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军长征看当代青年的理想信念

从红军长征看当代青年的理想信念
从红军长征看当代青年的理想信念

从红军长征看当代青年的理想信念

长征的胜利,锻造出了不朽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力量,对于青年理想信念的树立有着指导作用。

长征精神被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二是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三是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四是因地制宜、审时度势的革命现实主义精神,五是服从组织、顾全大局的革命全局主义精神。简单来说就是“乐观、进取、坚韧、奋斗”八个字。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思想观念开放化的新形势下,我们当代青年不仅要理解和领会长征精神,更要将其继承和弘扬。

当年红军战士在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下长途跋涉,克服千难万险,翻越重重高山,穿过茫茫草地,跨过条条大河,忍饥受冻,历经艰辛终于胜利会师。在复杂环境成长起来的当代青年,只有具有和长征精神一致的理想信念和事业追求,肩负起当代青年必须肩负起的责任,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庄严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才能不被眼前的困难和挫折打倒,奋发成才,做一个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

长征途中,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士兵,无不体现出顾全大局、牺牲个人利益以实现集体利益的精神品质。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

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把食物留给别人,把饥饿留给自己。这启发当代青年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先公后私、先集体后个人,使当代青年懂得自我价值应在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发展关系中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长征一路,战士们没有衣服、没有鞋子、没有帐篷、没有食物,就自己动手,用兽皮做衣服,用稻草编草鞋,用野菜树皮充饥,抱成一团相互取暖。种种艰辛在战士们的艰苦奋斗精神下都成为过眼云烟。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正是当代青年所需要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精神力量使我们青年实现理想、立志成才的必要条件。

青少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其肩负的责任之重大不言而喻,学习长征精神,从长征精神中汲取营养作为自己的理想信念,对当代青年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重大的意义。

长征精神给予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长征精神给予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长征的胜利,锻造出了不朽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对于长征精神的认识,有很多独到的精辟见解。浙江日报总编辑杨大进认为:“第一个方面从政治信仰上去理解它,我的体会一条是坚持党的领导,一条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来搞革命、搞建设;第二个方面是世界观、人生观的问题,对党员来讲,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问题;第三个方面是道德的追求和人格的塑造,这就是集体主义的精神、团结互助的精神,是不怕艰苦拼搏的精神。这三条相互融合在一起。”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思想观念开放化的新形势下,我们当代大学生不仅要认真了解共和国的历史,理解和领会长征精神,更要将其继承和弘扬,形成新的长征精神。一、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其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确立人生价值取向的最高准则。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人们行动持久的精神动力。当年红军战士之所以能够长途跋涉,征服千难万险,翻越空气稀薄、终年积雪的重重高山,穿过人迹罕至、沼泽遍布的茫茫草地,跨过激流汹涌、难以渡越的条条江河,吃草根,咽树皮,忍饥受冻,历经艰辛,最终胜利会师,创造出惊天动地的业绩。其首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革命理想的执著追求,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不移的信念。正是有了这样的信念,红军将士才有了精神支撑和动力,激励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勇往直前。在复杂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只有具有远大理想信念和坚定的事业追求,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动力,不被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所击中,不被社会的丑恶现象所迷惑,不被眼前的困难和挫折打倒,坚定自己的价值追求,奋发成才,奉献社会。二、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长征精神就是人民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高于一切,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全局利益高于局部利益的精神。长征谱写出了一首红军战士精诚团结,顾全大局,共同奋斗的集体主义英雄凯歌。集体主义价值观使大学生们懂得自我价值只有在与他人、集体、社会发展的关系中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否则,自我价值的实现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当代大学生在培养自身集体主义价值观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正确认识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划清正当的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的界限。在一些大学生看来,提倡集体主义就是泯灭个性、否定自我,强调集体利益就是否认个人利益。正确认识集体主义、转变思想,首先就要实事求是地分析过去几十年对集体主义的宣传和解释上的偏颇之处,正确认识集体与个人的辩证关系。集体主义在强调集体利益时,并不抹杀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它强调集体利益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积极性的发挥,强调个人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的义务感和责任心,在贯彻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时,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维护个人的尊严、价值和权利,并努力促进个人的进步和发展。 2、摆正金钱在人生追求中的位置。这是当今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培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对此,应该正确看待金钱问题。金钱并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金钱获得再多,也不能等同于一个人价值的完全实现。大学生不应当将获得金钱作为自己人

