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版软件赔偿标准

盗版软件赔偿标准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盗版软件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盗版软件不仅严重侵害了知识产权,也会给个人和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损失。因此,盗版软件的赔偿标准也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一般来说,盗版软件赔偿标准采用的是“三倍赔偿”的方式。也就是说,当利用盗版软件进行商业活动时,若被发现,需按照正版软件的市场价值进行赔偿,并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两倍的违约金作为惩罚。

盗版软件的使用者还可能面临刑事诉讼的风险。在我国,《著作

权法》规定,将著作权作品出售、出版、发行、租赁、展览、放映、广播、信息网络传播等行为,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情节严重的还涉嫌犯罪。因此,使用盗版软件不仅会给自己造成经济损失,还可能带来法律风险。

除了采用法律手段打击盗版软件,正版软件的普及也是非常重要的。政府应该加大对正版软件的推广和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盗版软件的危害,以及正版软件的优势。同时,正版软件厂商也应该加强自身的反盗版技术,降低盗版软件的产生率。

总之,盗版软件赔偿标准是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加强法律监管,普及正版软件,共同维护知识产权的尊严。

- 1 -

企业使用盗版软件的法律风险及应对建议

企业使用盗版软件的法律风险及应对建议 (附侵权认定及法律责任解读)企业常常面临使用盗版软件方面的法律困惑,如经常有人咨询:“又有知识产权代理公司给我们发函,说我们未经许可使用了他们的软件,怎么办?”,“我们公司使用的软件都是盗版的,正版公司找来了,让我们买他们的软件,正版好贵,不买风险大么?”,“我们部门使用的软件较专业,下载了盗版的,正版公司的怎么发现我们使用他们的软件啊?”等等。本文通过对相关法律责任及承担责任的前提进行分析,识别其中的法律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在中国,使用未经合法授权的软件的现象普遍存在,长期以来,在不少人心中都存在一个误解,即“制造、销售盗版违法,而使用盗版并不违法。”而实际上,尽管我国的《著作权法》只明确地对制造、销售盗版的行为予以禁止,并规定了很清楚的法律责任,对仅仅使用盗版产品的行为,并没有作出违法性的规定。但是,在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上,因其功能性、工具性很强及易复制性等特殊性,使得法律保护将其延伸到了最终用户的领域。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一条:计算机软件用户未经许可或者超过许可范围商业使用计算机软件的,依据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第(一)项、《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而根据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第(一)项(2010年修订后的《著作权法》第四十八条第一款)“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及《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一)项“复制或者部分复制著作权人的软件的;”可知,我国现行法律将未经合法授权或者超过许可范围商业使用计算机软件的行为定位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作品的行为”,也就是说,使用盗版软件或使用未经授权的软件侵犯了著作权人对计算机软件享有的复制权,具体来说,其一般需要承担多大的法律风险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容易被追究侵权的软件 通常来说,需要经过授权或需要付费的计算机软件一般专业性程度较高,且大部分为国外软件,如目前启动司法维权较多的微软公司的MicrosoftOffice 系列软件、磊若公司的Serv-UFTPserverv6.3版本的软件、达索系统股份有限公

关于公司盗版软件的规章制度

关于公司盗版软件的规章制度 1.引言 1.1 概述 公司盗版软件是指未获得合法授权或未经许可擅自复制、传播或使用的软件。随着科技进步的快速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升,公司盗版软件问题越来越引人注目。这种行为不仅严重侵犯软件开发商的知识产权,损害其合法权益,还可能导致公司面临严重的法律风险和商业信誉问题。 盗版软件的存在对公司和整个社会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首先,盗版软件的使用可能导致公司的工作效率降低,因为这些软件可能存在安全漏洞和功能缺陷,无法得到及时的技术支持和更新。其次,盗版软件的非法传播和使用也会对公司的声誉和形象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导致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不信任,进而影响到公司的商业合作和发展机会。此外,公司使用盗版软件还可能面临法律风险和处罚,一旦被发现侵权行为,将面临巨额的罚款和损害赔偿。 为了有效解决公司盗版软件问题,制定一套明确的规章制度是必要的。公司盗版软件规章制度可以明确公司对盗版软件的态度和政策,规范软件的采购、安装和使用流程。制度中可以明确公司禁止使用盗版软件,要求全体员工使用合法授权的软件,并保证软件的合法性和稳定性。此外,制度还可以设立监管机构和实施一系列的检查机制,确保公司内部的软件使用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 总之,公司盗版软件问题对各个层面都存在一定的影响,需要公司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加以规范和管理。只有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才

