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总线与技术题目与答案

网络总线与技术题目与答案
网络总线与技术题目与答案

题目与解答

第一章现场总线概述

1简述FCS的主要技术特点和优点是什么?(FCS名词解释见34背页)

(1)现场总线系统(FCS)的技术特点:

①系统的开放性。相关标准的公开、一致性,通过现场总线构筑自动化领域的开放互连系统具备互可操作性与互用性。不同生产厂家性能类似的设备可实现互换性。

互可操作性:实现互联设备间的信息传输;互用性:不同厂家性能类似设备可实现互换性。

②现场设备的智能化与功能自治性。仅靠现场总线设备即可完成自动控制的基本功能,并可随时诊断设备运行状态。

包括传感测量、补偿计算、数据处理与控制等

③系统的实时性与确定性。测控任务具有严格的时序和实时性要求,否则可能造成控制系统的灾难性后果。这也要求通信机制能够保证时间发布和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④现场环境的适应性。现场总线是专为生产现场环境设计的,支持多种传输介质,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满足本质安全防爆等各种

环境要求。

⑤采用成熟先进技术、系统结构的高度分散性。设备描述语言DDL、技术等。现场总线可构成全分散性控制系统,简化了系统结构,提高了可靠性。

(2)现场总线的优点:

由于现场总线具有以上突出的特点,它使控制系统从设计、安装、投运到正常生产运行以及检修维护,都体现出巨大的优越性。

①节省系统投资、安装费用和维护费用。

②设计、组态、安装、调试简便,系统维护、设备更换和系统扩充方便。

③用户具有高度的系统集成主动权,系统易于重构。

④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准确性。

⑤完善了企业信息系统,为实现企业综合自动化提供了基础。

2为什么说Fieldbus是底层控制网络Infranet(从Fieldbus的结构特点分析说明)。

(1)? 现场总线将单个分散的现场设备变成网络节点,相互之间连接成可以互通信息、共同完成测量控制任务的网络控制系统。

? 每个节点实际上是一个智能设备,能够独立完成从控制、检测,到运算、显示、报警等多种任务。

(2)现场总线是低层控制网络Infranet(或者3(3))

? Infranet(Infrastructure Network),使工厂底层网络系统的底层现场设备之间以及生产现场与外界能够实现信息交换,满足企业综合自动化的发展需要。? 现场总线是一个开放系统,具有统一标准,能够构成真正的开放互连系统。? 现场总线主要完成测量控制任务,多为短帧信息传输,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强,

能够在恶劣环境下保证数据传送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传输速率通常在几十Kbps 到数Mbps(属于低带宽网络)。

3 简述FCS在企业网络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1)? Infranet是控制网络,是企业网络最下层,是企业网络的基础。

? Infranet主要作用:实现自动化系统信息传输,构成控制网络。传输的信息包括测量值、控制量、状态量、运行参数、系统组态、校正

信息,这些也是企业信息你的重要组成部分。

? 企业网络需要实现管理控制一体化,生产的优化调度等需要现场装置的数据交换,需要集成不同装置的生产数据。

? ERP、MES、FCS各层之间必然存在数据传输和信息共享,Infranet主要实现生产过程控制任务,同时为企业网络提供、传输、集成生产过程数据信息。(2)?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是自动化领域的低层控制网络Infranet

( Infrastructure Network),它不同于通用的信息(管理)网络,其技术要求和特点有着显著区别。

? 经济的全球化使竞争日益加剧,要求产品技术含量高,更新换代速度加快。? 企业要求提高产品上市时间,改善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完善产品服务,这种永无止境的改进和提高的过程,需要系统的概念,达到信息集成,统一组织市场、生产、管理和服务全过程(企业网络),低层控制网络(Infranet)是必不可少的。

3(见2(2))

第二章网络与通信基础

1 通信线路有3种工作方式,分别用1例说明其工作原理。

(1)点与点之间的通信:按消息传送的方向与时间关系,通信方式可分为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及全双工通信。

(2)①单工通信(simplex communication)指消息只能单方向进行传输的

工作方式。如广播、电视、遥控等。图课件12页

②课件12页

③课件12页

2 简述数字信号传输的差错控制编码的目的和实现的基本原理。

(1)目的:?信道编码是以降低信息传输速率为代价来减少误码率,也可以说是降低系统的有效性来增强系统的可靠性。

? 采用信道编码技术来检测和纠正误码,是减少加性干扰造成错误判决的有效措施。

(2)差错控制编码(纠错编码)原理

? 在信息码元序列中附加一些监督码元就称为差错控制编码,也称为纠错编码。Shannon信道编码定理是其理论依据。

? 这些监督码元与信息码元之间以某种确定的规则相互关联,接收端按照这种规则检验监督码元与信息码元间的关系,一旦传输过程发生错码,则监督码元与信

息码元间的规则关系受到破坏,从而发现错码或给予纠正。

? 不同的编码方法,有不同的检错或纠错能力。一般说来,编码中增加的监督码元越多,检(纠)错的能力就越强,但信道的传输速率会下降越多。

第三章控制网络与计算机网络

1 为什么控制网络具有实时性要求?

①? 控制网络直接面向生产过程,因此要求具有很高的实时性、可靠性、数据完整性和可用性。

②控制网络位于工业生产现场,主要完成测量控制任务,多为短帧信息传输,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强,能够在恶劣环境下保证数据传送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传输速率通常在几十Kbps到数Mbps(属于低带宽网络)

③通信的实时性:具有严格的时序和定时要求

? 达不到实时性要求或因时间同步等问题影响了网络节点间的动作时序,甚至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④? 实时系统:硬实时和软实时。控制网络中中断、故障处理、时钟等一般属于硬实时;程序循环、调用等属于软实时。

⑤实时性问题:

? 实时性:如果一个系统或应用能够恒定满足实时要求,则系统或应用就具有实时性;即实时响应要求一个系统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在明确指定的时间内发生响应。(图见课件16页)

2 简要说明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其特点。

? 网络拓扑结构、信号方式(信息编码)、访问控制方式和传输信道(介质)是影响网络性能的主要因素。

(一)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网络结构是指网络各个站点(节点)的互联方式。物理拓扑结构描述了节点间的实际连接;逻辑拓扑结构描述了节点间的信息流动方式。网络拓扑结构

主要有:

(1)星型拓扑结构:由中心节点转发的网络结构,如交换网络中心,无线通信。任何节点之间通信需要通过中心节点进行;采用了集中通信控制策略,易于实现通信量综合分析;中心节点非常复杂,通信处理负担重,其它节点简单,通信量很小;适用于终端集中地方,如图3.4 HUB结构。

(2)树型拓扑结构:分级结构,又称为分级集中式网络,如有线电视网。树型拓扑可以认为是星型拓扑/总线拓扑的扩展形式;适应性强,应用广泛;适用于层次型网络系统,如图3.6。

(3)总线拓扑结构:节点间共享同一个总线,如以太网(Ethernet)。总线上1个节点发送数据,其它节点都能够接受到;某一时刻仅仅允许1个节点发送数据,需要总线仲裁措施;广泛应用于控制网络;适用于广播通信,如图3.5。

(4)环型拓扑结构:节点间通过介质连接成环形,如局域网中的令牌环,高速主干网FDDI。环型通过点对点的节点通信,环型结构为1个封闭环路;每个节点都有中继器,具备存取和收发控制功能;每个节点依次进行通信;广泛应用于高速链路通信,如图3.3。

(5)网状型(网型):节点之间无规则连接,如一般广域网,主干(骨干)网。

(二) 各种拓扑结构的特点:

(1)星型:结构简单,管理方便,建网容易,但中心节点的可靠性要求高。

(2)树型:扩展维护方便,故障容易隔离,但可靠性低,资源共享能力差。

(3)总线型:易于布线、扩展,可靠性高,但效率较低(总线竞争)。

(4)环型:传输介质适应性好,传输速率高,但可靠性低,扩展困难。

(5)网状型(网型):可靠性高,资源共享能力强,但控制方法和网络结构复杂。

3 简述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的种类与工作原理。

见去年的3页(课件19、21、22)

4 ISO/OSI参考模型将开放系统的通信功能分为几层结构及各层次的主要功能?其目的是什么?

见去年的4页(课件25、26)

5 简要说明常用的网络互联设备类型及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1)? 根据网络互连设备工作的层次和支持的协议,网络互连设备可分为4类: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网关。

