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N总线的电能质量检测系统通信设计

基于CAN总线的电能质量检测系统通信设计
基于CAN总线的电能质量检测系统通信设计

南宁供电局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715944549.html, 南宁供电局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作者:卢亮 来源:《科技与企业》2012年第22期 【摘要】电力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将通信资源管理和通信网综合监视等功能进行集中 整合,在电力通信网系统维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述了电力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功能架构及应遵循的技术原则,然后结合实际项目,探讨了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现方法。 【关键词】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功能架构;技术原则;设计实现 一、建设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电力通信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网络运营市场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随着广西电网的建设和发展,广西电力通信网逐步形成较大规模的网络,包括传输网、交换网、接入网、监控网等各专业网络。而南宁供电局作为广西电网最大的一个供电局,所辖通信设备种类数量繁多,网络结构复杂,承载业务丰富,给实际的网络运行维护带来了很大困难。如何优化运维效率、有效提升运维水平等等,成为南宁供电局电力通信网系统维护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建立集中化资源管理机制,同时建设面向业务和面向专业用户服务的运行维护系统才能有效改善现状。 二、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总体结构特点及技术原则 电力系统中的通信网络实际上是为电力行业所专有的,是专用的通信网络,这是与一般电信运营商的通信系统最显著的差别。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础是数据库,电力系统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也不例外。所有针对资源的查询、统计、调度方案设计、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等,都是通过资源管理应用软件对数据库中的资源映像数据进行运算来实现的。电力系统拥有的通信资源可概括划分为:物理资源和空间资源两部分;资源管理系统中的“网络资源”三大基本属性,即资源的存在性,使用性和动态性,它对于电力系统的通信网络资源同样适用。建立电力系统通信网络资源统一的管理平台,必须紧紧围绕网络资源以上三个基本特性。 (一)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及功能架构 基于一体化网络建模的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对光缆、传输、接入网、数据网等系统,机房、电源环境等各类通信系统的资源数据进行管理。系统分为数据层、平台层和应用层。数据层的信息通过设备网管的数据数采与人工录入等方式进入数据库,通过标准接口传送到数据服务模块进行数据交换,向资源管理系统平台层和应用管理模块提供动态数据,向资源管理系统

中兴基站设备故障处理指导书

中兴基站设备故障处理指导书 V 1.0 网优中心系统分析部 2010年2月

版本说明

目录 前言 (5) 告警级别说明 (5) 紧急告警 (6) 硬件狗或LICENSE文件非法。 (6) 主要告警 (6) 未探测到CCM/BDM/CBM。 (6) PWRD485通信链路断。 (7) BTS掉站。 (7) 一次电源电池充电压过高。 (7) 一次电源电压过低。 (7) GPS处于搜星状态。 (8) GPS天馈开路。 (8) GPS卫星丢失。 (9) E1底层误码率高。 (9) PPP_UID链路中断。 (9) 第一条中继线错误。 (10) 检测到A BIS口E1连接变化。 (11) 温度告警。 (11) 机房烟雾告警。 (12) 次要告警 (12) PPM板异常或不在位。 (12) PSMB的+5V无输出告警。 (13) PSMB异常或不在位。 (13) PSMC异常或不在位。 (13) PSMD板异常或不在位。 (13) SAM板上DC-DC电源模块无输出告警。 (14) PPP链路HDLC故障。 (14) PPP链路故障。 (14) 中继线不可用。 (14) 背板拨码开关被改变。 (15) 未探测到CHM。 (16) 未探测到PA。 (16) 未探测到RFE。 (16) 未探测到TRX。 (17) 无法探测到GCM。 (17) CCM检测到GPS状态异常告警。 (17) CSM自检未通过。 (18) RFCM数据链路告警。 (18) RFIM数据链路告警。 (19) 未探测到RTR。 (19)

PA关断。 (19) PA去使能。 (20) 低功率告警。 (20) TRX反向链路RSSI低告警。 (21) 反向RSSI偏高。 (21) 未探测到FCE。 (22) 风扇故障告警。 (22) 湿度传感器没有安装或已经损坏告警。 (22) 湿度告警。 (23) 防雷器告警。 (23) 提示告警 (23) GPS长时间预热。 (23) GPS天馈故障。 (24) 时钟模块处于预热状态。 (24) 网元中单板已插,但OMC未配置。 (24) 未探测到SAM。 (24) 中继告警指示信号。 (25) HDLC通道不可用。 (25) 中继信号丢失。 (25) RFCM自动定标失败告警。 (26) TRX射频频综异常。 (26) RFE接收链路LNA过欠流。 (26) RFE低功率告警。 (26) 过去15分钟中继链路误码水平超过阈值。 (27)

