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修改共60页文档

合集下载

张家川县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现状与对策

张家川县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现状与对策

营 。要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 , 放思想 , 解 更新 观念 , 加大
3 . 资金 2

农业 各生产 组织要运 用 国内外工业 企业 的先 进管 工作力度 , 提高效率 , 现效益最优 。 实 和保护措施 , “ 使 以人 为本 ” 的现代科 学管理理念 和机制 贯穿于农业生产 、 加工 、 销售 经营 的全过程 。
保农产品质量 和食 品安全 。 2 . 用工管理 .3 4 理方法强化劳动用工管理 , 严格依法 建立健全用工制度
各级政府要 把农业 产业化工作 列入重要议事 日程 ,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 通过制 定政策 、 科学规 划 、 组织 协调 、 积极 引导 、 优质 服 务等 , 力推 进农 业 产业化 经 全
效益。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 管理好资金 , 真正 向管理 跨越 , 搞好 自主创新十分重要 。
要效益 , 使管理 出效益。
2 - 质 量 管 理 .2 4 3 提 升 农 业产 业化 水 平 的途 径
31 组 织领 导 .
要 大力加 强农业 标准化建设 ,严格执行质量 标准 , 按标准化组织生产 ;建立健全农产 品质量 监督 体系 , 确
示范、 广 , 推 深受农 民群众 的欢 迎 , 取得 了显著 的经 济效益和 社会 效益 。 也
关键词 : 家川 县 ; 张 玉米 ; 全膜双 垄沟播技 术 ; 状 ; 现 对策 1 现状 11 推 广 历 程 及 效 益 .
11 1 0万 k , 4 . 4 g 为全县粮食增产 乃至粮食 安全做 出了积
. 的专门机构 , 及时提供和发布权威性信息 ; 要积极统筹整 33 制度 与技 术
合信息资源 , 宣传品牌 , 推介产品 , 开展农产 品网上营销。

玉米双垄沟播全膜覆盖栽培技术在高海拔半干旱地区推广前景广阔

玉米双垄沟播全膜覆盖栽培技术在高海拔半干旱地区推广前景广阔

盖栽培 技术 。为 了适 时播种 抓住 春苗 , 早 春引 导农 民 抗 旱 坐水 点种覆 膜 。 使 当地 的 玉米播 种 面积 由当 时的 2万 亩发 展 到 7万 亩 ,平 均 单 产 由 4 o 0千 克 提 高 到
6 5 0千克 以上 : 2 0 1 1年引进 推广 玉米 双垄 沟播 全膜 覆 盖栽 培技 术 , 当年 推 广 5 0 0亩 , 2 0 1 2年 推广 5 3 0 0亩 ,
现象 , 而全覆膜玉米植株生长正常 。二是提 高了土壤温
度, 玉米全膜覆盖栽培技术能够 显著 提 高土壤 温 度 , 可
郑单 9 5 8亩产 栽培 要求 高密 度种 植 , 故 植 株个 体
间竞 争进 一 步加剧 ,因此在 田间管理上 重点是促进个 体均衡性 ,这是高产 的重要保证 , 3叶期间苗 , 5叶期定 苗, 去小苗 留壮苗 , 在 缺苗地段 , 应在相邻株 留大小 一致 的双苗 , 以确保 密度 , 8叶期 ( 拔苗期 ) 亩施攻 秆尿 素 4 O 千克 , l 2叶期 ( 大喇 叭 口期 ) 施 攻穗肥 碳 酸氢 铵 1 0 0千 克 或尿 素 4 0千克 , 追 肥 时要 结 合 浇水 , 在 苗期 , 抽雄
2个 , 亩节 本增 效 5 0 0元 以上 。
玉米 双垄沟 播全 膜覆 盖栽 培主要 作用 是 : 一是 早
春覆膜 抑制 地表蒸 发 , 把膜 面雨水集 聚播种 沟内 . 把无
效 降雨变为有效 降雨 , 便 于早春抓 住全苗 , 同时提 高整
个 生育期的抗旱能力 。2 0 1 3年 7月 1 5日至 8 月 1 0日
以 比正 常 播 种 提 前 1 0 — 1 5天 , 2 0 1 1年 赤 峰 市 春播 第

