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筒抽力计算公式

烟筒抽力计算公式

公式说明:

公式:

参数说明:ΔP——烟囱的抽力(Pa);H——产生抽力的管道高度(m);

t a——外部空气温度(℃);

t f——计算管段中烟气的平均温度(℃);B——大气压力(Pa)。

液压缸计算

液压缸设计计算说明 系统压力为1p =25 MPa 本系统中有顶弯缸、拉伸缸以及压弯缸。以下为这三种液压缸的设计计算。 一、 顶弯缸 1 基本参数的确定 (1)按推力F 计算缸筒内径D 根据公式 3.5710D -=? ① 其中,推力F=120KN 系统压力1p =25 MPa 带入①式,计算得D= 78.2mm ,圆整为D = 80 mm (2)活塞杆直径d 的确定 确定活塞杆直径d 时,通常应先满足液压缸速度或速比的要求,然后再校核其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若速比为?,则 d = ② 取?=1.6,带入②式,计算得d =48.9mm ,圆整为d =50mm 8050 D d ?===1.6 (3)最小导向长度H 的确定 对一般的液压缸,最小导向长度H 应满足 202 L D H ≥+ ③ 其中,L 为液压缸行程,L=500mm

带入③式,计算得H=65mm (4)活塞宽度B 的确定 活塞宽度一般取(0.6~1.0)B D = ④ 得B=48mm~80mm ,取B=60mm (5)导向套滑动面长度A 的确定 在D <80mm 时,取(0.6~1.0)A D = ⑤ D >80mm 时,取(0.6~1.0)A d = ⑥ 根据⑤式,得A=48mm~80mm ,取A=50mm (6)隔套长度C 的确定 根据公式2 A B C H +=- ⑦ 代入数据,解得C=10mm 2 结构强度计算与稳定校核 (1)缸筒外径 缸筒内径确定后,有强度条件确定壁厚δ,然后求出缸筒外径D 1 假设此液压缸为厚壁缸筒,则壁厚1]2D δ= ⑧ 液压缸筒材料选用45号钢。其抗拉强度为σb =600MPa 其中许用应力[]b n σσ=,n 为安全系数,取n=5 将数据带入⑧式,计算得δ=8.76mm 故液压缸筒外径为D 1=D+2δ=97.52mm ,圆整后有 D 1=100mm ,缸筒壁厚δ=10mm (2)液压缸的稳定性和活塞杆强度验算 按速比要求初步确定活塞杆直径后,还必须满足液压缸的稳定性及其

锅炉烟囱设计计算

锅炉房烟囱设计 新建锅炉房的烟囱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燃煤、燃油(轻柴油、煤油除外)锅炉房烟囱高度的 规定: 1)每个新建锅炉房只允许设一个烟囱,烟囱高度可按表 8.4.10-1规定执行。 表8.4.10-1燃煤、燃油(轻柴油、煤油除外)锅炉房烟囱最低允许高度(GB13271-2001)

2)锅炉房装机总容量>28MW(40t/h)时,其烟囱高度应按

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要求确定,且不得低于45m。新建烟囱周围半径200m距离内有建筑物时,其烟囱应高 出最高建筑物3m以上。 燃气、燃油(轻柴油、煤油)锅炉烟囱高度应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要求确定,且不得低于8m。 2.各种锅炉烟囱高度如果达不到上述规定时,其烟尘、SO2、NOx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应按相应区域和时段排放标 准值50%执行。 3.出力≥1t/h或0.7MW的各种锅炉烟囱应按《锅炉烟尘

测试方法》(GB5468)和《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2001)的规定,设置便于永久采样孔及其相关设施。 4.锅炉房烟囱高度及烟气排放指标除应符合上述1~3款(摘自GB13271-2001)的规定外,尚应满足锅炉房所在地区的地方排放标准或规定的要求。 5.烟囱出口内径应保证在锅炉房最高负荷时,烟气流速不致过高,以免阻力过大;在锅炉房最低负荷时,烟囱出

口流速不低于2.5~3m/s,以防止空气倒灌。烟囱出口烟气流速参见表8.4.10-2,烟囱出口内径参见表8.4.10-3和 表8.4.10-4。 表8.4.10-2烟囱出口烟气速表(m/s)

油缸压力计算公式

油缸压力计算公式 油缸工作时候的压力是由负载决定的,物理学力的压力等于力除以作用面积(即P=F/S) 如果要计算油缸的输出力,可按一下公式计算: 设活塞(也就是缸筒)的半径为R (单位mm) 活塞杆的半径为r (单位mm) 工作时的压力位P (单位MPa) 则 100吨油缸,系统压力16Mpa,请帮我计算下选用的油缸活塞的直径是多少?怎么计算的? 理论值为:282mm 16Mpa=160kgf/cm2 100T=100000kg 100000/160=625cm 液压油缸行程所需时间计算公式 当活塞杆伸出时,时间为(15××缸径的平方×油缸行程)÷流量 当活塞杆缩回时,时间为[15××(缸径的平方-杆径的平方)×油缸行程]÷流量 缸径单位为m 杆径单位为m 行程单位为m 流量单位为L/min 套筒式液压油缸的行程是怎么计算的,以及其工作原理 形成计算很简单: 油缸总长,减去两端盖占用长度,减去活塞长度,即为有效形成,一般两端还会设置缓冲防撞机构或回路。工作原理: 1、端盖进油式:油缸的两端盖接有管路一端通油活塞及活塞杆向令一个方向运行;结构紧凑适合小型油缸 2、活塞杆内通油式:活塞杆为中空,内通油,活塞与活塞杆链接部位有通油孔,通油后活塞及活塞杆想另一方向运行;适合大型油缸。 3、缸体直入式:大吨位单作用油缸,一端无端盖(端盖与缸体焊接一体),直接对腔体供油,向令一方向做功,另一端端盖进油回程或弹簧等储能元件回程。 大致如此几种 我有一台液压油缸柱塞直径40毫米缸体外径150毫米高度400毫米请专业人士告诉我它的吨位最好能告诉我计算公式谢谢 油泵压力10MPA 一台液压机械的压力(吨位)是与柱塞直径和供油压力有关。 其工作压力(吨位)的计算: 柱塞的受力面积×供油压力=工作压力(吨位) 柱塞的受力面积单位:mm2 供油压力单位:N/mm2 工作压力(吨位)单位:N 1000Kgf=1Tf(吨力) 油缸15到25吨的力要多大的钢径 油缸的吨位和缸径的大小还有系统提供的压力有关。 例如油缸内径是100mm, 系统提供的压力是16MPA 50吨液压油缸内外径是多少 则:

