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体育产业投融资现状分析
中国体育产业投融资报告范文

中国体育产业投融资报告范文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体育产业不断发展,并显示出继续增长的巨大潜力,但其投融资体制仍相对落后,存在制度不完善、渠道单一、信用缺失等问题,因此加强我国体育产业投融资体制的创新是保证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关键词:体育产业投融资体制创新一、我国体育产业投融资发展现状体育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和建设中,已经构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产业门类,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前100多名的国有或国有控股体育企业,40%以上都已进入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投融资运作,一大批体育企业通过资本市场投融资运作快速崛起。
并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体育企业(如中体产业、李宁、英派斯等)。
但是我国整个的体育产业投融资体制还存现在诸多问题。
目前,我国体育产业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金融创新将体育产业投融资与资本市场衔接,把体育产业资本市场作为发展我国体育产业投融资的切入点。
二、我国体育产业投融资中存在的问题1、体育产业投融资制度不健全相对于其它成熟产业,我国体育产业起步稍晚,其关于体育产业投融资制度建设更加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必要的法律和政策规范。
无论是金融投资政策、外部法律环境,还是管理机构的确定,运行机制的构建,均处于探索之中,从而导致现行体育产业财政投融资行为的随意性和失范性现象相当普遍。
这也很大程度的制约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2、投融资渠道缺乏创新3、投融资主体信用缺失信用缺失对体育产业财政融资的发展影响很大,严守信用,确保各种契约关系的如期履行,是整个体育产业经济体系正常运行的基础前提。
而我国体育产业财政投融资发展现状中,不少政府和国有体育产业企业的资信低,毁约逃债行为成为常态。
一方面,体育产业财政投融资主体信用的缺失,会使居民的储蓄找不到增值渠道,另一方面,各投融资主体普遍会感到融资困难。
因此,我国体育产业财政投融资主体信用环境仍有待加强。
三、我国体育产业投融资体制的创新1、完善投融资制度从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来重新构建体育产业财政投融资机制,最为关键的是要通过立法来确立体育产业财政投融资的规范定位。
湖北体育产业规模目标直指2500亿元

湖北体育产业规模目标直指2500亿元
湖北省体育局日前发布消息称,湖北将在未来几年内加强体育产业布局,力争体育产业规模达到2500亿元。
这是该省计划打造体育产业高地的一部分。
据悉,湖北省将在体育文化、体育旅游、体育健康、体育教育和竞技体育等方面全面布局,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体育品牌项目和产业集群,打造全国领先的体育产业发展区域。
其中,湖北省将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推动体育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湖北特色的体育旅游产品。
同时,湖北将以健康为核心,开展大众体育健身活动,推动全民健身的普及。
此外,湖北省还将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体育产业园区和专业体育赛事场馆,增强体育产业的集聚效应。
同时,湖北省鼓励企业创新,推动新型体育产业的发展,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体育品牌,实现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和高端产业的转型。
湖北省体育局表示,未来几年将是湖北体育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该省将加强政策引导,提高投资力度,促进体育产业与其他行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产业规模目标。
体育产业政府金融支持现状

体育产业政府金融支持现状当前,体育产业政策、政府投资基金与投融资集团是实现政府金融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两类主要工具。
体育产业政策是间接支持手段,主要发挥宏观性调控功能,而政府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国有体育产业投融资集团则直接作为体育产业市场的参与主体,在市场运行中发挥着组织与引导功能。
(1)体育产业金融支持政策虽然经济学界关于产业政策是否有效的争论持续不休,但针对体育产业这类新兴产业而言,政府产业政策无疑是指引产业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环境的重要保障。
2010年以来,中央及体育总局等主管部门所出台的重要体育产业政策,均将金融支持作为重点内容,以金融手段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引导路径愈发清晰。
