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大肠杆菌的发病原因
一例肉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1 0点 , 午 在 5 6点 返 回 , 鹅 减 少 与 蠓 和 蚋 接 下 ~ 让 触 的 机 会 ; 加 强 鹅 舍 内 粪 便 的 清 理 , 持 舍 内 干 ② 保 燥 与 卫 生 , 晚 上 鹅 舍 内点 蚊 香 ; 磺 胺 喹 啉 , 吨 ⑧ 每
④ 一 例 肉 鸡 传 染 性 法 氏 囊 病 和 卡 氏 白 细 胞 原 虫 病 混 感 的 诊 治 发 病情 况 铁 岭 市 肉鸡 养 殖 户 孙 某 于 2 1 0 0年 6月
( 3 0 0) 徽 省宿 州 市 立 腾 绿 色 生 态 牧 业公 司 24 0 安
李 雷
7日从 外 地 购 进 商 品代 罗 斯 3 8肉鸡 3 0 0羽 。 7 0 80 于
日龄 和 1 日龄 时 , 别 用 鸡 新 城 疫 4 分
S t 毒 疫 oa弱
苗 和 鸡 传 染 性 法 氏囊 弱 毒 疫 苗 饮 水 免 疫 。平 时使 用 阿 莫 西 林 、 孢 噻 呋 等 抗 菌药 预 防 鸡 细 菌 性 传 染 头
病 。至 发 病 前 , 鸡 的 成 活 率 高 达 9 -%。饲 养 至 雏 93 3 日龄 时 , 群 开 始 出现 疫 情 , 后 持 续 了一 周 , 2 鸡 先 发 科 学 养 禽
杆 菌 多 价 苗 进 行 拌 料 预 防 ,每 只 鸡 口 服 0 3 为 .ml
一
个 接种免 疫量 。 3 龄后 预 防病毒性 传染病 , 在 周
发 病 原 因 因 小 鹅 放 牧 , 草 地 、 滩 、 边 湿 地 在 沙 水
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类型及诊断防治

胚 胎 与 幼 雏 早 期 死 亡 ,感 染 的种 蛋 进 行 孵 化 ,使 鸡 胚 在 孵 化 后 期 出蛋 壳 之 前 死 亡 。若 感 染 鸡 胚 则 多 数 鸡 胚 出 壳 后 有 大 肚 与 脐 炎 、卵 黄 吸 收 不 良或 不 吸 收 ,在 脐 孔 及 其 周 围 皮 肤 发 红 .闭 合 不 全 常 发 生 在 1 ~ 1 0 d内 的 雏鸡 。 4 . 2 心 包 炎、 肝 周 炎、 肺 炎 、 纤 维素 腹 膜 炎型 败 血 症 心 包 炎 主要 心 包 积 液 、心 包 膜 浑 浊 增 厚 并 与 心 肌 粘 连 心
立 、 羽 毛 松 乱 、挤 堆 、采 食 量 下 降 或 废 绝 ,病 鸡 排 黄 白稀 便
或 黄 绿 稀 便 。严 重 的 产 蛋 鸡 产 蛋 率 下 降 ,死 亡 鸡 有 的 出现 神
经症状 ( 脑炎) ,眼 球 炎 一 侧 或 两 侧 , 跛 行 关 节 肿 大 ( 关 节 炎或滑膜炎) 。肿 头 、肿 脸 、雏 鸡 腹 部 肿 大 。 4 病 理 剖解 变 化
4 . 1 卵黄 囊 炎 与脐 炎 型
件 。这 种 环 境 生 产 条 件 本 身 对 鸡 群 就 是 应 激 ,而 空气 中 飘 散 的 致 病 菌 可 以进 入 鸡 呼 吸道 刺 激 呼 吸 道 粘 膜 ,使 鸡 群 抗 病 力 下 降 ,引起 鸡 群 体 发 病 。
1 . 2 营 养 不全 面
大肠 杆 菌 败 血 症 、 心 包 炎 、肺 炎 、肝 周 炎 、脐 带 炎 、 大肠 杆 菌 肉 芽 肿 、 腹 膜 炎 、卵 黄 性 腹 膜 炎 、 泄 殖 腔 炎 、关 节 炎 、 滑
一
抗力下降而续发大肠杆菌。
1 . 4 原 发 性 大肠 杆 菌
鸡大肠杆菌病的诊疗方法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极易引发病鸡死亡,尤其是雏鸡,死亡率更高。
养殖户应采取科学措施预防鸡大肠杆菌病,以减少经济损失。
基于此,对鸡大肠杆菌病的诊疗有重要意义。
1病原特点大肠杆菌同属于肠杆菌科,又叫大肠与埃希氏菌,革兰氏阴性。
该病菌外观短小,无芽孢,大小为0.5~0.7μm×2~3μm,部分病菌有荚膜。
大肠杆菌的菌株多数具有运动特征,身上长有鞭毛。
