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空间的优化格局设计

合集下载

景观格局与构成设计

景观格局与构成设计

104・・・・・・・・・・・・・・・・・・・・・・・・・・Art & Design总第165期20071艺术设计月刊 January景观格局与构成设计Landscape Layout and Constructive Design尹安石Yin Anshi一、景观格局的概念|||在西方,景观设计这一概念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历程,但在中国却只是初具规模。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人们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城市建设不断发展,景观逐渐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景观有着非常广泛而深刻的涵义,它不只是建筑的配景,广场、街景和园林的绿化,从城市到牧野,它都寄托了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景观既是对未来生活世界的向往,也是历史生活场景的回顾,更是现代生活的体现。

随着人们对自然和自身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景观设计开始分为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的内容。

广义上,景观设计包含规划和具体空间设计两个环节,其中第一个层面的规划是指大规模、大尺度上对于景观的把握,包括场地规划、土地规划、控制性规划、城市设计和环境规划,目的是要维护自然环境体系和保持可持续性发展,这是对于人类居住区的总体规划。

第二个层面的具体空间设计决定了狭义景观设计的概念。

盖瑞特・埃克博认为:景观设计是在从事建筑物、道路和公共设施以外的环境景观空间设计。

狭义景观设计要素包括地形、水体、植被、建筑及构筑物以及公共艺术品等,主要设计对象为城市开放空间,包括广场、步行街、居住区环境、城市街头绿地以及城市滨水地带等,其目的是不仅要满足人类生活功能和生理上的要求,还要不断地提高满足人们生活品质的精神需求。

二、构成手法在景观中的地位|||综观历史,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最初的景观设计都是以一种自然形态方式出现的,不强调人为的造景手法。

景观设计的宗旨是景观设计与自然地貌和谐统一,景观要素的组成也多以自然要素为基础,“师法自然”曾在一定时期成为景观设计的重要手段,然而过分强调对自然的关注就会忽略对形式美的追求,缺乏创造性。

景观生态学-第二章景观结构和空间格局

景观生态学-第二章景观结构和空间格局
(1)种植斑块(planted patch) 原因:由人种植植物而产生的特点:人维护、存留时间长。
(2)聚居地(homes habitation) 特点:受人干扰的景观中最显著并无处不在的景观成分之一。 物种:人、引进的动植物、不慎引入的害虫、从异地移入的 本地种。 例如:村落、城镇
引入斑块
除了上述4种斑块类型外, Forman和Godron (1981,1986)还讨 论了另外两种,即再生斑块 (regenerated patch)和短生斑块 (ephemeral patch)。
1967年麦克阿瑟和威尔逊创立岛屿生物地理学理 论。他们认为岛屿钟的多样性取决于物种的迁入率和 灭绝率,而迁入率和灭绝率与岛屿的面积、隔离程度 及年龄等有关。
S=f(+生境的多样性-干扰+面积-隔离程度+年龄)
(1)陆地景观
陆地景观与岛屿有所不同,斑块的边界并不明确, 并且隔离程度的重要性降低。
S=f(+生物多样性-(+)干扰+面积+年龄+本底异 质性-隔离程度-边界不连续性)
1、对能量、营养物质分配的影响 斑块与基质之间、斑块与斑块之间存在着过渡带,即所谓的
生态交错区(也称为边缘)。
边缘区
内部区
边缘区
1 面积对能量和养分的影响
一般的情况总是大斑块比小斑块含的能量和养分 丰富。也有不同,比如,一个小斑块(麦田)从边缘 到内部我们会 发现边缘产生的产量高于内部。
原因:充分利用光、温度、水、且竞争少。 动物的分布也会因边缘内部的喜爱程度而有所不 同。许多野兔、野鸡等喜欢在边缘地带活动,食草与 食肉动物也经常在边缘地带活动,边缘单位的生物量 也高于内部。
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由各种生物对干扰的抵抗能 力和干扰后的恢复能力决定的。例如,某一景观中经过人 工清除或采伐后,有的物种消失,有新物种入侵,有的物 种仅个体数量发生了变化。

