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学复习资料

农田水利学复习资料
农田水利学复习资料

农田水利学

一、名词解释

1、地下水临界高度: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条件下,为了保证土壤不产生盐碱化和作物不受盐害所要求保持的地下水最小埋藏深度。

2、水滴打击强度:单位喷洒面积内水滴对作物和土壤的打击动能。

3、田间工程:通常是指最末一级固定渠道和固定沟道之间的农田建设工程。

4、农田水分状况:农田地面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状况及其相关的养分、通气、热状况。

5、喷灌强度:单位时间内喷洒在单位面积土地上的水量,亦即单位时间内喷洒在灌溉土地上的水深。 喷灌均匀度:喷灌面积上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是衡量喷灌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

6、灌溉设计保证率:指灌区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机率,一般以正常供水的年数或供水不破坏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数表示。

7、涝灾;因当地降雨过多,地面径流不能及时排出而形成田面积水,使作物受淹引起减产或失收

渍灾:因地下水位过高,根据土壤中的含水量过大,长期超过农作物正常生长允许的限度,使作物生长受抑的灾害现象。

二者相同点:农田水分过多

不同点:涝灾地面积水过多,而渍灾则是地下水位过高,不出现地面积水,只是土壤含水量大,不如涝灾来得明显和快速。

8、田间持水率:灌水两天后土壤所能保持的含水率

凋萎系数:使作物发生永久性凋萎的含水率(约为吸湿系数的1.5~2.0倍)

9、作物需水量:植株蒸腾和株间蒸发所消耗的水量之和。

0E ET α= 或 b +=O aE ET

ET ——某段时间内的作物需水量,以水层深度mm 计;

O E ——与ET 同时段的水面蒸发量,以水层深度mm 计;

a ,

b ——经验常数;

a ——需水系数,或蒸发系数。

10、抗旱天数:灌溉设施在无降雨情况下能满足作物需水要求的天数。

二、简答题

1、农田水利学的研究对象与措施:

(1)调节农田水分状况:

①灌溉措施:按作物所需通过灌溉系统有计划地将水量输送和分配到田间补充水分不足;

②排水措施:通过修建排水系统将农田内多余的水分(地面水和地下水)排入容泄区,使农田处于适宜的水分状况。

(2)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

①蓄水保水措施:修建水库、河网,控制利用湖泊、地下水库,大面积的水土保持和田间蓄水。

②调水、排水措施:主要通过引水渠道、使地区之间或流域之间的水量互相调剂,从而改变水量在地区上的分布状况。比如南水北调工程。

2、作物灌溉制度的确定方法?

①总结群众丰产灌水经验; ②根据灌溉试验资料制定灌溉制度 ③按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制定灌溉制度。

3、修正灌水率的原则:以不影响作物需水要求为原则。

要求:①尽量不要改变作物关键用水期的各次灌水时间;

②若必须调整移动,以往前移动为主,前后移动不超过3天;

③调整其他各次灌水时,要使修正后的灌水率图比较均匀连续;

④在调整时不应使灌水率数值相差悬殊,一般最小灌水率不应小于最大灌水率的40%

⑤应从修正后的灌水率图中选取延续时间较长的最大灌水率值作为设计渠道的设计灌水

率。

4、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步骤:

①选择喷灌系统的形式②确定喷洒方式和喷头组合方式③选择喷头④布置管道系统⑤拟定灌溉工作制度⑥确定管材直径⑦选择水泵和动力⑧支管轮灌方式、管道设计流量的确定。

5、灌溉管道系统相对于灌溉渠道系统的优点:

①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并减少了对交通和耕作的影响;

②节约了用水,提高了灌溉水利用系数,也避免了因渠道浸水、渗水引起的盐渍化和冷浸田等问题;

③不仅可以适应地面灌水方法的需要,而且可以结合喷灌、滴灌、微喷灌等有压灌水方法的要求;

④使用方便,便于控制,便于与施肥和施农药等相结合,便于实现自动化;

⑤管道不一定要布置在最高处,不仅可以下坡也可以上坡布置;

⑥杂物不易进入管道,减少了清淤的工作量,也不存在杂草问题,管理劳动量少。

6、农作物对农田排水的要求:

①农田对除涝排水的要求:农田排水工程必须满足除涝要求,要能及时排除由于暴雨而产生的田面积水,减少淹水时间和淹没深度,以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

②对防渍排水的要求:满足控制和降低地下水位的要求,使农田土壤具有适宜的含水率;

③防止土壤盐碱化和改良盐碱土对农田排水的要求:应使地下水位低于保证土壤不发生盐碱化和作物不受盐害所要求保持的地下水最小埋藏深度;

④为了适应于农田耕作,需要使农田土壤保持一定的含水率以下,一般根系吸水层内含水率在田间持水率的60%—70%时较为适宜。

7、灌水方法分类:

地面灌溉:畦灌、沟灌、淹灌、漫灌

全面灌溉

灌水方法喷灌

局部灌溉:渗灌、滴灌、微喷灌、涌灌、膜上灌

喷灌:对地形适应性强,机械程度高,灌水均匀,灌溉水利用系数高,尤其是适合于透水性强的土壤,并可调节空气湿度的温度。(缺点:但建设投资较高,且受风影响大。)局部灌溉:灌水均匀,节约能量,灌水流量小;对土壤和地形的适应性强;能提高作物产量,增强耐盐能力;便于自动控制,明显节省劳力。比较适合灌溉宽行作物、果树、葡萄、

瓜类等。

8、喷头的分类:

①按工作压力及控制范围分:低压喷头、中压喷头、高压喷头

②按结构形式与水流形状分:旋转式、固定式、孔管式

主要的灌水质量指标:灌水均匀系数、灌水效率、单喷头平均喷灌强度。

灌溉渠系的组成:各级灌溉渠道,退水渠道。

渠系建筑物:a.引水建筑物 b.配水建筑物c.交叉建筑物 d.衔接建筑物 e.泄水建筑物f.量水建筑物

9、渠道防渗工程措施的作用(意义)?

