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常识

棉花常识
棉花常识

1.Cotlook A和Cotlook B棉价指数的含义是什么?

答:Cotlook棉价指数是反映国际棉花市场现货价格水平的一个指标,由Cotton Outlook 出版。Cotlook棉价指数分Cotlook A指数和Cotlook B指数。报价单位为美分/磅。Cotlook A指数:是国际陆地棉贸易中选择十五个国家中五个最低的北欧现货到岸价的平均值。A指数的基准质量标准是M级1-3/32英寸(相当于中国328级)。报价的地理基础是北欧,所报的条件为到岸价(C.I.F),其中包括运输费、保险费以及盈利和代理商的佣金。目前这十五个棉花报价点是:孟菲斯、乌兹别克斯坦、墨西哥、土耳其、坦桑尼亚、加利福尼亚、巴基斯坦、澳大利亚、印度、巴拉圭、中国(329级)、非洲法属区、希腊、叙利亚、西班牙。Cotlook B指数:是国际上八个陆地棉品种中三个最低的北欧现货到岸价的平均值。B指数的基准质量标准是SLM级1-3/32英寸(相当于中国428级)。

2.美国七大棉花现货市场价格是指什么价格?

答:美国七大棉花现货市场价格:是指美国东南市场、北三角洲、南三角洲、东德克萨斯、西德克萨斯、西南市场以及圣约金流域市场标准级(相当于国棉427级)棉花的产地提货价。美国农业部农业市场司棉花项目处负责每天收集整理发布七个市场的平均报价,七市场价格基本代表美国棉花现货价格水平。

美国陆地棉标准级是指白棉SLM 1-1/16'(相当于国棉427级),叶屑等级4,马克隆值3.5,3.6-4.3,4.9,强力26.5-28.4克/特克斯;美棉中等级是指白棉M 1-3/32'(相当于国棉328级)。七市场的皮马棉主要是指2级和3级,长度为35毫米和37毫米。交易量以包为单位,每包480磅。

3.外棉中国主港报价指的是什么价格?

答:外棉主港报价是世界主要棉花主要出口国棉花的CNF参考报价,包括成本和运费,不含保险;完税价包含关税、增值税和港口费用。报价国家主要包括美国、澳大利亚、西非、中亚等国家。外棉等级说明如下:

(1)美棉和澳棉均采用美棉标准,即国际通用标准。SJV——美国西部圣约金流域;CA——美国加利弗尼亚和亚利桑纳地区;EMOT——美国孟菲斯和德克萨斯地区;等级:GM——1级;SM——2级;M——3级;SLM——4级。长度:1.1/16'——27毫米;1.3/32'——28毫米;

1.1/8'——29毫米。

(2)西非、中亚及巴西棉由于品质不同,一般均凭样成交。

(3)单位换算:汇率1美元=8.27元,增值税13%,关税1%,港口费用200元,1吨=2204.58磅。

4.“一般贸易”情况下进口棉花价格是如何换算的?

答:在“一般贸易”情况下,进口棉花价格换算成人民币成本计算如下:根据“棉商”报的某个品种CNF价格,进口成本包括下述几项费用——

(1)海运保险费:目前的水平一般为CNF价的千分之二至千分之四左右。(2)进口关税:报关发票金额的3%(2001年后将下调为1%)。(3)增值税:关税完税后的13%。(4)港口费用:包括港建、港杂费、海关三检费、掏箱费、还箱费、商检费等。虽然各个港口水平会有些差异,但基本上每吨成本不会超过200元人民币。(5)代理费:根据目前国家有关规定,一般贸易必须通过指定公司,如“中纺棉花进出口公司”对外订购并换领进口许可证,进口企业需支付1%的代理费。(6)内运费:依棉花使用地和港口的距离而不同。进口企业应根据实际铁路运费或公路运费计算。

第1楼马军发表于2004/10/26 12:29

美棉分级标准及与国棉对照

一、国际棉花贸易中品质标准的三种形式

a) 美国农业部的国际“通用标准”:等级和颜色以美国农业部每年修定的标准样为贸易中品质标准,由于该标准以被国际上广泛接受,因此该标准既被叫作“美棉标准”又被称作“国际通用标准”。

b) 小样标准:此标准一般以卖方提供的小样作为品质标准。一般小样仅代表等级,长度、细度、强力等需单独注明。

c) 美国农业部“绿卡棉”标准:该标准实际也以“国际通用标准”为依据,但品质以美国农业部原始检验的等级、强力、细度、长度结果(绿卡或FORM A、FORM R证书)作为最终结算依据。买方不得对品质提出索赔。由于绿卡棉在品质上更有保证,所以绿卡棉一般要比同等级棉花加一些溢价。

一般中国企业进口棉花更偏向于以“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前身为“商检局”,现英文简称为“CIQ")的到岸品质检验作为最终结算依据以保护自身利益。上述“A”、“B”两种形式可以按次方法结算,“C”则不可以,但“C”方式的品质经过美国农业部检验,对于对棉花质量要求比较严格的企业,“C”方法可以保证到货质量。

二、棉花分级“通用标准”及同中国棉花标准简明对照

棉花分级“通用标准”初始于1907年,由美国国会授权美国农业部制订棉花标准并提供服务。长期以来,美国农业部制订的标准已被很多产棉国采纳用于棉花分级,同时很多棉花消费国的纺织协会也作为该标准的海外会员接受并参与标准样的制作、修订。因此美国农业部的标准既被称作“美棉标准”又被称作“国际通用标准”。

A.颜色: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棉花按颜色由高到低分为:白棉(White)、淡点污棉(Light Spotted)、点污棉(Spotted)、淡黄染棉(Tinged)、黄染棉(Yellow Stained)、淡灰棉(Light Gray)和灰棉(Gray)等七个颜色等级。由于国内的等级差价远远大于国际市场,国内企业一般只进口白棉中的中高等级,而很少进口颜色差的棉花。

B.等级:在白棉中,棉花又分为七个等级,这七个等级基本上和我国的1-7级相对应。

棉花标准

表2,“国际通用标准”和“国棉标准”的简明对照:

国际通用标准国棉标准

全称简称美国农业部代码等级Good Middling G.M.111

Strict Middling S.M212 Middling Mid313

Strict Low Middling S.L.M.414

Low Middling L.M515

Strict Good Ordinary S.G.O.616 Good Ordinary G.O.717

C.长度: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棉花长度以1/32英吋作为长度分级间隔。表3:“国际通用标准”长度表示、对应公制:

“国际通用标准”表示法1/32表示法美国农业部代码公制长度

1-5/32’ 37/32 37 >29.4

1-1/8’ 36/32 36 36> >28.6

1-3/32’ 35/32 35 35 >27.8

1-1/16’ 34/32 34 34 >27.0

1-1/32 33/32 33 33 >26.2

1’ 32/32 32 32 >25.4

D.含杂:“国际通用标准”将“含杂”作为划分等级的组成因素之一。国际通用标准将含杂分为7级,分别用代码1-7代表含杂从最低到最高(代码1-7并不代表含杂率的数值)。在用代码表示等级时,含杂代码放在中间。

E.马克隆值:“国际通用标准”将代表成熟度的指标马克隆值单列。独立于等级之外从价计算,一般正常的马克隆值范围:3.5-4.9(又称G5),超过此范围将会有价格折扣。目前国棉标准还是将棉花的成熟度做为等级的标准之一,同“国际通用标准”有所不同。

F.强力:根据国际通用标准,棉花的强力从价计算,正常范围为:26.5-28.4GPT(gram/tex),超过或低于此标准将会有价格溢价或折扣。目前,国棉标准对强力没有明确要求。中国企业进口棉花习惯上使用“卜氏强

力”(Pressley),而且有些国家报价仍采用卜氏强力报价。

综上,根据国际通用标准,我们可以对棉花的报价的等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例如:

等级表示为:GM 1-1/8' MIC:3.5-4.9,实际上类似于国棉129。

等级用美国农业部代码表示:“21236”G5,即为SM 1-1/8' MIC:3.5-4.9的棉花(代码中间的数字“2”代表含杂代码)。

谈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摘要】加入WTO以后,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范围和深度都大大改变,规避汇率风险成为必然,央行加大汇率波动范围,增强其灵活性,打破单一盯住美元,而是选择一些货币组成货币一篮子,并根据市场需求赋予一定的权重,建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以便在国际货币波动的时候能够做相应调整。汇改两年多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人民币升值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一系列影响。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出口需求弹性马歇尔-勒纳条件流动性陷阱

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以外汇市场供求为基础,允许市场汇率在一定范围内围绕基准汇率上下浮动。由此开始,人民币汇率生成逐渐走向市场化,1996年我国又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的要求提前3年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但对资本项目的外汇收支仍然实行严格管制。在此十年期间这种汇率制度对稳定我国外汇市场,促进国际贸易发展以及吸引外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从国际环境看,亚洲国家在金融危机后从盯住汇率制转向了浮动汇率制,东南亚国家经济开始恢复性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已经具备增大汇率灵活性的客观条件和国际环境。于是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参照一篮子货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进行浮动。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汇改实施两年多以来,对进出口贸易、国际投资、国际产业分工以及国内产业结构调整、货币政策及其调控机制,甚至是居民消费等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国是一个进出口贸易大国,进出口贸易占GDP的21%,汇率变化对中国的最大影响是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我国的主要出口行业有纺织、服装、化工、电子机械制造业等。由于出口价格弹性的不同,人民币升值给不同行业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差异。由于我国是产棉大国,同时劳动力成本较低,因此,纺织品在国际上有着较强的竞争力,其出口价格弹性较低。由于服装类产品还会受到品牌、设计、质量等因素的影响,而我国产品在这些方面并不占优势,所以出口价格弹性高于纺织类产品。在化工行业方面,我国有着和纺织业相似的优势,因此,也有着较低的出口价格弹性。由于我国在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技术上不断进步,该行业竞争程度也较高,培养出了一批在国际上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同时,这类产品在技术上都比较成熟,因此,我国企业能够凭借低成本获得稳定的市场份额,出口价格弹性较低。可以看出,当人民币升值时,一方面,出口产品在国外市场的价格提高,销售量减少,对于出口价格弹性低的商品,出口收入将会增加,但是,对于出口价格弹性高的商品,出口收入将会减少。另一方面,出口所获外汇收入需要转换成人民币,人民币的升值会带来出口收入的汇兑损失。出口价格弹性高的商品收入减少得较多,出口价格弹性低的商品收入减少得较少。不同行业的出口额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盈利也必然会因此而出现下降,这种不利影响对服装业和电子通讯制造业尤其显着。是有限总的来看,由于我国的出口大部分是加工贸易,出口产品中进口原材料所占的比例较高,所以虽然人民币升值使得最终

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减弱,但是能购买到更多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这样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的。

同出口一样,人民币升值对进口的影响也有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直接的影响是,汇率升值后,进口商品的价格由以外币计价转化成以人民币计价后,将会发生相同幅度的下降。间接的影响是,人民币汇率变化也会通过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进口量的调整。当进口价格发生变化时,根据需求价格规律,进口商品在我国市场上的需求量也必然随之调整。当需求弹性不同时,进口量增加的幅度也是不一样的。根据需求弹性理论,需求弹性越高的商品,进口价格变化引起进口量的调整就越大。总的来看,由于我国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进口商品在国内都出现了可替代的产品,而且工艺、质量等方面的差距不断缩小,同时,很多国外厂商开始把生产基地转移到国内,这也增加了国内产品与进口商品之间的竞争。这些都有利于降低进口商品在我国市场上的需求价格弹性。所以,窗体底端汇率升值后我国进口商品价格的下跌不会引起进口量的大幅增加,对我国的进口影响不大。但由于价格弹性的行业差异,人民币升值对于不同行业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对于生产要素进口行业,升值将会使这些行业进口成本下降,进而改善其盈利状况。我国进口依存度较高的行业主要有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纺织业等。对于进口替代性行业,人民币升值将会降低进口产品的价格,从而对国内的同类产品带来冲击,尤其是那些在技术含量、品牌以及质量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距离的产品,必将影响其价格和市场份额,从而导致盈利状况恶化,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的影响也有效的调节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人民币升值后,进口的国际原材料的价格降低,有效的发展以扩大内需为主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此同时,由于人民币的升值,降低了我国的以加工为主的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对主要依赖廉价力的劳动密集性经济无疑也是一种挑战,因此,如何发展资本密集性经济也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竞争力,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和进行技术改造来挖掘潜力,尽快掌握各种外汇避险工具和手段,增强自身适应汇率浮动和应对汇率变动的能力。人民币汇率升值后引起进出口价格变动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贸易状况发生变化,也加深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更多的石油进出口价格弹性决定,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贸易发展的定量分析显示,我国出口价格弹性约为1,既我国出口价格相对世界出口价格每上升1%,一般贸易出口增长率下降1%,进口价格弹性约为0.4,即我国进口价格相对世界进口价格每下降1%,进口增长率提高0.4%.由于出口弹性和进口弹性之和的绝对值为1.4,大于1,根据马歇尔-勒纳条件,人民币升值较为有效的减少我国的贸易顺差,改善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但是人民币升值也给我国经济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对此我们要加以正确的认识,并有效的消除因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

首先,人民币升值阻碍了我国对外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使我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发生逆转。人民币持续升值会使我国长期国际竞争力受到重大损害,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的比较优势会不断削弱,我国在机电和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初步积累的竞争优势会受到重大损害。在我国目前出口主要依靠价格竞争力,而产业结构重大调整和非价格竞争力

提高仍需假以时日的情况下,人民币持续升值的结果必然是出口严重受阻,国外产业转移的步伐大大减慢,国际直接投资流入减缓,我国作为全球制造业重要基地的地位将会受到削弱。这将会大大延迟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和产业升级的步伐,加重就业压力,使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进一步突出。日元升值使日本出口从战后年均增长10%以上跌落为1990~1995年年均增长0.4%,就说明本币持续升值会对出口带来重大打击。当前,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使我国具备建成全球先进制造中心的战略机遇。我们必须防止因为人民币持续升值而使这一进程发生逆转。

其次,人民币升值加重通货紧缩,使宏观调控面临种种陷阱。在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作用下,世界工业制成品价格一直呈现持续走低的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以来出现了全球性通货紧缩的态势。本来,世界性价格下降就会通过进出口渠道等对国内价格产生重大下行压力,而人民币持续升值更使国内物价雪上加霜。一是人民币升值会导致出口产品成本走低,进而对国内价格产生一种比价效应,使关联产品价格下跌;二是人民币升值使进口成本下降,会形成输入性通货紧缩,助长使用进口投入品部门及相竞争部门的价格下跌;三是人民币汇率持续的升值预期,会对市场价格产生超前的和赶浪头式的下行压力,造成市场运行的扭曲和紊乱,使通缩压力加倍放大;四是持续强劲的本币升值压力和预期,还会通过金融和投资渠道对国内物价产生间接的、有时是非常强烈的紧缩冲击。

持续的本币升值和升值预期一旦固化,还会对消费、投资和其他经济行为带来一系列干扰,形成不良的心理预期,搞得不好会使宏观调控陷入困境。一是在我国面临有效社会需求不足这一突出矛盾情况下,使民间投资和消费更加疲软;二是使经济增长对积极财政政策的依赖日益加重,不仅政策效应会逐步降低,而且财政风险日益加大;三是伴随本币升值与通货紧缩的循环,货币政策面临陷入流动性陷阱的风险。这些都会使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空间日益缩小,调控的余地愈加有限。加上,本币持续升值还会带来人们收人的虚涨和资产的虚增,极易诱发泡沫经济,刺激虚拟经济的非理性膨胀,最终给宏观经济带来更大的冲击。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将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调节进出口贸易均衡发展,改善国际收支平衡,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体系有重要意义,符合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的要求,符合我国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棉花行业历次国家收储经过

