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右旗草原放牧肉牛寄生虫病的程序化防治

合集下载

探讨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探讨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探讨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牛是重要的家畜之一,但在养殖过程中,牛常常会受到各种寄生虫的侵害,导致生长
发育受阻、生产性能下降,甚至会对牛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对牛常见的寄生虫病进行防
治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就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养牛户提供一些
参考和帮助。

牛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包括肺部寄生虫病、消化道寄生虫病、皮肤寄生虫病等。

在防
治上,主要是要注重预防和控制,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提高牛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才能
有效的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生和传播。

对于肺部寄生虫病,主要是肺吸虫和肺囊虫病。

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改善
牛舍的卫生环境,保持牛舍通风透气,避免湿润、潮湿的环境;二是定期清理牛粪,保持
牛舍的卫生;三是加强对牛的饲养管理,合理补充营养,增强牛的体质和免疫力;四是定
期对牛进行驱虫,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对于皮肤寄生虫病,主要是蠓虫和蝇蛆病。

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一是加强牛圈的卫生
管理,保持牛圈的干燥和清洁;二是定期对牛进行清洗和梳理,及时发现、清除蠓虫和蝇蛆;三是使用防虫药剂对牛进行喷洒和喷洒,杀灭蠓虫和蝇蛆;四是加强对牛皮肤的保护,预防蠓虫和蝇蛆的侵害和滋生。

对于牛常见的寄生虫病,预防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加强对牛的管理,保持牛舍
的卫生,合理饲养管理,定期对牛进行驱虫和防虫,才能有效的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牛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保障牛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希望广大养牛户能够重视
牛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促进牛的健康成长。

浅谈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浅谈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浅谈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牛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包括肠道寄生虫病、肺道寄生虫病和外寄生虫病。

这些疾病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影响了牛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因此,预防和控制牛寄生虫病成为了养殖业的重要工作之一。

本文将从预防和控制三种寄生虫病的角度,谈谈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包括蛔虫病、钩虫病、绦虫病等,这些疾病会导致牛体内营养吸收不良、消化不良等问题,严重时还可能导致牛的死亡。

因此,对肠道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控制非常重要。

预防:首先,要做好牛舍的卫生管理工作,定期清理粪便、换草料和饮用水。

同时,根据牛的年龄和体重,合理制定驱虫计划,选择合适的驱虫药物进行预防。

此外,注重牛的营养和饮水卫生,增强牛的身体免疫力,从而减少牛被寄生虫感染的可能性。

控制:一旦发现牛染上了肠道寄生虫病,应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首先是药物治疗,选择有效的驱虫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注意剂量的准确计算和用药时机的掌握。

对于重症感染的牛,可以采取静脉给药、肌肉注射等方式进行治疗。

除药物治疗外,还应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饲料的质量,增加饲喂次数,保证牛的饮食均衡,避免营养不良,从而提高牛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肺道寄生虫病主要包括肺吸虫病和支原体病,这些疾病会导致牛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牛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

预防:肺道寄生虫病的预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卫生管理,保持牛舍的清洁卫生;二是加强饲养管理,定期进行免疫接种,增加牛的体内免疫力;三是进行合理的环境治理,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四是定期进行肺道寄生虫病的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患病牛只,阻断疫源。

牛的外寄生虫病主要有蜱病、虱病、螨病等,这些疾病会影响牛的生长和繁殖,还可能传播病原微生物,导致牛患上其他疾病。

控制:一旦发现牛染上了外寄生虫病,应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可采取药物浴、喷涂等方式进行防治,选择有效的驱虫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注意用药的时间和剂量。

综上所述,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控制需要做好多项工作,包括加强卫生管理、定期进行免疫接种、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等。

探讨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探讨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探讨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牛是重要的畜牧养殖动物,寄生虫病是牛养殖过程中一个常见问题。

寄生虫病对牛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均有不良影响,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因此,防治牛常见寄生虫病对于保障养牛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1、肠道寄生虫病:包括蛔虫病、牛弓形体病、牛肺吸虫病等。