简述电力系统通信设计

简述电力系统通信设计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电力通信网的特点,介绍了电力通信设计应满足的特性和电力通信设计一般采用的通道技术类型。 关键词:电力系统通信设计 0、引言 电力通信网是电力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核心支撑系统。它同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合称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三大支柱。电力通信网是由光纤、微波及卫星电路构成主干线,各支路充分利用电力线载波、特种光缆等电力系统特有的通信方式,并采用明线、电缆、无线等多种通信手段及程控交换机、调度总机等设备组成的多用户、多功能的综合通信网。 1、目前电力通信网的特点 (1)要求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电力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及国民经济有着重大的影响,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是电力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电力生产的不容间断性和运行状态变化的突然性,要求电力通信有高度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2)传输信息量少、种类复杂、实时性强。电力系统通信所传输的信息有话音信号、远动信号、继电保护信号、电力负荷监测信息、计算机信息及其他数字信息、图像信息等,信息量虽少,但一般都要求很强的实时性。目前一座110kV 普通变电站,正常情况下只需要1到2路600-1200Bd的远动信号,以及1到2路调度电话和行政电话。 (3)具有很大的耐“冲击”性。当电力系统发生事故时,在事故发生和波及的发电厂、变电站,通信业务量会骤增。通信的网络结构、传输通道的配置应能承受这种冲击;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各种应急、备用的通信手段应能充分发挥作用。 (4)网络结构复杂。电力系统通信网中有着种类繁多的通信手段和各种不同性质的设备、机型,它们通过不同的接口方式和不同的转接方式,如用户线延伸、中继线传输、电力线载波设备与光纤、微波等设备的转接及其他同类型、不同类型设备的转接等,构成了电力系统复杂的通信网络结构。 (5)通信范围点多且面广。除发电厂、供电局等通信集中的地方外,供电区内所有的变电站、电管所也都是电力通信服务的对象。很多变电站地处偏远,通信设备的维护半径通常达上百公里。 (6)无人值守的机房居多。通信点的分散性、业务量少等特点决定了电力通信各站点不可能都设通信值班。事实上除中心枢纽通信站外,大多数站点都是无

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标准技术方案

供电局电能质量实时监测系统 技术方案 南京华瑞杰科技有限公司 二OO九年四月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1) 第二部分主站系统技术规范 (2) 1、系统设计目标 (2) 3、系统平台设计 (4) 3.1、系统总体设计思想 (4) 3.2、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5) 3.3、系统逻辑结构 (6) 3.4、系统硬件拓扑结构 (7) 3.5、系统软件平台 (8) 4、系统功能组成 (8) 4.1、维护工作站子系统 (9) 4.2、前置采集子系统 (9) 4.3、数据处理子系统 (9) 4.4、数据分析应用子系统 (9) 4.5、报表管理功能 (12) 4.6、二次安防子系统 (12) 4.7、W EB浏览 (13) 4.8、PQDIF接口 (13) 第三部分装置技术规范 (14) 3、监测装置的功能 (16) 3.1监测功能 (16) 3.2显示功能 (17) 3.3通讯接口 (17) 3.4设置功能 (18) 3.5统计功能 (18) 3.6记录存储功能 (18) 3.7触发功能 (19) 3.8对时功能 (19) 3.9 报警功能 (19) 4、监测装置性能及技术指标 (19)

4.1电能质量数据处理 (19) 4.1.2分析数据 (19) 4.1.3统计数据 (20) 4.1.4日报数据 (20) 4.1.5事件数据 (20) 4.1.6允许误差限 (20) 4.2电气性能要求 (21) 4.2.1电源电压 (21) 4.2.2电压信号输入回路 (21) 4.2.3电流信号输入回路 (21) 4.2.4功率消耗 (21) 4.2.5停电数据保持 (21) 4.2.6气候环境条件 (21) 4.2.7可靠性 (22) 4.3结构、机械性能 (22) 4.3.1结构 (22) 4.3.2机械性能 (22) 4.4电磁兼容性 (22) 4.5绝缘耐压性能 (23) 5、功能表 (24) 附件:HRJ704终端物理结构及面板定义 (25) HRJ703终端物理结构及面板定义 (30)

基站故障处理流程规范方案

基站故障处理流程规范 1.概述 1.1编制背景 为进一步规范移动基站处理流程,及时处理基站发生的故障,保证基站故障设备能够在最短时间得以恢复及对网络指标的影响降到最低,特制定基站故障抢修指导手册,以便基站维护人员发现、处理、分析故障问题提供参考。 1.2编制单位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西有限公司鹰潭分公司网络部 1.3指标要求 按照基站维护服务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基站维护人员在接到设备障碍通知后,应及时到现场处理。 1.4处理原则 1.维护人员应按“先室内,后室外,先软件,后硬件”的原则进行故障处理工作, 即在排除电力、光缆中断的因素后,再进入基站处理故障,在排除软件 吊死、数据丢失等软件原因后,再对调、更换硬件。 2.在充分了解故障信息的情况下,尽量缩短故障处理时长,更换需更换且 仅需更换的板件。因此,接到故障通知后,应根据通知内容对故障进行

预判断,以便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定位真正的故障点,避免错误信息误导,延长故障恢复时间。 3.维护人员在故障处理过程中,需协调其它部门或单位解决问题时,应立 即展开协调并向上级报告相关进展情况。 4. 对载频,主控板,传输板等故障处理应禁止在网络指标考核 (8:00-11:00,18:00-20:00)时段进行处理

