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质学中的海底沉积物分析方法

海洋地质学中的海底沉积物分析方法随着人类对海洋的认识不断加深,海洋地质学也越来越成为研

究热点。海底沉积物是研究海洋地质学的重要数据源,其组成、

结构、地质年代等信息对研究海底地质过程、生态环境演变、气

候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海底沉积物的分析方法就显得尤

为重要。本文将介绍海洋地质学中常用的海底沉积物分析方法。

一、物理分析方法

物理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取样、筛分、重量测定等。其中,取样

是海底沉积物分析中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取得具有代表性的样品。一般情况下,海底沉积物的取样需借助特殊的装置,如天线捕器、多功能采样器等。筛分是将沉积物按颗粒大小分为不同的粗细度级,以便进一步分析样品的组成。重量测定则是确定样品的干重、湿重和矿物质含量等。

二、化学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常规化学分析和现代分析技术。常规化

学分析主要是利用化学反应,将各种元素和化合物分解成基本化

学成分,并通过重量测定、电位滴定、光度分析、火焰原子吸收光谱等手段进行定量分析。现代分析技术则包括同位素分析、微区化学分析、分子生物学分析等高灵敏度、高精度的分析方法。

三、岩相学分析方法

岩相学分析方法将岩芯切片制成薄片,通过显微镜观察样品中的颗粒、矿物与结构,进而分析样品的岩石成分、沉积构造特征等。

四、地球物理学分析方法

地球物理学分析方法利用电磁波、重力场、磁场等地球物理现象和物理量测量海底沉积物的特性和参数,推断其地质构造、厚度、密度、粘度等参数,进一步揭示海底地质过程。

五、地球化学分析方法

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包括高精度测量海水、沉积物中各种环境污染物、地球化学元素等,建立了基于化学元素组成的指示器、地

球化学地幔地核模型等,并以此研究沉积与构造、沉积循环、沉积物源地、沉积物形成机制、古环境演化等问题。

总之,海洋地质学中的海底沉积物分析方法种类繁多,同时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这些分析方法作为了解海底沉积物的基础和工具,对研究和探索地球的海洋之谜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海洋地质

绪论 海洋地质调查技术和研究方法 海洋地理与海底地形地貌 海洋岩石圈与板块运动 海洋地层 海洋环境和海洋地质作用 海洋沉积 边缘海地质 古海洋学与海洋演化史 海洋矿产资源 海洋地质调查研究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海洋地质调查技术汇集了各学科领域的高新技术成果,包括海上定位、海底地形声学探测、地球物理探测、海底取样、海底观测和遥感技术等,简要说明如下: 1 海上定位:准确的导航定位对于建立海底地形、沉积物正确的空间关系和准确的作图是必不可少的,主要的方法有:A全球定位系统(GPS),该定位系统比较准确而且不受海域和气象条件的限制;B 无线电导航定位;C 海底声学脉冲及海洋雷达浮标定位。 2 海底地形声学探测方法,主要包括:A 回声探测。通过声脉冲的发射和接收之间的时间行程记录,以及声波在水中速度的校准和潮差改正,可获得连续的海底地形剖面;B 多波束测深。使用多波束测深仪可在测线两侧7倍于水深范围内进行全覆盖扫描测量,测量范围可从数米至数千米。C 旁侧扫描声呐。 3 地球物理学方法,主要包括:A 浅地层剖面测量,B 多频声学剖面测量,C 高分辨单道模拟地震系统,D 高频多道数字地震系统,E 地震折射法,F 重力测量,G 地磁测量,H 海底电磁测深,I 海底热流调查。 4 海底取样,海底取样工具可分为表层取样表层取样器和柱状取样管两种。A 表层取样器,常用的有蚌式取样器和拖网取样器两种。B 柱状岩芯取样管,可分为重力取样管、重力活塞取样管,液压活赛取芯系统等。C 箱式取样器,是当前获取原状样品的最好方法。 D 浅海钻探E深海钻探。 5 海底观测,主要包括:A 自持式潜水器,B 深潜器,C 水下实验室,D 水下自动观测和沉积物捕获等。 6 海洋遥感,当前应用的领域主要是对海水物理性质、海洋地质学和海洋灾害等方面的应用。 大陆架:大陆架是指低潮线以下,向海延伸的环大陆的平坦地带,外缘有坡折,常以比较显著的一个坡折带为大陆架外缘,其水深小于550m。大陆架平均宽度为75km,平均坡度为0°07′,内部平均水深为60m,外缘平均水深为130m,大陆架总面积约为2.7×107km2,约占海洋总面积的7.5%。 大陆坡:位于大陆架向洋一侧,坡度较陡(3°- 6°),宽数十-数百公里,为陆架外斜坡。大陆坡是大陆基面和海洋基面之间巨大而复杂的斜面,地壳性质为大陆和大洋地壳之间的过渡性地壳,或称大陆型和次大洋型地壳。 大陆裙:位于大陆坡与深海平原之间的、向海缓斜的巨大楔状沉积体,又称大陆隆。常由许多海底扇复合、改造而成。大陆裙上部坡度稍陡,下部较缓,平均坡度为0.1°~0.6°。水深在1500~5000米之间。大陆裙主要展布在被动大陆边缘,通常位于大洋型或过渡型地壳之上,组成物质主要源自大陆。大陆隆沉积为陆源沉积和远洋沉积的混合,故称半远洋沉积。