长征精神在当代中国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背面”看长征精神及其当代中国发展中的作用80年前红军长征胜利,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的伟大壮举。 80年后我们为实现“两个一百年”走在新的“长征”路上。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长征过程成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在当下我们更多的是从正面分析这种精神,以及其在当代中国发展中的作用。在我看来,长征精神的光芒下是一种痛。痛到了灵魂深处。这种痛在我们发展的过程中是鞭策,是刻骨铭心的教训。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在我看来,长征精神背后的痛,应该和长征精神达到同等的地位。精神的高度越高,痛的也越铭心。长征精神和长征的惨痛教训是一体的,老一辈革命先烈们在惨痛教训中展现的精神,鼓舞和激励我们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但是我们不能只看到精神本身,不能只认识到精神的高尚。探究长征精神在中国发展中的地位就必须清楚的认识这一惨痛教训。 所以说长征精神在当代中国发展中的作用是: 警示世人! 在我看来长征是中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的伟大壮举。然而这一壮举,是迫不得已而为之。研读历史,长征发生的背景是在反围剿失败的前提下,不得不进行北上抗日这一战略转移政策。 失去主动性我党无奈的进行被动的战略转移。正是这种无奈对我们起到了警示的作用。从我党自身来看,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导致了长征的开始。左倾的思想导致了反围剿的失败。在以长征精神为指导,走在新长征路上的我们同样要避免这种左倾的错误。 以史为鉴,在长征精神的警示作用下我们,走在今天的长征路上。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杜绝生搬硬套他国经验教训。如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所说:“实事”就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实验阶段性总结报告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实验 阶段性总结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课程改革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这一课程结构上的调整是本次新课改的重要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课也成为新课改的亮点。它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它为积累和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新课程标准要求: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我校申报的子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模式和教学模式”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的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实施除了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外,还对学生的发展带了多方面的变化: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彰显和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提高和发展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它给学生带来的这些变化是任何一门学科课程无法替代的。同时,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如:实施模式单一化:传统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多是围绕“探究性学习”而来的,至于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综合合实践活动非指定领域极少涉及;教学模式单一:综合实践的教学模式日益趋向简单的模仿,

呈现千篇一律的趋势。因此,对于创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模式和教学模式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通过研究课题,我们期望能达到这样的实验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和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 2、通过课题研究,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律,构建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体系。 3、通过课题研究,将“综合实践活动”及“师资建设”整合起来进行研究,即以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全方位关注为特点,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提高教师驾驭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和水平为切入点,整体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水平和课程建设。 4、通过课题研究,将综合实践活动和信息技术进行有机整合,积极探索如何通过活动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得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5、通过课题研究,进行综合时间课程的评价方式的研究、积累实践经验,制定“学生评定手册”及“教师评定手册”,构建合理的评价模式,使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相配套。 6、通过课题研究,让学生学习采集信息,资料等素材的方法,并学会整理和利用获取的素材,运用多学科知识撰写实践报告和制作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课题研究实验的思路: 任务驱动——做中研;学科整合——综合研;主动探索——自主

长征精神对检察职业精神的启示

长征精神对检察职业精神的启示 红军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先进性之魂,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检察职业精神是我们从事检察工作工作必备的精神,加强检察职业精神建设,既是推进检察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做好检察工作的关键所在。如果说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史诗,那么它也是我们检察职业取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资源。 一、红军长征精神与检察职业精神各自的内涵 红军长征集中体现了实事求是、独立探索的精神,具体体现在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和对党的坚定信念,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和不惜付出一切牺牲,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互助友爱的高尚品德,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等几个方面。长征精神的凝聚向心价值、感召激励价值、规范导向价值、教育塑造价值都对我们检察职业精神有着深远意义。 检察职业精神,是指检察人员在从事检察工作,处理各种法律、人际、社会关系,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中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精神。围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当代检察职业精神应当包括:忠于党,忠于人民和法律,忠于本职,遵守检察机关的各项规章制度。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一切职能都围绕这一性质展开,这就使得检察职业精神与生俱来就有忠诚、为民、公

