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通信网性能评估指标体系

合集下载

如何进行Lora技术的网络性能评估

如何进行Lora技术的网络性能评估

如何进行Lora技术的网络性能评估一、引言Lora技术是一种低功耗、远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物联网领域。

对于Lora网络的性能评估,能够有效地帮助开发人员了解网络的可靠性和效率,进而优化网络配置和提高传输性能。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Lora技术的网络性能评估,包括评估指标的选择、评估方法的确定以及常见的评估工具和技巧。

二、评估指标的选择在进行Lora技术的网络性能评估之前,首先需要确定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来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Lora网络性能评估指标:1. 传输距离:Lora技术的一大特点就是它的远距离传输能力。

通过评估Lora网络的传输距离,可以了解网络的覆盖范围,并据此进行网络规划和优化。

2. 传输速率:传输速率是衡量Lora网络传输效率的指标之一。

通过评估Lora网络的传输速率,可以了解网络的数据传输能力,并据此进行网络改进。

3. 信号强度:信号强度是衡量Lora网络连接质量的重要指标。

通过评估Lora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可以了解网络连接的稳定性,并据此进行信号增强或设备布局调整。

4. 网络延迟:网络延迟是衡量Lora网络响应速度的指标。

通过评估Lora网络的延迟时间,可以了解网络的实时性,并据此进行网络优化和响应时间的改进。

以上仅是一些常见的Lora网络性能评估指标,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也可以选择其他合适的指标进行评估。

三、评估方法的确定确定了评估指标之后,接下来就是确定评估方法。

评估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环境和场景来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Lora网络性能评估方法:1. 场地实验:可以在实验室或者特定的场地搭建Lora网络,通过测量和记录相关指标的数值来评估网络性能。

通过这种评估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了解网络在特定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2. 模拟仿真:使用网络仿真软件,通过对Lora网络的建模和模拟,可以模拟出各种不同环境下的网络性能,并据此进行性能评估和网络规划。

LTE性能指标介绍

LTE性能指标介绍

LTE性能指标介绍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是一种4G无线通信技术标准,提供了高速、高质量和高容量的无线通信服务。

LTE网络具有许多性能指标,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指标进行介绍。

1.峰值数据传输率(Peak Data Transfer Rate):即网络在理想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对于LTE网络,峰值数据传输率通常在几十Mbps到几百Mbps之间,远高于之前的3G网络。

2.下行链路传输速率(Downlink Throughput):指的是LTE网络中用户设备(例如手机)接收数据的速率。

下行链路传输速率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网络负载、信道状况等。

在LTE网络中,下行链路传输速率通常能够达到几十Mbps。

3.上行链路传输速率(Uplink Throughput):指的是LTE网络中用户设备发送数据的速率。

与下行链路传输速率类似,上行链路传输速率也取决于多个因素。

在LTE网络中,上行链路传输速率通常能够达到几十Mbps。

4.时延(Latency):是指数据包从发送端到接收端所需的时间。

短时延是LTE网络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有助于提升语音通话质量、视频流畅度和网络体验。

在LTE网络中,时延通常在几十毫秒到几百毫秒之间。

5.覆盖范围(Coverage):指的是网络信号能够覆盖的区域。

LTE网络具有广泛的覆盖范围,且可以实现更好的穿透性能,例如在建筑物内部覆盖也能保持较好的信号质量。

6.频谱效率(Spectral Efficiency):指的是单位频谱资源(通常为Hz)能够传输的数据量。

LTE网络采用了OFDMA(正交频分多址)和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大大提高了频谱效率,使得单位频谱资源能够传输更多的数据。