海洋地质学中的海洋沉积物分析方法探索

海洋地质学中的海洋沉积物分析方法探索引言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其底部覆盖着厚厚的海洋沉积物。这些沉积物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历史、气候变化以及生物演化等重要问题。因此,海洋沉积物的分析方法在海洋地质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将探讨一些常用的海洋沉积物分析方法,并介绍其在研究中的应用。 一、物理性质分析 1. 颗粒分析 颗粒分析是研究海洋沉积物中颗粒粒径、形状和组成的重要方法。通过使用激光粒度仪等设备,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沉积物中颗粒的大小分布,从而了解沉积物的沉积环境和物源特征。 2. 密度分析 密度分析是研究海洋沉积物中物质密度变化的方法。通过测量沉积物样品的湿重和干重,可以计算出其密度。密度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沉积物的成分和沉积环境,例如在冰期期间,冰川融化导致的淡水输入会降低海水的密度,从而影响沉积物的密度分布。 二、化学性质分析 1. 元素分析 元素分析是研究海洋沉积物中元素含量和分布的方法。通过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设备,可以测量沉积物中各种元素的含量,从而了解沉积物的来源和古环境变化。例如,高浓度的有机碳含量可能意味着富营养化的海洋环境。 2. 同位素分析

同位素分析是研究海洋沉积物中同位素比例的方法。通过测量沉积物中同位素 的比例,可以推断出古环境的变化。例如,氧同位素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去海洋温度的变化,碳同位素分析可以揭示古生物的生态系统演化。 三、生物学性质分析 1. 微化石分析 微化石分析是研究海洋沉积物中微小化石的方法。通过观察和鉴定沉积物中的 微化石,可以了解古生物的演化和古环境的变化。例如,有孔虫的化石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去海洋的温度和盐度变化。 2. DNA分析 DNA分析是研究海洋沉积物中DNA序列的方法。通过提取沉积物中的DNA,可以了解古生物的遗传信息,揭示生物演化的过程。DNA分析在研究海洋生态系 统的多样性和演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 海洋沉积物的分析方法在海洋地质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海洋沉积物的成分、沉积环境以及地球历史的演变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海洋沉积物分析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将为我们提供更多关于地球和生物的宝贵信息。因此,海洋沉积物分析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

海洋地质学古海洋学

海洋地质学古海洋学 海洋地质学是指对海洋地质、地形、岩石、矿物等进行系统研究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海洋中的岩石、沉积物、海底地貌和海水等。而古海洋学则是海洋地质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古代海洋环境与演化过程。 古海洋学的基本任务是探讨全球变化、生物演化、气候变化及地球动力学等方面的问题。它与现代海洋学的不同点在于,它不仅考虑现代海洋的现状,还要对历史中海洋的演变进行研究。古海洋学家通过研究海底沉积物和地球化学特征,揭示了地球历史上海洋环境的演变过程,包括海洋温度、盐度、酸碱度和化学成分等。这些研究成果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历史和各个方面的演化。 在古海洋学的研究中,沉积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沉积物的形态、组成和沉积速度等特征,可以推断当时的环境条件和地球物理化学事件。古海洋学家可通过分析海底沉积物,了解过去海洋中各种有机质和无机物质的含量、分布规律,以及受到的环境影响。如植物和动物遗骸、贝壳、珊瑚、钙质微生物等的生物化石残留,可以记录海洋中生物的数量、物种组成和生态演化,进一步推断当时的海洋生态和环境。 地球化学也是古海洋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利用化学元素和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特征,验证来自不同海域、不同

时间的样品,探讨古海洋环境的变化与演化。大量的同位素研究揭示了海洋中氧气、氢气、碳酸盐、硅等的含量、同位素组成与变化规律,可以推断大气环境、海洋温度、海平面变化等。 自20世纪60年代起,海洋科学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为古海洋学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和工具。海底钻探计划和现代深海探测技术,获得了无数来自海底的深层岩石和沉积样品,这些新资料是研究古海洋学的基础。随着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地质时间尺度等理论和实际的进步,现代古海洋学已被证明是深入理解地球历史演化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只有深刻了解过去的海洋环境,才能给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海洋生态学、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古海洋学是大洋科学的重要分支,其研究成果已获得广泛的研究关注。它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对过去的海洋环境进行重建和模拟,提供了人类对地球系统演化的认识,并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和指导。

海洋地质学中的海底沉积物分析方法

海洋地质学中的海底沉积物分析方法随着人类对海洋的认识不断加深,海洋地质学也越来越成为研 究热点。海底沉积物是研究海洋地质学的重要数据源,其组成、 结构、地质年代等信息对研究海底地质过程、生态环境演变、气 候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海底沉积物的分析方法就显得尤 为重要。本文将介绍海洋地质学中常用的海底沉积物分析方法。 一、物理分析方法 物理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取样、筛分、重量测定等。其中,取样 是海底沉积物分析中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取得具有代表性的样品。一般情况下,海底沉积物的取样需借助特殊的装置,如天线捕器、多功能采样器等。筛分是将沉积物按颗粒大小分为不同的粗细度级,以便进一步分析样品的组成。重量测定则是确定样品的干重、湿重和矿物质含量等。 二、化学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常规化学分析和现代分析技术。常规化 学分析主要是利用化学反应,将各种元素和化合物分解成基本化

学成分,并通过重量测定、电位滴定、光度分析、火焰原子吸收光谱等手段进行定量分析。现代分析技术则包括同位素分析、微区化学分析、分子生物学分析等高灵敏度、高精度的分析方法。 三、岩相学分析方法 岩相学分析方法将岩芯切片制成薄片,通过显微镜观察样品中的颗粒、矿物与结构,进而分析样品的岩石成分、沉积构造特征等。 四、地球物理学分析方法 地球物理学分析方法利用电磁波、重力场、磁场等地球物理现象和物理量测量海底沉积物的特性和参数,推断其地质构造、厚度、密度、粘度等参数,进一步揭示海底地质过程。 五、地球化学分析方法 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包括高精度测量海水、沉积物中各种环境污染物、地球化学元素等,建立了基于化学元素组成的指示器、地

