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缺氧实验报告

小鼠缺氧实验报告

缺氧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人体内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一定程

度上有害于生命健康。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对小鼠进行缺氧实验,可以更好地了解缺氧的生理学效应以及应对方法。本文将介绍一

个小鼠缺氧实验的基本流程和结果分析。

实验方法

1. 实验动物

本实验使用12只2-3月龄的小鼠,体重在20-25g之间。小鼠

是实验动物中最为常用的种类之一,其生理特征与人体较为接近,这也是选择小鼠作为实验动物的原因之一。

2. 组织样本制备

将小鼠放置在缺氧室中,实行8小时长期缺氧训练,然后立即

用三氯乙酸酚麻醉动物。随后,取出小鼠大脑、心脏和肝脏等器官,将其冰冻保存,以备后续组织样本制备。

3. RT-PCR分析

通过RT-PCR反应体系,提取所需组织样本中的RNA。随后运用高保真度反转录酶进行反转录,获得相应的cDNA模板。根据所需基因及其引物调整试剂体系,进行PCR扩增反应。扩增结束后,取样本进行凝胶电泳检测,分析其PCR扩增产物的特征和大小,以判断该基因的表达情况。

实验结果

1. 缺氧训练引起小鼠组织缺氧损伤

缺氧训练后,小鼠被发现缺氧受损明显,心脏等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损伤,包括细胞膜破损,线粒体肿胀、减少和形态改变等。同时,高浓度染料染色显示,组织细胞核周围空隙的体积显著增大,这也表明缺氧训练引起了细胞凋亡和坏死。

2. 缺氧训练重构小鼠的基因表达谱

RT-PCR分析结果显示,在缺氧训练后,小鼠的基因表达谱出现了显著变化。在实验中选择的神经元特异性烯化酶(NeuN)和中性粒细胞介素-1β(IL-1β)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有所变化。其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表明大脑和心脏细胞缺氧损伤后,神经元的表达产物发生异常变化,进而影响了细胞内环境进一步发生的改变。

3. 缺氧训练影响小鼠免疫系统

实验后,采用血清免疫学试验探究缺氧训练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缺氧训练对小鼠免疫系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如分泌免疫球蛋白(IgG)的水平显著下降。

综合实验结果,可以发现缺氧训练引起了小鼠不同程度的缺氧损伤,令基因表达谱各异,并对小鼠免疫系统造成了一定不良影响。这些实验结果可以为缺氧性疾病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也为后续改善气候条件、应对缺氧症状提供了应对思路。

