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导论习题答案解析
关于卫星的题目

1、以下哪个不是卫星的基本功能?A、通信中继B、天气预报C、烹饪食物(答案)D、地球观测解析:卫星通常用于通信、气象观测、地球资源勘探、环境监测和军事侦察等,但不具备烹饪食物的功能。
2、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是由哪个国家发射的?A、美国B、苏联(答案)C、中国D、日本解析: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
3、以下哪种类型的卫星主要用于导航和定位服务?A、通信卫星B、遥感卫星C、导航卫星(答案)D、气象卫星解析:导航卫星,如GPS、北斗、格洛纳斯等,专门用于提供全球定位服务。
4、卫星绕地球运行的主要动力来源是什么?A、太阳能B、火箭推力(答案)C、地球引力D、核能解析:卫星发射时由火箭提供推力,使其达到足够的速度进入轨道,之后卫星依靠惯性绕地球运行。
5、以下哪个不是卫星轨道的形状?A、圆形B、椭圆形C、方形(答案)D、抛物线形(特定条件下的特殊轨道)解析:卫星轨道通常是圆形或椭圆形,有时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呈现为抛物线形,但绝不是方形。
6、卫星通信中,信号传输的主要媒介是什么?A、空气B、水C、电磁波(答案)D、声波解析:卫星通信依靠电磁波(如无线电波)在卫星与地面站或卫星之间传输信号。
7、以下哪个不是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A、农业监测B、环境监测C、星际旅行(答案)D、灾害预警解析:卫星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环境、灾害预警等领域,但星际旅行不属于其应用范围。
8、下列哪个国际组织负责管理国际卫星通信的频率和轨道资源?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B、国际电信联盟(答案)C、世界卫生组织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解析:国际电信联盟(ITU)是负责分配和管理全球无线电频谱资源和卫星轨道的国际组织。
《卫星通信》期末考试A卷有答案.doc

《卫星通信》课程试题课程号:试卷卷查卷卷一、名词解释(10分) 1、S-PCN 卫星通信网络 2、DAB 数字音频广播 3、MMSS 海事移动卫星业务 4、EIRP 有效全向辐射功率 5、HEO 高椭圆倾斜轨道 6、MCPC 多路单载波 7、DBS 卫星电视接收 8、MEO 中轨道9、BSS广播卫星业务10、S-ALOHA 时隙ALOHA二、判断题——下列指令,对的打“√”,错的打“x ”。
(10分)1、( x )处于同步轨道上的卫星都属于静止卫星。
2、(√ )同步卫星的轨道不一定处于赤道平面上。
3、(√ )使用非静止卫星也能实现卫星。
4、(√ )在VSAT 系统中,通常小站与小站之间通信使用的是双跳方式。
5、(√ )在VSAT 系统中,通常小站与主站之间通信使用的是单跳方式。
6、( x )所有同步轨道的倾角都有是零度。
7、(√ )以一个恒星日为圆形轨道周期的卫星称为同步卫星。
8、(√ )从小站通过卫星到主站方向的信道称为内向信道。
9、(√ )静止轨道也是同步轨道。
10、(√ )从主站通过卫星向小站方向发射的数据称为出向数据。
三、填空题(20分)P-9 一般卫星系统由空间段、控制段和地面段三部分组成。
P-9 目前的卫星系统,主要有固定业务的卫星系统(FSS )、移动业务的卫星系统(MSS )、和广播业务的卫星系统。
P-43 范·阿伦辐射带是由高能质子和电子组成的辐射带,有强电磁辐射,高能粒子穿透会使卫星的寿命大大降低。
其内层辐射带的高度为1500~5000Km ,高度为3700 Km 时,浓度最大;外层辐射带的高度为12000~19000,高度为18500 Km 时,浓度最大。
P-114 用于卫星跟踪的自动跟踪系统主要有三种,即:步进跟踪系统、单脉冲跟踪系统和智能跟踪系统。
P-159 P-159 VSAT 网络的小站天线直径最小的为0.55m 左右。
由于要考虑邻近卫星系统干扰,使天线的尺寸受到限制。
《卫星通信导论》第3章 链路传输工程

图2-3 卫星与地球站的几何关系
arccos[ Re cos ]
Re h
13
图2-4 静止卫星与地球站的通信距离关系曲线
d 42238 1.023 0.302cos cos
14
• 2.2 若静止卫星定位于E90o,求位于E110o, N40o的地球站对卫星的仰角、信号传播距离。若 射频频率为6GHz,计算链路的自由空间传播损耗。
