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参考文本)(企业事业单位版)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参考文本)(企业事业单位版)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参考文本)(企业事业单位版)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参考文本)

(企业事业单位版)

目录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4)

5 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8)

6 格式和要求 (17)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

(企业事业单位版)

1适用范围

本导则规定了企业(或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编制的基本要求,使企业(或事业)单位能够根据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在切实加强环境风险源的监控和防范措施,有效降低事件发生概率的前提下,规定响应措施,对突发环境事件及时组织有效救援,控制事件危害的蔓延,减小伴随的环境影响。

本导则适用于内涉及环境风险源的企业(或事业)单位,包括: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生产、贮存、经营、使用、运输危险物质的单位以及产生、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等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造成对环境(或健康)影响的单位。

本导则不适用于存在生物安全事故和辐射安全事故风险的单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山东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危险物质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

《剧毒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8部门公告2003第2号);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 5085.1)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急性毒性初筛》(GB 5085.2)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3)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易燃性鉴别》(GB 5085.4)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反应性鉴别》(GB 5085.5)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毒性物质含量鉴别》(GB 5085.6)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 5085.7)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 298)

《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

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以上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导则。

3.1 危险物质

指《危险化学品名录》和《剧毒化学品名录》中的物质和易燃易爆物品。

3.2 危险废物

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298)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3.3 环境风险源

指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源,以及生产、贮存、经营、使用、运输危险物质或产生、收集、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3.4 环境敏感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

3.5 环境保护目标

指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中,需要保护的环境敏感区域中可能受到影响的对象。

3.6 环境事件

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由于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生态系统受到干扰,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财富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

3.7 次生衍生事件

某一突发公共事件所派生或者因处置不当而引发的环境事件。

3.8 突发环境事件

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

3.9 应急救援

指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件危害和防止事件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件损失的措施。

3.10 应急监测

指在环境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

3.11 恢复

指在突发环境事件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3.12 应急预案

指根据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的类别、危害程度的预测,而制定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方案。要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环境风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行动。

3.13 分类

指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对不同环境事件划分的类别。

3.14 分级

分级指按照突发环境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及危害程度,对不同环境事件划分的级别。

3.15 应急演练

为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响应能力的适应性和应急人员的协同性而进行的一种模拟应急响应的实践活动。根据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单项演练、综合演练和指挥中心、现场应急组织联合进行的联合演练。

4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4.1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类别,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预案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和工作计划。预案编制人员应由具备应急指挥、环境评估、环境生态恢复、生产过程控制、安全、组织管理、医疗急救、监测、消防、工程抢险、防化、环境风险评估等各方面专业的人员及专家组成。

4.2 基本情况调查

对企业(或事业)单位基本情况、环境风险源、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说明。

4.2.1 单位的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企业(或事业)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法人代码、详细地址、邮政编码、经济性质隶属关系及事业单位隶属关系、从业人数、地理位置(经纬度)、地形地貌、厂址的特殊状况(如上坡地、凹地、河流的岸边等)、交通图、疏散路线图及其他情况说明。

4.2.2 环境风险源基本情况调查

(1)企业(或事业)单位主、副产品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体名称及日产量,主要生产原辅材料、燃料名称及日消耗量、最大容量、贮存量和加工量,以及危险物质的明细表等。

(2)企业(或事业)单位生产工艺流程简介,主要生产装置说明,危险物质储存方式(槽、罐、池、坑、堆放等),生产装置及储存设备平面布置图,雨、清、污水收集、排放管网图,应急设施(备)平面布置图等。

(3)企业(或事业)单位排放污染物的名称、日排放量,污染治理设施去除量及处理后废物产量,污染治理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设

备、构筑物说明,其他环境保护措施等。对污染物集中处理设施及堆放地,如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设施,医疗垃圾焚烧装置及危险废物处理场所等,还须明确纳污或收集范围及污染物主要来源。

(4)企业(或事业)单位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储存、转移、处置情况,危险废物的委托处理手续情况(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资质、处理场所的位置、处理的设计规范和防范环境风险情况等)。

(5)企业(或事业)单位危险物质及危险废物的运输(输送)单位、运输方式、日运量、运地、运输路线,“跑、冒、滴、漏”的防护措施、处置方式。

(6)企业(或事业)单位尾矿库、贮灰库、渣场的储存量,服役期限,库坝的建筑结构,坝堤及防渗安全情况。

4.2.3 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情况

(1)企业(或事业)单位周边5公里范围内人口集中居住区(居民点、社区、自然村等)和社会关注区(学校、医院、机关等)的名称、联系方式、人数;周边企业、重要基础设施、道路等基本情况;给出上述环境敏感点与企业的距离和方位图。

(2)企业(或事业)单位产生污水排放去向,接纳水体(包括支流和干流)情况及执行的环境标准,区域地下水(或海水)执行的环境标准。

(3)企业(或事业)单位下游水体河流、湖泊、水库、海洋名称、所属水系、功能区及饮用水源保护区情况,下风向空气质量功能区说明,区域空气执行的环境标准。

(4)企业(或事业)单位下游供水设施服务区设计规模及日供水量、联系方式,取水口名称、地点及距离、地理位置(经纬度)等;地下水取水情况、服务范围内灌溉面积、基本农田保护区情况。

(5)企业(或事业)单位周边区域道路情况及距离,交通干线流量等。

(6)企业(或事业)单位危险物质和危险废物运输(输送)路线中的环境保护目标说明。

(7)企业(或事业)单位周边其他环境敏感区情况及位置说明。

(8)如调查范围小于突发环境事件可能波及的范围,应扩大范围,重新调查。

4.3 环境风险源识别与环境风险评价

企业(或事业)单位根据风险源、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的状况,建议委托有资质的咨询机构,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的要求进行环境风险评价,阐述企业(或事业)单位存在的环境风险源及环境风险评价结果,应明确以下内容:(1)环境风险源识别。对生产区域内所有已建、在建和拟建项目进行环境风险分析,并以附件形式给出环境风险源分析评价过程,列表明确给出企业生产、加工、运输(厂内)、使用、贮存、处置等涉及危险物质的生产过程,以及其它公辅和环保工程所存在的环境风险源。

(2)最大可信事件预测结果。明确环境风险源发生事件的概率,并说明事件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污染。

(3)火灾、爆炸、泄漏等事件状态下可能产生的污染物种类、最大数量、浓度及环境影响类别(大气、水环境或其他)。

(4)自然条件可能造成的污染事件的说明(汛期、地震、台风等)。

(5)突发环境事件产生污染物造成跨界(省、市、县等)环境影响的说明。

(6)尾矿库、贮灰库、渣场等如发生垮坝、溢坝、坝体缺口、渗漏时,对主要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或海洋及饮用水源取水口的环境安全分析。