烟囱的工作原理

烟囱的工作原理 烟囱的排烟原理: 由于烟囱有一定的高度,烟囱中的热气体受到大气浮力的作用,而具有一定的几何压头,在烟囱底部造成负压—“抽力”。如果这种抽力正好能克服气体在窑炉中流动的各种阻力,就能使窑内热气体能源源不断地流入烟囱底部,并通过烟囱排入大气。 烟囱的抽力,可用烟囱底部和顶部出口截面的伯努力方程求得: 取2-2截面为基准面,则有: 此时方程各简化为: 即: 烟囱底部负压的绝对值称之为抽力,用hc表示。 上式表明,烟囱的抽力是由烟囱的几何压头形成的。但烟囱中气体所具有的几何压头并非全部转为有用的抽力,实际上一部分要用于克服烟囱本身气体流动的摩擦阻力和满足烟囱中气体动压头增量。 2、影响烟囱抽力的因素: (1)烟囱的高度:H↑,hc↑,烟囱排烟能力强。 (2)烟气平均温度:tav↑,ρav↓,hc↑ (3)空气平均温度:ta↑,ρa↓,hc↓ (4)空气的湿度:ψ↑,ρa↓,hc↓ 故:高度一定时,hc冬天>hc夏天

(5)海拨高度:海拨高度↑,大气压↓,ρa↓,hc↓ 2.2.1.2烟囱的热工计算 1、烟囱的直径 (1)烟囱顶部直径 (m) 分析:速度大,直径小,阻力大;速度小,直径大,投资大,有倒风现象。 施工要求:砖烟囱和混凝土烟囱d≮0.8m,顶部厚度≮24cm。 (2)底部直径: ①小型铁皮烟囱通常上下直径一般大圆筒形,也有用砖砌成的方形。 ②大型的砖、混凝土烟囱是底部直径大的锥体形,斜率为1~2%。 底部直径为: 2、烟囱的高度 确定烟囱的高度不仅要考虑热工要求,还要考虑环保要求。 机械通风:环保要求高于热工要求 自然通风:热工要求、环保要求同样重要

m钢烟囱计算书

目录

1、设计资料 基本设计资料 烟囱总高度H = 烟气温度T gas = ℃ 烟囱底部高出地面距离: 0mm 夏季极端最高温度T sum = ℃ 冬季极端最低温度T win = ℃ 最低日平均温度T win = ℃ 烟囱日照温差△T = ℃ 基本风压?0 = m2 瞬时极端最大风速: (m/s) 地面粗糙度: B类 烟囱筒体几何缺陷折减系数? = 烟囱安全等级: 二级 抗震设防烈度: 7度 设计地震分组: 第一组 建筑场地土类别: Ⅱ类 筒壁腐蚀厚度裕度: 衬里起始高度: 设置破风圈: 是 自定义设计温度下筒壁钢材的许用应力: 是否计算抽力: 否 材料信息 序号使用部位材料名称 最高使用温 度(℃) 密度 (kg/m3) 导热系数? (W /(m·K)) 1 筒壁钢材S31603 250 几何尺寸信息 烟囱总分段数: 18 烟囱筒身分段参数表 编号标高(m) 烟囱筒壁外直径(mm) 分段高度(m) 0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烟囱总截面数: 21 烟囱筒身分节参数表(1) 截面编号标高 (m) 烟囱筒壁 外直径 (mm) 分节高度 (m) 筒壁厚度 (mm) 坡度 (%) 0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烟囱筒身分节参数表(2) 截面编 号标高 (m) 附加重量 (kN) 附加风载 (kN) 洞口 数量 洞口 形状 洞口宽 度(mm) 洞口高 度(mm) 洞口直径 (mm) 5 0 矩形0 0 ----- 6 0 矩形0 0 ----- 7 0 矩形0 0 ----- 8 0 矩形0 0 ----- 9 0 矩形0 0 ----- 10 0 矩形0 0 ----- 11 0 矩形0 0 ----- 12 0 矩形0 0 ----- 13 0 矩形0 0 ----- 14 0 矩形0 0 -----

液压油缸设计计算公式 (2)

液压油缸的主要设计技术参数 一、液压油缸的主要技术参数: 1.油缸直径;油缸缸径,内径尺寸。 2. 进出口直径及螺纹参数 3.活塞杆直径; 4.油缸压力;油缸工作压力,计算的时候经常是用试验压力,低于16MPa乘以1.5,高于16乘以1.25 5.油缸行程; 6.是否有缓冲;根据工况情况定,活塞杆伸出收缩如果冲击大一般都要缓冲的。 7.油缸的安装方式; 达到要求性能的油缸即为好,频繁出现故障的油缸即为坏。应该说是合格与不合格吧?好和合格还是有区别的。 二、液压油缸结构性能参数包括:1.液压缸的直径;2.活塞杆的直径;3.速度及速比;4.工作压力等。 液压缸产品种类很多,衡量一个油缸的性能好坏主要出厂前做的各项试验指标,油缸的工作性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最低启动压力:是指液压缸在无负载状态下的