能有效解决盗版软件问题,保障公司的利益和声誉。 1.2 文章结构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关于公司盗版软件的规章制度。首先,在引言部分概述本文的目的和重要性。接着,在正文部分,将会阐述公司盗版软件的定义和影响,以及公司盗版软件管理的必要性。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强调公司盗版软件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并提出实施该制度的建议。 文章的结构设计旨在全面分析和探讨关于公司盗版软件的规章制度。通过引言部分的概述,读者可以清晰了解本文的目的和重要性。正文将围绕公司盗版软件的定义和影响展开,以及针对这一问题所需的管理措施。最后,结论部分将总结重申公司盗版软件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的实施建议。 通过以上的结构安排,读者可以逐步了解公司盗版软件的背景和影响,进而认识到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并获得实施该制度的建议。此文结构清晰,逻辑严谨,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有价值的信息,以强调公司盗版软件规章制度的必要性和实施方法。 1.3 目的 在公司中制定和执行关于盗版软件的规定和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公司的合法权益和利益。通过建立清晰的规章制度,可以有效地防止和打击公司内部或外部的盗版软件行为,避免因使用盗版软件而对公司造成的潜在法律和商业风险。 具体而言,实施关于公司盗版软件的规章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 1. 遵守法律法规: 盗版软件的使用和传播往往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严

使用盗版计算机软件构成侵权吗

使用盗版计算机软件构成侵权吗 目前,未经合法授权使用他人软件的行为普遍存在,在我国尤为突出,以致长期以来在不少公众心目中形成了“制造、销售盗版违法,而使用盗版并不违法”的误解。 网友咨询: 使用盗版计算机软件构成侵权吗? 律师解答: 计算机软件用户未经许可或者超过许可范围商业使用计算机软件的,构成侵权,将依据《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规定承担法律责任。 许可他人行使软件著作权的,应当订立许可使用合同。许可使用合同中软件著作权人未明确许可的权利,被许可人不得行使。许可他人专有行使软件著作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没有订立书面合同或者合同中未明确约定为专有许可的,被许可行使的权利应当视为非专有权利。订立许可他人专有行使软件著作权的许可合同,或者订立转让软件著作权合同,可以向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认定的软件登记机构登记。 律师解析: 计算机软件用户未经许可或者超过许可范围商业使用计算机软件,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及刑事责任。 1. 民事责任方面,侵权人可能承担的民事责任包括:

(1)停止侵害; (2)消除影响; (3)赔礼道歉; (4)赔偿损失。 2. 行政责任方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法责令停止侵权行为,并给予下列行政处罚: (1)警告; (2)罚款; (3)没收违法所得; (4)没收侵权制品; (5)没收安装存储侵权制品的设备; (6)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 3. 刑事责任方面,侵权行为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侵犯著作权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一条计算机软件用户未经许可或者超过许可范围商业使用计算机软件的,依据著作权法第四十八条第(一)项、《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使用盗版solidworks判决条款

