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的技术特点
GB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5.0
≤4.5
这是指在一般环境条件洗混凝土而言。对 处于潮湿或水位变动的寒冷和严寒的环境以 及盐冻环境的混凝土可高于此表规定,但最 大含气量宜控制在7.0%以内。 2.力学性能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主要为抗压强度、轴压 强度、弹性模量、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 等。
①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应满足设计和施工的要 求。 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1-2002. ②混凝土强度等级划分为:C10、C15、C20 、C25、C30、C35、C40、C45、C50、 C55、C60、C65、C70、C75、C80、C85 、C90、C95、C100。
②水泥质量主要控制项目:凝结时间、安定 性、胶砂强度、氧化镁和氯离子含量。碱 含量低于0.6%的水泥主要控制项目还有碱 含量。中低热硅酸盐水泥和低热矿渣硅酸 盐水泥还有水化热。 如何控制:以出厂检验报告为依据。 ③水泥的应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a.宜采用新型干法窖生产的水泥;(稳定 性好)
b.应注明水泥中的混合材品种和掺加量;( 标准要求) c.生产混凝土时的水泥温度不宜高于60℃。 (水泥温度过高时拌制混凝土影响混凝土性能 ) 2.粗骨料 ①粗骨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 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的 规定。
6.水 ①混凝土用水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 JGJ63-2006的有关规定 ②混凝土用水主要控制项目:PH值、不溶 物含量、可溶物含量、硫酸根离子含量、 氯离子含量、水泥凝结时间差、水泥胶砂 强度比。当混凝土骨料为碱活性时还应包 括碱含量。
③混凝土用水的应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a.未经处理的海水严禁用于钢筋混凝土和 预应力混凝土; b.当骨料具有碱活性时,混凝土用水不得 采用混凝土企业生产设备洗刷水。
深圳海砂合理开采、科学应用的探讨

3海砂对混凝土结构腐蚀的机理
混 凝 土 中钢 筋锈 蚀机 理主 要 以两种 形 式 出现 : ① 混
凝土碳 化 和氯 离子侵 入 ; ② 海 砂 中氯 离子含 量 偏高 。混 凝土 结 构 中钢 筋 锈蚀 主 要 原 因又 是 氯 离子 的侵 入及 潮 湿 环境 因素引起 。氯 离子 在混 凝土 中的反应 状 况 : 一是
广东建材 2 0 ] 3 年第 9 期
综合论述
深圳海砂合理开采 、 科学应用 的探讨
陈爱芝 ( 深展, 带来建筑市场河砂的紧缺。深圳可因地制宜, 科学、 合理地开发利
用海砂资源 , 解决当地建设用砂 的来源 问题, 利用海砂淡化 资源可 降, f  ̄3 3 程 造价 , 节 约资源和能源 。 制定可操作控制流程 。 按照 国家规范控制海砂氯离子含量40 . 0 6 % , 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 有利于深圳 经济建设、 社会的和谐发展 。
反应过 程 , 需要在 水分 子和 氧气 的参 与条 件 下发 生 。反 应 式为 : 在 阳极 , 铁逐 渐被 离 子化 : ( F e —F e 。 + 2 e ) 。在 阴
2深圳海砂地理位置
深 圳 毗邻 的珠 江 口海 域 , 海砂 资 源 丰富 。珠 江 口海
域 可采 砂 范 围是 以广 州 黄埔 港 以南 、 淇澳 岛和 内伶仃 岛
极, 产 生氢氧 根离 子 : ( 0 2 + 2 H 2 0 + 4 e 一4 0 H ) 。 混 凝土 中氯 离子不 仅 是从海 砂 中带 入 , 在 其 它材 料 中也有 带入 , 如水 泥熟 料 、 化 学 ̄ , t - J 3 n N、 骨 料等 。而混 凝 土 是碱 性材料 , 其P H值 一般 大于 l 2 . 5 。在碱 性环 境 中 , 钢筋 容 易发 生钝化 作用 , 在钢 筋表 面 产 生一层 致密 的钝 化膜 , 能够 阻止混 凝土 中钢 筋 的锈 蚀 。 但 当二氧 化碳 、 水 汽 和氯 离 子 等有 害 物 质 从混 凝 土表 面 通 过进 入 到 混凝 土 内部后 ,与 混凝 土材料 中的碱 性物 质发 生 中和 反应 ,
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2024/7/30
30
堆积密度容量筒
2024/7/30
31
摇筛机
322024/7/30
32
三、砂的质量
3.1.3天然砂的含泥量应符合3.1.3的规定 表3.1.3砂中含泥量 混凝土强度等级 ≥C60 C55~C30 ≤C25 含泥量(按质量计)≤2.0 ≤3.0 ≤5.0 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小于或等于
24
➢ 3、再向容器注清水,重复上述多次操作 ,直至容器内的水 目测清澈为止。
➢ 4、用水淋洗剩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 75um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稍高出筛中砂粒的 上表面)来回摇动,以充分洗掉小于75um的 颗粒,然后将两只筛的筛余颗粒和清洗容器 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起倒入搪瓷盘,放在烘 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 后,称出其质量,精确到0.1g。
