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岭地质图读图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彩云岭地质图读图报告(岩浆岩地区)

该图为彩云岭地区地质图,比例尺1:10000。

第一章引言

彩云岭地区东西长,南北宽,面积大致为平方公里。

该区最高点在区内的北东方向,海拔1560米;中部彩云岭965米;中南部无名山峰海拔1025米;相对高差为595米。因该图无等高线及水系分布,因此西部地形无法判断。该区整体地形大体应该是北东方向与南西方向较高,中部略低的高山地形地貌。有居民点一处。

该区前期有一定的地质调查成果,地层出露产状、断层大致产状、岩体性质、岩体内部相带划分,均已知晓。

本次学习任务: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分析该区构造形态、岩体侵入特征、构造层次划分、各构造形成时代极其确定。

第二章地层分布接触关系构造形态

一、地层分布

该区出露4个时代,6个较大范围分布的小层,其次还有形成于不同时代的岩体(侵入、喷出)。地层出露情况如下:

上泥盆统砂岩、页岩:下石炭统页岩、石灰岩;中石炭统薄层石灰岩;上石炭统页岩、砂岩;下白垩统砂岩、底部砾岩;上白垩统红色砂岩加石膏层。

二、地层接触关系:

据读图分析,次区可分为两个构造层次,白垩系地层组成第一构造层次,地层近水平分布;而其下的上泥盆统(D3)——石炭统(C)地层为一套褶皱地层,两套地层之间缺失了二叠系、三叠系及侏罗系的地层出露,且两套地层产状不一致。因而存在着一个“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其次,还有各种侵入接触存在。

三、构造特征

1.该区角度不整合接触面之上第一构造单元(层),白垩系地层组成以正南方向抬升为倾斜角度(∠100),微向NE3—50,倾斜的近水平岩层。

2.该区不整合接触面之下为,上泥盆统D3—石炭系地层组成的一套褶皱地层,以褶皱运动为主,整体褶皱走向NE~SW方向。向斜、背斜各一个,不完整的向、背斜各,共计4个褶皱分布。

①半坡背斜:

图NE图区边缘起,经半坡SE侧、于半坡村SW方向出区,区内延伸近XKm,核部地层出露在半坡村SE侧,为上泥盆(D3)地层

两翼由C1—C2组成,枢纽近水平,轴面倾向SW方向。NW翼较陡∠600。SE翼较缓∠450。核部受基性侵入体顺层侵入在转折端的、脱顶之处,形成协调的鞍状侵入体。侵入体应形成在褶皱形成之后。褶皱形成时代:C3~K1之间。

②位于半坡与彩云岭之间的向斜

自区内N450E方向,白垩及侏罗纪、火山玄武岩之下,经102个次高点向SW方向延伸出区。区内延伸长度X Km,核部地层出露在区内靠近中部地区为上泥盆统(D3)地层。两翼由C2—C1组成,枢纽近水平,近区内南缘中部,向斜发育次级褶皱,轴面倾向SW方向。SE 陡∠600,NW翼较缓∠300,核部受基性侵入体侵入2期向斜转折端,形成协调的鞍状侵入体分布,近区内中北部被基性火山玄武岩覆盖。侵入体应形成在褶皱形成之后。SE翼受纵向逆断层切割,基部部分缺失。

③彩云岭背斜

自区北中部,白垩与2期侏罗纪火山岩之下,向SW方向延伸。经彩云岭向区SWW方向出区。区内延伸长度近X Km,核、翼与半坡背斜一致。NW翼倾角∠430,SE翼∠300,SE 翼纵向逆多断层切割,而核部出露不全。时代同上

④彩云岭逆断层

自区内北中部,白垩与2期侏罗纪火山岩之下,向SW方向延伸出区,区内延伸长度大致为X Km,断面倾向se方向,盘由C1—D3组成,上盘上升逆冲于彩云岭背斜SW翼之上,造成彩云岭背斜核部地层大部分缺失。断层规模较大,切割了C3—D3的第二构造层次。形成时代,花岗侵入体之后—K1之前。

⑤岩浆岩侵入体与火山岩

区内发生了多次岩浆活动。从岩性上看可分为3大类,从而可判定曾发生三次大的岩浆活动,分析如下。

A.花岗岩侵入体

据流线判断近椭圆状穹窿,小型进SN延伸,NW—SE向长延伸,分布面积X•y ≈Km2,与围岩呈现不协调侵入状。岩体可分出三个相带,边缘相带中流面及层节理可判断出岩体边缘倾角。NW随650~500SE较缓,250~450左右边缘原生构造较为发育,内部相带原生构造较少。穹窿后期逆断层的切割。侵入时代应是在C3~K1之间。

B.基性侵入体

规模较小,多以鞍状侵入在第二构造层中的向斜与背斜的脱顶部位,与围岩呈现协调侵入关系。侵入时间应在C3之后,花岗侵入体之前。

C.侏罗纪玄武岩

分布面积较大,X平方公里,形似熔岩面状展布2次喷出,第二次较第一次规模要小。第一次喷发岩浆流向大致为SW→NE方向,第二次喷发岩浆流向近於正南方向。2次喷发流动构造与原生节理均十分发育,可较清楚的表明喷出岩浆的流动方向。

侵入时间应在C3之后—K1之前。(在彩云岭断层形成之后)

第三章构造发展史

彩云岭地区可分为2个构造层次,受数次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影响,分布如下(由老到新):

加里东回旋末期D3此区为滨海地区,沉积分布砂、页岩层,海西旋回早期,此区受海水进影响下沉形成页岩和石灰岩浅海沉积地层。海西旋回晚期,地壳小幅震荡上升,再次形成滨页岩→砂岩沉积地层。此后,受中晚期海西运动影响,地层受到来自:SE—NW方向的水平压力影响下,形成一套轴面走向NE—SW方向的褶皱。褶皱形成后岩浆顺层侵入褶皱脱顶部位,形成与围岩协调的鞍状岩体。

其后,海西运动晚期,岩浆活动强烈,侵入D.3—C3地层,由于其粘度较大,从而形成花岗岩穹窿构造。由于规模较大,因而内部相带明显,原生构造(流节理)十分发育。

从图中分析可知,海西旋回晚期→印支旋回时期构造运动加剧,使该区再次受到来自SE —NW方向的挤压,从而形成走向NE~SW方向的逆断层,切割了早期形成的褶皱与花岗岩侵入体。

燕山旋回早期,岩浆在此活动,基性岩浆再次喷出地表形成了侏罗纪J的玄武岩被。从其发育的原生构造来看,流面大致是W—E。判断当时地形应是西高而NE 较低。燕山旋回中期玄武岩浆第2次喷出地表,上覆于第一次熔岩被之上,但相应面积较小,流向近于正北、正南。此时地形应是N高S低。燕山运动晚期,此区下沉形成了分布于整个部地区的K1—K2地层,后期西南部略微抬升,使K1—K2判断应该是剥蚀而失去。

总之,彩云岭地区,其经历了至少3次大的构造旋回影响,才形成了今天的整体构造形态和地理地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