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铁三号线四标大雁塔站BIM应用总结

西安地铁三号线安装装修四标大雁塔站BIM应用总结

一、概况

西安市地铁三号线一期工程线路西起鱼化寨,先后走行于富裕路、科技路、小寨路、西影路,在正大制药厂西侧转向北沿规划东二环南延伸线、东二环布设,到辛家庙后线路折向东沿北二环东延伸线走行,过浐河后线路沿东三环安抵立交西侧转向北,沿规划香北路、欧亚大道、港务西路至终点西安国际港务区,形成了主城区东北至西南方向的主要客流走廊。一期工程线路全长37.8km。全线共设车站26座,6座换乘站。

其中大雁塔站位于雁塔北路、西影路和小寨东路交汇丁字路口,为三号线与四号线的换乘站。三号线沿小寨西路和西影路东西向敷设,四号线沿雁塔北路敷设。三号线大雁塔站为地下二层16米米双柱岛式站台车站。共设置4个出入口,两组风亭。车站总长213.057m,,标准段宽度为24.8m,,总建筑面积17310.18m2,其中主体建筑面积10865.8m2,设备区面积6444.38m2。

车站内涉及的专业有设备安装工程(含通风空调与采暖、给排水及消防、气体灭火、低压配电与照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门禁系统等)、高压供电系统、通信信号、AFC售票系统、屏蔽门、多联机、自动扶梯、直梯、广告灯箱、车站公共区和设备区建筑装修工程。

二、项目重难点

1.本工程所包含项目多、专业全面、接口众多。

安装工程主要工程项目:冷水机组安装、风机安装、空调机组安装、冷却塔、水泵、稳压装置、消火栓箱、水泵结合器、控制柜、控制箱、配电箱、报警控制器、模块箱等设备安装;风管风阀风口、消声器安装;水管道及阀门安装、电缆电线敷设、灯具开关插座、传感器、变送器、探测器安装。并完成各系统设备单机调试、单系统调试及联合调试。

装修工程主要项目:基础、圈梁、构造柱施工,砌墙、防静电地板、扶手栏杆、柱面、铝合金吊顶、门窗、公共区轨行区喷黑、涂料、卫生间洁具配件、风亭、广告灯箱、防火封堵等施工项目。

本标段工程涉及到的接口专业有牵引供电、接触网、通信、信号、自动售

检票、轨道、电扶梯、综合信息管理等专业。

因此各设备接口及与其他承包商接口问题将作为本工程的重点。施工时根据工期网络、工序计划编制详细的接口实施方案,及时检查接口方案的实施情况。

2.管线繁多,综合排布难度大

地铁走廊、机房空间狭小,安装工程的各种管线及其支护系统纵横交错纷繁复杂,综合排布及其困难,实际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管线布设不规范、相互碰撞、甚至无法安放的情况,直接导致质量返工、材料浪费、观感杂乱。

由于传统的管线综合存在先天的局限性,不能完全保证其管线布局的合理性。采用目前较新的BIM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管线综合的效率。将施工的建筑和机电设备管线进行三维建模,并采用BIM技术中具有可视化模型及碰撞检测功能,对现有信息模型进行碰撞检查,可直观地发现管线综合中的问题,及时调整,从而减少了施工中不必要的返工,提高了工程安装的一次成功率,从而达到工程对标高及施工质量的高要求。

三、BIM技术的学习及应用

地铁三号线项目部十分注重BIM技术在地铁安装工程中的应用,项目部成立之初即建立了项目总工程师为组长的BIM小组,并积极参与分公司组织的BIM培训课程。项目每周定期开展BIM培训,并安排结合施工现场实际的BIM 练习作业。部分局部排布困难处,现场演示,对施工队伍进行交底。

BIM小组组织结构图

利用BIM技术对施工队伍进行综合排布交底

四、实施过程

(一)BIM实施思路和流程

1、BIM小组的成立。为了推进BIM技术的运用,并立志于研究如何利用BIM模型的信息化来完善、提高机电深化设计及现场施工的质量,项目部成立了有多年深化设计经验的工程师和精通BIM软件操作的BIM团队。

2、BIM软件的选择。BIM应用软件中,Revit和Navisworks软件市场占有率较高,故服务及功能相对较为完善,有更强的经济效益,拟采用Revit和Navisworks软件。

3、设备的配置。BIM软件对所使用的硬件设备要求较高,根据相应的要求配置专用的电脑等设备。

4、建立族库。根据常用的设备材料,建立材料设备的三维族库,并根据不同项目的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族库。

5、结合工程进行建筑结构和设备建模。运用BIM软件,根据二维建筑结构和机电施工图纸,建立三维的建筑、装修和管线模型。

6、现场结构复测。组织人员根据结构图纸进行现场实际复测,根据复测结

果修改建筑结构模型。

7、三维碰撞检查。通过BIM软件中的碰撞检测功能进行模型的碰撞检测,并出具碰撞检测报告,根据报告逐一检查及排除碰撞点位。

8、指导施工。根据调整后的模型,在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

9、绘制竣工图纸。根据最终的施工现场,局部调整BIM模型,完成竣工BIM模型。

BIM整个开展流程如下图所示:

BIM实施流程图

(二)、构建结构建筑模型

1、共享坐标轴网及标高体系建立

大雁塔站专业繁多,涉及二次结构、车站装修、暖通、给排水及消防、低压配电与照明、BAS、FAS、门禁等,针对多专业协同较为困难,我们建立了能够为

多专业共享的坐标轴网及标高体系,以便于各专业的模型能够完美融合在一个BIM模型里面,为多专业协调整合打下基础。

大雁塔站轴网

大雁塔站标高

2、站台层建筑模型建立

大雁塔站台层建筑模型3、站厅层建筑模型建立

大雁塔站站厅层建筑模型

大雁塔站整体建筑模型

4、场地布置模型建立

场地布置图

(三)、构建车站装修模型

地铁车站装修工艺繁多,造型复杂,风格各异,质量要求高,针对这些困难,我们在二次结构完成后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实测实量并记录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分析结构尺寸的偏差,并据此建立车站地面、墙面、柱面和天花模型,导出装修排版图和细部节点图指导现场施工。

1、站台层装修模型建立

1)站台层装修排版

站台层装修排版图

2)站台层装修模型

站台层装修模型图

站台层装修细部模型图3)站台层装修效果

站台层装修效果图

2.站厅层装修模型立

1)站厅层装修地面排版

站厅层公共区装修地面排版图2)站厅层公共区天花排版

3)

站厅层公共区天花排版图4)站厅层装修模型

站厅层装修模型图

站厅层装修细部模型图

站台层装修全景

(四)构建机电安装模型

地铁车站机电安装涉及给排水、低压配电、通风空调、弱电等多个专业,再加之空间狭小,因此管线错综复杂,施工过程中容易碰撞导致返工、窝工以及材料浪费,抑或管线距离过小导致后期检修不便,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利用REVIT建模软件建立综合管线模型,并利用REVIT的协同整合软件Navisworks 对综合管线模型进行碰撞检查,形成检查报告,并对产生碰撞的地方进行调整直至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流程如下图:

管综流程图

1、管线综合由项目部组成深化设计小组,会同项目总工程师、生产经理共同制定深化设计、施工工作计划,确保设计、施工的连续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