①减少渠道渗漏损失,节省灌溉用水量,更有效地利用水资源。

②提高渠床的抗冲能力,防止渠坡坍塌,增加渠床的稳定性。

③减小渠床粗糙率系数,加大渠道流速,提高渠道输水能力。

④减少渠道渗漏对地下水的补给,有利于控制地下水位和防治土壤盐碱化。

⑤防止渠道长草,减少泥沙淤积,节省工程维修费用。

⑥降低灌溉成本,提高灌溉效益。

10、灌溉管道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1)组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灌水器。

(2)分类:①按结构形式分类:开敞式、封闭式、半封闭式

②按工作压力分类:无/低/中/高压灌溉管道系统

③按可移动程度分类:固定式/半固定式/移动式灌溉管道系统

④按灌水方法分类:喷灌系统、滴灌系统、微喷灌系统、低压管道输水地面灌溉系统。⑤按压力来源分类:自压/机压灌溉管道系统

11、管道系统工作制度

①续灌方式(滴灌和微喷灌用得较多)

②轮灌方式(适合灌溉系统面积不大,灌区内用水单位少,各用水单位作物种植比较单一的情况)

③随机取水方式(灌溉系统面积较大,区内用水单位多,各种作物种植面积比较分散)

地面水:河川、湖泊径流、以及在汇流过程中拦蓄起来的地面径流

12、灌溉水资源孔隙水:潜水、层间水

地下水

裂隙水、溶洞水

a、无坝引水(如:四川都江堰):由进水闸、冲沙闸和导流堤3部分组成

地表水b、有坝引水:由拦河坝、进水闸、冲沙闸及防洪堤4部分组成

c、抽水取水

d、水库取水

13灌溉取水方式

a、垂直取水

b、水平取水

c、双向取水

14、设计引水流量的确定方法:1、长系列法2、设计代表年法

长系列法:根据灌溉面积,历年的灌水率图以及灌溉水利用系数,求得灌区历年灌溉用水流量过程线,并选择各年灌溉引水和用水紧张时期内,灌水延续时间大于或等于20天的最大灌水流量,作为该年的灌溉最大引水流量;然后以此进行频率分析,选择其中符合灌溉设计保证率的流量,作为设计引水流量。

设计代表年法:根据灌溉区历年灌溉定额,或灌溉期降雨量进行频率分析,选择2~3个相当于灌溉设计保证率的年份作为设计代表年,然后作各设计代表年的灌溉用水过程线,以确定各设计代表年的灌溉最大引水流量,再从中选择一个最大的灌溉引水流量,作为设计引水流量。

1、汛期排水和日常排水

15、排水方式2、自流排水和抽水排水

3、水平排水和垂直排水

4、地面截流沟和地下截流沟排水

16、除涝设计标准的3种表达方式:

①以治理区发生一定重现期的暴雨,作物不受涝为标准;(我国常用)②以治理区作物不受涝的保证率为标准;③以某一定量暴雨或涝灾严重的典型年作为排涝设计标准。

三、计算题

1、水量平衡方程:ET M K P W W W o r -+++=o t -

o t , W W ——时段任一时间t 和时段初的土壤计划湿润层内的储水量;

W r ——由于计划湿润层增加而增加的水量(若计划湿润层在时段内无变化则无此项) P o ——保存在土壤计划湿润层内的有效雨量;

K ——时段t 内的地下水补给量,即K=kt ,k 为t 时段内平均每昼夜地下水补给量; M ——时段t 内的灌溉水量;

ET ——时段t 内的作物田间需水量,即ET=et ,e 为t 时段内平均每昼夜的作物田间需水量。 以上各值以mm 或m 3/亩计。

2、灌溉渠道水量损失 P98

(1)净流量(Q n )、毛流量(Q g )、损失流量(Q l )三者间的关系为:Q g = Q n + Q g (2)m n

Q A 100=α α——每公里渠道输水损失系数;

A ——渠床土壤透水系数;

m ——渠床土壤透水指数;

Q n ——渠道净流量,m 3/s

(3)输水损失流量Q l = αLQ n

L ——渠道长度,km ;其余符号含义同上。

(4)渠道水利用系数g

n c Q Q =η 3、渠道设计流量推算(重点..) P102

农田水利学复习整理

农田水利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SPAC:是土壤-作物—大气组成的物质和能量连续的系统。 凋萎系数:作物产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量,其数量包括全部的吸湿水和部分薄膜水。田间持水量:土壤中悬着毛管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此时土壤毛管力在0.1~0.3atm 之间 田间工程:最末一级固定渠道(农渠)和固定沟道(农沟)之间的条田范围内的临时渠道、排水小沟、田间道路、稻田的格田和田埂、旱地的灌水畦和灌水沟、小型建筑物以及土地平整等农田建设工程。 灌溉制度:指特定作物在一定的气候、土壤、供水等自然条件和一定的农业技术措施下,为了获得高产或高效,所制订的向农田灌水的方案。 灌水定额:指一次灌水单位面积上的灌水量。 灌溉定额:指作物全生育期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非充分灌溉:允许作物受一定程度的缺水和减产,但仍可使单位水量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非充分灌溉制度:是在有限灌溉水量条件下,为获取最佳的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目标,对作物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进行最优分配的优化灌溉制度。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山丘区及风沙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水土流失包括土壤侵蚀和水的损失,也称水土损失。 水土保持:是指防治水土流失,对山丘区、风沙区水土资料的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 灌溉对水源的要求:水位、水质、水温 渠道水利用系数 (对旱作农田,指蓄存在计划湿润层中的灌溉水 )和末级固定渠道(农渠)放出水量的比值。 二、填空题 土壤水的分类:吸着水(吸湿水&薄膜水)、毛管水、重力水 渠道的水量损失包括渠道水面蒸发损失、渠床渗漏损失、闸门漏水和渠道退水等 常见的交叉建筑物有:隧洞、渡槽、倒虹吸、涵洞、桥梁等。 常见的衔接建筑物有跌水或陡坡。 渠道系统:指从水源取水、通过渠道及其附属建筑物向农田供水、经由田间工程进行农田灌水的工程系统。 渠道系统的组成:渠首工程(取水枢纽)、输配水工程(渠道)、田间工程 灌溉渠系由各级灌溉渠道和退(泄)水渠道组成。 灌溉渠道按其使用寿命分为固定渠道和临时渠道两种 按控制面积大小和水量分配层次又可把灌溉渠道分为若干等级: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指导书(07.11.22)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 指导书 编写:邱苑梅 云南农业大学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 2007年11月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大纲(管道灌溉系统) 适用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 时间:1周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1、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对管道灌溉系统(包括喷灌、微灌或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了解灌溉系统的设计过程及设计方法,巩固农田水利学的所学内容,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 2、具体要求 (1)管道灌溉系统的规划布置原则,掌握灌溉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和设计方法。(2)掌握管道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规范。 (3)学会收集、分析、运用有关资料和数据。 (4)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创造能力及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选题原则 1、课题能反映农田水利学的教学重点,一般围绕渠道灌溉系统或管道灌溉系统规划设计进行选题。 2、课程设计内容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尽可能覆盖本课程较多的内容。 三、主要内容与进度安排 以管道灌溉工程规划设计为选题时,进度安排如下:

喷灌系统规划设计 基本资料 某实验果园,面积95亩,种植苹果树共2544株,果树株距4m,行距6m,正值盛果期。园内有十字交叉道路,路边与第一排树的距离南北向为2m,东西向为3m。果园由道路分割成为4小区。详见1:2000果园规划图。 该园地面平坦,土壤为砂壤土,果园南部有一眼机井,最大供水量60m3/h,动水位距地面20m。该地电力供应不足,每日开机时间不宜超过14h。为了节约用水,并保证适时适量向果树供水,拟采用固定式喷灌系统。 据测定,该地苹果树耗水高峰期平均日耗水强度为6mm/d,灌水周期可取5~7天。该地属半干旱气候区,灌溉季节多风,月平均风速为2.5m/s,且风向多变。该地冻土层深度0.6m。 要求: (1)选择喷头型号和确定喷头组合形式(包括验核组合平均喷灌强度(ρ)是否小于土ρ); 壤允许喷灌强度( 允 (2)布置干、支管道系统(包括验核支管首、尾上的喷头工作压力差是否满足《喷灌技术规范》的要求,下称《规范》); (3)拟定喷灌灌溉制度,计算喷头工作时间及确定系统轮灌工作制度; (4)确定干、支管管道直径,计算系统设计流量和总扬程。 (5)水泵和动力选型

农田水利(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①总量大,人均少②时间分布不均衡③空间分布不均衡④水土资源不匹配 农田水利: 为防治干旱、渍、涝和盐碱灾害,对农田实施灌溉、排水等人工措施的总称。 灌溉: 按照作物生长的需要,利用水利工程设施将水送到田间,以补充农田水分的人工措施。 农田排水: 将农田中过多的地面水、土壤水和地下水排除,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关系,以利于作物生长的 人工措施。 农田水利学: 是一门研究利用灌溉排水工程措施来调节农田水分状况及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以消除水旱灾害, 合理而科学地利用水资源,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科学。 灌溉分区 :①常年灌溉带②不稳定灌溉带③水稻灌溉带 农田水分状况: 指农田地面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多少及其在时间上的变化。 土壤水: 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过渡环节;存储的水随大气降水或灌溉补给增加;通过蒸发蒸腾的消耗而减少;在 土壤中存储之外的剩余水经向下渗漏或形成地表径流而排出。 土壤水按其形态分: 1、 汽态水: 2、 吸着水: 3、毛管水: 形式间并无严格的分界线,其所占的比例与土壤质地结构,有机质含量,温度有关 存在于土壤空隙中的水汽,利于微生物活动,数量少,忽略。 ①吸湿水:分子力、紧紧束缚在土粒表面、不能在重力和毛管力作用下移动、分子状态水 ( 吸湿系数: 吸湿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 ②薄膜水:分子力、束缚在土粒表面、可沿表面移动但不能脱离土粒表面、液态水膜 (最大分子持水率: 膜状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 在毛管作用下土壤中所能保持的水分 ,或在重力作用下不易排除的水分中超出吸着水的部分 ① 上升毛管水:地下水沿土壤毛细管上升的水分 ② 悬着毛管水:不受地下水补给时,上层土壤由于毛细管作用所能保持的地面渗入的水 (土壤储存水的主要形式) 土壤中超过田间持水率的那部分水;重力水以深层渗漏的形式进入更下的土层或地下水;旱地应避 4、重力水: 免深层渗漏,防止水的浪费和肥料的流失;水田保持适宜的深层渗漏是有益的,增加根部氧分,有利于根系发育 田间持水率: 悬着毛管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在生产实践中常指灌水两天后土壤所能保持的含 水率 土壤水按其对作物的有效性分: 无效水、有效水和过剩水(重力水) 1) 吸着水紧缚于土壤表面,低于吸着水的水分为无效水 2) 重力水在无地下水顶托的情况下,很快排出根系层;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区,重力水停留在根系层内时,会影 响 土壤正常的通气状况,这部分水分有时称为过剩水 3) 在重力水和无效水之间的毛管水,容易为作物吸收利用,属于有效水 4) 一般常将田间持水率作为重力水和毛管水以及有效水分和过剩水分的分界线 凋萎系数: 当土壤含水率降低至吸湿系数的 1.5-2.0 倍时,就会使植物发生永久性凋萎现象,这时的含水率 烘干测定法: 1、仪器设备:土钻、铝盒(已知重量和编号) 、烘箱、剖面刀和电子天平(或分析天平) 2、操作步骤:仪器准备——取土——称重——烘干——称重——计算 三水转化过程: (地面水、土壤水、地下水) (1)地下水位埋深较大 (2)地下水位埋深较小 农田水分状况的调节措施: 1、 水分过多: 2、 水分不足: 3、 调节措施: 降雨量过多 降雨量不足 1)干旱— :降雨(灌水)-地面水入渗-表层逐渐饱和—下层土壤含水量相加 降雨停止后-超出田持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土壤水分再面分布 :当地面水补给土壤的数量超过原地下水位以上土层的田间持水能力,造成地下水位上升 盖--用麦桔、地膜覆盖阻止土壤蒸发④化学抗旱 2) 涝害 3) 渍害 4) 洪灾 ; 河流湖泊水浸入农田 ;地形低洼,地下水位上升 ;过流不畅(涝害、渍害、洪灾) ;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大量流失 ;土壤保水能力差水分大量渗漏 ;蒸发量大(干旱) 农田水分不足:①灌溉--主要措施②疏松土层 --减少叶面蒸腾 --切断毛细管,减少土壤蒸发③地表 覆 降水过多,积水难排,造成灾害:①开挖排水河道, 土壤长期过湿,危害作物生长:①开挖田间排水沟, 河湖泛滥而形成的灾害:①整治排洪河道,兴算修水库,加固堤防等 修建排涝闸、站等 防止过量灌溉等 旱:农田水分不足,造成植物根系吸水不足以致破坏了植物体水分平衡和协调的现象 涝:农田水分过多,如果是由于降雨过多,稻田淹水过深,造成农业欠收的现象 渍:由于地下水位过高或土壤上层滞水,因而土壤过湿,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导致农作物减产或失收的现象