2、皮下组织寄生虫病:包括切口线虫病和肉眼可见的胆道移行线虫病。

3、血液寄生虫病:包括血小蠕虫病和钩虫病。

二、防治措施:
1、环境卫生管理:维护牛棚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牛粪等废料,防止虫卵存留引起二次感染。

2、排虫药预防:采用科学合理的Integrative Pest Management(IPM)模式,规定合适的排虫药品和施用方式,减少对环境和人畜健康的负面影响。

同时,可选用中草药预防和治疗肠道寄生虫病,效果显著,且没有副作用。

3、健康饲养管理:增强牛的免疫力,提高肠胃消化功能,防止营养不良和体质下降引发的疾病。

适量添加预防性抗生素、维生素等保健品,可有助于维持牛的身体机能平衡和健康稳定。

4、定期检测和监测:及时发现疑似寄生虫病的症状和征兆,严密监测牛体内虫卵和虫体等情况,采取必要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对疾病的控制和消灭具有重要作用。

5、综合治疗:对一些严重的寄生虫病,特别是血液寄生虫病,需要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结合预防、清除和补充营养等方式,帮助牛快速摆脱疾病危害,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防治牛常见寄生虫病是养殖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除了以上几种措施之外,还需要加强饲养管理和关注牛群的健康状况,尽快发现并处理疑似的感染和疾病,保持牛的稳定和生产效益,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放牧牛群泰勒虫病的防治措施

放牧牛群泰勒虫病的防治措施

• 幼蜱或若蜱在病肉牛体吸血时,将带有配 子体的红细胞吸入蜱的胃内后,配子体由 红细胞逸出并变为大配子、小配子,二者 结合形成合子(配子生殖),进入蜱肠管 及体腔各部。
• 当蜱完成蜕化时,再进入蜱的唾液腺细胞 内开始孢子增殖,分裂产生许多子孢子, 当若蜱或 成蜱在肉牛体吸血时即造成感染。
二、流行特点
一、病原
(一)形态特征
• 1、环形泰勒虫
• 寄生于红细胞内的虫体为血液型虫体(配 子体)。虫体小,形态多样,在各种虫体 中以环形和卵圆形为主;典型虫体为环形, 呈戒指状;寄生于单核巨噬系统细胞内进 行裂体增殖时所形成的多核虫体为裂殖体 (或称石榴体、柯赫氏蓝体)。裂殖体呈 圆形、椭圆形或肾形,位于淋巴细胞或巨 噬细胞胞浆内或散在于细胞外。
• 环形泰勒虫病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分布, 在我国内蒙古、山西、河北、宁夏、陕西、 甘肃、新疆、河南、山东、黑龙江、吉林、 辽宁、广东、湖北、重庆、西藏等都有过 该病的报道。
• 环形泰勒虫病在我国内蒙古地区的流行季 节是6月份开始,7月份达高峰,8月份逐渐 平息。
• 耐过的肉牛成为带虫者,带虫免疫可过2.56年,但在抵抗力下降(饲养管理不良、使 役过度、感染其他疾病)时,仍可复发。
放牧牛群泰勒虫病的防治措施
• 放牧牛群常放牧于旷野让其觅食野生杂草, 可以节约养殖饲料成本与开支,在南方水 肥条件好的地方,应充分利用野生自然牧 草资源发展南方草地畜牧业生产。
• 但牛群放牧于山林、山坡、田野、路边等 零星草山草坡,因这些地方常常在蜱虫的 出没,叮咬牛群引发一些寄生虫病。
• 牛泰勒氏焦虫病便是一种,故在放牧季节 要注重泰勒氏焦虫病的防治。
• 瑟氏泰勒虫病在我国的传播者主要是长角 血蜱。
• 这是 一种三宿主蜱,也经变态过程传递。 长角血蜱主要生活在山野或农区,因此本 病主要在放牧条件下发生。