2.故障处理流程

3. 基站故障分类及参考处理步骤 3.1基站载频退服 步骤1:先要求机房查看载频信令是否激活,即是否处于WO状态。如果载频信令没办法激活或已激活,整个BCF也已重启,但载频依然退服,则带上对应型号的载频。 步骤2:到站后,若扇区没开跳频,则闭掉一块正常工作的载频,将故障板件和它对调。若扇区开了跳频,则先叫机房闭站。 步骤3:对调后,重新集成,观察载频是否能正常工作,如果故障随着载频走,则用新板更换故障载频;如果故障依然存在原位置,则可能与载频硬件无关,需重新定位故障点。 步骤4:故障恢复后,处理板卡标签和固定资产变动,签好出入登记本以及故障处理记录,离开基站。 3.2基站因停电退服 步骤1:维护人员接到停电通知后,首先需询问当地电力公司,看该基站附近是否在做电力抢修,如果电力公司确定是在做电力抢修,详细了解将停电时长及恢复供电时间。 步骤2:在得到确切的时间后,根据基站固定资源调查表,或平时巡检表的信息,判断电池组的持续供电时间,如果电业局确定能恢复供电的时间很短,远小于电池组的安全供电时间,则不必带油机前往基站发电,但需每隔1小时跟踪

通信联络系统设备故障抢修应急预案

设备故障抢修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建立健全我矿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应急工作机制,提高应对我矿突发时间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保证应急通信指挥调度工作的需要,确保我矿通信的安全畅通,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①矿区重大通信事故 ②矿生产、生活区特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③矿下达的重要通信保障应急保障任务 三、工作原则 在矿党委、行政的领导下,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工作坚持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严密组织、密切协同,快速反应、保障有力的原则。 四、组织机构和职责 应急组织机构:成立矿通信联络系统保障应急领导组,办公室地点设在矿监控室 组长:安全矿长 副组长:监控主任 成员:监控室全体工作人员 职责: ①监控室负责全矿井上、下通信联络系统线路及设施的日常维护、检修、保养工作,保障通信联络系统的畅通运行。

②负责全矿内部通信联络系统线路及设备、设施的安装敷设与拆卸工作 ③负责矿备用通信联络系统设备、设施的管理与保养工作 ④负责与接入的通信运营商的联络与沟通工作 五、预防和预警 矿通信保障应急办公室要从制度、技术实现、业务管理方面建立健全通信网络安全的预防和预警机制。 ①预防机制 日常工作中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思想素质、增强忧患意识,加强对通信联络系统网络的安全检查和消除安全隐患,加强通信重点保障目标的监管,做好线路与设备的维修保养,定期进行线路检测,及时排除通信设备、设施的故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②预警监测 监控室要与矿各有关部门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为通信联络系统故障的反馈搭建“绿色通道”,加强日常维护,及时发现预警信息。 ③预警行动 当监控室获得通信联络系统预警信息后,应立即通知通信联络系统保障应急组,由通信联络系统保障应急组部署通信联络系统保障应急工作的应急措施,并通知通信维修小组做好预防和通信保障应急工作的各项准备工作。 通信维修小组在获得预警信息后,应对预警信息加以分析,按照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孙毅,唐良瑞,龚钢军 (华北电力大学信息工程系,北京102206)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能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其取决于发电、输电、供电和用电方,关系到各方的利益,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的网络化是一种必然趋势。该文给出一种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实现方案,使得电力部门可以及时、详细、精确地掌握电力系统电网的电能质量状况,正确、合理地评估电网的电能质量水平。 关键词:电能质量; 虚拟仪器; 在线监测 中图分类号:T M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4897(2004)1720060204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电能的使用面临着一种新的问题:一方面是电能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是社会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在电能使用中实现质和量的统一。电能质量的问题,取决于发电、输电、供电和用电方,要保证电力系统电网的电能质量,必须由电力部门和接入电网的广大电力用户来共同维护,因此为了切实维护电力部门和用户的合法利益,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净化电气环境,必须加强对电力系统电网电能质量的监测和管理。 目前,电能质量的监测方式主要有三种:设备入网前的专门检测、设备使用中的定期或不定期检测和在线监测。由于电能质量问题的特殊性,前两种监测方式的监测数据不能全面和准确地反映出电力系统电网的电能质量信息,因此电能质量监测应该采用在线监测。电能质量在线监测技术是严格按照《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 《电能质量三相允许不平衡度》、 《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偏差》和《电能质量暂时过电压和瞬时过电压》等六项电能质量国家标准,通过利用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设备对电力系统电网进行在线监测,从而连续收集、记录和存储电力系统电网的频率偏差、电压偏差、电压波动与闪变、谐波、三相不平衡等稳态信息,以及电压跌落、电压骤升和电压中断等暂态信息。 随着对电能质量问题的日益重视,电力部门希望通过在电力系统电网中的各等级变电站和特殊点安装专门的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并且组建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力求实时、精确地测量电力系统电网的电能质量 ,分析电能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时采取技术措施来改善电力系统电网的电能质量。为了适应电力部门的需求,本文给出一种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案,以供参考。 1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 1.1 系统简介 本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为分层分布式系统,以计算机技术、虚拟仪器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依托,通过将电网中的各监测站点连成整体,实现了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的网络化。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提供给电力部门大量实时、精确的电能质量数据信息,为电力部门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保证[1]。由于目前大量变电站已经接入本地局域网,而且通过局域网通信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可靠性,本系统利用现有的局域网来组建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当然,也可选用串口或调制解调器的方式组建监测系统。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由数据监测子系统、通信子系统、服务器子系统三部分构成。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 Fig.1 On2line m onitoring system of power quality 06第32卷 第17期 2004年9月1日 继电器 RE LAY V ol.32N o.17 Sep.1,2004