农田水利学复习整理

第一章 1、、农田水分存在的三种基本形式:地面水、土壤水、地下水。土壤水按其形态不同可分为气态水、吸着水、毛管水和重力水。运动:吸着,毛管,重力。 3、凋萎系数:植物发生永久性凋萎现象时的土壤含水率。田间持水率:土壤悬着毛管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吸湿系数:空气饱和时的干土吸湿量。最大分子持水率:薄膜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 4、干旱:农田水分不足。涝:地面水过多,使旱田地面积水,稻田淹水过深,造成农业欠收的现象。渍:由于地下水位过高,土壤过湿,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导致农作物失收的现象洪灾:河湖泛滥而形成的灾害。 第二章 1、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植株蒸腾(作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通过叶片扩散到大气的现象)、株间蒸发(植株间土壤或田面的蒸发)和深层渗漏(旱田中土壤水分超过了田间持水量,向根系活动层以下的土层渗漏的现象)。 2、作物需水量:植株蒸腾和株间蒸发消耗的水量,又叫腾发。田间耗水量:腾发耗水量和稻田渗漏量之和。 3、作物需水量的大小的影响因素:气象条件、土壤含水状况、作物种类及其生长发育阶段、农业技术措施、灌溉排水措施。 5、参照作物需水量ET0:是指土壤水分充足、地面完全覆盖、生长正常、高矮整齐的开阔矮草地上的蒸发量,一般是指在这种条件下的苜蓿草的需水量而言。 6、灌溉制度:指作物播种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和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灌水定额:指一次灌水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水量。灌溉定额: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7、稻田的水量平衡方程:h1+P+m-WC-d=h2 旱田的水量平衡方程:Wt-W0=Wr+P0+K+M-ET;t=(W0-Wmin)/(e-k);这一时段末的灌水定额m为:m=Wmax-Wmin=667*n*H*(θmax-θmin)(H:m m:m3/亩r:t/m3) 8、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H):在旱田进行灌溉时,计划调节控制土壤水分状况的土层深度。 10、灌水率:指灌区单位面积上所需灌溉的净流量,又称灌水模数。q净=am/8.64T (q:m3/(s* 万亩) m: m3/亩) 第三章 2.沟灌:优点:不会破坏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结构,不导致田面板结,能减少土壤蒸发损失。 3.雾化指标:Pd=H/d=喷头工作水头/喷嘴直径 4.喷灌强度:单位时间内喷洒在灌溉土地上的水深,一般用mm/min或mm/h表示 5.喷灌均匀度:在喷灌面积上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它是衡量喷灌质量好坏的主要指标之一。 6.水滴打击强度:单位喷洒面积内水滴对作物和土壤的打击动能。 5、畦灌延续时间:t=(m/K0) [1/(1-α)] 6、喷灌的设计灌水定额:m设=0.1*H*(θmax-θmin(mm)设计灌水周期:T设=m设/e 7、滴灌的灌溉制度:灌水定额m滴=a*θ*p*H/1000(mm)(a-允消耗水量/土壤有效持水量θ-土壤有效持水量/(土壤体积)P-土壤湿润比) 设计灌水周期T=m滴/e 第四章 1、灌溉渠系的组成:灌溉渠系由各级灌溉渠道和退(泄)水渠道组成。大、中型灌区固定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

课程名: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姓名:杨建东 年级:2008级 学院: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专业:水利水电工程 学号:20081447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对管道灌溉系统(包括喷灌,微灌或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了解灌溉系统设计过程及设计方法,巩固农田水利学的所学内容,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 具体要求 1管道灌溉系统的规划布置原则,掌握灌溉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与设计方法; 2掌握管道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规范; 3学会收集,分析,运用有关资料和数据; 4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创造能力及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喷灌选型与总体规划 1.1喷灌工程应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 资料收集: 1地形:地面平坦7 2土壤:沙壤土 3作物:苹果树园林,正值盛果期 4水源:果园南部井水 5气象:灌溉季节多风,平均风速2.5m/s 社会经济条件:果园为实验果园,面积95亩,交通方便,电力供应不足; 规划设计目的:该果园为实验果园,为发展节水农业起着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同时综合考虑该区域的地形,土壤气象水文与地质,灌溉对象及社会经济条件,故进行规划设计。 系统选型:工程应根据因地制宜原则,综合考虑以下因素选择系统类型水源类型位置地形地貌地块形状土壤地质降水量灌溉区风速风向对象社会经济条件生产管理体制劳动力状况及使用者素质动力条件由于该果园为盛果期的苹果树,经济价值就目前情况较高,并且为实验果园,可申请政府项目资金为保障。灌水频繁,作物耗水量大,劳动力缺乏,但作为实验果园,管理者素质高有利于喷灌系统的实施,综合考虑后,拟定采用固定使得喷灌系统。 总体规划 1吸收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与经验,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 2根据给地形地质水文条件经济基础选用合理的灌溉系统 1.2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 基本资料 某实验果园,园内有一眼机井,动水位距地20m。该地电力供应不足,为节约用水,拟采用固定式喷灌系统。 地形:面平坦,最大供水量为60m/h,面积95亩,果树2544株,株距4m,行距6m,园内有十字交叉道路,路边与第一排树的距离南北向为2m,东西向为3。 气象:干旱气候区,灌溉季节多风,月平均风速为2.5m/s,风向多变。 土壤:壤土,冻土层深0.6m

农田水利学复习题目

农田水利学课程考试试题 四、计算题(20分) 某灌区冬小麦全生育期田间需水量E=380m3/亩,设计降雨量P=150㎜,降雨有效利用系数σ=0.8,全生育期地下水补给量K=30m3/亩,生育初期土壤计划湿润层的深度取0.3m,生育后取0.8m。土壤孔隙率n=48%(占土体),田间持水率θ田=70%(占孔隙体积的百分数)。在冬小麦播种前进行灌溉,灌溉后使土壤最大计划湿润层范围内的含水率皆达到田间持水率,收割时可使土壤含水率降至田间持水率的80%。用水量平衡方程在式估算冬小麦全生育期的灌溉定额M2。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SPAC系统:将土壤-植物-大气看做一个连续体,即为SPAC系统。 2.作物需水量:植株蒸腾和株间蒸发的水量,又称腾发量。 3.作物灌溉制度: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插秧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和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 4.田间持水量(率):当悬着毛管水达到毛细管最大持水能力时,悬着毛管水的平均含水量(率)。 5.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种作物产量与投入水量或者作物消耗水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二、简答题 1.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有哪些?各指什么? 植株蒸腾:作物根系从土壤中吸入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扩散到大气中去的现象。 株间蒸发:植株间土壤或田面的水分蒸发。 深层渗漏:旱田中由于降水量或灌溉水量太多使土壤水分超过了田间持水量,向根系活动层以下的土层产生渗漏的现象。 2.简述作物实际需水量的计算过程。 (1)参照作物需水量的计算 (2)实际需水量的计算 3.简述灌水定额与灌溉定额的区别与联系。 灌水定额是一次灌水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水量,灌溉定额是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4.如何计算管道式喷灌系统的设计流量和扬程? 喷灌系统的设计流量就是涉及管线上同时工作的喷头流量之和,再考虑一定数量的损失水量;喷灌系统的设计扬程是在设计管线中的支管入口压力水头的基础上,考虑沿线设计管线的全部水头损失、水泵吸水管的水头损失,以及支管入口与水源水位的地形高差得到的。 5.喷灌的主要灌水质量指标有哪几个,如何定义? 喷灌强度:单位时间内喷洒在单位面积土地上的水量 喷灌均匀度:在喷灌面积上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 水滴打击强度:单位喷洒面积内水滴对作物和土壤的打击动能,一般采用水滴直径的 大小来衡量。 6.渠道设计时为什么要进行不冲不淤流速验算?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 —喷灌系统设计 姓名:黄伟民 年级:2012级 系别:水利工程系 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学号:1007024110