海洋地质调查

海洋地质调查 在诸多地质领域中,海洋地质调查无疑是一块重要的领域。海洋地质是研究海洋及其周围地区的地质构造、物质组成、地貌变化、能源资源等方面的学科,是一个学科系统庞大且复杂的科学领域。海洋地质的调查需要对地球海洋各个层面的地质特征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本文将从海洋地质调查的意义、发展现状、工作内容及其对人类的意义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海洋地质调查的意义 海洋指地球表面与大气相邻的水体,是地球表面最广阔的地理空间之一。探索海洋地质对于了解地球的演化历程、物质格局及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海洋领域经有着许多置之不理的资源,海水、海洋生物等生态环境资源是人类重要的资源库,而且海水中的石油、天然气、硫铁等矿产资源也对人类有着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此外,海洋与天气、气候、环境有密切关系,海洋能引起风暴潮、台风、涨潮等灾害性天气,因此探索海洋地质极其意义深远。 二、海洋地质调查的发展现状

先人们对海洋地质的认识还处于初步阶段,但随着海底智能化技术逐渐成熟,如声学探测、摄像、探手等技术的应用,海洋地质科技水准逐渐提高,现已发展成为一个科学技术系统化、规范化的分支学科。同时,全世界各国爆发了对海洋资源的争夺战,造成了海洋环境和资源严重污染和破坏。因此,海洋地质的调查和研究刻不容缓。 三、海洋地质调查的工作内容 1、地质测量与地貌调查 海洋地质的调查首要任务是通过测量海洋的地质组成、结构、物理性质等数据以及海底地形、地貌等地图要素,寻找地质建造和海底资源形成的潜在条件。 2、沉积岩调查 天然油气的勘探依赖于越来越复杂的调查方法。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探究海洋沉积物的性质,沉积物的分层、堆积形态、颗粒组成、沉积速率、地质时期等因素的分析和解释,为油气的勘探奠定基础。

地质学知识:海洋地质学中的沉积特征与古洋流研究

地质学知识:海洋地质学中的沉积特征与古 洋流研究 海洋地质学是指研究地球上海洋运动和海洋沉积物的科学,是地 球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其中,海洋沉积学是海洋地质学的一个重 要领域。海洋沉积物记录了地质历史中的大量信息,例如氧同位素比值、有机物含量、化石记录等等。这些都为研究古环境、古气候以及 古洋流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而在海洋沉积学中,沉积特征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沉积物的形态、颜色、密度与颗粒大小等特征,都可以反映出沉积环境和沉积物 质来源。在海洋沉积学中,较为常见的沉积特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古洋流沉积特征。洋流是海洋表层水体运动的一种形式,将暖水或冷水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影响着地球上的气候和 生态环境。以太平洋赤道流为例,当该洋流到达西太平洋边缘时,由 于受到琉球海槽等地形约束,沿海的洋流发生了分流,形成了“北流”和“南流”。这两个洋流的不同特征,分别影响着中国东海和南海的

水温、盐度等参数。这些洋流沿途的沉积物也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在海底地貌中形成了明显的特征,例如纵向分带和赤道锥贝壳层(赤 道流海洋沉积物中含有大量的锥贝壳屑)等,这些都是古洋流分析的 重要依据。 第二种是海底烃源岩沉积特征。烃源岩是指具有良好的含油气量 和品质的沉积岩石,是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来源之一。烃源岩的形成 与一定的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和地质作用有关。当烃源岩沉积于海底时,它通常会表现出一些特定的特征,例如黑色或暗灰色、致密或粉状、含有过饱和烃等。这些特征能够帮助地质学家确定烃源岩的类型、产状和分布范围,进而进行油气勘探和开发。 第三种是海底地震活动沉积特征。地震是地球的自然现象之一, 不断发生的地震活动会对海底地貌和沉积物产生影响。例如,地震活 动会导致海底山脉和断层的形成、海底火山喷发等,产生出不同形态 和类型的陆源物质和矿物质沉积。因此,在海洋沉积物中,地震活动 形成的地层和沉积物常常具有特殊的沉积特征,如岩屑、角砾石、断 层填充物等,这些特征可以反映海底地震活动的历史和未来趋势。

地质学与海洋科学解读海底地质历史与海洋生态系统

地质学与海洋科学解读海底地质历史与海洋 生态系统 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表面,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1%,而海洋的深处隐藏着地球上最神秘的地质历史与生态系统。地质学与海洋科学通过探究海底地质历史和海洋生态系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演化与生命的起源。 一、海底地质历史 海洋地质学是研究海底地壳和地球表面演化的科学分支。通过对海洋地质历史的解读,我们可以了解到地球上数以亿计年的演变过程。海底地质历史的主要证据来自于地质构造、沉积物、岩石和生命化石等。 1. 地质构造 海底地质构造是研究海底地形、地壳构造和板块运动的关系。地壳的运动导致了海洋岩石的形成和变化,也推动了地质构造的发展。例如,在海底地洼区域形成了深海海沟、海脊和海山等地形。 2. 沉积物 海底沉积物包括有机物、岩屑、淤泥和碳酸盐等。它们在海底积累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层序。通过对沉积物的分析,地质学家可以了解到古代海洋环境、古代海洋生物群落以及古气候等信息。 3. 岩石和生命化石

