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牧草能喂牛哪种牧草产量高
种植苜蓿草养殖肉牛技术

动物生产 662022.12种植苜蓿草养殖肉牛技术尚丽娟(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阜新 123100)摘要: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尤其是草食动物肉牛的养殖发展的更快。
但是由于养殖业结构不合理,养殖方式比较落后,直接影响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养殖业的发展,为推动苜蓿种植业和肉牛产业发展,推广种养结合,绿色发展生产模式,实现为养而种,促进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畜牧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肉牛;养殖;苜蓿草;种植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属北温带半干旱季风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日照数2663小时,平均日照百分率为61%,空气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8%,无霜期150天左右,年降雨量400毫米,非常适合紫花苜蓿草的生长。
全县总土地面积937万亩,其中天然草场217万亩。
境内多为低山丘陵,有大凌河、绕阳河、柳河三大水系,水土流失、草场沙化、退化、荒漠化等情况较为严重,并且呈现逐年增加趋势,直接影响到了辽中平原生态环境安全。
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给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促使了草原沙化、退化的进一步加剧。
畜牧业目前已经成为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尤其是草食动物肉牛的养殖发展的更快。
本项目以规模化草食家畜养殖场为主体,以有效地提高土地产出量和农牧业综合效益为目标,通过优化种草,扩大优质牧草种植面积,有效推动逐步建立与现代畜牧业发展相适应的优质饲料种植业结构,促进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畜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生产方向发展,实现畜牧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高。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经研究决定立项苜蓿肉牛工程项目。
按照本次项目的建设,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将引进国外优质牧草新品种,利用科学的苜蓿草种植方式,并结合科学的肉牛养殖方法来促进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农业经济的发展。
1 牧草种植1.1 种植品种适合本地区的品种为新引进的美国进口紫花苜蓿牧歌37。
1.2 地块的选择种草地块要求是二等地以上,土壤细碎,土层的厚度不少于1米;距离饲养场地的最好距离在2公里以内。
奶牛常用优质牧草——羊草

长 ,株 高 8~ 0e 0 9 m,直 立 ,疏 丛状 ,具 发达 的根茎 , 在 5 1 m的土层 中纵 横交错 。须根具 砂套 ,垂直 向 ~0 c 下 ,形 成根群 。茎 由 35 ~ 节组成 ,下部 节间短 ,上部 节 间长 。基 部 叶鞘残 留呈纤 维状 ,叶舌截平 ,膜 质 , 叶 片 挺 直 ,长 7 1 m,绿 色 或 带 蓝 绿 色 ,常 具 白 — 5c
一
般不 开花结实 ,第二 年起 才有部分 开花结实 ,结实
率很低 ,当土质 特别肥 沃时很少 开花结 实 。羊 草返青 早 ,枯死 晚 ,生 育期 可达 20 ,生长年 限可达 1年 0天 0
乃至 2 年 。 0
羊 草为 禾 本科 羊 草 属 多年 生草 本 植 物 。成 片 生
3 栽培技术
4 收获及利用
