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15篇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15篇

高一物理必修一学问点1

第一节熟悉运动

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改变,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久性,多样性

参考系

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需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肯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

1.在讨论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假如物体的大小和样子在所讨论问题中可以忽视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

(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状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2)物体的大小(线度)时,绳对球产生拉力,轨道对球产生压力〕

〔3〕不能过点条件:v0〔F为支持力〕

〔3〕当v=时,F=0

〔4〕当v>时,F随v增大而增大,且F>0〔F为拉力〕

高一物理必修一学问点10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讨论

一、基本关系式

v=v0+at

x=v0t+1/2at2

v2-vo2=2ax

v=x/t=(v0+v)/2

二、推论

1、vt/2=v=(v0+v)/2

2、/2=

3、△x=at2{xm-xn=(m-n)at2}

4、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

应用基本关系式和推论时留意:

(1)、确定讨论对象在哪个运动过程,并依据题意画出示意图.

(2)、求解运动学问题时一般都有多种解法,并探求最正确解法.

三、两种运动特例

(1)、自由落体运动:v0=0a=gv=gth=1/2gt2v2=2gh

(2)、竖直上抛运动;v0=0a=-g

四、关于追及与相遇问题

1、查找三个关系:时间关系,速度关系,位移关系.两物体速度

相等是两物体有最大或最小距离的临界条件.

2、处理方法:物理法,数学法,图象法.

五、理解伽俐略科学讨论过程的基本要素.

高一物理必修一学问点11

考点1:从受力确定运动状况

牛顿其次定律的内容是F=ma,这个公式搭建起了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讨论其合外力,在通过牛顿其次定律F=ma,求出物体的加速度,进而分析物体的运动状况。

比方,求解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移大小,速度大小,等等。

考点2:从运动状况确定受力

同样,我们也可以从运动学角度动身,通过题中的已知条件,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学问及公式,求解出物体的加速度a,进而再通过受力分析,来求解出某个力的大小。

比方,我们已知斜面上某物体在运动,已知某些运动条件,来求解摩擦力的大小,进而求解滑动摩擦系数μ。

您可以结合高一物理必修一的名目,来查看更多物理考点的解析。我们对考点的解析与教材名目全都,更加的简洁,也更加注意解题规律的分析与解题技巧的探究。

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解题步骤

(1)明确讨论对象。可以以某一个物体为对象,也可以以几个物体组成的质点组为对象。设每个质点的质量为mi,对应的加速度为ai,则有:F合=m1a1+m2a2+m3a3+……+mnan对此结论的证明:分

别以质点组中的每个物体为讨论对象用牛顿其次定律:∑F1=m1a1,∑F2=m2a2,……∑Fn=mnan,将以上各式等号左、右分别相加,左边全部力中,凡属于系统内力的,总是成对消失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其矢量和必为零,所以最终得到的是该质点组所受的全部外力之和,即合外力F合。

(2)对讨论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同时还应当分析讨论对象的运动状况(包括速度、加速度),并把速度、加速度的方向在受力图旁边画出来。

(3)若讨论对象在不共线的两个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一般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解题;若讨论对象在不共线的三个以上的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一般用正交分解法解题(留意敏捷选取坐标轴的方向,既可以分解力,也可以分解加速度)。

(4)当讨论对象在讨论过程的不同阶段受力状况有改变时,必需分阶段进行受力分析,分阶段列方程求解。另外解题中要留意临界条件的分析。凡是题目中消失“刚好”、“恰好”等字样的,往往要利用临界条件。所谓“临界”,就是物体处于两种不同的状态之间,可以认为它同时具有两种状态下的全部性质。在列方程时,要充分利用这种两重性。

高一物理必修一学问点12

标量和矢量:

(1)将物理量区分为矢量和标量表达了用分类方法讨论物理问题。

(2)矢量和标量的根本区分在于它们遵从不同的运算法则:标量用代数法;矢量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3)同始终线上矢量的合成可转为代数法,即规定某一方向为正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物理量用正号代人,相反的用负号代人,然后求代数和,最终结果的正、负表达了方向,但有些物理量虽也有正负之分,运算法则也一样,但不能认为是矢量,最终结果的正负也不表示方向,如:功、重力势能、电势能、电势等。

共点力:

几个力假如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

力的合成方法:

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平行四边形定则:

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及方向,这是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则。

高一物理必修一学问点13

运动图象〔只讨论直线运动〕

1、x—t图象〔即位移图象〕

〔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始位置。

〔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曲线表示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