7.容量(Capacity):是指网络在一定时间内所能支持的用户数或数据量。

通过增加基站数量和频谱资源的利用效率,LTE网络具有较高的容量,可以支持更多的用户同时连接和传输大量的数据。

通信网络可靠性参数体系研究

通信网络可靠性参数体系研究
以从效能这方面入手。 系统效能是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满足给 定定量特征和服务要求的能力,它是系统可 用性、 可信性及固有能力的综合反映, 也是系 统性能、 可靠性、 维修性、 保障性、 安全性等
数 。
( 1)可用性测度是指系统在规定时刻或规 定时间间隔内的任何时刻,处于能执行所需 功能的能力,它与效能中的可用性是一致
提出的。 a . 网络生存性给出了网络在随机性破坏
TB F f (R -M) TB + TT F R
其中: T, 故障间 o 隔时间
T rR修复时间 R 表示可靠性 M 表示维修性 因此,通信网络的效能是可靠性、维修 性和系统固有能力的函数。他们的关系如图1
作用下的可靠性,反映了 随机性破坏和网路 拓扑结构对通讯网络可靠性的影响。提出的 主要基本测度参数包括: 端端可靠度、 全端可 靠度等, 其中, 端端可 靠度是人们研究较多的 指标。端端可靠度是指网络中任意两节点之 间存在一条连通路径的概率,从网络节点故 障与否的角度, 该指标大体可分为两类: 节点 可靠与节点具有一定生存概率的情况。针对 每一类指标,都出现了许多手工或计算机化 的计算方法。
学 术 论 坛
2 00 7 NO . 0 1 S C IENC E 及 下 C FN OI 〕〕 IN卜 E 丫 OHM A I ION
通信 网络可靠性参数体 系研 究
周果 陈志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 3)
摘 要: 在研究传统可靠性参数和通信网络可靠性参数的基础上,本文将传统可靠性参数与通信网络可靠性参数相结合, 提出了一套 新的通信网络可靠性参数体系,用以评估整个通信网络的可靠性. 并且描述了新的通信网络可靠性参数体系中测度参数的选取原则。

5G NSA网络覆盖性能评估规范V3.1

5G NSA网络覆盖性能评估规范V3.1

5G NSA网络覆盖性能评估测试规范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网络部2019年9月文档修订记录目录1目标 (4)2总体原则 (4)2.1核心内容 (4)2.2测试手段 (4)3测试细则 (5)3.1道路测试 (5)3.2室内测试 (5)3.3测试工具 (6)3.4测试卡要求 (6)3.5FTP服务器要求 (6)3.6测试网络 (6)3.7测试业务及方法 (6)3.8频段信息 (7)4数据分析方法 (8)55G网络扫频测试评估指标 (8)5.1覆盖类指标 (8)5.2干扰类指标 (8)5.3锚点类指标 (9)5.4测试基本信息 (10)65G网络终端测试评估指标 (10)1目标本测试规范用于评估和分析各省、市的5G工程建设进度和网络性能,采用人工测试模式,对核心城区网格内主要道路和重点楼宇的覆盖情况和网络性能进行评估,验证5G网络质量情况。

本规范采用5G商用终端加扫频仪联合测试的模式,以扫频测试对三家运营商的5G网络覆盖进行评估,以5G商用终端执行业务测试对移动5G网络性能进行评估,通过对室外道路和室内楼宇两大场景进行遍历测试,来对比分析与友商网络差异,评估网络覆盖的短板问题,为预商用提供支撑。

2总体原则室外道路场景和室内楼宇场景测试必须选择有竞对同时覆盖的区域:室外测试保证同车同路线,选取的测试网格内友商基站规模大致与移动相当;室内测试选择无5G室分由室外宏站覆盖室内的场景,且该宏站站点与友商基站共址,同时覆盖方向基本相同。

评估应充分考虑数据质量和采集效率,降低人为干预。

测试评估体系根据目标,主要从“网络覆盖性能评估”维度考虑。

其核心内容、指导方向、测试手段和主要指标如下:2.1 核心内容通过对室外道路和室内楼宇进行扫频仪加商用终端遍历测试来评估5G NSA全网建设落地质量,针对各省市竞争对手5G建设区域,开展4G锚点和5G网络的覆盖摸底测试,梳理网络建设、优化的主要问题,寻找短板,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支撑。