(7)可能产生的各类污染对人、动植物等危害性说明。

(8)结合企业(或事业)单位环境风险源工艺控制、自动监测、报警、紧急切断、紧急停车等系统,以及防火、防爆、防中毒等处理系统水平,分析突发环境事件的持续时间、可能产生的污染物(含次生衍生)的排放速率和数量。

(9)根据污染物可能波及范围和环境保护目标的距离,预测不同环境保护目标可能出现污染物的浓度值,并确定保护目标级别。

(10)结合环境风险评估和敏感保护目标调查,通过模式计算,

对突发环境事件产生的污染物可能影响周边的环境(或健康)的危害性进行分析,并以附件形式给出本单位各环境事件的危害性说明。

4.4 环境应急能力评估

在总体调查、环境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对企业(或事业)单位现有的突发环境事件预防措施、应急装备、应急队伍、应急物资等应急能力进行评估,明确进一步需求。建议企业(或事业)单位委托有资质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评估其现有的应急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企业(或事业)单位依据自身条件和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类型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包括通讯联络队、抢险抢修队、侦检抢修队、医疗救护队、应急消防队、治安队、物资供应队和环境应急监测队等专业救援队伍。

(2)应急救援设施(备)包括医疗救护仪器、药品、个人防护装备器材、消防设施、堵漏器材、储罐围堰、环境应急池、应急监测仪器设备和应急交通工具等,尤其应明确企业(或事业)单位主体装置区和危险物质或危险废物储存区(含罐区)围堰设置情况,明确初期雨水收集池、环境应急池、消防水收集系统、备用调节水池、排放口与外部水体间的紧急切断设施及清、污、雨水管网的布设等配置情况。

(3)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和预警系统设置情况,应急通信系统、电源、照明等。

(4)用于应急救援的物资,特别是处理泄漏物、消解和吸收污染物的化学品物资,如活性炭、木屑和石灰等,有条件的企业应备足、备齐,定置明确,保证现场应急处置人员在第一时间内启用;物资储备能力不足的企业要明确调用单位的联系方式,且调用方便、迅速。

(5)各种保障制度(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制度、日常环境监测制度、设备仪器检查与日常维护制度、培训制度、演练制度等)。

(6)企业(或事业)单位还应明确外部资源及能力,包括:地方政府预案对企业(或事业)单位环境应急预案的要求等;该地区环境应急指挥系统的状况;环境应急监测仪器及能力;专家咨询系统;周边企业(或事业)单位互助的方式;请求政府协调应急救援力量及设备(清单);应急救援信息咨询等。

根据有关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调用相关企业(或事业)单位的应急救援人员或征用应急救援物资,并于事后给予相应补偿。各相关企业(或事业)单位应积极予以配合。

4.5 应急预案编制

在风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的类型和影响范围,编制应急预案。对应急机构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备)、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方面预先做出具体安排。应急预案应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主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预案相衔接。

4.6 应急预案的评审、发布与更新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进行评审。评审由企业(或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外部评审是由上级主管部门、相关企业(或事业)单位、环保部门、周边公众代表、专家等对预案进行评审。预案经评审完善后,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同时,明确实施的时间、抄送的部门、园区、企业等。

企业(或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内部因素(如企业改、扩建项目等情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更新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发布并及时备案。

4.7 应急预案的实施

预案批准发布后,企业(或事业)单位组织落实预案中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明确各项职责和任务分工,加强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实现应急预案持续改进。

5 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5.1 总则

5.1.1 编制目的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

5.1.2 编制依据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等。

5.1.3 适用范围

说明应急预案适用的范围,以及突发环境事件的类型、级别。

5.1.4 应急预案体系

说明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

5.1.5 工作原则

说明本单位应急工作的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

5.2 基本情况

主要阐述企业(或事业)单位基本概况、环境风险源基本情况、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调查结果。

5.3 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评价

主要阐述企业(或事业)单位的环境风险源识别及环境风险评价结果,以及可能发生事件的后果和波及范围。

5.4 组织机构及职责

5.4.1 组织体系

依据企业的规模大小和突发环境事件危害程度的级别,设置分级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企业应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依据企业自身情况,车间可成立二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生产工段可成立三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尽可能以组织结构图的形式将构成单位或人员表示出来。

5.4.2 指挥机构组成及职责

5.4.2.1 指挥机构组成

明确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部总指挥和副总指挥,环保、安全、设备等部门组成指挥部成员单位;车间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由车间负责人、工艺技术人员和环境、安全与健康人员组成;生产工段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由工段负责人、工艺技术人员和环境、安全与健康人员组成。

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根据事件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以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职责。

5.4.2.2 指挥机构的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上级有关部门关于环境安全的方针、政策及规定;

(2)组织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3)组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队伍;

(4)负责应急防范设施(备)(如堵漏器材、环境应急池、应急监测仪器、防护器材、救援器材和应急交通工具等)的建设;以及应急救援物资,特别是处理泄漏物、消解和吸收污染物的化学品物资(如活性炭、木屑和石灰等)的储备;

(5)检查、督促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督促、协助有关部门及时消除有毒有害物质的跑、冒、滴、漏;

(6)负责组织预案的审批与更新(企业应急指挥部负责审定企业内部各级应急预案);

(7)负责组织外部评审;

(8)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9)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10)协调事件现场有关工作;

(11)负责应急队伍的调动和资源配置;

(12)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的上报及可能受影响区域的通报工作;

(13)负责应急状态下请求外部救援力量的决策;

(14)接受上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指令和调动,协助事件的处理;配合有关部门对环境进行修复、事件调查、经验教训总结;

(15)负责保护事件现场及相关数据;

(16)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的培训,根据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向周边企业、村落提供本单位有关危险物质特性、救援知识等宣传材料。

在明确企业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职责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明确总指挥、副总指挥及各成员单位的具体职责。

5.5 预防与预警

5.5.1 环境风险源监控

明确对环境风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说明生产工艺的自动监测、报警、紧急切断及紧急停车系统,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的监测报警系统,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等。

5.5.2 预警行动

明确事件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

5.5.3 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应包括以下内容:

(1)24小时有效的报警装置;

(2)24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手段;

(3)运输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的驾驶员、押运员报警及与本单位、生产厂家、托运方联系的方式。

5.6 信息报告与通报

依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有关规定,明确信息报告时限和发布的程序、内容和方式,应包括以下内容:

(1)内部报告

明确企业内部报告程序,主要包括: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事件信息接收、报告和通报程序。

