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明质量定义

戴明质量定义

戴明质量定义是一种管理方法,旨在改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它得名于美国质量管理专家威廉·爱德华·戴明。戴明质量定义以四个步骤为基础,这些步骤通常被称为戴明循环或PDCA循环(Plan-Do-Check-Act)。

首先,在“规划”阶段,组织需要设定实现质量目标的计划。这包括明确定义质量标准,制定质量策略和目标,并确定实施质量控制的方法。通过规划阶段,组织可以从开始就明确质量的标准和目标,为后续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在“执行”阶段,组织需要根据制定的计划开始实施质量控制措施。这涉及实施各种质量活动,例如培训员工,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监控生产过程,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确保生产或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然后,在“检查”阶段,组织需要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进行评估和检查。这包括进行质量检测,收集和分析数据,以及评估现有的质量控制措施是否有效。通过检查阶段,组织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并确定需要采取的纠正措施来改进质量。

最后,在“行动”阶段,组织需要采取纠正措施来改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这可能涉及修订质量控制计划,优化生产过程,对员工进行培训,或者对产品进行更新和改进。通过进行适当的行动,组织可以不断提高质量水平,并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总的来说,戴明质量定义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方法来管理和改进质量,从而帮助组织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通过遵循戴明质量循环,组织可以不断迭代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这将有助于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戴明、朱兰等质量管理专家的质量理念

品质管理]戴明、朱兰等质量管理专家的质量理念 1.戴明的质量理念 戴明(W.E.Deming)是美国著名的质量专家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应邀赴日本讲学和咨询,对统计质量管理在日本的普及和深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后来他在美国传播在日本十分有效的质量管理。1980年,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的名为"日本可以,为什么我们不能"节目播出后,戴明便成为美国在质量方面的著名人物。 戴明在主要观点是引起效率低下和不良质量的原因主要在公司地管理系统而不在员工。他总结出质量管理14条原则,认为一个公司要想使其产品达到规定的质量水平必须遵循这些原则。 戴明的质量管理14条原则是: (1)建立改进产品和服务的长期目标; (2)采用新观念; (3)停止依靠检验来保证质量; (4)结束仅仅依靠价格选择供应商的做法; (5)持续地且永无止境地改进生产和服务系统; (6)采用现代方法开展岗位培训; (7)发挥主管的指导帮助作用; (8)排除恐惧; (9)消除不同部门之间的壁垒; (10)取消面向一般员工的口号、标语和数字目标; (11)避免单纯用量化定额和指标采评价员工; (12)消除影响工作完美的障碍; (13)开展强有力的教育和自我提高活动; (14)使组织中的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去实现转变。 2.朱兰的质量理念 像戴明一样,朱兰(J.M.Juran)作为美国的著名质量专家,曾指导过日本质量管理。他在1951年出版了《质量控制手册》(Quality Control Handbook),到1998年已发行到第五版,改名为《朱兰质量手册》(Juran Quality Handbook)。 (1)朱兰关于质量的观点 朱兰博士认为质量来源于顾客的需求。在《朱兰质量手册》中他对质量的定义是: ①质量是指那些能满足顾客需求,从而使顾客感到满意的"产品特性"。 ②质量意味着无缺陷,也就是说没有造成返工、故障、顾客不满意和顾客投诉等现象。 (2)朱兰质量管理三部曲 朱兰博士把质量管理的三个普遍过程,即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称为构成质量管理的三部曲(即朱兰质量管理三部曲)。 3.石川馨的质量理念 石川馨(Ishikawa Kaori)是日本著名质量管理专家。他是因果图的发明者,日本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的奠基人之一,是将国外先进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与本国实践相结合的一位专家。 石川馨认为,质量不仅是指产品质量,从广义上说,质量还指工作质量、部