智能电力通信网管控系统研究

智能电力通信网管控系统研究 发表时间:2016-08-29T09:45:02.633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12期作者:马静勇 [导读] 职能电力通信网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它是一个技术集中、通信设备品种众多的异构型网络。 马静勇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电力通信网主要作用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是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能够提高通信资源的有序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因此,对通信设备及通信业务进行集中化、智能化监控,对通信运维工作进行闭环化、流程化管理,形成智能化、综合化、自动化的电力通信网智能管控网络,是提高工作效率,保障通信设备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本文对智能电力通信网管控系统构架、管控系统的功能、应用软件功能构架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基于Web层次化的智能电力通信网管系统体系结构。 关键词:智能化;电力通信网;管控系统;基于Web层次化; 职能电力通信网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它是一个技术集中、通信设备品种众多的异构型网络。随着电力通信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通信在电网生产中重要性地位的不断提高,如何进一步改善电力通信运行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是电力通信系统面临的难点问题之一。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建立一个智能通信网管控制系统来进行整个通信网络资源和业务的综合管控。 1.通信综合网管系统 TMN是 ITU-T 提出来的关于网络管理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是网管领域的热门话题。TMN的基本概念是提供了一个有组织的网络结构,以取得各种类型的操作系统之间以及操作系统与电信设备之间的互联。它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管理网络,是各种不同应用的管理系统按照TMN 标准接口互联而成的网络。电力通信网综合网管系统采用 TMN 功能体系结构来设计,在逻辑分层上采用国际流行的四层模式,各功能层与网管的功能模块的关系参见图1-1。下面对 TMN 功能体系的逻辑分层和管理功能进行简要介绍。 图1-1 网管功能与模块的关系 当使用 TMN 体系结构为电信业务活动提供管理能力时,必须根据不同的管理重点和要求,将管理环境按专业特点分成多个层次,每个层次具有不同的管理目标和技术需求。TMN 的逻辑分层体系结构如下:网元管理层、网络管理层、服务管理层、业务管理层。网元管理层(EML)在单个或分组的基础上管理每个网元,并且支持对网元所提供功能的抽象化。网元管理是网管系统的基础,它负责向上级的网络管理层提供不依赖于厂商的网元描述。这一层主要是面向设备、单条电路。包括:数据接入、数据采集系统。其直接的结果是实现对设备的监测、维护、管理,同时提供数据转换接入功能支持上层管理系统。 网络管理层(NML)在网元管理层(EML)的支持下负责网络的管理。负责提出一种网络资源和功能相对独立的技术观点,以便服务于管理层。 服务管理层(SML)也叫业务管理层,涉及并负责服务的合同方面,这些服务正在向客户提供,或者适合向潜在的新客户提供。服务管理层中的一些主要功能是业务申请处理、申告处理和开列清单。 事务管理层(BML)与最高管理部门的所有决策有关。该层涉及整个网络及其管理系统的专有权。为防止对其功能性的访问,B-OSF (事务管理层运行系统功能)一般不支持 x参考点。 2.智能通信网管控系统结构 智能通信网管控系统的总体架构蓝图参考了TMF的eTOM和ITU-T的TMN中的相关描述,总体功能架构如图2-1所示,其核心功能平面是质量与维护管理和资源与网络管理两个横向的管理视图,它与网络运行分析、综合呈现门户两个平面共同构成立体的管理功能框架,各平面的各个功能组件共同构成立体化的体系架构模型。 智能通信网管控系统的功能域分为四大功能组: 质量与维护管理功能组:其主要功能包括业务保障和运维管理; 资源与网络管理功能组:其主要功能包括网络资源管理、综合网络管理应用环境和专业网管(NMS、EMS)等; 网络运行分析功能组:其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公共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共享管理、数据整合管理、数据应用管理;综合呈现门户功能组:其主要功能包括统一认证和单点登录、综合展示等。