使用盗版solidworks判决条款 摘要: 1.盗版SolidWorks 的定义和影响 2.盗版SolidWorks 的判决条款 3.对盗版SolidWorks 的处罚措施 4.建议和预防盗版SolidWorks 的方法 正文: SolidWorks 是一款由美国公司Dassault Systemes SolidWorks Corp.开发的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然而,由于其高昂的价格,许多用户选择使用盗版SolidWorks。盗版软件不仅侵犯版权,还可能对正版软件开发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对用户的安全和软件的持续发展也构成威胁。因此,了解盗版SolidWorks 的判决条款和处罚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盗版SolidWorks 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一旦被发现和证实,盗版用户将面临法律责任。在判决条款方面,根据侵权行为的严重程度和影响,判决结果可能包括: 1.停止侵权行为:盗版用户需立即停止使用盗版SolidWorks 软件,并销毁所有侵权副本。 2.赔偿损失:盗版用户需要赔偿正版软件开发者和受害者因侵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包括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 3.罚款:根据《著作权法》规定,盗版行为可被处以罚款,罚款金额为侵权所得利益的5 倍以下。

4.刑事责任:对于严重侵犯著作权的行为,盗版用户可能面临刑事责任,包括拘役、有期徒刑等。 为避免使用盗版SolidWorks 带来的法律风险,建议用户采取以下措施: 1.购买正版软件:为了保障自身权益,用户应购买和使用正版SolidWorks 软件。 2.加强知识产权意识:提高对知识产权的认识,了解盗版软件的危害,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3.合法授权:在购买和使用软件时,务必确保获得合法授权,避免购买和使用未经授权的软件。 4.支持正版软件开发者:正版软件开发者的持续创新和优化,有助于提高软件质量和用户体验。用户应支持正版软件,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盗版SolidWorks 的判决条款和法律风险不容忽视。用户应增强知识产权意识,购买和使用正版软件,以避免可能的法律纠纷和损失。

软件侵权案例

软件侵权案例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软件侵权案例屡见不鲜,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了严重的经济 损失和法律纠纷。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典型的软件侵权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问题。 案例一,某公司未经授权私自复制软件。 某公司为了节省成本,未经软件公司授权,私自在公司内部复制了大量的软件,用于员工的办公和生产。在一次突击检查中,该公司被发现存在大量盗版软件,最终被软件公司起诉,赔偿数额高达数百万元。 案例二,个人非法传播破解软件。 某个人在互联网上非法传播了大量破解软件,吸引了大量用户下载并使用。这 些破解软件不仅侵犯了软件公司的版权,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给用户带来了潜在的风险。最终,该个人被软件公司提起诉讼,被判处数年有期徒刑。 案例三,软件公司之间的侵权纠纷。 在软件开发领域,有时候不同的软件公司之间也会发生侵权纠纷。比如,某个 软件公司在开发过程中无意中使用了另一个公司的代码,而未经授权就将其包含在自己的软件中。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双方之间的法律纠纷,最终需要通过法院来解决。 以上案例充分说明了软件侵权行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为了避免发生类似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企业和个人要严格遵守软件的授权协议,不得私自复制、传播和使用盗 版软件。其次,软件开发公司在开发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知识产权法律,避免侵犯他人的版权。最后,对于用户来说,要增强版权意识,不要下载和使用未经授权的破解软件,以免触犯法律。

总之,软件侵权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严格遵守知识产权法律, 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软件环境。只有在法律的保护下,软件行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稳定的软件产品和服务。

常见法律案例及解析:盗版侵权的纠纷解读

案例一:侵权盗版 事实经过: 某某公司是一家生产电视剧的制作公司,该公司拥有一部非常受欢迎的电视剧《妙手仁心》的版权。然而,近日发现有一家竞争对手公司A制作了一部非常相似的电视剧,内容、剧情、角色设定等几乎与《妙手仁心》一模一样。经调查发现,公司A没有事先与某某公司取得授权或许可,也没有支付任何版权费用。某某公司认为公司A侵犯了其版权,并欲采取法律行动维护自己的权益。律师解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一旦某个作品被创作并固定于一定的介质上,作者就享有该作品的著作权。某某公司作为电视剧《妙手仁心》的制作公司,拥有该电视剧的完整版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等。而公司A未经许可制作并播放与《妙手仁心》相似的电视剧,涉嫌侵犯了某某公司的版权。 建议: 某某公司可以首先向公司A发出警告函,要求其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如果公司A不配合或拒绝赔偿,某某公司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要求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诉讼过程中,公司A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其对电视剧的使用是合法的,否则将会被判决为侵权行为,需要承担相应后果。