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学家戴明的质量观点

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学家戴明的质量观点 戴明(W. Edwards Deming)是20世纪最著名的质量管理学家之一,他对质量管理的贡献被广泛认可。他的质量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系统思维:戴明认为,组织应该将整个生产流程看作一个系统,而不是将其分割为独立的部门和环节。他强调,只有通过全局的、系统性的思考和管理,才能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2. 过程管理:戴明强调,质量是由过程决定的。他提出了著名的“质量三角”,即产品质量由设计、过程和管理决定。他认为,关注并改进生产过程,才能真正提高产品的质量,而不是仅仅依赖于检验和修正。 3. 统计方法:戴明推崇统计方法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他强调,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可以了解过程的变异和不稳定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质量问题的发生。他提倡使用统计工具,如控制图和因果图等,来辅助决策和问题解决。 4. 领导力和管理哲学:戴明认为,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参与的活动,需要领导者起到引领和推动的作用。他提倡建立一种以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哲学,培养员工的质量意识和参与度,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改进动力。 5. 持续改进:戴明强调,质量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他提倡

建立质量改进的循环,即PDCA循环(Plan-Do-Check-Act),通过不断地计划、执行、检查和调整,来推动质量的不断提升。 戴明的质量观点对于现代质量管理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借鉴以下几点: 要注重系统思维,全面考虑整个生产流程,避免局部优化而导致整体效益的下降。 要重视过程管理,关注产品质量的源头,通过改进生产过程来提高产品质量,而不是仅仅依靠检验和纠错。 其三,统计方法在质量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善于运用统计工具和方法,从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决策和问题解决提供支持。 其四,领导力和管理哲学是推动质量改进的关键,领导者应该起到榜样和推动的作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的核心,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质量改进,通过PDCA循环不断推动质量的提升。 戴明的质量观点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质量管理经验和指导原则。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充分理解并应用这些观点,不断改进和优化质量管理体系,以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戴明 质量定义

戴明质量定义 戴明质量定义 简介 戴明( Deming)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质量管理专家之一,被誉为“现代质量控制之父”。他提出了许多对于企业管理和质量改进至关重要的概念和原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的质量定义。戴明的质量定义深刻影响了许多企业和组织,使它们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相关定义 以下是戴明质量定义的几个重要方面: 1.按照需求满足程度来定义质量:戴明认为,质量应该 以是否满足顾客的需求为标准。只有产品或服务完全满足了顾客的需求,才能被认为是高质量的。因此,企业应该把顾客的需求放在首位,不断努力提供满足其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2.质量是管理的责任:戴明强调,质量是由管理决策和 管理行为决定的。质量问题的根源通常可以追溯到管理者的决策和行为。因此,企业的管理层应该承担起质量改进的责任,并通过持续改进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3.质量是系统性的:戴明认为,质量不是一个孤立的问 题,而是整个组织运作的结果。质量的改进需要从整体系统的角 度来考虑,不仅要关注单个环节的问题,还要追溯和控制整个过 程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 4.质量是持续改进的过程:戴明提倡持续改进的理念, 认为质量的提升应该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企业应该通过使用 数据和统计分析方法,不断监测和改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满 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理由 戴明的质量定义之所以具有如此重要的价值,原因如下: 1.顾客满意度的关注:戴明的质量定义以满足顾客需求 为核心,强调了企业应该把顾客放在中心地位,关注顾客满意度。 这有助于企业了解顾客需求,提供符合其期望的产品和服务,从 而增强客户忠诚度。 2.管理责任的强调:戴明的定义将质量问题与管理决策 和行为联系在一起,使得质量问题不再是质检部门的责任,而是 全员参与的事项。这有助于提高管理层对质量改进工作的重视, 并推动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3.系统性思维的引导:戴明的定义强调质量是整个组织 运作结果的体现,引导企业从整体系统的角度来思考和改进质量

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学家戴明的质量观点

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学家戴明的质量观点 1. 管理的责任 戴明认为,质量是管理的责任。他强调,管理层应当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负主要责任,而不仅仅是生产部门或质量部门的责任。管理层应当制定明确的质量目标,并通过不断改进过程和系统来实现这些目标。这种以管理层为核心的质量管理思想,被称为“戴明环”。 2. 统计方法的应用 戴明提倡使用统计方法来分析和改进过程。他认为,只有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才能了解过程的特性和变异性,从而采取正确的改进措施。戴明发展了许多统计方法和质量工具,如控制图、因果图、直方图等,这些方法和工具成为了现代质量管理的重要工具。 3. 品质管理循环 戴明提出了著名的“品质管理循环”(PDCA循环)。这一循环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和行动四个阶段。戴明认为,持续改进是企业质量管理的核心,通过不断进行PDCA循环,企业能够不断改进其产品和过程,提高质量水平。 4. 员工参与和培训 戴明强调员工的参与和培训对于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他认为,员工是质量的创造者,应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参与到质量改进的过程中。此外,戴明还强调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技