从对金融市场的关注,到金融创新政策的解读和利用,再到对体育金融产品、业务和融资模式创新的探索,均显示出体育产业金融服务需求的不断升级和体育主管部门对体育金融认识的不断深化。
从政策文本的表述来看,引入金融机构,开拓多元融资渠道、加强资本市场建设、完善信用信贷体系以及保险市场开发等是体育产业政策所强调的重点支持领域,境外金融资本、债券类金融工具受到重视。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条文所涉及的金融支持领域逐渐向着精细化、体系化发展。
Howlett&Ramesh (1995 )根据政府干预程度的强弱,将政策工具分为强制型、市场型和自愿型政策工具。
金融支持属于体育产业发展的外生式推动力量,处于体育主管部门的管辖权域之外。
因此,从政策力度来看,多数政策条款仅仅为自愿型的鼓励性政策。
但是随着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渐凸显,产业政策的发文层级也随之提高。
近年来,国务院及办公厅所发布的主要体育产业政策中,“纳入金融部门”、“统筹多元主体”“协同支持”等理念开始逐步得到强调。
例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发改委等金融主管部门均被列示为责任落实部门,明确了政策实施主体,提出了部门间的联系要求,有效提升了政策落实的力度。
体育投融资

黄清1、2 梁凤亭2(1、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02、华中农业大学体育课部湖北武汉43007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也日益提高。
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导致人们对体育场馆乃至高端体育场馆的需求日益增大,体育场馆不足的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了。
为求解决实际问题,本文就目前国内外体育场馆投融资模式进行了归纳总结,找出它们的特点及不足,并结合高校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有针对性的对我国高校体育场馆提出了一些新的投融资渠道。
【关键词】高校体育场馆建设投融资渠道一、高校体育馆建设现有的融资渠道分析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开始不断扩招,截止到2008年底,全国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人数已增至2021.02万人,全国高等学校教职工人数增至205.10万人。
尽管高等教育的扩招提高了人民的科技文化水平,但各种硬件设施发展的滞后也极大的影响了扩招的效果。
就体育场馆而言,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数据(2003年底)显示,分布在学校内的体育场地有549654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67.7%,在教育系统中高等院校有28741个,仅占全国体育场馆总数的3.4%。
研究表明:“扩招前高校体育场地、器材基本满足体育教学之需的学校占总数的42.7%,严重缺乏的占4.9%;扩招后,基本满足体育教学之需的学校占22.6%,可是场地器材严重缺乏的学校增加至33.9%;完全满足教学之需的学校从扩招前的8.2%降到扩招后的1.6%”。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引入多种渠道的资金投入到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中去。
我们知道,限制高校体育场馆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高昂的建设费用及维护费用。
而国家对高校的教育拨款一般都是固定的,要从中拿出这么一大笔钱来投入到新建体育馆是很困难的。
另外对社会化投资来说,体育场馆的投资回报率以及收回成本的周期很长。
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的投融资模式有:财政投融资,即一种政策性投融资,是在一般财政预算无偿分配以外,由财政部门直接管理和调控的,以信用为手段,有偿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的活动;项目融资,它主要适用于自然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成熟的模式包括:BOT(Build-0perate-Transfer)、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PPP(Private -Public -Partnership)、ABS(Asset-Backed-Securitization)、项目租赁融资模式;开发高校体育场馆冠名权等。
武汉市体育产业结构特征分析

武汉市体育产业结构特征分析作者:李静来源:《经营管理者·下旬刊》2016年第09期摘要:本文基于地方政府官网数据,对武汉市体育产业发展现状、结构特征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研究过程中发现,武汉体育产业结构呈现“两极分化”状态,即以政府为主导的体育赛事产业和体育用品制造销售业占比较大,而其他体育细分产业规模偏小且发展缓慢。