1. 中继器(repeater,物理层):在相同网段间复制位信号,具有信号放大和驱动作用。

2. 集线器HUB (物理层):多口中继,把多个节点连接起来。

3. 网桥(bridge,数据链路层):在相同类型网段间存储转发数据帧,能够互连相同类型的不同网段。

4. 交换机(数据链路层):多口网桥。

5. 路由器(router,网络层):在不同网段间存储转发数据包。

6. 网关(gateway,传输层及以上):用于连接不同类型的网络,进行网络协议转换,提供高层功能服务。

(2)? 现场总线网段间最常用的是中继器和网桥。

①? 中继器:包括中继器和集线器(HUB)两种类型,是网络互连最简单的设备,用于同种类型的网络互连。? HUB:通常分为无源、有源、智能3种。无源HUB不对信号进行处理;有源HUB对信号进行再生和放大,能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智能HUB还具有简单的网络管理和路由选择等功能,是功能最强的一种HUB。? 主要作用:增加传输距离;增加网段的节点数量。

? 中继器对数据不作处理,仅仅复制位信号,进行对信号整形、放大,再生信号传输,确保信号传输质量。属于物理层网络设备。

? 每种网络规定最大传输距离,长距离传输必须使用中继器(噪声影响)。? 中继器不改变网络功能,中继器两侧节点的传输速率、协议、地址不变。? 中继器必须放置在恰当位置,否则信号再生毫无意义。

②网桥:具有寻址和路由选择功能,可以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传输速率、传输介质和拓扑结构的网段,包含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是一种存储转发数据帧装置。? 网桥能够有效减轻网络负载,改善网络性能。网桥在路由选择、差错控制、网络管理等是有限的。? 网桥两侧网段的传输协议、地址应该相同。

? 网桥具有不同网段之间相互隔离的功能,能够有效过滤信号包。? 网桥对网络

维护、安全等具有积极作用。

③路由器:

? 路由器包含了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具有软件功能。选择数据包(报文分组信息)的最佳传输路径,实现在不同网段间数据包的存储转发。? 支持多种协议的路由选择;流量控制;对数据包(分组信息)进行分段和组装;差错控制;网络管理。? 路由器互联的所有网段具有相同的协议。

④? 网关(网间协议转换器):实现不同通信协议的网络互联,提供高层功能服务。? 网关完成报文的接收、翻译、发送(变换)功能。通常需要2个微处理器和2个通信接口分别实现各种的协议传输要求。? 异型网络至少从物理层到网络层的协议不相同,它们的互联由网关实现。没有通用的网关,只有某个特定应用的网关,且在应用层进行协议转换(CAN-FF等)。? 主要功能:网间寻址;网间路由选择;网间流量控制;网间安全与差错控制等。

6 结合网络化控制系统的结构,说明控制网络系统的主要特点。

(1)? 控制网络:由多个分散在生产现场、具有数字通信能力的测量控制仪表作为网络节点而形成的网络;以现场总线作为通信连接的纽带;完成测量控制任务的网络系统、控制系统。

控制网络的网络节点:除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工作站、打印机、显示终端外,还有测量控制设备:PLC、数字调节器、开关、马达、变送器、阀门、按钮等。单片机或其它专用芯片的嵌入式设备,或功能简单的非智能设备。? 测量控制设备功能单一:完成指定测控任务? 计算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有限:复杂计算要求难以实现? 人机交互能力有限:状态显示? 测量控制设备可以是简单的,或智能设备,可以带MCU等,可以是简单的通信接口(必须的)。? 网络节点:传感器、执行器、测控仪表。

控制网络的工作环境:工业生产现场,酷暑严寒、粉尘、电磁干扰、震动、易燃易爆环境(本质安全),总线供电的需求。

? 控制网络的任务:传输工业数据(图象),承担自动测控任务。许多情况下要求自动完成。

? 控制网络通信的内容:生产装置运行参数的测量值、控制量、阀门的工作位置;开关状态、报警状态–设备的资源信息与维护信息、零点量程调校信息;系统组态、参数修改信息等。

? 测量控制设备类型:

–各类开关:限位、感应等

–传感器、变送器:温度、压力、流量、光电等

– PLC–数字控制器模块:PID

–各种采集模块:基于PC的板卡,PC104板卡等

–工控机:监控层计算机

–各种阀门:调节阀、电动阀等

–运动控制设备:各种电机、泵等(马达)

–变频器

–机器人

–控制网络设备:中继器、网桥、网关等

(2)控制网络的特点

可不写【? 控制网络分布在生产现场,将功能各异的测控设备连接为自动化系统。

? 控制网络通常还需要与信息网络互联,构成管控一体化系统。是网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控制网络涉及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生产车间、生产流水线、交通、建筑、军事等。? 控制网络将测量控制设备连接起来,相互沟通信息,共同完成测控任务。】

? 控制网络直接面向生产过程,因此要求具有很高的实时性、可靠性、数据完整性和可用性。? 控制网络Infranet不同于一般的信息通信网络,其技术要

求与特点主要有:

①要求有高实时性与良好的时间确定性;

②传送信息多为短帧信息,且信息交换频繁;

③容错能力强,可靠性、安全性好;

④控制网络协议实用简单,工作效率高;

⑤控制网络结构的高度分散性;

⑥控制设备的智能与控制功能的自制性;

⑦易于实现与信息网络集成;

⑧性能价格比高。

⑨数据帧包含的字节数少

? 控制网络是一类特殊的网络

–广泛应用于离散、连续制造业,交通、楼宇、家电、以至农、林、牧、渔等各行各业。一般为局域网,在测量、控制设备的各功能单元之间、设备与设备之间、以及这些设备与计算机之间传递数据信息的过程。

第四章 CAN总线

1 简要说明CAN总线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是如何实现和保障的?

见去年的8页

2简述CAN总线的主要性能特点。见去年的9页

3简述CAN总线接口(节点)的实现方法,给出实现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课件46页

4简述CAN总线错误检测的类型与工作原理。

(1)去年的9页

(2)CAN总线工作原理

? CAN总线是基于报文的广播通信方式,通过报文广播给网络中所有站点,每个站都对其进行接收,然后判断确定是否接收它。每组报文开头的11位/29位标识符ID定义了报文的优先级,在同一系统中ID是唯一的,当几个站同时竞争总线访问时,这种配置要求是必须的。? 当一个站要向其它站发送数据时,该站的CPU 将要发送的数据和自己的标识符传送给本站的CAN控制器,处于准备状态。当它得到总线访问权时,转为发送报文状态。CAN控制器将数据根据协议组织成一定的报文格式发出,这时网络上的其它站处于接收状态。每个处于接收状态的站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检测,以确定是否接收它。? 由于CAN总线是一种面向数据块的编址方案,很容易建立控制系统并进行灵活配置。当需要在CAN总线中增加新

站时,无需对硬件或软件进行过多修改。当增加的新站是纯数据接收设备时,数据传输协议能够实现分布过程数据同步,即总线上控制器需要测量数据时,可通过网络获得,而无须每个控制器都有自己独立的传感器。

第五章基金会现场总线FF

1 简要说明FF主要技术内容。(课件49)

(1)FF主要技术内容

①? FF通信技术:包括FF通信模型、通信协议、通信控制器、通信网络与管理等。如通信栈软件、FF圆卡、各种网络设备(中继器、网桥、网关等)。②? 标准功能块(FB:Function Block)与功能块应用进程(FBAP:FB Application Process):将控制功能的公共特征划分为标准功能块,由这些功能块构成现场设备的应用进程,便于系统组态、调度和管理等。

③? 设备描述(DD:Device Description)与设备描述语言(DDL:DD Language)。设备描述技术主要是解决互操作性问题,DD是设备驱动程序,DDL是进行DD的标准编程语言。

④? FF通信控制器与外设(如智能仪表)接口技术:通信控制器芯片、通信栈软件、FF圆卡等都有多家供应商提供,根据需求便于功能集成,设计新产品。

⑤? 系统集成技术:包括网络系统与控制系统的集成。

⑥? 系统测试技术:包括产品一致性与互操作性测试;功能和性能测试;总线性能分析测试等。

(2)FF技术内容说明:

? 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的全部功能统称为通信栈(Communication Stack,FF通信协议),用于完成开放互连模型中第2-7层的通信协议。

? 功能块用于描述设备特征、参数、属性及操作等功能。

? 标准DD(产品注册过的制造商)由现场总线基金会以CD-ROM光盘提供给用户。? 大量使用了新技术和概念,如基于面向对象设计技术的功能块、动态调度器等。提供网络系统的组态、调度、管理等功能的网络系统软件;自动

化系统与网络系统集成技术等。

? 产品一致性与互操作性测试由第三方认证机构完成,并授予FF产品标志。

2 简述FF通信中的虚拟通信关系VCR的作用与应用?