泵送混凝土,宜选择中砂。
17
三、砂的质量
细度模数与颗粒级配是两个概念,在标准中是 两个指标,细度模数是计算出来的,颗粒级配 是查表出来的,现在有些人认为颗粒级配为Ⅰ 区必定是粗砂,粒级配为Ⅱ区必定是中砂,粒 级配为Ⅲ区必定是细沙,当出现颗粒级配Ⅰ区, 细度模数为中砂时,则认为是不合格砂。
泵送混凝土一般要求砂子的细度模数为2.4~3.0, 并有15-30%的颗粒通过315μm的筛,有5-10% 通过160μm的筛。
➢ 含泥量: ➢ 1、按规定选取试样缩分至稍大于试样两
倍的数量(约1100g),放在烘箱中于 105±5℃下烘干至恒量重,待冷却至室温后 ,分为大致相等的两分备用。 ➢ 2、称取砂试样500g,精确至0.1g。将试 样倒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水面高出试 样约 150mm充分拌匀后,水泡2h用手在水中 淘洗试样,使赃物和粘土与砂粒分离,把浑 水倒入1.18mm及75um的套筛上(1.18mm筛 放在75um筛上面),滤去小于75um的颗粒 。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湿润,在整个 过程防止砂粒流失。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预拌混凝土用砂质量管理规定的通知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预拌混凝土用砂质量管理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温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9.13•【字号】温政办[2013]146号•【施行日期】2013.1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正文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预拌混凝土用砂质量管理规定的通知(温政办〔2013〕14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单位:《温州市预拌混凝土用砂质量管理规定》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3年9月13日温州市预拌混凝土用砂质量管理规定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预拌混凝土用砂质量管理,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浙江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条例》及国家、行业有关标准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预拌混凝土用砂质量管理,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预拌混凝土用砂包括天然砂和机制砂,其中天然砂指河砂、山砂、海砂。
第三条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牵头联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散装水泥行政主管部门做好预拌混凝土用砂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做好预拌混凝土企业产品质量监督工作;散装水泥行政主管部门做好预拌混凝土发展和应用管理工作;水利、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水利、交通工程现场预拌混凝土质量监督工作。
各级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管理机构为本辖区内预拌混凝土用砂备案登记管理机构。
第四条预拌混凝土用砂实行月度备案登记制度。
预拌混凝土企业(包括施工现场临时搅拌站,下同)应在每个月前7个工作日内将本企业用砂情况报当地备案登记管理机构,并提交以下资料:(一)备案登记表;(二)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和企业资质证书副本(首次办理时需提供);(三)所用砂的合格的检测报告,其检测指标同第六条要求,两种及以上品种的砂混合使用的,需提供各组分砂的检测报告及混合砂的检测报告,并需注明混合比例;(四)使用海砂的预拌混凝土企业还应提交供应商出具的合格证等质量证明资料,如无质量证明资料的,应提交本企业符合产能要求的海砂淡化设施证明;(五)企业用砂质量管理制度。
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工程使用混凝土质量管理的通知-穗建质[2014]985号
![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工程使用混凝土质量管理的通知-穗建质[2014]985号](https://img.taocdn.com/s3/m/f24a529d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22.png)