能和质量意识,从而更好地推动质量改进。 5. 长期稳定的质量目标 戴明主张企业应当制定长期稳定的质量目标,而不是追求短期的利益或过高的产出。他认为,追求质量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6. 合作与合作伙伴关系 戴明提倡企业与供应商、客户和其他利益相关方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他认为,只有通过合作,企业才能实现更高的质量水平和更好的绩效。合作伙伴关系可以帮助企业共同解决问题,实现共赢。 7. 领导力的重要性 戴明认为,领导力对于质量管理的成功至关重要。他强调管理者应当具备良好的领导能力,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质量改进。领导者应当为员工树立榜样,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 戴明的质量观点对于企业的质量管理具有深远的影响。他的理念和方法帮助许多企业实现了质量的飞跃,提高了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在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戴明的质量观点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企业应当学习借鉴戴明的经验,不断改进质量管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戴明 质量定义

戴明质量定义 什么是戴明质量定义? 戴明质量定义,也称为戴明环,是一种质量管理工具,由英国统计学家戴明(W. Edwards Deming)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戴明质量定义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对质量进行系统性的管理和改进,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并实现组织的长期成功。 戴明质量定义的原则 戴明质量定义包含以下原则: 1.客户导向:将客户的需求和期望置于最高的优先级,确保产品和服务符合 客户的要求。 2.持续改进:通过不断地分析数据和评估过程,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 取措施消除这些原因,实现持续的质量改进。 3.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基于数据和事实进行决策,避免凭个人主观判断做出 决策。 4.过程管理:将工作视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并通过不断改进流程来提高质量 和效率。 5.合作伙伴关系: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共同努力提高 质量和效率。 6.员工参与:鼓励员工参与质量管理和改进活动,激发员工的创新和积极性。 7.数据驱动: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了解过程的状态和变化,以便做出明智 的决策。 戴明质量定义的应用 戴明质量定义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组织,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医疗保健、教育等。以下是一些应用戴明质量定义的实例: 制造业 在制造业中,戴明质量定义被用于改进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通过分析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发现生产中的问题,并采取措施消除这些问题,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服务业 在服务业中,戴明质量定义被用于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通过分析客户反馈和服务过程中的数据,发现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和服务质量。 医疗保健 在医疗保健领域,戴明质量定义被用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通过分析医疗过程中的数据,发现医疗中的问题,并采取措施改进这些问题,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教育 在教育领域,戴明质量定义被用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成绩。通过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数据,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果。 戴明质量定义的优势 戴明质量定义具有以下优势: 1.提高质量:通过持续改进和过程管理,戴明质量定义可以帮助组织提高产 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2.提高效率:通过分析数据和改进流程,戴明质量定义可以帮助组织提高生 产和服务的效率,减少浪费和不必要的成本。 3.增加竞争力:通过持续改进和客户导向,戴明质量定义可以帮助组织提供 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增强竞争力。 4.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建立稳定的关系,戴 明质量定义可以帮助组织实现共赢,共同提高质量和效率。 5.激发员工积极性:通过员工参与和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戴明质量定义可以 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 结论 戴明质量定义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可以帮助组织提高质量和效率,增强竞争力。通过客户导向、持续改进、过程管理等原则,戴明质量定义可以帮助组织实现长期成功。在各个行业和组织中应用戴明质量定义,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实现组织的长期发展。

戴明的质量管理14条

戴明的质量管理14条 摘要: 1.戴明的质量管理理念简介 2.14 条质量管理原则详解 2.1 建立系统观念 2.2 接受新的理念 2.3 客户为中心 2.4 领导者的作用 2.5 员工参与 2.6 过程控制 2.7 持续改进 2.8 实事求是的决策 2.9 互利的供应商关系 2.10 系统解决方案 2.11 预防胜于检查 2.12 持续教育 2.13 贯彻执行 2.14 建立长期理念 正文: 戴明的质量管理理念简介 戴明(W.Edwards Deming)是一位美国统计学家和质量管理专家,他的质量管理理念在上个世纪80 年代被日本企业广泛采纳,并帮助日本经济崛