高山区玉米新品种全膜双垄沟播观察试验报告

高山区玉米新品种全膜双垄沟播观察试验报告

试验研究E XPERIMENTAL STUDY文章编号:1005-2690 (2015)09-0050-02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志码:B作者简介:关兴华(1966-),女,甘肃武山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良种繁育和种子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2015-06-24高山区玉米新品种全膜双垄沟播观察试验报告关兴华武山县种子管理站,甘肃天水741300摘要:通过对一些新育成玉米品种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进行观察试验,从产量、成熟期、株高、穗位高、双穗率、百粒重、穗行数、行粒数、抗病性等多个角度对参试品种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为筛选适宜武山县高海拔山区全膜玉米推广种植的抗旱、抗病、高产、优质新良种及大田推广提供依据。

关键词:高山区;全膜玉米;观察试验全膜双垄沟播是武山县近年来推广的一项玉米种植新技术,每年播种面积约6667hm2,主要种植在海拔1800m以上的高海拔山区。

由于推广时间较短,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研究较少,大多数地方存在品种多乱杂、主体品种不突出、干旱年份易受旱减产、多雨年份成熟不好、易感染顶(茎)腐病等问题,制约着增产潜力的发挥。

为了筛选适宜武山县高海拔山区的全膜玉米良种,为大田推广提供依据,2014年武山县种子管理站从育种单位和种子企业引进了一些新育成品种,在本县高海拔的榆盘乡马河村进行了玉米新品种全膜双垄沟播观察试验,选出了有推广前途的品种。

现将试验结果作如下总结。

1试验设计试验采取单排式顺序排列,不设重复,小区长6m、宽3m,小区面积18m2。

每小区种3垄,每垄种2行,每行种15株,种植密度3410株/667m2。

2参试品种及种植顺序参试品种18个,以沈单16号为对照。

①大丰30号,②兴达1号,③登义2号,④大丰26号,⑤并单16号,⑥大丰1号,⑦金穗1203,⑧NH3231,⑨农华032,⑩沈单16号(CK),先玉335,德单1002,迪卡516,晋单73,登海618,富友968,酒单688,农华106。

依靠科技抗旱 全面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植技术

依靠科技抗旱 全面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植技术

追肥难度较大 , 且作物前期生长势强 , 肥量大 , 需 容易造 成后期脱肥 , 因此必须注重肥料投入 。要求一次性施足 底肥 。一般施 优质农家肥 350 g 6m 以上 ,施 尿素 0 k/ 7 6
11 自然优 势 .
通渭县耕地有一部分集 中 ,农 田平坦 、
土地肥沃 、 土质疏松 , 土壤有机质含量在 lg以上 , O 具有 2 k/6 m 以上 , 5g 7 6 过磷 酸钙 5 k 0 g以上 , 氮磷 比 1 . :5 0 0左
为雨水集流面 , 自然降水得 到 了充分 利用 , 加适宜 进行 土壤处理 。 使 更 于年降水 30 m左 右的半干旱旱作区推广 ,从而达到 5m 保墒 、 集雨 、 增墒 、 增温 、 增产 、 收之 目的。 增
1 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植技术的优势 2 施足底肥 - 2 全膜双垄沟播栽培 , 由于是全地面覆盖
农 甜 怯是 业 技5 @
维普资讯
20 08年第 1 期 7
碧玉 、 寺子等地 和东南部浅 山区新景 以沈单 1 号 为主 , 6
全膜垄沟栽培示范 田测定 , 大喇叭 口期耕 作层 (~ 0 m) 02c
搭配种 植沈单 1 ;海 拔 180 190 0号 0 ~ 0 m的西 南部榜 土壤含水量平均 1. %,比半覆膜栽培含水量 1 . % 28 0 03 5 罗、 三铺 河谷川 台地 和中部浅 山区陇 山、 陇阳等地 以承 增 加 1 5个 百 分点 ,增 幅达 47% 。玉 米平 均 亩 产 . 5 . 。 2 单2 0为主 , 搭配种植酒试 2 ; 0号 海拔 90 220 0 ~ 0 m的北 4 61k ,比半 覆膜栽培 ( 照 )亩增产 7 . k , 6. g O 对 27 g 增幅 0 部旱川地及西南部马营镇及什川 、三铺浅 山区以酒单 4 1. %。0 2年 , 8 0 20 5 在全县春夏季遭遇近 6 0年不遇 的严重 号为主 , 搭配种植金穗 3 、 号 金穗 7 、 号 新玉 1 号 。要求 旱灾的情况下 , 0 全县推广种植 的 1 8 . 万亩全膜垄沟栽培 4 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 衣或用辛硫磷等农药拌种 , 防病 技 术玉米长势喜 人 , 均亩产 50 g以上 , 预 平 0k 比半覆 膜栽 虫害 , 全苗 , 保 促壮苗。