案例二:盗版软件销售 事实经过: 某某软件公司是一家开发和销售电脑软件的公司,该公司开发了一款备受欢迎的视频编辑软件。然而,最近发现有一家公司B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销售该软件的盗版版本,并且以低于正版价格的方式进行销售,严重侵害了某某软件公司的权益。 律师解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软件也属于著作权保护的范畴。某某软件公司作为软件的开发者和版权所有者,享有对该软件的复制权、发行权等。而公司B销售盗版软件,未经授权复制和发行该软件,涉嫌侵犯了某某软件公司的版权。 建议: 某某软件公司可以向公司B发出警告函,要求其立即停止销售盗版软件,并承担经济赔偿和法律责任。如果公司B不配合或拒绝赔偿,某某软件公司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要求公司B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诉讼过程中,某某软件公司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其是软件的开发者和版权持有者,同时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公司B销售的软件是盗版,以此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软件使用及版权保护规定

软件使用及版权保护规定 一、引言 本文档旨在规范软件使用和版权保护事宜,确保软件的合法使用和版权的保护。任何人在使用本软件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二、软件使用规定 1.用户在使用本软件时,需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通过本软件从 事任何违法活动。 2.用户不得利用本软件进行任何形式的网络攻击、侵入他人计算机系统、 发布恶意软件等行为。 3.用户不得利用本软件进行盗版、破解或传播侵犯版权的内容,包括但 不限于盗版软件、音乐、电影等。 4.用户不得使用本软件进行任何违反道德及伦理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 发布淫秽、暴力等不良信息。 三、版权保护规定 1.本软件的版权归软件开发方所有,未经软件开发方授权,用户不得擅 自复制、修改、传播该软件。 2.用户不得删除软件中的版权信息,包括软件界面的版权标识、软件文 件中的版权声明等。 3.若用户发现有他人侵犯了本软件的版权,请及时向软件开发方提供相 关证据,并请求软件开发方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 四、法律责任 1.若用户违反本规定,软件开发方有权采取相应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停 止用户使用本软件、追究用户的法律责任等。 2.用户在使用本软件过程中产生的任何违法行为,由用户自行承担相应 的法律责任。 3.若因用户违反本规定导致软件开发方遭受损失,软件开发方有权要求 用户赔偿相应的损失。 五、其他规定 1.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使用本软件的用户,包括但不限于个人用户、企业 用户等。 2.软件开发方有权根据需要修改本规定,并通过软件更新或公告等方式 向用户发布修改后的内容。修改后的规定将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3.若用户不同意修改后的规定,有权选择停止使用本软件。若用户继续使用本软件,视为用户同意修改后的规定。 免责声明:本文档仅供参考,最终解释权归软件开发方所有。

软件行业软件著作权保护规定

软件行业软件著作权保护规定 一、引言 软件著作权保护规定是指针对软件行业,为保护软件著作权而制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软件著作权的保护对于软件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能够鼓励创新、维护软件产业的合法权益,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将就软件著作权的定义、申请和保护以及违法行为的处罚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软件著作权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软件著作权是指软件程序以及具有创作性的计算机程序相关文档的著作权。软件著作权的保护对象包括软件的源代码、目标代码、架构设计、界面设计、用户手册等,这些作品均属于软件著作权的范畴。 三、软件著作权的申请 1. 条件要求 软件著作权的申请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软件必须满足原创性的要求,即具备独立、独创的创作成果;