探讨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探讨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探讨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牛是人类重要的家畜之一,但常常受到各种寄生虫病的困扰,这些寄生虫病不仅影响了牛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还可能造成人畜共患疾病的传播。

牛常见的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牛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包括肠道寄生虫病和外寄生虫病。

肠道寄生虫病包括钩虫病、蛔虫病、鞭虫病等,外寄生虫病包括蜱虫病、虱病、舌蚤病等。

这些寄生虫病常常导致牛的消瘦、贫血、腹泻、丧失生产性能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了牛的养殖效益和兽医卫生。

针对牛常见的寄生虫病,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环境管理合理的环境管理是预防寄生虫病的重要措施。

要保持牛舍干燥通风,每天清理牛舍的粪便和尿液,避免粪便污染,减少寄生虫的传播。

合理的放牧措施也是防治外寄生虫病的重要手段,要合理轮牧,定期更换牧场,避免牛长期卧在同一地段,减少外寄生虫的感染。

2. 饲养管理科学的饲养管理是预防牛寄生虫病的关键。

要为牛提供优质的饲料,保证其充足的营养,增强免疫力,提高对抗寄生虫的能力。

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合理驱虫,保证牛的健康状态,减少寄生虫的感染。

3. 驱虫治疗定期的驱虫治疗是预防牛寄生虫病的重要手段。

驱虫药物主要包括化学驱虫药和中草药驱虫药。

化学驱虫药通常效果较好,但易导致寄生虫对药物的耐药性,因此要合理选择药物,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使用说明进行使用。

中草药驱虫药具有绿色无毒、不易产生药物残留等优点,但效果较慢,持续时间短,需要较长的驱虫周期,因此要根据情况灵活选择驱虫药物。

4. 养牛管理好的养牛管理是预防牛寄生虫病的基础。

要加强对牛的定期检疫,认真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病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

做好牛的运输管理,避免过度疲劳,减少应激反应,提高对抗寄生虫的能力。

5. 饲料安全饲料安全是预防牛寄生虫病的保障。

要加强对饲料的检测,保证饲料的质量安全,避免饲料中的寄生虫卵和孢子污染牛的饲料,导致牛的寄生虫病感染。

寄生虫病在牛羊养殖中的防治措施分析

寄生虫病在牛羊养殖中的防治措施分析

寄生虫病在牛羊养殖中的防治措施分析寄生虫病是影响牛羊养殖业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牛羊养殖业都受到寄生虫病的困扰,给牛羊的生长发育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降低了养殖的效益。

对寄生虫病在牛羊养殖中的防治措施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对于保障牛羊的健康,增加养殖业的产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寄生虫病的种类及对牛羊养殖的危害寄生虫病是指寄生在牛羊体内的各种寄生虫所引起的疾病,主要包括园螺、肝吸虫、回肠蛔虫、疥螨、虱螨、细小管蚤、牛马回旋线虫、猪肺线虫等。

这些寄生虫在牛羊的体内生活并繁殖,通过吸食血液、破坏机体组织和影响免疫系统等方式,对牛羊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寄生虫病会使牛羊体重下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毛色暗淡、腹部肿胀、乳汁减少等,严重时还会导致贫血、疲劳、死亡等。

而且,牛羊携带寄生虫的肉和奶制品对人类也有一定的危害,所以防治寄生虫病对于养殖行业的发展和群众的身体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分析为了有效防治寄生虫病,养殖户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寄生虫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受污染的水源、饮水槽、饲料、潮湿的住房和粪便,因此保持牛羊舍环境的清洁卫生非常重要。

养殖户应经常清理牛羊舍内的粪便,保持干燥通风,及时更换饲料和水源,减少寄生虫的滋生和传播,从源头上减少寄生虫的感染。

2.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是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的重要环节。

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安排饲料和饮水,控制饲料中抗生素、防腐剂和激素的使用,避免过度喂养和草料储存不当等导致寄生虫繁殖和传播的行为。