观点聚焦 证券研究报告 2012年2月22日 纺织品 研究部 短期盘整,下半年或有小幅上涨 郭海燕1 分析员,SAC 执业证书编号: S0080511080006 guohy@https://www.360docs.net/doc/d74246970.html, 棉花、化纤价格趋势分析 投资提示: 棉花、化纤等原材料价格对纺织制造企业的产品价格、利润空间和业绩影响很大。前段时间化纤价格有所反弹,市场关心棉价会否随之上升,我们整理并分析了相关行业数据,总体结论是:棉价短期基本止跌、但上行仍有压力,在2012年下半年或有上涨机会,但创出很高涨幅的可能性不大。总体来看,纺织是典型的“顺周期”行业(收入和毛利率与原料价格正相关),如果没有明显的棉价上涨,今年难以再现去年棉价大幅上涨时的板块性行情。 主要观点: ? 化纤和棉花价格有较强的相关性、往往同涨同跌,尤其是粘胶短纤和涤纶短纤,和棉花一起构成棉纺的主要原 料,在需求端有互相竞争、互相替代的作用。棉价变动较为剧烈时,相关性更强。供应层面的特性很不相同,棉花属于农产品,其产量受种植面积和天气的影响很大,生产具有季节性;而化纤属于化工品,其产量受原料供应和开工率的影响较大,且生产具有连续性。 ? 目前各种合成纤维下跌空间都不大,能否继续上涨要看下游需求恢复情况和棉价的变动情况。年初以来,由于 下游补库存需求拉动,合成纤维价格都有一定程度的上涨,而最近一周涨势停止,此后能否继续上涨要看下游的需求情况。目前看下游需求并未有明显好转,外需依旧疲弱,需求回暖是个缓慢持续的过程。 ? 棉花仍然处于供大于求状态,短期价格上涨空间不大。美国农业部(USDA)预测2011/12年度全球棉花总供给超 过总需求约300万吨,库存消费比超过55%,大幅高于过去两个年度。USDA 还调低了中国棉花消费量,2011/12年度中国的棉花库存会增加141万吨至393万吨。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预计全球棉花消费短期疲软但中期存在变数,主要受欧元区经济危机的影响。ICAC 还预计2012/13年度全球棉花产量仍将超过消费量,超过幅度缩窄,期末库存将继续上升。依据这些机构的预测数据分析,棉价短期内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 ? 国内棉价在2012年下半年可能会小幅上涨。我国棉花进口采用配额制,我们了解到的部分大型纺织企业进口 棉花仅占公司用量的约1/3,国产棉花仍是主要来源。中国棉花协会统计,我国棉农2012年植棉意向下降10.5%。2012年2月底或3月初有望公布新的国家棉花收储政策,估计会在19800元/吨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全年棉价可能主要运行在19,800~23,000元区间。 估值与建议: 2011年下半年以来,上游纺织企业面临外需疲弱,原材料价格持续低位引起的产品价格降低、下游企业订单短期化等等压力,业绩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逐季度恶化。经历了股价调整后,目前估值普遍较低。预计2012年上半年将是上游纺织企业业绩的低点。由于纺织行业顺周期的特点,如果原材料价格能在2012年下半年之后回升,将提升产品价格和利润率,并刺激下游企业停止观望增加订单,有利于纺织企业业绩的反弹。 A 股的鲁泰、华孚色纺,港股的申洲国际,是具备竞争力和一定定价能力的行业领军公司,如果棉价反弹,则其业绩和股价有望有所表现。如果因为不可预测因素,棉价持续低迷,这几家公司的业绩表现也在板块中具备防御性。 风险提示: 行业需求回升速度和幅度低于预期。新的国家棉花收储价格低于预期。棉花产量高于预期,棉价维持低位。 1 报告贡献人:金戈 (jinge@https://www.360docs.net/doc/d74246970.html,)

中储棉案例分析

中储棉案例分析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中储棉”案例分析报告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一、案例背景: 每年9月到下一年的8月31日,被称为一个“棉花年度”,是所有与棉花相关企业最忙碌并不乏喜悦的时节。然而,当前这个“棉花年度”却是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储棉”)最痛苦的时光——2005年这家即将迎来两周岁生日的大型国有企业,最近不仅因进口棉花发生严重质量问题,更因棉花进口决策失误而出现巨额亏损。 2003年3月,中储棉总公司成立,注册资金10亿元人民币。成立之初,国家就为其定责为独立承担国家储备棉的经营管理和中央直属棉花储备库建设及管理任务,具体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作为政策性公司,中储棉原本肩负着调节棉花余缺、平衡市场供求的职能,但在棉价高涨的诱惑下,它似乎参与了一场本不属于自己的游戏,结果陷入困境。 从2004年6、7月份起,当国内棉价一路暴跌时,中储棉的总经理雷香菊就应该知道大错已经铸成。巨额亏损既然已经无可挽回,真相暴露只是时间问题。 2005年1月13日,这一天终于到来。中储棉因决策失误,导致巨额亏损6亿元。这还只是相对保守的估计。如果按市场价格计算,其真正亏损接近10亿元。 中储棉成立于2003年3月,它的注册资金也不过10亿元左右。与中航油集团一样,它也是国资委下属的189家中央企业之一。历史或许有惊人相似之处,它也像中航油公司一样,在几乎赔掉整个公司之后,巨额亏损才暴露出来。 不同的是,中航油栽在石油期货上,而中储棉却倒在棉花进口上。

据了解雷香菊的人说,她作风干练,相当精明,从事棉花行业工作20多年。在执掌中储棉之前,她曾任中华全国供销总社棉麻局副局长、华棉储备管理中心主任等。目前还兼任中国棉花协会副会长。 进口棉花失算、亏损暴露之后,雷香菊备受指责。 不过,公众似乎有理由知道,为什么一家新成立的大型国企会在一夜之间突然陷入困境 对整个棉纺织行业的人士来说,2003棉花年度(从2003年8月到2004年8月)经历了大喜大悲。在这一“棉花年度”里,棉花价格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暴涨,继而是暴跌。 这种发生在国内棉花市场上的惊涛骇浪,最终打翻了新近闯入的中储棉。 价格暴跌时从一系列似是而非的市场预测开始的。 事后,新疆一家大棉麻公司的老总感慨说,雷香菊失手,也与并不准确的各种对缺口的判断有关。 2003年9月,在一次全国棉花形势分析会上,有关主管部门宣布,由于受到不利气候因素的影响,2004年中国棉花产量将不超过520万吨。消息一出,在整个行业引起震动,因为这将是自2000年以来单产最低的一年。 当年9-10月,主要产棉区连续阴雨,人们对棉花产量的预测更为悲观,估计只有487万吨。国内对纺织用棉持续增长,供需之间开始出现缺口。 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麻公司总经理盛勇回忆,关于棉花供需缺口的判断,当时一些部门均发布过预测。缺口最多的时候,有判断认为将达到250万吨。 用棉紧张的信息迅速传导到价格上。 13 000元/ 9月初,棉花的收购价格尚在1万元/吨左右,销售价格为12 000 ~ 吨。到了10月底,棉花收购价格和销售价格分别达到14 000元/吨和16 000元/吨。到了11月,棉花销售价格达到19 000元/吨以上。 2003年9月初到10月底,棉花价格从12 000元/吨快速上涨到18 000元/吨。甚至一个星期就涨1 000元/吨。国内不少棉麻企业四处买棉花,并大量囤积棉花。中储棉就是在这个背景下闯进市场的。2003年10月,中储棉突然决定进口15万吨棉花。随后几个月又陆续进口了10多万吨。