淹 。羊草 为著 名 的耐盐 碱植 物 ,能适 应 p H值 为 5 ~ . 5 9 的土壤 ,其 中以 6 ~ .最为适宜 。 - 4 . 80 0
羊草既 可有性繁殖 ,又可无性繁 殖 。无性繁殖靠
根茎 的伸长和 不断产生新芽 ,由芽长成新 株 ,从 而出 现大片密集群丛 。羊草出苗后 1 天才生 出永久根 ,幼 5
1 %。北 方地 区羊 草主要供调 制干草用 ,也可用来 调 2
苗经3 天左右开始分蘖和产生根茎。羊草在播种当年 0
制青贮料 。刈割后 的羊草地 至翌年牧草 返青前可供放
收稿 日期 :2 1—4 1 000~9
62
牧 ,也可直接作放牧利用 。
粉 ,较粗 糙 ,扁平 或 干后 内卷 。穗 状花 序 直立 或 稍 弯 ,长 1 — 8 m。小穗长 1— 0m 2 1 c 0 2 m,具 5 1 花 。颖 ~0 锥状 ,不覆盖小穗 。外稃披针 形 ,光滑 ,边 缘具狭膜 质 。颖果长椭圆形 ,褐色 。千粒重约 2 。 克 2 生物 学特性 羊草 为 中旱生 型植 物 ,抗寒 、耐旱 、耐碱 ,种子
怎样选种牧草品种

怎样选种牧草品种
目前栽培牧草品种很多,这些牧草品种虽然都可喂各种家养畜禽,但是根据不同的家禽的生理特点,有些牧草品种更适合某种畜禽,因此农户可根据喂饲对象选择适宜牧草品种种植。
⒈适合喂猪的牧草
根据猪为单胃动物,向以吃精饲料为主的特点,选种双子叶牧草较适宜,这类牧草含粗纤维少、茎叶柔嫩,营养较好。
主要品种有:串叶松香草、苦买菜、籽粒苋、欧州菊苣、俄罗斯饲料菜、紫云英、草本樨白三叶草等。
例如串叶松香草,亩产鲜草可达2万千克以上,每亩鲜草含蛋白质760千克,干饲料中含氨基酸4%,1亩地的产草量可喂猪20头左右。
⒉适合喂牛、马、羊、兔的牧草
根据它们容易消化利用植物纤维的特点,一般多用含植物纤维较多的单子叶牧草,主要有墨西哥玉米、杂交狼尾草、苏丹草、高丹草、黑麦草、鸭矛草等。
⒊适合喂鸭、鹅、鱼的牧草
这些动物食草量少,上述牧草品种都可用来饲喂,其中苏丹草、杂交狼尾草、白三叶、苦买菜、籽粒苋、黑麦草等尤适可喂鱼。
新型皇竹草

新型皇竹草新型皇竹草为多年生,直立丛生的禾本科植物,由象草和美洲狼尾草杂交选育而成,属四碳植物。
哥伦比亚国际热带农业中心收集保存,编号为CIAT6263。
通过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的种植示范,在无灌溉条件下长势良好。
其产量、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保持了较高的水平,是一种高产优质的刈割型牧草。
可用于饲畏牛、羊、猪、鹅、兔、鱼、竹鼠、蚱蜢等草食性畜禽。
新型皇竹草叶质柔软多汁,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消化率高,是各种草食性畜禽和鱼类的最佳青饲料。
新型皇竹草营养成份含量高,不同生长阶段,粗蛋白含量差别大。
生长1个月高50cm 时粗蛋白含量10.8%,而生长3个月高150cm时含粗蛋白只5.9%,只有幼嫩时含粗蛋白54.6%。
新型新型皇竹草的鲜草中粗蛋白含量为4.6%,精蛋白3%,糖3.02%,干草粗蛋白含量为18.46%,粗灰分为9.91%,粗纤维17.78%,粗脂肪为1.74%,同时,还含有动物所需的17种氨基酸及多种矿物质、维生素等。
生长:生长快,当年培栽幼苗,可以分蘖10—30株,第二年继续分蘖,大多数有30—50株,多的可达100多株。
鲜草产量一般在18—25吨/亩,条件良好的可达到30吨/亩。
干草产量为3—8吨/亩。
新型皇竹草在水肥光照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新型皇竹草生长速度快,当年春季(3月)栽培的茎节苗,据实验测定,该草40日龄株高达160㎝,60日龄达280㎝,100日龄达380㎝,120日龄达480㎝。
于当年11月底停止生长,在长达9个月以上生长时间,平均株高4.5-5m,最高可过6m。
荒山、溪河绿化:新型种新型皇竹草的投资少,见效快,是荒山溪河绿化的最佳选择。
新型皇竹草为多年生,直立丛生的禾本科植物,外型及生长类似甘蔗。
每窝新型皇竹草在第2—3年大多数有30—50株,多的可达100多株。
地表上部植株直立丛生,高大粗壮可称之为草中之皇帝,且形如小斑竹,故名称新型皇竹草。
新型皇竹草的须根由地下茎节长出,扩展范围宽,根长可达3米以上,根须的毛根较多,保水固土能力强。
4种禾本科牧草生产性能及营养价值研究