〔3〕、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肯定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2、v—t图象〔速度图象〕

〔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速度。

〔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曲线表示物体作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发生改变〕。

〔3〕、纵坐标表示速度。纵坐标的肯定值表示速度的大小,纵坐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4〕、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肯定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5〕、面积表示位移。横轴上方的面积表示正位移,横轴下方的面积表示负位移。

试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两种打点即使器的异同点

2、纸带分析;

〔1〕、从纸带上可直接推断时间间隔,用刻度尺可以测量位移。

〔2〕、可计算出经过某点的瞬时速度

〔3〕、可计算出加速度

高一物理必修一学问点14

追及和相遇问题

1.追及、相遇的特征:

追及的主要条件是:

两个物体在追逐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两物体恰能相遇的临界条件是两物体处在同一位置时,两物体的速度恰好相同。

2.解追及、相遇问题的思路:

(1)依据对两物体的运动过程分析,画出物体运动示意图。

(2)依据两物体的运动性质,分别列出两个物体的位移方程,留意要将两物体的运动时间的关系反映在方程中。

(3)由运动示意图找出两物体位移间的关联方程。

(4)联立方程求解。

3.分析追及、相遇问题时应留意的问题:

(1)抓住一个条件:是两物体的速度满意的临界条件。如两物体距离最大、最小,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两个关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

(2)若被追逐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留意在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4.解决追及、相遇问题的方法:

(1)数学方法:列出方程,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的方法求解。

(2)物理方法:即通过对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分析,找到临界状态和临界条件,然后列出方程求解。

纸带问题

1.推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1)依据匀速直线运动特点x=vt,若纸带上各相邻的点的间隔

相等,则可推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若所打的纸带上在任意两个相邻且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之差相等,则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加速度

(1)逐差法:a=[(x6+x5+x4)-(x3+x2+x1)]/9T?

(2)v—t图象法: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推论,求出各点的瞬时速度,建立直角坐标系(v—t图象),然后进行描点连线,求出图线的斜率k=a。

如何学好高一物理学问

肯定要将书上的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先弄明白

肯定要多思索,不肯定要使用题海战术,但肯定要勤于思索,物理对规律思维要求较高,多思索可以渐渐训练规律思维力量二级结论以及模型,建议少记,假如记忆,肯定要牢记对应的条件,不过更建议一切从基础动身去分析,这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最好方法。

假如你比较努力,许多基础的学问点记忆的要比较好,但是解题没有思路,成果提不上来,我们可以多沟通一下,找出缘由,予以解决。

高一物理必修一学问点15

1、牛顿第肯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

到有外力迫使它转变这种状态为止.

(2)理解:

①它说明白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惯性与物体的速度大小、受力大小、运动状态无关).

②它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转变物体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的缘由,而不是维持运动的缘由。

③它是通过抱负试验得出的,它不能由实际的试验来验证.

2、牛顿其次定律:

内容: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公式:

理解:

①瞬时性:力和加速度同时产生、同时改变、同时消逝.

②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③同体性:合外力、质量和加速度是针对同一物体(同一讨论对象)

④同一性:合外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单位统一用SI制主单位

⑤相对性:加速度是相对于惯性参照系的。

3、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2)理解:

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改变,同时消逝,不是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属同种性质的力.

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互相依靠性:它们是互相依存,互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不行叠加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行求它们的合力,两力的作用效果不能互相抵消.

4、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

对于宏观物体低速的运动(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是成立的,但对于物体的高速运动(运动速度接近光速)和微观粒子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就不适用了,要用相对论观点、量子力学理论处理.

易错现象:

(1)错误地认为惯性与物体的速度有关,速度越大惯性越大,速度越小惯性越小;另外一种错误是认为惯性和力是同一个概念。

(2)不能正确地运用力和运动的关系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中速度和加速度等参量的改变。