工业通信中的通信系统性能测试与评估

工业通信中的通信系统性能测试与评估

工业通信中的通信系统性能测试与评估工业通信系统的高性能和稳定性对于现代工业运行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有效性,对其性能进行测试与评估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讨论工业通信中常用的性能测试方法和评估指标,并提出一些提升通信系统性能的建议。

一、性能测试方法1. 延迟测试:延迟是通信系统中信息传输的时间间隔,通常以毫秒为单位。

延迟测试可以通过模拟通信路径或者实际测试来进行。

通过测试系统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时间差来评估延迟性能。

2. 吞吐量测试:吞吐量是指通信系统单位时间内能够传递的数据量,通常以每秒传输的数据量(Mbps)为单位。

通过发送大量数据并测量接收到的数据量来评估通信系统的吞吐量性能。

3. 丢包率测试:丢包率是指在传输过程中丢失的数据包占发送数据包总数的比例。

通过发送大量数据包并记录丢失的数据包数量来评估丢包率性能。

二、评估指标1. 可用性:可用性是指通信系统在一定时间内能够正常运行的百分比。

通常用系统的工作时间与总时间的比例来表示。

可用性越高,说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越强。

2. 响应时间:响应时间是指系统接收到请求后,给出响应的时间间隔。

高性能通信系统应该具备低延迟和快速响应的特点,以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3. 带宽:带宽是指通信系统单位时间内能够传输的最大数据量。

高带宽表示系统的传输速度快,能够支持更高的数据传输需求。

4. 容量:容量是指通信系统能够处理的最大并发连接数或数据流量。

良好的容量性能能够满足大规模工业通信的需求,保证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可伸缩性。

三、提升性能的建议1. 优化网络拓扑结构:合理规划和设计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减少通信路径的长度和节点之间的距离,以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2. 使用高性能硬件设备:选择高性能的交换机、路由器和服务器等硬件设备,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大的处理容量,以满足高负载的通信需求。

3. 使用优化的协议和算法:选择适合工业通信的协议和算法,如Ethernet/IP、PROFINET等,以提供更可靠、高效的数据传输和通信管理。

IP网络指标评价体系及关键指标

IP网络指标评价体系及关键指标

IP网络指标评价体系及关键性能指标一、IP网络指标体系构成IP网络指标体系反映了被测评的IP网络系统内的某一物理和逻辑组件的特定属性,指标体系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指标的内容、协议层和测试范畴。

其中指标内容是体系的核心,它反映了网络的基本属性,其它两向都是对内容的约束条件。

(1)指标内容包括以下内容连通性:各网络组件间的互连通性;吞吐量:单位时间内传送通过网络中给定点的数据量;带宽:单位时间内所能传送的比特数;包转发率:单位时间内转发的数据包的数量;信道利用率:一段时间内信道为占用处在状态的时间与总时间的比值;信道容量:信道的极限带宽;带宽利用率:实际使用的带宽与信道容量的比率;包损失:在一段时间内网络传输及处理中丢失或出错的信息包数;包损失率:包损失与总包数的比率;传输延时:数据分组在网络传输中的延时时间;延时抖动:连续的数据分组传输延时的变化;(2)协议层内容包括以下内容物理层协议指标反映了物理设备的物理层特性。