景观格局的概念

景观格局的概念

景观格局的概念景观格局是指地理空间上不同景观要素之间的组合与分布关系。

它体现了自然和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植被、水体、建筑、道路等要素的改变和配置,反映了一定地理区域的整体特征和空间结构。

景观格局是地表覆盖的空间分布特征,包括景观种类的数量分布、景观要素的形状与大小、边缘的复杂程度以及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分析景观格局,可以了解到地区的资源利用方式、生态系统的功能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景观格局的概念在生态学、地理学、景观规划、景观设计等学科领域中被广泛运用。

景观格局的要素包括景观单位、连通性、分布分析、景观矩阵等。

景观单位是指地表上的一个独立单元,如一个湖泊、一片林地、一个农田等。

连通性是指不同景观单位之间的联系,如河流将不同景观单位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连通的水系。

分布分析是对不同景观单位的数量和空间分布进行统计和分析,通过计算指标如景观斑块面积、数量、形状、边缘等,可以得知景观格局的特征。

景观矩阵是由不同景观单位组成的空间结构,反映了不同景观单位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景观格局对于人类活动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景观格局可以为景观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

通过分析和评价不同景观要素的分布和连通性,可以确定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重点区域,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优化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的布局,提高环境质量。

其次,景观格局对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有影响。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景观格局是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合理的景观格局有助于提供适宜的栖息地和连接路径,促进物种迁移和基因流动,增加生物多样性。

相反,不合理的景观格局会导致生境破碎化、物种丧失和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再次,景观格局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合理的景观格局有助于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生活质量和人类健康。

例如,通过合理规划城市景观格局和绿地系统,可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调节城市气候和防洪能力。

同时,合理的农田景观格局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景观设计的关键要素空间规划和树木布局

景观设计的关键要素空间规划和树木布局

景观设计的关键要素空间规划和树木布局就像建筑元素——地板、墙壁和天花板构成建筑空间一样,自然元素也能够在大型、中型和小型区域,如公共和住宅花园中创造空间。

巴西景观设计师Benedito Abbud 说:“景观是唯一人类五种感官都参与的艺术表现形式。

而建筑、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只使用或滥用视觉,景观还涉及嗅觉、听觉、味觉和触觉,通过添加最多样化和完整的感性体验,提供丰富的感官体验。

一个可以使所有感官变得更敏锐的花园,就越能好的完成自己的角色。

”下面我们列出一些景观规划和设计的关键要素。

请阅览这些原则,并了解为什么不应该随机放置树!▼自然作为建筑元素与建筑的建设性元素一样,植被也可以提供同等的空间条件,通过树木、灌木和不同种类的植物的特殊使用。

树木可以与类似的空间特性相关联,就像柱子和树冠可以与屋顶和天花板提供的条件相关联一样。

灌木倾向于建立一种保护性的感觉,不同类型的草和岩石与地板有关。

▼开放空间和自由区域虽然有些区域会用植物来遮阴或作为屏障,结合自由区域(空地)也是至关重要的,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活,给人们自由放松,运动,野餐或与他们的宠物共度时光。

大的开放空间会受到太阳能的挑战,所以利用潮湿的区域,如小湖泊或水镜可以有所帮助。

塑造植被群来影响或引导主导风也可以确保更有利的条件。

▼树的排列和布局景观项目的重点之一是为不同的用途和活动创建区域。

元素的确定位置将创造不同的氛围,并可能将一个确定的区域转换为一个具有特定用途的清晰而明确的空间,或者也可以像大多数公园一样为即兴活动留出空间。

下面是一些树布局的标准模板及其效果。

线性布局:如果以线性方式布局,相同高度的树木或物种往往会创造垂直平面,就像一系列柱子或墙壁一样。

你可以利用树木的树叶密度和它们的高度来获得不同的空间效果。

一树冠较大的品种为例,这种结构可能类似于自然天花板,可能覆盖面积较大的区域但“柱子”很少。

如果想要一个不那么单调的效果或者更自然的感觉,使用几种不同的树木和不同的高度,往往会在空间的感知上产生变化。

景观设计的五个要素

景观设计的五个要素

景观设计的五个要素景观设计通常包括以下五个要素,每个要素都对于创造出独特而令人愉悦的景观环境至关重要:1.空间布局:空间布局是景观设计的基础,涉及到整体的布局和组织方式。