起。戴明的质量管理理念的核心是全面质量管理(TQM),其目标是通过系统的方法,持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最终实现企业的长期成功。 14 条质量管理原则详解 2.1 建立系统观念 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将所有环节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企业应以系统观念为指导,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 2.2 接受新的理念 企业应积极接受新的质量管理理念,摒弃传统的以产量为目标的管理方式,转而追求质量与效率的平衡。 2.3 客户为中心 以客户为中心是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企业应站在客户的角度,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2.4 领导者的作用 领导者在质量管理中起着关键作用,他们需要制定明确的质量政策,创造有利于质量管理的环境,并亲自参与质量改进活动。 2.5 员工参与 员工是质量管理的基础,他们的参与对质量改进至关重要。企业应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培训。 2.6 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是预防质量问题的关键。企业应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严格控制,确保质量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2.7 持续改进

戴明 质量定义

戴明质量定义 摘要: 一、戴明简介 二、戴明的质量定义 三、戴明质量定义的核心理念 四、戴明质量定义在现代企业的应用 五、总结 正文: 【戴明简介】 戴明(W.Edwards Deming)是一位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他的质量管理理念对全球企业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戴明生于1900年,在1980年代,他的理念受到了日本企业的重视,并帮助日本企业实现了质量管理的飞跃,从而赢得了世界市场的竞争优势。因此,戴明被誉为“质量管理之父”。 【戴明的质量定义】 戴明认为,质量是符合要求的程度,它包括产品、服务、过程和体系。这一定义强调了质量的全面性,意味着企业应该关注从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到售后服务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满足顾客需求。 【戴明质量定义的核心理念】 1.顾客导向:质量的定义应以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为基础,只有满足了顾客的要求,企业才能实现长期的成功。 2.系统思维:质量不仅仅是产品和服务的特性,还涉及到生产过程中的活

动、体系和人员的素质,企业应从整体上考虑和改善质量。 3.持续改进:企业应不断地寻求提高质量的方法,实现持续改进,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戴明质量定义在现代企业的应用】 1.顾客满意度调查:企业应定期进行顾客满意度调查,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从而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和改进措施。 2.过程控制:企业应关注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通过控制过程,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3.员工培训:企业应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素质,使他们具备良好的质量意识,从而提高工作质量。 4.领导层的支持:企业领导层应高度重视质量管理,为员工提供资源和支持,营造持续改进的氛围。 【总结】 戴明的质量定义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的质量管理理念,强调顾客导向、持续改进和系统思维。

戴明 质量定义

戴明质量定义 摘要: 1.戴明质量定义的概念 2.戴明质量定义的特点 3.戴明质量定义的应用 4.戴明质量定义的启示 正文: 1.戴明质量定义的概念 戴明质量定义,是由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爱德华·戴明(Edward Deming)提出的关于质量的一种观念。他认为,质量不仅仅是产品或服务本身的特性,而是包含了人们在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的整体管理水平。戴明质量定义的核心观念是“预防胜于检查”,强调从源头控制和提高质量,而非仅依赖于末端检查来纠正问题。 2.戴明质量定义的特点 戴明质量定义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系统性:戴明质量定义将质量管理视为一个系统,包括了产品或服务的设计、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强调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 (2)预防性:戴明认为,预防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因此,戴明质量定义强调从源头控制质量,避免问题的发生,而非仅在产品或服务出现问题后进行纠正。 (3)持续改进:戴明质量定义鼓励持续改进,追求卓越,使得质量管理不

仅仅是满足标准,而是要不断提高产品或服务的性能和顾客满意度。 3.戴明质量定义的应用 戴明质量定义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指导企业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企业需要明确质量管理的方向和目标,以便更好地进行质量控制。 (2)构建质量管理体系: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或服务在各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控制。 (3)实施预防措施:企业应在产品或服务设计、生产等过程中,充分考虑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4)持续改进:企业应定期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改进。 4.戴明质量定义的启示 戴明质量定义对我国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有以下几点启示: (1)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企业应摒弃传统的“质量是检验出来的”观念,转而追求“预防胜于检查”的理念。 (2)注重系统性和全面性:企业在进行质量管理时,不能仅仅关注某一环节,而应从整体上进行考虑和管理。

