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新品种“徐豆17号”通过审定
大豆新品种“郓豆1号”在泗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王 帆.大豆新品种“郓豆1号”在泗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南方农业,2023,17(8):20-22.大豆新品种“郓豆1号”在泗县的种植表现 及高产栽培技术王帆(泗县大杨镇农村经济技术工作站,安徽泗县 234300)摘 要大豆是一种优秀的经济作物,原产中国,在我国各地都有着广泛的种植,其在食品加工、食用油榨取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郓豆1号大豆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抗倒伏和适应能力强等优良特性。
结合该品种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的种植表现,从优种选择及处理、选地及整地、适期精细播种、田间管理、常见病虫草害防治及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郓豆1号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郓豆1号;种植表现;栽培技术;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中图分类号:S565.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23.08.007郓豆1号为普通型中早熟夏大豆品种,由郓城县粮源种业有限公司、山东华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多代混合选择、择优选择等选育而来,品种来源为中黄13/0916,2020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鲁审豆20200001),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豆20210055),适合在山东省南部地区、安徽省淮河以北区域、河南省中部及中南部、江苏省淮河以北区域作为夏大豆推广种植。
目前,郓豆1号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推广种植了5年,综合表现优良。
郓豆1号具有抗倒、抗病、中早熟、高产稳产和适应范围广等特性,广受泗县豆农的喜爱,种植面积逐渐增加。
截至2023年3月底,郓豆1号大豆种子在泗县的销售量超过了150 t,种植面积预计在1 153.8 hm2,主要分布在泗县北部地区。
在实际生产中,影响大豆优质丰产的因素很多,除了品种因素,还包括配套栽培技术等因素[1]。
现笔者结合近些年郓豆1号在泗县的种植情况,对其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
1 郓豆1号在泗县的种植表现郓豆1号平均株高70.1 cm,平均生育期98.2 d,有效分枝数2.0个,主茎15.1节,底荚高度15.4 cm,株型收敛,长势直立,为有限结荚习性;每株平均有效结荚数为39.1个,每株平均结实数为90.1粒,百粒重27.6 g;叶片形状为卵圆到圆,具灰色绒毛,花为紫色;落叶,但是荚不脱落、不炸角;籽粒形状为椭圆形,种子表面具有光泽,外皮为黄色,种脐浅褐色;高抗病(2022年泗县其他大豆品种大面积感染细菌性叶斑病,而郓豆1号田间轻微发生),抗倒伏(田间表现不倒伏或者轻微倒伏);耐干旱、耐水淹,在2021年水淹的情况下经过后期的管理,产量达到了2 250 kg·hm-2;丰产性好,2022年郓豆1号产量在3 375~3 900 kg·hm-2。
新品种“伟科702”通过三大主产区审定