例如线路的物理带宽、接口的位吞吐量等;链路层协议指标反映了以帧为基础的链路层特性。

例如链路层交换机的数据帧吞吐量、链路的帧传输延时等;网络层协议指标反映了以IP包为基础的网络层特性。

例如网络路径的包损失率、网络路径的IP包传输延时、两相邻路由器节点间的信息传输带宽、路由器的IP包转发率等;传输层协议指标反映了端到端的通信连接特性。

例如TCP连接之上的TCP包的损失率、UDP包传输延时等;应用层协议指标反映了为用户提供端到端应用服务的特性。

例如Telnet应用的响应时间、IP电话应用的数据延时及延时抖动等;(3)测试范畴网络节点:指标包括网络节点上相应的协议层次上的性能指标;网络链路指标:包括网络链路上所对应的协议层次上的性能指标;网络路径指标:包括一条网络路径上所对应的协议层次上的性能指标例如一条网络层的网络路径的指标可以包括可达性、IP包包损失率、IP包传输延时等;网络性能指标:包括网络边界上入出端点对之间的性能指标和网络整体所体现的性能指标。

icf-rs评定量化标准

icf-rs评定量化标准

icf-rs评定量化标准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为评估企业运营无线电网络的性能,制
定了基于工业级服务(ICS)和服务水平标准(SLAs)的性能评价标准,
这些标准被称为信息与通信技术(ICT)服务水平标准,简称ICT-RS。

ICT-RS评定量化标准是一套干预性标准,旨在评估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服
务水平能力,以更好地捕获客户的需求。

这些标准由三个核心指标组成:(1)可用性(2)可靠性(3)吞吐量。

本文将介绍ICT-RS评定量化标准
的三个指标,以及它们在无线电网络性能评估中的应用。

首先,ICT-RS评定量化标准的可用性指标主要衡量网络的可用性,
即用户是否能够在预期的时间内获得服务。

可用性的评估取决于设备运行
状况、外部因素(如天气)和网络服务的及时可用性,因此无线电网络的
可用性应该结合业务流程和要求来评估。

其次,ICT-RS评定量化标准的可靠性指标主要衡量网络传输性能的
可靠性,即网络是否会受到各种外部干扰而出现问题。

可靠性的评估包括
网络层次和通信层次的质量控制,以及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因此,在无线
电网络的性能评估中,需要测试及时信息传输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用性。

最后。

三军联合战术通信系统(TRI-TAC)

三军联合战术通信系统(TRI-TAC)

三军联合战术通信系统(TRI-TAC)该系统是根据美国防部1971年5月制订的“特雷特克计划”而研制的一种各军兵种共用的战术区域通信网、在陆军中,该系统装备在军以上单位,与国防通信系统互通。

在海湾战争中,美军曾启用过该系统的特点是自动化程度高、保密性强,1992年开捐逐步实现通信的全数字化。

但该系统的研制周期过长,有些设备已经过时,而且到装备部队时即面临淘汰。

该系统主要由用户终端设备、交换设备、控制设备、传输设备等组成。

其中几种主要设备的战术技术性能如下(一)传输设备AN/TRC-170、该设备为对流层散射终端设备,共有3种型号,L作频率为44一5千兆赫,具有保密、时分多路复用数字传输性能,接收噪声系数为3分贝,最高数据传输速率为2兆比特/秒。

V。

型终端通信距离为240千米JV。

型通信距离为160千米。

(二)交换机AN/TTC—39和AN/TYC-39。

AN/TTC-39是一种模块式保密自动程控交换设备,它容量可达600线。

若采用叠加方法,可扩展到2400线、该交换机能转接话音、记录业务、数据传真和图象,并具有会议电话、预占(5级)热线、自动迂回、呼叫转接/转移、缩拉拨号等功能、AN/TYC—39是一种数字、保密存贮转发信息交换机。

它具有处理、存贮、计算和转发数字信息业务功能、其数据传输率为45一16000比特、此外,它还具有6级优先等级、8种保密等级、不相兼容数据终端之间的数据交换功能,以及环路和中继接口能力。

(三)系统控制设备AN/TYQ-16和AN/TSQ-111、AN/7WH-16是三军联合战术通信网的管理和分级控制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控制单元以准实时方式对展开的战术通信网内它所负责的那部分资源进行管理和分配。

