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教学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教学案

Two teaching cases of Chinese News in grade eight

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教学案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2、了解新闻常识。复习记叙文的六要素

3、了解解放战争概况,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

教学重点:了解新闻常识。复习记叙文的六要素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导学

1、辨字形,读准字音

芜湖()阻遏()阌乡()襄阳()绥靖()鄂豫区()高屋建瓴()荻港

()歼灭()溃退()杜聿明

()阻塞()要塞()锐不可当

()负隅顽抗()

2、解释词语:

(1)排山倒海:比喻力量强盛,声音浩大

(2)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3)惊心动魄:形容(故事、人物)非常感人。

(4)绥靖:安抚,平定。

(5)高屋建瓴: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

3、文学常识填空:

(1)新闻的六要素是()()

()()()()(2)新闻的结构分五部分,即()()()()()。

(3)新闻的主要特点是()

()()

二.指导学习•研讨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⑴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写的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战况的新闻稿。并板书课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投影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及新闻知识。

⑶检查预习情况

2.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⑴朗读课文,找出这两篇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选一篇完成下面的填空)标题:

导语:

主体:

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是:

(3)学生交流。教师可作适当提示。

(提示:导语往往是一则新闻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主体,三路三个层次)

3.理清文章的主体层次顺序。

⑴摘读全文,找出第一则新闻六要素

时间:地

点:人物:

事情的起因:

经过:

结果:

(2)熟读、感悟思考:第一则新闻按什么顺序来报道三路大军的渡江作战的?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

(3)感悟思考第二则新闻主要内容是写南阳,可文中写了许多地方的战况,为什么?

如果你来当播音员,你认为在重音、语调、情感、节奏上应怎样读这两则新闻?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重点指导:

①全文的朗读基调:慷慨激昂、豪情万丈。

②“冲破”“横渡”“均是”“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等应重读,读出一种胜利的喜悦。

“控制”“封锁”“切断”应干脆利落地重读,读出一种自豪与骄傲。

③“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应读出奚落、嘲讽的语气。

5.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加深对新闻文体理解。

练字:以本课生疏的字词为内容。

教后感

八年级语文教案

1.新闻两则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2、记叙中插入议论的作用

3、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

教学重点:揣摩语言,体会本文准确精练的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听写词语

二、揣摩语言

1、本文用语准确。找出能体现这一特点的句子加以体会。

例如: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

学生找出讨论,每组选出一人发言。

2、注意比较语句的感情色彩。例如:

①结果就在21日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学生品味语言美,并展现出来。

3、语言的精练还体现在:

一、用单音节的词不用双音节词。电文极端精练,军事用语更斩截有力。

二、适当采用文言词语。例如,“至发电时止”斩截有力,如果写成“到了发出电文的时候为止”,就拖沓了。又如,说“现已占领”不说“现在已经占领”。(另外,还有一些鲜明、生动的用语,如:“甚为微弱”“整天激战”“控制”“封锁”等,不再一一赘述。)

4、体会这两则新闻语言风格有何不同。学生默读感悟。

提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大气磅礴,如“百万”“均是”“占领”“控制”“切断”等;《中原我军解放南

阳》广博儒雅,语言含蓄,如“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三、阅读训练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③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飞渡过30万人。

④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⑤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

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⑧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