最低工作压力,它是反映液压缸零件制造和装配 精度以及密封摩擦力大小的综合指标; 2.最低稳定速度:是指液压缸在满负荷运动时没 有爬行现象的最低运动速度,它没有统一指标, 承担不同工作的液压缸,对最低稳定速度要求也 不相同。 3.内部泄漏:液压缸内部泄漏会降低容积效率, 加剧油液的温升,影响液压缸的定位精度,使液 压缸不能准确地、稳定地停在缸的某一位置,也 因此它是液压缸的主要指标之。 液压油缸常用计算公式 液压油缸常用计算公式 项目公式符号意义 液压油缸面积(cm 2 ) A =πD 2 /4 D :液压缸有效活塞直径(cm) 液压油缸速度(m/min) V = Q / A Q :流量(l / min) 液压油缸需要的流量(l/min) Q=V×A/10=A×S/10t V :速度(m/min) S :液压缸行程(m) t :时间(min) 液压油缸出力(kgf) F = p × A F = (p × A) -(p×A) ( 有背压存在时) p :压力(kgf /cm 2 ) 泵或马达流量(l/min) Q = q × n / 1000 q :泵或马达的几何排量(cc/rev) n :转速(rpm ) 泵或马达转速(rpm) n = Q / q ×1000 Q :流量(l / min) 泵或马达扭矩(N.m) T = q × p / 20π 液压所需功率(kw) P = Q × p / 612 管内流速(m/s) v = Q ×21.22 / d 2 d :管内径(mm) 管内压力降(kgf/cm 2 ) △ P=0.000698×USLQ/d 4 U :油的黏度(cst) S :油的比重

油缸设计计算公式

液压油缸的主要技术参数 一、液压油缸的主要技术参数: 1.油缸直径;油缸缸径,内径尺寸。 2. 进出口直径及螺纹参数 3.活塞杆直径; 4.油缸压力;油缸工作压力,计算的时候经常是用试验压力,低于16MPa乘以,高于16乘以 5.油缸行程; 6.是否有缓冲;根据工况情况定,活塞杆伸出收缩如果冲击大一般都要缓冲的。 7.油缸的安装方式; 达到要求性能的油缸即为好,频繁出现故障的油缸即为坏。应该说是合格与不合格吧好和合格还是有区别的。 二、液压油缸结构性能参数包括:1.液压缸的直径;2.活塞杆的直径;3.速度及速比;4.工作压力等。 液压缸产品种类很多,衡量一个油缸的性能好坏主要出厂前做的各项试验指标,油缸的工作性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最低启动压力:是指液压缸在无负载状态下的最低工作压力,它是反映液压缸零件制造和装配

非标液压、机电、试验、工控设备开发研制。 液压缸无杆腔面积A=*40*40/ (平方米)=(平方米) 泵的理论流量Q=排量*转速=32*1430/1000000 (立方米/分)=(立方米/ 分) 液压缸运动速度约为V=*Q/A= m/min 所用时间约为T=缸的行程/速度=L/V==8 (秒) 上面的计算是在系统正常工作状态时计算的,如果溢流阀的安全压力调得较低,负载过大,液压缸的速度就没有上面计算的大,时间T就会增大. 楼主应把系统工作状态说得更清楚一些.其实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你先求出油缸的体积,会求吧,等于:4021238立方毫米;然后再求出泵的每分钟

流量,需按实际计算,效率取92%(国家标准),得出流量 为:32X1430X1000X92%=立方毫米;两数一除就得出时间:分钟,也就是秒,至于管道什么流速什么的东西根本不要考虑,影响比较少. 油缸主要尺寸的确定方法 1.油缸的主要尺寸 油缸的主要尺寸包括:缸筒内径、活塞缸直径、缸筒长度以及缸筒壁厚等。 2.主要尺寸的确定 (1)缸筒直径的确定 根据公式:F=P×A,由活塞所需要的推力F和工作压力P可求得活塞的有效面积A,进一步根据油缸的不同结构形式,计算缸筒的直径D。 (2)活塞杆尺寸的选取 活塞杆的直径d,按工作时的受力情况来确定。根据表4-2来确定。 (3)油缸长度的确定 油缸筒长度=活塞行程+活塞长度+活塞导向长度+活塞杆密封及导向 长度+其它长度。活塞长度=—1)D;活塞杆导向长度=(—)d。其它长度指一些特殊的需要长度,如:两端的缓冲装置长度等。某些单活塞杆油缸油时提出最小导向程度的要求,如: H≥L/20+D/2。 液压设计常用资料 时间:2010-8-27 14:17:02 径向密封沟槽尺寸 O形密封圈截面直径d 2 沟槽宽度b 气动动密封液压动密封 和 静密封 b b 1 b 2