对理化因素,此类病菌的敏感度较高,如将之置于55℃1h即可死亡,而置于60℃只需20min即可死亡。
2流行病学特点鸡大肠杆菌病的季节性发病特征不明显,一年中的各个季节都有发病可能,在潮显、闷热、雨水量多的季节发病率较高,通常幼龄鸡为发病主体。
在自然界中,大肠杆菌分布较广,不仅可以在饲料中发现该病菌,水源以及鸡舍也有此病菌分布,甚至可在病鸡的排泄物及鸡蛋中生存。
因此,如果养殖场的管理与饲养环节的管理存在疏漏,饲养密度过高或未定期进行消毒,必然会导致大肠杆菌的大量滋生,进而极易引发鸡群感染大肠杆菌病症。
此外,由于治疗方式不合理,病鸡会出现死亡或感染继发性疾病。
3临床诊断鸡大肠杆菌病并无明显的发病特征,不同年龄、品种的病鸡,处于不同发病阶段或出现不同继发性感染的病鸡的症状存在较大差异。
幼龄鸡感染大肠杆菌病后通常会出现脐谈,精神状态不佳,不爱进食,肚脐周围出现明显的水肿或充血现象。
通常幼龄鸡发病7d左右即会死亡。
在各类鸡群中,肉鸡感染大肠杆菌的机率最高,一旦肉鸡发病较易出现继发性感染,病鸡会出现食欲下降、精神萎靡、羽毛散乱等特征,病鸡总是缩颈,且伴有呼吸道感染,也极易感染鸡法氏囊病。
蛋鸡感染大肠杆菌病后,会迅速出现大面积感染的情况,其临床主要表现产蛋率明显下降,产蛋高峰期缩短,病鸡精神不佳、全身颤抖,部分病鸡伸长脖颈,且肛门出现明显外翻,鸡冠颜色加深,鼻腔内残留大量分泌物。
4防治措施养殖环境是防控鸡大肠杆菌的重要因素。
要确保鸡舍的通风性良好,温度适宜,定期清理鸡舍内的粪便与尿液,并定期对鸡舍面消毒,以有效减少鸡舍内大肠肝菌的数量。
鸡大肠杆菌病及其防治措施

鸡大肠杆菌病及其防治措施作者:赵秀芸董辉燕学勇来源:《家禽科学》2015年第06期中图分类号:S858.311.33 ; ; 文献标识码:C ; ; 文章编号:1673-1085(2015)06-0043-02鸡的细菌性疾病是危害养禽业的重要疾病,给养禽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而大肠杆菌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鸡的细菌性疾病之一,因此我们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肠杆菌的研究。
鉴于此,本文对大肠杆菌的病原学、致病机理、流行病学、病理变化、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进行系统介绍。
1 ;病原学与致病机理大肠杆菌病的病原是大肠埃希氏杆菌。
这种细菌是革兰氏阴性的短小杆菌,不能形成芽胞,有的有荚膜(有的没有),荚膜的大小为2~3μm×0.6μm,一般都有周鞭毛,大多数的菌株具有运动性。
大肠埃希氏杆菌对外界环境因素具有中等水平的抵抗力,对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比较敏感,在55℃ 1h或60℃ 20min条件下即被杀死,在120℃高压消毒条件下立即死亡。
在畜禽舍内,大肠杆菌可在水、粪便和尘埃中可存活数周甚至数月之久。
大肠杆菌对石炭酸和甲酚高度敏感,但粘液和粪便等物质会降低这两种消毒剂的效果。
大肠杆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极广,可以说,凡是有哺乳类动物或者禽类生活的环境,其空气、水源和土壤中均有大肠杆菌的存在。
当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时,比如过热、过冷、密度过大、营养不良或者其他疾病因素(如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巴氏杆菌病等),皮肤和粘膜的屏障机能便会降低,而致病性大肠杆菌会大量繁殖,进而引起发病。
病鸡排出的细菌经粪便污染、蛋壳感染鸡胚还会造成胚胎死亡或雏鸡发病。
粪便污染环境后,通过饮水、饲料或空气便传染给健康雏鸡,以致发病。
2 ;流行病学2.1 ;发病日龄 ;一般的报道显示,幼雏和中雏发病较多。
发病较早的为4日龄、7日龄和9~10日龄,通常以1月龄前后的幼鸡发病为多。