岩石和生命化石是了解海底地质历史的重要证据。海洋地震和火山喷发形成的岩浆岩石可以告诉我们地壳运动的活动程度,而保存在岩石中的生命化石则可以证明古代生物的存在。 二、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是指海洋环境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体系。它们是海洋地质历史的产物,同时也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演化。 1. 海洋生物多样性 海洋生态系统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海洋物种的多样性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海洋生物种类繁多,包括鱼类、鲸类、鲨鱼、珊瑚、贝壳、海藻等。 2. 海洋食物链 海洋食物链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物种之间的食物关系网。食物链的存在维持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每个物种都在这个链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浮游植物是海洋食物链的基础,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 3. 海洋保护区 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对于维护海洋地质历史的完整性至关重要。海洋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可以帮助保护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通过海洋保护区的划定,我们可以减少过渡捕捞、污染和破坏海洋环境的活动,保护珍稀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海洋地质学与海洋资源勘探的综合研究

海洋地质学与海洋资源勘探的综合研究 海洋地质学是研究海洋地壳构造、沉积物、地球内部活动和海岸地 貌等方面的学科。海洋资源勘探则是指对海洋中的矿产资源、能源资 源以及生物资源进行探测和开发利用的过程。综合研究海洋地质学和 海洋资源勘探可以很好地开展海洋科学领域的探索与实践。 一、海洋地质学 1. 海底地壳构造 海底地壳是海洋地质学的重要研究对象。通过海底地壳的构造特征,可以了解海洋地质历史、板块构造与运动等方面的信息。 2. 海洋沉积物 海洋沉积物的研究是海洋地质学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对海洋沉 积物的成分、分布和堆积过程的研究,可以了解过去海洋环境的变化,并探索其中存在的资源和地质事件。 3. 地球内部活动 地球内部的运动和活动直接影响到海洋地质学的发展。例如,地 震和火山喷发等地质灾害不仅对海洋地质产生影响,也对海洋资源的 勘探和开发带来挑战。 二、海洋资源勘探 1. 矿产资源勘探

海洋中存在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油气、金属矿产、硫化物等。通过海洋资源勘探的研究,可以发现和评估这些资源,并为其有效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2. 能源资源勘探 海洋中的能源资源主要包括海洋石油、天然气和海洋能等。综合利用海洋地质学和海洋资源勘探的方法,可以确定潜在的能源资源区域,并为其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3. 生物资源勘探 海洋中富含各类生物资源,如渔业资源、海洋药物资源和海洋生态系统等。通过海洋地质学的研究,可以了解海洋生态环境的变化,为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综合研究海洋地质学和海洋资源勘探,可以将两者的优势互补,提高资源勘探的效率和精度。例如,通过对海底地壳的研究,可以确定潜在的矿产资源富集区域;通过对海洋沉积物的分析,可以了解地质历史和资源分布情况;同时,将海洋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资源勘探中,也可以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更准确的数据和技术保障。 总结: 综合研究海洋地质学和海洋资源勘探是推进海洋科学领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可以更好地了解海洋环境和资源分布情况,为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未来的研究和实

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技术方法进展

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技术方法进展 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是指通过综合应用各种现代地质调查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海洋区域 内的地质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海洋资源的认识逐渐加深,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技术方法也在不断进展。 一、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技术方法的发展趋势: 1. 多学科综合: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地质学领域,而是涵盖了海 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地貌学等多个学科学科的综合研究。通过综合利用各 种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海洋区域的地质特征和演化历史。 2. 高精度定位:在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中,准确的位置定位是非常重要的。随着卫星 导航技术的发展,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导航系统等,可以提供高精度的位置信息,为海洋地质调查提供了可靠的定位基础。 3. 高分辨率探测:海洋区域地质调查需要能够获取到较高分辨率的地质数据。目前,激光雷达技术、多波束声呐技术和多波段遥感技术等高分辨率探测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 这些技术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地形和地貌数据。 4. 三维可视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中的 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通过将海底地形和地质数据进行三维可视化处理,可以直观地展示出 海洋地质的空间分布和特征。 5. 数据集成与挖掘: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所涉及的数据种类繁多,包括地震数据、地 球物理数据、地质采样数据等。如何将这些数据进行整合和挖掘,以发现地质信息和资源 潜力,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非常重要。 二、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技术方法的应用: 1. 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如地震勘探、磁力测量、声学测量等,可以获得海底地形、 地壳构造、地球物理场等信息,对海洋地质构造与演化进行研究。 2. 岩石采集与分析:通过海底采样、钻探等方法,获取海底沉积物和岩石样品,并 进行岩性、矿物、化学成分等分析,可以研究海洋地质演化过程和资源潜力。 3. 声呐测量技术:通过多波束声呐、侧扫声呐等技术,可以获得海底地形、地貌、 沉积物分布等信息,对海底地貌和沉积过程进行研究。 4. 遥感技术: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的海洋地表温度、色素、叶绿 素等信息,对海洋生态环境和物理过程进行监测和研究。

浅海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研究方法研究

浅海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研究方法研究 随着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海洋环境和资源的认识也越来越重要。而浅海沉 积物地球化学研究是海洋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介绍浅海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研究方法研究。 一、浅海沉积物的组成及地球化学特征 浅海沉积物主要由碳酸盐、硅酸盐和有机质组成。其中,碳酸盐和硅酸盐是典 型的沉积物,而有机质则是海洋生态系统的产物。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些组分的地球化学特征。 1. 碳酸盐 碳酸盐主要由钙、镁、铁等元素组成,其中的钙化合物包括方解石、白云石、 重晶石等。碳酸盐沉积物的形成与海洋生物的死亡和沉降有密切关系。此外,温度、盐度和pH等环境参数也对碳酸盐的形成有影响。 2. 硅酸盐 硅酸盐主要由硅、钠、铝等元素组成,是具有化学稳定性的矿物质。海水中的 硅来源主要来自于藻类的分解和生物硅质的沉降。硅酸盐沉积物的分布范围较窄,主要集中在海洋中的某些特定地区,如北大西洋和北极洋。 3. 有机质 有机质不仅来源于海洋生物的死亡和沉降,还包括微生物代谢产物和陆源污染 物等。有机质的分布和组成对环境变化、生物生态和海洋生产力等有很大影响。例如,铜的含量和组成通常可以反映大气污染物源,而有机质的存在可以影响海洋酸性度、营养盐分配和地球气候等。 二、浅海沉积物地球化学研究方法

