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路基CFG桩作业指导书

高速铁路路基CFG桩作业指导书
高速铁路路基CFG桩作业指导书

新建铁路哈尔滨至齐齐哈尔客运专线工程项目HQTJ-5标水泥粉煤灰碎石(CFG)桩指导书

编制:

复核:

审核:

施工单位:中铁十三局集团哈齐客专项目部一分部

日期:2009年12月

目录

1.编制依据 (2)

2.适用范围 (2)

3.施工准备 (2)

4.施工顺序 (2)

5.施工工艺 (2)

6 质量控制及检验 (3)

7营运线内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5)

7.1营业线机械施工作业安全规定 (5)

7.2营业线人员施工作业安全规定 (5)

1

水泥粉煤灰碎石(CFG)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1.编制依据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施工图设计文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适用于哈齐客运专线HQTJ-5标(DK218+000—DK256+680)水泥粉煤灰碎石(CFG)桩施工。

3.施工准备

3.1 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性试验(不少于2根),以复核地质资料以及设备,工艺,施打顺序是否适宜,确定混合料配合比,坍落度,搅拌时间,拔管速度等各项工艺参数,报监理单位确认后,方可进行施工。

3.2 核查地质资料结合设计参数,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

3.3 测量放样,平整场地,清除障碍物。

3.4 选用的水泥,粉煤灰,碎石及外加剂等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相关规定进行检验。

4.施工顺序

CFG桩施工采用间隔跳打法。在软土中,桩距较大可采用隔桩跳打,并且新桩与已打老桩时间间隔不少于7d;在饱和的松散粉土中,如桩距较小,不宜采用隔桩跳打;全长布桩时,应遵循“由一边向另一边”的原则。CFG桩采用长螺旋钻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施工。

5.施工工艺

5.1 长螺旋钻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施工工艺

长螺旋钻机适用于砂层、粘土层、粉质黏土层以及淤泥质土层。

5.1.1施工步骤

5.1.1.1机械按设计桩位就位。

5.1.1.2钻至设计深度,停钻。

5.1.1.3搅拌水泥,粉煤灰,碎石混合料,检查其坍落度。向管内泵送混合料,混合

料的泵送量按试桩时确定的泵送量进行,泵送时不得停泵待料。

5.1.1.4拔管速率应按试桩确定参数进行控制,拔管速度均匀,拔管至桩顶。施工桩

顶标高宜高于设计标高50CM。

5.1.1.5机械移位。

5.1.2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详见长螺旋管内泵压CFG桩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

CFG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6 质量控制及检验

6.1 所用的水泥,粉煤灰和粗细骨料品种,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同一产地,品种,规格且连续进场的水泥,粉煤灰,袋装200T为一批,散装500T为一批,当袋装不足200T或散装不足500T时按一批记。同一产地品种规格且连续进场的粗,细骨料,分别每400M3为一批,当不足400M3时按一批计。各种原材料施工单位每批抽样检验1组。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分别进行平行检验和见证检验,均不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在水泥库抽样检验水泥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在粉煤灰库抽样检验粉煤灰细度,在料场抽样检验粗细骨料含泥量、筛分实验检验其颗粒级配。

6.2CFG桩混合料坍落度应按工艺性试验确定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参数进行控制。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台班抽样检验3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数量的20%见证检验或10%平行检验。

检验方法:现场坍落度试验。

6.3CFG桩混合料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台班做一组(3块)试块。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见证检验,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每台班制作混合料试块,进行28d标准养护试件抗压强度检验。

6.4CFG桩的数量、布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现场清点。

6.5每根桩的投料量不得少于设计灌注量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根桩检验。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20%平行检验。

检验方法:料斗现场计量或混凝土泵自动记录。

6.6CFG桩顶端浮浆应清除干净,直至露出新鲜混凝土面。清除浮浆后桩的有效长度应满足设

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根桩检验。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20%平行检验。

检验方法:施工前测量钻杆或沉管长度,施工中检查是否达到设计深度标志,施工后检查并清楚浮浆,计算出桩的有效长度。

6.7 CFG桩的桩身质量、完整性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检验总桩数的10%。监理单位按检验桩数的20%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低应变检测。

6.8 CFG桩按复合地基设计时,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变形模量应满足设计要求;按柱桩设计时,处理后的单桩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总桩数的2‰,且每检验批不少于3根。监理单位见证检验,勘察设计单位现场确认。检验方法:平板载荷试验。