日龄较大的鸡也会发病,有时也可能造成严重损失。
例如,深圳一家大型鸡场的石岐杂黄羽肉鸡,从80日龄上槽育肥开始即发病,每天死亡0.27%~0.40%,直至上市出口,每天损失近千元。
肉鸡大肠杆菌疾病流行特点及症状表现

2021.5作者简介:李宁(1983.9-),男,山东省平度市人,大学本科,兽医师,主要从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畜产品质量监督等工作。
肉鸡大肠杆菌疾病流行特点及症状表现李宁(山东省平度市农业农村局266700)摘要:肉鸡养殖中大肠杆菌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传染性疾病,所导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降低肉鸡养殖的经济效益。
肉鸡养殖中做好大肠杆菌疾病的防治工作对肉鸡养殖生产及产业发展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通过对肉鸡养殖中大肠杆菌疾病的流行特点及症状表现的介绍,旨在为肉鸡健康养殖带来帮助。
关键词:肉鸡;大肠杆菌;流行特点;症状表现;病理变化大肠杆菌疾病是畜禽养殖中一种常见的细菌性疾病,是畜禽养殖中疾病防治的重点。
肉鸡养殖中感染大肠杆菌疾病主要会导致生产性能、料转化率下降以及死淘率升高,影响肉鸡的养殖效益。
肉种鸡养殖中患大肠杆菌疾病会导致种蛋品质及种蛋孵化率下降。
肉鸡养殖中大肠杆菌感染通常会呈现出多种症状,伴随并发症的出现,如常见大肠杆菌败血症、肉鸡脐炎症、卵黄性腹膜炎、肠道炎症、关节炎等。
下文将对肉鸡养殖中大肠杆菌疾病出现的流行特点及常见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介绍,以期为肉鸡健康养殖及我国家禽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帮助。
1肉鸡大肠杆菌疾病的流行特点肉鸡大肠杆菌感染发病没有季节特点,全年均会出现患病情况,尤其是在肉鸡养殖的冬季和夏季比较多见,主要是夏季和冬季肉鸡养殖环境温度剧烈变化导致肉鸡应激,引起细菌性疾病。
大肠杆菌疾病的出现与肉鸡养殖中环境卫生水平及饲养管理措施等方面均有显著影响。
大肠杆菌在肉鸡养殖环境、肉鸡饲料及饮水中均有存在,若没有做好卫生消毒及饲养管理工作,导致肉鸡饲养环境恶劣或卫生条件较差等均会导致肉鸡患病[1]。
大肠杆菌疾病的病源主要是患病鸡只和带菌鸡只,病原菌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鸡的呼吸道、消化系统及生殖系统,可以通过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种方式感染。
患病鸡只或携带病原菌的种鸡感染种蛋后会导致种蛋孵化率显著下降,出现死胚,雏鸡带病也会严重制约其生产性能和机体健康状况。
鸡大肠杆菌病的症状图片有哪些?.doc

鸡大肠杆菌病的症状图片有哪些?概述:鸡大肠杆菌病病原为某些血清型的大肠埃希氏杆菌,可使各种禽类以腹膜炎、卵巢炎为特征的传染病。
一、临床症状1)急性败血症6-10周龄的肉鸡常发生此病,幼雏夏季多发。
病鸡表现呼吸困难,精神不振,下痢,粪便呈白色或黄绿色,食欲减退或拒食,腹部涨满。
死亡率一般为5%-20%。
2)雏鸡脐炎主要发生在出壳初期。
病雏脐孔红肿并常有破溃,后腹涨大,呈红色或青紫色。
粪便黄白色,稀薄,腥臭。
病雏精神萎顿,拒食。
3)卵黄性腹膜炎产蛋鸡腹气囊受大肠杆菌感染发生腹膜炎和输卵管炎,输卵管变薄,管腔内充满干酪样物,输卵管被堵塞,排出的卵落入腹腔。
病鸡产卵停止,鸡冠萎缩呈紫色,后腹部胀大下垂,直立呈企鹅姿势,逐渐消瘦死亡。
发生广泛性腹膜炎,肠腔脏器发生粘连,有大量腹水。
4)全眼球炎常为单侧性,散发。
表现眼睑肿胀,流泪,羞明,角膜混浊,甚至失明。
二、剖检症状1、急性败血症剖检见纤维素性炎、纤维素性心包炎。
变现为心包腔中积有淡黄色液体,内有灰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与心肌粘连,心包膜浑浊、增厚,有大量灰白色绒毛状或片状的纤维素性附着物,此种附着物也见于胸腔其他部位。