烟道阻力损失及烟囱计算根据实例

15.烟道阻力损失及烟囱计算根据实例计算 烟囱是工业炉自然排烟的设施,在烟囱根部造成的负压——抽力是能够吸引并排烟的动 力。在上一讲中讲到的喷射器是靠喷射气体的喷射来造成抽力的,而烟囱是靠烟气在大气中的浮力造成抽力的,其抽力的大小主要与烟气温度和烟囱的高度有关。 为了顺利排出烟气,烟囱的抽力必须是足够克服烟气在烟道内流动过程中产生的阻力损 失,因此在烟囱计算时首先要确定烟气总的阻力损失的大小。 15.1 烟气的阻力损失 烟气在烟道内的流动过程中造成的阻力损失有以下几个方面:摩擦阻力损失、局部阻力 损失,此外,还有烟气由上向下流动时需要克服的烟气本身的浮力――几何压头,流动速度由小变大时所消耗的速度头——动压头等。 15.1.1 摩擦阻力损失 摩擦阻力损失包括烟气与烟道壁及烟气本身的粘性产生的阻力损失,计算公式如下: t m h d L h λ=(mmH 2O) )1(2h 0204t g w βγ+= (mmH 2O) 式中:λ—摩擦系数,砌砖烟道λ=0.05 L —计算段长度,(m ) d —水力学直径 )(4m u F d = 其中 F —通道断面积(㎡); u —通道断面周长(m ); t h —烟气温度t 时的速度头(即动压头)(mmH 2O); 0w —标准状态下烟气的平均流速(Nm/s ); 0γ—标准状态下烟气的重度(㎏/NM 3 );

β—体积膨胀系数,等于 2731; t —烟气的实际温度(℃) 15.1.2 局部阻力损失 局部阻力损失是由于通道断面有显著变化或改变方向,使气流脱离通道壁形成涡流而引 起的能量损失,计算公式如下: )1(2020t g w K Kh h t βγ+==(㎜H 2O) 式中 K —局部阻力系数,可查表。 15.1.3 几何压头的变化 烟气经过竖烟道时就会产生几何压头的变化,下降烟道增加烟气的流动阻力,烟气要克 服几何压头,此时几何压头的变化取正值,上升烟道与此相反,几何压头的变化取负值。几何压头的计算公式如下: )(y k j H h γγ-=(㎜H 2O ) 式中 H —烟气上升或下降的垂直距离(m ) k γ—大气(即空气)的实际重度 (kg/m 3 ) y γ—烟气的实际重度(kg/m 3) 图15.1 为大气中每米竖烟道的几何压头,曲线是按热空气算出的,烟气重度与空气重 度差别不大时,可由图15.1查取几何压头值。 图15.1 每米高度引起几何压头变化的数值 15.2 烟道计算 15.2.1 烟气量 烟气在进入烟道时过剩空气量较燃烧时略大,而且在烟道内流动过程中由于不断地吸入 空气而烟气量在不断地变化,尤其在换热器、烟道闸板和人孔等处严密性较差,空气过剩量

60m钢烟囱计算书

目录 1、设计资料 (2) 2、计算依据 (6) 3、筒体自重计算 (7) 4、筒体截面参数..............................................................................................................................................................................................错误!未定义书签。 5、筒体温度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6、动力特征计算 (9) 7、风荷载计算 (10) 8、地震作用及内力计算 (13) 9、附加弯矩计算 (15) 10、荷载内力组合 (16) 11、钢烟囱强度与稳定计算 (19) 12、考虑瞬时极端最大风速下验算结果 (22) 13、钢烟囱底座计算 (23) 14、钢烟囱位移结果 (24) 15、加强圈间距计算 (25)

1、设计资料 1.1 基本设计资料 烟囱总高度H = 60.300m 烟气温度T gas = 95.00℃ 烟囱底部高出地面距离: 0mm 夏季极端最高温度T sum = 40.00℃ 冬季极端最低温度T win = -4.00℃ 最低日平均温度T win = -5.00℃ 烟囱日照温差△T = 20.00℃ 基本风压ω0 = 0.55kN/m2 瞬时极端最大风速: 34.00(m/s) 地面粗糙度: B类 烟囱筒体几何缺陷折减系数δ = 0.50 烟囱安全等级: 二级 抗震设防烈度: 7度(0.10g) 设计地震分组: 第一组 建筑场地土类别: Ⅱ类 筒壁腐蚀厚度裕度: 2.00mm 衬里起始高度: 0.00m 设置破风圈: 是 自定义设计温度下筒壁钢材的许用应力: 117.00MPa 是否计算抽力: 否 1.2 1.3 烟囱总分段数: 18

液压缸计算公式

液压缸计算公式 1、液压缸内径和活塞杆直径的确定 液压缸的材料选为Q235无缝钢管,活塞杆的材料选为Q235 液压缸内径: 4,F4== D,3.14,,p F:负载力 (N) 2A:无杆腔面积 () mm P:供油压力 (MPa) D:缸筒内径 (mm) :缸筒外径 (mm) D1 2、缸筒壁厚计算 π×,??ηδσψμ 1)当δ/D?0.08时 pDmax,,(mm) 02,p 2)当δ/D=0.08~0.3时 pDmax,,(mm) 02.3,-3ppmax 3)当δ/D?0.3时 ,,,,0.4pDpmax,,,,(mm) 0,,2,1.3p,pmax,, ,b,, pn δ:缸筒壁厚(mm) ,:缸筒材料强度要求的最小值(mm) 0 :缸筒内最高工作压力(MPa) pmax :缸筒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p :缸筒材料的抗拉强度(MPa) ,b :缸筒材料屈服点(MPa) ,s

n:安全系数 3 缸筒壁厚验算 22,(D,D)s1(MPa) PN,0.352D1 D1P,2.3,lg rLsD PN:额定压力 :缸筒发生完全塑性变形的压力(MPa) PrL :缸筒耐压试验压力(MPa) Pr E:缸筒材料弹性模量(MPa) :缸筒材料泊松比 =0.3 , 同时额定压力也应该与完全塑性变形压力有一定的比例范围,以避免 塑性变形的发生,即: ,,(MPa) PN,0.35~0.42PrL 4 缸筒径向变形量 22,,DPDD,1r,,D,,,,(mm) 22,,EDD,1,,变形量?D不应超过密封圈允许范围5 缸筒爆破压力 D1PE,2.3,lg(MPa) bD 6 缸筒底部厚度 Pmax,(mm) ,0.433D12,P :计算厚度处直径(mm) D2 7 缸筒头部法兰厚度 4Fbh,(mm) ,(r,d),aLP F:法兰在缸筒最大内压下所承受轴向力(N) b:连接螺钉孔的中心到法兰内圆的距离(mm) :法兰外圆的半径(mm) ra