解:
d 42238 1.023 0.302 cos cos
d 42238 1.023 0.302 cos 40o cos 20o d 42238 1.023 0.302 0.766 0.9397 42238 0.8056 37910(km)
Lf 92.44 20 lg d 20 lg f (dB) = 92.44 20 lg 37910 20 lg 6
=92.44+20 4.57875+20 0.77815
=199.578(dB)
Re
h2
d2
Re2
2d
Re
cos
2
பைடு நூலகம்
39.3o
15
有关链路计算的公式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 功率密度 接收信号功率
16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计算公式
• 电波从点源全向天线发出后在自由空间传播,能量将扩散到一个球 面上。如用定向天线,电波将向某一方向会聚,在此方向上获得增 益,那么到达接收点的信号功率为:
子,它是直射分量的功率与其他多径分量功率之和的比值。
r(t)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fr
(r)
r
2
exp
r2 Z
2 2
2
I0
rZ
2
《微波通信与卫星通信》课程作业部分答案

《微波通信与卫星通信》课程作业注意事项:要求该课程作业全部手写在浙江理工大学标准作业本上;每一章的作业题目要另起一页从新开始;本文档中所列出的题目必须把原题抄写在作业本上,随后再写答案;所有题目都是必选的,请全部做完并且独立完成;要求字迹清晰工整。
请于2015年1月7日上课时随课程论文一起上交。
第1章微波与卫星通信概述1-1 微波通信有哪些特点?卫星通信有哪些特点?微波通信具有良好的抗灾性能,对水灾、风灾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微波通信一般都不受影响。
但微波经空中传送,易受干扰,在同一微波电路上不能使用相同频率于同一方向,因此微波电路必须在无线电管理部门的严格管理之下进行建设。
此外由于微波直线传播的特性,在电波波束方向上,不能有高楼阻挡,因此城市规划部门要考虑城市空间微波通道的规划,使之不受高楼的阻隔而影响通信卫星通信①通信距离远,且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
②广播方式工作,可以进行多址通信。
③通信容量大,适用多种业务传输。
④可以自发自收进行监测。
⑤无缝覆盖能力。
⑥广域复杂网络拓扑构成能力。
⑦安全可靠性。
1-2 请阐述智能天线的概念。
智能天线又称自适应天线阵列、可变天线阵列、多天线。
智能天线指的是带有可以判定信号的空间信息(比如传播方向)和跟踪、定位信号源的智能算法,并且可以根据此信息,进行空域滤波的天线阵列。
智能天线是一种安装在基站现场的双向天线,通过一组带有可编程电子相位关系的固定天线单元获取方向性,并可以同时获取基站和移动台之间各个链路的方向特性。
[1]智能天线采用空分复用(SDMA)方式,利用信号在传播路径方向上的差别,将时延扩散、瑞利衰落、多径、信道干扰的影响降低,将同频率、同时隙信号区别开来,和其他复用技术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频谱资源。
早期应用集中于雷达和声呐信号处理领域,20世纪70年代后被引入军事通信中。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阵列处理技术被引入到移动通信领域,很快就形成了智能天线的研究领域。
卫星通信试题09-5-2

卫星通信试题一、单选题(共12+15=27题)(基础部分)1. 在卫星通信系统中,通信卫星的作用是(C)。
A. 发射信号B. 接收信号C. 中继转发信号D. 广播信号2.静止轨道卫星距离地球表面(B)A. 300公里左右B. 36,000公里左右C. 15,000公里以下D. 50,000公里以上3.位于静止轨道上的通信卫星(D)A. 相对于地球表面是绝对静止的B. 相对于地心是绝对静止的C. 相对于地球的重心是绝对静止的D. 相对于地球并不静止,会在轨道上几公里至几十公里的范围内漂移4.属于Ku波段的频率范围是(C)A. 1-2GHzB. 4-6GHzC. 12.5-15GHzD. 28-30GHz5.GPS系统使用的1200MHz/1500MHz左右的微波信号属于(A)。
A. L波段B. S波段C. C波段D. Ku波段6. 在卫星通信的多址联接中,采用不同工作频带来区分不同地球站的方式称为(A)。