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工程使用混凝土质量管理的通知正文:---------------------------------------------------------------------------------------------------------------------------------------------------- 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工程使用混凝土质量管理的通知(穗建质〔2014〕985号)各有关单位:根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强建筑用砂管理防止在工程上违规使用海砂的通知》(粤建质函〔2013〕450号,见附件)有关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混凝土质量管理,强化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监控,防止不合格混凝土用于工程施工,保障混凝土结构安全和耐久性,结合我委近年以来开展相关工作的情况,现就加强工程使用混凝土质量管理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我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使用混凝土的生产用砂应尽量用河砂、机制砂,并在商品混凝土供应合同中明确混凝土生产用砂的类别和氯离子含量上限值。
二、工程使用海砂配制的商品混凝土应严格按照《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GJ 206-2010)等有关技术规范标准进行处理,严格控制氯离子含量等技术指标,严禁不合格海砂混凝土用于工程施工,严禁在国家、行业有关技术标准禁止使用海砂的工程部位、构件使用海砂混凝土。
三、商品混凝土进场时,混凝土供应企业应提供该批次生产用砂检验报告,并提供生产用砂氯离子含量合格证明;监理单位应加强商品混凝土进场质量监管,对于不能提供有效生产用砂检验合格证明的商品混凝土,不予浇筑施工。
四、施工单位应及时收集工程使用商品混凝土的质量证明资料,质量证明资料应包括商品混凝土供应企业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出具的生产用砂和混凝土拌合物氯离子含量检验报告。
五、在混凝土浇筑现场,施工、监理单位应严格按照《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强建筑用砂管理防止在工程上违规使用海砂的通知》(粤建质函〔2013〕450 号)及《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有关要求,对混凝土拌合物氯离子含量实行见证取样抽检。
GB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GB50164-20112011年4月2日颁布2012年5月1日执行前言•什么是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拌合物不是最终产品,完成最终产品的是混凝土工程。
•合格的混凝土工程质量:达到处于具体环境的具体工程所要求的各项性能指标和匀质性,并且体积稳度。
•上述要求首先由原材料来保证,然而高质量的配制如果脱离工艺,仍无法保证工程质量。
决定混凝土最终质量的关键是工艺。
•混凝土工程已被分离到不同行业(原材料、配制搅拌、施工),混凝土工程的责任者难以确定。
产生问题时,必然纠纷不断。
•混凝土工作者当前只能且必须做的是对脱离工艺的混凝土拌合物负责。
•管住混凝土工艺的环节是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监理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1、总则1.0.1 为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促进混凝土技术进步,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制订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工程的普通混凝土质量控制1.0.3混凝土质量控制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2、原材料质量控制2.1 水泥2.1.1 水泥的选择:•水泥品种与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施工要求以及工程所处环境确定。
•对于一般建筑结构及预制构件的普通混凝土,宜采用通用硅酸盐和水泥•高强混凝土和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硅酸盐水泥和普通水泥胶砂强度较高,适合配制高强度混凝土,可掺用较多的矿物掺和料来改善高强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参加混合材较少,有利于配制抗冻混凝土•有预防碱骨料反应要求的混凝土工程,采用碱含量不大于0.6%的低碱水泥•采用低热水泥有利于限制大体积混凝土由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
2.1.2水泥质量控制项目: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氧化镁和氯离子含量,低碱水泥还包括碱含量中、低热水泥还包括水化热2.1.3应用方面尚应符合以下规定1宜采用旋窑或新型干法窑生产的水泥2水泥砖的混合材品种和掺量应得到明示3用于生产混凝土的水泥温度不宜高于60℃•细度为选择性指标,没有列入主要控制项目,但水泥出厂检验报告中有细度检验内容;三氧化硫、烧失量和不溶物等化学项目可在选择水泥时检验,工程质量控制可以出厂检验为依据。