医药商品学复习材料

医药商品学复习材料 第1章医药商品的质量和管理 第一节质量的概念及其发展一、什么是质量 (Quality)(品质)药品的质量如何表述?质量管理专家的定义 1、Croby的定义:质量就是符合要求,而不是好;凡有不符合要求 的地方,就表明质量有欠缺。(生产者) 2、朱兰:质量即适用性,所谓适用性是指产品使用过程中满足顾客 要求的程度(适用性观点)(消费者)Fitneforue 3、戴明:质量是一种以最经济的手段,制造出市场上最有用的产品;质量无需惊人之举。(适用性) 4、日本石川馨的观点:质量管理就是要最紧急、最有效地开发设计 生产销售用户最满意的产品和服务。(适用性、满意性)质量概念的发展(一)符合性质量的概念 以“符合”现行标准程度作为衡量依据,符合标准就是合格的产品质量,符合的程度反映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印度、巴基斯坦 (二)适应性质量的概念 从使用角度定义产品质量,以适应顾客需要的程度作为衡量依据,认 为产品的质量就是产品的“适用性”,即“产品在使用时能成功地满足顾 客需求的程度。”(三)广义质量的概念 ISO总结不同的质量概念加以归纳提高,并逐步形成人们公认的名词 术语,即“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这一含义十分广泛,既反映了要符合标准的要求,也反映了要满足顾 客的需求,综合了符合性和适用性的含义。商品质量的内涵 质量是商品的一个普遍性要求,其概念和内涵随时间的变化而不断更 新 商品产生之前没有质量的概念,有了商品交换之后就从对商品的功能 来进行判断,形成了对质量的认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商品的要求 于是越来越高。 我国国家标准对质量的定义是:商品的一组固有特性如产品、过程或 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或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药品质量与药 品质量管理的定义 药品质量:是指该药品能满足规定要求和需要的特征总和。药品质量 管理 药品质量管理:是指在国家现有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对药品的研究 开发、原材料的准备、生产、经营等过程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二、质量管理的发展 从质量管理的产生至今,经历了约一个世纪。质量管理是伴随着产业 革命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差不多每隔20年,在解 决质量管理工作方面就会发生重大的变革。20世纪初的质量检验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统计质量管理20世纪到五十年代以后的全面质 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一、质量基本概念

一、质量基本概念 质量的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广义的质量包括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等。 二、质量管理的基本观念 一切为客户服务的观念; 一切以预防为主的观点; 一切用数据说话的观点; 一切按PDCA循环的工作观念。 三、顾客的概念 顾客是指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可以指一个组织,也可以指组织内部的一个环节,因此顾客也相应有外部顾客和内部顾客。 内部顾客:下工序即是顾客。 外部顾客:指组织外部接受产品的组织和个人,例如消费者、委托人、零售商、最终使用者等。 可以通过访问、面谈和其他方式,明确本企业的过去顾客、目标顾客和潜在顾客(也包括竞争者的顾客),以及他们的要求和期望。 四、质量管理的发展 1、质量检验管理阶段:指由专职检验部门实施质量检验,在成品中挑出废品,保证出厂产品质量,产生于20世纪以前及20世纪初。 2、统计质量管理阶段:指将统计方法与质量管理相结合,运用统计原理进行数据分析和预防,产生于二战时期。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产生于60年代初 4、标准质量管理阶段:产生于80年代 五、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全面质量管理是以质量管理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会等相关方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 全面质量管理概念最早见于1961年GE公司质量经理费根堡姆(A.V. Feigenbaum )发表的《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他指出:“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充分满足用户需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一体的有效体系。” 六、质量管理专家的管理理念 1、戴明(W.E.Deming 美国) 引起效率低下和不良质量的原因主要在公司的管理系统而不在员工。 提出著名的质量管理14项原则,二战后应邀在日本讲学和咨询,对统计质量管理在日本的普及和发展发挥巨大作用。日本为了纪念他,将日本国家质量奖取名“戴明奖”。