为了研究浅海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需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和测试。下 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研究方法。 1.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方法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是浅海沉积物地球化学研究中最基础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通过测试浅海沉积物中不同元素的含量和组成,从而得出沉积物的特征和成因。进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时,可以采用原子吸收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等实验手段。 2. 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方法 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方法是研究浅海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的重要方法之一。该方法通过测量沉积物中同位素的比例来反映其成因和历史。例如,钙的同位素比值可以反映古海洋水化学变化,而碳的同位素比值可以反映全球碳循环的变化。 3. 分子地球化学分析方法 分子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可以研究浅海沉积物中的有机质来源和成因。该方法主 要是通过分离和分析沉积物中的脂肪酸、烷基和氨基酸等有机分子,从而得到有关微生物代谢和陆源输入的信息。 4. 形态学分析方法 形态学分析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和描述浅海沉积物的形态和结构。该方法主要是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设备进行细胞学和微生物学检测。 结论 本文介绍了浅海沉积物的组成和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研究方法。浅海沉积物地球 化学研究对于理解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变化,探究地球气候演化和资源分布,以及开发海洋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沉积科普

海洋沉积科普 海洋沉积是指在海洋底部逐渐堆积的各种质地的物质,包括沙、泥、 碎屑和有机物等。海洋沉积物广泛分布于全球海洋,是了解海洋历史、地质、气候等方面的重要依据。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海洋沉积 的相关知识。 一、海洋沉积物的分类 根据成因和化学性质的不同,可以将海洋沉积物分为以下几类: 1.化学沉积物:由于海水中存在多种化学成分,部分化学成分在一定 的环境下就能形成沉积物,比如生物的骨骼、碳酸钙、硫化铁等。 2.生物沉积物:指由生物活动而形成的沉积物,比如海绵、海藻、珊 瑚和贝类等。 3.碎屑沉积物:指由物理因素如风、水流和波浪等使物质破碎成碎屑 后沉积,包括沙、石、泥等。 二、海洋沉积的作用 1.提供生物栖息地:海洋沉积物为海洋生物提供繁殖和生长的场所。 2.记录气候变迁:海洋沉积物中质地、成分以及分布规律等,能够反 映当地的气候变迁和历史演变。 3.布尔法伊尔不规则裂面:由沉积物的不均匀沉积所产生的不规则裂面,在勘探过程中可以为油气地质勘探提供有用的信息。

三、海洋沉积相关领域 1.海洋地质学:研究海洋沉积物在地质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2.海洋化学:研究海水和沉积物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及其变化。 3.海洋生态学:研究生物对海洋沉积物的形成和演变所起的作用。 四、海洋沉积物保护意识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洋沉积物的保护已成为一项全球性的环保课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保护意识: 1.减少海洋污染:降低固体废弃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排放,保持海洋环境的清洁和健康。 2.杜绝海洋过度开采:减少利用海洋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掠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平衡。 3.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加强海洋保护区的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平衡。 总之,海洋沉积作为非常重要的一种自然现象,其独特的地质化学性质和对我们对于历史和生态知识的发掘,也使得它成为我们重视保护并正视的重要领域之一。

《海洋沉积物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沉积物分析是地质学(海洋地质方向)专业知识课,同时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技能课。本课程是在海洋调查和样品采集完成后,在室内分析测试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沉积物的分类和命名;(2)沉积物粒度分析;(3)碎屑矿物鉴定、(4)黏土矿物鉴定及生物鉴定,要求学生学会沉积物分离、传统和仪器粒度分析方法、油浸法、矿物差热分析方法、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和微体古生物碎屑鉴定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后续综合课程的学习和毕业涉及和毕业论文的顺利进行以及毕业后承担海洋地质生产和科研任务准备必须的技能。 2.设计思路: 课程的基本要求为:(1)掌握沉积物的分类和命名原则,了解不同行业部门的沉积物分类的异同;(2)掌握粒度分析方法,包括筛析法、沉降法、仪器法;(3)掌握沉积物中各组分的鉴定,具体包括碎屑矿物组分的鉴定、黏土矿物的鉴定以及常见组分的化学测定;(4)掌握沉积物粒度数据、组分数据的数据整理和处理,初步掌握利用这些数据进行沉积学研究、沉积环境状态以及资源效应评价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本课程是地质学专业海洋地质课程群中十分重要的工作技能层面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在学完地质学基础理论课程后,在四年级秋季学期修读。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岩石学、海洋地质学。本课程是地质学专业的核心专业知识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具有密切的关系。本课程也是地质类专业本科生打下专业基础,建立地质思维的关键一环。学生应当具备普通地质学的基本专业素质和技能。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对海洋沉积物分析技术方法原理的理解、实践以及数据处理分析的学习,达到能独立进行海洋沉积物地质调查项目的设计、实施、资料处理、沉积环境分析的基本能力,培养符合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海洋地质研究技术人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如下教学目标: 1. 掌握沉积物的分类和命名原则,了解不同行业部门的沉积物分类的异同; 2. 掌握沉积物粒度分析基本原理,熟悉传统的筛分法、沉降分析法及目前常用的 - 1 -