(2)信息上报

当事件已经或可能对外环境造成影响时,明确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事件信息的流程、内容和时限。

(3)信息通报

明确向可能受影响的区域通报事件信息的方式、程序、内容。

(4)事件报告内容

事件信息报告至少应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和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直接经济损失、已采取的应急措施,已污染的范围,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及趋向,可能受影响区域及采取的措施建议等。

(5)以表格形式列出上述被报告人及相关部门、单位的联系方式。

5.7 应急响应与措施

5.7.1 分级响应机制

针对突发环境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危害程度、影响范围、企业(或事业)单位内部(生产工段、车间、企业)控制事态的能力以及需要调动的应急资源,将企业(或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分为不同的等级。根据事件等级分别制定不同级别的应急预案(如生产工段、

车间、企业应急预案),上一级预案的编制应以下一级预案为基础,超出企业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及时请求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并且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确定不同级别的现场负责人,指挥调度应急救援工作和开展事件应急响应。

5.7.2 应急措施

5.7.2.1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应急措施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事件类型、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需确定以下内容:

(1)明确切断污染源的基本方案;

(2)明确防止污染物向外部扩散的设施、措施及启动程序;特别是为防止消防废水和事件废水进入外环境而设立的环境应急池的启用程序,包括污水排放口和雨(清)水排放口的应急阀门开合和事件应急排污泵启动的相应程序;

(3)明确减少与消除污染物的技术方案;

(4)明确事件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次生衍生污染(如消防水、事故废水、固态液态废物等,尤其是危险废物)的消除措施;

(5)应急过程中使用的药剂及工具(可获得性说明);

(6)应急过程中采用的工程技术说明;

(7)应急过程中,在生产环节所采用的应急方案及操作程序;工艺流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事件发生时紧急停车停产的基本程序;控险、排险、堵漏、输转的基本方法;

(8)污染治理设施的应急措施;

(9)危险区的隔离:危险区、安全区的设定;事件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式;事件现场隔离方法;

(10)明确事件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及安置地点;

(11)明确应急人员进入、撤离事件现场的条件、方法;

(12)明确人员的救援方式及安全保护措施;

(13)明确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及物资保障供应程序。

5.7.2.2 大气污染事件保护目标的应急措施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事件类型、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风向和风速,需确定以下内容:

(1)结合自动控制、自动监测、检测报警、紧急切断及紧急停车等工艺技术水平,分析事件发生时危险物质的扩散速率,选用合适的预测模式,分析对可能受影响区域(敏感保护目标)的影响程度;

(2)可能受影响区域单位、社区人员基本保护措施和防护方法;

(3)可能受影响区域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

(4)紧急避难场所;

(5)周边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办法;

(6)周围紧急救援站和有毒气体防护站的情况。

5.7.2.3 水污染事件保护目标的应急措施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事件类型、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河流的流速与流量(或水体的状况),需确定以下内容:

(1)可能受影响水体及饮用水源地说明;

(2)消除减少污染物技术方法的说明;

(3)其它措施的说明(如其他企业污染物限排、停排、调水、污染水体疏导、自来水厂的应急措施等)。

5.7.2.4 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企业应结合自身条件,依据事件类型、级别及附近疾病控制与医疗救治机构的设置和处理能力,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处置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可用的急救资源列表,如企业内部或附近急救中心、医院、疾控中心、救护车和急救人员;

(2)地区应急抢救中心、毒物控制中心的列表;

(3)根据化学品特性和污染方式,明确伤员的分类;

(4)针对污染物,确定伤员现场治疗方案;

(5)根据伤员的分类,明确不同类型伤员的医院救治机构;

(6)现场救护基本程序,如何建立现场急救站;

(7)伤员转运及转运中的救治方案。

5.7.3 应急监测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环境应急监测小组或单位所依托的环境应急监测部门应迅速组织监测人员赶赴事件现场,根据实际情况,迅速

确定监测方案(包括监测布点、频次、项目和方法等),及时开展应急监测工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用小型、便携仪器对污染物种类、浓度、污染范围及可能的危害做出判断,以便对事件及时、正确进行处理。

企业(或事业)单位应根据事件发生时可能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和性质,配置(或依托其他单位配置)必要的监测设备、器材和环境监测人员。

(1)明确应急监测方案;

(2)明确主要污染物现场及实验室应急监测方法和标准;

(3)明确现场监测与实验室监测采用的仪器、药剂等;

(4)明确可能受影响区域的监测布点和频次;

(5)明确根据监测结果对污染物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和对污染扩散范围进行预测的方法,适时调整监测方案;

(6)明确监测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

(7)明确内部、外部应急监测分工;

(8)明确应急监测仪器、防护器材、耗材、试剂等日常管理要求。

5.7.4 应急终止

(1)明确应急终止的条件。事件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件隐患消除后,经事件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现场应急结束;

(2)明确应急终止的程序;

(3)明确应急状态终止后,继续进行跟踪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的方案。

5.7.5 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1)通知本单位相关部门、周边企业(或事业)单位、社区、社会关注区及人员事件危险已解除;

(2)对现场中暴露的工作人员、应急行动人员和受污染设备进行清洁净化;

(3)事件情况上报事项;

(4)需向事件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

(5)事件原因、损失调查与责任认定;

(6)应急过程评价;

(7)事件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

(8)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修订;

(9)维护、保养应急仪器设备。

5.8后期处置

5.8.1善后处置

受灾人员的安置及损失赔偿。组织专家对突发环境事件中长期环境影响进行评估,提出生态补偿和对遭受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的建议。

5.8.2 保险

明确企业(或事业)单位办理的相关责任险或其他险种。对企业(或事业)单位环境应急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5.9 应急培训和演练

5.9.1 培训

依据对本企业(或事业)单位员工、周边工厂企业、社区和村落人员情况的分析结果,应明确如下内容:

(1)应急救援人员的专业培训内容和方法;

(2)应急指挥人员、监测人员、运输司机等特别培训的内容和方法;

(3)员工环境应急基本知识培训的内容和方法;

(4)外部公众(周边企业、社区、人口聚居区等)环境应急基本知识宣传的内容和方法;

(5)应急培训内容、方式、记录、考核表。

5.9.2 演练

明确企业(或事业)单位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进行演练的内容、范围和频次等内容。

(1)演练准备内容;

(2)演练方式、范围与频次;

(3)演练组织;

(4)应急演练的评价、总结与追踪。

5.10 奖惩

明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工作中奖励和处罚的条件和内容。

5.11 保障措施

5.11.1 经费及其他保障

明确应急专项经费(如培训、演练经费)来源、使用范围、数量和监督管理措施,保障应急状态时单位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