正、廉洁的特性。检察职业精神不仅是党和人民对我们的要求和期望,也是我们全体检察人必须追求的职业信仰。 二、长征精神对于检察职业精神的价值意义 检察职业精神体现了新时代检察干警的崭新风貌,是保障检察职能充分发挥的精神财富。它能极大促进检察事业的进步,对于推动检察工作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长征精神应当贯穿于我们的工作中,其价值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凝聚向心价值。加强检察职业精神建设是检察机关的职责要求。检察职业精神依据检察职能产生,又服务于检察职能。检察职业精神作为检察文化的重要部分,是检察干警的思想之魂、行为之基,检察机关的责任也要求检察干警在工作中能保持良好的检察职业精神。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构,必须着力加强职业精神建设,为促进检察工作的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思想和组织基础。从源头上来看,长征精神为检察职业精神的培育提供了凝聚向心力。 二是教育塑造价值。加强检察职能建设是党和人民的期盼。加强检察职业精神建设,进一步强化忠于党、服务人民的观念和能力,进而促进检察机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大局,为构建和谐社会更好地发挥服务作用。这既是党赋予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使命,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长征精神就像一面旗帜,为检察职业精神的培育恰如其分地发挥了教育塑造作用。 三是感召激励价值。加强检察职业精神建设是当今时代的呼唤。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检察机关进

小学的军训作文700字3篇

小学的军训作文700字3篇 小学的军训作文700字3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的军训作文700字3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的军训作文700字篇1 听说再过一星期就要军训了,我又兴奋又难过,为什么呢?兴奋是因为可以和同学一起体验军训生活,和同学们一起睡觉;难过是因为我要离开自己温暖的家一周,去陌生的军营,还要离开我的外婆、外公…… (一)痛苦的军训 “哎呀”,“哎呀”,“累死我了”同学一个个小声嘀咕。为什么要小声嘀咕呢?还用说吗,怕教官呀。不过,我还是庆幸自己的教官不是怎么很凶,要知道别的教官更凶,不听话,用帽子打他们,大声责骂他们……我吓得心惊肉跳。最痛苦

的是我脚底痛得难受,每走一步就像脚底扎了一根刺一样。 这时,陈心远微弱地喊了一声“报告”,我们都把目光投向了陈心远,她转过身来说自己很难受。这时,我发现她脸色苍白,连嘴唇都变成白色了。教官让她先坐一坐,她一摇一晃地挪着脚步,那么沉重,突然她“啪”的一声倒下了,教官连忙扶起她,让她坐下。 军训真痛苦! (二)有趣的军训 “咦,牟兆晴怎么不在”我问乌兰。乌兰摇了摇头,这时,金元铭叫了起来:“牟兆晴没来!”教官这才发现少了个同学,他便叫了个同学去把牟兆晴叫回来。过了一会牟兆晴回来了,教官要她去跟我们一起训练。说时迟,那时快,牟兆晴放声大哭起来“哇——哇——”看上去好悲伤(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她哭,平时她可是个坚强的人,从来不哭),教官这可慌了,不知怎么办才好,赶忙让她回了寝室里。同学们这可都闹了起来,有的说我的脚也痛啊,我的肚子也痛啊,还有的说教官看见她哭了就不让她训练了……教官说了一声:“那你们都哭吧!”同学还真的都哭了起来“哇——”(不过是装的),我可不哭,我在旁边哈哈大笑呢!“好了,好了,别闹了!”教官喊了起来(看来他已看出我们是装的),同学都不再闹了,这场风波就这样平息了。 军训真有趣!