(3)不能把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其受到的合外力的瞬时对应关

系正确运用到轻绳、轻弹簧和轻杆等抱负化模型上。

第11页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高一物理必修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一、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其它物体位置的变化,简称运动。 二、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参考标准的另一个物体。 1. 参考系是假定不动的物体,研究物体相对参考系是否发生位置变化来判断运动或静止。 2. 同一运动,选取不同参考系,运动情况可能不同,比较几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择同一个物体作为参考系才有意义。(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3. 方便原则(可任意选择参考系),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 三、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1. 质点只是理想化模型 2. 可看做质点的条件: ⑴ 物体上任一点的运动情况可代替整物体的运动情况,即平动时; ⑵ 不是研究物体自转或物体上某部分运动情况时; ⑶ 研究物体运动的轨迹,路径或运动规律时; ⑷ 物体的大小、形状时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小,可以忽略时。 四、时间:在时间轴用线段表示,与物理过程相对应,两时刻间的间隔; 时刻:在时间轴上用点来表示,与物理状态相对应,某一瞬间。 区分:“多少秒内,多少秒”指的是时间;“多少秒末、初、时”指的是时刻。 五、路程:标量,表示运动物体所通过的实际轨迹的长度; 位移:矢量,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线段长度为位移大小,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路程大于等于位移的大小,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两者大小相等。 矢量,有大小,方向的物理量;标量,只有大小,无方向的物理量。 六、打点计时器:记录物体运动时间与位移的常用工具。 电磁打点计时器:6V 交变电流,振针周期性振动t=0.02s ,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220V 交变电流,放电针周期性放电t=0.02s 。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研究实验 七、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速度和速率: 单位(/m s ) 转换: 1 1//3.6km h m s = 1.平均速度: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位移S 与时间t 的 比值,它的方向为物体位移方向,矢量,/v S t =; 2.平均速率:路程 S 路 与时间t 的比值,标量, /v S t =率路; 平均速率一般大于平均速度,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两者大小相等。 3.瞬时速度: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运动的快慢程度,简称速度,矢量,它的 方向为物体在运动轨迹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4.瞬时速率:简称速率,速度的大小,标量。 八、加速度:矢量,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1. 加速度定义式: 0()//t a v v t v t =-=??,速度变化量v ?=0t v v -,/v t ??称为速 度的变化率,单位:米每二次方秒,2 /m s 。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快慢; 2. 加速度a 与速度v 、速度的变化量v ?之间的关系;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15篇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15篇 高一物理必修一学问点1 第一节熟悉运动 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改变,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久性,多样性 参考系 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需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肯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 1.在讨论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假如物体的大小和样子在所讨论问题中可以忽视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 (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状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2)物体的大小(线度)时,绳对球产生拉力,轨道对球产生压力〕 〔3〕不能过点条件:v0〔F为支持力〕 〔3〕当v=时,F=0

〔4〕当v>时,F随v增大而增大,且F>0〔F为拉力〕 高一物理必修一学问点10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讨论 一、基本关系式 v=v0+at x=v0t+1/2at2 v2-vo2=2ax v=x/t=(v0+v)/2 二、推论 1、vt/2=v=(v0+v)/2 2、/2= 3、△x=at2{xm-xn=(m-n)at2} 4、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 应用基本关系式和推论时留意: (1)、确定讨论对象在哪个运动过程,并依据题意画出示意图. (2)、求解运动学问题时一般都有多种解法,并探求最正确解法. 三、两种运动特例 (1)、自由落体运动:v0=0a=gv=gth=1/2gt2v2=2gh (2)、竖直上抛运动;v0=0a=-g 四、关于追及与相遇问题 1、查找三个关系:时间关系,速度关系,位移关系.两物体速度 相等是两物体有最大或最小距离的临界条件.

高一物理知识点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精选13篇)

高一物理知识点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精选13 篇) 高一物理知识点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1篇 匀变速直线运动 1、速度Vt=Vo+at 位移s=Vot+at?/2=V平t= Vt/2t 有用推论Vt?-Vo?=2as 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中间位置速度Vs/2=√[(Vo?+Vt?)/2] 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F2) 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F22)1/2 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注:(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

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动力学(运动和力)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 {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超重:FN>G,失重:FN 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注: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或者是匀速转动 高一物理知识点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2篇 考点1: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平衡状态的定义:

高一物理必修一(全)知识点梳理

高一物理必修一〔全〕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概念: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假设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 (1)物体平动时; (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 (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时刻和时间 (1)时刻指的是*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 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第几秒〞均是指时间。 位移和路程 (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只有当质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 速度 〔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一时刻或*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 〔3〕.平均速度:物体在*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①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一样。 ②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物体不同的运动阶段有关。 ③v=t s 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