CFG桩长螺旋法施工工序作业要点卡片

7营运线内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7.1营业线机械施工作业安全规定

7.1.1在营业线邻近、并行地段进行机械施工时,不论是作业或停留,施工机械均不得侵入铁路界限。机械施工作业时,工地必须设置安全防护员。列车通过施工地段时,必须停止机械施工作业。

7.1.2为防止机械侵限,在新线与营业线接近等高地段,在靠营业线一侧距离钢轨外侧2米处应设置明显的限界桩和防护绳,限界桩高出地面不得少于1000㎜,每10m设置一根,并选择地形较宽阔的地点作会车和转头地点,以防止机械转头或交会时侵限。

7.1.3自卸汽车不准将翻斗升起在营业线旁运行。

7.1.4严禁在电缆、管线路径2m之内使用挖掘机、推土机、履带式拖拉机作业。

7.1.5严格禁止挖掘机、推土机、履带式拖拉机等机械在地下管线径路2米以内动土及运行。人工作业时应做到逐层轻插浅挖,并请维修单位派人协助处置暴露的管线。

7.2营业线人员施工作业安全规定

7.2.1各施工队应经常对工人进行人身安全教育,组织学习安全规章及有关操作记住。新工人、临时工必须提前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并经考试合格,未经安全技术教育或经教育但考试不合格者,不得上道作业。

7.2.2在线内施工的作业人员按要求穿防护服,步行上下班时,区间应在路肩或路旁走行;在双线区间,应面迎列车方向;通过桥梁、道口或横越线路时,应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严禁来车时抢越。在站内如必须走道心时,应在其前后设置专人防护。进路信号辨认不清时,应及时下道避车。

7.2.3作业人员下道避车时应遵守以下规定:

⒈距钢轨头部外侧距离:

Vmax≦120km/h时,一般应满足2m;

120km/h<Vmax≦160km/h时,不小于2.5m;

160km/h<Vmax≦200km/h时,不小于3.0m。

⒉本线来车按下列距离下道完毕:

⑴Vmax≤60km/h时,不小于500m;

⑵60km/h﹤Vmax≦120km/h时,不小于800m;

⑶120km/h﹤Vmax≤160km/h时,不小于1400m;

160km/h<Vmax≤200km/h时,不小于2000m;

⒊邻线(线间距小于6.5m)来车下道规定:

⑴本线不封锁时

邻线速度Vmax≤60km/h时,本线可不下道;

60km/h﹤邻线速度Vmax≤120km/h时,来车可不下道,但本线必须停止作业;

邻线速度Vmax﹥120km/h时,下道距离不小于1400m;

瞭望条件不良,邻线来车时本线必须下道。

⑵本线封锁时

邻线速度Vmax≤120km/h时,本线可不下道;

120km/h<邻线速度Vmax≤160km/h时,本线可不下道,但本线必须停止作业;

邻线速度Vmax>160km/h时,本线必须下道,距离不小于2000m。

7.2.4在站内其他线路作业,躲避本线列车时,下道距离不小于500m;邻线来车时,与正线相邻的站线按本条第一项和第三项办理,其他站线可不下道,但必须停止作业。列车进路不明时必须下道避车。

7.2.5速度小于120km/h区段,瞭望条件大于2000m以上时,钢轨探伤小车、轨道检查小车作业,邻线来车可不下道。

7.2.6人员下道避车时应面向列车认真瞭望,防止列车上的抛落、坠落物或绳索伤人。

7.2.7人员下道避车的同时,必须将作业机具、材料移出线路,放置、堆码牢固,不得侵入界限,两线间不得停留人员和放置机具、材料。

7.2.8严禁作业人员跳车、钻车、扒车和由车底下、车钩上传递工具材料。休息时不准坐在钢轨、轨枕头及道床边坡上。绕行停留车辆时其距离应不小于5m,并注意车辆动态和邻线上开来的列车。

7.2.9遇有降雾、暴风雨(雪)、扬沙等恶劣天气影响瞭望时,应停止线上作业和上道检查,必须作业时,应采取特殊安全措施,保证来车之前按规定的距离及时下道。

7.2.10线路允许速度Vmax≤120km/h的区段,遇有降雾、暴风雨(雪)、扬沙等恶劣天气及瞭望困难地段,巡道、巡守人员应在路肩上行走,并注意察看线路状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