4种禾本科牧草生产性能及营养价值研究4种禾本科牧草生产性能及营养价值研究禾本科牧草是牲畜饲料中重要组成部分,对牧场的养殖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对禾本科牧草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针对4种常见的禾本科牧草进行研究,分析其生产性能及营养价值,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首先我们介绍常见的4种禾本科牧草:大麦草、黑麦草、燕麦草和高粱草。
这几种禾本科牧草在牧场中广泛种植,因其生长快、适应性强、产量高等特点备受畜牧业主的青睐。
接下来,我们将从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一、生产性能1. 产量表现:通过对牧场实地调研和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大麦草和黑麦草的产量相对较高,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产量;燕麦草在寒冷地区生长良好,但其产量稍逊于大麦草和黑麦草;高粱草虽然生长周期较长,但也能够在合适的地区获得可观的产量。
2. 生长适应性:大麦草和黑麦草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较好,能够在较广的地区范围内生长;燕麦草对寒冷气候的适应性较强,在北方地区较为常见;高粱草对气候和土壤要求较高,适宜生长的地区范围相对较窄。
二、营养价值1. 蛋白质含量:我们对这4种禾本科牧草的蛋白质含量进行了测定,得出以下结果:大麦草和黑麦草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对于饲养牛羊等反刍动物具有重要意义;燕麦草的蛋白质含量较低,但其中含有丰富的赖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高粱草的蛋白质含量较低,但富含赖氨酸和赖基酸等氨基酸。
2. 粗纤维含量:粗纤维是牧草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之一,它对牲畜的消化和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经测定,大麦草、黑麦草、燕麦草和高粱草的粗纤维含量分别为25%、24%、28%和30%,高粱草的粗纤维含量相对较高。
3. 营养成分综合分析:通过对这4种牧草的营养成分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大麦草和黑麦草的综合营养价值较高,适合作为反刍动物的饲料,尤其对育肥牛的饲养有良好效果;燕麦草富含多种维生素和赖氨酸等重要氨基酸,即使蛋白质含量较低也对牲畜的健康有积极影响;高粱草的综合营养价值相对较低,但对于一些特定的地区和生态条件下的牲畜养殖具有一定价值。
寸冬草饲喂肉牛

麦冬草饲喂肉牛益处
麦科草别名:麦门冬、寸冬草、寸麦冬,科属:百合科,山麦冬属,百合科植物,也是中医药用植物,以块根供药用。
产地:生于山坡林下或溪旁,主产浙江、四川,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广西、安徽地亦多产,现大量栽培,其大多野生。
麦冬草喜温暖、湿润环境,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麦冬生长良好,较耐寒,在-10C气温下不致冻死,在南方能露地越冬。
麦冬生长期较长,休眠期较短。
7月见花时,地下块根开始形成,9-10月为发根盛期,11月为块根膨大期,2月底气温回升后,块根膨大加快。
5℃左右低温经2-3个月能打破休眠而正常发芽。
在饲喂肉牛上,具有健胃、袪寒的功效,主要在春冬季节饲喂,地上青草部份可直接当青饲料饲喂肉牛,将根挖出,除去细根,洗净晾晒,根部是以表面淡黄色、块根肥大、质柔、味甜、嚼之发黏者为佳。
其主要的健胃方式在于牛采食麦冬草后可以促进肉牛的反刍。
用粉碎机粉碎成碎末,添加入精饲料中,做为饲料添加剂,每500kg精饲料中添加1kg麦冬根碎末,平均每头牛在冬春季节保证采食0.5kg-1kg麦冬碎未具有良好的作用,或将麦冬碎末研成细末,每500g麦冬加5g食盐拌匀。
每100㎏体重用50g麦冬,加热水冲调灌服。
一月一次,连续服用2-3次。
其对用于治疗肺热干咳、便秘等症有较好的效果。
公路边即可种植麦冬草
麦冬植株(根部照片暂时未找到)。
狼尾草及其栽培技术狼尾草,狼尾草种植,狼尾草栽培,饲料

