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省优课评比心得体会

观摩省优课评比心得体会
观摩省优课评比心得体会

观摩江苏省第20届青年教师优课评比心得

江苏省第20届青年教师优课评比在百年老校常州局前街小学举行,我有幸参与了本次活动的学习,收获颇多。现将几点感想总结如下。

一、注重方法渗透

“教材只不过是个例子”“用课文教而不是教课文”,教师对教材处理方式的转变说明十多年的课改已经慢慢地走上了正轨,为了发挥教材作为“例子”作用,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揣摩我们通过这一篇课文可以教给学生哪一类的阅读方法。

江阴月城实小的季勇老师执教的苏教版四年级《伊索寓言》时,他设计了通过以一篇文章来带动一类文章的教学思路。

他在教学生读《狐狸和葡萄》时,先让学生感知预言的特点,让学生明白寓言故事和寓意的对应关系后,引导学生重点品读寓言故事部分,通过抓人物的关键的言行举止感受伊索寓言叙事简洁生动的特点。

师: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同学们,这句话,我们就看到了狐狸复杂的内心,你看伊索寓言的语言,多么简洁而生动呀。说这句话之前他也是尽了努力的,我们来替他想想办法,他会想哪些办法就够不上?

生:我觉得他会从旁边搬几块大石头,然后踩在上面。

生:我觉得她会踮起脚尖,然后双手高高扬起,头高高昂起,想去够却碰不到。

师:可是最终还是没有成功,这么多的办法一一写出来了吗?作者用一个字把它们写出来了,是哪个字呀?

生:尽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狐狸够葡萄采用的办法,再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尽”字和刚才够葡萄使用的方法进行比较,让学生感受伊索寓言语言的简练传神的特点。学生通过演、读、说等不同的方式深入感知文本。

在自学《蝉和狐狸》《牧童和狼》这两篇故事时,学生通过抓人物的言行,抓关键词词语感悟形象。

如《蝉和狐狸》一文,学生就能抓住“您”这一尊称感受狐狸的花言巧语;

“扔”字感悟禅的聪明机智。

师:你发现了怎样的一只狐狸呢?

生:狐狸他很狡诈,因为一开始的时候,他还把这个称作您,但是后来当狐狸以为蝉下来了之后,又猛的扑了上去。

师:您是一个尊称,这只狐狸用了几次,你关注到了吗?

生:这个狐狸用了4次。

师:这就叫甜言蜜语。

……

师:可是我们这只蝉可不一般,他是怎么做的呢?

生:他扔了一片树叶,扔下去来试探一下狐狸。

师:你可不要小看这一个扔字,它为什么不扔一朵花一个果子,它偏偏扔了一片树叶。

生:因为树叶和蝉很像。所以这样更容易把狐狸骗了。

生:还有它的颜色也很像。

生:速度也有点像。

……

高邮实小的沈在梅老师执教的《夏洛的网》,就引入了比较法对文本进行探讨:比较“四次织字”,品悟艰辛;比较“配与不配”,品悟成长;比较“为什么帮”,品悟温情。

盐城日月路小学郝晓芳老师,教会学生猜生字读音的几种方法,通过声旁猜读音,借助图画识字,根据字形趣味识字等方法。

老师们在教学中教给学生的方法不全是机械的告知,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进行渗透,这样的课堂就有高度,学生的所学也就有了一定的深度。

教师教一种方法,学生学会一类文章,这样由篇到类的转变才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更高效。

二、有强烈的训练意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认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

际能力。”听、说、读、写的训练一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纵观这十几节课,几乎每一节课上老师都注意这几个方面的扎实的训练。

泰州高港实小焦开慧老师执教的《蜘蛛开店》一课就训练学生讲故事的能力。

师:蜘蛛开店分别是谁来买呢?

生:蜘蛛卖口罩的时候是河马来买口罩,卖围巾的时候是长颈鹿来买围巾,卖袜子的时候是42只脚的蜈蚣来买袜子。

师:你们看,蜘蛛是老板,所以他是卖东西的,那河马、长颈鹿、蜈蚣就是买东西的,那是顾客,当然是来买东西的,那你能再说说这个故事吗?河马到蜘蛛商店…..