5.11.2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明确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

5.11.3 应急队伍保障

明确各类应急队伍的组成,包括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及志愿者等社会团体的组织与保障方案。

5.11.4 通信与信息保障

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通信联系方式,并提供备用方案。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

根据本单位应急工作需求而确定的其他相关保障措施(如: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技术保障、医疗保障、后勤保障等)。

5.12 预案的评审、备案、发布和更新

应明确预案评审、备案、发布和更新要求。

(1)内部评审;

(2)外部评审;

(3)备案的时间及部门;

(4)发布的时间、抄送的部门、园区、企业等;

(5)更新计划与及时备案。

5.13 预案的实施和生效时间

列出预案实施和生效的具体时间;预案更新的发布与通知。

5.14 附件

(1)环境风险评价文件(包括环境风险源分析评价过程、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性定量分析);

(2)危险废物登记文件及委托处理合同(单位与危险废物处理中心签订);

(3)区域位置及周围环境保护目标分布、位置关系图;

(4)重大环境风险源、应急设施(备)、应急物资储备分布、雨水、清净下水和污水收集管网、污水处理设施平面布置图;

(5)企业(或事业)单位周边区域道路交通图、疏散路线、交通管制示意图。

(6)内部应急人员的职责、姓名、电话清单;

(7)外部(政府有关部门、园区、救援单位、专家、环境保护目标等)联系单位、人员、电话;

(8)各种制度、程序、方案等;

(9)其他。

6 格式和要求

6.1 格式

6.1.1 封面

应急预案封面主要包括应急预案编号、应急预案版本号、企业(或事业)单位名称、应急预案名称、编制单位名称、颁布日期等内容。

6.1.2 批准页

应急预案必须经发布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方可发布。

6.1.3 目录

6.1.4 预案内容

6.1.5 附则

包括名词与术语定义、预案的管理和更新以及预案的实施日期。

6.1.6 附件

6.2 基本要求

(1)使用A4白色复印纸或胶版纸(70g以上);

(2)正文使用4号仿宋字体,单倍行距;

(3)电子文档及打印文本。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模板)

XX有限公司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编制单位:XX公司 修订日期:二〇一三年六月二十七日

目录 1 总则 (3) 1.1 编制目的 (3) 1.2 编制依据 (3) 1.3 适用范围 (4) 2.基本情况 (5) 2.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5) 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6)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11) 3.1 应急组织体系 (11) 3.2应急救援指挥成员职责及分工 (11) 4预防和预警 (14) 4.1 危险源监控 (14) 4.2 预警行动 (15) 4.3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15) 5 应急响应 (18) 5.1 响应分级 (18) 5.2响应程序 (18) 5.3人群疏散与撤离 (19) 5.4应急结束 (20) 6现场处理和环境修复 (22) 6.1污染物处理 (22) 6.2伤害急救措施 (22) 6.3事故后果影响消除 (25) 6.4生产秩序恢复 (25) 6.5善后赔偿 (25) 6.6应急能力评估 (25) 6.7应急预案修订 (26) 7 保障措施 (27) 7.1 通信与信息保障 (27) 7.2 应急支援与保障 (27) 8 培训与演练 (29) 8.1培训 (29) 8.2演练 (30) 8.2.2 应急演习的基本过程 (30) 8.3 演练类型与频次 (32) 9 预案的评审、发布和更新 (35) 9.1维护和更新 (35) 9.2制定与解释 (35) 9.3应急预案实施 (35) 第四部分:有关附件 (36) 附件1 平面布置图 (36) 附件2 相关机构与人员的联系方式 (36) 附件3 消防器材布置图 (38) 附件4 企业四邻关系图 (38) 附件5 应急救援指挥、救援及联络图 (39) 附件6 周边区域道路交通示意图和疏散路线、交通管制示意图 (40) 附件7 应急救援队伍行动图 (41) 附件8 规范化格式文本 (42)

环保应急预案制度

环保应急预案制度 一、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突发性环塊污染事件的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突发性环境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性污染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陣公众安全, 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编制依据 依据《国家突发性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及其他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红星美凯龙全球家居生活MALL(莆田店)的突发环境 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四、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应急工作由物业安全部全面负责,组成如下: 组长:李津 副组长:魏诗富、王智、李元虎 成员:黄小波、欧志伟、林永山、陈建华 物业安全部应急指挥小组:组长为应急工作总指挥,负责应急工作的整体指挥工作。 副组长为副总指挥,协助组长工作,传达各项指令、督促检査执行情况,负责协惆各部门的应急工作。 各成员负责贯彻和落实指挥小组布置的任务。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各岗位上、下班后的状况差别很大。按照不同预案的要求,一旦发生紧急情况,遵循自动递 补规则,上班时间内,由内应急指挥小组负责;非上班时间,在班各岗位自动承 担相应的职费,由当值保安班长根据情况立即启动相应预案并负责组织指挥应急 工作。 五、应急响应 1、分级响应程序 按突发环境事件的控制、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分 为一般(IV级响应)、较大(III级响应)、重大(II级响应)、特别重大(I级响应)四级。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及时请求上一级应急指挥机构启动上一 级应急预案。 属一般(IV级)环境事件,由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同时向市环保 局报告 属较大(III级)以上环境事件,应及时向上级政府报告,由上级政府启动上级突发、环境亊件应急预案。 2、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 加强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 坏事故风睑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r消除隐患,提离突发环境事件防范 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減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突发环境事 件造成的中长期影响。 (2)以人为本 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凡是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突发环境

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公司 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高效有序地做好******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突发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编制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主席令6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主席令2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主席令38号) 《信访条例》(国务院令431号)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发[2005]11号)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9号)《生产经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关于印发电力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导则(试行)等文件的通知》电监安【2009】22号 《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国家电监会第4号令 《******分公司总体预案》 1.3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突发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管理工作应根据不同类型事件的特点,依据不同的原则进行。遵循“分级负责、预防为主、教育疏导、快速反应、依法办事”的方针,快速处置,缩小影响,控制局面,稳定职工队伍,尽快恢复正常工作秩序,将突发性事件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2.1 分级负责原则。 突发性事件的处置工作在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进行,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形成“行政管理部牵头接谈、相关职能部门主谈,涉访部门劝返,行政管理部维护秩序”的现场处置工作格局。 2.2 预防为主原则。 及时了解、掌握和收集有关方面的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处置,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将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 2.3 教育疏导原则。 以教育疏导为主,做到谈清问题、讲明政策、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尽快劝返,防止矛盾激化。 2.4 快速反应原则。 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紧密衔接,做到反应快速,应对正确,依法果断处置。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模板

