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生态治理工程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河道生态治理工程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河道生态治理工程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河道生态治理工程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一、测量放样

1、测量放样依据

1)、业主提供的城建坐标及水准点;

2)、业主提供的施工图及说明;

3)、有关工程测量的规范和标准。

2、测量人员组织

测量放样控制是贯穿工程施工过程的十分关键的工作,为此成立专门的测量放样小组,由具有理论和实际施工经验的工程师负责,全面准确地对本工程各部位进行水平位置和高程控制并提供各阶段所需的测量资料。

测量人员配置如下:

测量工程师 1 人

测量技工 2 人

其他人员 3 人

3、测量仪器设备

4、测量控制放样

1)、平面控制测量

在业主提供的在控制测量资料基础上,我们根据需要进行基线控制点的加密。

2)、高程控制测量

根据业主提供的高程控制点,将其用四等水准测量要求引测至大堤二端,达到闭合要求。

5、测量控制桩的保护

施工测量人员把主要测量标志统一编号,绘制在施工总平面图上,并注明各有关相互间距离、角度关系及高程,以免发生差错。在施工期内为了防止测量标志位移,各主要测量标志应设有保护桩,并定期检测。

6、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布设

施工平面控制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采用全站仪进行施工控制测量不但简便、速度快,并且能提高测量精度,减少误差,同时还能与微机联系进行内业计算和资料的储存、整理。

高程控制网测量采用精密水准仪,二等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

施工控制测量的精度和技术要求:

施工控制测量的精度和技术要求,严格执行GB50026-9“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

1)、L—附合或闭合水准线路长的公里数或为两水准点间往(或返)测水准线路长的公里数。2)施工控制测量作业完成后,进行平差计算及内业资料整理,将成果上报监理工程师复核与验收,验收审批后作为各项工程定点放样和高程测量的依据。

3)施工测量控制点均用砼保护牢固,设置明显标志加以保护,防止受到损环。

二、土方开挖及回填

1、根据测量控制和测设资料,结合施工技术条款,施工图纸和监理工程师的指示,测放出土方开挖工程的开挖线。向监理工程师提供开挖施工平面图(含施工交通线路布臵图)、土方平衡计划与开挖程序,施工设备的配备和劳动力安排、排水或降低水位的措施,土料利用和弃土输出措施等,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

实施。

2、场地清理

场地清理包括植被清理和表土清挖。包括永久和临时工程、料场、弃土场子等。施工用地需要清理的全部区域的地表。植被清理:采用挖机和推土机将开挖线线的杂物,草根(树根)垃圾和废渣等全部清除,运至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场子地进行堆放或掩埋。表土的清挖、堆放:按监理工程师指示的表土开挖深度进行开挖,并将开挖的有机土壤运到指定区堆放,防止土壤被冲刷或流失。

3、施工期排水及降水措施

首先,要依据现场测量放样资料,对原河道的集水进行估算,确定施工集水的抽排设备及方案。其次,开挖前要结合永久性排水设施的布置,规范好开挖区域内外的临时性排水措施。另外,对位于地下水位下的土方开挖,为了能使施工的正常进行和开挖的质量,应开挖明沟和设置适当的集水坑,降低地下水位,确保地下水位降低至最低开挖面0.5m以下。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地下水位,及时排除地面水,以防止地下水对构造物及基坑的顶托破坏。

4、土方开挖、整平方法和程序

A、施工准备工作

(1)查勘现场,摸清沿线实地情况,包括地形,地貌、水文、地质、运输道路、邻近建筑、地下埋设物、地面上障碍物和堆积物等,以便研究制订施工方案和绘制施工总平面图。

(2)按设计施工要求整平场地,清除或施工区域内地面上及地下的所有障碍物。

(3)做好排水工作,在场地周围设置必要的截水沟、排水沟、疏通原有排水泄洪系统,保证场地不积水。

(4)设置测量控制网。放线时按要求放出边坡线、底脚线等,标高、轴线经复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挖土施工。