海洋地质学中的沉积物粒度分析

海洋地质学中的沉积物粒度分析在海洋地质学中,对于海洋沉积物的研究十分重要。沉积物中的粒度分析是一项常见的技术手段,用于了解沉积物的组成、形成过程以及古环境演变等信息。本文将介绍海洋地质学中的沉积物粒度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一、概述 沉积物是指在水体中悬浮物质沉积下来形成的物质堆积体,主要由颗粒物质组成。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反映了物质来源、古环境、运动力学过程等信息。因此,粒度分析可以为我们提供海洋地质学研究的重要线索。 二、粒度分析方法 1. 水下观测法 水下观测法是通过使用声纳设备获取海底沉积物的粒度信息。声纳设备可以通过测量声波在沉积物中的传播速度来确定粒度分布。该方法适用于获取大范围的海底沉积物粒度数据,但对于细粒沉积物的分辨率较低。 2. 潜望镜法 潜望镜法是将一个细长的透明玻璃板下垂至水中,观测沉积物的垂直分布。通过观察沉积物在玻璃板上的沉积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出粒

度的分布情况。这种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水浅、光线充足的场合,但对于深水区的应用有一定局限性。 3. 核心取样法 核心取样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沉积物粒度分析方法。通过使用大型钻探设备,将海底沉积物采集为长而细的圆柱形样本,即岩心。然后对岩心进行切片处理,利用显微镜或颗粒度分析仪器对沉积物的颗粒大小进行测量。该方法可以获取更详细、准确的粒度数据,并且可以进行多种细节分析。 三、沉积物粒度分析的应用 1. 古环境演变研究 沉积物粒度分析可以通过分析粒度信息的变化,推断海洋环境的演变过程。例如,随着粒度的变细,可以推测为较低能量的环境,如湖泊或静态海湾。而粒度变粗则可能表示较高能量的环境,如河口、海岸线附近等。 2. 沉积物来源研究 粒度分析可以帮助科学家确定沉积物的物质来源。通过与潜在来源地的物质进行对比,可以推测沉积物是否来自陆地、火山活动、生物残骸或气候变化等。 3. 地质灾害评估

海洋沉积物粒度分析与计算

海洋沉积物粒度分析与计算 海洋沉积物粒度分析与计算是研究海洋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分布特征和 变化规律的方法之一、通过对粒度数据的分析与计算,可以了解海洋沉积 物的生成环境、沉积过程和物源特征等,对研究海洋地质学、古气候变化、古环境重建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海洋沉积物粒度分析与计算 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1.原理 海洋沉积物的粒度分布是指不同粒径的颗粒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情况。通常用粉砂、细砂、中砂、粗砂、砾砂等几个等级来描述,其中粉砂为小 于0.063mm的颗粒,细砂为0.063-0.125mm的颗粒,中砂为0.125- 0.25mm的颗粒,粗砂为0.25-0.5mm的颗粒,砾砂为大于0.5mm的颗粒。 2.方法 (1)样品采集:在海底进行采样,可以使用底播器、取样器等工具,根据研究的需要确定采样的位置和深度。 (2)样品处理:将采集的样品进行干燥、筛分等处理,得到不同粒 径的颗粒。 (3)粒度分析:采用激光粒度仪、激光颗粒分析仪等设备,测量不 同粒径的颗粒的浓度和体积分布等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 (4)粒度计算:根据已测得的数据,可以计算出颗粒的平均粒径、 分选系数、偏度系数等指标,用以描述沉积物的粒度特征。 3.应用

(2)古气候变化与古环境重建:利用海洋沉积物的粒度分布,可以推测古代气候变化和环境演化过程,如冰期-间冰期的交替,季风气候的变化等。 (3)资源评价与利用:通过分析海洋底质的粒度特征,可以评估海底沉积物的潜在资源(如油气、金属矿产等)含量和分布规律,为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海洋沉积物粒度分析与计算是研究海洋地质学和古环境学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沉积物粒度特征的分析与计算,可以揭示海洋环境变化的过程和机制,为海洋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海洋沉积物测绘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

海洋沉积物测绘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 海洋沉积物是指在海洋底部堆积形成的沉积物,其组成包括岩石碎屑、有机物、生物遗骸等。对海洋沉积物进行测绘和研究可以揭示地球表面变迁和物质循环的历史,为海洋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本文将介绍海洋沉积物测绘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 一、多波束测深技术 多波束测深技术是一种通过多个波束同时测量水深的技术。该技术通过多个发 射器和接收器,能够大大提高海洋沉积物的测量效率和精度。以中国南海为例,通过使用多波束测深技术,研究人员获得了南海海底地形的高分辨率数据。这些数据不仅为南海沉积物类型和分布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还对南海海洋地质和地貌的形成和演化机制有着重要意义。 二、侧扫声呐技术 侧扫声呐技术是一种利用声波成像原理进行海底地貌测绘的方法。通过将声波 发射到海底,再接收声波的反射信号,可以获得地形的高分辨率图像。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利用侧扫声呐技术在加利福尼亚州进行了海洋沉积物测绘。通过对测绘数据的分析,研究人员确定了加利福尼亚州附近海底沉积物的分布特征,为该地区的沉积物资源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三、多功能潜水器技术 多功能潜水器技术是一种将测绘设备与潜水器相结合的技术。潜水器可以携带 多种测绘设备,如声呐、摄像机等,通过对海底进行探测和观察,获得海洋沉积物的详细信息。我国科学家在南海进行了多功能潜水器的应用研究。通过多功能潜水器获取的数据,科学家们对南海海底的地貌特征和沉积物分布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南海的地质历史和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