锅炉烟囱阻力计算

序号名称符号单位计算公式2台1T蒸汽锅炉计 算结果1(立管用 DN350) 2台1T蒸汽锅炉 计算结果2(立 管用DN400) 2台2100Kw汽锅炉 计算结果(立管用 DN600) 锅炉功率700Kw700Kw2100Kw 燃气发热值Q气kJ/Nm3给定36533.0036533.0036533.00 燃气耗量Bj Nm3/h根据锅炉燃烧计算80.0080.00225.50单台锅炉烟气总量Vy实m3/h Vy实=Vy*(Bj)1150.001150.003115.00锅炉烟气总量Vy总m3/h2300.002300.006230.00 烟囱垂直高度H m给定90.0090.0090.00 锅炉的排烟温度t1℃170.00170.00170.00室外温度t℃30.0030.0030.00 锅炉台数n1台 2.00 2.00 2.00 锅炉总吨位D t/h 2.00 2.00 6.00锅炉总吨位求根√D√D 1.41 1.41 2.45修正系数A钢板0.900.900.90主烟囱内烟气的平均温度t2℃t2=t1-H·A/2/√D141.36141.36153.47 支烟囱直径d1m给定0.300.300.50 总烟道直径d2m给定0.400.400.70烟囱直径(立管段)d3m给定0.350.400.60单台锅炉烟气量G1m3/s热力计算0.320.320.87总烟气量G总m3/s0.640.64 1.73 系数a燃气(油)锅炉358.00358.00358.00烟囱截面及长度 支烟囱截面积S1m2(d1/2)2×3.140.070.070.20烟道截面积(水平段)S2m2(d 2 /2)2×3.140.1260.1260.385 烟囱截面积(垂直段)S3m2(d 3 /2)2×3.140.0960.1260.283支烟囱长度L1m 2.00 2.00 2.00总烟道水平段长度L2m给定82.0082.0082.00 锅炉烟囱通风阻力计算

烟囱设计

烟囱 烟囱的作用 烟囱的主要作用是拔火拔烟,排走烟气,改善燃烧条件。高层建筑内部一般设置数量不等的楼梯间、排风道、送风道、排烟道、电梯井及管道井等竖向井道,当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时,室内热空气因密度小,便沿着这些垂直通道自然上升,透过门窗缝隙及各种孔洞从高层部分渗出,室外冷空气因密度大,由低层渗入补充,这就形成烟囱效应。烟囱效应是室内外温差形成的热压及室外风压共同作用的结果,通常以前者为主,而热压值与室内外温差产生的空气密度差及进排风口的高度差成正比。这说明,室内温度越是高于室外温度,建筑物越高,烟囱效应也越明显,同时也说明,民用建筑的烟囱效应一般只是发生在冬季。就一栋建筑物而言,理论上视建筑物的一半高度位置为中和面,认为中和面以下房问从室外渗入空气,中和面以上房间从室内渗出空气。 在烟囱效应的作用下,室内有组织的自然通风、排烟排气得以实现,但其负面影响也是多方面的:首先,风沙通过低层部分各种孔洞、缝隙吹入室内,消耗热量并污染室内;其次,风通过电梯井由底层厅门人口被抽到顶层的过程中,导致梯门不能正常关闭;第三,当发生火灾时,随着室内空气温度的急剧升高,体积迅速增大,烟囱效应更加明显,此时,各种竖井成为拔火拔烟的垂直通道,是火灾垂直蔓延的主要途径,从而助长火势扩大灾情。有资料显示,烟气在竖向管井内的垂直扩散速度为3-4m /s,意味着高度为100m的高层建筑,烟火由底层直接窜至顶层只需30s左右。如果燃烧条件具备,整个大楼顷刻问便可能形成一片火海。为有效减弱烟囱效应产生的负面影响,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在冬季,空气主要是通过各种外门从底层流入室内,最直接的方法是将建筑通向外界的所有门,尽可能地设置成两道门、旋转门、加装门斗或在外门内侧设置空气幕等,这对于大厅门尤为必要,对于那些次要通道连同地下停车场的外门口等,在冬季也要装门,至少应增挂厚门帘。在冬季,电梯井顶部的通风孔应适当向小调整或关闭。 2.对于已采暖的建筑物,尽量不使低层部分的室内温度高于高层部分。