GB50164-2011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人工砂中石粉含量应符合规定。(见规 范2.3.3-2表) h.不宜单独采用特细砂作为细骨料配制混 凝土; i.河砂,海砂应进行碱-硅酸反应活性试验 ;人工砂应进行碱-硅酸反应活性检验和碱碳酸盐反应活性检验;对于有预防混凝土 碱-骨料反应要求的工程。不宜采用有碱活 性的砂。
在我区除了e、f、g三款基本不存在外,h 款、i款要引起重视,对粗、细骨料进行碱 活性检验是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性能 ,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这也是新版 GB50164-2011版与原版GB50164-92版的 不同之处。 4.矿物掺合料 ①用于混凝土中的矿物掺合料包括粉灰,粒 化等炉矿渣粉、硅灰、沸石粉、钢渣粉、磷 渣粉;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矿物掺合料
6.水 ①混凝土用水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 JGJ63-2006的有关规定 ②混凝土用水主要控制项目:PH值、不溶 物含量、可溶物含量、硫酸根离子含量、 氯离子含量、水泥凝结时间差、水泥胶砂 强度比。当混凝土骨料为碱活性时还应包 括碱含量。
③混凝土用水的应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a.未经处理的海水严禁用于钢筋混凝土和 预应力混凝土; b.当骨料具有碱活性时,混凝土用水不得 采用混凝土企业生产设备洗刷水。
三、混凝土性能要求
1.拌合物性能 ①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应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 规范规定了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试验方法 。(因为相同的方法才能有可比性)规定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 标准》GB/T50080-2002规定;坍落度经 时损失试验方法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但一些特殊专业工程除 外,建设行业一般混凝土都适用。 3.与相关标准的关系:混凝土质量控制除应 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 有关标准的规定。
混凝土应用成果总结范文

一、引言混凝土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港口工程、桥梁工程、市政工程等领域。
近年来,我国混凝土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将对混凝土应用成果进行总结。
二、混凝土材料创新1. 新型混凝土材料: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研发了CTF混凝土增效剂、聚羧酸减水剂、混凝土润泵剂、抑尘剂、养护剂、脱模剂、界面剂、减缩剂等新型混凝土材料,提高了混凝土的性能和施工效率。
2. 混凝土掺合料:在混凝土中掺入海砂、机制砂、石粉等掺合料,降低了原材料成本,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工作性能。
3. 智能混凝土:通过添加传感器、光纤等智能材料,实现了混凝土结构的实时监测和健康诊断,提高了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
三、混凝土施工技术1. 高压水射流技术:针对混凝土构造物,研发了高压水射流清理和破拆技术,实现了大深度、狭小空间及水下环境等复杂条件下的混凝土破拆,提高了施工效率。
2. 混凝土泵送技术:通过优化混凝土泵送工艺和设备,实现了长距离、高效率的混凝土输送,降低了施工成本。
3. 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针对北方地区冬季施工,研发了抗冻混凝土、保温混凝土等冬季施工技术,保证了冬季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四、混凝土结构设计与应用1. 高混凝土坝稳定安全控制:针对高混凝土坝结构安全控制标准、复杂坝基抗滑稳定、坝踵开裂、断层加固等问题,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高混凝土坝稳定安全控制理论,为我国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撑。
2.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在现行水电行业设计规范的基础上,对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进行了修订,提高了规范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3. 混凝土桥梁设计与应用:针对混凝土桥梁的设计与施工,提出了相应的规范和标准,提高了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五、结论综上所述,我国混凝土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港口工程、桥梁工程、市政工程等领域提供了有力支持。
