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最新常用术语汇总

经济生活最新常用术语汇总
经济生活最新常用术语汇总

经济生活最新常用术语汇总

一、经济措施类

1、国家采取的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生产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4)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和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分配原则;

(5)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6)通过强化财政和税收调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7)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鼓励居民消费,关注民生与就业。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

(8)大力发展股票、债券和保险等金融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拓宽投资渠道,实现投资方式多元化。

(9)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10)国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11)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切实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形成……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1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1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动经济(产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14)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

(15)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6)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17)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18)优化进出口结构;坚持以质取胜,发挥比较优势,培育我国世界名牌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坚持市场多元化。

2、企业采取的措施:

(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遵循价值规律,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企业;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4)企业生产经营者要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职业道德,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自觉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加强管理,提高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科技水平,业务素质。

(5)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开展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6)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7)实施名牌战略,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坚持正当竞争,反对恶性竞争;搞好售后服务。

(8)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

(9)利用世贸规则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个人(消费者或劳动者)采取的措施:

(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

(2)消费者要增强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提高,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劳动者自身应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4)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水平,做创新型人才。

(5)(投资人)拓宽投资渠道,实现投资方式多元化。

(6)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公民应该有纳税人意识;

二、经济学依据类:

1、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①社会主义的本质;②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③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⑤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是有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⑥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⑦国家这样做的经济意义(有利于)。

2、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依据:①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要求;②市场经济开放性的要求;

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三、经济意义类

1、描述国内经济意义:

①(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

③(有利于)贯彻落实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④(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

⑤(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经济合作交流,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发挥比较优势;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⑥(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基础地位;产业化经营,促进结构调整,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2、描述对外经济意义:(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1.(南通三模)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材料二:2011年9月1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

案,拟将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标准,即免征额由现在的每月2000元上调至每月3500元,将现行工薪的9级超额累进税率修改为7级,取消15%和40%两档税率,扩大5%和10%两个低档税率的适用范围。经测算,与去年相比,合计2011年约减少财政收入1200亿元。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说明我国个人所得税调整的经济意义。

答案》:

(1)“十一五”期间,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的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较快增长。(1分)说明经济发展是收入增长的基础。(1分)国家财政收入增速最快,(1分)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家财政收入增速,(1分)说明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不合理(或没有处理好国富与民富的关系)。(1分)

(2)个人所得税的调整,有利于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负,(1分)调节收入差距,促进收入分配公平,(1分)实现共同富裕;(1分)有利于理顺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1分)促进社会和谐;(1分)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1分)有利于贯彻落实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1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