长征精神的深刻启示

要夺取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必须有党的坚强领导核心和正确的思想路线。要使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闯出一条符合中国社会实际的崭新道路。党要领导革命事业不断走向胜利,就必须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远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始终保持崇高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要取得民族独立与解放,保障国家安全与发展,必须建设一支听党话跟党走、忠实履行历史使命的人民军队。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华夏大地上谱写的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在人类历史上竖起的一座代代传颂的无畏丰碑。长征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宝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激励我们不断前进。(一)长征,是党和红军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生存危机下被迫进行的大规模战略转移。党领导红军战胜了征途中的一切艰难险阻,最终夺取了长征的胜利。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加快侵略中国的步伐。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最紧迫的任务。可是,蒋介石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在对日实行妥协政策的同时,调集重兵“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苏区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的第五次“围剿”,中共中央被迫率领红军主力实行战略转移。中央苏区的丧失,改变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格局。在国民党军重兵逼迫下,战斗在大江南北的红25军、红四方面军和红2、红6军团分别先后撤离苏区,实行战略转移。长征,就由局部发展成全局性的战略转移。在不断加剧的民族危机下,红军的战略转移,已经不是单纯为了保存革命力量,而是同时负有建立抗日的前进阵地,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发展,以实现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转变的伟大历史使命。党和红军在长征中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长征途中,“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可谓步步险关,处处绝境,稍有不慎,就可能全军覆没。然而,党和红军最终经受住了血与火的严峻考验,一路闯关夺隘,勇敢前进。从1934年10月10日长征开始,到1936年10月22日长征结束,各路红军在长征中总行程达6.5万余里;先后进行了600余次重要战役战斗,其中师以上规模的有120余次,牺牲营以上干部432人;共计歼灭和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俘敌2万余人,打破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红军还战胜了自然界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先后跨越了近百条江河,其中包括赣江、湘江、乌江、大渡河、金沙江等激流汹涌的著名大川;征服了约40座名山险峰,其中包括20余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皑皑雪山;穿过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上百平方公里茫茫草地。在此期间,我们党还纠正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战胜了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主义。尽管付出了兵力损失达3/4的重大代价,但红军最终实现了会师西北的战略目标,取得了长征的胜利。长征的胜利,不仅使党和红军克服了严重的生存危机;也为挽救民族危亡,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促成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开创了中国革命的崭新局面,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长征的胜利,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共产党和红军的罪恶企图,向世人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的。各路红军会师西北,使党中央实现了对全国红军的统一领导和指挥。红军整体合力的形成,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意义十分重大。长征的胜利,保存了“中国革命的精华”。不仅造就了一大批善于治党治军治国的宝贵人才;更重要的是,在浴火重生的伟大斗争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脱颖而出,并且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这一切,标志着党开始走向成熟。长征的胜利,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红军以英勇无畏的斗争,将被迫进行的求生存转移,转变为开赴抗日前线的伟大进军,在华北的抗日前哨地区建立起前进的阵地,鼓舞和坚定了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心,促进了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为挽救民族危

长征精神给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长征精神给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胜利不止是历史的转折点同时它给我们留下了无比珍贵的长征精神——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精神力量。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思想观念开放化的新形势下,我们当代大学生不仅要认真理解和领会长征精神,更要将其继承和弘扬,形成新的长征精神。 一、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其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确立人生价值取向的最高准则。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人们行动持久的精神动力。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动力,才能激励红军将士们克服种种困难,勇往直前。在复杂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只有具有远大理想信念和坚定的事业追求,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动力,坚定自己的价值追求,奋发成才,奉献社会。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把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 二、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长征精神就是人民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高于一切,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全局利益高于局部利益的精神。长征途中,红军在党的利益、民族利益和小团体利益、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士兵,无不表现出顾全大局,牺牲个人利益,维护集体利益的精神品质。集体主义思想反对一切“个人至上”、“个人中心”和“个人神圣”的个人主义理论。它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真正体现,当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先公后私,顾全大局。也就是说,集体主义价值观使大学生们懂得自我价值只有在与他人、集体、社会发展的关系中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否则,自我价值的实现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017高考政治热点:长征精神与红色记忆

长征精神与红色记忆 【背景材料】 2016年10月21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在讲话中回顾了长征的伟大历史,总结了长征的深远意义和深刻精神内涵,提出了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的要求。据不完全统计,至2015年底,全国红色旅游累计游客超过50亿人次,年出行人数由2004年的1.4亿人次增长至2015年的10.27亿人次,红色旅游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这些重要时间节点,把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融入丰富多样的各种活动之中,让人们在直接参与、亲身体验中受到教育、提到提高。 【考点链接】 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我们要以红军长征胜利为契机,积极推进红色旅游发展,把革命老区建成红色旅游的胜地和绿色产业的家园。为此,我们应该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保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提倡绿色消费,实行低碳社会生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我国红色旅游迅速发展,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缅怀先烈、追忆革命岁月的文化生活需求,而且有力地带动了革命老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老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对于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了重要作用。 (3)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红军长征时物资极其匮乏,环境极度恶劣。进入新世纪后中央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国各族人民开始了新阶段的新“长征”,新长征的各方面条件有了极大改善。长征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 2、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从红军长征的胜利到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从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到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坚强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是历史形成的。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是因为依靠了人民。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 (3)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政党。在长征途中,红军把完成战略转移任务与打土豪、分田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为沿途人民群众谋解放、谋权益、谋实惠。 (4)加强党的建设。坚强的基层党组织在长征中发挥了不可缺少的战斗堡垒作用,确保了党中央的决策得到有效贯彻执行,为长征胜利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证。这昭示我们,建设好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 3、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通过开展纪念红军长征系列纪念活动,不但可以开阔了人们的视野,还可以进一步了解了党的历史。红军精神也潜移默化地深入到人们的内心,增强了人们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长征留给后人最弥足珍贵的莫过于长征精神。而这一精神的物质载体就是长征线路。长征精神依附于长征线路而存在。长征路上,每一步、每一里都承载着自己的故事,都构筑着长征精神。