A. FDMAB. TDMAC. SDMAD. CDMA7. 在卫星通信的多址联接中,采用不同的工作时隙来区分不同地球站的方式称为(B)。
A. FDMAB. TDMAC. SDMAD. CDMA8. 利用公安卫星通信网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时,采用的信道分配方式是(C)。
A. 动态自适应分配B. 按需分配时隙位置与数目C. 按需分配频段D. 预分配9. 在公安卫星通信地球站使用的VSAT设备中,简称为TES的设备是(A)A. 电话地球站B. 个人地球站C. 天线系统D. 混合地球站10. 在公安卫星通信地球站使用的VSAT设备中,简称为PES的设备是(B)A. 电话地球站B. 个人地球站C. 天线系统D. 混合地球站11.在公安卫星通信系统中,被称为QD的设备是()A.单话音站B. 个人地球站C. 天线系统D. 混合地球站12.在公安卫星通信系统中,被称为HES的设备是(D)A.单话音站B. 个人地球站C. 天线系统D. 混合地球站(专业部分)13.由地球站发射给通信卫星的信号常被称为(B)A.前向信号B.上行信号C.上传信号D.上星信号14.由通信卫星转发给地球站的信号常被称为(A)A.下行信号B.后向信号C.下传信号D.下星信号15.VSAT指的是(B)A. 超短波小口径地球站B. 甚小口径卫星地球站C. 超短波通信终端D. 垂直/水平极化选择器16.在制作IFL电缆时,必须在电缆接头上使用热缩套管的主要原因是(C)A. 隔热,避免接头在太阳直晒时过热B. 防止静电击穿接收机的射频前端设备C. 防止雨水渗入接头,以免影响接头连接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D. 防止接头的金属部件与电缆外皮之间发生断裂17. 对于地球站发射系统而言,其发射频带宽度一般要求在(D)A. 800MHz以上B. 700MHz以上C. 600MHz以上D. 500MHz以上18. 衡量地球站发射信号能力的参数是(C)A. 发射信号功率B. G/T值C. EIRPD. 发射天线增益19. 衡量地球站接收信号能力的参数是(B)A. 接收信号功率B. G/T值C. EIRPD. 接收天线增益20.对Ku波段卫星通信的可靠性影响最大的气候现象是(C)A.长期干旱B.秋冬季的浓雾天气C.夏季长时间的瓢泼大雨D.沙尘暴21.在以下波段中,大气衰耗最小的是(D)A.X波段B.C波段C.Ku波段D.L波段22. 通信卫星上的转发器实际上是一套(A)A.宽带收发信机B.宽带接收机C.宽带发射机D. 宽带交换控制设备23.在通信卫星的转发器中使用双工器的原因是(B)A.为了提高天线发射和接收信号时的增益B.为了实现收发共用一付天线时的信号分离C.为了实现极化复用,提高频谱利用率D.为了保证卫星上的通信天线更准确地指向地球24.SCPC的含义是(A)A.单路单载波B.单路多载波C.按需分配信道的话音激活D.码分多路通信25.公安卫星通信网的中心站设在(C)A.国家卫星关口站B.信息产业部C.公安部D.卫星测控中心26.DAMA的含义是(B)A.动态分配,多址接入B.按需分配,多址接入C.预约分配,多址接入D.预分配,多址接入27.LNA指的是(D)A.双工器B.上下行转换器C.高功率放大器D.低噪声放大器二、多选题(共28题)1. 利用通信卫星可以传输的信息有(ABCD)A. 电话B. 电报C. 图像D. 数据2. 与地面微波中继、陆地移动通信相比,卫星通信的主要特点有(ABCD)A. 覆盖范围大B.通信链路稳定,抗自然灾害能力强C. 通信费用与距离无关D. 能同时实现多个相距遥远的地球站之间的通信联接3. 卫星通信系统主要由(AC)组成。
第七章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微波通信

第七章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微波通信分为通信和通信两类。
2、数字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并与,一起作为当今三大传输手段。
3、电磁频谱,包含从到的各种波、光和射线的。
4、电磁波的频率非常高,故微波又称为。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υ与其频率f 、波长λ之间的固定关系是。
若微波是在真空中传播,则速度为。
5、微波频段的波长范围为,频率范围为。
6、微波中继通信是利用微波作为并采用方式在地面上进行的通信。
7、微波中继通信主要用来传送、、、基地站与交换中心之间的信号。
8、微波频段占用的频带约,而全部长波、中波和短波频段占有的频带总和不足。
9、当通信频率高于时,、及的活动对其影响小。
10、当天线面积给定时,与的平方成反比。