去年的5页,或者课件51

3 简要说明FF通信中的链路活动调度器LAS的功能?(课件50)

(1)FF数据链路层

? 所有连接到同一物理通道上的AP都是通过数据链路层的实时管理来协调的。? 链路活动调度器(LAS:Link ActiveScheduler)作为数据链路层的特殊实体,为AP的信息传输提供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的服务。建立LAS的目的是根据一个事先排好的调度表和分配给设备的优先级,控制令牌权来访问设备中的数据,网络中的每个链路段都有唯一的LAS。通过LAS传递令牌,得到令牌的物理设备可以对网络进行访问(令牌总线访问控制方式)。

(2)FF数据链路层说明:

? 由于工业控制过程中实时性的要求,在FF中没有采用IEEE802.4标准(令牌总线)中所定义的总线管理方式,而是采用了集中式的管理方

式,减少了实时通信的时延。

? FF现场总线设备在数据链路层可分为两种:BASIC DEVICE (基本设备)和LINK MASTER DEVICE (链路主设备)。BASIC DEVICE 不能主动发起一次通信,只能接受查询; LINK MASTER DEVICE 则可以在得到令牌时发起一次通信。在每一个网段中都有一个特殊的LINKMASTER DEVICE,它能够调度本网络段各个设备的通信活动,称为LINK ACTIVITY SCHEDULER(链路活动调度器:LAS)。

4 简述FF用户层中的功能模块FB的作用与应用要求。(课件51-52)

(1)功能模块FB

? 功能模块FB将控制系统的各种功能的公共特征标准化,包括输入、输出、算法、事件、参数与功能块控制等内容,提供各种测控功能。

? 任何功能块与其他功能块的输入/输出参数的接

口定义标准化,功能块连接完全开发。

? 功能块连接实现了功能块之间的参数传递和功能集成;可包含多个功能块。? 可按周期,或按事件的发生重复作用。如由外部事件驱动功能块的执行,通过算法将输入参数转换为输出参数,实现应用系统的控制功能。

? 同一设备的功能块连接称为本地连接;不同设备的功能块连接需要功能块应用进程FBAP服务。(2)课件52

5 简要说明开发FF产品的技术步骤是什么?(课件52-53)

去年的5页

第六章 PROFIBUS总线

1 Profibus产品分为几个系列?分别简述其应用领域和特点。(课件54-55)去年的7页

2 简要说明PROFIBUS的主站与从站的主要作用。(课件57)

PROFIBUS的主站与从站

? 1类主站:有能力控制若干从站、可完成总线通信控制与管理的设备。PLC、PC 机等可作为1类主站

? 2类主站:有能力管理1类主站的组态数据和诊断数据的设备。具有1类主站所具有的通信能力。可完成站点的数据读写、系统组态、监视、故障诊断等。编程器、操作员工作站、操作员接口等都是2类主站

? 从站:通信上从属于1类主站管理,提供I/O数据的现场设备

3 简述PROFIBUS总线访问控制的主要内容。(课件56)

(1)PROFIBUS总线访问协议

? 三种PROFIBUS(DP、FMS、PA)均使用一致的总线存取协议,该协议是通过OSI-RM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来实现的,包括保证数据可靠性技术及传输协议和报文处理。

? 在PROFIBUS中,第二层也称之为现场总线数据链路层FDL(Fieldbus Data Link),其中介质存取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子层具体控制数据传输的程序,MAC必须确保在任何一个时刻只有一个站点发送数据。

? MAC能够监测传输介质与收发器好坏,检查站点地址出错否(如地址重复等),令牌错误(如多个令牌,令牌丢失等)。

(2)PROFIBUS总线访问协议的设计要满足MAC的基本要求

? 在复杂的自动化系统(主站)间的通信,必须保证在确切限定的时间间隔中,任何一个站点要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通信任务。

? 在复杂的程序控制器和简单的I/O设备(从站)间通信,应尽可能快速又简单地完成数据的实时传输。

? PROFIBUS总线存取协议在主站之间采用令牌传送方式(Token Passing),主站与从站之间采用主从方式(Master-Slave),循环查询(轮询)方法。

(3)PROFIBUS总线访问协议要求

? 令牌传递程序保证每个主站在一个确切规定的时间(Hold Time)内得到总线存取权(令牌),令牌传递仅在各主站之间进行。

? 主站得到总线存取令牌时可与从站通信。每个主站均可向从站发送或读取信息。可以有三种系统结构(配置):纯主-从系统;纯主-主系统;混合系统。? 在总线系统初建时,主站介质存取控制MAC的任务是制定总线上的站点分配并建立逻辑环。在总线运行期间,断电或损坏的主站必须从环中排除,新上电

的主站必须加入逻辑环。

? FDL(第二层)的重要任务还有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其数据结构格式可保证数据的高度完整性。

? FDL 按照非连接的模式操作,除提供点对点逻辑数据传输外,还提供多点通信(包括广播及有选择广播)功能。

?主站构成令牌逻辑环:令牌逻辑是所有主站的组织链,按照主站的地址构成令牌逻辑环,令牌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地址的升序在各主站之间依次传递。各主站获得令牌并保持令牌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该令牌配置的循环

时间。

? 混合总线访问协议:主站间的令牌逻辑环;主从站间的主从协议。

? 主站:主动站在一个限定时间内( Token Hold Time)对总线有控制权(PLC/PC)。

? 从站:从站只是响应一个主站的请求,它们对总线没有控制权(I/O)。(4)PROFIBUS总线访问协议中令牌调度原理

在多主网络中,令牌调度必须确保:

每个主站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它的通信任务

目标令牌循环时间(TTR)

站点的令牌持有时间(TTH):接收令牌后可用于完成通信任务的时间(TTH) 令牌实际循环时间TRR

4 PROFIBUS-DP的基本功能主要有哪些?(课件57)

(1)见去年的8页(2)PROFIBUS-DP的基本功能说明:

? DP主站和DP从站间的循环用户数据传送。

? 各DP从站的动态激活和撤消。

? DP从站组态的检查。

? 强大的诊断功能,三级诊断信息。

? 输入或输出的同步。

? 通过总线给DP从站赋予地址。

? 通过总线对DP主站(DPM1)进行配置。

? 每DP从站的输入和输出数据最大为246字节。

第七章工业以太网

1 工业以太网与通用以太网技术的主要区别有哪些(工业以太网的特色技术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课件63)

工业以太网的技术要求

? 环境适应性技术:各种抗干扰、高低温等

? 通信确定性技术:实时性、时间确定性

? 实时以太网技术:HSE等

? 网络供电技术:总线供电

? 本质安全技术:48V直流供电解决方案

? 应用层的控制应用协议:以前Internet、以

太网网络不涉及的应用要求。

? 其他技术要求:低功耗等

2 为什么高速以太网HSE的柔性功能块是其应用能力的扩展?(课件67)

3 简述PROFInet的通信机制。(课件67-68)

PROFInet的通信机制

(1)? 每个设备都被看作一个具有组件对象模型COM(Component Object Module)接口的自动化设备,同类设备都具有相同的COM接口

(2)? 系统通过调用COM接口来调用设备功能

(3)? 每一个智能设备都有一个标准组件,智能设备的功能则通过对组件进行特定的编程完成。

(4)? 同类设备具有相同的内置组件,对外提供相同的COM接口,为不同厂家的设备之间提供互换性和互操作性

(5)? COM对象间通过DCOM连接协议进行互连和通信

(6)? 传统PROFIBUS设备通过代理设备与PROFInet上面的COM对象之间进行通信(7)? PROFInet采用标准以太网作为连接介质,同时提供了挂接传统PROFIBUS 系统和新型智能现场设备的功能

(8)? 现有PROFIBUS网段可以通过一个代理设备(proxy)连接到PROFInet网络当中

(9)? 整套PROFIBUS设备和协议能够原封不动的在PROFInet中使用。PROFInet采用标准TCP/UDP/IP协议,加上应用层的远程过程调用RPC/DCOM来完成节点之间的通信和网络寻址。

4 简述实时以太网介质访问控制协议RT-CSMA/CD的工作原理。(课件65)

实时以太网介质访问控制协议(RT-CSMA/CD)

? 网络节点分为实时节点与非实时节点两类

? 系统中的非实时节点遵循标准的CSMA/CD协议,而实时节点遵循RT-CSMA/CD协议

? 网络上相距最远的2个节点的信号传播时延的2倍为最小竞争时隙。

? 某个节点当有数据要发送时,首先侦听信道,如果在一个最小竞争时隙内没有检测到冲突,则该节点获得信道的访问控制权,开始传输RT-CSMA/CD

? 实时节点在发送后如果检测到冲突, 则发送长度不小于最小竞争时隙的竞争信号;非实时节点检测到冲突后都停止发送,退出竞争;