由此得出统计数据不全、消费力不足、市场活跃度少等可能是阻碍武汉是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武汉市体育产业结构统计一、引言近两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呈现出“三热”特征:投资热、赛事热和全民健身热,各省市为抓住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点,根据国家体育产业及相关政策,相继推出符合自身情况的体育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加之,2015年国家统计局公布实施《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使得各省市体育产业的未来发展目标更加科学化、数据化和规范化。
湖北省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的主要指标,比如体育产业总值、增加值占比、体育服务业占比等,均以数量为标准,亦凸显体育产业统计的重要性。
该规划中也明确指出势把武汉定位为湖北省体育产业核心发展区,建立和形成具有武汉特色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
但从现有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武汉是体育产业结构仍存在问题,亟待调整和升级。
体育产业结构是体育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所在部门的构成比例及其不同体育部门之间相关性的总和,根据学者研究,一般被分为体育服务产业和体育物质产业。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由于历史因素和成本优势,长期以体育物质产业为主导,但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体育服务产业日趋重要,也更符合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当前须从市场和政策两个方面鼓励并推动体育服务产业的发展。
故笔者认为对武汉市体育产业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必要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二、武汉市体育产业结构特征分析1.发展概况。
据统计,2014年湖北省体育产业总产值实现446.13亿元,增加值213.37亿元,占GDP为0.78%,高于全国水平0.64%。
中国体育产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体育 产业是 指为社会 提供体育 产品与服务 的同一类 经 济活动的集合 以及 同类 经济部门的总和。 体育产业作为国民 经济 的重 要组成部分 , 具 有与其他产 业相 同的共性 , 即注重 市场效益 、 讲求 经济效益 ; 同时又具有不 同于其他 产业部 门 的特性 , 其产 品的重要功 能在于提高 居民身体 素质 、 发展社 会生产 、 振奋 民族精神 、 实现个 人 的全 面发展和社会 文 明进 步。 目 前, 中国体育产业 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占G D P
持 力度 , 拓宽体育产 业发展资 金来源渠道 , 支持有条件 的体 育企业进入资本 市场融资 , 通过发行债 券、 股票 , 以及项 目融 资、 资产重组 、 股权置换等方式筹措发展资金。
一
、
中国体 育产 业 融资存在 的 问题
间资本缺位 , 无 法参 与体 育产 业 , 这也是 中国很多体育项 目
了中 国体 育产业 的发 展。为 了提升 中国体 育产业 的发展水 平, 2 0 1 0年 3月 2 4日, 国务院办公厅发 布了《 关于加快发展体 育产业 的指导意见 》 , 明确指出要加大对体育产业 的投融资支
业融 资管理人才 。 体 育产业人才 的缺乏导致制约着体 育产业
重组 、 股权置换 、 项 目融资等 的发展 。
中国的发 展处 于法律真空状态 , 严重影 响到体育产业 融资的
壮大 。 例如 , 体育产业融资 的法律环境有待完善 ; 税收减免 、 财
政补助 、 信贷支持等优 惠政策还不完备 ; 对体育产业资本市场
产权 的保护不力 , 难以保证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创新活动 的利 益, 并没有进一步调动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创新的积极 眭。 3 . 体育产业融资管理专业人才缺乏 。由于中国体育产业
湖北省体育产业创新能力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动 以及参与体 育健 身活动 的需 求 , 从事 体育 产 品研 而
企 业 办 科技 机 构 7 4家 , 占全 产 业 的 2 . 5 和 全 省 同 1 4
类指标的 1.1 。 6 5 1 3 企 业产 品创 新 能 力 不 足 , . 自主 研 发 始 终 是 创 新 活
动 的 首 要 方 式
在 被 统 计 的 体 育 产 业 企 业 中 , 1 9家 企 业 推 出 有 4
的形 式 ,.0 的企 业 采 用 与科 研 院 所 和 高 校 合 作 研 发 94
用的基础上 , 鼓励 和引导体育用 品企业增 加研发投入 , 开展技术创 新 、 品创 新和 营销 手段创新 。 至此 , 产 ” 在我 国的宏观战略层 面上 , 育产 业创新 能 力 已成为 推动 体
了新 的或 已 经 改 进 的 产 品 , 占产 业 企 业 总 数 的 4 . 9 3 1 和 全 省 有 新 产 品开 发 企 业 总数 的 1 . 6 。其 中 , 品 64 % 产 推 向 国际 市 场 的 有 2 2家 , l . 7 ; 销 国 内市 场 的 占 47% 行
有 1 4家 , 6 . O 。 0 占 9 8
“ 心” 核 企业 、 立完善创 新机制 、 宽投 融 资 渠道 、 建 拓 完善 体 育产 业创 新 政 策体 系等 提 升湖 北 省体 育产 业创 新 能 力的策略 建议 。
群众体育设施的投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