烟道阻力损失及烟囱计算1

15.烟道阻力损失及烟囱计算 烟囱是工业炉自然排烟的设施,在烟囱根部造成的负压——抽力是能够吸引并排烟的动力。在上一讲中讲到的喷射器是靠喷射气体的喷射来造成抽力的,而烟囱是靠烟气在大气中的浮力造成抽力的,其抽力的大小主要与烟气温度和烟囱的高度有关。 为了顺利排出烟气,烟囱的抽力必须是足够克服烟气在烟道内流动过程中产生的阻力损失,因此在烟囱计算时首先要确定烟气总的阻力损失的大小。 15.1 烟气的阻力损失 烟气在烟道内的流动过程中造成的阻力损失有以下几个方面:摩擦阻力损失、局部阻力损失,此外,还有烟气由上向下流动时需要克服的烟气本身的浮力――几何压头,流动速度由小变大时所消耗的速度头——动压头等。 15.1.1 摩擦阻力损失 摩擦阻力损失包括烟气与烟道壁及烟气本身的粘性产生的阻力损失,计算公式如下: t m h d L h λ=(mmH 2O) )1(2h 0204t g w βγ+= (mmH 2O) 式中:λ—摩擦系数,砌砖烟道λ=0.05 L —计算段长度,(m ) d —水力学直径 )(4m u F d = 其中 F —通道断面积(㎡); u —通道断面周长(m ); t h —烟气温度t 时的速度头(即动压头)(mmH 2O);

0w —标准状态下烟气的平均流速(Nm/s ); 0γ—标准状态下烟气的重度(㎏/NM 3); β—体积膨胀系数,等于273 1; t —烟气的实际温度(℃) 15.1.2 局部阻力损失 局部阻力损失是由于通道断面有显著变化或改变方向,使气流脱离通道壁形成涡流而引起的能量损失,计算公式如下: )1(2020t g w K Kh h t βγ+==(㎜H 2O) 式中 K —局部阻力系数,可查表。 15.1.3 几何压头的变化 烟气经过竖烟道时就会产生几何压头的变化,下降烟道增加烟气的流动阻力,烟气要克服几何压头,此时几何压头的变化取正值,上升烟道与此相反,几何压头的变化取负值。几何压头的计算公式如下: )(y k j H h γγ-=(㎜H 2O ) 式中 H —烟气上升或下降的垂直距离(m ) k γ—大气(即空气)的实际重度 (kg/m 3) y γ—烟气的实际重度(kg/m 3) 图15.1 为大气中每米竖烟道的几何压头,曲线是按热空气算出的,烟气重度与空气重度差别不大时,可由图15.1查取几何压头值。

油缸推拉力及运动速度计算

液压装置往往通过液压油缸对外做功,在忽略 外渗漏、液体压缩性和摩擦力的前提下: 油缸产生的力等于供油压力与作用面积的乘积; 油缸的运动速度等于进入油缸腔的流量除于作 用面积。计算公式如下: 油缸推力: (1) 油缸拉力: (2) 伸出速度: (3) 缩回速度: (4) 式中: F 1——在无杆腔产生的力(推力), kgf F 2——在有杆腔产生的力(拉力), kgf A 、 B ——无杆腔、有杆腔面积,cm 2 D ——油缸内径,cm d ——活塞杆直径,cm V 1——活塞杆伸出速度,cm/min V 2——活塞杆缩回速度,cm/min Q 1——油缸无杆腔侧进油流量,cm 3/min Q 2——油缸有杆腔侧进油流量,cm 3/min 【举例】 (1)油缸内径D=100mm ,供无杆腔压力P 1=160kgf/cm 2,其油缸推力为: F 1=P 1×A=160×0.785×102 =12560 (kgf ) (2)油缸内径D=100mm ,杆径d=70mm ,供有杆腔压力P 1=160kgf/cm 2,其油缸拉力为: F 2=P 2×B= P 2×0.785(D 2-d 2)= 160×0.785(102-72)=6405.6 (kgf ) (3)油缸内径D=100mm ,进入无杆腔的流量为80升/分,其油缸的伸出速度为: V 1=Q 1/A= 80×103/(0.785×102)= 1019.1(cm/min )=17cm/S (4)同上,油缸活塞的缩回速度为: V 2=Q 1/B=80×103/〖0.785×(102-72)〗=1998.2(cm/min )= 33.3cm/S )(4 22222d D P B P F -?=?=π21114D P A P F π?=?=21114D Q A Q V ==)(422222d D Q B Q V -==

m钢烟囱计算书

m钢烟囱计算书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目录 4、筒体截面参数................................................................. 14、钢烟囱位移结果..............................................................

1、设计资料 1.1 基本设计资料 烟囱总高度H = 60.300m 烟气温度T gas= 95.00℃ 烟囱底部高出地面距离: 0mm 夏季极端最高温度T sum= 40.00℃ 冬季极端最低温度T win = -4.00℃ 最低日平均温度T win = -5.00℃ 烟囱日照温差△T = 20.00℃ 基本风压?0 = 0.55kN/m2 瞬时极端最大风速: 34.00(m/s) 地面粗糙度: B类 烟囱筒体几何缺陷折减系数? = 0.50 烟囱安全等级: 二级 抗震设防烈度: 7度(0.10g) 设计地震分组: 第一组 建筑场地土类别: Ⅱ类 筒壁腐蚀厚度裕度: 2.00mm 衬里起始高度: 0.00m 设置破风圈: 是 自定义设计温度下筒壁钢材的许用应力: 117.00MPa

是否计算抽力: 否1.2 材料信息 序号使用部位材料名称 最高使用 温度(℃) 密度 (kg/m3) 导热系数? (W /(m·K)) 1筒壁钢材S316032507850.0058.150 1.3 几何尺寸信息 烟囱总分段数: 18 烟囱筒身分段参数表 编号标高(m)烟囱筒壁外直径 (mm) 分段高度 (m) 060.301800.00----- 150.301800.0010.00 243.501800.00 6.80 341.594000.00 1.91 438.914000.00 2.68 537.124000.00 1.80 635.324000.00 1.80 732.824000.00 2.50 830.824000.00 2.00 929.024000.00 1.80 1026.304000.00 2.72 1124.304000.00 2.00 1222.004000.00 2.30 1320.504000.00 1.50 1418.704000.00 1.80 1516.704000.00 2.00 1613.804000.00 2.90 17 3.804000.0010.00 18-0.004000.00 3.80烟囱总截面数: 21 烟囱筒身分节参数表(1)