生:河马到蜘蛛的商店买口罩,长颈鹿到蜘蛛的商店买围巾,蜈蚣到商店买袜子。

师:说的真好,小朋友,你们把长长的一个故事说成了一句话。

老师引导学生从蜘蛛和顾客两个角度来概述故事,虽然叙述顺序颠倒了,卖和买仅一字之差,但是学生通过训练活化的语言,知道了同一内容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学生在充分的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再次复述故事,因为有了充分的朗读,学生在复述的时候基本能创造性地进行复述,这也是本节课的亮点之一。

在复述第二、第三个故事的时候,焦老师改变了复述的方式——通过师生、生生角色扮演的方式复述。

师:现在我是小蜘蛛,你是蜘蛛老板,我们合作讲故事,好吗?

生:好。

师:爸爸,今天是谁到你的店里买围巾?

生:那是长颈鹿。

师:他长什么样儿啊?

生:只见身子不见头,像大树一样高。

师:什么像大树一样高啊?

生:长颈鹿啊,长颈鹿的什么像大树一样高啊。

师:那你给他织围巾得吃多长时间呢?

生:哎呀,累死我了,足足忙了一个星期呀,哎呀,真是太累了。

师:你才织好那条长长的围巾?哎呦,真是累坏蜘蛛老板了。

二年级的孩子在语言表达方面还不够成熟,但是老师能在学生说话的过程中相机进行引导,不断完善学生的语言表达。

创意复述、角色扮演复述让课堂充满欢声笑语,学生学得轻松自在,语言能力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得到很好的训练。

南师大苏州实验小学张文花老师也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她执教《小毛虫》一课,多次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

如,教师抓住课文中“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这句话来训练学生的表达。

七星瓢虫既会(),也会(),更会();

小蜜蜂既会(),也会(),更会()。

师:七星瓢虫会干什么呀?你来说。

生:七星瓢虫会爬,也会飞。

师:除了会爬会飞,还会做什么呀?

生:吃虫子、捉蚜虫。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七星瓢虫会爬、会飞、会捉蚜虫,哪个本领最厉害?

生:我觉得捉蚜虫最厉害,因为他能保护庄稼。

师:你想一想,如果让你把这三个本领填进去,你怎么填?最厉害的本领应该填在哪里?

生:七星瓢虫会爬,也会飞,更会捉蚜虫。

在训练中学生知道“既会”“也会”和“更会”的关系。教师不仅训练学生的表达,还有意识地对一些句式进行训练。

学生的语言在自然状态下不能自己生长,即使自然生长也是非常缓慢的,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进行行之有效的训练,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能螺旋式的上升。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能根据不同文本的特征设计有效的训练方式。

三、老师的示范作用

管建刚老师说:“教学就是这样,学生不会,你还老在讲讲讲,不如直接做给学生看。学生课文读不连贯,老师说:不要紧,听我读你就知道什么叫连贯了……学生背不出古诗,老师说:不要紧,我背给你听;学生背不出课文,老师说:不要紧,我背给你听……笔画多的字写不好,老师说:不要紧,我写给你看……”

小学生特别需要教师的引领示范——示范朗读、示范写字、示范规范的语言表达……

示范朗读

淮安市实小的苏循波老师执教《天鹅故事》对天鹅破冰时的叫声“克噜——克哩——克哩!”读得让人身临其境。

徐州明城小学陈梦瑶老师执教《带刺的朋友》时,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小刺猬偷枣子这一情节,让我们体会到了一只聪明可爱的小刺猬。

示范写字

写字也是写学生基础中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想写好字,教师首先要写好字。参赛的老师无一不是拥有一手好字的,老师在黑板上一笔一画的写出一手好字,就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要认真研究每个字。

如,陈梦瑶老师对刺左半部分的部件和枣字上半部分两个相似的部件处理得就非常到位。

盐城日月路小学郝晓芳老师,能从字形的演变,让学生对中国汉字的独特魅力产生了热爱之情。

语文课堂承载着发展学生言语、思维、智慧的功能,这应是每一位教师责无旁贷的追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