四、沉积物采集技术 沉积物采集技术是对海洋沉积物进行采集和分析的方法。研究人员通常使用现场采样、钻取等方法获取沉积物样本,并将其送回实验室进行分析。以北极海域为例,科学家们采用了冰芯取样技术,通过对冰芯中的沉积物进行分析,揭示了北极地区过去数百年的气候变化和环境演变。这些研究成果对于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海洋沉积物测绘技术在海洋地质研究和海洋资源开发中具有重要作用。多波束测深技术、侧扫声呐技术、多功能潜水器技术和沉积物采集技术等,为揭示海洋沉积物的类型、分布特征和演化机制提供了有效工具和方法。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测绘技术,我们将进一步深入了解地球表面的变迁和物质循环,为保护海洋环境和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海洋地质学与海洋矿产资源开发

海洋地质学与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海洋地质学是研究地球表面以上海洋地理环境的科学,它不仅关注 海底地貌、地壳运动和沉积物等基本地质要素,而且通过对海水和海 底的取样及数据收集,也为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依据。 海洋地质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人们对于海洋 的认识还非常有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深入研究海洋地 质学,从而开启了对于海洋矿产资源的探索。海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主要包括海底地质剖面测量、沉积物取样、地震勘探以及遥感等。这 些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图像,让我们对于海底地球的结构 和过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海洋地质学的研究成果不仅在科学领域有重要意义,同样在海洋矿 产资源开发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海洋地质学的研究,人 们能够了解海洋中各种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赋存方式以及开采潜力。在实际开发中,根据定量的地质调查数据,可以选择最佳的开发方案 和开采技术,从而提高开发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海洋矿产资源主要包括油气、金属矿产以及盐碱类矿物等。其中, 油气是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而且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通过海洋地质学的研究,人们能够找到油气田的分布规律和形成机制,从而指导勘探和开发工作。另外,海底的金属矿产也具有广阔的开采 前景,例如铁、锰、铜等金属资源。通过评估海底金属矿产资源的储 量和质量,可以为开发提供决策依据。此外,海洋中的盐碱类矿物也

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如海盐、刺藻等,可以作为食盐和工业原料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需要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 展的问题。由于海洋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开发活动对于海洋环境的影 响较大。因此,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 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同时,也要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合 理开发和利用,确保海洋矿产资源的世代传承。 总之,海洋地质学与海洋矿产资源开发密不可分。通过对海洋地质 环境的研究,人们可以了解海底地球的构造和过程,为海洋矿产资源 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有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但同时也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在科学、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协调下,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才能 取得长远的发展。

海底沉积物探测技术研究

海底沉积物探测技术研究 第一章、绪论 海底沉积物指的是在海盆底部形成的各种具有一定生命迹象的 物质,根据化学成分可以将其分为有机和无机两类。沉积物主要 来源于陆地物质、生物遗骸、氧化物和水族生物背景等多个渠道。海底沉积物研究涉及到地球科学、海洋学、生态环境学等多个领域,为了深入探测和研究海底沉积物,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研发 出了一系列海底沉积物探测技术,并不断完善和更新这些技术。 第二章、海底测量 现代科技给海底探测的途径带来了极大的进步,可以利用声波、电磁波等方式探访海底,其中电磁波探测广泛应用也是其中研究 深度最高的一种方法。利用多波束测量系统进行测量,可重建出 三维立体海底地形图,对海底的形态和沉积物分布等信息有较为 详细的了解。 第三章、声纳探测 声纳技术也是海底探测的重要方式之一,其成像能力和探测深 度较高。声纳传感器可以发射声波信号,通过测量信号的反射, 重构出海底的结构,包括波动速度、沉积物分布以及地质构造等。其缺点在于受海水的影响较大,了解海水的混合色散效应等因素 尤为重要。

第四章、电磁探测 电磁探测利用海洋中电场和磁场对沉积物信号反应而形成的一 种方法,而该信息由海底沉积物的磁化强度和导电能力提供。所 以这种方法不能直接获取沉积物的物理、结构和化学信息,但通 过对电磁波和沉积物交互反应的测量,可以推断沉积物的性质, 如含水量、盐分等。 第五章、海洋取样 对于海底沉积物研究来说,取样是获取物质的最基本方式。在 海洋中取样也有很多难点,例如水下传感器的稳定性、航行控制、水深等。目前,传统的取样工具包括多个部分,包括采样筒、绳索、张力传感器和层压式容器等。然而,他们往往不完美,现在 流行的是一种采用全海深高压容器的取样工具,该工具带有称重 装置和自动样品储存器,可以自动记录密度、温度和盐度等海洋 参数,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六章、结语 海底沉积物研究是跨越多个学科领域的重要方向,其中探测技 术是实现这些研究的基础。本文对海底沉积物探测技术方面展开 论述,介绍了一系列现代海底沉积物探测技术和取样工具,并在 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深化海洋研究的能力。在未来,海底 沉积物研究仍将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相关专家可在现有技术