峻 的挑 战 。 日本从 1 6 9 9— 1 9 9 0年 公共 体育 设施
的 增 加 率 达 6 6 _ , 我 国 群 众 体 育 设 施 的 建 1 5 而 ]
使我 国体 育人 口的 数 量 有 了 较 快 增 长 , 众 的体 群
质和 人 口的整体 素质 有 了较 大提 高 。我 国是一 个
收 稿 日期 :0 0 0 — 0 21— 7 3
到 8 以 上 , 为 满 足 大 众 体 育 运 动 需 求 的 重 要 O 成 支 柱 。一 些 发 达 国 家 发 展 得 更 快 , 0世 纪 初 , 2 意
形式 多样 的体 育 活 动 _ 。主 要 有 以 下 5大 特 点 : 1 ] () 1 广泛 的 参 与者 ; 2 丰 富 多 样 的 内容 ; 3 形式 () () 的灵 活 性 ; 4 参 与 者 的 业 余 自愿 性 ; 5 娱 乐 () ()
2 0世 纪 9 0年代 , 日本 和 韩 国 达 2 0个 和 1 0个 , 6 0
而 我 国 仅 有 5 . 2个 。 O8 j 除 了 场 地 少 之 外 , 国 体 育 设 施 也 面 l 严 我 临着
20 0 2年 党 的十六 大 报告 上《 村 体 育工 作 暂 行 规 农
定 》 颁 布 以及 20 的 0 8年 北 京 奥 运 会 的 成 功 举 办 ,
施 的 投 入 非 常 少 , 发 展 也 比 较 缓 慢 。 随 着 经 济 且 的发 展和 19 9 5年 《 民 健 身 计 划 纲 要 》 颁 布 和 全 的
大利 、 兰 、 国和 瑞 士 每 1 芬 德 o万人 就 平 均 拥 有 体
育 场 地 分 别 达 2 2个 、 5 个 、4 1 47 2 0个 和 2 0个 【 。 2 5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3卷第
3期
2019年6月
武汉商学院学报Vol. 33 No3
JOURNAL OF WUHAN BUSINESS UNIVERSITYJune 2019
湖北省体育产业投融资现状分析
林林兵'
T 鹏"陈子和2
(1
.武汉商学院,湖北武汉
430056;
2.悉尼大学,澳大利亚悉尼
2006)
摘要: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湖北省体育产业发展和投融资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探寻 湖北省体育产业投融资发展和改革路径。研究认为,湖北省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增长极
,区域经济水平不断
提升,但体育产业投融资市场力量薄弱以及投融资渠道“窄化”现象严重。对此,湖北省应积极建立多元化的 投融资渠道,
完善投融资监督约束机制,
培养体育消费新业态
,引领非公有制经济助力体育产业发展。
关键词:体育产业;投融资;非公有制经济;监督约束;新业态
中图分类号:
F832;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955(2019)03-0040-04
—、前言体育产业是指为社会提供各种体育产品(货物 和服务)
和体育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叫体育
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绿色产业,
投融资活跃程度直接
反映了该产业的市场热度和未来发展走向,也影响
了该产业的发展质量和速度。回顾
2016-2018年体
育投融资发展情况,无论是项目数量还是投融资金 额方面,2016年达到高峰,2017
年有所回落,2018
年如果抛开政府投资和电竞领域投资,社会投资呈
现下滑趋势叫针对体育产业投融资发展走向和市场 疲软等问题,如果仅依靠体育事业财政或其他财政
支出作为资金来源,难以促进该产业的全面和可持 续发展。湖北省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增长极,在
2008-2018年的经济发展中,湖北省
GDP总量2018
年相对于2008年增长倍数为2.5
叫受益于本区域经
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湖北省体育产业得到了快速发 展,
投融资机制体制不断完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但投融资市场力量薄弱以及投融资渠道“窄化”等现
象依然严峻,从而限制了体育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O 因此,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和相关报道,
梳理总结湖北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和产业投融资发 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湖北省体育产业发展提供 些许参考。
二、湖北省体育产业投融资现状(一) 投融资市场力量薄弱
目前,
湖北省体育产业发展依然以政府主导为
主,且以体育职能部门为牵头单位
,对于庞大的体育
产业来讲,投融资管理、产业统计、政策规划制定等 仅依靠单一或少数部门显然不能全面带动体育产业 发展和调动行业发展积极性,应充分联合其他职能
部门和动员社会力量投入到体育产业领域中。2015年湖北省体育事业财政支出占财政支出
的比重为0.16%,人均体育事业财政支出16.8
元,
在同期全国省、市、区人均体育事业财政支出中位次
排名第25位同,这一现状与湖北省战略地位和长江
经济带发展要求不符,也反映了在当前体育产业投
融资市场上,湖北省政府财政的投入所占比例仍处
于一个较低水平,投融资市场力量依然有待增强
o另
外,2018年下半年至今,几个大型互联网健身平台
被爆岀融资困难,体育板块的企业互相认购也客观
佐证了体育产业“钱荒”的现状——从社会资本难寻