XX企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框架)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突法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 1.3事故分级 按照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分级。 1.4 适用范围 l.5 工作原则 企业在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及其响应程序时,应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贯彻如下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环境事故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故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接受政府环保部门的指导,使企业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 (3)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可为本企业和其它企业及社会提供服务,在应急时快速有效。 2 组织指挥与职责 建立健全企业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各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组织机构图) 3预防和预警 3.1环境污染事故源 3.1.1企业基本信息 自然概况;地理位臵;气象及水文资料;周围居民点、敏感点信息; 3.1.2环境污染事故源 厂区平面布臵;工艺流程及排污管线(要求标明产污环节、排污口位臵);

企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xxxxxxxxxx 企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015年3月编制

xxxxxxxxxx 企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制,提高公司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突法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 1.3 事故分级 按照生命和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事故严重性和紧急程度进行分级: (一)满足下列情形之一者,为特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 1、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的; 2、有人员中毒死亡的; 3、事件危害可引起大面积污染,跨区域污染,并有迅速扩大或发展趋势的。 (二)满足下列情形之一者,为重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 1、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3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 2、有人员出现明显中毒症状的; 3、事件危害影响到周围地区、经自救或一般救援不能迅速予以控制,并有进一步扩大或发展趋势的。 (三)满足下列情形之一者,为较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

1、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 2、有人员出现中毒症状的事件; 3、事件危害在一定范围内,经自救或组织救援能予以控制,并无进一步扩大或发展趋势的。 (四)一般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 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千元以上、万元以下(不含万元)的环境污染事件。 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xxxxxxxx生产厂区内人为或不可抗力造成的废气、废水、固废(包括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有毒化学品、电磁辐射,以及核、生物化学等环境污染、破坏事件;在生产、经营、贮存、运输、使用和处臵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燃烧、大面积泄漏等事故;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其它严重污染事故等。 l.5 工作原则 公司在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及其响应程序时,应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贯彻如下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环境事故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故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接受政府环保部门的指导,使公司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公司各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

企业环保应急预案范文

。 环保应急预案 文件审批表 8月日期2016年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 一、目的 为了确保日常生产过 程中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以后,我公司应急救援队伍能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重大环境污染源的治理及善后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控制污染源,及时制止重大环境污染源的继续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特制定本公司环境污染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 二、应急组织 救援指挥部的组成、职责、分工 1、指挥机构:公司成立环境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

,负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公司生产管理部,电话: 责人: 2、职责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 a.审定环境事故处理预案; b.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实施和演练; c.检查督促做好环境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d.负责项目环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组织调动抢险队救灾抢险,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e.向上级汇报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f.随时研究救灾情况与出现的新问题,对重大问题做出决策; g.根据环境事故灾害情况,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 h.组织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处理及事故统计报告工作; 3、分工 a.抢险抢修队:由带队负责,组织对发生事故设备的抢险、 抢修,组织对事故现场的电气、水源、蒸汽、危险品、油料泄露等应急问题的处理。 b.通讯联络队:由负责,接到事故报告后,及时向指挥部 领导及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事故情况,随时与事故地点保持联系,掌握抢险工作进展程度,认真做好有关事故抢险的各种情况记录。 c.物资供应队:由负责,物资人员组成,负责事故抢险救 援物资的及时供应与运输,接到险情通报后,必须迅速组织人力、运输工具及时将物资送到事故发生地点。 d.后勤保障队:由负责,由厂办、工会组成,协调指挥部 做好一切对外发布信息和接待工作,车辆安排等,协同有关部门做好事故善后处理。 三、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1、报告内容 a.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 b.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估计。 c.事故原因、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完整版本

许昌大地实业有限公司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总则 为了加强和规范我公司在环保设施运营管理中,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工作的管理,预防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提高本公司处置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 预防和减少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维护本公司及企业的稳定,保护环境, 促进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 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应对本公司在运营管理中发生的人为或不可抗力造成的废气、废水、 固废(包括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有毒化学品等环境污染、破坏事件;因自然灾害造 成的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其它严重污染事故等重污染 事故等。当事故超出我公司可控制能力以外时,要立即通知相关部门,由政府相关部门 领导我公司进行处理。 3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体系由现场指挥、救护组、警戒组、抢险组、通讯联络组、善后组组成。 3.1现场指挥长、副指挥长职责 职务姓名主要职责联系电话或方式 现场指挥长 负责统一指挥,并根据发生事故的危害程度,采取对应措施并组织实施。及时向上级和社会有 关部门(机关)报告;组织或参与事故原因的调 查分析,积极协助上级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处理。 副指挥长 协助指挥长指挥、协调;当无法与指挥长取得联系时,承担指挥长职责。

3.2医疗救护组 职务姓名主要职责联系电话或方式 组长 对伤员进行临时有效救护;组织人员将伤员安全、迅速转运至就近医院,向医生正确反映伤员相关情况;并及时向指挥长汇报抢救情况。 成员 服从组长的安排,立即开展伤员的救护、将 伤员安全、迅速转运至就近医院,向医生正确反 映伤员相关情况;随时向组长汇报伤员救护情况;当无法与组长取得联系时,按从上到下的序列承 担组长的职责。 3.3治安维护组 职务姓名主要职责联系电话或方式 组长 接报后迅速组织本组成员,将人群疏散到安全地带,保护好事故现场;维持好主干道畅通,加强治安警戒,防止因人员混乱而造成现场的物资财产被破坏或被丢失。 成员 服从组长的安排,立即开展人员疏散、现场保护、维护交通、治安警戒等活动;当无法与组长取得联系时,按从上到下的序列承担组长的职责。 3.4抢险抢修组 职务姓名主要职责联系电话或方式 组长 接报后迅速召集应急小组成员,15分钟内到达事故现场,实施排险加固,为抢险提供物资和 设备供给、现场照明、安全通道等;并及时将灾 情向指挥长报告、与相关人员通报。 成员 服从组长(副组长)的安排,立即开展排险活动,保障抢险提供物资和设备供给、现场照明、安全通道等;当无法与组长取得联系时,按从上到下的序列承担组长的职责。 4预防和预警 4.1信息处理 环境应急领导小组的有关成员,要针对各种可能会在公司内发生的环境污染突发事

突发环境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完整(建文)