B、开挖

(1)采用挖掘机挖甩、推土机推土的施工方法施工。挖掘机开挖方法采用立采、后退法开挖。开挖时按照“先中间,后两侧”,“先水下,后水上”的开挖

原则。

(2)开挖过程中,经常校核测量开挖面位置、水平标高、控制桩号、水准点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施工图纸要求。

(3)机械开挖土方后,边坡应留有一定的保护层,再辅以人工修整达标。

(4)实际开挖轮廓线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误差应在规范要求的范围之内

(5)开挖过程中随时注意土层的变化,挖掘机距边坡保持一定安全距离,确定每次的挖装深度,避免出现异常情况,保证设备安全。

(6)所有削坡开挖除监理人另有指示外均为旱地开挖,开挖前挖好截水、排水设施,并对开挖施工中的地下水和施工用水排除;同时根据施工现场的需求设置的临时排水设施与截水设施;开挖过程中准备2台7.5kw排污泵用来排水。施工中确保排水畅通,防止由于排水不畅而引起边坡失稳。

(7)实际开挖轮廓线必须符合设计文件所示或监理人现场指定的开口线、水平尺寸和高程的要求。开挖最终轮廓线均不得欠挖。

(8)滩面平整后,河口高程应严格控制,河口线顺直,坡面平整。施工时,开挖的边坡应预留适宜的保护层,用人工修整成型,以满足施工图纸要求的坡度和平整度,同时又可避免因贴坡修整与原状结合不好而引起边坡塌方而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

(9)严禁在高度超过3m或在不稳定土体之下“偷岩”(无坡脚或负坡脚)作业。在挖方边坡上如发现有土体或导致土体向挖方一侧滑移的软弱夹层、裂隙时,及时清除和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止土体崩塌与下滑。

(10)开挖过程中应经常校核测量开挖平面位置、水平标高、控制桩号、水准点和边坡坡度等是否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否则应及时调整。

(11)高程和河底宽度应达到设计要求,河道开挖的边坡应平整、稳定,河口线、坡脚线应整齐顺直,河底应平整。质量检查内容和质量标准按下表执行土方开挖时,在监理工程师复核认可的开挖线内进行机械施工,施工中定期测量校正开挖断面尺寸,对机械开挖的边坡和基坑标高,预留适当余量,再用人工修整。避免机械开挖扰动下层土方,破坏边坡的坡度及平整度。

机械开挖应从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严禁在高度超过3m或在不稳定土

体之下“偷岩”(无坡脚或负坡脚)作业。在挖方边坡上如发现有土体或导致土体向挖方一侧滑移的软弱夹层、裂隙时,应及时清除和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止土体崩塌与下滑。

5、土方开挖安全措施

1)、主体工程的临时开挖边坡要结合实际地形和开挖深度,自行确定边坡度,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永久性的护面的加固工作应及时完成,避免受雨水冲刷。必要时,设臵测量观测点,及时观测边坡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施工中,如出现裂缝和滑动迹象时,立即暂停施工,采取应急抢救措施,并通知监理工程师。

2)、机械施工要派专职人员进行指挥,和负责道路交通指挥,在转弯和道口派专人指挥并设警示牌。

3)、对职工经常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法制教育,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将一切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4)、遇有地下水部位的土方开挖,应保持降低地下水位在开挖底面0.5m以下,防止地下水扰动基底土。在降水过程中,应防止相邻及附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或变形,必要时与设计、建设单位协商,对原建筑物地基采取回灌技术等防护措施。