青少年夏令营营销话术

“少年强”训练营系统介绍 1、你是谁? 我是**公司的某某。 2、你要给我讲什么? 我们在寒假有几期“**”素质训练营;邀请到你的孩子来参加, 3、为什么要听你讲? 我们有一个 4、你讲的对我有什么好处? 孩子:1、更自信,更勇敢、乐观、积极、主动进取、爱学习等。 2、更能理解父母,老师,并懂得感恩父母,老师和社会。 3、立志要做一个有用的人。改掉以前的坏习惯。 父母:1、更懂得如何爱孩子,关心孩子,如何鼓励孩子。 2、采用不同的方式与孩子与家人沟通,去理解,去包容。 5、如何证明你讲的是事实? 我们在全国做了几十期训练营,其中例**年我们在**举办的一期中,有一个孩子:初一就不想读书了,一学期要换两三个学校、整天泡酒吧在社会上混,通过亲威朋友介绍来参加了我们的训练营,参加完后,他醒悟到自己的过错,体会到父母的辛苦,觉得自己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来,所以参加完训练营后,主动向父母要求重新从初一开始学习,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6、为什么要跟你们买? 我们**在十年的发展中,虽取得了不少成绩,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爱在我们这里学英语,可不愿回家,或在学校学习;和父母的交流中,经常听到说:孩子不乖、不听话,有没什么好教育方法,可以更好的把孩子培训成长。所以我们才专门成立了万妈妈分公司,聘请全国知名的亲子教育专家万永华导师带领她的专家团加入,全方位的协助家长解除困惑、培养出不但成绩优秀而且能够全方面优秀发展的孩子。 7、你们的与其他的有什么区别? 特训营与拓展训练营、冬令营、好习惯训练营有什么不同? 2、四天时间是否太短了?孩子会有多大的改变? 我们是把十天的课程浓缩成三天三夜的有效时间,让孩子在最短时间体会和感受到最多的收获;我们不是教孩子一种知识,而是让孩子具备这样一些素质:付出、感恩、欣赏、责任、共赢等。在孩子的内心中产生共鸣,从而有所感悟与感触,真正输入他们的潜意识,影响他们的一生。当孩子参加完特训营回家的时候,每当他们有一点点改变,更需要的是爸爸妈妈的肯定与鼓励,每天进步一点点,孩子的改变大小就不言而喻了。 8、为什么现在一定要跟你买? 我们的价格相对其他的训练营价格低很多,一般像学习动力训练营啊的价格最少都是**元三天三夜,最高的可达到***万多。而且如果我们是****的家长,现在只需要***元。外校学生是***元。 9、为什么现在马上要跟你买? 因为我们暑期只开三期,每期训练营**人。**全川*万多学生,只招**人,某某校区****多学生,我们实际

长征精神的内涵与传承

近代史论文:长征精神的内涵与传承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2015级金融学 姓名:杜玉莹

长征精神内涵与传承 摘要: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壮举,是一部中华民族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在长征征途中培育出来的“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走向成功的强大精神动力。 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包括五大基本方面,这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精神;强烈 的爱主义精神;知难而进的自强不息精神;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以及艰苦朴素的勤俭精神。这在当今纷杂多变的社会背景下,长征精神具有精神导向、凝聚向心、感召励志、教育塑造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长征精神内涵自强不息时代价值 一、长征精神内涵 长征以其独特的魅力突破了时代和国界,不仅在中国人民心中产生了无穷的精神力量,而且也为整个世界所称颂。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包括五大基本方面,这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精神、强烈的爱主义精神、知难而进的自强不息精神、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以及艰苦朴素的勤俭精神。 1.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精神 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是红军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精神支柱和永不衰竭的力量源泉。长征途中,中国工农红军不仅面临着国民党反动派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而且面临着严重的给养不足、自然环境极其险恶的生存问题。 红军每前进一步都充满着艰难与险阻,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与牺牲。但是,自然和社会的困难并没有难倒我们英勇的红军战士,没有阻挡红军战士前进和走向成功的步伐“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是何等的英雄气魄,何等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红军战士所表现出的这种特有的精神从何而来? 从根本上讲,来自他们所具有的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因为他们坚信中国革命一定会胜利,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实现。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