棉花栽培技术要点

棉花栽培技术要点-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棉花栽培技术要点 棉花生长发育的基础知识 (一)生育期棉花从出苗到吐絮所需的天数,称为生育期。生育期长短,因品种、气候及栽培条件的不同而异,一般中熟陆地棉品种约130一140天。在优越的生产条件下,可促使棉花生长加快,发育提前。因此,创造适宜条件,满足棉花生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就能促进棉花早发,延长有效结铃期,从而达到早熟、优质、高产的目的。 (二)生育时期在棉花整个生育过程中,共经历五个生育时期, 1.播种出苗期:播种一出苗,约需10一15天; 2.苗期:出苗一现蕾,约需40—45天; 3.蕾期:现蕾一开花,约需25—30天; 4.花铃期:开花一吐絮,约需50—60天; 5.吐絮期:吐絮一收花结束,30—70天不等。 二、棉花的生长发育 (一)种子的发芽和出苗 1.棉子发芽出苗过程棉花种子内部贮藏丰富的营养物质。因此,棉子发芽一般需要经历三个过程:一是吸水膨胀过程;二是贮藏物质分解分化过程;三是胚细胞生长、分化过程。种子吸水膨胀后,酶的活性逐渐加强,使子叶内的贮藏物质分解转化为可溶性的、较简单的物质,供胚吸收利用。胚吸收养分后,即开始细胞分裂、生长、分化,形成幼苗的不同器官。当胚根突破珠孔向外伸长达种子长度一半时,叫做发芽。发芽后,条件适宜,胚轴伸长为幼茎。幼茎起初弯曲呈弓背状,待顶破士后便很快伸直,并将子叶带出土面,当子叶平展时,叫做出苗。

2.棉子发芽出苗需要的条件温度棉花是喜温作物,棉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 0.5一12℃,适宜温度为28—30℃,最高温度为40—45℃。在临界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发芽越快。在昼夜平均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变温比恒温更有利于发芽。棉子出苗时对温度的要求比发芽高。试验表明,一般陆地棉品种出苗需要l60C以上,在16—32℃之间,随温度的升高出苗速度加快。水分棉子种皮厚而坚硬,种子内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所以棉子发芽需要吸收较多的水分,陆地棉为种子风干重的 61.6%。因此,棉子在播种前需要浸种,吸足水分,利于发芽出苗。棉子发芽出苗与土壤水分状况关系密切。一般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70%左右时,发芽率高,出苗快;若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4 5%时,则发芽率低,出苗慢。盐碱地棉田,在含盐量不超过0.25%一0.3%的范围内,土壤含盐量越高,棉子发芽出苗所需的土壤水分也越高。主要是降低盐分溶液浓度,有利于棉子吸水,发芽出苗。氧气棉子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要有充足的氧气,才能增强呼吸作用和酶的活动,将不可溶性物质转化为可溶性物质,供发芽出苗需要。因此,要做好整地保墒工作,掌握适宜的播种深度,播后松土,以满足棉子发芽出苗对氧气的需要。 (二)根及其生长棉花的根系为直根系,由主根、侧根、支根和根毛组成。棉花是深根作物,主根人土深,侧根分布广。主根入士深度可达2米以上。侧根主要分布在地表以下10—30厘米土层内,上层侧根扩展较长,一般可达60一100厘米,往下渐短,形成一个倒圆锥形的强大根系网。棉花主根生长速度是前期快,后期慢。现蕾前主根比茎生长快,主根长度约为茎高的4—5倍。现蕾后,棉株地上部分生长加快,侧根迅速增加,主根生长速度相对减慢。开花后,由于棉株地上部分生长旺盛,进入大量开花结铃期,主根生长速度缓慢。适宜棉花根系生长的条件是:土壤温度18—25℃,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6 0%一70%,土壤酸碱度(pH值)6.5— 8.5,土层深厚,土壤质地疏松,土壤养分含量丰富。 (三)茎、枝及其生长棉花的主茎由节和节间组成,着生叶片的地方叫做节,节与节之间叫节间。节间的长短是衡量棉株生长是否稳健的一个重要指标,生长稳健的棉株,节间较短,徒长的棉株节间较长。茎的颜色生长前期呈绿色,以后随着茎秆逐渐生长、成熟,由下向上逐渐变为红色。主茎颜色经常作为田间诊断的指标。另外,主茎上着生茸毛,具有保护作用。还有油腺,油腺内有棉酚,有抵抗害虫作用。棉花主茎的生长速度,一般苗期生长缓慢,现蕾后逐渐加快,初花期生长最快,盛花期后又逐渐减慢。主茎生长快慢,受温度、水分、养分、光照等条件的影响。棉花的茎上有分枝。分校有果校和叶枝两种。果核能直接长出花蕾,开花结铃。时枝间接长出花蕾,开花结铃。棉花的茎枝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0—30℃,温度低于19℃时,果枝发育受抑制。温度高,水肥不当时,茎枝徒长。一般现蕾后,温度在25℃左右时,主茎每长一

棉花仓库管理

棉花仓库管理 1.棉花的储存与保管应该符合什么条件? 答:皮棉不能散放,必须经打包机打成符合国家标准的棉包。国家标准皮棉包装有三种包型:85公斤/包(±5公斤)、200公斤/包(±10公斤)、227公斤/包(±10公斤),目前我国棉包绝大部分为85公斤,而国外则以227公斤的棉包(480磅)居多。棉花一般存放在专业的棉花储备库内,目前国内的棉花储备库房有砖混仓和钢板仓两种。储存库要求交通便利、防火、通风、防潮、防霉变等,特别是防火,棉花储备库都是特级防火单位。一般来说棉花应库内堆垛存放,库外存放要盖苫布。棉垛下要打好垫基(枕木或石块),堆垛时包应平放,上下层交叉压缝。垛与垛之间应留出必要的通道。棉花库区要设立气象观测百叶箱,每栋库房都要配备温湿度计。保管员应每天查库,测量温湿度,并做好记录。根据天气的变化和库内外温湿度差异,应适时采取通风散湿或关闭仓库等措施。一般库内温度应保持在30℃以下,最高不得超过35℃,相对湿度不得超过70%,保管中的棉花含水率不得超过10%。 2.棉花仓单质押保证金是如何规定的? 答:棉花仓单质押的保证金仅限用于交易,会员发生的亏损、交割货款、手续费、出金、仓储费、电话费、年会费以及其他费用等款项均须以货币资金及时结清。具体规定如下: ⑴投资者办理棉花仓单质押,需要委托经纪会员办理,会员须向交易所结算部提供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发的《郑州商品交易所权利凭证质押保证金申请书》,同时提交经投资者签章的《郑州商品交易所权利凭证质押保证金权利凭证所有人专项授权书》。 ⑵质押申请获交易所批准后,会员单位于下午14时30分之前持《标准仓单持有凭证》到结算部办理仓单的鉴定、核查和冻结手续。 ⑶棉花仓单质押时,以该品种最近交割月份合约前一月最后一个交易日的结算价为基准价计算其市值,质押金额为其市值的80%,每次质押的价值不得低于10万元(人民币),最大质押金额不超过会员在交易所的实有货币资金的4倍。 ⑷权利凭证每次质押期限为六个月,期满后经申请可延期三个月。棉花仓单的质押期限及延期不得超过交易所规定的仓单有效期。 ⑸当仓单的市值涨跌幅度达到10%时,交易所要对该笔质押金额作相应调整,调整时间为每月初第一交易日。在质押期限内,当会员在交易所专用结算账户中的质押金额超过实有货币资金4倍时,会员如不及时增加实有货币资金使其达到配比要求时,交易所要在下一交易日对该会员的质押金额作相应调减,使其质押金额与实有货币资金达到配比。