? 实时节点按照优先级的大小决定是坚持发送竞争信号还是将信道让给更高优先级的节点。

? 某个节点发送完一个竞争信号后,如果检测到信道上的冲突已消失,说明其它的节点都已经退出竞争,该节点就取得信道的访问控制权,停止发送竞争信号,重传被破坏的数据帧。

? RT-CSMA/CD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网络的实时性,优先权高的实时节点可保证其实时性要求。

第八章 LON总线

1 简要说明LON总线的主要技术内容。(课件34-35)

去年的6页

2 简述网络变量和显示报文应用的主要特点和不同点?(31-32)

(1)LonTalk协议的报文服务

? LonTalk协议提供四种类型的报文服务:应答方式或端对端的应答服务,请求/响应方式,非应答重发方式,非应答方式。

? 应答方式或端对端的应答服务:当一个节点发送报文到另一个节点或分组时,每个接收到报文的节点都分别向发送方应答。如果发送方在应答时间内没有收到全部应答,则重新发送该报文。重发次数和应答时间都是可选的,报文应答服务由网络处理器完成,不必由应用程序来干预,报文ID号确保节点不会收到重复的报文。

? 请求/响应方式:报文响应服务可以包含数据,由应用处理器完成,适合远程过程调用和客户/服务器的应用。

? 非应答重发方式:不需每个接收到报文的节点向发送方应答或响应,而是重复多次发送同一报文,使报文尽量可靠地被接收方收到。这种方式适于节点较多的分组的广播发送,从而避免因节点响应或应答而使网络过载。

? 非应答方式:每次只发一次。这种方式适合对可靠性要求不高,但报文长度较长、需要传输速度较高的报文。

? LonTalk支持报文认证(身份认证)。? 收发双方在网络安装时约定一个6字节的认证字,接收方在接收时判断报文是否经过发送方认证,只有经过发送

方认证的报文才接收。? 可以用于需要数据保密性要求的场合。

显示报文:一种结构变量,可以提供更灵活但较复杂的通信方式。显示报文的数据格式往往根据具体应用设定,不如NV容易实现互操作,必须慎重使用(不提倡使用)。

(2)网络变量(NV):NV可以与一个或多个节点的NV互连,节点的数据可以通过NV进行共享。一个输入的NV可以与其它节点多个输出NV互连,一个输出的NV 可以与其它节点多个输入NV互连。NV的传送是通过LonTalk协议实现的, NV的互连是通过由网络管理工具完成的。

网络变量(NV)分为输入和输出NV两种。输入与输入和输出与输出NV不能够互连,只有输入与输出NV才能够互连,NV的传送是通过LonTalk协议实现的。NV大大简化了开发和安装分布系统的设计过程, NV的互连是通过由网络管理工具完成的(LonMaker网络管理工具或LNS)。

? 节点的数据可以通过网络变量进行共享–一个节点的输出网络变量更新,所有与之相连的其它节点的输入网络变量也相应的更新

? 网络变量的传送通过LonTalk协议完成,应用程序开发者不必关心网络变量传送的目标地址、打包拆包、报文缓冲区、请求/响应/重发等。

? 网络变量的捆绑是由网络管理工具完成。

3 为什么LonTalk协议能够支持大网络系统结构?(30-31)

(1)LonTalk协议对大网络的支持

? LonTalk协议使用域(Domain)、子网(Subnet)和节点(Node)的3个层次结构。

? 第一层结构是域。域的结构可以保证在不同的域中通信彼此独立,彼此互不干扰。

? 第二层结构是子网。每个域最多有255个子网,一个子网可以是一个或多个通道的逻辑分组。

? 第三层结构是节点。每个子网最多有127个节点,一个域最多有32385个节点。? 节点也可以被分组,一个分组可以在一个域中跨越几个子网或通道。一个域中最多有256个分组,每个分组对应答服务的最多64个节点,而无应答服务的节点个数不限。一个节点可以分属15个分组去接收数据,分组结构使一个报文能够同时被多个节点接收。通道不影响网络的地址结构,域、子网和分组都可以跨越多个通道。

(2)? 第一层结构域:如不同的应用节点共同存在同一通信介质中(如无线电),不同域的区分可以保证它们的应用完全独立,不会彼此干扰。

? 第二层结构子网:有一种子网层的智能路由器产品可以实现子网间的数据交换。

? 第三层结构节点:每个子网最多有127个节点,所以一个域最多有255×

127=32385个节点。任一节点可以分属一个或两个域,容许一个节点作为两个域之间的网关,也容许一个传感器节点将采集到的数据分别发向两个不同的域。? 每个神经元芯片有一个独一无二的48位ID地址。这个地址由厂商规定,一般只

在网络安装和配置时使用,可以作为产品的序列号。

(3)? 不同通道可以通过中继器、桥接器联接。

? 不同子网(节点的集合)可以通过路由器联接。

? 不同域可以通过网关联接。P303

4 简要说明构成LON总线网络节点的2种方法?(34)图在背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试题及答案电子教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在计算机网络中,协议就是为实现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________________。协议的三要 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根据IEEE802模型的标准将数据链路层划分为_________子层和__________子层。 3.五类UTP又称为数据级电缆,它的带宽为________MHz,能够运行________MBPS以太网, 此类UTP的阻抗为____________欧姆。 4.同轴电缆按阻抗可分为50欧姆和75欧姆两种,50欧姆同轴电缆主要用于传输__________信号,此类同轴电缆叫做_________同轴电缆。而75欧姆同轴电缆主要用于传输____________,此类同轴 电缆又称为宽带同轴电缆。 5.计算机网络体系可划分为资源子网和____________子网。 6.决定局域网特征的主要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RS-232C/>的DB-9针接口中,_____号针定义为发送数据,____号针定义为接收数据,而____ 号针定义为信号地线。 8.我国的顶级的域名是______________。 二. 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 用同轴电缆构成局域网时,使用终端电阻的作用是: (A)防止信号流失 (B)吸收信号防止信号返射造成干扰 (C)使同轴电缆的内芯与外屏蔽线相连构成回路。 (D)没有任何作用,可有可无。 2. 10Base-T以太网中,以下说法不对的是: (A) 10指的是传输速率为10MBPS (B) Base指的是基带传输 (C) T指的是以太网 (D) 10Base-T 是以太网的一种配置 3. 下列说法中不对的是: (A)可以同时双向传输信号的通信方式称为全双工通信方式。 (B)在数字通信信道上,直接传送基带信号的方法称为频带传输。 (C)TCP/IP参考模型共分为四层,最底层为网络接口层,最高层是应用层。

网络技术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网络技术期末考试题 一选择题(2分/题)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A.计算机与计算机互连 B.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互连 C.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网络互连 D.一组通信协议国内计算机与国外计算机互连 (2)计算机网络的三个组成部分() A.若干数据库,一个通信子网,一组通信协议 B.若干主机,一个通信子网,大量终端 C.若干主机,电话网,一组通信协议 D.若干主机,一个通信子网,一组通信协议 (3)客户机/服务器机制的英文名称() A.Client/Server B.guest/server C.guest/Administrator D.Slave/Master (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可以是() A.Internet Intranet Extraner B.广播式网络移动式网络点对点网络 C.X.25 DDN ISDN https://www.360docs.net/doc/d75271246.html,N MAN WAN (5)下列不属于局域网操作系统的是() A.Windows NT server https://www.360docs.net/doc/d75271246.html,ware C.UNIX D.Windows98 (6)()是指单位时间内信道传输的信息量 A.传输速率B误码率 C.频带利用率D信道容量 (7)在ATM交换技术中,数据已信元为单位进行传输,每个信元的大小为() A.18字节B53字节 C.一千到数千比特 D.53比特 (8)()适用于短报文和具有灵活性的报文 A,信元交换B数据报分组交换 C.报文交换D电路交换 (9)HTTP是一种() A.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B.超文本传输协议 C.域名D 文本传输协议 (10)在计算机通讯中,数据交换形式包含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前者比后者() A 实时性好,线路利用率高 B 实时性差,线路利用率高 C 实时性好,线路利用率低 D 实时性差,线路利用率低 (11)在同一个信道的同一时刻,能够进行双向数据传送的通信方式是() A 单工 B 半双工 C 全双工 D 自动 (12)在信道上传输的信号有()之分 A 基带信号和窄带信号 B 宽带信号和窄带信号 C 基带信号和宽带信号 C 频带信号和窄带信号 (13)分组交换以报文分组为单位进行传输交换,分组的最大长度一般为()比特 A 1 B 10 C 100 D 1000 (14)将一条物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时间片轮换地给多个信号使用,每一个时间片有复用的一个信号占用,这样可以再一条物理信道上传输多个数字信号,这就是() A频分多路复用B时分多路复用 C空分多路复用D频分和空分混合多路复用 (15)具有结构简单灵活,成本低,扩充性强,性能好以及可靠性高等特点,目前局域网广泛采用的网络结构是()