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大混凝土技术创新力度,提高混凝土材料性能和施工技术,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Technical Code for Application of Sea Sand Concrete”
LENG Fa-guang1,2 DING Wei1 ZHOU Yong-xiang1,2 ZHOU Yue-nian3 JI Xian-kun1 WANG Jing1
海砂含泥量低、粒形优良、细度均匀,适合配制混 凝土。然而,海砂含有较高的氯盐、贝壳和轻物质等有害 物质。未经净化处理的海砂容易造成混凝土中的钢筋过 早锈蚀,给建筑工程埋下严重的质量隐患。国内外因滥 用或误用海砂出现了一批“海砂屋”,造成了重大的经济 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据调查,我国一些沿海地区如 宁波、深圳、舟山、台州等地区,从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出现了程度不同的“海砂屋”建筑,教训极为惨痛。
Keywords: sea sand; sea sand house; concrete; code; durability
1 海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控制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年生产水泥混凝土约 25 亿 m3,加上砂
浆及其他用途,每年需要 30 亿 t 以上的建筑用砂。建 筑用砂的来源,早期一般以河(江)砂为主。但是,如此 大规模用砂持续多年后,许多地方已经出现河(江)砂
条文中的具体体现,并对其若干特点,如突出海砂混凝土的耐久性、适当放宽海砂的贝壳含量、遵循普通混凝土的结构设计原则
以及在质量检验与验收中强调耐久性等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海砂;海砂屋;混凝土;规范;耐久性
【中 图 分 类 号 】 TU504
【文献标识码】 B
【文 章 编 号 】 1671-3702(2011)01-0012-05
工淘洗等无法保证净化质量的方式敷衍了事的行为。 的 0.06%。
第四,《规范》 规定:“海砂不得用于预应力混凝
《规范》规定海砂氯离子含量低于《标准》要求的另
土”。虽然国外的有关标准未明确规定海砂不得用于预 外一个原因是,目前采用《标准》测定氯离子含量的制
应力混凝土,但对预应力混凝土的氯离子总量有极为 样方法,与工程中使用海砂的实际做法不相符,且会低
自然暴露后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的变化,掌握了海砂 混凝土性能的基本规律。课题组还开展了海砂混凝土 的生产与质量控制研究,掌握了高性能海砂混凝土的 配制方法和质量控制技术。在上述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了行业工程标 准《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GJ 206-2010(以下简 称《规范》)。该规范集中反映了我国海砂及海砂混凝土 最新的系统研究成果,并首次从行业标准的层面上对 海砂混凝土的应用做出了规定。 2 《规范》的基本原则与特点
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也很少采用海砂。因此,《规范》 际情况相符合的制样方法是采用湿砂进行制样;先按
规定,预应力结构不得使用海砂混凝土。 第五,提高对海砂中氯离子含量的要求,规定海砂
的离子含量不得大于 0.03%。同时对其他原材料 (水
照《标准》测定砂的含水率 ωwc,然后根据试验所用的干 砂质量 500g,计算得到湿砂的实际用量 500(1+ωw)c g, 简称湿砂制样。干砂制样和湿砂制样后的其他试验操
- 13 -
C 标准规范 ode and Standard
质量管理的现状,《规范》对此进了严格规定。制定该
《规范》借鉴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标准,并同时
强制性条文的目的,一是为了杜绝将海砂原砂直接用 考虑到我国大陆地区的实际情况,将钢筋混凝土用海
于生产混凝土;二是为了杜绝采用自然淡化、简单的人 砂的氯离子含量限值规定为 0.03%,低于《标准》规定
- 12 -
要和历史发展的必然。 英国、丹麦、挪威、瑞典、比利时、加拿大、澳大利
亚、新西兰、日本、韩国、土尔其和印度等国家以及我国 的台湾地区,在海砂应用于工程建设方面已有多年的 历史和应用经验。尤其是河砂、陆砂资源短缺的日本, 早在 20 世纪 40 年代就已经开始利用海砂配制混凝土 了,特别是 20 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代,日本海砂的利 用量所占建筑用砂的比例高达 30%。
基金项目:“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 术研究 ”(2008BAE61B05) 作者简介:冷发光,男,博士,研究员,全国混凝土标准化技术委员 会 (SAC/TC 458)秘 书 长 ,目 前 担 任 中 国 建 筑 科 学 研 究 院 建 筑 材 料 研究所总工程师,建研建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1.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Beijing 100013, China; 2.National Technical Committee on Concrete of 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Beijing 100013, China; 3.Zhoushan Hongye Premixed Concrete Co., Ltd., Zhoushan 316012, China)