11、微波通信的工作波长,天线尺寸可做得,通常做成,的面式天线。
12、数字微波通信系统设备由、、、等组成。
13、在民用数字微波通信中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终端复用设备是时分复用设备。
14、微波站的基本功能是传输来自设备的信号。
15、微波站分为、、和。
16、数字微波站的主要设备包括、、、、等。
17、目前的微波中继系统中大多数采用方式,勤务信号经常采用方式。
18、微波中继范围很宽,工作频率,愈容易获得较宽的和的通信容量。
19、输出功率是指处功率的大小。
输出功率的确定与设备的、、及方式等因素有关。
20、微波通信对频率的要求取决于所采用的以及对的要求。
发信机的工作频率的取决于发信的频率。
21、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多采用调制方式,若发信机不稳,有,将使解调的幅度下降,增加。
22、要求1⨯10-6~5⨯10-6时,则必须采用石英晶体控制的或。
23、微波收信设备包括、和三部分。
24、对于一个中继段而言,前一个微波站的发信频率就是同一波道的。
频段使用。
25、噪声系数是的重要指标。
数字微波收信机的噪声系数一般为。
26、收信机本身产生的热噪声功率,值就越大,也就是说值是衡量收信机热噪声性能的一项指标。
27、收信机要使接收的已调信号地通过,就要具有足够的工作,即。
卫星通信试题09-5-2[1]
![卫星通信试题09-5-2[1]](https://img.taocdn.com/s3/m/7a8705e9172ded630b1cb646.png)
卫星通信试题一、(基础部分)1. 在卫星通信系统中,通信卫星的作用是(中继转发信号)。
2.静止轨道卫星距离地球表面(36,000公里左右)3.位于静止轨道上的通信卫星(相对于地球并不静止,会在轨道上几公里至几十公里的范围内漂移)4.属于Ku波段的频率范围是(. 12.5-15GHz)5.GPS系统使用的1200MHz/1500MHz左右的微波信号属于(A L波段)。
6. 在卫星通信的多址联接中,采用不同工作频带来区分不同地球站的方式称为(A FDMA)。
7. 在卫星通信的多址联接中,采用不同的工作时隙来区分不同地球站的方式称为(TDMA)。
8. 利用公安卫星通信网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时,采用的信道分配方式是(按需分配频段)。
9. 在公安卫星通信地球站使用的VSAT设备中,简称为TES的设备是(电话地球站)10. 在公安卫星通信地球站使用的VSAT设备中,简称为PES的设备是(个人地球站)11.在公安卫星通信系统中,被称为QD的设备是(单话音站)12.在公安卫星通信系统中,被称为HES的设备是(单话音站)(专业部分)13.由地球站发射给通信卫星的信号常被称为(上行信号)14.由通信卫星转发给地球站的信号常被称为(下行信号)15.VSAT指的是(甚小口径卫星地球站)16.在制作IFL电缆时,必须在电缆接头上使用热缩套管的主要原因是(防止雨水渗入接头,以免影响接头连接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17. 对于地球站发射系统而言,其发射频带宽度一般要求在(500MHz以上)18. 衡量地球站发射信号能力的参数是(EIRP)19. 衡量地球站接收信号能力的参数是(G/T值)20.对Ku波段卫星通信的可靠性影响最大的气候现象是(夏季长时间的瓢泼大雨)21.在以下波段中,大气衰耗最小的是(L波段)22. 通信卫星上的转发器实际上是一套(宽带收发信机)23.在通信卫星的转发器中使用双工器的原因是(为了实现收发共用一付天线时的信号分离)24.SCPC的含义是(单路单载波)25.公安卫星通信网的中心站设在(公安部)26.DAMA的含义是(按需分配,多址接入)27.LNA指的是(按需分配,多址接入)二、多选题(共28题)1. 利用通信卫星可以传输的信息有(电话、电话、图像、数据)2. 与地面微波中继、陆地移动通信相比,卫星通信的主要特点有(覆盖范围大、通信链路稳定,抗自然灾害能力强、通信费用与距离无关、能同时实现多个相距遥远的地球站之间的通信联接)3. 卫星通信系统主要由(通信卫星、地球站)组成。
卫星通信导论期末复习题

一.完成下列名词解释:1.日凌中断:每年春分秋分前后,当卫星星下点(卫星与地心连线同地球表面的交点)进入当地中午前后时,卫星处在太阳和地球中间,天线在对准卫星的同时也会对准太阳,会因接收到强大的太阳热噪声而使通信无法进行,称为日凌中断(每次延续约6天)。
2.开普勒第三定律:卫星运转周期的平方与轨道半长轴的3次方成正比。
3.半波振子:两臂长度相等的振子叫做半波振子,也叫对称振子。
这种类型振子在通信类基站天线中应用最为普遍。