根据不同季节和气候情况,对牛羊进行适时适量的运动和日光浴,增强牛羊的体质和免疫力,提高抵抗寄生虫感染的能力。

牛羊饲养过程中,要加强饮水卫生管理,保持水源干净卫生,减少因饮水受污染而引起的寄生虫疾病。

3.合理使用驱虫药物适当使用驱虫药物是控制寄生虫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季节和养殖的品种选择合适的驱虫药物,并按照药物说明书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使用。

寄生虫病对肉牛养殖业的危害与防控对策

寄生虫病对肉牛养殖业的危害与防控对策

寄生虫病对肉牛养殖业的危害与防控对策寄生虫病是指一类以寄生虫为主要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常发生于动物身上。

对于肉牛养殖业来说,寄生虫病的危害十分严重,它能够引发种种健康问题,从而对肉牛的生产能力和产出质量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因此,如何有效防控寄生虫病已经成为提高养殖效益和保障牛群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

1. 直接造成牛体健康状况的下降寄生虫会喜欢寄生在牛体内,它们一般侵入牛体的肝脏、肺部、胃肠道等部位,危害牛的健康。

当寄生虫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不但会影响牛的食欲和消化功能,还会导致牛出现拉稀、消瘦、吐白沫等症状,牛体内抵抗力下降,易感染其他疾病。

寄生虫还会危害牛的生殖系统,导致牛性功能下降、繁殖能力减弱。

2. 影响肉牛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寄生虫病引发的疾病和健康问题不仅影响肉牛体质,还会直接影响到肉牛的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寄生虫病会导致牛的发育停滞,身体形态不佳,体重增长缓慢等问题,不仅使得养殖成本增加,还降低了肉牛出售的价格和竞争力。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对肉牛养殖造成的危害,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性的防病措施,如下:1. 加强饲料管理和环境卫生管理养殖场应该严格控制饲料源的卫生状况,保证饲料的质量和安全。

此外还需要定期清理,保持养殖场卫生环境干净整洁,可采取措施如定期消杀、粪便等杂物清理等。

2. 使用驱虫药物驱虫药物是防治寄生虫病最常见的方法,可在寄生虫病高发季节定期对肉牛进行驱虫。

兽医人员可以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和牛只状况,制定合理的驱虫计划和措施。

3. 对肉牛实施预防性疫苗接种卫生部门已经推广专门的牛用预防疫苗,可以在养殖场按照规定时间对肉牛实施预防性疫苗接种,有效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的发生。

4. 加强兽医技术培训和管理养殖场需要配备专业的兽医技术人员,制定全面、有效的防病计划,确保养殖场所有工作人员清楚掌握防治寄生虫病的相关知识,提升兽医技术人员的技能和水平,及时安排和实施健康检查和防控措施,有效控制和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

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

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

2020年第11期 吉林畜牧兽医87·草食动物·CaoShi DongWu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靖宝祥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小孤山镇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吉林伊通 1307001 牛皮蝇幼虫病的防治牛皮蝇幼虫病多寄生在牛背部的皮下组织,其可能会导致牛的局部皮肤肿胀,皮肤表皮被穿破,牛的生长与健康因此受到影响。

针对该疾病的防治,一是要加强饲养管理,经常对牛的身体进行检查,尤其是要加强背部皮肤的检查,查看是否有牛皮蝇幼虫寄生,如果发现寄生,要及时的清理。

同时该疾病高发于夏秋季节,因此如果养殖区之前出现过该疾病,可以在夏秋季节进一步加强防治,使用专业药物进行驱虫。

二是可以通过肌肉注射药物防治该疾病,如每50 kg 体重肌肉注射1%的伊维菌素1 mL,或者是注射10 mg 的蝇毒磷。

此外,还可以将相关药物涂抹在牛的背部预防该疾病。

2 牛棘球虫病的防治牛棘球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其主要是由棘球绦虫所引发的,多寄生于肝及肺等脏器之中,犬是该疾病的重要中间宿主。