棉花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栽培育种 棉花高产栽培,要根据棉花的生长发育特点,因地制宜、合理密植、科学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合理化学调控等,从而达到苗期壮苗早发,蕾期稳长增蕾,花铃期增蕾保铃,吐絮期早熟不衰,使棉花获得优质高产。 1 苗期管理 1.1 适时放苗棉花出苗达80.0%以上时,及时放苗是保证苗全苗壮的关键。放苗的原则是放绿不放黄,在棉花子叶由黄变绿时及时破孔(孔直径4~5 cm)放苗。过早或过晚,易抽干死苗或灼伤或形成高脚苗,不利于培育壮苗。 1.2 查苗补苗、间苗、定苗生产上,因土壤、气候、种子、播种质量等多种因素,造成缺苗断垄,或出苗不齐等现象。必须尽早查苗补种。在棉苗缺苗20.0%时应采取催芽补种的办法,20.0%以下采用芽苗移栽(移稠补稀)的办法。 1.3 肥水调控棉花苗期需肥量较少占总量的5.0%。土质肥沃,底肥已增施氮肥的及壮苗和旺苗棉田,苗期可不追施氮肥。土壤墒情差的旱薄、盐碱地和未施基肥的棉田应根据苗情施好苗肥,应早施、轻施速效氮肥,追施尿素45.00~75 .00 kg/hm2。 1.4 中耕松土苗期中耕不仅能破除板结,清除杂草,减少蒸发与病虫危害,促进棉苗根系发育,达到壮苗,促使早发。一般苗期应结合天气情况中耕2~3次,棉苗现行时,浅中耕3~5 cm,以后逐渐中耕深度达8~10 cm。天旱时应浅锄保墒,降雨较多时,应深锄放墒增温。 1.5 早期防治病虫害苗期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立枯病、褐(纹)斑病等;虫害主要有棉蚜、地老虎、盲椿象、蓟马等。防治苗期病害,可选用多菌灵、农用链霉素、乙蒜素、高锰酸钾其中2种喷施,混合叶面肥喷施,效果理想。 2 蕾期管理 2.1 增施发棵搭架肥地力肥沃、底肥足、生长旺盛的棉田,可不追肥或少追肥。对底肥不足、长势弱的棉田,应早施蕾肥,并适当施入速效氮肥如尿素120.00~225.00 kg/ hm2;肥料种类上,氮肥、钾肥一起施;适量喷施硼肥;提倡施用优质复合肥。 2.2 灌溉排水、中耕培土棉株进入蕾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加快,对水分要求增多,但只能轻灌,最好隔行沟灌,保证10~30 cm土壤湿度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0%。如蕾期降雨较多,要注意保持田间排水畅通,以免引起根系生长不良。 2.3 早去叶枝叶枝不能直接开花结铃,营养体大,消耗养料多、影响田间通透性。正常密度的棉田,棉花去叶枝适宜时间,应在第1果枝与叶枝可以区分时,将第1果枝以下叶枝全部去掉,保留主茎叶。对缺苗处、地头、边行,每株也可保留1~2个叶枝,以利用空间和边行优势。 2.4 病虫防治、化学调控此期主要病害为枯萎病、黄萎病,在盛发期,适宜药剂为用70.0%的甲基托布津500~1 500倍液、多菌灵1 000倍液、或1.0%~2.0%的碳铵水进行灌根,对控制促进病株恢复生长有明显作用。虫害为棉铃虫、蚜虫等。用75.0%拉维因可湿性粉剂300 g/km2、2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6.00 kg/ km2、或20.0%灭多威乳油900 mL 或2.5%功夫乳油600 mL,进行叶面喷施。 2.5 适时揭膜一般棉田宜在棉株盛蕾期进行揭膜。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棉田湿度大时可适当提前揭膜为宜, 棉花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师树旺 (河北省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河北磁县 056500 ) 摘 要根据棉花不同生育时期的特点,因苗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栽培管理技术,满足棉花生长发育的需要,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进品质的目的。 关键词棉花;高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 S 562 文献标志码 B High Quality and High Yield Cotton Cultivation Techniques Shi Shuwang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tton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because seedlings of local conditions, adopt a different culture and management technologies to meet the needs of cott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o improve crop yields and improve quality purposes. Keywords cotton; yield; technology 作者简介:师树旺(1978-),中学二级教师,从事农林生物技术教学 与研究。 收稿日期:2011-04-17

美国棉花生产概况

美国棉花生产概况 1.植棉简史:目前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的陆地棉品种就发源在美国边界附近。公元前500年,美国西南部的祖尼(Zuni)和霍皮(Hopi)地区的印第安人在举行宗教仪式时就开始使用棉花。1536年得克萨斯和路易斯安那州就种植了棉花;1607年开始引种陆地棉,在当时的作品中发现了弗吉尼亚移民最早栽培棉花的痕迹,随后棉花栽培逐渐发展;1784年美国的原棉从查尔斯顿(南卡罗来纳州)出发海运到英国的利物浦;1785年后引种海岛棉。1793年美国惠特尼(Whitney)发明了锯齿轧花机后,美国的棉花生产得以迅速扩大,并开始更认真地从墨西哥引种进行培育。从19世纪初到1925年左右,美国的许多州扩种了棉花,形成了“棉花带”,棉花面积达1600万公顷,总产皮棉1700万包,占世界棉花产量的60%,达到高峰。同时,各地建立了许多棉花纺织厂;1801年建立了第一座棉籽榨油厂;1879年因新法炼油技术的成功使棉籽油更受消费者欢迎,也促进了此业的飞速发展,当时,美国棉籽油产量25000吨,到1963年达到创历史的906000吨,棉籽饼产量达到2500万吨。 2.棉区分布:美国是世界产棉大国,也是棉花的主要出口国。目前,东起大西洋西岸,西到太平洋东岸,横贯美国南部的17个州均可植棉,统称“棉花带”,此带北界与纬度37°线、无霜期200天线基本相符。只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和土质肥沃,植棉收益较高的弗吉尼亚州南部,以及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华金河谷地棉区稍北越过此界,达北纬38.2°。棉区多属河流冲积平原,土壤多为砂壤土或黑钙土,土质肥沃,气候温暖,自然条件比较适宜于棉花生产。美国棉花带划分为四个棉区:(1)西部棉区:包括加利福尼亚、亚利桑那和新墨西哥三个州。干旱少雨,棉田全部实行灌溉。棉花收获面积约占全国的18%,总产占全国棉花产量30%。皮棉单产50-99公斤。(2)西南棉区:又称高原棉区,包括得克萨斯、俄克拉何马和堪萨斯州三个州。海拔1500-3500米,属半干旱地区。棉花收获面积约占全国棉田44%,总产占全国棉花产量29%。(3)中南棉区:又称密西西比三角洲棉区,包括密西西比、路易斯安那、阿肯色、田纳西、密苏里五个州、靠自然降雨植棉。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棉花收获面积约占全国的30%,总产占32%,皮棉折合亩产为48公斤左右。(4)东部地区:包括南卡罗来纳、北卡罗来纳、佐治亚、亚拉巴马、佛罗里达、弗吉尼亚六个州。年降雨量1000-1500毫米,靠自然降雨植棉。棉田收获面积约占全国的8%,皮棉单产45公斤左右,总产占全国的9%。我们所考察的得克萨斯州是全美国棉花产量最大的州,年种植面积达550万英亩,产值达15.6亿美元,总产约占全美的三分之一。位于得克萨斯州西北部的拉伯克(LUBBOCK)地区,地势平坦,气候适宜,棉花连片种植面积达350多万英亩(2124万亩),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棉区;加利福尼亚州种植面积排名第二,年植棉面积达130万英亩,产值达9亿美元。