海洋沉积物中有机物来源和成分分析

海洋沉积物中有机物来源和成分分析 海洋沉积物是指沉积在海底的各种物质,其中包括了有机物。有 机物在海洋沉积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海洋生态系统和全球碳循环 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讨论海洋沉积物中有机物的来源和成分,并 探讨其在海洋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海洋沉积物中有机物的来源 1. 海洋生物源有机物 海洋中的生物活动是海洋有机物主要的来源之一。海洋中富含各 种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或摄食过程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通过生物死亡和排泄等途径进入海 洋沉积物。 2. 河流输入有机物 陆地上的植物和动物残体通过河流运输进入海洋,成为海洋沉积 物中有机物的重要来源之一。这些有机物在河流中经过微生物的降解 和氧化作用后,进入海洋沉积物中。 3. 大气沉降有机物 大气中的颗粒物和气溶胶也是海洋沉积物中有机物的来源之一。 这些颗粒物和气溶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它们通过大气沉降进入海 洋中,最终沉积在海洋底部。 4. 海洋地下水输入有机物 海洋地下水是指地球上含盐度较高的地下水,其中含有丰富的溶 解性有机物。海洋地下水通过海底的裂隙和渗透作用进入海洋中,成 为海洋沉积物中有机物的来源之一。 二、海洋沉积物中有机物的成分 海洋沉积物中的有机物是由各种有机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它们可以分为可溶性有机物和不可溶性有机物两类。 1. 可溶性有机物 可溶性有机物是指在水中可溶解的有机物,通常以溶解态存在于

海洋沉积物中。它们包括有机酸、有机碱、有机醛、有机酮等。可溶性有机物对海洋生态系统和全球碳循环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们可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维持海水的酸碱平衡,并影响海洋溶解氧的分布。 2. 不可溶性有机物 不可溶性有机物是指在水中不溶解的有机物,通常以固体态存在于海洋沉积物中,如有机质、腐殖质等。不可溶性有机物是海洋沉积物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它们对海洋生态系统和全球碳循环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可溶性有机物在海洋底部沉积后,经过长时间的压实和转化作用,可以形成石油、煤等化石燃料。 三、海洋沉积物中有机物的作用 海洋沉积物中的有机物对海洋生态系统和全球碳循环有着重要的作用。 1. 提供能量和养分 海洋沉积物中的有机物可以提供能量和养分,支持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生长。浮游植物可以利用有机物进行光合作用,并成为食物链的起点,为海洋中的其他生物提供能量和养分。 2. 影响海洋环境 海洋沉积物中的有机物对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有机物可以对海洋水体进行调节,维持海水的酸碱平衡,影响海洋溶解氧的分布。此外,有机物还可以吸附和蓄积水中的污染物,对海洋环境的净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3. 参与全球碳循环 海洋沉积物中的有机物是地球上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物在海洋底部沉积后,经过长时间的压实和转化作用,可以形成石油、煤等化石燃料。这些化石燃料可以作为人类能源的重要来源,并参与全球碳循环。 总之,海洋沉积物中的有机物具有多样的来源和成分,对海洋生态系统和全球碳循环有着重要的影响。深入研究海洋沉积物中有机物的来源和成分,对于理解海洋生物圈的运行机制,以及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海洋沉积物化学关于“海洋沉积物中的碳”的分析报告

2019年春季学期海洋沉积物化学 关于“海洋沉积物中的碳”的分析报告 ◆选题依据 首先,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无论是单质的碳,还是含碳的化合物,对人类的物质生产、日常生活和人类的生存发挥不可缺少的作用。其次,研究海洋沉积物中的碳更加有利于我们探索、挖掘并获取海洋中的有机碳和无机碳资源。同时,研究海洋沉积物中的碳,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海陆变迁、火山喷发和海底热液活动等的海底地质变化。全球碳循环也是目前许多科学家所研究的内容,这与海洋沉积物中的碳息息相关,所以海洋沉积物中的碳的研究也尤为重要。 ◆研究现状 测定海洋沉积物中有机碳的研究 1.研究方法 (一)高温燃烧法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样品于小瓷舟中,放进高温炉通氧气进行燃烧,沉积物中有机碳氧化为C02,用非水溶液滴定放出的C02,求得总碳量,然后减去无机碳,得出有机碳含量。此外,还可以用非色散红外光谱法、气相色谱法、电导分析法等测定放出的C02。 (二)重铬酸钾一硫酸亚铁法 准确称取样品,加入一定量重铬酸钾一硫酸溶液,温度控制在170一180 ℃进行反应5 min,反应完毕后,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剩余的重铬酸钾,由消耗重铬酸钾的量计算出有机碳含量。“规范”中有机碳测

定时用纯海砂或在400一500 ℃灼烧2h的泥样为空白试样。改用1000 ℃灼烧过的泥样做空白试样,反应温度控制在170 ± 2 ℃,进行消化10min 。 (三)过硫酸钾氧化法 沉积物先加酸除去无机碳,过滤并千燥,然后将处理过的样品放进 安瓿瓶中,加入一定量的酸和过硫酸钾,密闭放在110 ℃恒温箱中加热 三小时,最后测定有机碳被氧化产生的C02,求得有机碳含量。 经改进把样品倒进双球反应器中,加入H3P04并把反应器放进油浴 锅中加热,赶出样品中碳酸盐分解所产生的C02,用非水溶液滴定,求 出无机碳含量,也就是样品中碳酸盐的含量;然后再加入一定量的过硫 酸钾及少量固体Ag2S04为催化剂,在130 ± 2 ℃的油浴锅中加热,进 行消化反应,沉积物中的有机碳被氧化,用非水溶液滴定氧化产生的C02,测得值为样品中有机碳含量。此法可为海洋沉积物中无机碳、有机碳连 续测定。 (四)重铬酸钾氧化法 准确称取一定量样品放进反应器中,先加酸除去样品中碳酸盐所产 生的C02,然后加重铬酸钾一硫酸溶液,有机碳被氧化产生C02,将C02 赶出用一定量的Ba〈OH)2溶液吸收,最后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未作用 的Ba(OH)2量,求出有机碳含量。 2.结果分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