并建立和管理网络的数据库。

AN/TSQ—111通信节点控制单元是通信节曲的自动技术集中控制系统、它能对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进行自动测试,对数字电路进行多路复接,也能对通信节点控制单元自身进行测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 4卷
第 8期
四 川 兵 工 学 报
2 0 1 3年 8月
【 信息科学与控制工程 】
d o i : 1 0 . 1 1 8 0 9 / s c b g x b 2 0 1 3 . 0 8 . 0 3 2
战 术 通 信 网性 能 评 估 指 标 体 系
董保 良, 周兴乾 , 祁 小丁 , 张金 强
D O NG B a o — l i a n g , Z HO U X i n g — q i a n , Q I X i a o — d i n g , Z HA N G J i n — q i a n g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I n f o r m a t i o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 A c a d e m y o f A r m o r e d F o r c e s E n g i n e e i r n g ,B e i j i n g 1 0 0 0 7 2 ,C h i n a )
战术通 信网作为数字 化战场 的通信 网络 , 自2 0世 纪 9 o
年代 出现以来 , 受到 世界各 国军 队 的高度 重视 , 在 实现数 字
1 战 术 通 信 网性 能评 估 研 究 方 式
1 . 1 从 战术通信 网的组成和 功能分析
化 战场机 动指挥 控 制 、 各层 次 态势 感 知 以及无 缝 联通 等方 面, 发挥着重要作 用 。战术 通信 网是 否可 靠高效 , 网络组 织 是 否合理 , 直接关 系到作 战信息 和作 战指 令 的准确传 递 、 交 换、 处理和执行 , 甚 至关 系到作 战任 务的成 败 。传 统通 信 网
关键 词 : 战术通信 网 ; 性能评估 ; 指标体系
中图分号 : 1 0 0 6— 0 7 0 7 ( 2 0 1 3 ) o 8— 0 1 0 3— 0 4
St ud y o n t he Ev a l ua t i o n I n de x S y s t e m Pe r f o r ma nc e o f Ta c t i c a l Co mm u ni c a t i o n Ne t wo r k
c o mb a t mi s s i o n f o c u s e s o n u s i n g d e ma n d i n d i c a t o r s .
Ke y wor d s:t a c t i c a l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n e t wo r k;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e v a l ua t i o n;i n de x s y s t e m
ie t s a n d r e f i n e s t he i n di c a t o r s,a n d a n a l y s e s t he e v a l u a t i o n i n d e x s y s t e m ,t he d e ma n d f o r d i g i t i z e d f o r c e s
f o r w a r d t h e b a s i c c o n t e n t s o f t a c t i c a l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n e t w o r k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e v a l u a t i o n i n d e x s y s t e m ,c l a s s i —
Ab s t r a c t :T h e e s t a b l i s h me n t o f t h e t a c t i c a l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n e t wo r k p e f r o r ma n c e i n d i c a t o r s s y s t e m i s t h e
( 装 甲兵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系 , 北京 1 0 0 0 7 2 )
摘要 : 战术通信 网效能指标体系 的建立是 进行战术 通信 网作 战效能评 估的基 础和前 提。通过分 析战术通 信 网的 组成 、 功能 以及任务 的特殊需求 , 提出了战术通信 网效能评估指标体 系的基本 内容 , 对指标进行 了归类和 细化 , 并 对 整个评估 指标体系进 行了分析研究 , 针对数 字化部队作战任务的需求重点研究使用 了需求指标 。
络的研 究多偏重于某个具体性能指 标的分析 与改进 , 很少从
b a s i s a n d p r e mi s e o f Op e r a t i o n a l Ef f e c t i v e ne s s Ev a l u a t i o n o f t a c t i c a l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n e t wo r k.T hi s p a p e r, b y a na ly z i n g t h e c o mp o s i t i o n,f u n c t i o n a n d t a s k o f t a c t i c a l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n e t wo r k s p e c i a l d e ma nd,p u t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