小鼠缺氧实验实验报告

\篇二:缺氧 缺氧动物模型复制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和低温对缺氧的影响 【摘要】目的:本实验学习复制乏氧性缺氧和血液性缺氧的动物模型方法,观察缺氧过程中呼吸的反应及血液色泽和全身一般情况的变化,并了解温度和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状态对缺氧耐受的影响以及对照实验和控制实验条件重要性。方法:通过复制缺氧动物模型,观察不同类型缺氧过程中呼吸、黏膜和血液色泽的变化。通过测定耗氧量和小鼠的存活时间来观察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抑制和低温对缺氧的影响。结果: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和低温对动物耐受缺氧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存活时间和总耗氧率有显著性差异;复制不同原因造成的不同缺氧类型小鼠都表现出了不同的呼吸频率和存活时间的变化。结论:给小鼠注射氯丙嗪、冰浴降温可显著降低总耗氧率,延长其存活时间(p<0.01)。co中毒、亚硝酸盐可显著缩短小鼠存活时间,降低呼吸频率。美兰可以缓解亚硝酸盐对小鼠的作用,已定程度延长小鼠存活时间,延缓呼吸频率的下降。 【关键词】缺氧氯丙嗪总耗氧率 co 亚硝酸盐美兰存活时间 当供应组织的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时,机体的机能和代谢可发生异常变化,这种病理过程称为缺氧。根据缺氧的原因不同可将缺氧分为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和组织中毒性缺氧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缺氧,机体的代偿适应性反应和症状表现有所不同。 1.材料和方法 1.1实验动物:小白鼠(雌性)。 1.2 药品:氯丙嗪(chlorpromazine) 、钠石灰(soda lime),亚硝酸钠( sodium nitrite ) 、亚甲基蓝(美蓝)(methylene blue,mb)、 0.9%nacl (physiological saline solution) 、co(carbon monoxide)。 1.3 器材:100、500ml广口瓶和测耗氧装置。 1.4 方法 1.4.1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和低温对缺氧的影响 取2只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小鼠,准确称取体重,并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和氯丙嗪组。氯丙嗪组按0.1ml/10g体重腹腔注射0.25%氯丙嗪,随即安放在冰浴的纱布上 10~15min,使呼吸频率降至70~80次/min;生理盐水组按0.1ml/10g体重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室温放置10-15min,作为对照。之后将2只小鼠分别放入100ml的广口瓶内,连接好测耗氧装置。如右图。 1.4.2 不同原因造成的缺氧 取2只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小鼠随机分为乏氧性缺氧组和一氧化碳中毒组。乏氧性缺氧组小鼠放入含有5g钠石灰的100ml密闭瓶中;一氧化碳中毒组小鼠放入500ml密闭瓶,注入10ml co气体。 另取2只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小鼠随机分为亚硝酸纳组和亚硝酸纳治疗组。亚硝酸纳组小鼠腹腔注射50g/l亚硝酸纳0.2ml,并随即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ml;亚硝酸纳治疗组小鼠腹腔注射50g/l亚硝酸纳0.2ml后即刻腹腔注射10g/l亚甲基蓝0.2ml 。 2.观察项目 2.1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和低温对缺氧的影响 记录下小鼠的体重w(g)。从密闭测耗氧装置开始记时到小鼠死亡,分别观察氯丙嗪组和生理盐水组小鼠的存活时间t(min)、总耗氧量a(ml)。按以下公式计算出总耗氧率r[ml/(g·min)]: r[ml/(g·min)]= a(ml)÷w(g)÷t(min) 2.2 不同原因造成的缺氧 乏氧性缺氧组和一氧化碳中毒组:处理前分别测出两鼠的正常呼吸频率(次/min)。待塞

小鼠缺氧实验实验报告

小鼠缺氧实验实验报告 篇一:小鼠实验性缺氧实验报告 \ 篇二:小鼠缺氧模型及其分析 课程名称:机能实验学教研室: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任课教师:张彩华授课章节:缺氧与普鲁卡因对神经干的作用授课专业和年级:2005级医疗授课学时:8学时 授课时间:2007年3-7月 实验题目:缺氧 实验目的:1.观察原因和条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2.复制几种类型缺氧的模型,观察血液颜色的特点,分析其机制根据大纲要求: 掌握概念:缺氧、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和组织性缺氧,紫 绀、肠源性紫绀。 熟悉并理解原因和条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熟悉氧代谢的四个环节(摄取、携带、运输和利用)及反映血氧情况的一些指标(氧分压、氧含量、氧容量、氧饱和度,动静脉血氧含量差)。 掌握各型缺氧发生的原因及主要发病机制,掌握各型缺氧的特征(血氧变化的 特点和皮肤黏膜颜色变化)。 实验原理: 1. 现代病因学认为,疾病是由于原因和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原因是引起疾病所不可缺

少的因素,并且往往决定疾病的特异性,它与相应的疾病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而条件则不是疾病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它往往是通过作用于致病因子或改变机体反应性,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2. 缺氧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供氧不足或利用氧障碍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功能代 谢和形态 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根据不同的病因,可以把缺氧分为四种类型:低张 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不同类型的缺氧具有不同的病因以及不同的血液颜色和血氧变化特点。 实验对象:小鼠 实验器械和药品:电子秤、注射器、钠石灰、小鼠缺氧瓶、测耗氧量装置、剪刀、镊子、滤纸、苦味酸、一氧化碳包;生理盐水、1.25%尼可刹米、2%水合氯醛、5%亚硝酸钠、0.1%氰化钾 实验方法: 一、原因和条件作用的分析 1. 取3只小鼠称重,编号1、2、3,用苦味酸做好标记 2. 注射及处理: 1号:生理盐水,0.2ml/10g ,腹腔注射 2号:1.25%尼可刹米,0.2ml/10g ,腹腔注射 3号:2%水合氯醛, 0.2ml/10g ,腹腔注射 给药后分别放入三个缺氧瓶中,密闭计时,观察动物活动情况至死亡。 3. 用测耗氧量装置测定总耗氧量(A) 4. 计算耗氧率(R):根据小鼠体重(W),存活时间(t),总耗氧量(A)计算 小鼠耗氧率R(ml/min/g) =A/(W*t.) 二、几种类型的缺氧 1. 取3只小鼠称重,编号4、5、6,用苦味酸做好标记 2. 注射及处理:

小鼠缺氧实验报告

小鼠缺氧实验报告 1 缺氧实验简介 小鼠缺氧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其旨在通过给小鼠施加缺 氧刺激,来研究缺氧对小鼠生理和行为的影响。缺氧条件下,小鼠的 体内氧气供应不足,导致细胞功能受损,进一步影响各个系统的功能。本文将介绍小鼠缺氧实验的具体步骤以及相关研究成果。 2 小鼠缺氧实验的步骤 2.1 动物实验伦理 小鼠缺氧实验需要对动物实验进行伦理审查,并经过合格的动物 实验委员会批准。实验过程中需要遵循动物实验规范,保证小鼠的生 命和健康。 2.2 小鼠缺氧处理 实验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给小鼠施加缺氧刺激。最常用 的方法是让小鼠置于缺氧箱内,让其暴露在一个低氧环境中,从而限 制其氧气供应。另一种方法是使用低氧气体注射技术,给小鼠直接注 射低氧气体。 2.3 实验控制 为了减少实验误差,需要对实验条件进行严格控制。例如,需要 标准化实验条件,如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等。此外,为了确保实验 结果的可靠性,需要设计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

2.4 实验指标测定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对小鼠的各种指标进行测定,以评估缺氧刺 激对小鼠的生理和行为的影响。常用的指标包括血氧饱和度、动脉血 气分析、神经元形态和功能等。 3 小鼠缺氧实验的应用 小鼠缺氧实验常用于研究缺氧对感觉、运动、认知等行为的影响。此外,该实验还常用于探索缺氧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 等方面的影响。 针对不同的研究目的,可以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案。例如,可以通 过不同的时间、强度和频率的缺氧刺激来了解缺氧对小鼠生理功能的 影响。也可以结合其他技术手段,如行为学、神经电生理学和影像学等,来对小鼠的行为和神经系统功能进行全面评估。 4 实验成果 小鼠缺氧实验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不同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策略。例如,研究表明缺氧可以通过激活心肌细胞代谢来促进心脏再生,从而有望成为心脏病治疗的一种新方法。此外,缺氧刺激还可以促进 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可以作为治疗癫痫、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 潜在方法。 总之,小鼠缺氧实验是一种有效的实验方法,可以用于研究缺氧 对小鼠生理和行为的影响,有望为研究不同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策 略提供新思路。

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实验报告

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实验报告 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实验报告 引言 缺氧是指环境中氧气浓度低于正常水平的情况。缺氧环境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了解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对于保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旨在探究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材料与方法 实验采用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小鼠被置于缺氧环境中,对照组则在正常氧气浓度的环境中生活。实验组小鼠分为三组,分别暴露于不同时间长度的缺氧环境中。实验过程中记录小鼠的行为、生理指标以及组织样本。 结果与讨论 1. 缺氧环境对小鼠行为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在缺氧环境中表现出明显的行为改变。他们的活动减少,呼吸急促,体温下降,甚至出现晕厥的症状。而对照组小鼠在正常环境中保持正常的行为表现。这表明缺氧环境会导致小鼠的行为受到明显影响,可能是由于缺氧引起的脑部功能受损所致。 2. 缺氧环境对小鼠生理指标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在缺氧环境中的生理指标发生了明显变化。他们的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血糖水平增加。而对照组小鼠在正常环境中的生理指标保持稳定。这表明缺氧环境会导致小鼠的生理功能紊乱,可能是由于缺氧引起的代谢异常所致。

