场实测。 4、 工程定位后要经建设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施工。 5、 测量人员于施工前,由施工技术人员现场进行技术交底,依据设计图纸 用墨线划出装修物的位置,经技术人员勘查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一切尺寸准 确性以图纸设计为准。 6放样项目包括: (1) 核对50线; (2) 墙面材料分割线; (3) 龙骨定位线; ⑷门位置线; 例如地面、及天花,应采 测量放线示意图

(5) 地面材料分割线; 在地坪放样确定后,应于施工范围内设置标准水平线,同时完成地坪高程差校对、墙面龙骨定位线及天花板高程弹线作业,以提供施工人员做为地坪及立面施工的微调依据。 7、测量精度的保证 (1) 天花工程施工测量精度控制进行天花测量放线一定要注意天花内的管道与设备的测定;确定吊顶造型位置线。对于规则的室内空间,可先在一个墙面测出吊顶造型的高低错落位置距离,以此距离尺寸划出平行于墙面的直线;再从另外三个墙面用相同的方法划出直线,即可得到吊顶造型变化的外框线;根据此外框线,再进一步划出主要局部变化的位置线。对于不规则的室内顶棚,应先从吊顶造型线平行的墙面开始测量放线,再依此线逐步划出其他墙面的吊顶造型线。如果各墙面均为不垂直相交,可采用找点的方法,即先在施工图上测出吊顶造型边缘线距墙面的尺寸,然后再量出各墙面距吊顶造型边线的各点距离,将各点连线后组成了吊顶的造型位置线。 (2) 地面工程测量精度控制地面测量放线对地面瓷砖铺贴、水泥沙浆找平等项 目施工非常重要,多点、多次跟踪测量,以确保地面的表面平整度。 8、资料管理:各测量放线资料,应按要求整理归档。

建筑工程施工放线步骤

建筑工程施工放线步骤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阶段放线,大致分为建筑物定位、土方开挖、基础施工和主体施工放线等阶段,另外在浅谈一下建筑物沉降观测。 1建筑物定位 房屋建筑工程开工后的第一次放线,建筑物定位参加的人员是:城市规划部门(下属的测量队)及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专业的),根据建筑规划定位图进行定位,最后在施工现场形成(至少)4个定位桩。放线工具为“GPS”或“全站仪”。 2土方开挖阶段 土方开挖阶段放线,一般分龙门板定位尺量放线和仪器测量放线,前者根据图纸已知的控制点或现场确定的控制点,在要放线的建筑物基础外四周一定距离打桩、架设龙门板,在龙门板上用施工线拉一个大至的直角线,尽量把线拉紧,然后用勾股定理采用钢尺合尺,尺寸要大一点,一般6、8、10m,这样比较准确,首先在两控制线上量取尺寸用红铅笔放点,然后两人拉尺,一人摆动可以任意那根线与钢尺的尺寸稳合,然后龙门板上固定施工线,用钢尺从头再校对一次,确认无误后四周挂线、钢尺校核,根据图纸上的轴线尺寸用钢尺量取放点,用铅垂垂于地面,这样就可以用石灰粉分别放开挖线了,用水准仪在龙门板上测放控制高程。后者如果会用经纬仪或全站仪那就简单多了,只要根据图纸已知的控制点或现场确定的控制点,图纸上的距离、角度关系就可测量确定具体位置。 3基础施工放线 建筑物定位桩设定后,由施工单位的专业测量人员、施工现场负责人及监理共同对基础工程进行放线及测量复核(监理人员主要是旁站监督、验证),最后放出所有建筑物轴线的定位桩(根据建筑物大小也可轴线间隔放线),所有轴线定位桩是根据规划部门的定位桩(至少4个)及建筑物底层施工平面图进行放线的。放线工具为“经纬仪”。 基础施工采用外控法,即打好控制桩,用经纬仪投测轴线。 4主体施工放线 基础工程施工出正负零后,紧接着就是主体一层、二层...直至主体封顶的施工及放线工作,放线工具:经纬仪、线坠子、线绳、墨斗、钢卷尺等。根据轴线定位桩及外引的轴线基准线进行施工放线。用经纬仪将轴线打到建筑物上,在建筑物的施工层面上弹出轴线,再根据轴线放出柱子、墙体等边线等,每层如此,直至主体封顶。

史上最全的测量放线步骤与方案

史上最全的测量放线步骤与方案 施工放线大致可以分三个阶段:建筑物定位(放线)、基础施工(放线)和主体施工(放线)。 一、建筑物定位 房屋建筑工程开工后的第一次放线,建筑物定位参加的人员是:城市规划部门(下属的测量队)及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根据建筑规划定位图(总平面图)进行定位,最后在施工现场形成(至少)4个定位桩。放线工具为“全站仪”或“比较高级的经纬仪”。 二、基础施工放线 建筑物定位桩设定后,由施工单位的专业测量人员、施工现场负责人及监理共同对基础工程进行放线及测量复核(监理人员主要是旁站监督、验证),最后放出所有建筑物轴线的定位桩(根据建筑物大小也可轴线间隔放线),所有轴线定位桩是根据规划部门的定位桩(至少4个)及建筑物底层施工平面图进行放线的。放线工具为“经纬仪”。 基础定位放线完成后,由施工现场的测量员及施工员依据定位的轴线放出基础的边线,进行基础开挖。基础轴线定位桩在基础放线的同时须引到拟建建筑物周围的永久建筑物或固定物上,防止轴线定位桩破坏了,用来补救。

三、主体施工放线 基础工程施工出正负零后,紧接着就是主体一层、二层...直至主体封顶的施工及放线工作。根据轴线定位桩及外引的轴线基准线进行施工放线。用经纬仪将轴线打到建筑物上,在建筑物的施工层面上弹出轴线,再根据轴线放出柱子、墙体等边线等,每层如此,直至主体封顶。 施工测量前置工作: (1)进场后首先对甲方提供施工定位图进行图上复核,并与业主办理控制点的交接手续,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正确。其次,与甲方一道对现场的坐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甲方或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 (2)现场建立控制坐标网和水准参照点。水准参照点需由永久水准点引入,永久水准点设置在距建筑物附处稳定、可靠的土层内,水准点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水准点不被破坏。 (3)工程定位后要经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施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