计算机网络技术试题(附答案)中等职业学校课件

计算机网络技术试题(附答案)中等职业学校 一、填空 1、计算机网络按照规模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2、交换式局域网的核心是交换机,当交换机的端口为100Mbps时,如果该端口是全双工的,那么其带宽是200MBPS 。 3、广域网一般由局域网和城域网组成。 4、网络互联的类型一般可以分成4种,分别是:局域网与局域网互联、局域网与城域网互联、局域网和广域网与局域网互联和局域网和广域网与广域网互联。 5、路由器的路由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类。 6、文件传输使用的FTP 协议,远程登陆使用TELNET 协议。 7、对于子网IP地址不足的问题,我们通常采用修改子网掩码方法来解决,而对于一些不能分配给DHCP客户机的IP地址,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排除地址来解决。 8、广域网的基本结构可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部分。 9、差错控制编码通常可分为检错码和纠错码两种。 10、计算机网络中,出现差错的主要原因是噪声,噪声可分为随机噪声和热噪声两类。 11、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局域网可分为共享介质局域网和交换式局域网两类。 12、决定局域网性能的主要技术要素是网络拓扑、传输介质和访问控制三方面。 13、调制解调器中把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过程称为调制。 14、IP地址能够唯一地确定Internet上每台计算机的系统位置。 15、用命令可以测试TCP/IP的配置信息。(iconfig) 第二题选择题 1、关于OSI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C ) A.OSI是ISO制定的B.物理层负责 C.网络层负责数据打包后再传送D.在最下面的两层为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2、下列关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高速网络技术是信息高速公路的核心技术之一B.信息高速公路是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 C.因特网是信息高速公路D.我国的公用分组网不是信息高速公路 3、网卡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A ) A.网络互联B.将计算机连接到通信介质上C.实现数据传输D.进行电信号区配 4、广域网的分组交换网采用的协议是( C ) A.ATM B.TCP/IP C.X.25 D.CSMA/CD 5、以太网的拓扑结构有( D ) A.分布式B.环型C.树型D.总线型

网络安全实用技术答案 2

. 选择题部分:第一章: (1)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网络环境中数据的、完整性、网络服务可用性和可审查性受到保护。A.保密性 (2)网络安全的实质和关键是保护网络的安全。C.信息 (3)实际上,网络的安全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二是网络的信息安全。D.网 络的系统安全 (4)在短时间内向网络中的某台服务器发送大量无效连接请求,导致合法用户暂时无法访问服务器的攻击行为是破坏了。C.可用性 (5)如果访问者有意避开系统的访问控制机制,则该访问者对网络设备及资源进行非正常使用属于。B.非授权访问 (6)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通信技术、应用数学、密码技术和信息论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是的重要组成部分。A.信息安全学科 (7)实体安全包括。B.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和媒体安全 (8)在网络安全中,常用的关键技术可以归纳为三大类。D.预防保护、检测跟踪、响 应恢复 第二章: (1)加密安全机制提供了数据的______.D.保密性和完整性 (2)SSI.协议是______之间实现加密传输协议。A.传输层和应用层 (3)实际应用时一般利用_____加密技术进行密钥的协商和交换.利用_____加密技术进行用户数据的加密。B.非对称对称 (4)能在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提供的网络安全服务是。 B.数据 保密性服务 (5)传输层由于可以提供真正的端到端链接,因此最适宜提供安全服务。D.数据保密性及以上各项 (6)VPN的实现技术包括。D.身份认证及以上技术 第三章: (1)网络安全保障包括信息安全策略和。D.上述三点 (2)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框架的外围是。D.上述三点 (3)名字服务、事务服务、时间服务和安全性服务是提供的服务。C.CORBA网络安全管理技术 (4)一种全局的、全员参与的、事先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纠正、动态的运作管理模式是基于风险管理理念和。A.持续改进模式的信息安全运作模式 (5)我国网络安全立法体系框架分为。B.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档 (6)网络安全管理规范是为保障实现信息安全政策的各项目标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和规程,具有。C.强制效力 第四章: (1)在黑客攻击技术中,是黑客发现获得主机信息的一种最佳途径。A.端口扫描 (2)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监听工具不能够分析的协议是。D.IPX和DECNet (3)改变路由信息,修改Windows NT注册表等行为属于拒绝服务攻击的方式。C.服务利用型'.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试题与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1)我国在1991年建成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专线,与斯坦福大学连接成功,实现者是中国科学院的( )。 A)数学所 B)物理所 C)高能所 D)情报所 答案:B) 解析:1991年6月我国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专线建成,它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到美国斯坦大学的直线加速器中心。 (2)关于计算机网络的讨论中,下列哪个观点是正确的? ( ) A)组建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实现局域网的互联 B)联入网络的所有计算机都必须使用同样的操作系统 C)网络必须采用一个具有全局资源调度能力的分布操作系统 D)互联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系统 答案:D) 解析:目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特征有: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互联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联网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必须遵循共同的网络协议,并不要求连入网络的计算机使用相同的操作系统。 (3)广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它的通信子网主要使用( )。 A)报文交换技术 B)分组交换技术 C)文件交换技术 D)电路交换技术 答案:B) 解析:广域网的通信子网主要使用分组交换技术,将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局域网或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4)关于城域网建设方案特点的描述中,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 ①主干传输介质采用光纤 ②交换结点采用基于IP交换的高速路由交换机或ATM交换机 ③采用ISO/OSI七层结构模型 ④采用核心交换层,业务汇聚层与接入层3层模式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城域网建设方案的共同点。目前各 种城域网的建设方案有几个共同点,那就是:传输介质用光纤,交换 结点采用基于IP交换的高速路由交换机或者ATM交换机,在体系结构上 采用核心交换层、业务汇聚层与接入层的3层模式,以适应各种业务需 求、不同协议与不同类型用户的接入需要。 (5)广域网一般采用网状拓扑构型,该构型的系统可靠性高,但是 结构复杂。为了实现正确的传输必须采用( )。 I.光纤传输技术 Ⅱ.路由选择算法 Ⅲ.无线通信技术 Ⅳ.流量控制方法 A)I和Ⅱ B)I和Ⅲ C)Ⅱ和Ⅳ D)Ⅲ和Ⅳ 答案:C) 解析:网状拓扑结点之间的连接是任意的,可靠性 高,结构复杂,广域网基本上都采用这种构型。网状拓扑的优点是系 统可靠性高,但是结构复杂,必须采用路由选择算法与流量控制方法 来实现正确的传输。目前实际存在和使用的广域网基本上都是采用网 状拓扑构型。 (6)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有Kbps、Mbps、Gbps,lGbps等于( )。 A)1×103Mbps B)1×103Kbps C) l×106Mbps D) 1×109Kbps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简单的单位换算。所谓数据传输速

计算机网络技术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按网络覆盖的地域范围来划分,可将计算机网络分成_局域网_、城域网__、_广域网额与个人区域网。依据不同使用者来划分又可以分为公用网与专用网。 2、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建立连接、通信与释放连接。 3、常用的有线传输介质包括_双绞线__、_同轴电缆_和___光纤__等。 4、在数据传输中,为了保证数据被准确接收,必须采取一些统一收发动作的措施,这就是所谓_同步__技术。 5、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一是客户服务器方式(C/S 方式),二是对等方式(P2P 方式)。 6、IEEE802局域网协议与OSI参考模型比较,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应OSI的链路层,IEEE802标准将其分为____ MAC________控制子层和_____ LLC______控制子层。 7、在数据报服务中,网络节点要为每个_____数据报_____选择路由。 8、计算机网络技术是____计算机系统______ 和___通信技术_____ 技术的结合。 9、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是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其中,___频分复用_______比较适合于传输模拟信号,_时分复用_________比较适合于传输数字信号。 10、模拟信号之所以能够转变成数字信号来进行传输,是基于一个基本的定理,这个定理就是____采样______定理。 11、常见的数据交换技术包括电路交换、_报文交换、和__报文分组交换____等。 12、所谓网络主要指“三网”,即电信网、有线电视网与计算机网络。 13、试列举四种主要的网络互连设备名称:___集线器___ 、___交换机__ 、___路由器____和 ______网关______。 14、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有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与利用率。 15、写出三个顶级域名:____ cn ___、___ org ____和 ___ com _____。 16、常见的网络拓扑包括__星形___、___总线形__和___环形___等。 17、常见的广域网连接技术包括___帧中继__、____ ISDN ____和__ ATM ___等。 18、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的最重要功能有两个一是连通性,二是共享。 19、网络是由若干个节点与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组成。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专)人才培养方案(汉)