戴明关于质量的理论观点

关于戴明 戴明被广泛地认为是质量管理领域的先驱思想家。他对日本战后经济改革最具影响力的催化剂,他的思想在日本管理界受到追捧。戴明本人是美国人,在日本获得认可后,他的思想和实践的价值才被美国制造业和服务业认可。 戴明发明了戴明循环圈—P、D、C、A。P(plan)即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D(do)即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check)即检查,就是要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哪些错,明确效果,找出问题;A(action)即行动(或处理),也就是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肯定成功的经验并予以标准化,或制定作业指导书,便于以后工作时循环,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以免重现。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留给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PDCA有八个步骤,“八个步骤”是:分析现状,发现问题;分析质量问题中各种影响因素;分析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主要原因,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包括为什么要制定这个措施、达到什么目标、在何处执行、由谁负责完成、什么时间完成、怎样执行;执行,即按措施计划的要求去做;检查,即把执行结果与要求达到的目标进行对比;标准化,即把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制定相应的标准,最后,把没有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戴明精彩语录:(1)质量无需惊人之举。(2)以检验出有缺

陷的东西,把它们扔掉为目的已经晚了,这没有效率并且成本很高。质量不是来自于检验而是来源于过程的改进。(3)用数据说话。 戴明关于质量的理论观点 第一,管理者应对混乱负责。他写到:“如果管理者不能计划未来和预见问题,就会引起人力、材料和机器时间的浪费, 所有这些都增加了制造成本,提高了购买者必须支付的价 格。顾客不总愿意贴补这种浪费。不可避免的结果就是,企 业将失去市场。”质量必须由最高管理层负责领导。劝说员 工更努力地工作并不能带来质量。 第二,顾客是国王、皇帝、CEO和独裁者。或者,用戴明的措词表示,“顾客是生产线上最重要的部分”。质量由顾客来 决定。 第三,古老的休哈特咒语:理解并减少每一个过程中的变动。 过程而不是产品才是需要关注的要点(等到检验员拿到产 品,为时已晚)。 第四,不要停止,要随处注意应用质量。必须持续改变和改善效果,并且必须全方位地让组织中所有人(包括供应商)参 与到质量管理工作中来。 第五,培训人员。70年来,戴明一直坚信,人们愿意在工作中干好。 戴明的号召都浓缩在他著名的质量管理14条中:

世界三大质量大师:戴明、朱兰和克劳士比思想对比

世界三大质量大师:戴明、朱兰和克劳士比思想对比 戴明、朱兰和克劳士比三人,并称世界质量管理运动的领军人物。纵观三人各自的质量管理思想,可以发现,他们的思想有异有同。 这三位大师根据各自的特点提出的质量管理思想,都已经成为质量管理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不可否认,三位大师的质量管理思想有着惊人的相似,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在对质量内涵的理解上,三人都一致认为质量不仅仅意味着相应的规格和标准,更重要的是顾客的需要。戴明认为,真正的质量是立足于用户需要,追求不断提高用户满意程度而形成的。朱

兰提出了质量的“适用性”这个概念。克劳士比认为质量要符合要求,而这个要求就是用户的需求。 第二,三人都对以往质量与成本正相关的观点予以彻底颠覆。以往人们普遍认为,高质量必然导致高成本,他们三人从各自不同角度论证了高质量不但不会导致高成本,反而会降低成本,提高生产能力。 第三,三人都认为质量不能完全依赖检验。戴明和克劳士比都提出了事先预防的重要性。不同的是,戴明侧重在组织中建立系统改善;克劳士比提出用“零缺陷”这个质量工作标准来实现;朱兰则认为检验对于质量的提高没有决定性的意义,他认为质量的人事方面是关键。 第四,三人都认为主要的质量问题是源自系统,而不是源自工人。戴明认为85%的生产失误责任在于管理者而不是操作者。据说,福特公司曾经派质量副总裁去请戴明做顾问,却被戴明拒绝。被拒绝的原因是:戴明认为质量是高管层尤其是总裁决定的,所以他有一个规矩,非总裁来请决不出山。朱兰的80∶20法则也是针对管理者因素提出的。克劳士比也认为零缺陷管理最重要的是自上而下的推动,高层领导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戴明质量控制奖