为了系统地研究海砂及海砂混凝土的特性,从根 本上解决海砂在建设工程中应用存在的问题,中国建 筑科学研究院主持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海砂在建设工程中应用的关键技术及产品开发”的研 究。研究工作以我国黄海、东海和南海三大海域的海砂 为对象,系统地开展了海砂的有害离子含量与释出规 律、坚固性、碱活性、贝壳含量和放射性等技术指标的 研究,揭示了海砂作为建筑用砂的特性;研究了海砂的 净化处理技术和工艺;研究了海砂混凝土的拌合物性 能、力学性能以及耐久性能,并与河砂混凝土进行了对 比;还分别在我国典型的北方地区(青岛)和南方地区 (舟山)的海洋环境条件下,建立了滨海自然暴露试验 场,将海砂混凝土及其对比试件暴露在试验场的大气 区、水位变动区和浪溅区,研究了混凝土材料经过长期
《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的技术特点
冷发光 1,2 丁 威 1 周永祥 1,2 周岳年 3 纪宪坤 1 王 晶 1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材料研究所,北京 100013;2.全国混凝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北京 100013; 3.舟山弘业预拌混凝土有限公司,浙江 舟山 316012)
【摘 要 】 介绍了《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GJ 206-2010 制定的背景和工作基础,解析了“从严控制”的原则及其在标准
1)“从严控制”原则 根据对海砂及海砂混凝土特性的研究成果,结合 国内外使用海砂的经验和教训,并考虑到我国建筑市 场和监管工作的现状,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编制组 在《规范》编制之初,就确立了“从严控制”的基本原则, 对海砂及海砂混凝土的定义(范围)与重要技术指标提 出了较高的控制要求。 首先,《规范》将“海砂”定义为:出产于海洋和入海 口附近的砂,包括滩砂、海底砂和入海口附近的砂。将 “入海口附近的砂”纳入海砂的范畴,解决了长期以来 对江河入海口附近的所谓“咸水砂”是否属于海砂问题 的争论。入海口是河流与海洋的汇合处,淡水和海水的 界线不易分明,且随着季节发生变化,本着从严控制的 原则,故将入海口附近的砂纳入海砂范畴。 其次,《规范》将“海砂混凝土”定义为:细骨料全部 或部分采用海砂的混凝土。这样一来,凡是掺有海砂的 混凝土,无论掺加比例多少,都视为海砂混凝土,这也 体现了“从严控制”的原则。 第三,《规范》规定:“用于配制混凝土的海砂应做 净化处理”,并将此项规定作为强制性条文。“净化处 理”作为本规范的特有术语,被定义为:采用专用设备 对海砂进行淡水淘洗并使之符合《规范》要求的生产 过程。因此,海砂的净化处理需要采用专用设备进行 淡水淘洗,并去除泥、泥块、粗大的砾石和贝壳等杂质。 这主要是考虑到采用简易的人工清洗,含盐量和杂 质 不 易 去 除 干 净 ,且 均 匀 性 差 ,质 量 难 以 控 制 。 海 砂 用于配制混凝土,应特别考虑其影响建设工程安全 性和耐久性的因素,以确保工程质量。鉴于我国目前
C 标准规范 ode and Standard
第 29 卷 2011 年 第 1 期
编者按: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河砂资源日渐匮乏。 因此,科学、规范、合理地使 用当地的海砂资源生产混凝土,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然而,如果缺乏技术和相关规范 的指导,误用、偷用海砂必将给建筑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埋下巨大隐患。 为规范海砂混凝土的应用,保证工 程质量,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依托“十一五”课题的研究成果,编制了行业工程标准《海砂混 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GJ 206-2010。 该标准于 2010 年 12 月 1 日起实施。 本文就该标准的编制背景、意义、 原则、特点以及对一些重要技术指标的要求等,进行了详细解读,以供读者参考。
Abstract: The background and base work of“Technical Code for Application of Sea Sand Concrete”was introduced. The principle of“control strictly”was analyzed and embodied in the articles of the code. For some characteristics was expatiated, such as give prominence to the durability of sea sand concrete, broaden the content of shell adequately,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structure design of common concrete, and emphasize the lifetime during quality test and ac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