双垄面全地膜覆盖沟穴播技术示范推广

双垄面全地膜覆盖沟穴播技术示范推广

20 年第3 06 期
由于近 年来 农业 产业
奄 轰
矗觳农业
有条 件 的 水 地可 在 现 蕾
黧骜 ’ 罄 岛铃薯育芽制种技术 囊 . ,
严, 还是制止不了环腐病 : 黑胫病等细菌性病害的传播蔓延,
5 播种
增收 7 .) 。 8} 元 并且 . j ( 出苗率提高 1 个百分 点 , 2 成熟期 提前 1 天 , 2 抽雄期 地温增高 2 0℃ , . 2 含水量增加 3 0 . 4 个百分 点 , 杂革减少 2 个百分 点。 4 今后应 大力推广双 垄面全地膜覆盖技术 。
83 黄豆双 垄面全地膜 覆盖对比示 范 . 示范地 点设 在悼 口农 业科技示范场的 旱川地 , 前 茬 玉米 。 垄面全 地膜覆盖 1 , 照 05 , 面宽 双 亩 对 . 0亩 膜 6 米, 0厘 膜间距 5 0厘米 , 株距 3 米 , 0厘 亩保苗 4 00 0
3 起垄 用齿 距为 小行 4 0厘米 , 大行 7 0厘米的 划行器划 行, 用步 犁翻 土 。 大小 垄宽 1o厘 米 , 大垄宽 7 1 即 0厘 米 . 1 厘米 , 高 0 小垄宽 4 厘 米 , 2 厘米 。 大小垄 O 高 0 在 间开一条 5 厘米深的沟 , 作为播 种沟 , 对应大小两个集 雨水面。 4 覆膜 用 00 6~ 008毫米 , 10厘米的地 膜 , . 0 .0 宽 2 每亩 用量 5~ 6千克。 于膜 问相叠 5 米, 膜 厘 相接在大垄 中 间, 用相 邻垄沟 的表 土压膜 , 每隔 5 米横 压土腰带 , 防 止大风揭膜 。 膜后在播 种沟 内按 株距 3 覆 5厘米打孔 , 待降雨墒好 后播 种。
6 i籼 8
24 选用 良种 . 25 土壤 处理 。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不同密度试验报告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不同密度试验报告
2 . 16 9 1. 5 O 35 18 41 6 0 . 9 7 . . .
6 ,宽 3 3 ,面 积 l. m, m .m 9 8 3
次 重 复 , 机 排 列 , 穴 下籽 随 每 2粒 ~3粒 ,播 深 3 m 4 m c ̄ c ,