3. 缺氧环境对小鼠组织样本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在缺氧环境中的组织样本发生了明显变化。肺组织 中出现充血和水肿,心肌组织中出现坏死和纤维化。而对照组小鼠的组织样本 保持正常。这表明缺氧环境会导致小鼠的组织结构受损,可能是由于缺氧引起 的氧气供应不足所致。 结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缺氧环境对小鼠的行为、生理指标和组织样本均产生了明显 影响。缺氧引起的脑部功能受损、代谢异常和氧气供应不足可能是导致这些影 响的主要原因。因此,保持正常氧气浓度的环境对于维护生物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进一步研究可以探究缺氧耐受性的调节机制,寻找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关键因素。这有助于开发针对缺氧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为人类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结语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缺氧环境对生物体的影响。缺氧不仅会导致行为、生理指标和组织样本的变化,还可能对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因此,我们应 该重视缺氧环境的危害,并采取相应措施来保护自身的健康。同时,我们也需 要进一步研究缺氧耐受性的调节机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缺氧环境带来的挑战,保护人体健康。

小鼠缺氧实验报告

小鼠缺氧实验报告 缺氧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人体内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一定程 度上有害于生命健康。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对小鼠进行缺氧实验,可以更好地了解缺氧的生理学效应以及应对方法。本文将介绍一 个小鼠缺氧实验的基本流程和结果分析。 实验方法 1. 实验动物 本实验使用12只2-3月龄的小鼠,体重在20-25g之间。小鼠 是实验动物中最为常用的种类之一,其生理特征与人体较为接近,这也是选择小鼠作为实验动物的原因之一。 2. 组织样本制备 将小鼠放置在缺氧室中,实行8小时长期缺氧训练,然后立即 用三氯乙酸酚麻醉动物。随后,取出小鼠大脑、心脏和肝脏等器官,将其冰冻保存,以备后续组织样本制备。

3. RT-PCR分析 通过RT-PCR反应体系,提取所需组织样本中的RNA。随后运用高保真度反转录酶进行反转录,获得相应的cDNA模板。根据所需基因及其引物调整试剂体系,进行PCR扩增反应。扩增结束后,取样本进行凝胶电泳检测,分析其PCR扩增产物的特征和大小,以判断该基因的表达情况。 实验结果 1. 缺氧训练引起小鼠组织缺氧损伤 缺氧训练后,小鼠被发现缺氧受损明显,心脏等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损伤,包括细胞膜破损,线粒体肿胀、减少和形态改变等。同时,高浓度染料染色显示,组织细胞核周围空隙的体积显著增大,这也表明缺氧训练引起了细胞凋亡和坏死。 2. 缺氧训练重构小鼠的基因表达谱

RT-PCR分析结果显示,在缺氧训练后,小鼠的基因表达谱出现了显著变化。在实验中选择的神经元特异性烯化酶(NeuN)和中性粒细胞介素-1β(IL-1β)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有所变化。其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表明大脑和心脏细胞缺氧损伤后,神经元的表达产物发生异常变化,进而影响了细胞内环境进一步发生的改变。 3. 缺氧训练影响小鼠免疫系统 实验后,采用血清免疫学试验探究缺氧训练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缺氧训练对小鼠免疫系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如分泌免疫球蛋白(IgG)的水平显著下降。 综合实验结果,可以发现缺氧训练引起了小鼠不同程度的缺氧损伤,令基因表达谱各异,并对小鼠免疫系统造成了一定不良影响。这些实验结果可以为缺氧性疾病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也为后续改善气候条件、应对缺氧症状提供了应对思路。

小鼠缺氧实验实验报告

小鼠缺氧实验实验报告 \篇二:缺氧 缺氧动物模型复制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和低温对缺氧地影响 【摘要】目地:本实验学习复制乏氧性缺氧和血液性缺氧地动物模型方法,观察缺氧过程中呼吸地反应及血液色泽和全身一般情况地变化,并了解温度和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状态对缺氧耐受地影响以及对照实验和控制实验条件重要性.方法:通过复制缺氧动物模型,观察不同类型缺氧过程中呼吸、黏膜和血液色泽地变化.通过测定耗氧量和小鼠地存活时间来观察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抑制和低温对缺氧地影响.结果: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和低温对动物耐受缺氧地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存活时间和总耗氧率有显著性差异;复制不同原因造成地不同缺氧类型小鼠都表现出了不同地呼吸频率和存活时间地变化.结论:给小鼠注射氯丙嗪、冰浴降温可显著降低总耗氧率,延长其存活时间().中毒、亚硝酸盐可显著缩短小鼠存活时间,降低呼吸频率.美兰可以缓解亚硝酸盐对小鼠地作用,已定程度延长小鼠存活时间,延缓呼吸频率地下降. 【关键词】缺氧氯丙嗪总耗氧率亚硝酸盐美兰存活时间 当供应组织地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时,机体地机能和代谢可发生异常变化,这种病理过程称为缺氧.根据缺氧地原因不同可将缺氧分为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和组织中毒性缺氧四种类型,不同类型地缺氧,机体地代偿适应性反应和症状表现有所不同. 1.材料和方法 1.实验动物:小白鼠(雌性). 药品:氯丙嗪() 、钠石灰(),亚硝酸钠() 、亚甲基蓝(美蓝)(,)、% ( ) 、( ). 器材:、广口瓶和测耗氧装置. 方法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和低温对缺氧地影响 取只性别相同体重相近地小鼠,准确称取体重,并随机分为生理