狼尾草及其栽培技术狼尾草,狼尾草种植,狼尾草栽培,饲料狼尾草是畜牧专家推荐的在淮北地区目前产量最高的夏季牧草,其特性为优质高产,再生能力强,可多次刈割,无病虫害,羊、牛、兔、鹅、鱼等草食动物喜食,既可鲜喂,也可青贮,在水肥条件较好的情况下,产量可达l一1.5万公斤。
1、形态特征和主要生育特性株型紧凑,高约300厘米,根系发达,分蘖11.2个,最多达15-20个,成穗茎蘖4-5个。
茎直立、圆形;主茎叶片20多片,披针形,长60-70厘米,单株粒重75.49克,种子千粒重7.0克,籽实灰色,米质粳性,可食用,更是优质精料。
生育日数130天,籽实收获后,秸秆仍保持绿色,可调制青贮,或作粗饲料利用.狼尾草的青草亩产量为l-1.5万公斤。
孕穗前期刈割的鲜草干物质中,粗脂肪、粗蛋白、粗纤维、无氮浸出物和灰分的含量分别为4.2-4%、15.4%、35-36%、23.8-26.4%和7-10.5%,籽实中的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分别为6.9%和10.6%。
狼尾草适合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当气温达到20度以上时,生长速度加快。
耐旱,抗倒伏,抗倒伏,无病害发生,适宜于多次刈割,饲喂食草动物和鱼类。
2、栽培技术整地和播种,由于种子小,幼芽顶土能力差,整地的好坏对它出苗影响很大。
因此整地要精细,利于出苗。
当温度稳定达到15摄氏度时播种为宜,在5月上、中匈播种,播期推迟到6月底,也能得到较高的草产量。
播种时要掌握土壤水分适宜,播后覆土深度1.5厘米左右.通过播种后5-6天即可出苗。
刈草一般采用条播,亩播量0.7-1.0公斤,行距50厘米;也可以育苗移栽,5-6张叶片时移栽到大田。
移栽密度为每亩4000-5000株.行距45厘米,株距20-25厘米。
为了防治蚂蚁等地下害虫对种子或幼苗危害,必须用农药拌种或施毒土。
狼尾草苗期生长慢,常易被杂草侵入,及时进行中耕除草2次,促进早发分蘖。
一旦开始分蘖即可迅速生长。
苗期要争取全苗,如遇干旱要及时灌溉。
种植技术-紫花苜蓿栽培技术要点

种植技术-紫花苜蓿栽培技术要点紫花苜蓿原产于伊朗,是当今世界分布最广的栽培牧草,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因其干物资营养价值丰富、适口性好,易消化,而被称为“牧草之王”。
近年来,我州根据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肉牛产业化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加快大理州奶牛产业化发展的意见》精神。
不断强化农田种草推广力度,先后引入植紫花苜蓿“盛世Alfalfa、游客Eureke、三得利Sanditi、四季旺SativaL、猎人河Lucerne猎人河、EL525、”等多个品种进行种植试验、示范和推广。
据州畜牧站测产试验表明,种植当年其平均鲜草产量达5279千克/亩;第二年可达14吨/亩;(因品种、土壤及水分条件而有所不同)干物质含量达20.3%;粗蛋白含量达22.8%;粗脂肪含量为2.1%;钙含量为2.0%;磷含量为0.28%。
在2003年引种成功的基础上,相继在大理、洱源、弥渡、南涧、巍山等奶牛和肉牛基地县开展试验示范及推广工作,到目前为止,累计种植面积达5万多亩。
一、种植前的准备1、地块选地:选择地势较高、平坦、排水良好、灌溉方便、土层深厚、肥力较好的中性或微碱性壤土或沙壤土。
酸性和强酸性的地块,四周种植水稻及其它水生植物的地块和底凹潮湿的地块不宜种植。
2、品种选择:选择牧草产量高,抗逆性强,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耐酸性的紫花苜蓿品种。
同时选择购买种种质量好、纯净度高、种植发芽率在95﹪以上的优良种子。
目前可选择猎人河、游克、盛世三个品种。
3、肥料准备:种植紫花苜蓿要施足底肥,因底肥施用的多少对今后牧草的生产量高低十分关键,已般每亩备足农家肥3000公斤,钙、镁、磷肥50公斤即可。
二、牧草种植1、整地:种草地全耕,耕深30厘米,碎土、挖平、开墒,垧宽根据灌溉及排水条件而定,一般1米—2米,地块平整灌溉和排水好的地方可开1.5—2米适宜,相反则1米适宜。
墒间沟深20厘米。
田地四周开挖排水沟,沟深40厘米。
利于灌溉和排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哪些牧草能喂牛哪种牧草产量高?