博赛建安路桥第二工程部环境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应对以下各类事件应急响应,对事故的应急遵照协调组织的指示执行。 、在本工程项目地区域内发生重大环境事件应对工作。 、超出事件发生区域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能力应对工作。 二、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对环境事件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管理,建立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环境事件防范能力和预防能力。尽可能地避免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事件造成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的保护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相应。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加强部门之间协同协调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污染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十足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怀突发环境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 、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十足利用现有资源。积极作好并没有对突发环境的思想准备,物质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 三、组织体系及职责 、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倪占南 成员:赵新亮、黄朝峰、张战伟、米斌、张川宝、许丽华

、应急领导组织及职责 主要职责:公司和工程部的领导下,统一组织指挥协调工程部突 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贯彻执行国家、省和市有关应急工作的方针、 政策,认真落实上级有关环境应急工作指示和要求。各有关成员部门 负责各自专业领域的应急协调保障工作。 根据危机状态,统一部署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工作,对应急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保持整个应急预案网络通信畅通,随时根据事故发展情况,通报事故现场态势。执行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报告制度。 较大环境污染事件、水源污染、尘土飞扬、噪声污染安全事件应 急救援由工程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 废弃土、垃圾外运、堆放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救援由甲方、 施工单位负责组织指挥协调。 施工现场机动车的放置、溢油事件应急救援由工程部负责组织指挥 协调。 应急医疗卫生救援由工程团路桥公司负责组织协调,并及时由工 程团卫生室提供技术支持。 环境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投资由施工工程部统筹安排,环境应急 救援体系运行经费由路桥公司给予支持。 应急救援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由路桥公司和工程部负 责组织协调。 四、预防和预警 、信息监测

XXX公司环保应急预案

XXX公司环保应急预案

突发性环境安全事故 应急预案 XXXX蓄电池有限公司 XXXX年XX月XX日

突发性环境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引言 突发性环境安全事故不同于一般的环境污染,没有固定的排放方式和排放途径,往往是具有发生突然、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广的特点,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给人民的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恶性事故。为了有效防范突发性环境安全事件的发生,及时、合理处理处置可能发生的各类重大、特大环境污染事故,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及正常生产、生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相关规定和河北省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保定市和徐水县环保局的要求,我公司制定了《突发性环境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本预案细化突发环境安全事件的应急、报告、处置程序,重点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贮存、运输、使用等各个环节的日常管理和安全防范工作。严防各种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规范和强化了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以预防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为重点,逐步完善处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预警、处置及善后工作机制。建立公司环境保护系统,做到防范有力、指挥有序、快速高效和统一协调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体系。 本预案由公司综合技术部制定,董事长批准发布。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以及实际操作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不足,不断地更新完善和改进应急预案文件体系,使应急救援工作更加有效。 董事长: XXXX年XX月XX日

突发性环境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 总则 为了有效遏制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正确应对和有序处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保护生态环境,防止人为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人民健康受到危害,国家经济和人民财产受到损失,把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环境危害和财产损失降至最底限度,根据国家防治环境污染的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环境现状,合理有效处理、处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1.1 制定目的 保证在环境污染突发事故发生时,有效应对事故的发生,防止事态扩大,提高应急反应和救援水平,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至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生态环境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1.2 应急组织方针 平战结合,预防为主,统一指挥,各负其责,以人为本,科学施救 1.3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年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年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了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保证年会的顺利完成,特制定本预案,请大家明确其内容,严格按照步骤执行。 二、年会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 2.1 组织机构 为了保证对年会活动的顺利举行,**有限公司成立年会安全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2.2年会安全领导小组组员信息

2.3各小组、岗位安全职责 ⑴现场秩序总指挥: ①负责年会活动安全总协调,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各安全领导小组、年会活动筹备小组、当地消防及公安机关; ②遇突发事件拨打报警或医护电话(110、119、120)。 ⑵灭火行动组: ①年会活动外围安全疏散接应; ②疏散集合点的秩序维护; ③活动现场火灾事故的灭火支援。 ⑶电气设备组: ①年会活动设备、线路安装及现场监督; ②年会活动期间设备、线路及现场监护; ③年会活动结束设备、线路撤场监护。 ⑷现场疏散组: ①年会活动现场安全秩序维护; ②遇紧急情况实施安全疏散引导; ③安全疏散后的及时核对人数。 ⑸现场救护组: ①年会活动现场医疗救援。 2.4安全设施配置 ⑴对讲机:12部; ⑵灭火器:3KG干粉灭火器6瓶; ⑶移动式便捷音箱+喊话筒:1套; ⑷急救医药箱:1个。 2.5安全疏散指示图:

详见冲压车间紧急疏散路线平面图。 2.6注意事项 ⑴各工作组人员统一着工作装; ⑵坚守岗位,服从指挥,未经现场执行总指挥允许不得擅离职守; ⑶高度警惕,谨慎处理; ⑷对讲设备保持畅通,频率准确。 ⑸处理事件原则“迅速,快捷,高效,以人为本,保护生命,安全第一”。 三、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流程 3.1 火灾的应急处置方法和程序。 ⑴准备好有效的灭火器,尽量消除安全隐患(明火、裸露电线等); ⑵电线外围,派专人看管,禁止人员踩线; ⑶当发生火灾时,及时切断电源,防止事故蔓延; ⑷由现场疏散小组有序的疏散员工至紧急集合点; ⑸根据现场火势情况,采取灭火施救工作; ⑹若火情无法控制,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 ⑺若有人员受伤,由现场救护小组紧急进行处理,若伤势严重,立即拨打“120”送伤员就医。 3.2 人员受伤应急处置方法和程序。 ⑴若发生踩踏、舞台倒塌事件,由现场疏散小组维持现场秩序并做好疏散引导工作,各部门班组长控制场面,并安抚受伤人员情绪; ⑵若有人员受伤,现场救护小组紧急进行处理,若伤势严重,立即拨打“120”送伤员就医。 3.3 电气伤害、人员触电应急处置方法和程序。 ⑴对安装的电气设备及线路及时监督检查,不使用不符合安全的电气设备; ⑵若发生电气设备爆炸,按火灾的应急处置方法和程序处理; ⑶若发生人员触电,发现或在场的任何人首先迅速采取措施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第一种方法是切断电源,第二种方法是当切断电源困难时,可用干燥的绝缘体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挑离,并由现场救援小组及时对人员按心肺复苏方法进行施救。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附件1 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编制导则(全本) 浙江省环境保护厅 二○一五年九月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和浙江省有关应急预案的法规、标准、指导性文件以及国家和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定的,是作为浙江省企业进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时使用的技术规范。 本规范在下列内容和章节有改变: ——标准名称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程序 ——综合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专项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现场处置预案的主要内容 ——预案格式和要求 本规范由浙江省环境执法稽查总队组织制订。 本规范起草单位: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本规范由浙江省环境保护厅2015年9月9日批准,2015年9月9日实施。 本规范由浙江省环境保护厅负责解释。