资金,只能板块内部之间融资叫融资轮数也多停留
在一轮(A
轮),融资乏力和融资“难、贵、
慢”
的窘况
均显示了市场对体育产业发展的信心不足,成为了 阻碍体育产业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二) 投融资渠道“窄化”
“十三五
”
时期
,2016年全省体育产业总产出
收稿日期:2019-05-16
作者简介:林桥兵(1991-),武汉商学院体育学院教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竞技能力理论、体育赛事管理理论。
.40.经济分析林桥兵 丁 鹏 陈子和:湖北省体育产业投融资现状分析
(总规模)为877.9亿元,实现增加值
407.5亿元,
2017年湖北省体育产业总规模突破1000
亿元,增
加值同比增长20%以上问;2016年湖北省城镇居民
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9385.8万和
12724.97^;2017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分别为31889.42元和13812.08
元冏,
湖北省体
育产业生产总值的不断增长和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都表明了湖北省体育产业具有 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消费潜力。
图1全球范围内十大最具收入增长潜力的体育项目回
(得分依据排名加权。数据来源:普华永道)然而,
随着体育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一些体育
市场主体投融资渠道“窄化”、
产品同质化以及企业
盈利和偿债能力不足等问题逐步暴露,体育产业市
场趋于冷静,在投融资项目选择上亦表现岀了审慎
态度,逐渐降低投资意愿和压缩投资范围。但对于具 有一定市场影响力且具有高增长潜力的电竞项目 (如图
1),
投融资市场依然保持活跃和足够的关注。
(三)产业结构非均衡
《湖北省制造业质量竞争力分析报告(2017 )》指 出,湖北省文体制造业竞争指数为
78.20,(欠竞争
力)叫反映岀了湖北省体育产业生产规模和市场规模
处于较低水平,体育服务业发展滞后于体育制造业,而
薄弱的体育制造业进一步限制了体育服务业的发展。
800700600500400300200100 0
移強竟市峽覆(饭
)
----鮮军(%
)
■■■移丘舷市斓欖(亿元) 联峯(*>
图2 2015-2019年中国移动电竞市场规模向
2015 2016 2017e 2018e 2019e52.2 129.5 462 601.4 730
148.10% 256.70% 30.20%
21.40%
同时,体育产业传统业态的结构性改革和新业态的快
速发展,业已迫使体育投融资从原来的全面出击到现
在的精准介入,
例如
2015-2019年移动电竞市场规模
呈现快速上升态势,体育投融资开始侧重于大众健
身、电竞类以及智能体育等热门项目
,2017年中国移
动电竞市场规模和增长率更是出现了爆发式增长 (图2),产业结构非均衡现象更加突出。
(四)投融资监督约束机制滞后投融资监督约束机制是保障投融资市场健康运 行的重要基础。
资本进入体育产业投融资市场
,不仅
关注未来盈利状况,也关注该产业行业规范和法律
法规等规章制度是否完善,营商环境是否优化。目
前,
审视湖北省(表
1)
体育产业政策制定,更多侧重
于对产业资金的支持和引导,缺乏对体育产业投融
资规范管理和相应的约束机制,从而直接或间接增
加了体育产业领域投融资风险和企业经营风险。
表1 2015-2019
年湖北省体育产业相关政策财政支持力度分析皿
(数据来源:湖北省体育局
http://www.hbsport.gov.cn/)
时间(年)体育产业相关政策
2019湖北省体育局湖北省财政厅关于2019年度体育产业发展引
导资金补充申报工作的通知
2018湖北省体育局湖北省财政厅关于2019年度体育产业发展引
导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 意见
湖北省体育局关于开展2018年度湖北省体育产业基地申报
工作的通知
《湖北省体育产业跨越发展四年行动计划(2018-2021
年)》
2017湖北省体育局湖北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8年度省级体育产
业发展引导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
2016《湖北省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
《湖北省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
《湖北省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试行)》
2015《湖北省体育产业基地管理办法(试行)》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 意见
《湖北省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试行)》
另外,由于体育产业属于新兴产业,投融资监督
管理约束机制滞后于产业发展速度,其投融资的监
督管理约束机制也更多移植或参照其他产业(行业)
监督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缺乏针对性、科学性和
有效性,不利于对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和宏观指导的
正确判断。三、完善体育产业投融资体制机制措施
(一)强化非公有制经济作用
政府财政对于体育产业的预算投入非常有限, 而财政投入又是当前体育产业发展重要的资金来
.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