国 家农 作 物 品种 审 定 委 员会 审定 意 见指 出 , 该
品种 符 合 国家 稻 品种 审 定 标 准 , 通 过 审 定 。适 宜 在
河 南沿 黄 、 山 东 南部 、 江苏淮北 、 安 徽 沿 淮 及 淮 北 地
区 种植 。
科
“ 该论 文 在第 一 次公 布 了鳞 翅 目昆 虫 原 始 类 型
省玉 米 新 品种 “ 伟科 7 0 2 ” 同时通过黄淮 海 、 东 华 北 和西 北 三 大 玉 米 主 产 区 审 定 , 成为 1 0多 年 来 国 内
审定 面积 最 大 的玉 米 品种 。
月2 7日通过 第 三届 国 家农 作 物 品 种 审 定 委 员 会 第
一
次会 议 审 定 ( 审定 编 号 : 国审油 2 0 1 2 0 0 1 ) 。 “ 汉 油 8号 ” 参加 2 0 1 0 —2 0 1 2年 度 国 家 长 f r . A :
公斤 , 比对 照 增 产 8 . 1 2 ; 生产试验 平均 每 6 6 7 m! 产量 2 0 2 . 2 5 9公 斤 , 比对 照 增 产 1 4 . 8 O 。全 生 育 期平 均 2 2 4 . 9天 , 比对 照 早 熟 2 . 7天 。该 品 种 适 宜
具有综合抗性好 、 抗倒伏 、 产量 高 的特 点 , 其 适 应 性
基 因组 , 也是 第 一 次公 布 鳞 翅 目害 虫 的 基 因 组 。 ” 福
,
据 河 南 省 粳 稻 工 程技 术研 究 中心 负 责 人 、 水 稻
专 家 王 书 玉介 绍 , “ 新科稻 2 1 ” 品性优 异、 适 合 在 黄 淮 稻 区 大 面积 推 广 。该 品 种 属 粳 型 常规 水 稻 品种 , 株高 9 6 . 4厘 米 , 穗长 1 5 . 5厘 米 , 每 穗 总 粒数 1 2 5 . 7 粒, 结实率 8 2 . 7 , 千粒重 2 5 . 8克 。 中抗 稻 瘟 病 , 抗 条纹 叶 枯 病 。米 质 主 要 指 标 达 到 国 家 《 优 质 稻 谷》 标 准 2级 。 在 2 O l 1年 生 产 试 验 中 , 平 均 每 6 6 7 m。产 量 5 9 2 . 4公 斤 , 比 对 照 徐 稻 3号 增 产
黄淮海地区2003-2018年国审夏大豆品种概况

验所采用的提取方法为热水浸提法,此方法是实验室中最为经典的提取方法,以工艺简单、易于推广、重复率高等特点被人们接受,但也存在浸提时间长、提取率低等缺点。
阴干和晒干测出来的多糖含量值显著高于烘干,但阴干在处理的过程中要注意水分、光照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当容易造成香菇发霉或是生虫影响商品价值和糖分含量。
慢速烘干处理的香菇多糖含量比较低,但是目前市场上多采用此法处理,得到的香菇朵形完整,颜色喜人,香味损失较少但多糖含量较低。
建议农户和工厂在生产过程中,若条件允许尽量采用阴干或晒干的方法干制香菇。
参考文献[1]张楷正,杨跃寰,李光辉,等,香菇多糖提取方法研究进展[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2(6):63-66.[2]田龙,王小立.超声波辅助法浸提长根菇多糖工艺的优化[J].食用菌,2006(S1):77-78.黄淮海地区农耕历史悠久,是大豆的主要起源地之一[1-2],也是我国大豆的第二主产区,培育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质大豆品种对振兴我国大豆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统计分析近年来国家审定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性状的演变趋势,对进一步提高该地区大豆育种研究水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黄淮海大豆产区概况黄淮海流域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1/3以上,全区在34°N~40°N ,包括长城以南、秦岭淮河线以北,东起黄海、西至六盘山的广大地区,涵盖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长城以南,河南、山东全省,安徽、江苏淮北以及甘肃南部等地区[3]。
全年无霜期175~260d ,降水量400~1000mm ,有效积温3800℃~4800℃[4],多以一年两熟制夏播大豆为主。
2材料与方法2.1数据来源研究材料为2003-2018年国家审定大豆品种,共111个。
农艺和品质性状数据来自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文件及选育报告,对品种审定文件和选育报告中缺失的数据均不做统计。
产量数据来自区域试验多年多点的平均结果。
中龙豆105大豆审定编号