中国梦与中国精神

中国梦与中国精神 中国梦与中国精神 隋笑飞华春雨周英峰 2019-4-17 14:46:37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04.17 曾经,梦想离我们如此之远。而今,梦想离我们如此之近。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华民族跨越世纪的梦想,是亿万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渴望。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我们靠什么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将民族复兴的梦想化为现实?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响亮回答,正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更加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 崇高精神是伟大事业的灵魂。追逐中国梦的奋进历程,不断孕育和凝成中国精神 那片海拔近4000米的雪域高原,永远也不会忘记那双真诚清澈的眼睛—— “你那么拼命,给谁看啊?他扭头看我,沉默了一会儿说,给老百姓看。”四川甘孜州道孚县龙灯乡原副乡长冬孜回忆说,“菊美多吉的眼睛就像家乡的鲜水河一样,清澈见底。” 让孩子有学上、农牧民有藏房住、老百姓过好日子……在道孚县瓦日乡原党委副书记、乡长菊美多吉的心中,有太多的梦想。 怀着这样的憧憬,他的人生永远定格在33岁。造福乡亲的梦想,让茫茫雪山对这个背影充满了深情的眷恋。梦想蕴含着的中国精神,让这个灵魂折射出璀璨的光芒。 一个人总是需要一些梦想、一点精神,一个民族更是如此。 翻阅世界史,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一样,历经磨难,始终深怀强国富民之梦。也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一样,饱受侵略、欺凌和挫折,依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无端忽作太平梦,放眼昆仑绝顶来”。一百多年前,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时,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中用诗句写出了对中国未来的梦想和期望。 “在中国面临危机的时刻,中国梦一直是支撑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最灿烂的希望和最坚定的信念。”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在民族危亡中体验了痛苦和艰难,也由此形成了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近现代民族精神。 逐梦的脚步从未停歇,伟大的精神源远流长。

综合实践教学工作计划.doc

综合实践教学工作计划 (双井中镇心小学XXXX—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 五(3)班田景胜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本课程是一项探求在自然常态教学条件下,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力求把这门课作为一像语文、数学一样的课程要求去实施、去开发,使之常态化,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开拓一条有助于学校发展特色的新路子,本学期我们构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 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模式。继续开展并利用学校周边有利环境进行课题开发,力求把实践学习融入学生生活,体现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理念。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法律方面的知识。 二、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64人,其中女生28人,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一种积极探索问题的意识,课上一部分同学状态较好,课堂气氛活跃。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集中精力,语言表达能力较弱。 三、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相当丰富,形式也和多。教材编排上充分体现小学学科知识和技能联系较多,与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联系密切,容易激发兴趣。 四、具体工作 1、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开发学校资源。一是利用校园丰富的植物资源;学校的植物园经过上学期的

努力,已初具模型,本学期的重点是让学生亲身参与植物园的开发与利用 2、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每周三节课定为综合实践活动课,也可以把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与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在实践过程中,要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大指定领域融合在一起实施,使之彼此渗透,形成整合。 另外,指导老师要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的时间资源和丰富的校外资源指导学生以活动小组的形式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期间也可发挥家长的指导作用,以保证活动的质量和学生的安全。 (1)在活动的主题、项目的确定阶段,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及兴趣爱好、学生所处的特定社区背景和自然条件,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活动主题、项目。 (2)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活动开始阶段,可以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在具 体的活动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着重对活动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 3、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应以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的意识。评价应注意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可自评、生评和师评相结合。在期末做好实验班级活动成果的展示、交流和评价工作。