棉花在储存过程中居然品质也会有变化

棉花在储存过程中居然品质也会有变化 近年来,我国每年用棉量均在1000万吨以上,其中大部分都要经过若干时间的储藏,有的甚至是在储备库存放多年的储备棉。在自然条件下,棉花在储藏过程中一般会出现色泽变差、品级降低、质量下降,使用价值受到影响等问题。在国家质检总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的支持下,本课题组联合有关单位,开展了棉花储藏期间质量变化及控制技术研究。利用现代检测和分析技术,从棉花纤维的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探讨引起棉花品级与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并在大量试验与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物理和化学等技术手段,筛选出适合棉花储藏、经济、实用、安全的关键措施与方法。建立在储藏过程中监测棉花纤维伴生物和附着物、控制棉花品级与品质下降的技术方法与标准。本文重点介绍在一年半的储藏期间,棉花样品的主要物理性能指标的变化情况与分析结果。 1、材料与方法 分别从河北威县、湖北黄冈、新疆石河子和库尔勒购买当地生产的2~4级或3~5级皮棉。 在安阳、威县、黄冈、石河子、库尔勒设5个储藏地点,室内自然存放,连续记录温、湿度。安阳、威县、黄冈3点储藏上述4个产地的棉花样品,级别与质量标签相同;石河子和库尔勒只储藏本地的棉花样品。 从2010年12月1日起,每半个月取样1次(春节放假期间停取1次),5个储藏点每次共有42份样品(前3次有的储藏点样品不全),统一汇集到位于安阳的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以大容量纤维检测仪(HVI)检测样品的上半部平均长度(UHML)、长度整齐度(UI)、断裂比强度(STR)、马克隆值(MIC)、断裂伸长率(ELONG)、反射率(Rd)、黄度(+b)、纺纱均匀性指数(SCI)8项物理性能指标,同时测定糖、单宁、蜡质、果胶、色素等化学成分。 用EXCEL和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主要品质指标随储藏时间的变化 从2010年12月1日至2012年6月1日,宏其化工试验用棉花的储藏时间整整1年半,共取样36次。将每次取样的全部样品的8项物理性能指标的检测结果分别进行平均,以柱形图的形式反映8项棉纤维品质指标随储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1—图8。

我国棉花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棉花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棉花种子产业化是棉花行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是实现棉花优质高产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当前我国棉花种子产业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我国棉花种子产业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棉花;育种;对策 棉花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是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它既是我国 2 亿棉农的重要经济来源,又关系到1900 多万纺织工人以及近千万棉花科研、加工、流通队伍的生存和就业问题。我国不仅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棉花生产国(棉花种植面积36.7 万hm2 占世界棉花种植总面积的30%,平均单产1300kg/ hm2比世界平均单产712.5 kg/ hm2增产75%),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用棉消费国,其单产水平在主要产棉国中居中上游水平。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共育成各类棉花品种818个(1995年前404个,1996-2007年,414个),其中抗枯黄萎病品种361 个,抗棉铃虫品种99个,优质棉品种67个。棉花育种技术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1我国棉花育种进展 建国以来,我国棉花科技工作紧密结合生产, 一方面将传统的植棉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一方面吸取国外先进科技成果,结合我国国情加以应用。新品种的选育、先进实用的栽培、植保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力地促进了棉花产量与品质的提高。 1.1 品种改良品种是棉花增产的内因,一般认为,在正常情况下,良种占增产份额的20%~30%。50年来, 在我国主要棉区进行了7次大规模的品种换代, 每次都使棉花单产提高10%以上。自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我国自育棉花良种种植面积由8.8%上升到80%以上,对促进我国棉花单产和总产提高有重要作用。80 年代以来,随着纺织工业技术改造,棉区耕作制度的改革和棉花病虫害的发生蔓延等。相应地育成了一批优质、早熟、抗病虫及低酚等棉花品种。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纺织工业和棉区生产发展的要求。针对这种现状,我国自育棉花品种的丰产性和抗枯萎病性在国际上达到较高水平,纤维品质居中等水平,抗黄萎病性也正在不断改进之中。 90年代以来,转基因抗虫棉、杂种棉获得新的进展,彩色棉正在兴起。90年代后期,种子产业化获得飞跃发展,1998年全国棉花优良品种推广率达90%以上,统一供种率达70%以上,脱绒包衣棉种种植面积占51%。 1.2 品种更换第一次换种:始于20世纪20年代,1919年引入金字棉,1920年引入脱字棉和隆字棉,以陆地棉改良品种代替一部分原来种植的中棉,后来分别在辽河及黄河流域成为当地的主要栽培品种[1,2]。第二次换种:在同一世纪40年代进行,于 1935~1936年引进斯字棉与德字棉,1946~1947 年又引入岱字棉,取代了占全国棉田1/2面积的中棉。黄河流域种植斯字棉4号,长江流域种植德字棉531,后为岱字棉所代替[1,2]。第三次换种:在前一世纪50年代进行,1950 年继续引种岱字棉和斯字棉,全部取代了长期在我国种植的中棉与退化洋棉,实现了棉花品种良种化。首先于黄河流域推广斯字棉2B及5A,长江流域推广岱字棉15;而后岱字棉又普及到黄河流域,最高年种植面积达350万公顷(5250万亩)。在新疆于1953~1956年曾引种108夫,克克1543推广种植。同时,自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开始重视棉花育种工作,历经40年的努力取得重大成就。我国自行育成推广面积百万公顷以

2013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

2013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 棉花春播即将展开。为稳定棉花生产者、经营者和用棉企业市场预期,保护棉农利益,保证市场供应,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质检总局、供销合作总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制定了《2013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以下简称《预案》),继续敞开收储,临时收储价格维持不变,收储质量按新棉花标准执行。 《预案》综合考虑保护棉农利益、保持纺织出口竞争力等多方面因素,确定2013年度棉花临时收储价格为标准级皮棉到库价格每吨20400元(公重),由于全面采用仪器化检验的新棉花质量标准将于新年度正式实施,收储棉花的质量要求和质量差价率将按新标准做相应调整,具体方式另行公布。 《预案》确定的收储时间为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执行地区为新疆等13个棉花主产省市区,其他产区需要纳入收储范围的,经有关部门研究后另行公布。同时,国家继续委托中国棉花协会按照相关参数测算籽棉收购参考价并向社会公布,交储企业实际收购价格不得低于参考价。 第一条为稳定棉花生产、经营者和用棉企业市场预期,保护棉农利益,保证市场供应,特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执行本预案的棉花主产区为天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陕西、甘肃、新疆等13省(区、市)。其它产区需纳入收储范围的,经有关部门研究后另行公布。 第三条2013 年度棉花临时收储价为,标准级(白棉三级,长度28毫米)皮棉到库价格每吨20400 元(公重)。 中国棉花协会根据皮棉临时收储价和当时的棉籽等副产品价格以及皮棉籽棉折算公式、相关合理参数测算籽棉收购参考价,并向社会公布。 第四条2013 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执行时间为2013年9 月1 日至2014年3月31 日。 第五条收储的棉花为2013 年度生产加工并经仪器化公证检验的锯齿细绒棉,由具有400 型棉花加工资格的棉花企业直接交储。收储棉花的质量要求和质量差价率另行公布。 棉花包装要符合棉花包装国家标准(GB6975-2007),铁路运输棉包捆扎物应使用塑钢带。 第六条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储棉总公司”)要按照“方便交储、有利监管、节约成本”的原则,合理确定执行棉花临时收储预案的承储库点(包括直属库和代储库点)。其中代储库点由中储棉总公司提出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备案及抄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后,双方签订《储备棉保管合同》。代储库的具体选用标准和管理办法由中储棉总公司另行制定。 第七条中国棉花协会和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监测国内棉花、棉籽市场价格水平,取两单位监测的棉花价格平均值和棉籽价格平均值作为国内棉花、棉籽市场平均价格。该价格通过相关行业网站每天发布。 第八条预案执行期间当监测的棉花市场价格连续五个工作日低于临时收储价时,经有关部门确认,由中储棉总公司会同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及时发布公告,启动收储预案。 收储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收储交易系统进行,具体交易办法另行制定。

浅谈棉花高产杂交制种技术(一)

