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与对策

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与对策
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与对策

建设银行河南分行信用卡业务风险

管理与对策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内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建设银行信用卡业务作为国有银行重点中间业务收入之一,其快速的发展亦越来越引起业界的重点关注。而建行河南分行信用卡业务每年都以数倍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其风险问题也露出水面,该信用卡业务风险的监控管理还远远滞后于信用卡业务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信用卡风险业务的监控管理仍然属于传统的模式和初级阶段,在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

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五大章节。第一章,绪论。从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出发通过研究文献综述,引出研究内容和方法,达到本文创新之特点。第二章,建设银行河南分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现状分析,包括风险管理架构和面临的主要风险。第三章,发达国家著名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第四章,通过借鉴发达国家著名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经验给予建行河南分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指导对策,以及文献分析与实际相结合得出提高建行河南分行信用卡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方法,对建设银行河南分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借鉴世界发达国家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先进经验,对建设银行河南分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体系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建设银行河南分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the deepening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onstruction Bank credit card business as one of the key state-owned banking intermediary business income, Its rapid development has also aroused the industry's focus. The Henan Branch of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redit card business every year to several times the rate of growth. at the same time, Its risk problem also surfaced. The credit card business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is far behind the credit card business development scale and speed. The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f the credit card risk business still belongs to the traditional mode and the initial stage.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credit card business risk management.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From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and through the literature review, lead to the Research content and methods. Chapter two.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redit Card Business Risk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Bank Henan Branch. Including the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 and the main risks. third chapter. Experiences of Risk Management of Famous Bank Credit Card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Chapter Four. Credit Risk Management of Henan Branch of CCB helped by Credit Risk Management Experiences of Famous Bank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s well as the combination of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practice to get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credit card risk management level of CCB Henan Branch.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and Outlook.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iterature.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credit card business risk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 of Henan Branch of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Draw lessons from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credit card business risk management advanced experien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the credit card business risk management system of Henan Branch of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Keywords:ChinaConstructionBank; Credit card risk; venture management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

第二节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节研究方法与内容 (6)

第三节论文特色及创新 (7)

第二章建设银行河南分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8)

第一节河南分行信用卡业务基本情况 (8)

第二节河南分行信用卡风险管理架构 (12)

第三节河南分行信用卡管理面临的主要风险 (14)

第四节河南分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5)

第五节河南分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17)

第三章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30)

第一节美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经验 (31)

第二节德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经验 ........................................................................

第三节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给我们的启示 (32)

第四章建设银行河南分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对策28第一节提高相关利益主体的风险防范意识 (28)

第二节加强对特约商户的管理 (29)

第三节制定适合的信用卡风险政策 (30)

第四节建立完善的风险预防、监控和处理体系 (30)

第五节健全信用卡业务的法律保障 (32)

第六节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现信用卡风险信息共享 (34)

第七节强化信用卡风险管理技术 (35)

第八节提高持卡人用卡风险意识 (37)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39)

参考文献 (40)

致谢 (42)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环境下,信用卡业务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其进展势头不可阻挡,同时,经济的多边性和复杂性也给信用卡的风险管理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机遇和挑战。花旗集团亚太区的前主管史蒂芬·隆恩曾经对信用卡业这样评价道:信用卡业务有很大的风险,在任何一个国家,无担保的放款都是很危险的。而在中国,信用卡业务依然是一个未经检验、尚未成熟的金融产品。在发达国家银行中主要的中间业务和利润来源之一就是信用卡业务,其丰厚的利润给银行机构带来很大的收益和效益支持,虽然,我国信用卡业务已慢慢走向发展阶段,但是由于其风险管理的滞后和不足,相比较信用卡业务方面,其风险管理还远远滞后于业务的发展。信用卡业务相对于银行传统业务有相对较低的成本以及相对较高的透支利率,这样可以为银行机构带来很大的收益率。然而高利润对应高风险,又由于信用卡业务本身的无担保、无计划性等特性,决定了信用卡业务是一种风险程度较高的银行中间业务。

之所以信用卡业务是一项风险较高的金融业务,是由于信用卡业务本身无担保、小额循环消费的产品特性所决定的。并且信用卡是一项收益率较高的金融产品,包括信用卡年费、超期滞纳金、商户回佣金以及取现的手续费等等,已经成为金融机构中间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其收益也高于其他的传统银行业务。在西方金融发达国家,信用卡业务成为许多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和利润来源,其利润已经达到机构总利润的三成之高,如美国的一些银行和公司:其花旗银行信用卡利润占银行总业务收入的一半之多,运通公司的运通卡业务利润更高,已达到公司全部利润的七成之多。因此,高收益的诱因促使信用卡业务走向了一个追求快速发展的步伐,也从另一层面不可替代的带动了银行其他业务和利润收入的增长。