4.MCPC-FDMA方式:多路单载波-频分多址。
给多个话路分配一个载波。
各话路信号先进行多路复用,然后调制、上变频,将频率变换到指定频率。
因此,经卫星转发的每个载波所传送的是多路信号。
一般采用预分配方式,根据复用方式和对载波调制方式不同,可以分为FDM-FM-FDMA方式和TDM-PSK-FDMA方式。
5. VSAT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s。
早期称为微型站、小型数据站或甚小孔径终端。
到80年代中期,人们习惯称为VSAT终端(小站)或VSAT系统(网络)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请画出以三颗通信卫星覆盖全球通信的示意图,并且标出基本角度等参数。
2.利用V AST网络设计一个村村通工程电视信号传输架构。
3.FDM、CDM,TDM的工作特点是什么?如何实现信号分离?●时分多路复用(TDM):利用时间的正交性,即以时间作为信号分割的参量,使各路信号在时间轴上互不重叠,它利用不同时隙来传送各路不同信号。
在TDM系统中,每个信号占据着不同的时间区间,但每个信号均占有相同的频域,各路信号在频域中混叠在一起,在时域中可分辨。
●按照频率参量的正交分割原理(FDM),将各路信号的频谱搬移至互不重叠的频带上同时在一个信道中传输。
接收端通过不同中心频率的带通滤波器,可以将各路信号分离出来。
频分多路复用的各路信号在时域中混叠在一起,在频域中可分辨。
●码分多路复用(CDM):根据码型结构的不同实现信号的正交分割,各路信号在时间和频率上是互相重叠的,接收端用相关器或匹配滤波器实现信号分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题解 ① T= V= s ② T= V= s ③ T= V= s ④ T= V= s ⑤ T= V= s
① 84231km,281ms ② 160ms ③ 37500km
第2章题解 (1), (2) , (3) , (4) ,
d=37911km 03.39 fL=
G/T=K 馈线输入端 105.0105.0010110LNAATTTT =171°K
LNA输入端 LNAATTTT105.00105.0101110 =153°K
3×2110W/Hz 217°K EIRP=48dBW G/T=K
(1) ; ; (2)
4.8 m(KT2900)
噪声系数的噪声温度为0T= (KT2900) 噪声系数的噪声温度为0T= (KT2900)
++100+3=179K 噪声温度为 41.01.010500010029010111050
EIRP=47dBW (1) 03981.001585.01011014.18.1CN
C/N=
(2) 002328.0003981.0006309.01011014.22.2CN 于是,所需的上行C/N=
(1) 链路损耗 L=+20lg37500+= (2)卫星转发器输入功率 C=20++26= – 卫星转发器输出功率 C=110–==11W (3) N= –+10lg500+10lg36M= – (4) C/N=
(1) 卫星转发器发射的每路功率为 –14dBW/路=路 (2) 地球站接收载波功率 C= ––206+30+40= –150Dbw 地球站输入端噪声功率 N= –+10lg150+10lg50K= – 载噪比 C/N= (3)余量=–=
(1) 链路损耗L=+20lg38500+= (2) 接收天线增益G=202459.05.0= 接收载波功率 C=10lg200+34–3+––1= – (3) 噪声功率 N= –+10lg110+10lg20M= – (4) C/N= 余量 (5) 强降雨时 接收载波功率 C= ––2= – 噪声功率 N= –+10lg260+10lg20M= – 载噪比 C/N= 余量 dB
(1) 链路损耗 L=+20lg37500++2= (2)噪声功率 N= –+10lg500+10lg36M= – (3) 转发器输入载波功率 C=10lg100+54+26–= – 载噪比 C/N= (4) 卫星发射功率 110–=或
链路传输损耗 L=+20lg2000+= 地球站接收载波功率 C=+(18–3)+1–= – 地球站噪声功率 N= –+10lg260+10lg20K= – 载噪比 C/N= 第3章题解 由图3-3得输入回退6dB;由图3-4得输出回退3dB。 (1) (2) (2)一帧内:1个参考突发,8个业务突发 一帧内开销比特: 560(参考突发)+9120(9个保护时隙)+8560(8个报头)= 6120 bit 效率=(40800−6120)/40800=; (3)承载的信息速率:(40800−6120)/=s 承载的信道数:17340/64=