电网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电网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发表时间:2018-06-19T10:45:57.31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作者:李娟 [导读] 摘要:对于当前电网电能质量监测出现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针对DSP和ARM以及ZigBee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电网电能质量的监测系统,并且对当前系统架构进行了建立,硬件方案以及软件设计。 (国网清徐县供电公司山西太原 030400) 摘要:对于当前电网电能质量监测出现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针对DSP和ARM以及ZigBee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电网电能质量的监测系统,并且对当前系统架构进行了建立,硬件方案以及软件设计。 关键词:DSP ZigBee 电能监测 伴随着工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多种非线性的负荷和非对称性以及冲击性用电设备得到了多方面的使用,这种情况出现了很多的谐波干扰,严重的对于电网电能自身的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实时有效的去对电网自身的电能质量给予监测,其对于确保电力系统自身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有着一定的意义。当前的电网电能质量监测系统都是使用有线形式去对监测数据进行传输,其使得在一些比较特殊的环境条件下去进行布线产生了极大的困难, 并不容易进行需要的维护。对于上述产生的问题, 设计了将DSP和ARM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技术作为基础的一种电网电能质量的监测系统,其能够对电网电能自身质量其智能的在线监测给予有效的实现。 1 系统架构 1.1 ZigBee技术 ZigBee技术可以说属于一种近距离和较低复杂度,还有低数据速率以及低功耗和低成本的一种双向的无线通信技术,其主要是使用IEEE802.15.4无线标准的新一代无线传感器的网络系统。ZigBee网络自身有着自动的组网和自动路由以及自愈的功能,其自身能够在工作在2.4GHz的免执照的频段,使用调频以及扩频技术有着时延短和节点容量比较大的优点。并且2.4GHz无线信号其自身在强磁场和高电压环境里的传播有着较强的性能,数据的传输能力非常强大的,自身有着较高的可靠性,可以说其实对电网电能质量无线组网监测给予实现的一种有效的处置方案。 1.2 系统原理 通过电压和电流传感器构成的电压电流的检测电路,把被检测的高电压和大电流信号去转变为适宜的A/D变换的小信号,其自身景观滤波之后将其送到A/D转换器完成模数的转换。DSP数字信号处置器去对A/D转换结果进行读取并同时去对有关电能的质量参数进行有效的分析,完成运算以及处理,处理的具体结果使用ZigBee无线传感网络去将其传送到ARM的控制模块中,使其能够完成对数据进行的处理存储以及显示,使得电能质量参数能够实时的被监测到。电网其自身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1 电网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架构示意图 2 硬件设计 2.1 信号采集处理模块 信号采集的处理模块主要是通过电压电流去对电路和滤波电路以及A/D转换器电路与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以及外围电路共同构成的。 SP数字信号处理器采用TI的TMS320F2812芯片,这是一款高性能,低功耗,32位定点数字信号处理器。最高150MHz的工作频率为在短时间内实时控制和完成复杂算法提供了充足的条件。高性能的32位CPU包括16×16位和32×32位乘法累加器操作。,16×16位双乘累加器,可完成64位数据处理,高精度处理任务。具有丰富的硬件资源,片上Flash,ROM,RAM,定时器,多用途通用输入输出接口GPIO和仿真接口JTAG。支持TI的eX-pressDSPTM实时开发技术,TMS320DSP算法标准和CCS集成开发环境,为软件开发提供便利的环境。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算法优化可以提高测量精度,并且使用外设接口资源可以有效降低电路的复杂性。 电压电流检测电路采用南京奇华公司生产的VSM025A电压传感器和CS040G电流传感器。传感器产生的噪声干扰由一个二阶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进行滤波。 A / D转换器选用TI高性能模数转换器ADS8364,具有6通道同步采样的16位高速并行接口,具有2.5V基准电压,低功耗和高采样率。 ADS8364的6个通道用于采样三相交流电压和电流。 ADS8364的数据端口D0-15和EOC分别连接到DSP的数据端口D0-15和外部中断INT1。 ADS8364的时钟信号由DSP控制。 DSP响应ARM控制模块的指令,控制ADS8364执行A / D转换,读取转换数据,执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和相关的电能质量参数计算,实现电压和电流信号的采集和处理。 2.2 ZigBee无线收发器模块 ZigBee无线收发器得模块主要使用的是ZigBee芯片CC2530和CC2530其属于TI公司支持ZigBee协议的一种系统芯片,集微处理器以及无线收发器是融合在一体的,可以说其属于业界标准非常标准的一种增强型的8051MCU内核还有与IEEE802.15.4规范相一致的2.4GHz的无线收发器。其中还包含了定时器以及可选32/64/128/256KB的Flash存储单元,并且还对于串行通信的接口以及UART接口还有21个可编程I/O引脚给予了丰富,并对于硬件资源简化了电路设计给予了丰富,CC2530和DSP主要是通过其自身的不同的串口去完成所需要的数据传输。无线收发器电路主要使用的是CC2530数据手册里所提供的一种比较典型的应用电路,天线主要是选择PCB天线[2]。 2.3 ARM控制模块 ARM控制模块主要是通过键盘和LCD显示,以及存储器还有ARM芯片以及外围的电路共同的构成。其自身应该进行实现的功能主要有:使用ZigBee网络使其能够对DSP发送控制的指令,接收并且对DSP中进行传送的数据给予保存,同时还需要对于其自身接收到的电能质量的相关参数还有电能参数给予有效的显示。 系统使用三星公司进行生产的ARM9系列的S3C2440处置器芯片,S3C2440主要使用的是16/32位RISC的处理器,其自身主要有外部的存储器与控制器和LCD控制器,以及USB的控制器,还有SD接口,以及4通道DMA与3通道UART、2通道SPI和24个外部中断源以及超过130个

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及应用

113 目前,在通信网络规划、建设、维护中,资料数据都以竣工资料、工程图纸等纸介质或独立的计算机存储文件方式保存。新并网设备及新电路的开通、运行电路的调整、故障抢修、报表统计分析仍旧依靠传统的手工方式完成,使得工作效率低下、管理标准不统一、数据准确性差。现在的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发展的需求。建立一个统一平台,实现对汕头供电局通信资源的管理尤为重要。系统的建成将直接影响到通信网络的高效运行维护,通信资源的准确、快速调度,并为通信网络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因此,系统的建设应关注整个通信网中的物理资源、逻辑资源以及业务资源,着重应用于通信网的运行维护管理,服务于电网的生产与企业 的经营,兼顾通信网的规划设计和工程的建设。 1 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结构 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由硬件结构、软件基础架构及软件功能模块共同构成。 1.1 系统硬件网络结构 汕头供电局通信网资源系统的硬件支撑平台主要应由相应的网络设备、主机系统、终端设备及安全设备组成。硬件平台架构如图1所示: 通过配置一台数据库服务器、一台应用服务器、一台TMIS(通信管理信息系统)服务器以及多个管理客户端,通过交换机组建成一个专用的网络,客户端工作站通过访问应用服务器,实现对电 力通信资源的维护和管理。再配置两台数据采集服务器,通过接口适配器与网管系统连接,实时采集 网管系统的数据并及时更新到后台数据库中。 图1 硬件架构图 1.2 系统软件体系结构 在电力通信资源管理平台中,采取基于J2EE的三层体系结构。整个系统分为三层:数据存储层、逻辑处理层和界面层。图2给出了系统的总体体系 结构模型: 图2 通信资源管理系统软件体系结构图1.2.1 数据存储层主要存放资源管理系统中涉及的所有数据以及数据间的信息关系,同时还保存了系统运行和管理所需要的一些数据,包括用户 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张伟亮 (广东电网公司汕头供电局,广东 汕头 515041) 摘要: 为了提高电力通信网络运行维护高效性,保证通信资源的准确及快速调度,并为通信网络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汕头供电局建设了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系统对通信网中的物理资源、逻辑资源以及业务资源进行了管理。文章从系统的结构、系统规划建设、资源数据的清查录入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如何保证系统的生命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建设;物理资源;逻辑资源;业务资源中图分类号: TN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8-0113-032012年第28期(总第235期)NO.28.2012 (CumulativetyNO.235)