目前,我国信用卡市场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信用卡带来的广阔的发展前景主要表现在其巨大的盈利空间, 特别在2006年信用卡业务全面对开放走向国际, 世界经济上国内外各大商业银行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我国信用卡业务所面临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其主要是国内各商业银行之间其信用卡占比的强烈竞争以及信用卡使用率未达到预期目标,而造成银行实际盈利不高;再者还要面临国外其他金融机构的挑战和竞争,主要体现在外资银行多年的丰富经验和强势的业务竞争。

从2003年以来,我国信用卡市场进入了规模化的发展阶段,并经历了“跑马圈地”式的发展阶段后,近几年已日趋成熟,从发卡规模来看,目前国内绝大部分信用卡银行的发卡规模都超过了 1000 万张,远远超过国外信用卡银行实现规模经营所需的 500 万张的门槛。信用卡市场行为的具体表现如下:法制体系逐步完善,各发卡机构对发展策略的进一步调整,由对信用卡发卡从量的要求到质的改善,尤其是对信用卡服务以及优惠策略的转变。目前已形成具有显著特点的的信用卡市场,例如:商场分期贷款、电商平台分期贷款、汽车分期贷款、信用卡循环贷款等各类信用卡创新产品的规模,在整体信用卡贷款中占据相当大比重,和国外信用卡市场特点存在差异明显。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和迅速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也有了新的发展动力,人们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很大转变,慢慢接收和融入西方国家的超前消费观念,而信用卡业务正式体现这种超前消费观念的很好介质和有利工具。再加之我国商业银行传统存贷款的资产业务竞争逐渐减少 ,商业银行不得不引进新兴业务,转型信用卡市场,也即是把业务重心倾向于新兴的高科技金融产品——信用卡业务。另外,我国商业银行总的信用卡发卡量每年以很高的速度增长,截至到2014年末,我国人均拥有信用卡0.29张,信用卡授信总额度为4.57万亿元,信用卡平均授信额度为 1.17万元[1]。然而,于我国信用卡业务起步尚晚,而且还未形成较完善的体系和管理制度,业务量和规模虽然突飞猛进的发展,即便为银行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问题,对我国金融业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我国信用卡市场的盈利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差较远,但交易流量比较稳定、坏账率比较低,本文旨在研究信用卡业务市场的主体人群及其风险状况等一系列问题,信用卡的风险与什么社会经济生活有何种关系,究竟是什么人群在使用信用卡,再为银行提供大量的中间业务收入,信用卡不良贷款的形成到底与

什么经济指标有较大关联。本文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揭示信用卡不良贷款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关系,通过一系列对策、建议帮助建行河南分行提升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水平。

风险可以规避,但不能消除,也即是说零风险的现象是不存在的,而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在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下实现收益最大化,我国各商业银行目前均在风险管理的工作上,积极面对,接受挑战,在不断的提高自身风险管理水平,使其降低到最小范围,这样才能不断发展信用卡业务的规模,最终取得更高的收益率,并获得最大价值的风险回报,这也是我国各商业银行长期且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对信用卡风险管理中,风险控制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环节,而内部控制制度是整个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出发点,也是重要环节之一,贯穿于整个风险管理所有环节,不仅具有权威性,而且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信用卡风险内控制度还不够健全和完善,要想在此有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其关键还在于业务操作流程的的模式化、智能化,尽可能的采用无纸化办公,以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客户的服务满意度,实现银行信用卡业务的最大收益。此外,建立健全的信用卡法律、法规以及风险约束机制,推行责任一对一制度,明确整个业务流程中权责利的关系,加强对客户信息的整合与运用,建立统一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这要求信息录入真实准确,以确保客户原始信息得到更系统、更全面的掌握并给后期的研究提供依据和数据资料。通过加强客户信息数据分析并保留有效信息,再针对客户的使用习惯,定制业务产品,以增加业务竞争优势,并在此基础上获取更大的利润。另外,借鉴国外先进的的风险管理评估模式,在充分学习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完善、创新,为我国信用卡业务风险的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持,降低风险比率。