目录

1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全本的框架结构、编制原则、工作程序、编制内容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浙江省境内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全本的编制,国家和省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规范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法律法规、规章、指导性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保部令第34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

企业环保应急预案范文精简版

企业环保应急预案范文 企业环保应急预案范文 化工,机械等类似企业需要保障企业日常生产中环境污染的采取的应急措施,化工企业,环境污染必不可少,对于如何最佳处理污染才是最重要的,下面是这篇企业环保应急预案范文 企业环保应急预案范文 一、目的 为了确保简阳市恒源农机有限责任公司三岔湖加油站日常生产过程中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以后,我公司应急救援队伍能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重大环境污染源的治理及善后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控制污染源,及时制止重大环境污染源的继续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特制定本公司环境污染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 二、应急组织 救援指挥部的组成、职责、分工 1、指挥机构:公司成立环境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 总指挥: xzxxxx 成员:xxxxxxxxxx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厂房办公室,电话:xxxxxxx 2、职责 a.审定环境事故处理预案; b.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实施和演练; c.检查督促做好环境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d.负责项目环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组织调动抢险队救灾抢险,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e.向上级汇报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f.随时研究救灾情况与出现的新问题,对重大问题做出决策; g.根据环境事故灾害情况,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 h.组织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处理及事故统计报告工作;

3、分工 a.抢险抢修队:由李杜带队负责,组织对发生事故设备的抢险、抢修,组织对事故现场的电气、水源、蒸汽等应急问题的处理。 b.通讯联络队:由李伟负责,接到事故报告后,及时向指挥部领导及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事故情况,随时与事故地点保持联系,掌握抢险工作进展程度,认真做好有关事故抢险的各种情况记录。 c.物资供应队:由物资人员组成,负责事故抢险救援物资的及时供应与运输,接到险情通报后,必须迅速组织人力、运输工具及时将物资送到事故发生地点。 d.后勤保障队:由厂办、工会组成,协调指挥部做好一切对外发布信息和接待工作,车辆安排等,协同有关部门做好事故善后处理。 三、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1、报告内容 a.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 b.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估计。 c.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d.事故抢救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e.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救援的有关事宜。 2、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地和有关单位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须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比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四、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1、生产现场发生一般的环境污染,公司环境污染应急响应指挥部组织相关人员及时处理、中止作业,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及采用有效措施,确保能达标时方可继续作业。 2、对很严重的环境污染发生后,要首先保护好现场,组织应急救援队伍人员进行自救并立即向简阳市政府上报事件的初步原因、范围、估计后果。如有人员在该严重的环境污染中受到人身伤害,则应立即向当地医疗卫生部门电话求救。同时通知环保部门进行环境污染的检测。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内容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要求和内容 ★○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要求 a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b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c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d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e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f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 g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固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h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一《综合应急预案》编制的主要内容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阐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作用等。 1.2 编制依据 阐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等。 1.3 适用范围 说明应急预案使用的区域范围,以及事故的类型、级别。 1.4 应急预案体系 说明本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 1.5 应急工作原则 说明本单位应急工作的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 2 施工单位概况 2.1 施工单位概况 2.2 危险源及风险分析 主要阐述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风险分析结果。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 明确应急组织形式、构成单位或人员,并尽可能以结构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明确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各成员单位及相应职责。 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以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 4 预防与预警 4.1 危险源监控 明确本单位对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4.2 预警行动 明确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 4.3 信息报告与处理 按照有关规定,明确事故及未遂伤亡事故信息报告与处置办法。 5 应急响应 5.1 响应分级 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 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

突发环境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完整

工程部环境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应对以下各类事件应急响应,对事故的应急遵照协调组织的指示执行。 、在本工程项目地区域内发生重大环境事件应对工作。 、超出事件发生区域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能力应对工作。 二、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对环境事件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管理,建立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环境事件防范能力和预防能力。尽可能地避免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事件造成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的保护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相应。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加强部门之间协同协调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污染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十足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怀突发环境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 、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十足利用现有资源。积极作好并没有对突发环境的思想准备,物质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 三、组织体系及职责 、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xx 、应急领导组织及职责 主要职责:公司和工程部的领导下,统一组织指挥协调工程部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贯彻执行国家、省和市有关应急工作的方针、政策,认真落实上级有关环境应急工作指示和要求。各有关成员部门负责各自专业领域的应急协调保障工作。 根据危机状态,统一部署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工作,对应急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保持整个应急预案网络通信畅通,随时根据事故发展情况,通报事故现场态势。执行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报告制度。 较大环境污染事件、水源污染、尘土飞扬、噪声污染安全事件应急救援由工程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 废弃土、垃圾外运、堆放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救援由甲方、施工单位负责组织指挥协调。 施工现场机动车的放置、溢油事件应急救援由工程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 应急医疗卫生救援由工程团路桥公司负责组织协调,并及时由工程团卫生室提供技术支持。 环境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投资由施工工程部统筹安排,环境应急救援体系运行经费由路桥公司给予支持。 应急救援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由路桥公司和工程部负责组织协调。 四、预防和预警

环保应急预案

XXXX公司 环保事故应急预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年月日

环保事故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制,提高公司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突法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 1.3 事故分级 污染事故级别划分根据国家污染事故划分有关法律规定执行。 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仅适用于本公司各种突发事故。 l.5 工作原则 公司在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及其响应程序时,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贯彻如下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环境事故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故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和处理

能力,尽可能地避免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接受政府环保部门的指导,使公司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公司各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3)坚持平战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在应急时快速有效。 2 组织指挥与职责 2.1公司成立以总经理为总指挥的应急指挥部,分管生产、安全、消防的副总经理为副总指挥。 2.2应急指挥部组成及设置 应急领导小组组成: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安环部、生产部、综合办公室等部门。 应急指挥部: 总指挥:总经理; 副总指挥:分管生产、安全、消防的副总经理; 指挥部:生产部。 2.3 应急指挥部的组成、职责和分工 2.3.1 应急领导小组和指挥部职责 1、制定、修改各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安全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安全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为了防范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有效地消除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贯彻到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以赴” 的方针,做到遇事不惊、临危不乱,妥善处置紧急情况,迅速有效地处理好各种突发事件和恶性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保障师生和国家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促进全县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特制定安全事故处置应急预案。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把学校安全工作作为大事来抓,抓细、抓实、抓到位,增强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恶性事故的能力,确保我校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 一、食物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一)事故报告 1、就餐后,师生出现不明病情的肚痛、胸闷、恶心、乏力昏沉、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的,各班主任、值周值日教师应立即报告行政办公室。 2、学校立即查清,核实中毒人数,及时向教育局、乡镇、卫生防疫站和当地医院报告(包括时间、地点、人数、症状及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告等)请求支援。 (二)现场处理