OSEK网络管理系统

OSEK 网络管理系统运行机制分析 2.1 OSEK 网络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 OSEK网络管理系统应用于嵌入式汽车通信网络,管理网络当中各个ECU之间的通信,提高网络的通信效率。该系统运行于OSEK操作系统平台,并且兼容各符合类的OSEK操作系统[2]。OSEK网络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了标准的系统调用,它支持两种接口来使用这些系统调用:应用程序和站管理任务。 2.1.1 OSEK 网络管理系统与其它OSEK 组件关系OSEK/VDX 技术委员会目前所制定的OSEK 规范,主要是OSEK 操作系统、OSEK COM 通信系统、网络管理。图2-1 描述了OSEK 的结构模型及OSEK 网络管理组件与之交互接口。 图2-1 网络管理接口环境 1.站管理 它通过依赖于系统的算法,应用程序可以查询NM组件当前网络的状态和配置。一般情况下,用户需要定义一个专门的站管理组件作为应用程序与网络管理之间的接口。如果一个NM标识的网络节点是无效的,那么站管理组件能够提供一个缺省值消息给应用程序,以便应用程序能够在缩减的功能的模式下能够继续工作。NM规范没有定义特定的站管理组件。 2.网络管理应用程序接口 NM组件提供了许多标准的API服务,站管理组件通过这些标准的API服务可以对NM组件状态进行初始化、控制和查询。标准的API服务分为通用服务、直接NM服务、间接NM服务。 3.交互层接口 这个接口是由COM组件的交互层提供的,它只向间接网络管理提供服务,并且对应用程序来说是不可见的。 4.网络管理特定协议算法

网络管理可以应用于基于CAN,VAN,J1850,K-BUS等的物理网络,对每一种物理网络都有一种特定协议算法与之对应。 2.1.2 OSEK 网络管理系统的分类 应用程序功能需求的多样化和具体系统通信能力要求的不同,要求网络管理系统也呈现多样性,来满足不同系统的网络通信管理要求。根据OSEK网络管理标准,把OSEK网络管理系统分为两个类型: (1)直接网络管理,支持网络配置管理,网络状态管理,网络睡眠协商,数据管理,错误管理,操作模式管理等 (2)间接网络管理,包括统一监控周期的间接网络管理和非统一监控周期的间接网络管理,支持网络配置管理,网络状态管理,错误管理,操作模式管理等,不支持网络睡眠协商而采用主从方式广播睡眠。两者具有相同的网络管理功能,都是基于对应用程序消息的监控,其区别在于,非统一周期的间接网络管理在监控应用程序消息时,监控周期采用各个应用程序对应OSEK COM里的IPDU的死限监控周期[3],而统一周期的间接网络管理在一个周期内对所有的应用程序消息进行监控。一个ECU节点可以同时具有以上两个版本的网络管理或多个同一版本的网络管理并存,用来管理多个网络,而各个网络管理系统相互独立且互不影响。 2.2.7 直接网络管理的睡眠协商 一般情况下ECU 有正常操作和节电模式。为了保护电池的能量,NM必须决定何时关闭节点。直接NM 提供一个协商机制负责与网络相连的所有节点在同一时刻进入睡眠,如图2-11 所示。切换到睡眠模式需发送睡眠请求消息和睡眠应答消息来同步完成,但只需一个节点来发送睡眠应答。 (1) 应用程序调用GotoMode(BusSleep)要求总线进入睡眠。节点下一次接收ring 消息时,NM 组件将发送睡眠请求域为真的ring 消息,进入NMNormalPreSleep 睡眠前准备状态。 (2) 如果在LimpHome 模式下接收,则发送睡眠请求域为真的limphome 消息,进入NMLimpHomePreSleep 睡眠前准备状态。 (3) 当睡眠协商正在进行时,如果必须发送alive 消息,那么发送的alive 消息的睡眠请求域置为真,进入睡眠前准备状态NMNormalPreSleep。 (4) 当ring 消息已经在逻辑环中完成一周传输,所有接收网络管理消息的睡眠请求域都为真,并且当前网络状态允许睡眠时,发出睡眠请求的第一个节点开始发送睡眠请求和睡眠应答都为真的ring 消息,并设置睡眠等待报警,其余节点如果都进行了睡眠请求,当收到睡眠应答为真的消息时,也要设置睡眠等待报警。 (5) 当各个节点的睡眠报警出现时则进入睡眠状态。 (6) 当前节点处在睡眠等待状态NMTwbsNormal 或NMTwbsLimpHome,如果收到睡眠请求域不为真的消息,则返回睡眠前准备状态。 (7) 当应用程序调用GotoMode(Awake)或收到数据链路层的唤醒信号,则睡眠节点将被唤醒。