《计算机网络技术(中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汉) 一、专业名称 计算机网络技术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与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计算机办公应用、硬件维护、网络应用和软件应用的初、中级应用型专业人员。 五、职业范围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是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法制观念; 2、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科学素养。 3、掌握阅读、理解外文软件文档所必备的外语知识。

4、掌握数据通信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 5、具有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原则及方法等基本知识,事件驱动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网络应用编程的知识。 6、有网络硬件和软件设置、安装和维护的知识。 7、具有网络多媒体应用背景下,使用各种常用工具软件的基本知识。 8、具有通信网络接入技术的基本知识。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专业(技能)方向1:网络技术及应用、管理 1、具有网络技术专业必需的计算机软硬件配置、网络布线、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等基础知识; 2、具备网页设计的知识与技能; 3、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能够进行网络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的安装与维护; 4、具有搭建和配置小型局域网的能力; 5、具有网络监控和维护基础知识,能够使用网络管理工具进行网络监控和维护; 6、能够进行网站的建立、发布、维护与管理; 7、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具有网络安全意识,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技能。 专业(技能)方向2:办公自动化及设备维护 1、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录入与排版技能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2、具有熟练进行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的安装与使用的能力; 3、掌握程序设计基本方法,能编制简单程序; 4、熟悉计算机硬件的组装与维护,具有一定的营销能力; 5、熟悉计算机网络与产品,能进行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与维护; 6、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 专业(技能)方向3:网页制作及网站维护 1、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录入与排版技能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2、掌握设计网页工具软件; 3、掌握多媒体素材处理软件; 4、熟悉网站架构; 5、具备网页设计的知识与技能; 七、主要衔接专业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 八、课程结构 九、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专业技术人员网络安全知识提升测试答案

第1章节测验已完成 1【单选题】下列哪些属于个人隐私泄露的原因 A、现有体系存在漏洞 B、正常上网 C、浏览正规 我的答案:A 2【单选题】如何加强个人隐私 A、随意打开陌生 B、通过技术、法律等 C、下载安装未认证的软件 我的答案:B 3【单选题】如何做到个人隐私和安全的平衡 A、限制人生自由 B、不允许上网 C、有目的有条件的收集信息 我的答案:C 4【单选题】个人如何取舍隐私信息 A、无需关注 B、从不上网 C、在利益和保护之间寻求平衡点 我的答案:C 第2章计算机网络已完成 1【单选题】NAP是什么? A、网络点 B、网络访问点 C、局域网 D、信息点 我的答案:B 2【单选题】计算机网络的两级子网指资源子网和______。 A、通信子网 B、服务子网 C、数据子网 D、连接子网 我的答案:A 3【单选题】OSI参考模型分为几层? A、9 B、6 C、8 D、7 我的答案:D 4【单选题】网络协议是双方通讯是遵循的规则和___?

B、契约 C、合同 D、规矩 我的答案:A 5【单选题】SNMP规定的操作有几种? A、6 B、9 C、5 D、7 我的答案:C 6【单选题】网络安全主要采用什么技术? A、技术 B、防御技术 C、加密技术 D、备份技术 我的答案:C 7【单选题】从攻击类型上看,下边属于主动攻击的方式是______。 A、流量分析 B、窃听 C、截取数据 D、更改报文流 我的答案:D 8【单选题】网络安全中的AAA包括认证、记账和()? A、委托 B、授权 C、代理、 D、许可 我的答案:B 9【单选题】在加密时,有规律的把一个明文字符用另一个字符替换。这种密码叫? A、移位密码 B、替代密码 C、分组密码 D、序列密码 我的答案:B 10【单选题】下列哪项属于公钥密码体制? A、数字签名 B、DES C、Triple DES D、FEAL N 我的答案:A 11【单选题】 以下哪项为报文摘要的英文缩写? A、MZ

计算机网络技术模拟试题1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模拟试题1及答案 一. 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 局域网可采用多种通信介质,如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等。 2. 世界最早投入运行的计算机网络是_______ 。 3. 计算机网络系统由通信子网和组成 4. 在TCP/IP协议簇中,运输层的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数据流服务。 5. Internet采用的工作模式为。 6. 串行数据通信的方向性结构有三种,即单工. 和。 7. 一个WEB站点由,和参数组成。实现多个WEB站点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和。 8. TCP/IP模型由低到高分别为. . . 层次。 9. 大多数网络层防火墙的功能可以设置在内部网络与Internet相连的上。 二.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 1. 以下的网络分类方法中,哪一组分类方法有误()。 A. 局域网/广域网 B. 对等网/城域网 C. 环型网/星型网 D. 有线网/无线网 2. 将一条物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时间片轮换地给多个信号使用,每一时间片由复用的一个信号占用,这可以在一条物理信道上传输多个数字信号,这就是()。 A.频分多路复用 B.时分多路复用 C.空分多路复用 D.频分与时分混合多路复用 3. Internet的网络层含有四个重要的协议,分别为()。 A. IP,ICMP,ARP,UDP B. TCP,ICMP,UDP,ARP C. IP,ICMP,ARP,RARP D. UDP,IP,ICMP,RARP 4. 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A. PAN B. LAN C. MAN D. W AN 5. 在OSI中,完成整个网络系统内连接工作,为上一层提供整个网络范围内两个终端用户用户之间数据传输通路工作的是()。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运输层 6. ATM采用的线路复用方式为()。 A. 频分多路复用 B. 同步时分多路复用 C. 异步时分多路复用 D. 独占信道 7. 把网络202.112.78.0划分为多个子网(子网掩码是255.255.255.192),则子网中可用的主机地直总数是()。 A. 254 B. 252 C. 128 D. 124 8. UTP与计算机连接,最常用的连接器为()。 A. RJ-45 B. AUI C. BNC-T D. NNI 9. 在中继系统中,中继器处于()。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高层 10. 数据链路层可以通过()标识不同的主机。 A.物理地址 B.端口号 C.IP地址 D.逻辑地址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期末试卷

XX 职教集团(B 卷)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试卷(命题人:XXX ) 本试卷分第I 卷(客观题)和第II 卷(主观题)两部分。两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I 卷(共6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120.0.0.2属于( )类网络地址。 A 、A B 、B C 、C D 、D 2.( )是综合布线工程中最常用的传输介质。 A 、双绞线 B 、同轴电缆 C 、光纤 D 、银质电缆3.常见的普通非屏蔽双绞线一般是( )的结构。 A 、1对2根 B 、2对4根 C 、3对6根 D 、4对8根4.RJ-45接口类型的网卡应用于以( )为传输介质的以太网中。 A 、双绞线 B 、细同轴电缆 C 、粗同轴电缆 D 、光纤5.DOS 、OS/2、UNIX 、XENIX 、LINUX 、Windows 、Netware 等是微机上常见的( )。 A 、交换机 B 、路由器 C 、操作系统 D 、网关6.WWW 采用的通信协议是( )传输协议。 A 、文件 B 、文本 C 、超文本 D 、超文件7.IIS 是一种( )服务组件。 A 、WEB B 、DOS C 、OFFICE D 、LINUX 8.可以通过“开始”→“程序”→“( )”→“Internet 服务管理器”来打开IIS 管理器。 A 、服务器配置 B 、管理工具 C 、附件 D 、系统工具 9.( )命令用于显示与IP 、TCP 、UDP 和ICMP 协议相关的统计数据,一般用于检验本机各端口的网络连接情况。 A 、Pathping B 、Netstat C 、Tracert D 、Arp 10.如果一封邮件需要同时传给几个人,每个地址之间可以用( )隔开。 A 、逗号 B 、句号 C 、冒号 D 、顿号 11.SMTP 服务器主要是用于( )方面。 A 、网页浏览 B 、文件传输 C 、新闻服务 D 、邮件发送 12.通过“控制面板”中的( )进行安装网卡驱动程序。 A 、网络和Internet 连接 B 、添加/删除硬件 C 、性能和维护 D 、安全中心 13.用IE 浏览器浏览网页,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时,通常可以省略的是____。 A 、http:// B 、ftp:// C 、mailto:// D 、news:// 14.下面是Web 网页的保存格式类型,可以以纯文本格式保存网页信息的是____。班级考 号姓 名