浅谈棉花高产杂交制种技术(一) 论文关键词棉花;杂交制种;高产技术;新疆棉区论文摘要杂交棉在新疆棉区的推广种植,使棉花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种植的杂交棉棉种大部分是从内地引种,存在许多无法保证的因素。为使棉花杂交种子本地化,以确保棉种的纯度,降低成本,从播前准备、播种方式、田间管理以及操作技术等方面总结了棉花杂交制种高产技术。 近年来,随着杂交棉在新疆的推广种植,棉花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尤其是皮棉产量提高幅度较大。但是,新疆棉区种植的杂交棉棉种大部分是从内地引种,存在成本高、数量少、种子纯度无法保证等因素。为此,2006~2008年,农八师148团积极探索棉花杂交制种技术。1播前准备 选择土质肥沃、交通便利、有滴灌设施及无病害的土地进行制种。制种面积不宜太大,一般在2hm2左右。制种田周围种植隔离带,隔离带以内不能种植其他品种的棉花,2~3km范围内不允许放养蜂群。由于杂交制种的亲本种子成本高,数量少,必须在播前把种子晒干,使种子内含水一致,发芽整齐,并将种子内混的瘪子、虫子、烂子、杂物等全部剔除干净,为一播全苗打好基础。 2播种方式 父母本种植面积比为1∶6。母本株行配置为(66cm+10cm)×13.5cm,母本理论株数为19.65万株/hm2,父本株行配置为(66cm+10cm)×9.5cm,父本理论株数为27.45万株/hm2。采用2m宽膜覆盖,1膜6行,精量播种。播种时间为4月15日。 3田间管理 采用干播湿出的方式滴水出苗,4月25日至5月10日为苗期管理的关键时期。棉花播种后10d左右即可出苗,待苗真叶出现定苗。拔除小苗留大苗,去弱苗留壮苗,原则上不留双苗。子叶期中耕1次。由于人为找花去雄,棉花生长相对较慢,加上制种田的成铃率很高,施肥又以复合肥为主,因此制种田一般不会旺长或疯长,若发现确实长势过旺,可对个别地块实施轻度化控。制种田严禁施用催熟剂,以免影响杂交种子的成熟度和发芽率。选择使用高效低毒农药,重点防治蚜虫、棉叶螨,兼治其他害虫。 3.1灌溉 采用加压滴灌。全期灌溉11~14次,6月10日开始灌头水,每6~8d滴水1次,平均灌量375m3/hm2。要注意父本的水肥管理,气温超过35℃时浇水降温,以免花粉败育影响制种。 3.2施肥 基肥:三料225kg/hm2+尿素150kg/hm2;生育期滴肥:采用随水施肥,滴灌专用肥和尿素1080kg/hm2。 3.3打顶整枝 7月15日打顶,父本整个生育期不化控、不打顶,以促为主。从蕾期去除母本上的叶枝,8月2日开始清除母本植株上所有的花、蕾和赘芽。4制种技术 4.1制种前准备工作 提前1周要求制种人员留指甲,对操作人员严格培训,熟练后去雄达到20朵花/min。制种前严格检查父母亲本纯度,去除杂株、多头株,做到通风透光,同时便于制种人员操作和检查。在制种的当天,清除父母本已成的铃和开的花,此项工作在制种的全过程中做到随时遇到随时摘。区别方法:①去雄授粉杂交铃的萼片已被严重破坏或全部被剥掉,自花授粉成铃的萼片保留完整。②下午自花授粉成铃的萼片会变成红色。 4.2制种人员配置 制种田1d配置熟练工60~75人/hm2。为保证制种质量,采取定地块、定行、定人办法。同时派技术员对每天的制种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制定相应工作奖惩办法。

哈萨克斯坦棉花生产发展概述

哈萨克斯坦棉花生产发展概述 内容提要 z哈萨克斯坦是种植棉花纬度最高的国家,南哈州是哈唯一产棉区; z皮棉产量2006年为46.6万吨,2010年—26.9万吨; z独联体国家是哈棉花主要出口市场,出口量占产量的25%。棉纤维出口量占其产量的96.5%; z棉花种植户1.6万户,2011年种植面积为13.4万公顷,预计产量为25.6万吨;z哈棉花产业的发展,关键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哈萨克斯坦是种植棉花纬度最高的国家,在哈南部,卡拉套山犹如一道屏障,阻隔了寒冷气流的南下,为棉花等作物的生长营造了适宜的环境。南哈州是哈萨克斯坦惟一的产棉区,但皮棉的产量已从2006年的46.6万吨减少到2010年的26.9万吨。 目前,该州共有1170万公顷农业用地,其中耕地为90万公顷,水浇地为49.2万公顷(占全国22%)。马赫塔拉尔区是南哈州棉花主产区,集中了全州42%的水浇地。 一、自然条件 南哈萨克斯坦州的自然景观丰富多样,东南部和中部是天山的支脉,卡拉套山(2176米)从东南向西北延伸;锡尔河从南向北流经整个州; 西南部则绵延着塔拉斯山,其最高点是赛拉姆峰(4238米)。 1、气候 南哈萨克斯坦州的气候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冬季很短,但较温和;夏季炎热,日照充足,降雨不多。该州北部一月份的平均气温为-12℃,南部的为-2℃--4℃;七月份的平均气温高达26℃-29。年均降水量为150毫米,高山地区可达800毫米。作物生长期为230-320昼夜不等。 2、土壤 该州的土壤以灰钙土、浅栗色土壤、沙土为主。适宜的温度、土壤及其它自然气候条件,再加上充足的灌溉用水,为该州种植棉花、优质果树、桑树等经济作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河流 南哈萨克斯坦州位于锡尔河(全长2219千米,其中1400千米在哈萨克斯坦境内)流域,其支流

棉花种植技术

棉花种植技术 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子纤维,原产于亚热带。植株灌木状,在热带地区栽培可长到6米高,一般为1到2米。花朵乳白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锦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塞满棉铃内部。棉 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白色至白中带黄,长约2至 4厘米,含纤维素约87-90%。棉花产量最高的国家有中国、美国、 印度等。 近年来,随着棉纺织行业的迅猛发展,市场对棉花需求不断增加,尽管原有的小包型轧花厂在不断淘汰,棉花加工企业数量仍然很大。 [2]目前国内仅拥有400型棉花加工厂的企业就有1600多家,但大 部分规模较小,产能相对分散。这些棉花加工流通企业主要分布在 新疆、山东、河北、湖北等几个大的产棉区。 2011年,中国棉花产量达660万吨,同比增加10.7%。2012年 1-9月,中国棉花累计进口量为4030000吨,比上年同期增长 107.30%;累计出口量为14611吨,比上年同期下降42.60%。2012年 1-9月,全国棉花累计进口额为950574.30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 长62.30%;累计出口额为3029.60万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1.10%。 2012年9月1日,我国棉花新国标GB1103.1《棉花细绒棉锯齿 加工》和GB1103.2《棉花细绒棉皮辊加工》发布,将于2013年9 月1日起实施。此次棉花标准的核心内容取消了品级,增加了颜色级、轧工质量指标及检验方法,将色特征级修订为颜色级,并明确 颜色级相关条款为强制性条款。新棉花标准更注重棉花的内在质量,含杂率、异性纤维、短绒率等与棉纺企业实际生产需求密切相关的 指标,在标准里有更充分的体现,更贴近棉纺用棉企业的实际生产 需要,这对棉纺企业来说更加有利。