这包括确定各个功能区域的位置、大小和相互关系,以及定义路径和连通性。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可以创造出流畅、舒适且易于使用的景观空间。

2.植物选择与配置:植物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元素,能够赋予景观独特的美感和氛围。

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尺寸和颜色,根据景观目标进行配置,可以实现季节性变化、景观层次和色彩对比等效果。

同时,考虑植物的生长需求和生态特性,以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适应环境。

3.地形与水体:地形和水体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元素,能够赋予景观独特的形态和动态特性。

通过地形塑造、起伏和平整的变化,可以创造出丰富的景观层次和动感。

水体如池塘、喷泉或小溪,不仅提供视觉和听觉上的愉悦,还为景观增添了生命力和活力。

4.材料与构造:材料与构造涉及到景观设计中使用的各种材料,如石材、木材、金属和混凝土等。

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营造出不同的风格和质感,同时考虑其可持续性和耐久性。

构造技术包括路径、座椅、围栏、照明等元素的设计和安装,以提供功能和舒适性。

5.照明设计:照明设计是景观设计中常常被忽视但非常重要的要素之一。

通过合理的照明设计,可以改变景观的视觉效果和氛围,延长景观的使用时间,并强调特定的景点或元素。

合理选择照明设备、灯光色温和照明角度,以创造出安全、温馨和戏剧性的照明效果。

综合考虑这些要素,并根据项目的目标、场地条件和用户需求进行灵活的组合和平衡,可以创造出独特而具有魅力的景观设计。

同时,与环境保护、可持续性和人类健康等方面的考虑相结合,能够营造出宜人、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环境。

景观设计中空间形态的组织原则

景观设计中空间形态的组织原则

景观设计中空间形态的组织原则一、空间形态的组织概念景观设计中的空间形态,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眼前看到的所有“景象”是怎么安排的。

说白了,空间形态就是设计师们怎么把空旷的地方、花草树木、水体、道路等元素拼凑到一起,让它们不仅好看,还能让人有种恰到好处的舒适感。

你可以想象一下,当你走进一个公园时,第一眼看到的花坛、曲折的小道、休息的长椅,它们就像是魔术师的法宝,瞬间让你忘掉了城市的喧嚣,感受到了宁静。

可是要让这些元素好好地搭配在一起,肯定是得遵循一些“规则”的,不然就容易“乱了阵脚”。

这些规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空间形态的组织原则。

1.轴线的组织你有没有发现,一些经典的景观设计,都会有个明显的“主线”,像是给整个空间定了个框架。

举个例子,一条宽阔的步道或者大路,通常会成为整个设计的核心轴线,沿着这条线的两旁,景观元素会有条不紊地展开。

这个轴线可能是直的,也可能是弯曲的,但它给人一种引导感,走在这样的路径上,你不容易迷失。

设计师往往会巧妙利用轴线引导视线,设置不同层次的景观元素,让你走的每一步都有新的发现,始终充满新鲜感。

别看这些看似简单的布局,它们其实蕴含着深刻的设计哲学。

2.层次感的打造空间的层次感,简单来说就是让景观看起来既有深度,又不显得单调。

你可能会觉得,好好的一个大草坪,为什么设计师要在上面加一些小山丘或者设置不同高度的植物?其实这就是在营造层次感。

当你在平坦的地方走着走着,突然看到一个小小的山丘,或者沿着小路走进一个深深的小树林时,你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深入”的感觉,仿佛空间无边无际,充满了无限的探索欲。

这种“深”是通过不同高度、不同规模的元素组合起来的,打破了平面上的单一感。

真正的好设计,是让你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一种丰富的空间体验,而不是让你觉得走在一条没有尽头的直线。