乏氧性缺氧实验报告

乏氧性缺氧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乏氧性缺氧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乏氧性缺氧对动物体内氧气供应和血液的影响。通过实验,探究乏氧性缺氧对人类身体的影响,以及如何避免缺氧的发生。 二、实验方法 1. 实验仪器:实验仪器包括缺氧箱、血红蛋白色谱仪、动脉导管以及采血器等。 2. 实验对象:实验对象为小鼠。 3. 实验步骤:

(1)将小鼠放入缺氧箱,使其暴露在低氧气环境下,进行不同时间的暴露,如15、30、45、60分钟等。 (2)采血,运用血红蛋白色谱仪对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以及饱和度进行检测。 (3)动脉导管插入,监测小鼠的心跳和呼吸变化,探究乏氧性缺氧对小鼠的生理表现。 三、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小鼠暴露在低氧气环境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和饱和度均逐渐降低。同时,乏氧性缺氧对其心跳和呼吸也产生了影响,表现出心跳加速和呼吸增强等症状。 四、实验结论 本实验研究了乏氧性缺氧对小鼠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

1. 缺氧会导致人体内氧气供应不足,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和饱和度会逐渐降低; 2. 乏氧性缺氧会对小鼠的心跳和呼吸产生影响,出现心跳加速和呼吸增强等症状。 五、实验建议 根据实验结果,以下建议可供参考: 1. 高海拔、山区、水下等环境都可能会导致缺氧,应选择合适的装备和方法避免低氧危害; 2. 平时应该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的耐缺氧能力。 六、实验小结 本实验重点探究了乏氧性缺氧对小鼠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结论和建议,希望能为人们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同时,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还将进一

步研究缺氧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为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动物缺氧实验报告

动物缺氧实验报告 摘要: 本次实验旨在研究动物缺氧的症状和影响。通过将实验鼠暴露 在缺氧环境下,记录其行为和身体反应,同时对缺氧程度和时间 进行控制。实验结果发现,缺氧对动物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包括 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个方面。 方法与材料: 本实验使用雌性小鼠共30只,年龄8-10周,体重20-25克。 将它们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第一组作为正常对照组,放入 常规大气环境下。第二组放入氧气浓度为16%的封闭环境下,以 模拟高原缺氧环境。第三组放入氧气浓度为10%的封闭环境下, 以模拟真空舱控制环境。每组动物饮食温度均一,随时测量体温。 实验期间,记录动物的生命体征,观察和记录活动、呼吸和水 平反应的变化。测量血氧的饱和度和血压数据。 结果:

结果表明,在缺氧环境下,动物的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行动 不协调,出现一定的症状。气体分析结果显示,封闭环境下的动 物缺氧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氧浓度降低至10%时,动物的生 理反应也随之增强。观察及测量结果表明,动物的血氧饱和度和 血压下降,同时体温有所上升。 讨论和结论: 动物的神经、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等多个方面均受到了短期缺氧 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发现,缺氧环境下动物的体温有所上升,可能是因为身体自身调节机制失调,酸碱平衡紊乱等原因所致。此外,这些实验结果对于深入研究高原缺氧和航天控制下动 物生态病理变化及相关心理生理反应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了解到缺氧对动物所产生的影响和症状, 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动物的福利保护,确保动物实验的合法、合规性。以上是本次实验的报告内容,谢谢您的耐心阅读。