牛在患病之后食欲明显减退,反刍乏力,膨气,出现消化不良症状,病牛日渐消瘦,并伴有咳嗽、喘息和呼吸困难等不适。

针对该疾病,一方面要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粪便的无公害化处理工作,在养殖区严谨养犬。

另一方面需要保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在该疾病的高发季节要进一步加强防治,尽可能的切断该疾病的传播途径。

针对已经患病的牛,可以使用丙硫苯咪唑按90 mg/kg 进行治疗,一次内服,连续服用2次,或者服用吡喹酮25~30 mg/kg,一次内服,在使用相关药物连续治疗5 d 之后,观察病牛各项症状好转情况。

3 牛边虫病防治牛边虫病是由边虫寄生在牛的红细胞内所引发的一种慢性疾病,该病将会对牛的正常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危害牛的健康,随着病情的加重,牛的消化及代谢机能也将会受到影响。

防治该疾病时,一方面要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环境卫生清洁工作,落实灭蚊、灭蝇以及灭蜱等工作,防止蚊蝇携带虫卵,导致该疾病大规模的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兽医临床 
毫升,肌肉注射。 
心肌炎型除了采取对症治疗法等措施外,还应 
注意供给心肌营养,减轻心肌负担。 
3抗病毒疗法 
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临床上常选用抗病毒药 
物,如“病毒灵”(主要成分为双黄连等)。有条件的 
话可以使用免疫肌蛋白、白蛋白,提高病犬的抗病能 
力,不仅可提高治愈率也可缩短治疗时间。 
4特异疗法 
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和高免血清肌肉注射,早 
期使用可提高疗效。犬群中一旦确诊有犬患有本病, 
应立即隔离,病犬应用单克隆抗体和高免血清康复 
犬血清肌肉注射。单克隆抗体每次为5~l0毫升,血 
清的用量为0.5~1.0毫升,千克体重,康复犬血清为 
0.5~2.0毫升/千克体重,每天1次,连用3~5天,高 
免血清与其他抗菌消炎药同时使用,可提高疗效。 
5护理方法 
禁食。犬细小病毒病在治疗过程中,护理很关 

键,禁食是重要的措施,可使胃肠道得以安静,促使 
损伤的肠黏膜修复。 
投喂。呕吐基本停止后,为了促进胃肠道的功能 
恢复,可投喂微生物制剂,但应禁止食肉、蛋、牛奶制 
品及高蛋白饲料,否则会导致胃肠二次损伤等应激 
反应,体温偏低时,应注意保暖。 
6预防 
疫苗预防。国内生产的犬细小病毒病灭活疫苗 
都与其他疫苗联合使用。使用犬五联弱毒疫苗(犬狂 
犬病、犬瘟热、犬副流感、犬腺病毒、与犬细小细病 
毒)时,对3O~90日龄的犬注射3次,90日龄以上 
的犬注射2次即可,每次间隔为2~4星期,每次注 
射1个剂量(2毫升),以后每半年加强免疫1次。 
消毒预防。日常消毒每星期l~2次,犬群暴发本 
病后,应及时隔离,对犬舍和饲具,用2%~4%苛性钠, 
1%福尔马林,0.5过氧乙酸或5%~6%次氯酸钠反复 
消毒,保持每天1次。对无治疗可能的犬,应尽早扑 
杀,焚烧深埋。 