一、基本资料: 1、地形:该果园地面平坦 2、土壤:土壤为砂壤土,田间持水率为20%,土的容重为1.55g/cm,适宜土壤含水量上下限分别为田间持水率的85%,65%。 3、作物:果园面积750亩,种植果树为芒果,株距3.3m,行距3.4m,灌水周期10天。 4、水源:果园南部有一眼机井,最大供水量180m3/h,动水位距地面18m。该地电力供应不足,每天开机时间不超过14h。 5、气象:该地属于半干旱气候区,灌溉季节多风,月平均风速为2.5m/s,且风向多变。 6、生产条件:劳动力缺乏。 7、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条件良好,经济效益高,包括管区的行政规划、交通情况、城镇建设规模等。 二、系统选择与总体布置 1、系统选择的原则:喷灌工程应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综合考虑以下因素选择系统类型: (1)水源类型及位置 (2)地形地貌,地形地块,土壤质地 (3)降水量,灌溉期间风速、风向 (4)灌溉对象 (5)社会经济条件、生产管理体制劳动力状况及使用管理着素质(6)动力条件

2、考虑到水果经济价值高,灌水频繁,因此采用固定管道式喷灌系统,喷灌系统以果园南部机井为水源,泵站布置在中间位置。采用全圆喷洒方式。 三、喷头选型与布置 1、灌溉对象为果园,经济价值高且灌水频繁,果园面积大,参照《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表4-1 喷头按工作压力与射程分类表 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约用水,保证供水质量,降低成本,且喷头的流量与射程相适应,选用中压喷头作为该喷灌系统的喷头。 =KR=0.8*28=21.6m 初估R=27m,k取0.8,则R 设 2、ZY系列喷头及其性能参数表

农田水利学试题2

农田水利学课程考试试题姓名年级专业学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SPAC系统: 2.作物需水量: 3.作物灌溉制度: 4.田间持水量(率): 5.作物水分生产函数: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有哪些?各指什么? 2.简述作物实际需水量的计算过程。 3.简述灌水定额与灌溉定额的区别与联系。 4. 如何计算管道式喷灌系统的设计流量和扬程?

5.喷灌的主要灌水质量指标有哪几个,如何定义? 6.渠道设计时为什么要进行不冲不淤流速验算? 7.在设计管道灌溉时,单口出流与多口出流时,管道水力计算有什么不同? 8.简述排渍水位和排涝水位的区别?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农田水分状况及其调节措施 2.试述非充分灌溉的基本原理。

四、计算题(20分) 某灌区冬小麦全生育期田间需水量E=380m3/亩,设计降雨量P=150㎜,降雨有效利用系数σ=0.8,全生育期地下水补给量K=30m3/亩,生育初期土壤计划湿润层的深度取0.3m,生育后取0.8m。土壤孔隙率n=48%(占土体),田间持水率θ田=70%(占孔隙体积的百分数)。在冬小麦播种前进行灌溉,灌溉后使土壤最大计划湿润层范围内的含水率皆达到田间持水率,收割时可使土壤含水率降至田间持水率的80%。用水量平衡方程在式估算冬小麦全生育期的灌溉定额M2。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SPAC系统:(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m)将土壤-植物-大气看做一个连续体,即为SPAC系统。 2.作物需水量:植株蒸腾和株间蒸发的水量,又称腾发量。 3.作物灌溉制度: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插秧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和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 4.田间持水量(率):当悬着毛管水达到毛细管最大持水能力时,悬着毛管水的平均含水量(率)。 5.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种作物产量与投入水量或者作物消耗水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二、简答题 1.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有哪些?各指什么? 植株蒸腾:作物根系从土壤中吸入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扩散到大气中去的现象。 株间蒸发:植株间土壤或田面的水分蒸发。 深层渗漏:旱田中由于降水量或灌溉水量太多使土壤水分超过了田间持水量,向根系活动层以下的土层产生渗漏的现象。 2.简述作物实际需水量的计算过程。 (1)参照作物需水量的计算 (2)实际需水量的计算 3.简述灌水定额与灌溉定额的区别与联系。 灌水定额是一次灌水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水量,灌溉定额是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4.如何计算管道式喷灌系统的设计流量和扬程? 喷灌系统的设计流量就是涉及管线上同时工作的喷头流量之和,再考虑一定数量的损失水量;喷灌系统的设计扬程是在设计管线中的支管入口压力水头的基础上,考虑沿线设计管线的全部水头损失、水泵吸水管的水头损失,以及支管入口与水源水位的地形高差得到的。 5.喷灌的主要灌水质量指标有哪几个,如何定义? 喷灌强度:单位时间内喷洒在单位面积土地上的水量 喷灌均匀度:在喷灌面积上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 水滴打击强度:单位喷洒面积内水滴对作物和土壤的打击动能,一般采用水滴直径的 大小来衡量。 6.渠道设计时为什么要进行不冲不淤流速验算? 7.在设计管道灌溉时,单口出流与多口出流时,管道水力计算有什么不同? 8.简述排渍水位和排涝水位的区别 排渍水位是排水沟经常需要维持的水位,主要由控制地下水位的要求所决定(防渍或防止土壤盐碱化) 排涝水位是排水沟宣泄排涝设计流量(或满足排涝要求)时的水位。 三、论述题 1.农田水分状况及其调节措施 农田水分状况:一般是指农田土壤水、地面水和地下水的状况,及其在时间上的变化。 调节措施:

农业水利工程设计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G农场灌溉渠系的规划设计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1设计题目 西北某地山麓洪积——冲积扇处G 农场灌溉渠系的规划设计。 2基本资料分析 G 农场的基本资料如下: 2.1地理位置 G 农场位于我国西北某地,有可垦荒地和耕地约5万亩。场区范围东起G 河引水渠,西至叉路口(Z 公路与W 公路的交叉处),南依高山,北抵Z 公路北边的北场界。G 农场地形图见附录Ⅴ。 2.2地形地貌 农场处于G 河及附近冲沟形成的洪积——冲积扇上,地势南高北低,地面坡度较陡。在扇形地带上部,起伏较大,冲沟较多,土层薄而不均,多有卵砾石外露,故不宜作为耕作农田;在扇形地带中、下部,基本平坦,冲沟较少,土层较深厚,部分已开垦为农田。 2.3气象条件 年平均降水量161.2mm ,其中作物生育期(4~9月)降水量106.4mm ,年平均蒸发量1733mm 。 年平均气温7.3C ,极端最高气温39.9C ,最低-30.1C 。 4~10月平均风速2.6m\s,最大风速11.8m\s ,常风向NW,其次为E 。 初霜期在9月上旬,晚霜期在4月上旬。结冻期在11月上旬,解冻期在3月中旬,最大冻土深度91cm 。 2.4土壤和水文地质 土壤属灰棕色荒漠土,质地为轻壤。在扇形地带上、中部,潜水埋深大于10cm,含水层为沙砾石,地下径流通畅,水质良好。在扇缘地带(Z 公路以北)潜水埋深3~5cm ,含水层颗粒较细,地下径流弱,矿化度较高。 G 河(在图外)是G 农场与T 乡的共有水源。发源于山区,主要由融雪、降水补给。河长约35Km ,砂卵石河床,沿程水量渗透较多,故流出山口后主要河槽逐渐消失,变为散射状冲沟。该河丰水期(6~8月份)洪峰流量20~60m 3\s;枯水期(11~3月份)仅有0.2~0.3/s m 3。 2.5水源和场外水利工程