sMbmBRIFb/602.013621
(1) LkGTRnEEIRPbb0 =12+−10−+212= TFP= −46=()
(2) 54.114654.57TTPdBW () (bR提高8倍,使所需的EIRP提高)
(1) C/N=++35= 由回退带来的允许接入的5MHz带宽的载波数为25.436106.0K (2) 设36MHz带宽内最多容纳6个5MHz带宽的载波。 由图3-4可得: 输出回退6dB相当于输入回退8dB。由图3-3得6载波时,输入回退8dB的载波-互调比约为16dB。 试算6载波时的下行载噪比: 回退6dB后,每载波EIRP=34-6-10lg5=21dBW 每载波的接收载噪比=21-201-67++35= 考虑到6载波时的载波-互调比为16dB,因此接收总的信噪比(含互调噪声)约为。它比要求的12dB门限高些,可认为是带宽受限系统。 如果要求的接收信噪比门限为15dB,则为功率受限系统。
(1) TDMA地球站发射功率=13– 105– 63 –22 +200 =23dBW=200W 地球站接收载噪比:
uNC= dBdBdB6.33)6.2286.754.27()200226323(
dBdBdBNCd30)6.2286.7520()196206013(
地球站接收(C/N) = (2) FDMA地球站发射功率: 一个FDMA地球站在转发器输出端的功率为13dBW(20W) – 6dB(回退) – 7dB(5个站功率叠加) = 0dBW = 1W 转发器接收的来自一个FDMA站的功率 = - 105dBW FDMA地球站发射功率 = - 105 + 200 – 63 – 22 = 10dBW=10W 上行载噪比:载波功率 = 10+63+22 – 200= - 105dBW 噪声功率(噪声带宽36/5MHz) = + – = - 上行载噪比= -105+ = 下行载噪比:载波功率 = 0+60+20 – 196 = -116dBW 噪声功率(噪声带宽36/5MHz) =20+ – = - 140dBW 下行载噪比= -116+140 =24dB 由图3-4可得: 输出回退补偿6dB相当于输入回退约8dB。 由图3-3可得: 输入回退8dB时,互调载噪比为。 地球站接收(全链路)接收载噪比= (若不考虑互调噪声干扰,载噪比为
(1)手持机解调后、判决前,只需在确定的时段内提取本站的数据信息,其接收噪声带宽较窄(单路);而卫星接收10路信号(连续TDMA数据流),接收噪声带宽较宽。
(2)上行射频带宽:KHzRmBin10015.011=150KHz
下行射频带宽:KHzBout10025.0175KHz (3) 上行链路 : 卫星接收载波功率= +18+1-161=-149dBW 星上接收端噪声功率谱密度= +27= Hz 卫星接收信噪比= -149 -40+=
误码率为410,所需信噪比为。于是,链路电平衰落余量为。 (4)下行链路: 用户接收载波功率= -7+18+1-160= -148dBW 用户接收噪声功率谱密度= +24=Hz 用户接收信噪比= -148-40+=
BER=410所需信噪比为,因此链路电平衰落余量为。
无高斯噪声时,n=32 有高斯噪声时,n=16 0IEGnbP 此处0IEb为信噪比 n=1023/2.110=64 每站信息比特率: 30Mc/s/1023=s 转发器传输的总信息比特率为: 877.133.2964Mb/s 转发器带宽: 30M(1+=45MHz 采用FDMA或TDMA方式,可提高卫星转发器的传输信息量,但需增加信息发射功率。
第4章题解
05.075.170
D
siny=(35786+6378)/6378=, y=º 地心角x: x=覆盖面积=42621096.13180915.4kmRe
D=0.154m 1434290002GdB
所需的接收载波功率C=+接收天线增益G=10lg[2D]= EIRP=+duNSNS)/(1.07.0)/(1.0101101101 下行(S/N),dB 11 14 16 18 20 上行(S/N),dB 2585.01011018.01 全链路信噪比10lg(1/= 误码率约610
信噪比为(8-1)=7dB时,误码率小于810 信噪比4dB,(2,1,7)卷积码时,误码率约6102
一帧比特数:200+8100=1000 以1Kb/s速率传送一帧(即100个传感器一轮采样数据)的时间为1s。 一轮采样的时间为1s,40000km距离的传输时间为。因此,当太空舱某传感器数据发生变化时,地面控制站可能要等待之后才能获得该信息。 第5章题解
(1) 偏离天线波束主轴线3°处所允许的最大EIRP 33– 25lg3=
(2)
2lg10DG 55.0 m02143.0
D(m) G(dBi) (3) D705.0=D 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