教你一分钟详细了解电力系统通信(图)

教你一分钟详细了解电力系统通信(图) 电气专业毕业之后便进入电网公司从事电力系统通信工作5年,作者嘱托英大君给新员工朋友们带个话:学习好和工作干好是不同的概念,任何学历,任何经历,在工作面前一律平等。所以我有八个字与大家共勉:踏实干活,抬头看路。 近期“互联网+”概念炒的火热,英大君思来想去,“互联网+”对电网意味着什么?首先是电网的互联网化、或者智能化,电力系统通信在这个过程中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平时不常被提及的电力系统通信主要做什么、都有哪些设备呢?让我们一起解开它的神秘面纱。 本文将从电力通信中常用的设备说起,向大家概括性地介绍下电力通信的大致情况,不打算大篇幅讲通信原理,旨在通过此文,让即将从事电力系统通信岗位的新员工,能够从一个系统框架的角度去认识电力通信设备,少走一些弯路。 为什么要有电力系统通信? 电力系统通信为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提供全面的支撑,如调度和站用内线电话,2M及光纤通信等。其主要作用是为保护、自动化等设备提供优质可用的通道,供站与站之间的设备进行通信,并将站内信号上传到局端。 听起来好像很复杂的样子,那么 他们是如何工作的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了解电力通信中常见的设备。 首先来认识一下电力通信的最常用设备:配线架。如果用电力系统的概念来解释这个名词,就是通信系统用的母线。依照通信方式的不同,分为音频配线架、数字配线架和光纤配线架,英文简称分别为VDF、DDF、ODF。

1配线架 音频配线架(VDF) 如下图所示,此为站内常用的音频配线架。它的作用是连接用64k速度传输的设备。

如上图所示的打满线的第一排端子,通常被称为是设备侧,通向PCM(后文将有介绍)。 如上图所示,第一排下口零散分布的一对一对线,则是通向站内的自动化设备,视通信方式的制定而选择接入对应的端子。用户侧常见设备:自动化所用的调度、集控主备用设备、站内电话、计量电话、调度直通和集控直通电话。 一般情况下,现场工作是将站内所有的用户设备通过一根网线或是多股电缆传送至VDF,并在VDF的一排打满,然后再通过音频线跳接至相应的端口。以前有些老站也是通过端子排挂到综合配线柜上再跳接的办法。具体如何接线,视现场条件和运行方式的规定而调整。 数字配线架(DDF) 虽然是换了种形式,但实质上的作用和VDF类似,也是有设备侧和用户侧,设备侧通常指的是光端机,用户侧则主要是指带着业务的PCM设备,以及少量的调度数据网路由器。

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广东电网500kV变电站35kV侧电容器组谐波监测系统二期项目设备及系统技术条件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2010年05月

目录 1总览 (3) 2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4) 3前置服务技术要求 (9) 4系统通信 (12) 5电能质量监测终端结构、机械及防雷抗干扰要求 (13) 6硬件配置和要求综述 (14) 7安装和配置 (14) 8培训 (14) 9技术监督与验收 (15) 10技术保障 (15)

广东电网500kV变电站35kV侧电容器组谐波监测系统二期项目 设备及系统技术条件 1 总览 1.1 概述 本项目是广东电网500kV变电站35kV侧电容器组谐波监测系统的扩建工程,对全省范围内指定的变电站电容器组的参数进行在线实时监测,当指定的监测参数超出设定条件时,系统能及时启动报警、接点动作输出功能及录波等功能。 电容器组谐波监测系统按结构可分为二层:第一层是分布在各变电站的监测装置,具有实时监测及快速越限报警功能;第二层是装于前置服务器的监测系统后台,用于实现对各监测装置的远程管理、实时显示监测数据、越限事件报警及录波、收集各监测装置的数据并存入前置数据库、提供历史数据查询。 目前广东省电力谐波监测站已有500kV变电站电容组侧谐波监测系统(一期)在运行,它的变电站侧采用加拿大PML公司的ION7650监测装置,监测系统后台管理软件采用PML公司的ION Enterprise。 为实现监测数据资源的共享与再利用,一期系统前置服务器将监测数据通过前置数据库导入到广东电网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PQVIEW后台数据库中,利用PQView较为完善的数据管理分析功能,实现广东电网500kV变电站35kV侧电容器组谐波监测系统历史数据与广东电网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历史数据的统一管理、分析、查询、存储及报表制作,进一步扩大广东电网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有效监测范围。 参考上述做法,本期扩建工程要求变电站电容器组监测系统设备供应商保证PQView能准确读取、分析及存储本项目招标系统前置数据库的所有历史监测数据。即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应满足系统现有后台PQView的数据接口要求,数据交换采用IEEE1159.30的PQDIF格式。此外,装置应提供满足IEC61850技术规范的数据接口。 监测装置应具有继电器输出接点,输出接点用于报警或控制输出,其输出动作逻辑可灵活设置,即监测装置应能根据设置的触发条件和输出方式起动外接设备。 变电站电容器组监测系统的监测装置应能在指定的被监测参数超出设定限值时,及时启动输出接点进行报警;具体设置触发条件和输出方式将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并作定时检查调整。 为满足监测变压器中性线直流电流及以后监测参数扩展的需要,电容器组监测系统还应具有4~20mA模拟量的输入、采样及存储功能。 为便于进行系统的运行维护,新扩建部分在运行维护、系统及设备故障检查分析、系统功能扩展与升级等方面应与现有系统保持相关技术的一致性、兼容性及技术的延续性。 1.2 拟监测的站点 二期项目的监测设备拟装于11个变电站,共75个电气监测点。对于一个监测点,我们把三相电压称为一个电压通道,三相电流称为一个电流通道。 电能质量监测装置将使用站内交流监测回路的CT和PT。目前PT二次侧典型的输出形式为