《农田水利学》考试重点【复习版】

农田水利学复习整理: 一、绪论: 1、农田水利:为防治干旱、渍、涝和盐碱灾害,对农田实施灌溉、排水等人工措施的总称。 2、农村水利: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与农民生活条件服务的水利措施。 3、农田水利状况:农田中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的状态、变化规律及对作物生长影响的总称。 第二章: 1、土壤水的分类:吸着水(吸湿水&薄膜水)、毛管水、重力水 2、凋萎系数:植物开始发生永久凋萎时土壤含水率,也称凋萎含水率或萎焉点。 田间持水量:农田土壤某一深度保持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的最大含水量。 3、区别涝灾和滞害:涝:降水过多形成田面积水并危害作物正常生长的灾害。 渍害:地下水位过高、土壤过湿而危害作物正常生长的灾害。 4、农田水分消耗的3条途径:1.植物蒸腾2.株间蒸发3.深层渗漏 3个方程式:植物蒸腾量+株间蒸发量=腾发量=作物需水量 作物需水量+渗漏量=田间耗水量 作物需水量=田间耗水量 5、需水临界期:作物全生育期中因需水得不到满足时最易影响生长发育并导致最大减产的时期。 6、α及k值法的适用条件: (1)“α”值法 基本公式:ET=αE0 或ET=aE0 +b 式中:ET ——某时段作物田间需水量,mm E0 ——与ET同时段的水面蒸发量,mm; α——需水系数或称蒸发系数。 a,b——经验常数。 (2)“K ”值法 基本公式:ET=KY 或ET=KYn+c 式中:ET——作物全生育期的总需水量,m3/亩 Y——作物单位面积产量,kg/亩; K——以产量为指标的需水系数,m3/kg; n、c ——分别为经验指数和常数。 7、灌溉制度:按作物需水要求和不同的灌水方法制定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的灌水时间和 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的总称。 8、灌水定额:一次灌水在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溉量。 9、灌溉定额: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10、水稻充分灌溉制度的基本方程式及原则: (一)泡田定额 计算公式:M1=0.667(h0+S1+e1t1-P1) 式中: M1——泡田定额,m3/亩; h0 ——插秧时田面所需水深,mm; S1 ——泡田期渗漏量,mm; t1 ——泡田期的天数,d, e1 —— t1时期水田田面平均蒸发强度,mm/d;

农田水利考试题集锦

农田水利学复习资料1 一、名词解释 1、农田水分状况: 2、容水度: 3、灌溉模数: 4、参照作物需水量: 5、灌溉方法: 二.简答题 1、简述地下水临界深度的影响因素。 2、简述绘制渠道纵断面图的步骤。 3、简述确定灌溉制度的方法。 4、简述续灌渠道不同设计流量的作用和确定方法。 5、试述喷灌系统规划设计的步骤。 6、集雨灌溉系统集水工程常用的材料都有哪些? 三、论述题 1、从管理运行方面论述目前引黄灌区土壤环境恶化的原因。 2、论述节水灌溉在北方半干旱地区的内涵和意义。 四、计算题 1.某灌区小麦种植面积比例占总面积的40%,灌水定额为52mm,,灌水周期为7天,其它作物种植比例为60%,灌水定额为68mm,灌水周期为10天,设计该灌区的灌水率(注:两种作物的灌水时间不重合) 2、某地区不透水层在地面以下12米处,排水沟深1.8米,沟内水深0.2米, 地下水位在 地面以下1.6米处,某次降雨后,地下水位升到地面,雨停后开始回落,要求降雨停止4天后水位降到0.8米,土壤渗透水系数K=1.0m/d,给水度 u=0.05 ,沟水面宽按0.4考虑。求排水沟间距。(注:参考下式进行计算 ) 3、渠系仅由两级渠道组成。上级渠道长3.6公里,自渠尾分出两条下级渠道长,皆长1.8公里。下级渠道的净流量为0.25米/秒,渠道沿线土壤渗透水性较强(=3.4,m=0.5)地下水埋深为6米。 要求:计算上级渠道的毛流量及渠系水利用系数。

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农田水分状况:农田土壤地下水、地面水和地下水的状况及相关的通气、 养分和热状况等。 2、容水度:地下水每下降一个单位深度时,从潜水含水层中释放出的流量。 3、灌溉模数:是指灌区单位灌溉面积上需要的净水量。 4、参照作物需水量:土壤水分充足,地面完全覆盖,生长正常,高矮整齐的 蒸发量。 5、灌溉方法:灌溉水进入田间,温润灌区土壤的方式和方法。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地下水临界深度的影响因素。 答:1、土壤质地2、气象条件3、农业技术措施4、地下水矿化度5、灌溉排水条件。 2、简述绘制渠道纵断面图的步骤。 答:1、绘地面高程线2、标绘分水口的位置和建筑物的位置。3、绘渠道设计水位线4、绘渠底高程线段5、绘制渠道最小水位线6、绘堤顶高程。7、标注桩号和高程。8、标注渠道比降。 3、简述确定灌溉制度的方法。 答:1、总结群众丰产的灌水经验, 2、根据灌溉实验资料制度确定。 3、利用水平衡原理,分析制定灌溉制度。 4、简述续灌渠道不同设计流量的作用和确定方法。 答:设计流量:确定渠道断面尺寸和建筑物尺寸。 Q设=Q净+Q损 加大流量:设超高频提顶高程 Q加=(H加大系数)×Q设 最小流量:校核对下级渠道的水位控制条件和确定修建节制闸的位置。Q最小>Q设×40% 5、试述喷灌系统规划设计的步骤。 答:1、根据地形等条件确定线路的布置。 2、计算满足灌水要求的压力及所需的流量。 3、管道系统的设计,如管材、管经等。 4、喷头的选择、布置等问题。 5、所选用的压力系统及控制系统的确定。 6、校核。 6、集雨灌溉系统集水工程常用的材料都有哪些?