黑麦草:黑麦草利用种子进行繁殖,分为秋播(9~10月)和春播(3~4月),一般以秋播为佳。
黑麦草具有较强的抗冻性,不少养牛户认为黑麦草冬季可正常生长,其实不然。
一般气温降至10℃以下时其生长便会受阻,气温降至5℃以下时便会停止生长,一般秋播早入冬前可以收割1次,盛夏前可以收割2~3次,亩产量可达8000~1万公斤。
苏丹草:苏丹草主要利用种子进行繁殖,一般2~4月播种,每年可收割3~4次,亩产量可达5~10吨。
不过苏丹草幼苗含有大量氢氰酸,牛采食后容易造成中毒,因此,要等生长到1米以上时再进行收割使用。
墨西哥玉米:草墨西哥玉米草利用种子进行繁殖,一般2~4月进行播种,生长期长达180~240天,一般水肥得当的情况下可以收割7~8次,亩产量可达5~10吨。
紫花苜蓿:紫花苜蓿为多年生豆科牧草,富含蛋白质与多种维生素,利用种子进行繁殖,分为秋播(8~9月)和春播(3~5月),每年可收割3~4次,
亩产鲜草4000~8000公斤或干草1200~2400公斤,其中头茬草营养价值最高。
狗尾草:狗尾草为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具有耐旱、耐湿、耐阴、耐寒及耐践踏的特点,非常适合需要放牧的山地、丘陵种植。
一般多在4~6月份进行播种,可进行放牧也可进行收割,每年可收割3~4次,亩产量可达4~7吨。
象草:象草柔软多汁,适口性很好,利用率高,牛、马、羊、兔、鸭、鹅等喜食,幼嫩期也是养猪、养鱼的好饲料。
除四季给畜禽提供青饲料外,也可调制成干草或青贮。
每公顷年产鲜草75~150吨,高者可达450吨。
每年可收割6~8次,生长旺季每隔25~30天即可收割一次,不仅产量高而且利用年限长,一般为4~6年,如栽培管理和利用得当,可延长到7年,甚至10年。
牧草养牛注意啥
青绿饲草不能单一饲喂青绿饲草是育肥肉牛不可缺少的优质饲料,但它含水分过多,含干物质少,如果单一用来饲喂特别是育肥后期的肉牛,虽然使牛饱感很强,但其机体吸取的干物质能量不能满足长肉和沉积脂肪的需要。
所以,在用青绿饲草育肥肉牛时一定要补充适量的干青草、谷物饲料(玉米、高粱等)和蛋白质饲料(豆饼、花生饼等),这样育肥效果才能更加显著。
注意亚硝酸盐和氰甙中毒用青绿多汁饲草喂牛时,一是不要堆积时间过长,因为有些牧草含有硝酸盐,堆积过久易被腐败菌作用还原为亚硝酸盐,导致牛吃了后中毒;二是慎用饲草幼苗,因为不少牧草幼苗含有氰甙,会导致牛吃了后在瘤胃内生成氢氰酸而导致中毒。
幼嫩豆科牧草不要过多饲喂豆科牧草蛋白质品质好,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适口性好,特别是幼嫩阶段,但它们含有皂素,牛吃得过多,其瘤胃内产生大量泡沫,易使牛发生瘤胃臌胀病。
一次性喂量不要过多牛吃青草过多,易引起肠胃不适应或负担过重而发生水泻。
有的牛水泻非常严重,一日水泻多次;还有的甚至边行走边水泻,牛很快消瘦。
如不及时治疗,会因严重脱水而死亡。
建议饲养户不要突然完全改喂鲜嫩的青草,日粮中的青草数量应逐渐增加,但干草不可没有,让其肠胃慢慢适应后再以青草为主。
即使在青草特别充足的夏秋季节,也要搀些质量较高的干草饲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