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

(2011—2020年)

国土资源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随

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我国矿产资源供

需矛盾日益突出,对石油、天然气、铀、铁、铜、钾盐等重要矿产

资源的需求呈刚性上升态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矿产资源供

给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国际矿产资源市场竞争激烈,

依靠国际市场的难度加大。加快找矿突破、立足国内增强矿产资源

保障能力,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我国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石油、天然气、煤、铀等能源矿产有

较大找矿潜力,铁、铜、铝等重要矿产资源潜力很大。近年来,我

国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有所提高,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地质

找矿新机制探索初见成效,以社会资金为主的矿产勘查投入连年大

幅增长,地质找矿多元化投入的格局基本形成,实现找矿重大突破

的时机已经成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地质找矿战略工程,加大勘查力度,实现地质找

矿重大突破,形成一批重要矿产资源的战略接续区。建立重要矿产

资源储备体系。”据此,国土资源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

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

年)》,以石油、天然气、铀、铁、铜、铝、钾盐等重要矿产为重点,开展主要含油气盆地、重点成矿区带地质找矿工作,力争用8-

10年的时间新建一批矿产勘查开发基地,重塑全国矿产勘查开发格局,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实施找矿突破战略

行动,是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增强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径,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遵循地质工作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全面推行地质找矿新机制,着力打造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元投资制度平台,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矿

产勘查开发,立足国内增强矿产资源保障能力。

(二)基本原则。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依据资源禀赋条件,合理规划矿产勘查

开发布局,促进整装勘查和规模开发,引导矿产资源产业集群发展。

突出重点、拓宽领域。以能源、国家紧缺资源、新兴材料资源

的找矿突破为重点,兼顾优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储备与保护。

市场导向、合力推进。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调动社会各方面积

极性,加大投入,形成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共同推进找矿突破的有

利局面。

坚持改革、创新制度。加快地质找矿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破解制约找矿突破的体制机制障碍。

科技支撑、协同攻关。充分依靠科研院所、高校的科技力量,

加强成矿规律和找矿技术方法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水平。

依法实施、加强监管。完善矿产勘查开发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

范体系,建立健全高效协调的矿产勘查开发监管体系。

(三)总体目标。

用8-10年时间,实现主要含油气盆地、重要矿产资源整装勘查区、老矿山深部和外围的找矿突破,以及重点成矿区带找矿远景区

的找矿发现,形成一批重要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建立重要矿产资

源储备体系。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产业布局和重大基础

设施建设,推进矿产资源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向海域拓展,推进

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进矿产勘查开发体制机制改革,促进资

源与环境协调发展和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

供有力的资源保障和产业支撑。

(四)阶段目标。

用3年时间,实现地质找矿重大进展。完成整装勘查区的基础

地质调查。完成重点成矿区带内的重要找矿远景区1:5万区域地质

调查、航空地球物理调查、地球化学调查、遥感地质调查和矿产远

景调查工作量的75%。完成重点地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评价。

新发现10-20个油气资源有利目标区和300处其他重要矿产资源大

中型矿产地,初步形成5-8处大型资源勘查开发基地。建立40个矿

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初步形成全国统一的矿业权市场,完善矿产资源管理制度。

用5年时间,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基本完成重点成矿区带

内的重要找矿远景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航空地球物理调查、地

球化学调查和矿产远景调查。锁定重点地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富集

区并优选目标进行试采。形成3-7个油气资源勘探接续区和10个以

上其他重要矿产资源的大型勘查开发基地。基本查清我国大宗、紧

缺和优势矿产的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状况,完成所有大中型矿山综

合开发的技术经济评价和潜力评估。建立60个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

利用示范基地。能源及重要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回收率与共伴生

矿产综合利用率较2010年提高3%-5%。建成全国统一高效的矿业权

市场,基本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矿产资源管理体系。

用8-10年时间,重塑矿产勘查开发格局。累计新增一批重要矿

产资源储量,新打造一批矿产资源基地,建立重要矿产资源储备体系,提高矿业企业国际竞争力。矿产资源利用结构形成“油气并举”、“大宗紧缺矿产和新兴材料资源并举”、“开源节流并举”

格局,新矿物材料资源勘查开发取得显著成果,能源及重要金属和

非金属矿产资源回收率与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较2010年提高5%

以上,实现15%以上的难利用矿产转化为可利用资源。勘查开发形

成“陆海并重”、“东西并重”空间布局,深化陆域矿产资源勘查

并取得新突破,海洋矿产资源勘查取得新发现,促进矿产资源产业

向西部地区转移,扭转大宗矿产产地与消费区分割的局面,促进区

域产业协调发展。初步完成以矿业权为核心的市场化改革,推进以

总量控制、双向调节为核心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改革,重塑矿政管

理格局。

二、主要任务

(一)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

1.基础地质调查。

加快推进重点成矿区带基础地质调查和综合研究工作,重点开

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航空磁法测量和地球化学调查,开展1:25

万航空地球物理调查、区域重力调查、地球化学调查和区域地质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