农田水利学复习

灌溉用水量 一、名词解释 1.吸湿系数 吸湿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称为吸湿系数。 2.凋萎系数 植物开始发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率,也称凋萎含水率或萎蔫点。 3.田间持水率 农田土壤某一深度内保持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的最大含水量。 4.作物需水量 指生长在大面积上的无病虫害作物,土壤水分和肥力适宜时,在给定的生长环境中能取得高产潜力的条件下为满足植株蒸腾、土壤蒸发及组成植株体所需的水量。 5.灌溉制度 按作物需水要求和不同灌水方法制定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的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的总称。 6.灌水定额 一次灌水在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水量。 7.灌溉定额 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8.灌水率(灌水模数) 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溉净流量q净。 9.灌溉设计保证率 是指灌区灌溉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机率,一般以正常供水的年数或供水不破坏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比表示。 二、简答 1.简述农田土壤水分的存在形式。 按农田土壤水分存在的三种基本形式为地面水、土壤水和地下水。其中土壤水是与作物生长关系最密切的水分存在形式,按形态可分为气态水、吸着水、毛管水和重力水。 2.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有哪几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怎样? 主要有四种:质量百分数,以水分质量占干土质量的百分数表示;体积百分数,以土壤水分体积占土壤体积的百分数表示,或以土壤水分体积占土壤孔隙体积的百分数表示;相对含水率,以土壤实际含水率占田间持水率的百分数表示;水层厚度,将某一土层所含的水量折算成水层厚度,以mm计。 3.简述土壤水的有效性。 土壤水按是否能被作物利用而划分为无效水、过剩水和有效水。其中无效水是指低于土壤吸着水(最大分子持水率)的水分,过剩水是指重力水,有效水是指重力水和无效水之间的毛管水。 4.何谓旱灾、洪灾、涝灾和渍害? 农田水分不足引起作物产量减少或绝收的灾害称为旱灾。洪灾主要是指河、湖泛滥开形成的灾害。涝灾是指旱田积水或水田淹水过深,导致农业减产的现象。渍害是指由于地下水位过高或土壤上层滞水,因而土壤过湿,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导致农作物头疼或失收的现象。 5.何谓凋萎系数和田间持水率?两者各有什么用途? 凋萎系数是指植物开始发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率,也称凋萎含水率或萎蔫点。田间持水率是指农田土壤某一深度内保持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的最大含水量。凋萎系数一般

农田水利学喷灌系统规划设计

学校:云南农业大学 学院: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 指导老师: 教学班号:一班 专业:水利水电工程 学号: 姓名: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对管道灌溉系统(包括喷灌,微灌或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了解灌溉系统设计过程与设计方法,巩固农田水利学的所学内容,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 具体要求 1、管道灌溉系统的规划布置原则,掌握灌溉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与设计方法; 2、掌握管道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规范; 3、学会收集,分析,运用有关资料和数据; 4、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创造能力与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本资料 某实验果园,面积95亩,种植苹果树共2544株,果树株距4m,行距6m,正值盛果期。园内有十字交叉道路,路边与第一排树的距离南北向为2m,东西向为3m。果园由道路分割成为4小区。详见1:2000果园规划图。 该园地面平坦,土壤为砂壤土,果园南部有一眼机井,最大供水量60m3/h,动水位距地面20m。该地电力供应不足,每日开机时间不宜超过14h。为了节约用水,并保证适时适量向果树供水,拟采用固定式喷灌系统。 据测定,该地苹果树耗水高峰期平均日耗水强度为6mm/d,灌

水周期可取5~7天。该地属半干旱气候区,灌溉季节多风,月平均风速为2.5m /s ,且风向多变。该地冻土层深度0.6m 。 灌溉区域如下图所示: 果园平面图 要求: (1)选择喷头型号和确定喷头组合形式(包括验核组合平均喷 灌强度(ρ)是否小于土壤允许喷灌强度(允ρ); (2)布置干、支管道系统(包括验核支管首、尾上的喷头工作 压力差是否满足《喷灌技术规范》的要求,下称《规范》); (3)拟定喷灌灌溉制度,计算喷头工作时间与确定系统轮灌工 作制度;

农田水利学复习资料

农田水利学 、名词解释 1、地下水临界高度: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条件下,为了保证土壤不产生盐碱化和作物不受盐害所 要求保持的地下水最小埋藏深度。 2、水滴打击强度:单位喷洒面积内水滴对作物和土壤的打击动能。 3、田间工程:通常是指最末一级固定渠道和固定沟道之间的农田建设工程。 4、农田水分状况:农田地面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状况及其相关的养分、通气、热状况。 5、喷灌强度:单位时间内喷洒在单位面积土地上的水量,亦即单位时间内喷洒在灌溉土地上的水深。喷灌均匀度: 喷灌面积上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是衡量喷灌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 6、灌溉设计保证率:指灌区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机率,一般以正常供水的年数或供水不破 坏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数表示。 7、涝灾;因当地降雨过多,地面径流不能及时排出而形成田面积水,使作物受淹引起减产或失收 渍灾:因地下水位过高,根据土壤中的含水量过大,长期超过农作物正常生长允许的限度,使作物生长受抑的灾害现象。 二者相同点:农田水分过多 不同点:涝灾地面积水过多,而渍灾则是地下水位过高,不出现地面积水,只是土壤含水量大,不如涝灾来得明显和快速。 8田间持水率:灌水两天后土壤所能保持的含水率 凋萎系数:使作物发生永久性凋萎的含水率(约为吸湿系数的 1.5~2.0倍) 9、作物需水量:植株蒸腾和株间蒸发所消耗的水量之和。 ET E0或ET aE O b ET ――某段时间内的作物需水量,以水层深度mm计; E O――与ET同时段的水面蒸发量,以水层深度mm计; a,b -- 经验常数; a ――需水系数,或蒸发系数。 10、抗旱天数:灌溉设施在无降雨情况下能满足作物需水要求的天数。 二、简答题 1、农田水利学的研究对象与措施: (1)调节农田水分状况: ①灌溉措施:按作物所需通过灌溉系统有计划地将水量输送和分配到田间补充水分不足; ②排水措施:通过修建排水系统将农田内多余的水分(地面水和地下水)排入容泄区,使农田处于适宜的水分状 况。 (2)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 ①蓄水保水措施:修建水库、河网,控制利用湖泊、地下水库,大面积的水土保持和田间蓄水。 ②调水、排水措施:主要通过引水渠道、使地区之间或流域之间的水量互相调剂,从而改变水量在地区上的分布状 况。比如南水北调工程。 2、作物灌溉制度的确定方法? ①总结群众丰产灌水经验;②根据灌溉试验资料制定灌溉制度③按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制定灌溉制度。 3、修正灌水率的原则:以不影响作物需水要求为原则。 要求:①尽量不要改变作物关键用水期的各次灌水时间;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对管道灌溉系统(包括喷灌,微灌或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了解灌溉系统设计过程及设计方法,巩固农田水利学的所学内容,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 具体要求 1管道灌溉系统的规划布置原则,掌握灌溉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与设计方法; 2掌握管道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规范; 3学会收集,分析,运用有关资料和数据; 4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创造能力及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喷灌选型与总体规划 1.1喷灌工程应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 资料收集: 1地形:地面平坦 2土壤:沙壤土 3作物:苹果树园林,正值盛果期 4水源:果园南部井水 5气象:灌溉季节多风,平均风速2.5m/s 社会经济条件:果园为实验果园,面积95亩,交通方便,电力供应不足; 规划设计目的:该果园为实验果园,为发展节水农业起着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同时综合考虑该区域的地形,土壤气象水文与地质,灌溉对象及社会经济条件,故进行规划设计。 系统选型:工程应根据因地制宜原则,综合考虑以下因素选择系统类型水源类型位置地形地貌地块形状土壤地质降水量灌溉区风速风向对象社会经济条件生产管理体制劳动力状况及使用者素质动力条件由于该果园为盛果期的苹果树,经济价值就目前情况较高,灌水频繁,作物耗水量大,劳动力缺乏,但作为实验果园,管理者素质高有利于喷灌系统的实施,综合考虑后,拟定采用固定使得喷灌系统。 总体规划 1吸收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与经验,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 2根据给地形地质水文条件经济基础选用合理的灌溉系统 1.2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 基本资料 某实验果园,园内有一眼机井,动水位距地20m。该地电力供应不足,为节约用水,拟采用固定式喷灌系统。