中龙豆105大豆审定编号中龙豆105大豆是一种经过审定的大豆品种,其审定编号为105。
这个品种的大豆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中龙豆105大豆的特点、种植技术和市场前景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中龙豆105大豆的特点中龙豆105大豆是一种具有高产、抗逆性强等特点的大豆品种。
首先,它具有较高的产量,平均亩产量可达到400-500公斤,比一般大豆品种高出20%以上。
其次,中龙豆105大豆对逆境的抵抗能力较强,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具有良好的抗旱、抗病和抗虫性,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获得较高的产量。
此外,中龙豆105大豆的品质也很好,豆粒饱满、色泽黄亮,蛋白质和油脂含量较高,适合加工和食用。
二、中龙豆105大豆的种植技术中龙豆105大豆的种植技术与一般大豆相似,但也有一些特殊要求。
首先,中龙豆105大豆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喜欢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既能保持土壤湿润,又能避免积水。
其次,种植时间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合理安排,一般在春季3月至4月进行播种,秋季8月至9月进行收割。
此外,中龙豆105大豆对光照的要求较高,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因此在选择种植地点时要选择光照条件好的地方。
在种植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适时施肥、合理密植、及时防治病虫害等问题,以保证中龙豆105大豆的正常生长和高产。
三、中龙豆105大豆的市场前景中龙豆105大豆作为一种高产、抗逆性强的大豆品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首先,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大豆制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中龙豆105大豆作为优质大豆的代表,其豆粒质量好、蛋白质和油脂含量高,非常适合加工成各类大豆制品。
其次,中龙豆105大豆的高产性也使得其在粮食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粮食供应的稳定性。
此外,中龙豆105大豆的抗逆性强,可以在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劣的情况下获得较高的产量,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总结起来,中龙豆105大豆作为一种经过审定的大豆品种,具有高产、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合在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种植。
菜用大豆新品种淮鲜豆5号

龙源期刊网
菜用大豆新品种淮鲜豆5号
作者:
来源:《农村百事通》2016年第07期
淮鲜豆5号是以台湾75为母本、高雄5号为父本的杂交菜用春大豆新品种,2015年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目前在淮安市清浦区、洪泽县进行早春设施栽培,在淮阴区进行春季露地栽培,已示范推广20公顷。
淮鲜豆5号属中熟菜用春大豆品种,出苗至鲜荚采收83天。
有限结荚习性。
植株直立,株型收敛,根系发达。
幼茎绿色,生长健壮。
叶片中等大小、卵圆形,叶色浓绿。
花白色,鲜荚果深绿色,茸毛灰色。
株高41厘米,主茎9.5节,分枝2.7个。
单株有效荚31.1个,多粒荚个数百分率为62.3%,每公斤标准荚320.4个,二粒标准荚长5.6厘米、宽1.3厘米,鲜粒百粒重77.2克,出仁率50.2%。
干籽粒椭圆形,种皮绿色、有微光泽,种脐淡黄色,子叶黄色,百粒重35克左右。
鲜豆荚籽粒经蒸煮品尝鉴定,感官品质属于A级(香甜柔糯型)。
每亩鲜荚产量670公斤。
淮鲜豆5号适宜在江苏省内春播种植。
地膜覆盖栽培3月下旬播种,露地栽培4月上旬至5月上旬均可播种。
播前晒种1~2天,地膜覆盖出苗后及时破膜。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淮安试验站,淮安市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杨加银邮编:223001)。
高蛋白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2517的选育研究

高蛋白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2517的选育研究
谢建国;王曙明;蒋洪蔚;王明亮;李广;张云峰;刘井莉;郑宇宏
【期刊名称】《大豆科学》
【年(卷),期】2024(43)3
【摘要】高蛋白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2517是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以吉育257为母本、金源71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单粒传法经多年鉴定选育而成。
2020—2021年参加吉林省大豆科企联合体中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950.4 kg·hm^(-2),较对照品种合交02-69平均增产5.1%。
2022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183.9 kg·hm^(-2),较对照品种合交02-69平均增产3.7%。
该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蛋白质含量两年平均为43.13%,属高蛋白品种。
2023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同时对吉育2517适宜的栽培模式进行了探索,并在2022—2023年进行良种良法配套生产示范,两年平均产量3041.9 kg·hm^(-2),较对照增产6.6%。
【总页数】6页(P389-394)
【作者】谢建国;王曙明;蒋洪蔚;王明亮;李广;张云峰;刘井莉;郑宇宏
【作者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大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
【相关文献】
1.高蛋白大豆新品种吉育101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2.高蛋白大豆新品种吉育259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3.早熟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260的选育
4.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3517的选育及良种良法配套研究
5.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吉育51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产大豆新品种菏豆39及其栽培技术