2、纤维素性肝周炎表现为肝脏肿大,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有时整个肝脏表面覆盖一层灰白色纤维素性薄膜。
3、纤维素性腹膜炎表现为腹腔有数量不等的淡黄色腹水,并混有纤维素性渗出物。
4、卵黄性腹膜炎剖检可见腹腔内积有大量卵黄,腹腔内或输卵管内常见有大小不等的淡黄色干酪凝块。
肠管或脏器间相互粘连。
5、输卵管炎剖检可见腹腔内有淡黄色腥臭的浑浊液体,并混有破损的卵黄,卵泡膜充血、出血、变形,有的卵泡皱缩,呈灰褐色。
输卵管黏膜充血、出血、肿胀,内有多量分泌物。
管壁极度扩张变薄、坏死,内有凝固卵黄和蛋白,并有许多灰白色纤维素性碎块,可闻到恶臭味,输卵管外观呈条索状或块状,并可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病鸡输卵管邻近的肠系膜因受挤压而呈黑色。
6、肉芽肿剖检可见十二指肠、盲肠、肝脏、肠系膜、脾脏出现肉芽肿。
肉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5 、 继 发感染
死亡率很 高 , 造成 的经 济损 失非常大 , 该病 控制 的 好 吸道 疾病 引起 的继发 感 染 ,是 大肠杆 菌 病 发
生 的主要原 因 。
一
、
三、 综合 预 防措施
大肠 杆 菌病 多 引起 急 性 败血 症 , 即病 鸡 不 显 症 状 突然 死 亡 , 或 者症 状 不 明显 。部 分病 鸡 离 群 呆 1 选 择 质 量和健康 状 况好 的坞 茼 选择 鸡 苗不 能 只重 价格 , 忽 视质 量 , 应 首选 健康 鸡苗 , 鸡 群在 饲养 过程 中淘 汰率 和死 亡率较 低 , 抵 抗 疾 病能 力 较 强 ,大肠 杆 菌病 及 其 他疫 病 就 会 少发 。 反之 , 鸡群 健 康状 况 低 下 , 底子不行 , 饲 养 管 理再 好 =、 发病原 因分析
亚型 A I V疫苗根本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 因此水禽是预 防禽流感的最大隐患。 关键 词 : 禽流 感 ; H N! ; H N ; 传播 途径 ; 免 疫 禽流感( A v i a n i n l f u e n z a , A I ) 是 由 A型流感病毒
( A v i a n i n l f u e n z a v i r u s , A I V ) 引起 的一种 禽类 的 高度接
摘
要: 禽流感是 由 A型流感病毒 引起的一种禽类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 国际兽疫局( O I E ) 定为 A类传
染病 A型流感病毒具有宿主特异性 , 感染禽类并致病的通常是 H 、 H 和H 亚型。 在我 国H N 亚型禽流
感仍 是 3前禽 " - 流感 流行 的主 型 。 接 种 疫苗是 预 防禽 流感发 生与 传播 的最 有 效手段 , 由于鸭等 水禽 的 H N
禽病学讲义-第三章 禽类细菌性疾病(1-禽大肠杆菌病)

禽病学(Avian Medicine)讲义第三章禽类细菌性疾病第一节禽大肠杆菌病(Avian Colibacilosis)一、概述:禽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各种不同血清型菌株所引起的不同类型大肠杆菌病的总称。
临床上常见的病型有:胚胎和幼雏死亡、气囊炎、急性败血症、肉芽肿、心包炎、卵黄性腹膜炎等。
大肠杆菌分为:正常寄居菌(不致病)、真正的病原菌、条件性致病菌(在机体状态不好时致病)。
本病是多种病毒病,例如AI、ND、IB等的继发性疾病(这些病发生后,整个鸡群的状态就下降,抵抗力下降,此时寄居于体内的大肠杆菌中很多会变成病原菌)。
二、病原学:(1)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属于肠杆菌科埃希氏菌属,是大肠埃希氏菌的简称;为两端钝圆的小杆菌,不形成荚膜,有鞭毛,能运动,致病菌有菌毛。