巴林右旗草原放牧肉牛寄生虫病的程序化防治 
朝格巴连日胡 宗泽君2 马 山 黄国成2 陈 雷’ 石 岩2 
(1.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农牧业局内蒙古赤峰025150,2.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内蒙古赤峰024031) 
巴林右旗草原放牧肉牛的寄生虫病种类多,感 染率高,感染强度大,分布广,危害重,是制约肉牛产 业发展的因素。寄生虫病不仅使肉牛生长发育受阻, 产品质量下降,给养殖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 某些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还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根据本地区草原放牧肉牛寄生虫病的发生及流 行特点,以预防保健为主,采用程序化防治技术最大 限度地控制肉牛寄生虫病的发生,是促进肉牛生产 健康发展和保障广大牧民身体健康的必要措施。 1发病概况 巴林右旗是以畜牧业为基础经济的牧业旗,畜 牧业产值占农牧业总产值60%以上,是全旗农牧民 收入的主要来源。到2013年6月末,全旗牲畜总头 数192.8万头只,其中肉牛存栏13.5万头,受市场的 拉动,肉牛产业一直处于上升趋势。长期以来,寄生 虫病严重制约着草原放牧肉牛的发展,不仅给广大 牧民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威胁着牧民的 身体健康。 1.1种类、感染率及优势虫种 区系调查表明,巴林右旗草原放牧肉牛寄生虫达 
62种,分别隶属于3门、5纲、4目、21科、34属,平均 
带虫率达85%以上,优势种为牛皮蝇蛆、肝片形吸 
虫、胃肠道线虫、牛痒螨和牛泰勒焦虫,其感染率分 
另0为23.53%~82.09%,57.10%~75.00%,56.50%~83.56%, 
5.O0%~1 8.50%,3.O0% ̄28.10%。 
1.2危害 
放牧肉牛寄生虫的危害主要是消耗体内营养物 
质,给机体造成机械损伤,导致肉牛生长缓慢,饲料 
报酬降低,或因缺乏营养而死亡。寄生虫病还可引起 
肉牛生产性能下降,产品品质降低,传播传染病等, 
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的存在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的 
威胁。据调查分析,巴林右旗肉牛因寄生虫感染每年 
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可达500 700多万元。 
2程序化防治 
2-1防治对象 
肉牛的外寄生虫, 蝇、蚊、虻等。肉牛的内 一些线虫、肝片吸虫、绦 包括螨、蜱、蝇蛆及虱、 
虫,主要包括胃肠道线虫 
绦虫的幼虫,还有一些在 

养殖技术顾问2013.11 
兽医临床 
特殊环境下发生的原虫病,如牛环形泰勒焦虫病等。 
2.2药物选择 
埃维菌素类药物的主要特点是广谱、高效、低 
毒、经济实用,用于肉牛体内胃肠道线虫病和体外寄 
生虫病的防治,常用药物有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和多 
拉菌素等。 
柳胺类药物的特点是驱虫谱广、高效、较安全, 
临床上可用于体内线虫、绦虫、肝片吸虫及体外蜱、 
螨、蝇蛆等寄生虫的驱杀。“肝蛭净”(主要成分为三 
氯苯唑)用于驱治肝片吸虫。“贝尼尔”(主要成分 
为三氮脒)用于杀灭牛焦虫。 
将埃维菌素类药物、柳胺类药物分别与丙硫咪 
唑或丙硫苯眯唑制成混合制剂,抗虫谱更广,几乎覆 
盖了除牛原虫以外的所有常见寄生虫,是肉牛体内、 
外寄生虫病防治较为理想的药物。 
2.3环境控制措施 
尽量避免在有感染性虫卵或感染性幼虫的草场 
放牧,在草场比较宽松的条件下,根据寄生虫的发育 
规律,可以轮牧,避免牛、羊感染寄生虫。特别注意牛 
群不应到低洼潮湿的草场放牧,严禁肉牛饮死水。保 
证肉牛饲料及饮水的安全卫生,饲料加工调制的各 
个环节要防止被寄生虫污染,定期对饮用水进行虫 
卵检查,确认无寄生虫污染后方可使用。 
采用药杀、火烧、兴修水利、利用天敌等办法杀 
灭外界环境中寄生虫的中间宿主,通过粪便堆集发 
酵,粪便晒干作燃料,粪便放人沼气池等方法杀死粪 
便中虫卵和幼虫。 
加强饲养管理,及时对牛舍进行消毒,杀灭各种 
虫卵,及时对舍内的寄生虫如某些硬蜱、虱和蝇等进 
行驱杀,防止虫媒性寄生虫病的暴发。 
2.4制定防治程序 
通过区系和季节动态调查,在查清本地区病原 
种类,流行规律,优势虫种的基础上,确定肉牛生存 
环境,以牛体控虫和药物程序化驱虫为重点,制定出 
适宜本地区肉牛生存地理环境的防治程序,选择广 
谱、高效、安全、价廉的驱虫药物进行适时防治。 
3驱虫程序与技术要点 
3.1以胃肠道线虫为优势虫种的驱虫程序 
以胃肠道线虫为优势虫种的驱虫程序于每年的 
2月、6~7月、11~12月份期间进行驱虫,药物可选用 