锅炉房通风烟囱设计

锅炉房烟风系统设计 1.1、设计原则 1)烟道和风道的布置应力求简短平直、附件少、气密性好。避免出现“袋形”、“死角”及局部流速过低的管段。 2)多台锅炉共用烟囱、烟道和风道时,总烟、风道内各截面处的流速宜接近,单台锅炉配置两侧风道或两个烟道时,宜使每侧风道或每个烟道的阻力均衡。 1)烟道和热风道应考虑膨胀和热补偿措施,烟道和砖烟囱连接处应设置伸缩缝。 2)金属烟道和热风道应进行保温,钢烟囱在人员能接触到的部分也应进行隔热。钢制烟风道中的介质温度大于50度或由于防冻需要应给予保温。 5)多台锅炉共用总烟道或总风道时,支烟道、支风道上,应装设能全开全闭、气密性好的闸板阀或调风阀。 6)在烟道和风道的适当位置应按《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5468)的要求,设置永久采样孔,并安装用于测量采样的固定装置。 7)钢制冷风道可采用2-3mm厚钢板,钢制烟道和热风道可采用3-5mm厚的钢板,矩形或圆形烟风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必要时设置加强筋。 8)布置在室外的烟道和风道,应设置防雨和防暴晒的设施。锅炉使用含硫量高的燃料时,除有烟气脱硫措施外,烟道和烟囱内壁应采取防腐措施。 9) 对于单台锅炉出力大于等于10t/h或7MW的锅炉房,鼓风机和和燃烧机宜分开设置,鼓风机宜集中布置在隔音机房内。 10)对于微正压燃烧的燃油、燃气锅炉,锅炉机组排烟出口后的烟道、烟囱阻力,一般可由烟囱的抽力来克服,当烟囱抽力不足时,应采用下列措施: (1)由锅炉厂家提高燃烧机组和炉膛的燃烧正压; (2)在排烟系统设置引射排烟装置; (2)在排烟系统设置调频引风机; 对于设置在高层建筑物内的锅炉房,应注意核算排烟系统的阻力平衡,当烟囱抽力达大时,应考虑减小烟道、烟囱断面尺寸,提高流速,增加阻力,适应平衡,可在烟道系统设置抽风控制器,调工阻力平衡。 11) 烟风道穿过墙壁、楼板或屋面时,所设预留孔的内壁与管道表面(包括加固及保温层)

烟囱阻力计算

地址:天津市津南区裕和工业小区11门乙 Add: No.11 YUHE industrial district JINNAN district TIANJIN CHINA 1 TIANJIN ALLRIGHT ELE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富康新城烟囱系统阻力计算 一、工程基本资料 排烟设备:热水锅炉; 排烟设备数量:6台; 燃料种类:天然气; 排烟量:3750m 3/h ·台(经验数据); 排烟温度:220℃(经验数据); 二、烟气密度的计算 220℃时烟气的密度为: 742 .022******* 34.12732730=+?=+? =t ρρ㎏/m3; 三、烟囱内部阻力计算 A 区组: 1、烟囱水平管道37m ,垂直烟囱20m 的摩擦阻力 m yc P ?(Pa )为: pj pj PJ m yc d H P ρωλ2 2 =? 即: m yc P ?=(0.02×37×6.2×6.2×0.74)÷(2×0.7)=15.04(Pa ) m yc P ?=(0.02×20×2.76×2.76×0.74)÷(2×0.93)=1.21(Pa ) 2、出口阻力: c C c yc A P ρω2 2=?=1.1×2.76×2.76×0.74÷2=3.1(Pa ) 3、转向场所阻力: 转向场所数量为4处,阻力为:

地址:天津市津南区裕和工业小区11门乙 Add: No.11 YUHE industrial district JINNAN district TIANJIN CHINA 2 TIANJIN ALLRIGHT ELE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机组出口弯头阻力: pj C w yc P ρωξ 2 2=?=0.7×6.51×6.51×0.74÷2=10.98(Pa ) 水平管道弯头阻力: pj C w yc P ρωξ 2 2=?=0.7×6.2×6.2×0.74÷2=9.96×2=19.92(Pa ) 4、烟道总阻力为: yc P ?=15.04+1.21+3.1+10.98+19.92=40.25(Pa ) B 区组 1、水平管道79m ,垂直烟囱20m 的摩擦阻力 m yc P ?(Pa )为: pj pj PJ m yc d H P ρωλ2 2 =? 即: m yc P ?=(0.02×79×6.2×6.2×0.74)÷(2×0.7)=32.1(Pa ) m yc P ?=(0.02×20×2.98×2.98×0.74)÷(2×0.95)=1.38(Pa ) 2、出口阻力: c C c yc A P ρω2 2=?=1.1×2.98×2.98×0.74÷2=3.61(Pa ) 3、转向场所阻力:转向场所数量为5处 机组出口弯头阻力: pj C w yc P ρωξ 2 2=?=0.7×6.51×6.51×0.74÷2=10.98(Pa ) 水平管道弯头阻力: pj C w yc P ρωξ 2 2=?=0.7×6.2×6.2×0.74÷2=9.96×4=39.84(Pa )