(2)软件必须具备实用性,能够实际应用于计算机系统。 2. 申请流程 软件著作权的申请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填写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表,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软件 的源代码等资料; (2)提交申请表和相关材料至国家版权局软件著作权登记处; (3)版权局进行审查,并对申请进行资格审核和技术审查; (4)审核通过后,颁发软件著作权证书。 四、软件著作权的保护 1. 权利内容 软件著作权的保护范围主要包括以下权利: (1)复制权:对软件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复制的权利; (2)发行权:将软件以实体载体或者网络等方式进行发行的 权利; (3)修改权:对软件进行修改、改编或者其他衍生性创作的 权利;

(4)表演权:在公共场所或者通过通信网络等向公众表演的权利; (5)放映权:通过录像、放映等方式向公众放映的权利。 2. 保护期限 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为作者终身及其作品创作完成后的50年。 五、软件著作权的违法行为及处罚 1. 盗用他人软件著作权的行为 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盗用他人软件著作权的行为将受到侵权的处罚,包括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和刑事追究等。 2. 软件侵权行为 (1)复制他人软件的行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对他人软件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复制; (2)向他人出售盗版软件的行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将盗版软件以出售的方式进行交易;

国家关于计算机软件管理法

国家关于计算机软件管理法 计算机软件管理法是为了规范和加强计算机软件的生产、发布、使用、经营以及相关服务等方面而制定的法律。以下是国家关于计算机软件管理法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计算机软件的定义和分类 计算机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数据和文档等的集合体,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中间件等。其中,系统软件是指用于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以及其他软件的基本软件;应用软件是指用于解决特定问题和用户使用的软件;中间件是指连接与支持软件和硬件之间进行通讯和数据交换的软件。 二、计算机软件的生产和发布 1. 计算机软件的生产单位应当遵循国家有关计算机软件质量标准,确保软件的功能、安全、稳定和兼容性等方面的要求。 2. 计算机软件生产单位应当将其生产的软件进行著作权登记,并依法取得软件著作权。 3. 计算机软件生产单位应当提供软件产品说明书、用户手册和相关技术文档等,确保用户了解软件的功能、安装和使用等方面的信息。 4. 计算机软件发布单位应当保证被发布的软件没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三、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和经营 1. 计算机软件用户应当购买合法的软件许可,不得使用未经授权的软件。 2. 计算机软件用户应当遵守软件许可协议的使用条件和约束,

不得超出许可范围使用软件。 3. 计算机软件经营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开展经营活动,不得销售未经许可或盗版的软件。 4. 计算机软件经营者应当在销售软件时提供真实的软件来源和相关证明文件,确保软件的合法性和权益履行。 5. 计算机软件经营者应当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隐私,不得将用户的个人信息用于其他非法用途。 四、计算机软件相关服务 1. 计算机软件服务提供者应当确保其提供的服务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质量要求。 2. 计算机软件服务提供者应当保证服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用户的信息和数据不受侵害。 3. 计算机软件服务提供者应当提供用户合理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 五、违法行为和处罚 1. 未获得软件著作权的生产和发布单位可以被追究侵犯知识产权的法律责任,包括经济赔偿和刑事处罚。 2. 使用未经许可的软件的用户可以被要求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相应经济损失。 3. 销售未经许可或盗版软件的经营者可以被处以经济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并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4. 提供假冒或虚假软件服务的提供者可以被处以经济罚款、停业整顿等行政处罚。 综上所述,计算机软件管理法旨在保护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

