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郑金金 俞国良著) 学习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心理学之父”冯特

“人生的美好是人情的美好,人生的丰富是人际关系的丰富”

第一节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界定

一、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概念

(一)人际关系

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关系,涉及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

2.“人际关系”作为专有名词是在20世纪初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最先提出来的,作为早期行为科学理论之一的人群关系论,1933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创立。

(二)人际关系心理学

1.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研究方法和理论探讨人际关系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2.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莱维特等对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研究、纽科姆等对人际关系结构的研究、梅奥等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研究。

3.人际关系的心理方面表现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在这三个相互联系的心理成分中,(情感因素)最为重要。

二、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人际关系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的学科。

三、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一)理论任务:尽快中国化,适合中国国情,经过“选择—摄取—中国化”的途径,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合改革开放实际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体系。(林崇德,俞国良)

(二)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任务

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将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应用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为社会现实生活服务,为目前的改革开放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最终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服务。具体来说,包括以下方面:

1.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2.有效调整人际关系;

3.不断改善人际关系;

4.发展和谐人际关系。

第二节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

一、社会关系:

1.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亦即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关系。

2.社会关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广义上的,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二是狭义上的,社会生产关系。

3.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是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

二、社会关系网络层次

1.生产关系;

2.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

3.心理关系。

三、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关系

1.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具体化;

2.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反映和产物;

人际关系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这种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1)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总是在一定制社会关系中产生的;

(2)人际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所决定的;

3.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

4.个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的。

四、研究人际关系的必要性。

1.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2.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3.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心理环境;

4.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个体的发展。

第三节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人际关系的形成过程。

1.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注意—接触—融合

2.人际关系的恶化:冷漠—疏远—终止

二、不同年龄段人际关系的特点:

1.童年期人际关系特点:(0-12岁)母婴关系在很大程度影响了婴儿以后人际关系的形成,儿童的人际关系以垂直型为主。与学前期儿童关系最密切的是父母。班集体和少先队组织对发展平行型人际关系起着重要作用。

2.少年期人际关系特点:(12-15岁)少年“成人感”出现。(1)获得权利和尊重的需要;(2)强烈的独立和自主需要;(3)与同龄人建立亲密友谊的需要。

3.青年早期人际关系的特点:(15-18岁)广泛性、自主性、异变性和异性敏感性的特点。

3.成年期人际关系的特点:(18岁以后)表现在家庭和职业中,表现形式是代际关系和夫妻关系。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日本学者古烟和孝把“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作为社会心理学专著的书名。

第一节人际关系的心理学研究

美国心理学史专家墨菲在《实验心理学》一书中引用艾宾浩斯的一名言:“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短期的历史”来说明实验心理学的历史,这同样适用于人际关系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实验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

一、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心理学研究

1.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相互接触、交往的实践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一般的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规律是:一方面积极行为会引起另一方相应的积极行为;反之,一方的消极行为会引起另一方相应的消极行为。

2.莱维特为了探讨人际关系中个体相互作用的交往模式。于1951年对正式群体中各个成员的沟通网络进行了实验研究,他提出了四种有代表性的沟通网络模式。

(1)圆形传递。没有核心,信息传递过程中群体各成员间处于平等距离。优点是能够全体成员的士气,调动积极性,产生满意感,群策群力解决问题。缺点是解决问题的速度慢,正确性差,领导者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2)轮式传递。以一个成员为中心,解决问题速度快,领导能发挥作用,正确性高。成员积极性难以得到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到限制。群体士气低。

(3)链式传递。信息一个接着一个传递。解决问题速度快,领导效能显著,正确性高,成员士气低,成员反应是被动作出的。

(4)Y式传递。链式传递,工作效率高,速度快,抑制了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总之,要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正确性,应采取轮式传递的交往模式;要发挥个性创造性,提高积极性,应采取圆形传递的交往模式。

3.戴维斯,对非正式群体的人际关系交往模式进行了研究。存在四种模式:

(1)单纯型;通过一连串的人,把信息传递给最终的接受者。传递速度快,容量大,容易发生信息失真。

(2)集中型。把信息有选择地告诉给朋友或有关的人,这是一种藤式的沟通传递。信息大、渠道宽、速度快,受个人情绪影响大,容易产生消极影响。

(3)偶然型。按偶然的机会传递信息,传递面积广,信息量大,受机遇影响大,交往的主体不能发挥作用。影响积极性发挥。

(4)流言型。一个人主动将信息传递给所有与他接触的人。传递速度快,面积广,不可靠,谣言就是这样产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