高产大豆新品种菏豆39及其栽培技术梁邦平 刘 艳 张中起 高保民 王俊涛 王秋玲(山东省菏泽市农业科学院,菏泽274000)摘要:菏豆39是由山东省菏泽市农业科学院以菏豆17号作母本、中黄13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的高产夏大豆新品种,2017-2018年参加山东省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21.0kg/667m2,较对照品种菏豆12号平均增产5.5%;2019年参加山东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22.9kg/667m2,较对照菏豆12号增产6.1%;经接种鉴定,对大豆花叶病毒SC-3和SC-7株系均表现为中感。
该品种高产、优质、商品性好,于2021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对其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其高效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介绍。
关键词:夏大豆;菏豆39;高产;栽培技术夏大豆新品种菏豆39由山东省菏泽市农业科学院在2006年以菏豆17号作母本、中黄13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连续多年单株选择,于2012年形成稳定品系,2013年进入品系鉴定试验,2014-2016年进行品系比较试验。
2017-2018年参加山东省大豆区域试验,2019年参加山东省大豆生产试验,2021年6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豆2021001[1],适合作山东省夏播大豆种植。
1 品种特征特性1.1 农艺性状 菏豆39在2017-2018年山东省大豆区域试验中表现为亚有限结荚习性,从播种至成熟全生育期107.8d,属中熟类型品种。
叶片椭圆形,白花,灰色茸毛,株型收敛,株高96.0cm,主茎节数17.9节,分枝数2.0个。
单株结荚数46.4个,单株粒数101.8粒,不裂荚,落叶好,籽粒椭圆型,种皮黄色、有光泽,种脐淡褐色,百粒重22.3g。
1.2 品质性状 2017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蛋白质(干基)含量40.75%,粗脂肪(干基)含量20.10%,蛋白质脂肪含量合计60.85%。
皖豆15号大豆品种审定证书

皖豆15号大豆品种审定证书皖豆15号大豆品种审定证书皖豆15号大豆品种是我国农业部门在长期的培育和繁育中诞生的一种优良大豆品种。
它采用了选育高产、优质、耐病等品质的方法,使其成为独具特色的大豆品种。
同时,皖豆15号大豆还拥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病虫害抗性,是一种广受欢迎的大豆品种。
为了更好的保护和繁衍这一优良大豆品种,农业部门开展了皖豆15号大豆品种审定,并颁发了皖豆15号大豆品种审定证书。
皖豆15号大豆品种审定证书中,详细说明了该品种的物候期、株高、花期、产量、适应性、品质、耐病性等重要指标。
证书的颁发也标志着这一品种已正式进入产业化生产阶段,为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
审定证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物候期皖豆15号大豆品种审定证书中,标明该品种的物候期为115天左右,该物候期是该品种适应性极强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株高皖豆15号大豆品种审定证书中,标明该品种的株高为74cm-84cm 之间,这一范围不仅保证了该品种结构稳定,也保证了该品种加工的几率。
三、产量皖豆15号大豆品种审定证书中,标明该品种的产量为260kg-320kg/亩之间。
满足经济收益的同时,也能保障大豆的市场需求。
四、适应性皖豆15号大豆品种审定证书中,其中的适应性是划时代的。
适应性广,可适应不同纬度,电影免费的话建议大家去观看。
五、品质皖豆15号大豆品种审定证书中,标明该品种的内部和外部品质都具有很高的档次,在大豆市场上有很好的可靠性,同时能够为广大消费者带来有真正口感和营养的健康食品。
六、耐病性皖豆15号大豆品种审定证书中,还提到该品种具有较强的耐病性和抗虫能力。
对于炭疽病、叶霉病、枯萎病等大豆病害,皖豆15号大豆品种都能够有很好的防御和应对能力。
结语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大豆作为一种丰富营养的食品材料,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
皖豆15号大豆品种的出现,为大豆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
同时,审定证书的颁发也为皖豆15号大豆品种的种植和推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