液压常用计算公式

液压常用计算公式 1、齿轮泵流量(min /L ): 1000Vn q o =,1000 o Vn q η= 说明:V 为泵排量(r ml /);n 为转速(min /r );o q 为理论流量 (min /L );q 为实际流量(min /L ) 2、齿轮泵输入功率(kW ): 说明:T 为扭矩(m N .);n 为转速(min /r ) 3、齿轮泵输出功率(kW ): 说明:p 为输出压力(a MP );'p 为输出压力(2 /cm kgf );q 为实际流量(min /L ) 4、齿轮泵容积效率(%): 说明:q 为实际流量(min /L );o q 为理论流量(min /L ) 5、齿轮泵机械效率(%): 说明:p 为输出压力(a MP ); q 为实际流量(min /L );T 为扭矩 (m N .);n 为转速(min /r ) 6、齿轮泵总效率(%): 说明:V η为齿轮泵容积效率(%);m η为齿轮泵机械效率(%) 7、齿轮马达扭矩(m N .): π 2q P T t ??=,m t T T η?=

说明:P ?为马达的输入压力与输出压力差(a MP ); q 为马达排量 (r ml /);t T 为马达的理论扭矩(m N .);T 为马达的实际输出扭矩(m N .);m η为马达的机械效率(%) 8、齿轮马达的转速(min /r ): 说明:Q 为马达的输入流量(min /ml ); q 为马达排量(r ml /); V η为马达的容积效率(%) 9、齿轮马达的输出功率(kW ): 说明:n 为马达的实际转速(min /r ); T 为马达的实际输出扭矩(m N .) 10、液压缸面积(2 cm ): 说明:D 为液压缸有效活塞直径(cm ) 11、液压缸速度(min m ): 说明:Q 为流量(min L );A 为液压缸面积(2cm ) 12、液压缸需要的流量(min L ): 说明:V 为速度(min m );A 为液压缸面积(2 cm );S 为液压缸行程(m );t 为时间(min ) 13、液压缸的流速(s m /): 2114D Q A Q V V V πηη==,) (42222d D Q A Q V V V -==πηη 说明:Q 为供油量(s m /3 );V η为油缸的容积效率(%);D 为无杆腔活塞直径(m );d 为活塞杆直径(m ) 14、液压缸的推力(N ):

烟气脱硫设计计算

烟气脱硫设计计算 1?13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硫方案 主要参数:燃煤含S量1.5% 工况满负荷烟气量285000m3/h 引风机量1台,压力满足FGD系统需求 要求:采用氧化镁湿法脱硫工艺(在方案中列出计算过程) 出口SO2含量?200mg/Nm3 第一章方案选择 1、氧化镁法脱硫法的原理 锅炉烟气由引风机送入吸收塔预冷段,冷却至适合的温度后进入吸收塔,往上与逆向流下的吸收浆液反应, 氧化镁法脱硫法 脱去烟气中的硫份。吸收塔顶部安装有除雾器,用以除去净烟气中携带的细小雾滴。净烟气经过除雾器降低烟气中的水分后排入烟囱。粉尘与脏东西附着在除雾器上,会导致除雾器堵塞、系统压损增大,需由除雾器冲洗水泵提供工业水对除雾器进行喷雾清洗。 吸收过程 吸收过程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Mg(OH)2 + SO2 → MgSO3 + H2O MgSO3 + SO2 + H2O → Mg(HS O3)2 Mg(HSO3)2 + Mg(OH)2 → 2MgSO3 + 2H2O 吸收了硫分的吸收液落入吸收塔底,吸收塔底部主要为氧化、循环过程。

氧化过程 由曝气鼓风机向塔底浆液内强制提供大量压缩空气,使得造成化学需氧量的MgSO3氧化成MgSO4。这个阶段化学反应如下: MgSO3 + 1/2O2 → MgSO4 Mg(HSO3)2 + 1/2O2 → MgSO4 + H2SO3 H2SO3 + Mg(OH)2 → MgSO3 + 2H2O MgSO3 + 1/2O2 → MgSO4 循环过程 是将落入塔底的吸收液经浆液循环泵重新输送至吸收塔上部吸收区。塔底吸收液pH由自动喷注的20 %氢氧化镁浆液调整,而且与酸碱计连锁控制。当塔底浆液pH低于设定值时,氢氧化镁浆液通过输送泵自动补充到吸收塔底,在塔底搅拌器的作用下使浆液混合均匀,至pH达到设定值时停止补充氢氧化镁浆液。20 %氢氧化镁溶液由氧化镁粉加热水熟化产生,或直接使用氢氧化镁,因为氧化镁粉不纯,而且氢氧化镁溶解度很低,就使得熟化后的浆液非常易于沉积,因此搅拌机与氢氧化镁溶液输送泵必须连续运转,避免管线与吸收塔底部产生沉淀。 镁法脱硫优点 技术成熟 氧化镁脱硫技术是一种成熟度仅次于钙法的脱硫工艺,氧化镁脱硫工艺在世界各地都有非常多的应用业绩,其中在日本已经应用了100多个项目,台湾的电站95%是用氧化镁法,另外在美国、德国等地都已经应用,并且目前在我国部分地区已经有了应用的业绩。 原料来源充足 在我国氧化镁的储量十分可观,目前已探明的氧化镁储藏量约为160亿吨,占全世界的80%左右。其资源主要分布在辽宁、山东、四川、河北等省,其中辽宁占总量的84.7%,其次是山东莱州,占总量的10%,其它主要是在河北邢台大河,四川干洛岩岱、汉源,甘肃肃北、别盖等地。因此氧化镁完全能够作为脱硫剂应用于电厂的脱硫系统中去。 脱硫效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