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第十二章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
• 自我评价大约在2~3岁开始出现。幼儿自 我评价的发展与幼儿认知和情感的发展密 切相联。其特点如下:
• 1.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 • 幼儿还没有独立的自我评价。他们的自我评 价常常依赖于成人对他的评价,特别是在幼儿初 期。儿童往往不加考虑地轻信成人对自己的评价, 自我评价只是成人评价的简单重复。 • 幼儿晚期,儿童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幼儿 对成人对他的评价逐渐持有批判的态度。如果成 人对他的评价不符合他的实际情况,儿童会提出 疑问或申辩,甚至表示反感。
• 儿童从3岁左右开始,出现对自己内心活动 的意识。 比如,儿童开始意识到“愿意” 和“应该”的区别。开始懂得什么是“应 该的”,“愿意”要服从“应该”。 • 4岁以后, 开始比较清楚意识到自己的 认识活动、语言、情感和行为。他们开始 知道怎样去注意、观察、记忆和思维。
• 但是,学前儿童往往只停留在意识心理活 动的结果,而意识不到心理活动的过程。 如他能作出判断,却不知道判断是如何作 出的。 • 掌握“我”字是自我意识形成的主要 标志。婴儿从知道自己的名字发展到知道 “我”,意味着从行动中实际地成为主体, 发展到意识到了自己是各种行为和心理活 动的主体。
三、学前儿童自我调wenku.baidu.com的发展
• 自我意识的发展必须体现在自我调节或监 督上。因为个性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自觉掌 握自己的心理活动行为。
• 儿童自我调节能力是逐渐产生和发展的, 表现为儿童开始完全不能自觉调控自己的 心理与行为。心理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外 界刺激与情境特点的直接制约,以后随着 生理的发育成熟,在环境教育作用下,幼 儿逐渐能够按照成人的指示、要求调节自 己的行为,并且进一步(一般在幼儿晚期) 儿童能够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 (二)对自己行动的意识 • 动作的发展是儿童产生对自己行动的 意识的前提条件。 1岁左右,婴儿通过偶然 性的动作逐渐能够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 对象区分开来,并且体会到自己的动作和 物体的关系。 • 培养儿童对自己动作和行动的意识, 是发展其自我调节和监督能力的基础。
• (三)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 • 对自己内心活动的意识,比对自己的 身体和动作的意识更为困难。因为自己的 身体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自己的行动也 是具体可见的,而内心活动则是看不见的。 对内心活动的意识要求较高一些的思维发 展水平。
• 2.认识自己身体各部分 • 随着认识能力的发展和成人的教育, 1 岁左右,婴儿逐渐认识自己身体各个部分。 但是, 1岁孩子还不能明确区分自己身体的 各种器官和别人身体的器官。例如,当妈 妈抱着孩子问他的耳朵在哪里时,孩子用 手摸摸自己的耳朵,又立即去摸妈妈的耳 朵。
• 3.认识自己的整体形象 • 婴儿对自己的面貌和整个形象的认识,也要 经过一个较长的过程。最初婴儿在镜子里发现自 己时,总是把镜中形象作为别的孩子来认识。至 于对自己的影子,儿童认识更晚。有报告指出,2 岁半到3岁,儿童还难以理解自己的影子,常常指 着自己的影子叫“小孩”,追着影子试图用脚去 踩。 • 对自己身体的认识,既是儿童认识自我存在 的开始,也是儿童认识物我关系(即物体和自己 的关系)的开始。儿童意识到自己对物的“所有 权”,似乎是从这里开始的。
3.自我评价受认识水平的限制
• 幼儿的自我评价受整体思维、认知发展水平 的影响很大,这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 (1)幼儿的自我评价一般比较笼统,较多只 从某个方面或局部对自己进行评价,以后逐渐向 比较具体、细致的方向发展,作出比较全面的评 价。 • (2)最初往往较多局限于对外部行动的评价, 逐渐出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 (3)从只有评价,没有论据,发展到有论据 的评价。
2.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
• 幼儿往往不从具体事实出发,而从情绪出发 进行自我评价。在一个实验里,让幼儿对自己的 绘画和泥工作品同别人的作品作比较性评价。当 幼儿知道比较的对方是老师的作品时,尽管这些 作品比自己的质量差(这是实验者故意设计的), 幼儿总是评价自己的作品不如对方。而当幼儿对 自己的作品和小朋友的作品相比较时,则总是评 价自己的作品比别人的好。这一试验结果充分说 明了幼儿自我评价的主观性。 • 幼儿一般都过高评价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 自我评价逐渐趋向于客观。
一、学前儿童自我认识的发展
• (一)对自己身体的认识 • 1.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 儿童认识自己,需要经过一个比认识 外界事物更为复杂,更为长久的过程。儿 童最初不能意识到自己,不能把自己作为 主体去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来。几个月的 婴儿甚至不能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存在,不 知道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是属于自己的。
• 总的来说,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表现在 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外部行为和内心活动, 并且能够恰当地评价和支配自己的认识活 动、情感态度和动作行为,并且由此逐渐 形成自我满足、自尊心、自信心等性格特 征。
学龄前儿童如何发展自我概念?
• 艾里克森认为,学前儿童(18个月至3岁)正处 在自主对羞愧怀疑阶段,他们发展出独立性和对 于物理世界和社会世界的掌握,或者感到羞愧、 自我怀疑和不开心。之后,在3-6岁,处于主动对 内疚阶段的学龄前儿童面临冲突:一方面渴望独 立行动,另一方面又由于其行动所导致的不理想 后果而内疚。 • 学龄前儿童的自我概念部分来源于他们对于自身 性格的自我知觉和估计,部分来源与父母对他们 的行为,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文化的影响。
• 4.意识到身体内部状态 • 对于自己身体内部状态的意识,是到2 岁左右才开始发生的,比如会说:“宝宝 饿”是最初的表现。
• 5.名字与身体联系 • 婴儿很长时间不能把自己的名字和自 己的身体相联系。八九个月时,当成人用 他的名字问:“××在哪呢?”,孩子能 用微笑或动作作出正确的回答。 但直到3岁 左右,儿童还倾向于用名字称呼自己,不 用代名词“我”,似乎是把自己和自己以 外的人或物同等对待。
第十三章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 的发展
• 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 态度(包括对自己存在以及自己对周围的 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在自我认识的过 程中,个体是把认识的目光对着自己,这 时的个体既是认识者,又是被认识者。 • 自我意识包括了三种形式,即自我认 识(狭义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 调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