公司使用盗版软件收到律师函后的应对方法

公司使用盗版软件收到律师函后的应对方法 使用盗版软件或使用未经授权的软件 确属侵权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一条规定“计算机软件用户未经许可或者超过许可范围商业使用计算机软件的,依据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第(一)项、《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而根据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第(一)项(2010年修订后的《著作权法》第四十八条第一款)“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及《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一)项“复制或者部分复制著作权人的软件的;”可知,我国现行法律将未经合法授权或者超过许可范围商业使用计算机软件的行为定性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作品的行为”,也就是说,使用盗版软件或使用未经授权的软件侵犯了著作权人对计算机软件享有的复制权。 一般来说,公司商业使用盗版软件,著作权人均可向侵权人主张民事责任。主要承担的方式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赔偿损失为通常的责任承担方式,根据《著作权法》第四十九条,赔偿数额一般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来计算,通常来说,权利人会主张按正版软件市场价格乘以侵权软件数量来计算。

软件商是如何获得用户使用盗版软件信息的 使用正版软件时,需要在线与软件商进行验证,盗版软件跳过了验证程序,但软件有“后门”,在上网时会自动和软件商进行通讯,软件商就能通过IP地址查询到注册IP地址的公司,软件商只需要进行简单的筛查,就能获知盗版软件、非授权软件使用者IP地址信息、公司信息、使用时间等信息,获得使用者名单。 软件商会在这批名单中再进一步筛查出能通过发出《律师函》就能迫使用户购买正版软件的有价值目标,找到有价值目标通过工商查询企业信息就能容易办到,而收集对方使用盗版、非授权软件的证据就要复杂得多、困难得多,可以通过对方网站、宣传资料、产品介绍、进入办公区录音录、公证等方式去获取。 如何看待律师函的真正目的 因商业软件往往价格高昂,国内也存在对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的问题,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使用盗版软件、或使用未授权商业软件的情况比较多。通常,软件商会委托律所向各大公司海发《律师函》,实际可能没有确凿证据证明这些公司使用盗版软件,警告其使用盗版商业软件会承担法律责任,软件商发出的律师函都是针对公司的,而非个人。软件商委托律师发出《律师函》并不是像函中所言,目的是最终要通过法律手段追究盗版、非授权软件使用人的法律责

Adobe软件索赔案判决生效侵权公司赔14万.doc

Adobe软件索赔案判决生效侵权公司赔14 万- 作为Photoshop、Illustrator等知名图形处理软件的开发商,奥多比公司(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之一。从2000年开始,奥多比开始陆续对我国使用其盗版软件的公司进行侵权诉讼。近日,广州市天河区法院对奥多比在华南的第一场侵权诉讼进行一审判决,广州某经营范围包括互联网软件开发、销售与技术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公司因使用盗版软件,被判赔款14万元。 行政处罚挡不住诱惑 奥多比公司在美国注册成立,其拥有合法著作权的各种版本Adobe Photoshop、Adobe Illustrator、Adobe Page Maker、Adobe Premiere均在美国进行了版权登记。其中Adobe Photoshop、Adobe Illustrator系列软件为图像处理软件,Adobe Page Maker、Adobe Premiere分别为排版、数码视频软件。 2005年1月4日,天河工商所执法人员对广州某公司在经营场所内使用的电子计算机软件的版权状况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公司安装了共计23套的奥多比公司软件,并以这些软件用于为

客户设计图案、网页文件。1月20日,天河工商所对该公司作出责令删除盗版的Adobe系列计算机软件、处罚款150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2005年11月,在天河区法院正式受理了奥多比公司提出的侵权诉讼后,法院在进行证据保全时,发现广州某公司在被处罚之后,依然在公司电脑内安装了8套盗版奥多比公司的软件。 双方均未上诉判决生效 在提起诉讼后,奥多比公司认为有关赔偿金额应根据非法复制使用的软件的正常市场价格总额确定。其递交的证据分别列出了被盗版软件的价格,如Photoshop5.0单价为4900元,Premiere6.5单价为6000元等,合计损失应为129270元。 被告公司则认为,根据广州市的市场状况,相关软件的售价比原告所主张的售价要低得多。 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公司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营利为目的,非法复制、使用奥多比公司享有著作权的这些软件,属于商业性使用行为,构成对奥多比公司依法享有的计算机软件著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