(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一节认识运动 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 参考系 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 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 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 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 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 第二节时间位移 时间与时刻 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 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 打点记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信息的仪器。(电火花打点记时器——火花打点,电磁打点记时器——电磁打点);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 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与位移、时间间隔相对应) 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是物体的位移s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其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单位是m/s。 v=s/t 瞬时速度(与位置时刻相对应)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其方向是物体在运动轨迹上过该点的切线方向。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 速率≥速度 第五节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vt—v0)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a=(vt—v0)/t 2.a不由△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 3.变化量=末态量值—初态量值……表示变化的大小或多少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1.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篇一 力的合成 求几个共点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1)力是矢量,其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一条直线上两力合成,在规定正方向后,可利用代数运算。 (3)互成角度共点力互成的分析 ①两个力合力的取值范围是|F1-F2|≤F≤F1+F2 ②共点的三个力,如果任意两个力的合力最小值小于或等于第三个力,那么这三个共点力的合力可能等于零。 ③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共点力才能合成(同时性和同体性)。 ④合力可能比分力大,也可能比分力小,也可能等于某一个分力。 2.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篇二 牛顿第一定律 定义: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惯性

1、定义: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不是一种力。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3、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本身的特征决定,与外界因素无关。 4、惯性是不能被克服的,但可以利用惯性做事或防止惯性的不良影响。 5、不要把惯性概念与惯性定律相混淆。惯性是万物皆有的保持原运动状态的一种属性,惯性定律则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定律。 3.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篇三 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 1.s-t图象是描述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的曲线。(不反映物体运动的轨迹) 2.物理中,斜率k≠tanα(2坐标轴单位、物理意义不同) 3.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 匀变速 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1.v-t图象是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岁时间变化关系的图线。(不反映物体运动轨迹)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精选15篇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精选15篇 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总结吧。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 第三章相互作用第一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力和力的图示力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单位:牛顿,简称牛(N)。力的图示定义:可以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它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它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所在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公式:G=mg重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重心定义:一个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的一点。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常称均匀物体,中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中心的位置除了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第二节弹力弹性形变和弹力形变定义: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弹性形变:物体在形变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弹力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弹性限度: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在内部所产生的抵抗外力的相互作用力不超过某一极限值时,若外力作用停止,其形变可全部消失而恢复原状,这个极限值称为“弹性限度”。产生弹力的物体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形变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几种弹力压力和支持力拉力重力重力胡克定律弹力的大小跟形变的大小有关系,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形变消失,弹力随之消失。公式:F=kxk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牛顿每米(N/m)。第三节摩擦力摩擦力:连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

高一年级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高一年级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笔记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笔记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篇一 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 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Sx= Vot 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 5、运动时间t=(2Sy/g)1/2 (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tgβ=Vy/Vx=gt/Vo 7、合位移S=(Sx^2+ Sy^2)1/2 ,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 tgα=Sy/Sx=gt/2Vo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m(2π/T)^2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 (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 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 周期(T):秒(s) 转速(n):r/s 半径(R):米(m) 线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 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 :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 R:天体半径(m)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 ω=(GM/R^3)1/2 T=2π(R^3/GM)1/2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7.9Km/s V2=11.2Km/s 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h)^2=mπ^2(R+h)/T^2 h≈3.6 km 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心=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5)地球卫星的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笔记总结篇二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重点)超详细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重点)超详细 很多同学在复习高一物理知识时,因为还没有对知识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因此在复习中的效率不高。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重点)超详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重点)超详细 1、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理解: ①它说明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惯性与物体的速度大小、受力大小、运动状态无关)。 ②它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③它是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的,它不能由实际的实验来验证。 2、牛顿第二定律: 内容: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理解: ①瞬时性:力和加速度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②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③同体性:合外力、质量和加速度是针对同一物体(同一研究对象) ④同一性:合外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单位统一用SI制主单位⑤相对性:加速度是相对于惯性参照系的。 3、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2)理解: 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

消失,不是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属同种性质的力。 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相互依赖性:它们是相互依存,互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不可叠加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求它们的合力,两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 4、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 对于宏观物体低速的运动(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是成立的,但对于物体的高速运动(运动速度接近光速)和微观粒子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就不适用了,要用相对论观点、量子力学理论处理。 易错现象: (1)错误地认为惯性与物体的速度有关,速度越大惯性越大,速度越小惯性越小;另外一种错误是认为惯性和力是同一个概念。 (2)不能正确地运用力和运动的关系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中速度和加速度等参量的变化。 (3)不能把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其受到的合外力的瞬时对应关系正确运用到轻绳、轻弹簧和轻杆等理想化模型上。 5、力: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力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用一条有向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 按照力命名的依据不同,可以把力分为 ①按性质命名的力(例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②按效果命名的力(例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力的作用效果: ①形变;②改变运动状态。