I m—q l、 'JIU坐/ 1u~J 
3.2以肝片形吸虫为 

以肝片形吸虫为优 
3月、8-9月期间、11月f; 

养殖技术顾问2013.11 

的 
肝 

蛭净”,剂量为10毫克/千克口服。外界环境杀灭中 
间宿主的适期在每年4月末~5月初、7月、9月和11 
月上旬,螺蛳春季出土、产卵和冬季人土前进行,方 
法是暴晒灭螺。 
3.3牛泰勒焦虫病的防治程序 
在发病流行区于每年的5月份注射牛焦虫裂殖 
体胶胨细胞苗,对发病的牛可肌肉注射“贝尼尔”, 
剂量为7毫克/千克,每天1次,连用3-4次。 
综合防治包括圈舍环境灭蜱和牛体灭蜱,圈舍 
环境可用有机磷类药物于每年4~5月份和10~1 1月 
份进行喷洒灭蜱,牛体灭蜱可于每年12月至第二年 
2月份选用有机磷类药物药浴,皮下注射碘硝酚或伊 
维菌素类药物。 
3.4牛皮蝇蛆和牛瘁螨等外寄生虫的防治程序 
在每年的9月末~l0月期间选用伊维菌素或阿 
维菌素等药物以0.2毫克/千克剂量,皮下注射,隔 
7~10天再注射1次,在牛痒螨常发的牛群应在每年 
的5月份再进行1次防治。 
3.5牛皮蝇蛆、肝片形吸虫、胃肠道线虫和牛 
痒螨混合感染的驱虫程序 
选用埃维菌素类药物、肝蛭净分别与丙硫苯咪 
唑按上述剂量合用,驱虫时间为每年2月、7 ̄8月期 
间、9~1O月期间和l2月份。 
3.6程序化防治要点 
放牧肉牛程序化驱虫,要保证密度,重点是防治 
肉牛常见的体内、外寄生虫病。除了按程序驱虫外, 
犊牛于断奶前后进行1次保护性驱虫。育肥牛要于 
育肥开始前和育肥中期(育肥开始2个月左右)进 
行2次驱虫。针对螨病的防治,应间隔7~10天再进 
行1次。新引进牛在隔离期间应进行1次驱虫。 
4防治效果 
连续多年对草原放牧肉牛寄生虫采取综合手段 
进行程序化防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抽测表明,全 
旗肉牛寄生虫感染率由85%降至15%左右。经程序 
化防治后的牛群胃肠道线虫虫卵转阴率达90%左 
右,肝片形吸虫虫卵转阴率达100%,牛皮蝇蛆死亡 
率达100%,肉牛因病死亡率从1.5%下降至0.2%,对 
巩固本地区绿色牛肉产品基地的地位和提高肉牛养 
殖效益发挥了显著作用。 
草原放牧肉牛寄生虫程序化防治,改变了传统 
的防治方法,提高了综合防治效果。由零星自发治 
疗,间断治疗改为有组织,有计划的多年连续的预防 
性治疗,实现了放牧肉牛寄生虫病防治由单一被动 
向综合科学化模式的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