浅谈棉花高产技术

浅谈棉花高产技术 学员姓名: 培训班名称: 兵团致富带头人培训班 培训地点: 农八师xx一四八团 浅谈棉花高产技术 论文关键词: 棉花;高产;管理技术 论文摘要: 通过对棉花苗床管理、苗期管理、蕾期管理、花铃期管理、吐絮期管理的介绍,以便指导从事棉花工作的人员实现棉花高产。 棉花优势高产,要根据棉花的营养要求,因地制宜、合理密植、科学管理水肥、防治病虫害,从而最大限度地使植株得到其所需营养,获得优质高产。主要栽培管理措施如下。 一、棉花苗床管理 播种到齐苗阶段,管理重心是保温、保湿促齐苗。随时检查薄膜四周是否压紧,防止“走气”。膜内温度提高到30℃左右,3~7d可出苗。齐苗后,管理重心是保温防寒、炼苗。 白天温度较高时,应揭开膜的两头,以利通风降温。傍晚或阴雨低温时封闭保温。当子叶平展后,应进行间苗,每钵留1根健壮的棉苗,每30m2苗床用壮苗素1支(8mL),对水2kg,选晴天中午均匀喷洒于棉苗叶片上,以防高脚苗。出真叶后,是棉苗最易感病期,天晴时,应在上午9时将薄膜全部揭开降温炼苗,傍晚再覆盖。当棉苗有二叶一心后,若无寒潮,可收膜。

二、棉花苗期管理 (1)适时移栽 棉苗三叶一心时,是移栽适期。应根据天气、前作成熟情况而定,一般在5月中、下旬,要做到不栽6月苗。 (2)带肥、带药移栽 移栽前2d,喷施1次杀虫剂,傍晚叶面无水时,苗床撒施尿素15~ 30kg/hm2,移栽前1d下午,用4000倍液“802”溶液浇苗床,既有利于取苗,又能促进根系生长。 (3)适宜密度 移栽密度应根据土壤肥力和人为施肥量而定,肥多宜稀,肥少宜密,杂交棉营养生长优势明显,株形较高大,枝叶繁茂,宜稀植。一般1.8~2.25万株/hm2为宜。 (4)移栽方法 在棉地免耕或有前作的情况下,宜采用打洞移栽法,在洞内施入腐熟、沤制好的有机肥、磷肥和少量氮肥,再将健壮的棉苗放入,用打洞时带出的泥土捏碎培根。在棉地翻耕整地情况下,宜采用开沟移栽。按行距开成深15cm的小沟,沟内一侧施基肥,再按株距放入棉苗,用小锄培土略高于钵即可。不论采取哪种栽法,栽后均可用4000倍液“802”溶液或1%~2%的碳铵水浇根以促发新根,提高成活率。 (5)苗期管理 移栽后,勤查病弱苗或缺株,及时补齐并壮苗。注意清沟排水,做到沟沟相通,雨停水干。有前作的,在收获后应及时中耕灭茬。棉花苗期中耕2~3次,除去杂草,早施、轻施提苗肥,特别是套种或套栽的棉苗,应早施提苗肥,苗肥以速效肥料为主,如碳铵一般施用75kg/hm2左右,注意浇根不浇叶,以免灼伤棉苗。 (6)地膜覆盖

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交易办法

关于发布《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交易办法》的公告(2011年第1号) 各涉棉企业: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门发布的《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2011年第5号公告)有关规定,2011年度棉花收储交易通过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收储交易系统进行,有关交易规则按照《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交易办法》(见附件)执行。 特此公告。 附件: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交易办法 全国棉花交易市场 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 二一一年八月二十六日 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交易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1年第5号公告)及有关规定,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是指由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储棉总公司”)按照《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要求,通过全国棉花交易市场(以下简称“交易市场”)棉花收储交易系统发布购棉邀约,由具有400型棉花加工资格的棉花企业就近选择库点点击成交,交易市场根据成交结果生成《国家储备棉棉购销合同》(以下简称

《购销合同》),经中储棉总公司和交储企业分别签字盖章后,由交易市场作为第三方予以见证,交储企业在合同约定仓库货场交货的收储方式。 交储的棉花必须是2011年度生产加工、经仪器化公证检验、符合规定交储条件要求的锯齿细绒棉。 收储库点参见中储棉总公司相关公告。 第三条除非本办法另行规定,参加本次临时棉花收储交易的交储企业须具备以下条件: (1)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企业法人; (2)具有400型棉花加工资格的棉花企业。 (3)具备一般纳税人资格。 第四条交易市场和中储棉总公司共同对参与2011年度棉花收储交易和交储企业的资格进行审核,审核结果于2个工作日及时回复有关交储企业。 通过资格审核的交储企业,需在交易市场开户方可参与收储交易。 对于租赁符合交储条件的400型棉花加工企业、或委托符合交储条件的400型棉花加工企业代为加工棉花的、或400型棉花加工企业本身为非独立法人的,需由有关企业出具租赁、委托加工以及交储企业属于非独立法人等证明后,方可由有关企业参与收储交易。交储企业为提供的资料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第五条棉花收储交易时间为每日16:00开市,16:30全场交易结束。 第二章品种、质量、计量和计价单位 第六条棉花收储的交易报价品种为328级锯齿细绒棉,卖方报价为送至中储棉总公司指定仓库货场以公定重量计算的交货价格即19800元/吨,其它等级棉花的收储价格按照3%的品级差率、1%的长度差率计算。实际交货的棉花品级要求为1至4级,长度要求为27毫米以上(含27毫米),马克隆值要求为A级、B级(含B1级和B2级)和C级的C2档,其它质量要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实际货款根据公证检验结果据实结算。 第七条所有交储的棉花须为经过仪器化公证检验的大包棉花。 第八条合同交易的计量单位为“吨”,合同交易的计价单位为“元/吨”(含税)。

棉花生产主要技术

棉花生产主要技术

一、灌溉技术 1.苗期需水:棉花出苗到现蕾阶段,由于气温不高,植株体较小,叶面蒸腾量较低’需水也较少,而且主要耗水是由田间蒸发造成的,因此可以采用中耕松土等措施来减少水分消耗。此阶段的需水量占全生长期总需水量的15%以下,0-40厘米土层含水量占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5%-70%为宜。 2.蕾期需水:棉花现蕾以后,气温逐渐升高,棉花生育加快,土壤蒸发最也随之增加,需水量也逐渐加大。此阶段的需水量占全生长期总需水量的12%—20%,0-60厘米土层内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为宜。 3.花铃期需水:棉花开花以后,气温高,棉株生长旺盛,叶面积指数和根系吸收能力都达到高峰,需水量最大,而且主要耗水是由植株蒸腾所造成的,因此此期缺水对棉花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形成影响最大。此阶段的需水量占总需水量的45%-65%,0-80厘米土层内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为宜。 4.吐絮期需水:由于气温下降,叶面蒸腾减弱,需水量逐渐减少。此阶段的需水量占总需水量的10--20%,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 膜下滴灌是最适合棉花灌溉的一种灌溉方式,分可以防止水分的政法,提高棉花对水分的利用率。 二、施肥技术 1、从头水起,坚持一水一肥,两头轻施,中间重施。头水时苗

小根浅,肥量不宜大(亩保苗8000株以下或苗即小又弱的地块可适当加大用量)。因进入6月,棉花营养生长比较旺盛,尤其6月下旬开花后,营养生长达到其一生高峰期,棉花主茎日生长量可达2-3厘米,此时用肥切莫过大,要因地制宜,看苗施肥,4-7水时要重施肥,此时是棉花生长两旺期,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应加大用量。后两水应减少肥量,但一定要施,防止早衰。 2、目标产量所需磷肥应在前三水施完(因磷肥易被土壤吸附固定,移动性差,应早施)。 3、滴灌时,停水前两小时加入肥料,并保证肥料加入后冲清水1小时以上。 4、所选用肥料必须是水溶性强的。 5、土壤盐渍化棉田不宜施用氯化钾,应用硫酸钾。 三、其他技术 1、病虫害防治。种植转基因抗虫棉与机械喷施农药相结合,生长期间化学防治次数少于5次。 2、除草。在播种前,整地后,耧膜后,进行二甲戊灵播前除草,不可过程,土壤不能太干或过湿。 3、田间生长自动监测系统。利用仪器监测棉花的生长情况,获取茎粗、株高、植株水分、温度、营养情况及土壤情况,自动输送至计算机终端,及时掌握棉花生育进程,决定灌水及施肥量。同时还进行飞机远红外遥感测试。得出最佳生长速度为:开花后株高每天增长2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