(m c)
(m ( m (m (m ( m c) c ) c) c) c )
次 条施 于 垄 沟 中 。 小 区 长
400 5 0
550 2 0
64 /
64 /
1/ 64
1 / 64
57 /
57 /
l/ O9
1/ O9
2 7 7 O . 2 . 5 1 3 7 1 3 3 . 1 6 O O 2 . . .
甘2 9期) 总 8
全 膜 双 垄 沟播 玉 米 不 同 密 度 试 验 报 告
杜 斌 , 建 太 杨
( 天水市秦 州 区农 业技术推广站 , 甘肃 天水 7 l 0 ) 4 @ 0
种 植 密 度 是影 响玉 米产 量 的主 要 袭 , 时 凶地 的 合 理 密
19 1m和 10 6 m 穗 位 随 着 种 植 密度 的 增 加 而 增 高 , 呈 递 1. c 2.c, 也
增 趋 势 , 密 度 4 0 0株 / m 到 9 0 0株 /m 增 高 1 .c , 从 50 hz 00 h。 4 6m 增 加 1. 7 , 高 、 位 与密 度 呈 正 相关 。 37%株 穗 ㈢ 全 膜 双 垄 沟播 玉米 不 同种 植 密度 对 果穗 秃顶 、 粗 、 轴 穗 穗
穗 位 分 别 为 1 6O m 16 9m l5 9m l6 4m l7 8m 0 . c 、 0. c 、1 .c 、 1.c 、1 .c 、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二是 应 注 意 解 决 土 地 流 转 的 问 题 。 平 。 因 此 , 全 膜 双 垄 沟 播 技 术 推 广 过 利 用 , 展 草 食 畜 牧 业 , 进 农 业 产 业 在 发 推
党 的十七届 i 中全会 强调 : 允许农 民 程 中, “ 农机 部 门要掌 握市场信 息 , 注 结构进 一步优化 升级 ,持 续增 加农 民 关
有 利 时 机 , 中 时 间 、 中 力 量 , 成 据 调 查 , 亩 全 膜 双 垄 沟 播 玉 米 从 覆 膜 及 时 调 运 储 备 地 膜 、 料 、 子 、 机具 集 集 完 1 肥 种 农 8 % 以上 的 覆 膜 面 积 ,最 大 限 度 地 保 到 收 藏 需 要 2 工 1 右 的 劳 动 力 , 等 物 资 , 强 农 资 市 场 监 管 , 保 质 量 做好物 资发 主要 集 中在 7 8 9月 个 月 , 乎 年 年 思想工作 , 、、 几 让群 众 自发协 商 , 然后 介入 在 的突 出问题 , 发生冬春连旱。这样的气候条件 , 决定 工作 , 范 程 序 , 织 流 转 ; 别 要 发 挥 放 、整地备肥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 规 组 特 确 了推广全膜 双垄沟播技 术必须抓 住秋 好 村 组 干 部 联 系 群 众 、 悉 情 况 、 握 保 能 够 抓 住 有 利 时 机 ,迅 速 开 展 覆 膜 , 熟 掌
春土壤 一解冻 ,集 中十天 半月时 间进 效 性 强 , 效 时 间 短 , 动 力 强 度 非 常 膜 双 垄 沟 播 技 术 中形 成 的 好 经 验 和 好 有 劳 行覆膜 , 最大限度地保 蓄土壤 水分 。 否 大 。 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外 出务工 而 做 法 , 在 采取 行 政 、 济 、 术等 有 效手 经 技 则 ,一旦气 温迅速 回升 ,水 分迅速 蒸 使 农 业 生 产 劳 力 短 缺 的情 况 下 , 须 在 段 , 行 目标 管 理 , 任 到 人 到 户 , 必 实 责 良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密度试验报告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密度试验报告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密度试验报告【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密度下的播种进行试验,得出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随着密度的增加,玉米产量呈现出递增的趋势,但密度过高会导致植株竞争过度,影响产量。

进一步讨论了影响因素,如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等。

在总结了高密度玉米播种可以增加产量的效果,但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掌握密度,以避免植株生长受限。

同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建议,包括更多不同条件下的试验和对其他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

这些结果对于优化玉米种植密度和提高产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密度试验报告、引言、研究背景、研究目的、试验方法、实验结果、数据分析、讨论、影响因素、结论、结论总结、进一步研究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是指在田间通过机械化设备,在土壤表面开沟,将种子直接播入土壤中,再覆盖上膜进行保温保湿的一种播种方式。

与传统的人工播种相比,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具有节约劳动力、提高播种效率、保护土壤水分和改善生长环境等优点。

虽然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产量,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和问题,比如适宜的播种密度、播种深度、膜材质等方面的参数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优化。

通过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密度进行试验,探索最佳的播种密度,对于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次试验旨在探究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在不同密度下的生长情况及产量表现。

通过对比不同密度下玉米的生长状态、叶片颜色、株高及穗长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密度对于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通过对产量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不同密度下玉米的产量差异,并寻找出最适宜的播种密度,从而为玉米种植提供科学的种植建议。

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希望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种植实践提供有效的参考,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试验方法本次试验采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密度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密度下玉米的生长情况和产量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