戴明质量控制奖 日本质量管理的最高奖,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的质量奖中,世界三大质量奖项之一 的日本戴明奖是创立最早的一个。它始创于1951年,是为了纪念已故的威廉爱德华戴明博士,他为日本战后统计质量操纵的进展做出了巨大奉献。戴明运用奖尽管诞生于 日本,但现在已经成为享誉世界的质量奖项. 戴明奖共分为三类: 1.戴明奖:颁发给在下列三个领域做出奉献的个人或者组织: 对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取得杰出成绩; 对用于全面质量管理的统计方法的研究取得杰出成绩; 对传播全面质量管理做出杰出奉献。 2.戴明应用奖:颁发给组织或者者领导一个独立运作的机构的个人。获奖条 件是,在规定的年限内通过运用全面质量管理使组织获得与众不一致的改进。 3.质量操纵奖:颁发给组织中的一个部门,这个部门通过使用全面质量管理 中的质量操纵与质量管理方法,在规定的年限内获得了与众不一致的改进效果。 戴明质量奖的评价标准: 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定义: 是由整个组织从事的,在效率与效益两方面达到公 司目标的系统活动,它使组织能够在适当的时间与价格上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与 服务的质量水平。 在这一定义中: 1.“TQM”活动是指组织中所有部门的所有人员在所有水平上的参与,同时以最快的速度与使用最少的管理资源达到组织的既定目标。 2.“组织目标”是指通过持续稳固的满足顾客要求来保证长期的、适当的利润, 同时还包含雇员、社会、供应商与股东不断提高的收益。这一目标以质量保证为核心,财务、采购、环境、安全部门积极使用下制定出来的。 3.“系统活动”组织为达到自身的目标,有强有利力的领导与指导,有明确的中 长期目标、战略与适当的质量政策与策略。 4.“提供”是指组织所从事的产品与服务提供给顾客的活动,包含调查、研究、 计划、开发、设计、产品准备、购买、制造、安装、检查、订货、销售、市场,售后 服务、维修、回收及产品淘汰等。 5.“顾客”是指产品与服务的购买者、使用者、消费者与受益者。 6.“产品与服务”是指制造性产品、成制品、零部件、材料、系统、软件、能源、信息及其它们所有能够给顾客带来益处的事项。

戴明14点论质量

戴明提出的,为了向以顾客满意为宗旨的组织转变,组织的管理者必须关注的要点或必须承担的义务。接受这十四点并采取具体的行动,是管理者对于组织的生存及投资者和雇员的利益负责任的标志。 这十四点可以看作是戴明管理理念的最概括的表述。其具体内容如下: 1)树立改进产品和服务的长久使命,以使企业保持竞争力,确保企业的生 存和发展并能够向人们提供工作机会。 2)接受新的理念。在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管理者必须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直面挑战,领导变革。 3)不要将质量依赖于检验。要从开端就将质量渗透或融入产品之中,从而 消除检验的必要。 4)不要只是根据价格来做生意,要着眼于总成本最低。要立足于长期的忠诚 和信任,最终做到一种物品只同一个供应商打交道。 5)通过持续不断地改进生产和服务系统来实现质量、生产率的改进和成本 的降低。 6)做好培训。由于缺乏充分的培训,人们常常因不懂得如何工作而不能把 工作做好。 7)进行领导。领导意味着帮助人们把工作做好,而非指手画脚或惩罚威吓。 8)驱除恐惧以使每一个人都能为组织有效地工作。许多雇员害怕提问或拿 主意,即使在他们不清楚自己的职责或不明白对错时。 9)拆除部门间的壁垒。不同部门的成员应当以一种团队的方式工作,以发 现和解决产品和服务在生产和使用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10)取消面向一般员工的口号、标语和数字目标。质量和生产率低下的大部 分原因在于系统,一般员工不可能解决所有这些问题。 11)取消定额或指标。定额关心的只是数量而非质量。人们为了追求定额或 目标,可能会不惜任何代价,包括牺牲组织的利益在内。 12)消除影响工作完美的障碍。人们渴望把工作做好,但不得法的管理者、 不适当的设备、有缺陷的材料等会造成阻碍。这些因素必须加以消除。 13)开展强有力的教育和自我提高活动。组织的每一个成员都应不断发展自 己,以使自己能够适应未来的要求。 14)使组织中的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去实现转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