小鼠缺氧机能实验报告

小鼠缺氧机能实验报告 实验背景: 缺氧是指机体缺乏氧气的状态,如果缺氧时间过长或缺氧程度太严重,可导致多种疾病和器官功能受损。为了研究机体在缺氧环境中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本实验选用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缺氧环境,观察小鼠的机能表现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实验设计: 本次实验选用100只健康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只。实验组在模拟缺氧环境中进行实验,对照组则正常供氧。实验时间为24小时,实验操作过程中对小鼠进行了体温、血氧饱和度、心率和呼吸频率的监测。实验结束后,通过解剖小鼠,分析其动脉和静脉的血液含氧量,同时观察主要器官的形态、大小和结构变化。 实验结果:

在模拟缺氧环境的实验组中,小鼠的体温下降了1℃左右,血 氧饱和度下降了10%左右,心率和呼吸频率则明显增加。对比实 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液含氧量,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在肺部、 心脏、肝脏、脑等主要器官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大小和 结构变化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 实验结论: 通过对小鼠缺氧机能实验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缺氧对小鼠的生理机能造成了较大影响,出现了体温下降、 血氧饱和度下降、心率和呼吸频率增加等问题。 2.缺氧环境导致小鼠的身体器官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影响, 对主要器官造成了形态、大小和结构上的变化。 3.小鼠对于缺氧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需要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实验展望:

本实验的结果对于研究机体在缺氧状态下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提供了基础。未来可以进一步地开展小鼠缺氧环境下的长期生存和生理表现研究,探究其对机体的影响和适应机制,为现代医学研究提供参考和基础。

缺氧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复制动物缺氧病理模型的方法掌握不同缺氧类型主要的发病原因和机制。 (2)观察不同类型缺氧时呼吸、皮肤粘膜颜色、活动的改变 (3)了解机体功能、代谢特点与缺氧对机体影响的关系。 二、实验动物: 小鼠 三、实验方法: (1)不同年龄小鼠对缺氧耐受性影响 ①取新生幼鼠一只,放入青霉素小瓶内,瓶口塞少量棉花以免成年鼠伤害。 ②将青霉素小瓶放入广口瓶内,再取一只成年小白鼠一同放入瓶中。 ③密闭瓶塞,计时。 ④观察小鼠在瓶内的活动、呼吸变化 (2)低张性缺氧实验 ①选取两只体重相近的小鼠,用天平称重小鼠。 ②分别将两只小鼠投入钠石灰瓶和玻璃珠瓶内。 ③同时密闭瓶塞并开始计时。 ④密切观察小鼠在瓶内的活动度、呼吸、皮肤粘膜的颜色等变化。 ⑤小鼠死亡后进行尸检观察血液颜色的变化:先在试管中各加入5ml水备用; 将小鼠仰卧位固定于手术台上,剪开小鼠胸部皮肤;用镊子提起剑突,剪断 两侧肋骨,打开胸腔,剪破心脏;用滴管滴入2滴7%枸橼酸钠溶液;混匀后 取出2滴抗凝血,滴入盛有蒸馏水的试管内,立即用封口膜封闭管口;摇匀, 观察试管内溶液的颜色。 (3)亚硝酸钠中毒 ①取一只小白鼠,称重。小鼠尾剪断取对照血样。 ②抽取2%亚硝酸钠溶液(用量为每10克体重0.35毫升)。 ③给小鼠皮下注射亚硝酸钠,计时。 ④观察小鼠的活动度、呼吸、皮肤粘膜的颜色等变化。 ⑤小鼠死亡后进行尸检观察血液颜色的变化:先在试管中各加入5ml水备用; 将小鼠仰卧位固定于手术台上,剪开小鼠胸部皮肤;用镊子提起剑突,剪断 两侧肋骨,打开胸腔,剪破心脏;用滴管滴入2滴7%枸橼酸钠溶液;混匀后 取出2滴抗凝血,滴入盛有蒸馏水的试管内,立即用封口膜封闭管口;摇匀, 观察试管内溶液的颜色。 (4)一氧化碳中毒 ①取一只小白鼠,将其放入三角烧瓶内。小鼠尾剪断取对照血样。 ②盖上瓶塞,连接通气管,打开气囊阀门,向瓶内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计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