(注:大肠杆菌呢属于革兰氏阴性菌)(2)典型大肠杆菌的生化鉴定指标:多数菌株能发酵乳糖,有部分菌株发酵蔗糖,产生靛基质,V~P试验阴性,M.R试验阳性,不产生硫化氢,不液化明胶。
(3)抗原结构与血清型:菌体抗原(O抗原)173种,荚膜抗原(K抗原)74种,鞭毛抗原(H抗原)53种,因而构成了复杂的血清型;最近菌毛(F)抗原被用于血清学鉴定,最常见的血清型K88、K99,分别命名为F4和F5型;引起鸡大肠杆菌病的常见血清型有:O1、O2、O78、O111、O35、O36 等,广东省还有O8。
三、流行病学:(1)易感动物:各种日龄的各种品种的禽,但幼禽更易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常因管理、卫生、防制和有无继发病而呈较大差异。
(2)传播方式:经蛋传递引起胚胎和幼鸡死亡(即可以垂直传播);通过空气、污染的饲料、交配传播。
(3)无明显的季节性,产蛋期(此时母鸡整个机体都调动起来为产蛋服务,整个机体的状态就不太好,作为条件性致病菌的大肠杆菌此时易形成致病菌)、育雏时及多雨、闷热、潮湿季节更多发生(大肠杆菌培养的最适温度为37˚C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编辑
精品
大肠杆菌的诱发原因有哪些?
近些年来,养殖户朋友一直被一个严重的问题困扰着,那就是大
肠杆菌病为什么越来越难以治愈?为什么耐药性越来越强?为什么
药物已经用遍了,而鸡群的大肠杆菌病确没有预防住?明明各种疫苗
都按程序进行了,可偏偏病毒性感染越来越突出呢?
一、大肠杆菌病的原因
(一) 原发性感染
呼吸道是禽类大肠杆菌侵入机体的主要门户,鸡在养殖户
的育雏期,许多朋友只注重保温工作,而忽视了通风工作,导致空气
中有害气体含量增高,同时高温育雏,温度过低,使上呼吸道粘膜上
皮细胞遭到破坏。而改病性大肠杆菌,则粘附在损伤的呼吸道上,随
纤毛运动而到达肺脏,引起肺炎,同时期广大养殖户朋友往往认为是
呼吸道(即所滑的支原体,慢性呼吸道病)感染,投服大量的控制支
原体药物,结果是症状不减轻反而加重,此时期大肠杆菌已经通过肺
泡组织进入血液形成菌血症,并产出毒素,在此种情况下很快迁延至
气表,形成气表炎,而气表又由于无毛细血管通过, 不能将药物
有效吸收,
(二) 继发性因素
(1) 慢性病毒性疾病的感染,新城疫,禽流感、传支、传
喉 改病性病毒病、临床症状不明显,但他们通过破坏消化道和呼
吸道粘膜屏障而为大肠杆菌病的感染创造先天条件。
(2) 免疫抑制病的影响
可编辑
精品
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烟曲霉苏病,球虫病等使家禽免疫系
统受损,抗体抵抗力下降。从而造成感染
(3)疫苗应激反应及毒料选择不当
现在很多鸡场多采用进口疫苗或高强毒料(特别是
传染性法氏囊病)或多价毒株,免疫殊不知抗体免疫力下降后极易出
现应激性呼吸道病,这就是许多鸡场免疫后大面积爆发大肠杆菌病的
主要原因。
(4)种蛋孵化过程中有毒不严格,孵化箱中感染造成雏鸡性大肠
杆菌、沙门氏菌病的垂直传播而 感染大肠杆菌病
二、预防手段(仅供参考)
(一) 从大肠杆菌病的发病规律性(时间性)
第1周:主要从雏鸡源性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疗入手,使用氟苯尼考、
喹诺酮类、阿莫西林等成分的药物等可有效阻断雏鸡源性大肠杆菌和
沙门氏菌。
第2周:从气囊炎的形成和支原体的混合感染控制入手,选择药物如
观林霉素成分等药物。
第3周:从病毒性疾病的预防和肠道疾病的发生入手控制
第5周:从肠道感染和病毒性疾病感染控制死亡。
作为雏鸡开口药的选择一定要谨慎,磷杆清4代对于大肠杆菌和沙门
氏菌的预防有很好的作用。
三、预防手段
1、改善饲养管理,降低外界用药的影响。
可编辑
精品
2、加强通风,保证营养,保护防御屏障的安全性。
3、合理选择药物,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用药程序。
4、加强疫苗免疫,降低继发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