网络安全实用技术答案解析

选择题 部分: 第一章: (1)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网络环境中数据的、完整性、网络服务可用性和可审查性受到保护。A.保密性 (2)网络安全的实质和关键是保护网络的安全。C.信息 (3)实际上,网络的安全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二是网络的信息安全。D.网络的系统安全 (4)在短时间内向网络中的某台服务器发送大量无效连接请求,导致合法用户暂时无法访问服务器的攻击行为是破坏了。C.可用性 (5)如果访问者有意避开系统的访问控制机制,则该访问者对网络设备及资源进行非正常使用属于。B.非授权访问 (6)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通信技术、应用数学、密码技术和信息论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是的重要组成部分。A.信息安全学科 (7)实体安全包括。B.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和媒体安全 (8)在网络安全中,常用的关键技术可以归纳为三大类。D.预防保护、检测跟踪、响应恢复 第二章: (1)加密安全机制提供了数据的______.D.保密性和完整性 (2)SSI.协议是______之间实现加密传输协议。A.传输层和应用层 (3)实际应用时一般利用_____加密技术进行密钥的协商和交换.利用_____加密技术进行用户数据的加密。B.非对称对称 (4)能在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提供的网络安全服务是。 B.数据保密性服务 (5)传输层由于可以提供真正的端到端链接,因此最适宜提供安全服务。D.数据保密性及以上各项 (6)VPN的实现技术包括。D.身份认证及以上技术 第三章: (1)网络安全保障包括信息安全策略和。D.上述三点 (2)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框架的外围是。D.上述三点 (3)名字服务、事务服务、时间服务和安全性服务是提供的服务。C.CORBA网络安全管理技术 (4)一种全局的、全员参与的、事先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纠正、动态的运作管理模式是基于风险管理理念和。A.持续改进模式的信息安全运作模式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试题及答案 一、是非题 1.分布式处理是计算机网络的特点之一。 A.对 B.错 2.组建一局域网时,网卡是必不可少的网络通讯硬件。 A.对 B.错 3.在IE浏览器中,系统会把我们浏览过的网页保存在缓存的特定文件夹中。 A.对 B.错 4.WWW中的超文本文件是用超文本标识语言写的。 A.对 B.错 5.广域网是一种广播网。 A.对 B.错 6.分组交换网也叫网。 A.对 B.错 7.Yahoo是典型的目录搜索引擎。 A、对 B、错 8.Google就是典型的目录搜索引擎。 A、对 B、错 9.搜索引擎是一个应用程序。 A、对 B、错 10.网络信息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A、对 B、错 11.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的区别在于加密结果的对称性。 A、对 B、错 12.数字签名是对称加密技术的一种应用。 A、对 B、错 13.计算机协议实际是一种网络操作系统,它可以确保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 A、对 B、错 14.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将网络体系结构分成七层。 A、对 B、错 15.Internet是计算机网络的网络。 A、对 B、错 二、单选题 1.按网络的范围和计算机之间的距离划分的是______。 A.Windows NT B.WAN和LAN C.星型网络和环型网络 D.公用网和专用网 2.网络的物理拓扑结构可分为______。 A.星型、环型、树型和路径型 B.星型、环型、路径型和总线型 C.星型、环型、局域型和广域型 D.星型、环型、树型和总线型 3.在基于个人计算机的局域网中,网络的核心是______。

计算机网络技术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将正确答案编号 A、 B、C、D、写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括号内) 1.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有: _______、数据传输和进行分布处理。 A、资源共享 B、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 C、共享数据库 D、使用服务器上的硬盘 2.若一个信道上传输的信号码元仅可取四种离散值,则该信道的数据传输率S(比特率)与信号传输率B(波特率)的关系是_____。 A、 S=B B、 S=2B C、 S=B/2 D、 S=1/B 3.局域网是在小范围内组成的计算机网络,其范围一般是______。 A、在五十公里以内 B、在一百公里以内 C、在二十公里以内 D、在十公里以内 4.OSI/RM参考模型的七层协议中低三层是______。 A、会话层、总线层、网络层 B、表示层、传输层、物理层 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D、逻辑层、发送层、接收层 5.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是指_____。 A、计算机网络的分层结构和协议的集合

B、计算机网络的连接形式 C、计算机网络的协议集合 D、由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的网络系统 6.局域网的硬件组成包括网络服务器、___、网络适配器、网络传输介质和网络连接部件。 A、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B、网络工作站 C、配套的插头和插座 D、代码转换设备 7.按照对介质存取方法,局域网可以分为以太网、______和令牌总线网。 A、星型网 B、树型网 C、令牌网 D、环型网 8.为实现计算机网络的一个网段的通信电缆长度的延伸,应选择_____。 A、网桥 B、中继器 C、网关 D、路由器 9.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_____。 A、计算机网络的物理连接形式 B、计算机网络的协议集合 C、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D、计算机网络的物理组成 10.TCP/IP协议的IP层是指_____。 A、应用层 B、传输层 C、网络层 D、网络接口层 11.下列_____信号发送不需编码。

电大2016网络安全技术网考答案

一. 单选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A.保密性 B.完整性 C.可用性 D.真实性 A.密码 B.密文 C.子密钥 D.密钥 A.银行发行 B.政府机构发行 C.企业团体或行业协会发行 D.认证授权机构发行

A.与密码设备无关,与密码算法无关 B.与密码设备有关,与密码算法无关 C.与密码设备无关,与密码算法有关 D.与密码设备有关,与密码算法有关 A.数据加密 B.访问控制 C.接入控制 D.身份识别 6. 来自网路的安全威胁是实际存在的,构建网络安全系统时,由于要进行认证、加密、监听、分析、纪录等工作,增加 A.电子商务 B.网络安全 C.网络效率 D.网络环境 A.一个用户对同一消息做两次签名

B.两个用户分别对同一消息签名 C.对两个有联系的消息分别签名 D.对两个有联系的消息同时签名 A.版本信息 B.有效使用期限 C.签名算法 D.版权信息 A.它是一个安全的接入控制协议 B.它是一个安全的密钥分配协议 C.中间人看不到任何交换的信息 D.它是由第三方来保证安全的 A.信息加密和解密 B.信息隐匿

C.数字签名和身份认证技术 D.数字水印 A.脚本攻击 B.黑客入侵 C.黑客软件 D.非防范技术 12. DOS和DDOS 攻击在众多网络攻击技术中是一种简单有效并且具有很大危害性的攻击方法,两者的区别是 A.DOS攻击是拒绝服务攻击,DDOS攻击是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B.DDOS攻击又被称为洪水式攻击 C.DOS攻击不能通过给主机服务器打补丁或安装防火墙软件就可以很好地防范 D.DDOS攻击安全防护系统不存在多重整合、自由组合和智能防御的特点 13. 根据防火墙所采用的技术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包过滤型、网路地址转换、代理型和()。(2 A.初级产品 B.安全网卡 C.监测型 D.代理服务器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试题与答案

-、单项选择题 (1)我国在1991年建成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专线,与斯坦福大学连接成功,实现者是中国科学院的()。 A)数学所B)物理所 C)高能所D)情报所 答案:B)解析:1991年6月我国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专线建成,它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到美国斯坦大学的直线加速器中心。 (2)关于计算机网络的讨论中,下列哪个观点是正确的() A)组建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实现局域网的互联 B)联入网络的所有计算机都必须使用同样的操作系统 C)网络必须采用一个具有全局资源调度能力的分布操作系统 D)互联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系统 答案:D)解析:目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特征有: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互联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联网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必须遵循共同的网络协议,并不要求连入网络的计算机使用相同的操作系统。 (3)广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它的通信子网主要使用()。 A)报文交换技术B)分组交换技术 C)文件交换技术D)电路交换技术 答案:B)解析:广域网的通信子网主要使用分组交换技术,将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局域网或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4)关于城域网建设方案特点的描述中,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①主干传输介质采用光纤 ②交换结点采用基于IP交换的高速路由交换机或ATM交换机 ③采用ISO/OSI七层结构模型 ④采用核心交换层,业务汇聚层与接入层3层模式