1、协助当地医院的卫生防疫部门,对中毒病人采取紧急救护,封存可疑食品、用品及用具,将事故后果降低到最低限度。 2、根据事态发展情况,及时与中毒人员亲属联系,并做好接待工作,同时,迅速向上级有关部门通报情况,维持学校正常、稳定的教学生活秩序。 3、配合医院及相关部门及时填写《食物中毒事故报告登记表》,迅速调查事故原因,做好事故处理工作。并以书面形式及时向政府、教育局及其他相关部门汇报。 二、突发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应急预案 (一)做好传染性、流行性疾病的预防和公共卫生工作,宣传防治知识,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 (二)建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报告制度。对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传染性、流行性疾病,或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要及时向卫生防疫部门、教育局报告,积极听取卫生防疫部门的处理意见。 (三)对传染性、流生性疾病作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师生交叉感染和扩散。 (四)在校园、教室内做好必要的消毒工作。对可能受到危害的该班学生和任课老师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五)坚决杜绝传染病学生带病上学,必须由医院出具诊断证明已康复并不再存在传染危害后方准许其来校上课。 (六)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共同配合预防和诊治。 三、校舍倒塌事故应急预案

印刷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印刷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预案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云南国方印刷有限公司 突 发 环 境 事 件 应 急 预 案 编制单位:云南国方印刷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5年9月28日 目录 1总则 编制目的 (6)

编制依据 (6) 1.2.1相关的法律法规 (6) 1.2.2相关的标准及指导 (6) 1.2.3相关文件及主要资料 (7) 适用范围 (7) 1.3.1突发环境事件的级别 (7) 应急体系 (7) 突发环境事件的级别 (8) 工作原则 (10) 2企业基本情况 公司概况 (10) 2.1.1地理位置 (10) 2.1.2自然条件 (10) 2.1.3周边环境 (12) 2.1.4厂区平面图 (13) 生产工艺基本情况 (13) 2.2.1生产原材料年用量及贮存量 (13) 2.2.2主要产品 (13) 2.2.3生产工艺流程 (14) 2.2.4生产废弃物储存及处置情况 (16) 2.2.5生产废弃物储存及转运责任划分 (17) 3环境风险源及环境风险评价

主要环境危险物质识别 (17) 环境风险源分析 (17) 3.2.1油墨的主要用途及成分 (17) 3.2.2对人体的危险性概述 (18) 3.2.3环境危害 (18) 风险事件管理 (18) 3.3.1环境事件预防措施 (18) 3.3.2火灾事件的预防措施 (19) 3.3.3泄漏事件的预防措施 (19) 3.3.4环境事件发生后处理措施 (19) 4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组织体系 (21) 组织机构及职责 (22) 4.2.1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组成及职责 (22) 4.2.2应急救援指挥各机构组织 (22) 特殊情况应急措施 (24) 5预防和预警 环境风险源监控 (25) 5.1.1监控方法 (25) 5.1.2防范措施 (25) 预警行动 (25) 5.2.1预警程序 (26)

企业环保应急预案范文

环保应急预案 文件审批表 日期2016年8月

一、目的 为了确保日常生产过程中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以后,我公司应急救援队伍能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重大环境污染源的治理及善后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控制污染源,及时制止重大环境污染源的继续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特制定本公司环境污染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二、应急组织 救援指挥部的组成、职责、分工 1、指挥机构:公司成立环境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公司生产管理部,电话:,负责人: 2、职责

a.审定环境事故处理预案; b.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实施和演练; c.检查督促做好环境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d.负责项目环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组织调动抢险队救灾抢险,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e.向上级汇报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f.随时研究救灾情况与出现的新问题,对重大问题做出决策; g.根据环境事故灾害情况,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 h.组织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处理及事故统计报告工作; 3、分工 a.抢险抢修队:由带队负责,组织对发生事故设备的抢险、抢修,组织对事故现场的电气、水源、蒸汽、危险品、油料泄露等应急问题的处理。 b.通讯联络队:由负责,接到事故报告后,及时向指挥部领导及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事故情况,随时与事故地点保持联系,掌握抢险工作进展程度,认真做好有关事故抢险的各种情况记录。 c.物资供应队:由负责,物资人员组成,负责事故抢险救援物资的及时供应与运输,接到险情通报后,必须迅速组织人力、运输工具及时将物资送到事故发生地点。 d.后勤保障队:由负责,由厂办、工会组成,协调指挥部做好一切对外发布信息和接待工作,车辆安排等,协同有关部门做好事故善后处理。 三、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1、报告内容 a.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 b.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估计。 c.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d.事故抢救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e.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救援的有关事宜。 2、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地和有关单位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

(完整版)校园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校园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校园突发事件包括人为或自然因素引起,具有突发性,对师生人身安全、学校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学校和社会稳定等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影响的各类紧急情况,如安全事故(火灾、公用设施故障中断、建筑物倒塌、师生集体活动中发生的挤、踩、压、伤、交通事故等)、公共卫生事件(食物或职业中毒、传染性疾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群体性事件(闹事、游行、非组织的政治活动等)、影响重大的治安案件、师生非正常死亡、自然灾害事故(洪水、台风、破坏性地震)等。 根据有关要求,不提倡学生参加危及自身安全的救灾活动。各学校要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力度,平时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定期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应急预案演习,充分做好各种应急准备。在处置安全事故过程中,各班级老师要指导小学生做好自救自护工作。学校每一位教职员工要将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并积极做好其他求援工作。将公安、消防和急救中心作为第一救援力量,在第一时间内取得联系和支持,确保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至最低程度。 为了保障全校师生员工健康地学习、工作、生活,促进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切实有效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依照上级有关要求及有关法律法规,从我校实际出发,特制定本预案。 一、校园安全突发事件处理组织机构。 1、安全突发事件处理指挥机构。 总指挥:蔡文阁 成员:邱世摺 2、安全突发事件处理队伍。 (1)抢救处理组: 组长:谢国呈 成员:各班班主老师 (2)后勤保障组: 组长:邱文岭 成员:各科任老师 二、日常安全管理 1、每天值日领导和值日教师要严格按照值勤制度,在校门口、学校校园、教学楼走廊等处进行经常性的巡视。 2、禁止在校园的教学楼踢球、爬墙、爬楼门、滑楼梯栏杆,违者通报批评,对涉及的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