5)、严禁机械在开挖边坡及坡顶运行频繁,避免由于人为因素增加荷载导致河道滑坡。

6)、实施过程应加强沉降及变形观测,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6、土方回填

1)、填筑采取分区分段分层进行,多个工作面同时施工,流水作业。施工填筑前,按设计图放定填筑边线、桩号、高程,暂定以200m为一填筑段进行填筑。

2)、填筑施工应从低部位开始,填筑面层次分明,作业面平整,均衡上升。自卸汽车运料至仓面后,采用进占法入仓,自一侧始按顺序依次梅花法卸料,T160推土机及时平料,厚度按碾压试验确定的铺土厚度控制,施工时,误差不宜超过层厚的10%。压实采用LT620B型光轮振动碾,行驶速度不超过2km/h;碾压时,顺填筑轴线,先静压1-2遍,然后动压,按确定的施工参数控制;相邻两段碾压交接带碾迹垂直方向搭接带宽度0.5m,顺碾压方向搭接带宽度1m。

3)、填筑施工的关键工序是碾压,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碾压质量,防止漏振和过振。

砂砾石料填筑过程中,如发现混杂有粘土块、草、木等杂质,要立即清捡杂物,不合格料严禁装车。

三、道路工程

对原有路面进行清理整平,采用压路机碾压夯实,砂石路2060.00m,宽度为4.00m。砂石路铺设150mm厚砂砾石作为路基,用推土机粗平,人工整平,继续用8t两轮压路机进行碾压夯实,并用嵌缝小碎石找平,碾压多遍直到表面平整,无明显轮痕,进而在碎石表面摊铺100.00mm砂石,碾压夯实,最后在道路两侧覆土形成路肩。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放样→原有路面整平→运输和摊铺砂砾石→碾压夯实→局部补撒小碎石找平→振动压实填满孔隙→摊铺砂石路面→碾压夯实→路肩。

1、施工放样

(1)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15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0.3-0.5M设指示桩。

(2)进行水平测量。在两侧指示桩上明显标记标出基层或底基层边缘的设计高。

(3)计算材料用量

根据各路段基层或底基层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压实密度并按确定的配合比分别计算各段需要的砂砾石并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2、原有路面整平

先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测量放线,放出路床边线,然后用挖掘机对原路床进行降土,降至路床设计标高,并在路床两侧开挖排水沟,以排除路面积水和降低路床水位;再用推土机整理路床,用压路机进行基槽碾压检验,对于路基弹软处采用换土或翻晒后重新压实。

3、运输和摊铺

(1)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

(2)在同一料场供料的路段内,由远到近将集料卸置于路面上。卸料距离

应严格掌握,避免料不够或过多。

(3)应事先通过试验确定集料的松铺系数(或压实系数,它是混合料的松铺干密度与压实干密度的比值)。人工摊铺碎砖时,其松铺系数约为1.25-1.35。

4、碾压

整形完壁后,用8T以上压路机进行碾压,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在有超高的路段上,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一般需碾压4-6遍,应使表面无明显轮迹。

5、摊铺砂石路面

用撒铺机或人工将砂石料撒铺在砂石路基上,用人工再次铺匀。

6、振动压实

碾压过程中对局部填隙料不足之处,人工进行找补,用8T两轮压路机再碾压1-2遍。在碾压过程中,不应有任何蠕动现象。在碾压之前,宜在表面先洒少量水。

7、形成路肩

碾压夯实,最后在道路两侧覆土形成路肩。

四、绿化工程

1、蒲草种植

1)、栽培方法

栽植时水层浅的要深植,以将苗根全部入土为宜;水层较深的,要挖穴扶苗壅土稳根,但苗叶要露出水面,否则蒲苗会因缺氧而闷死。栽后要使蒲田保持浅水层,有利于蒲芽的萌发和分株。整个生育期间不能缺水受旱,以免蒲株过早抽薹开花。

各时期的水层,要随着蒲株生长而逐渐增加,以不淹没大多数蒲株的假茎为度,即使遇上短期洪水,也不能淹没,应迅速排洪降低水位。除草对分株生长有重要关系,要早除和除净。在栽后半个月要将已腐烂的草肥撒入行间,当蒲株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