从长征精神看理想信念

从长征精神看理想信念 院系专业班级:信息工程学院 15 电气 2班 小组成员:苏子洁梁光锋曾李超翁广文曾柯良叶承洲 摘要:红军在长征过程中,克服了种种极其艰苦复杂的困难,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年十月,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虽然过去已久,但其中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去学习。关键词:长征;长征精神;理想信念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是中外战争史上的壮举,历时12月,行经11个省份,行程两万五千里,四渡赤水,强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攻占腊子口,大小战斗数百次,最后以蒋介石的失败而告终,红军则取得完全的胜利,实现了战略转移、北上抗日的伟大目标。长征精神是什么?有人总结了12个字“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还有人说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也有人总结其内涵为: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不管怎么说,长征的的确确是英雄史诗,长征精神是人类精神力的集中体现、是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 现状及其危害: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问卷40份,有效问卷35份,回收率80%,有效率70%。 调查结果显示,针对对长征的了解程度这一问题,11.43%人表示不清楚长征精神,71.43%的人员只是对长征精神有一般的理解。只有17.14%的人对长征精神很了解。数据或许不是非常接近现实,但是最起码告诉我们的是,当今社会繁荣发展的同时,我们很多人忘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样来之不易,忘记了如何去好好珍惜这段珍贵的精神。有人更自我了、期望值高了,所以牢骚满腹、把现实说得一团糟。更有些党员认为生活水平提高了,没必要讲艰苦奋斗了,因此贪图安逸、追求享乐,讲排扬、摆阔气,生活高标准、工作低要求,特别是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过着纸醉金迷的奢侈腐朽生活,甚至坠入了违法犯罪的深渊,如果这种现象任其不断扩大和蔓延,势必严重侵蚀党的肌体,破坏党群关系。 存在问题根源: 1.新时代工作条件好了,考虑个人进退得失多了,干工作精神就不足、状态就不好。战争年代面临的是生与死、胜与败的抉择,市场经济面临的是得与失、公与私的考验 2.现在,对群众指手画脚,颐指气使的干部大有人在。看不起群众,脱离群众的思想和作风的确很严重,很流行 3.入党为什么?为党做什么?现在考虑这些问题的党员干部少了,说再狠一点是——入党为升官发财的人多了。入党誓言忘记了,考虑党为我做什么反而时刻挂在心上。没有做成

长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启示

长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启示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红军长征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我们应该弘扬这种精神。小编为大家带来了长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欢迎阅读。长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80年前,一次闪烁着革命理想光芒的远征,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长征情结。80年后,我们穿越时空回望历次长征纪念活动,透过这扇特殊的窗口,感受到了长征宣传的与时俱进,感悟到了长征精神的历久弥新。这次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战略大转移,是1931年初至1935年初统治党中央长达四年之久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所造成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人纠正这次左倾错误,战胜千难万险,足以引为自豪的英雄史诗。

到底是什么使原本弱势的红军冲破国民党xxx派的围追堵截,使红军愿意抛头颅洒热血,使红军历尽艰辛,克服险阻最终走向胜利呢?是信念,是千千万万红军心中珍藏着的让人民翻身做主人、过幸福生活的信念!而长征精神,就像一座永远的丰碑,永远树立在人们的心中。 我不禁想起那一个个感人肺腑的长征故事:一位掉队的小红军在极度饥饿、疲惫的情况下,巧妙地说服陈赓同志放弃对自己的帮助,最后牺牲在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一位首长把仅存的青稞面留给了战士,而那位战士最后又把青稞面还给了首长……艰苦奋斗、舍己为人等多么宝贵的长征精神,它们就像一颗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记得我刚学自行车时,爸爸老在车后面扶着。一天,爸爸对我说:“你练了这么久了,该自己骑了吧。”我很不情愿

地大声喊:“不要啊!万一我摔下来怎么办?”“好了好了,不放就不放。”爸爸笑着说。我又骑了几圈,风在耳边呼呼地响,感觉特别爽。这时,不知怎的,车头好像跟我作对似 还有一次,我参加了校运会的几项比赛。到最后一项长跑时,我箭一般地向前冲去,一路遥遥领先。可是,才跑到一半,我就精疲力尽了,速度越来越慢,后面的两名同学也追上了我,得意地向我瞟了一眼。我上气不接下气,真想停下来不跑了,可看到同学们那着急的样子,听到大家为我的加油声,我想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二万五千里长征都不怕,我怕什么呢?我顿时有了信心,带着全班同学的期望奋力向前跑去。“加油,加油!”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我就要到终点了。于是我加足马力,近了,近了,奇迹般地超过了前两名同学,到了!在接触红线的那一刻,我体会到了,坚持就是胜利! 在学习中,我也常常想起红军,想