农田水利学复习提纲(终极版)

农田水利学复习提纲 (终极版) 一、题型 (1) 二、名词解释 (1)

三、各章节重点 (3) 四、习题汇总 (11)

一、题型 名词解释、选择、判断、简答、计算 二、名词解释(按拼音排序) SPAC系统:田间水分运动是在水势梯度的作用下产生的,各环节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为了完整地解决农田水分运动问题,必须将土壤-植物-大气看作一个连续体统一考虑。这一连续体即为SPAC系统。 参照作物需水量ET0:是指土壤水分充足、地面完全覆盖、生长正常、高矮整齐的开阔矮草地上的蒸发量,一般是指在这种条件下的苜蓿草的需水量而言。 承泄区:指位于排水区域外,承纳排水系统排出水量的河流、湖泊或海洋等。大田蓄水能力:指田块内部拦蓄雨水能力的限度。 地下水临界深度: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条件下,为了保证土壤不产生盐碱化和作物不受盐害所要求保持的地下水最小埋藏深度。其大小与土壤质地、地下水矿化度、气象条件、灌溉排水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有关。 凋萎系数:使植物发生永久凋萎现象时土壤的含水率。 灌溉定额: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灌溉设计保证率:是指灌区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机率,一般以正常供水的年数或供水不破坏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数表示。 灌溉设计保证率是指灌区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机率。 灌溉水利用系数:是实际灌入农田的有效水量和渠首引入水量的比值。

灌溉制度:指作物播种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和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 灌水定额:一次灌水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水量。 灌水率:指灌区单位面积上所需灌溉的净流量,又称灌水模数。 计划湿润层:通常以作物主要根系吸水层作为灌水时的土壤计划湿润层。 加大流量:灌溉工程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难以准确估计的附加流量,把设计流量适当放大后所得到的安全流量。 抗旱天数:是指灌溉设施在无降雨情况下能满足作物需水要求的天数。 临界不冲流速:在稳定渠道中,允许的最大平均流速成为临界不冲流速,简称不冲流速,最小平均流速称为临界不淤流速,简称不淤流速 排涝模数:单位排水区域面积上的排涝流量 排涝水位:排水沟宣泄排涝设计流量时的水位。 排渍模数:单位面积上的排渍流量。 排渍水位:排水沟经常需要维持的水位,在平原地区主要由控制地下水位的要求所决定,又称日常水位。 渠道断面的宽深比:是渠道底宽和水深的比值。 渠道水利系数:渠道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 设计流量:在灌溉设计标准条件下,为满足灌溉用水要求,需要渠道输送的最大流量。 水滴打击强度:是单位喷洒面积内水滴对作物和土壤的打击动能,它与水滴的大小、降落速度及密集程度有关。一般采用水滴直径大小来衡量。 水力最优断面:指在渠道比降和渠床糙率一定的条件下,通过设计流量所需要的

农水课设

天津农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名称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滴灌系统规划设计 设计时间 2013年5月30日 系别水利工程系 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班级 2010级2班 姓名王海涛 指导教师王仰仁

目录 一、设计基本资料 (1) 1.1地形资料 (1) 1.2土壤资料 (1) 1.3作物种植情况 (1) 1.4气象资料 (1) 1.5水源条件 (1) 二、滴灌系统设计参数 (1) 2.1滴灌设计灌溉补充强度 (1) 2.2 滴灌土壤湿润 (2) 2.3 灌水小区流量偏差 (2) 2.4 灌溉水利用系数 (2) 三、水量平衡计算 (2) 3.1 设计灌溉用水量 (2) 3.2 来、用水平衡计算 (2) 四、灌水器选择与毛管布置方式 (2) 五、滴灌灌溉制度拟定 (3) 5.1 最大净灌水定额 (3) 5.2 毛灌水定额 (3) 5.3 设计灌水周期 (3) 5.4 一次灌水延续时间 (3) 六、支管、毛管水头差分配与毛管极限长度的确定 (3) 七、管网系统布置与轮灌组划分 (4) 八、管道水力计算 (4) 8.1 毛管实际水头损失 (4) 8.2 实际分配给支管的水头差 (4) 8.3 支管管径与支管进口水头计算 (4) 8.4 分干管与干管水力计算 (5) 8.5 水泵扬程确定及水泵选型 (5) 8.6 其他轮灌组水力计算 (6) 九、材料统计 (6) 附:本例设计图 (7)

滴灌系统规划设计 一、设计基本资料 1.1 地形资料 果园面积30 hm2,南北长320m,东西宽940m。水平地形,测得有1/2000地 形图。 1.2 土壤资料 土壤为中壤土.土层厚度1.5~2.0m,1.0m土层平均千密度1.4t/m3,田间持水量30%(以占土壤体积的百分比计),凋萎点土壤含水量10%(以占土壤体积的百分比计。最大冻土层深度100cm。 1.3 作物种植情况 果树株距3.3m,行距3.4m,现果树已进入盛果期,平均树冠直径40m,遮荫率约70%。作物种植方向为东西向。以往地面灌溉实测结果表明,作物耗水高峰期为7月,该月日均耗水量5.0mm/d。 1.4 气象资料 根据气象站实测资料分析,多年平均年降雨量585.5mm,全年降雨量的60%集中于7-9月,并收集到历年降雨量资料。 1.5 水源条件 该农场地下水埋深大于6m,在果园的西南边有一口井,抽水试验结果表明,动水位为20m时,出水量115m3/h。水质良好,仅含有少量沙(含沙量小于5g/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