3.尺度感的平衡你在大城市里走,常常会遇到那种宽阔的大街,旁边是高楼林立,抬头一看几乎看不见天。

那种感觉,往往会让人觉得压抑。

基于景观格局优化农业园区规划与设计——以江苏省射阳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为例

基于景观格局优化农业园区规划与设计——以江苏省射阳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为例

基金项 目: 省农村 环境综 合整 治技术 开发 与示 范 项 目( 江苏 编号 :
2 00 2 。 0 5 1 )
作者简介 : 何
萍( 90 ) 女 , 18 一 , 湖南永兴人 , 在读硕士生 , 研究方 向
为景观 生态 与 城 乡 生 态 规 划。T l ( 2 83 9 7 ;E—m i e: 0 5) 3 17 8 al :
引入农业园区规划中去 , 把两种规划思路进行融合 ,
通过 景 观格局 优 化来 对 农 业 园 区进 行 规 划 , 到整 达
调发展 的需要以及 良好生态环境质量 的建设 , 根据 开发 区规划的指导思想 、 目标 定位 , 按照生态优先 、 资源优化 、 对外开放 、 协调发展等基本原则 , 参照 区 内现有的 自 然和社 会经济基础及土地利用现状 , 可 将开发区分为临 海工 业 园、 色农 业 园、 特 生态 旅游 园、 现代物流园 、 生活 服务 区等 5 功能 区( 1 。 个 图 ) () 2 道路系统规划 : 根据 园区内建设现状 , 合理规划 道路 网络系统( 1 。 图 )
维普资讯
—--


14 — 9 . . — —
江苏农业科学
20 年第 5 06 期
基 于景观格局 优化农业 园 区规划与设计
— —
以江苏省射 阳外 向型农业综合开发 区为例
何 萍 ,卞新 民
( 南京农业 大学农学 院, 江苏南京 2 0 9 ) 10 5
带。一般是分为核心区、 示范区 、 辐射区。功能分区 后, 根据用地要求等因素对园区土地利用规划 , 规划 交通道路 , 对各个功能区域进行组织和联系 , 确定各
用地 的大小 与范 围 。最 后根 据土地 适宜 性等 要求 对

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

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

景观生态学论文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专业:景观建筑设计1001班学生姓名:***学号:**********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摘要:选取沈阳建筑大学为研究区域,运用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质理论对校区进行了景观结构的定性分析,并根据景观功能差异,进行了景观斑块分类,在此基础上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对校园景观空间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

关键词:高校校园景观结构空间格局景观规划高校校园景观是在自然景观基础上,通过人类活动的改造重塑出的独特景观类型。

作为城市景观中一种独特的人工景观,校园景观独有的景观空间格局改变了原有的地表形态和自然景观,人类系统成为景观中最主要的生态组合。

本文在对高校特有的景观结构的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景观空间格局的定量分析,总结出高校校园景观中不同的景观类型内部以及景观类型之间的结构特征,并提出高校校园景观规划、建设的合理化建议。

1、校区概况沈阳建筑大学坐落于东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辽宁省省会,历史文化名城──沈阳。

本校区位于沈阳浑南新区,占地面积1500亩,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

这是一个用水稻、作物和当地野草,用最经济的途径来营造一个校园环境的案例,景观中应用了大量的水稻和庄稼,并通过旧材料的再利用,试图对庄稼、野草和校园做一个重新的认识。

2、校园景观设计特点1大量使用水稻和当地农作物作,和乡土野生植物(如蓼、杨树),为景观的基底,显现场地特色。

不但投资少,易于管理,而且形成独特的、经济而高产的校园田园景观。

收获的稻米——“建大金米”目前以被作为学校的礼品,赠送给到访者。

2便捷的路网体系。

遵从两点一线的最近距离法则,用直线道路,连接宿舍、食堂、教室和实验室,形成穿越于稻田和绿地及庭院中的便捷的路网。

3空间定位:重复的九个院落式建筑群,容易造成空间的迷失,景观设计需要解决这一问题。

为此,应用自相似的分形原理,进行九个庭院的设计,使每个庭院成为空间定位的参照,使用者可以通过庭院的平面和内容,感知所在的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