电业局电力通信网网管系统管理办法

电业局电力通信网网管系统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电业局电力通信网网管系统管理,确保安全稳定运行,根据《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华中电网通信运行管理规程(试行)》、《四川电网调度管理规程》、《四川电力通信网运行管理规程》,结合电业局电力通信网网管系统的实际情况而制定,为电业局电力通信网的提供制度保证。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电业局通信网管的维护管理(包括各级传输网络、交换网络、接入网络及支撑网络等)。 第三条电业局电力通信网网管系统管理实行以下原则: (一)实行专人负责制,由专人进行管理。 (二)主机实行专机专用原则。 (三)操作维护实行分级管理原则。 (四)网络连接必须满足“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要求。第二章网管系统的操作维护分级 第四条电业局电力通信网网管系统操作维护是系统管理员用户。 第五条电业局电力通信网内一个独立的网管系统只设定一个系统管理员用户,可设定多个系统维护员用户、系统操作员用户和系统监视员用户。 第六条网管系统管理员用户根据所履行的职责范围设定系统维

护员用户、系统操作员用户和系统监视员用户的权限,系统维护员用户和系统操作员用户均以实名方式登录网管系统进行操作,系统监视员用户可以使用同一个公用用户名。 第三章网管系统的操作维护职责 第七条系统管理员的职责 (一)网管系统的全面管理。 (二)网管系统的配置。 (三)系统网元的创建、删除、连接。 (四)网管数据通道DCC/ECC 的配置。 (五)增加、修改、删除低级别用户。 (六)各级用户口令的初始设置。 (七)操作日志管理。 (八)事件设置/性能门限的修改。 (九)修改网元告警等级。 第八条系统维护员的职责 (一)对网管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 (二)可以新建或删除系统维护员以下级别的用户。 (三)业务配置数据的修改。 (四)新建或拆除电路数据。 (五)电路数据删除、修改操作。 (六)网元设备板卡复位操作。 (七)访问和备份网管系统数据。

电力通信网综合监控管理系统建设

电力通信网综合监控管理系统建设 电能是我国能源供应中重要的组成,为了更好的保证能源的供应,电力企业在不断进行改革,在进行改革的同时,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电力企业在管理方面在不断的实现信息化和现代化,在电力通信业务方面也得到了提高,对营销、继电保护和调度的自动化都是非常有帮助的。电力通信业务水平的提高是需要电力通信网络的配合的,电力通信网在使用中实现了对电力系统运行的综合监控管理,而且在使用的时候非常的可靠和稳定。 标签:电力通信;综合监控;管理 电力企业为了更好的发展,在电力通信网络方面进行了快速的发展,使得传输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现了光纤通信和微波通信,同时还有很多的其他通信方式。电力通信网络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调度的网络交换、行政的网络交换、调度的数据网络交换。近年来,电力通信网络在发展的过程中分布的地域是非常广的,这样就使网络环节增多,设备在使用的时候出现了种类非常多的情况,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使得通信网络在管理方面要面临的问题更加的复杂。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的做好电力企业的管理工作,一定要加强通信网的监控管理措施,这样更能保证电力企业的各项业务得到更好的发展。 1 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1.1 管理日报报表 通信网络管理系统可以对日志报告进行很好的管理,对报表的内容进行生成,同时进行修改,统计报表数据,制作报表,打印报表都是可以通过通信网络管理系统来进行实施的。系统可以对报表中所需要的数据进行采集,然后制定成表格,再通过不同形式的表格形式来进行存储,然后在根据时间情况来进行报表的生成。系统在运行的时候主要是提供了管理人员的日常管理所用的一些应用,在系统中,生产的日志是可以自动进行填写的,这些数据可以作为交接班的数据。日志报表主要包括的内容就是系统是否出现了故障,在出现故障的时候是否进行了预警,同时对故障进行统计,对调度的指令和重要的数据进行记录。 1.2 实现实时监控 系统在运行的时候可以实行实时的监控,在进行监控的时候可以对被监控的对象、数据以及子系统和被监控的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才状态进行监测,在监测的时候对被监测对象的性能参数和设备的使用状态也可以进行反映。监控功能在进行工作的时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系统可以对被监测是电路、设备以及电源进行遥控操作,在遥控操作的时候有图像化的界面遥控,将多方面的遥控都放置在同一个画面中,可以同时对多个监控的目标进行控制,在操作上能够更加的方便。操作人员在工作的时候可以对监控对象的操作遥控时间等信息进行存储,方便以后查阅。系统可以对被检测的电源的电压和电流以及温度情况进行遥测,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