A)①②④B)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③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城域网建设方案的共同点。目前各种城域网的建设方案有几个共同点,那就是:传输介质用光纤,交换结点采用基于IP交换的高速路由交换机或者ATM交换机,在体系结构上采用核心交换层、业务汇聚层与接入层的3层模式,以适应各种业务需求、不同协议与不同类型用户的接入需要。 (5)广域网一般采用网状拓扑构型,该构型的系统可靠性高,但是结构复杂。为了实现正确的传输必须采用()。 I.光纤传输技术Ⅱ.路由选择算法Ⅲ.无线通信技术Ⅳ.流量控制方法 A)I和ⅡB)I和Ⅲ C)Ⅱ和ⅣD)Ⅲ和Ⅳ 答案:C)解析:网状拓扑结点之间的连接是任意的,可靠性高,结构复杂,广域网基本上都采用这种构型。网状拓扑的优点是系统可靠性高,但是结构复杂,必须采用路由选择算法与流量控制方法来实现正确的传输。目前实际存在和使用的广域网基本上都是采用网状拓扑构型。 (6)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有Kbps、Mbps、Gbps,lGbps等于()。 A)1×103Mbps B)1×103Kbps C)l×106Mbps D)1×109Kbps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简单的单位换算。所谓数据传输速率,在数值上等于每秒钟传输构成数据代码的二进制比特数,单位为比特/秒,记做b/s或bps。对于二进制数据,数据传输速率为s=l/T,常用位/秒千位/秒或兆位/秒作为单位。 lKbps=1 000bps,lMbps=1 000Kbps,lGbps=1 000Mbps。 (7)Internet 2可以连接到现在的Internet上,但其宗旨是组建一个为其成员组织服务的专用网络,初始运行速率可以达到()。 A)B) C)D)10Gbps 答案:D)解析:Internet 2是非赢利组织UCAID的一个项目,初始运行速率可达

网络技术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网络技术期末考试题一选择题( 2 分/ 题)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A.计算机与计算机互连 B.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互连 C?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网络互连D?—组通信协议国内计算机与国外计算机互连 (2)计算机网络的三个组成部分() A?若干数据库,一个通信子网,一组通信协议 B?若干主机,一个通信子网,大量终端 C.若干主机,电话网,一组通信协议 D?若干主机,一个通信子网,一组通信协议 (3)客户机/服务器机制的英文名称() A.Clie nt/Server B.guest/server C.guest/Admi nistrator D.SIave/Master (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可以是() A.I nternet Intran et Extran er B.广播式网络移动式网络点对点网络 C.X.25 DDN ISDN https://www.360docs.net/doc/d75271246.html,N MAN WAN (5)下列不属于局域网操作系统的是() A.Windows NT server https://www.360docs.net/doc/d75271246.html,ware C.UNIX D.Windows98 (6)()是指单位时间内信道传输的信息量 A.传输速率B误码率 C频带利用率D信道容量 (7)在ATM 交换技术中,数据已信元为单位进行传输,每个信元的大小为() A.18字节B53字节 C.一千到数千比特 D.53比特 (8)()适用于短报文和具有灵活性的报文 A,信元交换B数据报分组交换C报文交换D电路交换 (9)HTTP 是一种() A.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B.超文本传输协议C域名D文本传输协议 (10)在计算机通讯中,数据交换形式包含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前者比后者() A 实时性好,线路利用率高 B 实时性差,线路利用率高 C 实时性好,线路利用率低 D 实时性差,线路利用率低 (11 )在同一个信道的同一时刻,能够进行双向数据传送的通信方式是() A 单工 B 半双工 C 全双工 D 自动 (12 )在信道上传输的信号有()之分 A 基带信号和窄带信号 B 宽带信号和窄带信号 C 基带信号和宽带信号 C 频带信号和窄带信号 (13)分组交换以报文分组为单位进行传输交换,分组的最大长度一般为()比特 A 1 B 10 C 100 D 1000 (14)将一条物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时间片轮换地给多个信号使用,每一个时间片有复用的一个信号占用,这样可以再一条物理信道上传输多个数字信号,这就是() A 频分多路复用 B 时分多路复用 C空分多路复用D频分和空分混合多路复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专)人才培养方案(汉)

《计算机网络技术(中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汉) 一、专业名称 计算机网络技术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与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计算机办公应用、硬件维护、网络应用和软件应用的初、中级应用型专业人员。 五、职业范围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是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法制观念; 2、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科学素养。 3、掌握阅读、理解外文软件文档所必备的外语知识。 4、掌握数据通信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 5、具有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原则及方法等基本知识,事件驱动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网络应用编程的知识。

6、有网络硬件和软件设置、安装和维护的知识。 7、具有网络多媒体应用背景下,使用各种常用工具软件的基本知识。 8、具有通信网络接入技术的基本知识。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专业(技能)方向1:网络技术及应用、管理 1、具有网络技术专业必需的计算机软硬件配置、网络布线、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等基础知识; 2、具备网页设计的知识与技能; 3、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能够进行网络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的安装与维护; 4、具有搭建和配置小型局域网的能力; 5、具有网络监控和维护基础知识,能够使用网络管理工具进行网络监控和维护; 6、能够进行网站的建立、发布、维护与管理; 7、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具有网络安全意识,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技能。 专业(技能)方向2:办公自动化及设备维护 1、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录入与排版技能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2、具有熟练进行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的安装与使用的能力; 3、掌握程序设计基本方法,能编制简单程序; 4、熟悉计算机硬件的组装与维护,具有一定的营销能力; 5、熟悉计算机网络与产品,能进行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与维护; 6、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 专业(技能)方向3:网页制作及网站维护 1、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录入与排版技能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2、掌握设计网页工具软件; 3、掌握多媒体素材处理软件; 4、熟悉网站架构; 5、具备网页设计的知识与技能; 七、主要衔接专业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 八、课程结构

网络技术应用选择题(附答案)

网络技术应用选择题(附答案) [日期:2010-04-28]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1、下列IP地址书写正确的是(): A:192.16.9.268 B:192,168,222,1 C:166 163 268 8 D:192.16 8.2.22 2、当你在网上下载软件时,你享受的网络服务类型是() A 文件传输 B 远程登陆 C 信息浏览 D 即时短信 3、以下设置密码的方式中哪种更加安全() A 用自己的生日作为密码 B 全部用英文字母作为密码 C 用大小写字母、标点、数字以及控制符组成密码 D 用自己的姓名的汉语拼音作为密码 4、因特网最常用的通信协议是( ) A BBS B ISDN C TCP/IP D PPP 5、建立主题网站的顺序是() A 规划→设计→实现→发布管理 B 设计→规划→实现→发布管理 C 规划→实现→设计→发布管理 D 设计→实现→规划→发布管理 6、因特网起源于上个世纪的() A、互联网 B、广域网 C、阿帕网 D、公共网 7、网络病毒的共同特点有() ①可传播性②进化性③破坏性④可能发性⑤可执行性⑥可自然死亡性 A、①② B、③④⑥ C、①④⑤D①③④⑤ 8、学校计算机房中某台电脑的IP地址为“192.168.0.27”此地址为()地址 A、 A类 B、B类 C、C类 D、D类 9、因特网上提供的服务有很多,以下不是其中的服务的是() A、QQ聊天 B、在线电影 C、传真 D、IP电话 10、下列属于网页元素的是() ①表格②文字③图片④动画⑤音频⑥视频 A、①②⑥ B、②③④⑤ C、①④⑤ D、以上都是 11.世界上是最初的计算机网络是() A.CHINANET B.TELNET C.INTERNET D.ARPANET 12.按照网络覆盖范围分类,校园网属于()

全国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技术试题及答案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047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由一组用户群构成、不需要基站、没有固定路由器的移动通信网络是( C ) A.蜂窝通信网 B.无线局域网 C.Ad hoc网络 D.虚拟专用网 2.广域网WAN一般采用( D ) A.“广播”传输方式 B.“无线”传输方式 C.“光纤”传输方式 D.“存储-转发”传输方式 3.采用集中式通信控制策略的网络拓扑是( A ) A.星形拓扑 B.总线拓扑 C.环形拓扑 D.网形拓扑 4.涉及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的网络协议要素是( B ) A.语义 B.语法 C.定时 D.标准 5.下列关于OSI参考模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 ) A.OSI的体系结构定义了一个七层模型 B.OSI仅是ISO制定的网络体系结构 C.OSI模型并非具体实现的描述 D.OSI中只有各种协议是可以实现的 6.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串行物理接口标准是( A ) A.EIA RS-232C B.EIA RS-422 C.EIA RS-423 D.EIA RS-449 7.当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超过单个原始信号所需带宽时可采用的复用技术是( A ) A.FDM B.TDM C.WDM D.STDM 8.OSI模型中实现端到端流量控制的是( C )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9.在接收、发送双方仅需一个帧的缓冲存储空间的差错控制方法是( C ) A.选择重发策略 B.连续重发请求 C.空闲重发请求 D.Go-back-N策略 10.从滑动窗口的观点看,在选择重传协议中( D ) A.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 B.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 C.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 D.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I 11.提供传输层及其以上各层之间协议转换的网间连接器是( D ) A.转发器 B.网桥 C.路由器 D.网关 12.Internet互连层的四个重要协议是IP、ARP、RARP和(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