浙江省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二课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 一、判断题 1.“乡音难改”表明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无法抹去的。( ) 提示:F “乡音难改”表明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 2.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 提示:F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评价,但不意味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一定是不同的。 3.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人,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非强制的。( ) 提示:F 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人,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但也并不意味着都是无形的、非强制的。 二、选择题 4.某乡村音乐节以优美的民谣、天籁般的乐器演奏为主旋律,将旖旎风光与环境优势通过美妙的音符娓娓道来,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保理念深深植入人心。这表明( )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与享用文化②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C 某乡村音乐节,属于文化活动,某乡村音乐节以优美的民谣、天籁般的乐器演奏为主旋律,将旖旎风光与环境优势通过美妙的音符娓娓道来,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保理念深深植入人心,表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与享用文化,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①④符合题意;②③与题意不符,排除。 5.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世风格。从一个人的举手投足到行为处事,能折射出好家风对他的影响,会让人看到父母长辈在他成长中精心抚育的印记。这主要说明家风影响人的( ) ①交往方式②知识构成③实践活动④思维方式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A 为人处世主要涉及交往和对社会关系处理的实践活动,①③正确。②④不符合题意。 6.“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对“愁”的不同理解表明( ) ①人生阅历是个人获得和享用文化的唯一途径②人生阅历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③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④人能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获得文化提升素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D 不同年龄段对“愁”的不同理解,与人生的阅历、文化素养等密切相关,反映出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说明文化素养提升离不开生活的体验,③④正确。个人获得和享用文化的途径是多样的,①中的“唯一”说法绝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②错误。 7.对家的依恋和向往,构成了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文化人格,以至于亲情眷顾渐渐成为中国人深入骨髓的文化胎记,过年回家成为春节最重要的节日仪式。这表明( ) ①文化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社会行为②文化的力量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B 亲情眷顾渐渐成为中国人深入骨髓的文化胎记,过年回家成为春节最重要的节日仪式,表明文化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社会行为,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①③符合题意;文化的力量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②错误;④与题意无关,排除。

长征精神学习实践活动报告

长征精神学习实践活动报告 传播1901班梁欣宇19322050 近日,学校开展了关于长征精神的学习实践活动,我们在班会上学习长征精神,走入军事博物馆感受长征精神,最后在学校组织的观赏《长征组歌》活动中对长征精神有了更深的体会。 一进军博展厅,就看见观众纷纷用相机拍下一座主题雕塑:在党旗下,红军战士相互搀扶、相互鼓励,面带微笑地迎向胜利曙光。1935年1月,方志敏领导红10军团在江西怀玉山作战时被俘,他坚贞不屈,从容就义。一幅方志敏烈士的照片就置于遗作《可爱的中国》之上,“我愿意牺牲一切,贡献于苏维埃和革命”的誓言,曾激励无数后人献身革命事业。在危急关头,仍保持着坚定乐观、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是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几个白发老人围着一座题名为《艰苦岁月》的雕塑感叹无限。作品表现的两个人物,一个是吹笛子的老红军战士,一个是在他腿上趴着的小红军战士。雕塑的斜对面是一幅大型油画───《我们一定会回来》。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泸定桥,一条条铁链,河水像脱疆般的野马狂奔,看了便毛骨悚然。八路军们并没有胆怯,勇往直前,枪林弹雨,已经葬送了几条活生生的人命,但也没有阻挡住他们前进的脚步。铁链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留下了他们火一般的鲜血;留下了火一样的斗志,火一样的品格。我们现在的生活,是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换来的。虽然只有那普普通通的武器,但八路军仍浴血奋战,多么伟大啊!他们为了自己的家园和平、安宁,留下了一个个不朽的灵魂。 长征的每段路程都上演过生离死别的悲壮故事,让老红军们刻骨铭心的,是一段段血与火、生与死的真实经历,是从生死考验中锤炼出的顽强意志,是激励着广大红军指战员艰苦征战的强大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面展示。长征精神是中国的,都不约而同地把他们的焦点对准了红军的精神,那种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精神。正如索尔兹伯里所说:“长征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长征精神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其可贵就在于,它能够在漫长的时间积淀中转化为对现实的启示,体现了党之魂、军之魂和民族之魂。长征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就在于它不是静止的。它承接着井冈山精神,又不断形成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更为它注入了新的时代血液,增加了新的丰富内涵。伟大的长征精神,概括起来就是胸怀目标、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革命风格,心系群众、患难与共的高尚情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