高一必修1物理知识点归纳

高一必修1物理知识点归纳 高一必修1物理知识点归纳汇总 上学期间,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你知道哪些知识点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高一必修1物理知识点归纳,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必修1物理知识点归纳篇1 向心加速度 向心加速度(匀速圆周运动中的加速度)的计算公式: a=rω^2=v^2/r 说明:a就是向心加速度,推导过程并不简单,但可以说仍在高科里奥利加速度 中生理解范围内,这里略去了。r是圆周运动的半径,v是速度(特指线速度)。ω(就是欧姆的小写)是角速度。 这里有:v=ωr. 1.匀速圆周运动并不是真正的匀速运动,因为它的速度方向在不断的变化,所以说匀速圆周运动只是匀速率运动的一种。至于说为什么叫他匀速圆周运动呢?可能是大家说惯了不愿意换了吧。 2.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总是指向圆心,即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只是不断地改变着速度的方向。 高一必修1物理知识点归纳篇2 一、基本概念 1、质点 2、参考系 3、坐标系 4、时刻和时间间隔 5、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6、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动。可用从起点到末点的有向线段来表示,是矢量。位移的大小小于或等于路程。

7、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程度。 分类平均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瞬时速度: 与速率的区别和联系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标量 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瞬时速率 8、加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 定义:(即等于速度的变化率) 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不确定。(或与合力的方向相同) 二、运动图象(只研究直线运动) 1、x—t图象(即位移图象) (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始位置。 (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曲线表示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 (3)、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2、v—t图象(速度图象) (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速度。 (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曲线表示物体作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发生变化)。 (3)、纵坐标表示速度。纵坐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纵坐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4)、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5)、面积表示位移。横轴上方的面积表示正位移,横轴下方的面积表示负位移。 三、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一必修一物理学问点 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外表上相当于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外表不光滑造成的。 ②摩擦力具有互相性。 ⅰ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个物体互相接触;B.两物体发生形变;C.两物体发生了相对滑动;D.接触面不光滑。 ⅱ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①“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ⅲ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μFN 说明:①FN两物体外表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应详细分析。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ⅳ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ⅴ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小得多。 (2)静摩擦力:两相对静止的相接触的物体间,由于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产生的摩擦力。 说明:静摩擦力的作用具有互相性。 ⅰ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物体相接触;B.相接触面不光滑;C.两物体有形变;D.两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 ⅱ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总跟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说明:①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②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可以相反,还可以成任一夹角θ。 ③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ⅲ静摩擦力的大小:两物体间的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0 说明:①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其作用是与使物体产生运动趋势的力相平衡,在取值范围内是依据物体的“需要”取值,所以与正压力无关。 ②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确定于正压力与最大静摩擦因数(选学)Fm=μsFN。 ⅳ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趋势。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是讨论力学的重要方法,受力分析的程序是:

高一物理必修一概念总结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 一、运动学的基本概念 1、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的另外的物体.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 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但选择时要使运动的描述尽量的简单.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①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②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 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 1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 2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 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 关键一点 1不能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为标准来判断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关键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2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 3、时间和时刻: 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 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速度: 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定义式为v x t ∆= ∆,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2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简称速度,它可以精确变速运 动.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它是一个标量. 6、加速度:用量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其定义式为v a t ∆= ∆.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变化量方向相同注意与速度的方向没有关系,大小由两个因素决定. 易错现象 1、忽略位移、速度、加速度的矢量性,只考虑大小,不注意方向. 2、错误理解平均速度,随意使用12 V V V 2 += 平均. 3、混淆速度、速度的增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 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等的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可由下面四个基本关系式表示: 1速度公式t 0 v v t a =+ 2位移公式201v t 2 x at =+ 3速度与位移式22t 0v =2ax v - 4平均速度公式()0t v v v 2 x t += =平均 3、几个常用的推论: 1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 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 △x=x 2-x 1=x 3-x 2=……=x n -x n-1=aT 2

高一物理必修一(全)知识点梳理

高一物理必修一(全)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概念: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 (1)物体平动时; (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 (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时刻和时间 (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 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位移和路程 (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只有当质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 速度 (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 (3).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①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②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物体不同的运动阶段有关。 ③v=t s 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 (4).平均速率:物体在某段时间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①平均速率是标量。 ②v=t s 是平均速率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