第二节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情况

国外发达国家对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研究主要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针对于信用卡风险的形成机理、管理策略、影响因素等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探究。对信用卡风险的理论研究最早是一篇很有影响力的文章引起大家的注意,此文

名为《不完全信息市场中的信贷配给》,是Stiglits and Weiss,1981,当时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该理论从信息结构角度出发,全面系统地对信贷配给现象进行了详细分析,对不完全信息下逆向选择能导致作为长期均衡现象存在的信贷配给做了经典性的证明,同时提出了一系列方法和理论来论证此观点。也就是说在正常的信贷市场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的主体是银行和借款者之间。因而,在此恶性循环环境下,加之利率已经提高到一定限度,逆向选择的现象就不可避免的重复发生。另外一部分国外学者,如巴克斯特(1983),从信用卡风险的影响因素出发并进行了有力分析,他指出有七个因素是发卡银行最为关注的,分别是借款者与其他债权人的关系、职业、年收入、居住与工作时间的长度、住宅所有权、是否有支票或存款账户,以及项目的负债收入比率。随着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信用卡风险的特征和风险影响因素也在处于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之中。本斯特和赫尔维格(1987)在Stiglits and Weiss的研究基础上,对巴克斯特的研究进行了适当的拓展,他认为借款者拥有自己用贷风险程度和能否按期还贷的私人信息,借款者如果不对银行如实报告其贷款投资的情况,银行在面对按期还款不同的众多借款者时,难以从借款者过去的违约情况、资产状况和贷款用途的资料中,在事先就确定借款者的违约风险;贷款事后,银行无法完全控制借款者的用贷和还贷行为,借款者有可能采取风险行动,银行面临着违约的贷款风险,银行的预期利润率不仅取决于贷款利率,而且取决于贷款风险的大小,如果贷款风险独立于利率,在贷款需求大于贷款供给时,银行高利率可以增加利润,信贷配给不会出现,但是当银行不能观察到借款者的投资行为时,提高利率反而会使低风险者退出信贷市场(逆向选择行为);或者诱使借款者选择风险更高的项目进行投资(道德风险行为),从而使银行贷款的平均风险上升,预期收益降低[2]。

Stiglits and Weiss主要针对信贷市场上风险的形成机理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阐述,而另外两位学者Davidson. R和当代金融发展理论奠基人Ronald I. Mckinnon,构建了不完全信息重复博弈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应对策略这一理论给后期的信用卡业务市场以方向性的指导[3]。两位学者提出了“客户信号”这一概念,并指出它的总要性,提出声誉对银行之间的合作均衡具有正向作用,因而建议信用卡市场建立声誉机制,并建立银行与客户间长期的互利合作关系,银行可以通过客户的信号显示来实行一系列的个性化、差异化的信贷额度和利率,提高信用卡市场的丰富性和完整性[4]。

Hung-Jen Wang是支持以上两位学者观点的另一研究者,他比较赞同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声誉对激励机制的重要作用,另外他在此基础上将契约执行成本因素纳入研究范围,在此领域的研究又推进一步。

国外学者对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研究主要从经济学机理的角度探讨问题,此方面的文献给我们的研究和参考还相对较少,可参考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研究成果的理论性较强,与实践的结合性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在此方面还需要我们结合实践,参考过去的相关理论,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进一步得到考究和发展。

二.国内研究情况

与国外学者针对信用卡风险研究相比较,我国经济学方面的学者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信用卡风险的特点和类型研究、信用卡风险成因分析、信用卡风险管理对策研究。我国学者魏鹏认为信用卡业务的风险主要体现在:风险分布遵循“大数定律”,进一步详细解释就是说而风险居持卡客户才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而高风险和低风险持卡客户都不能为银行带来较大盈利空间[5];信用卡业务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常常不能被人那么显性明了的立刻体现出其风险所处;每个客户出现的风险具有分散性,不会显示规律分布或者静态存在;信用卡业务风险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国内学者邱涛(2007)将信用卡风险进行了分类即为:信用风险、道德风险、诈骗性风险以及特约商户的操作风险[6]。国内学者关注较多的也即是信用卡风险的成因,国内学者宋延新(2009)更多的关注信用卡风险的成因,他认为道德风险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发卡银行与持卡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而信息的不对称又导致了逆向选择现象的发生,造成银行信用卡业务的恶性循环,而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健全以及金融机构内部风控的缺失和不足,也是造成信用卡业务风险发生的原因,最终导致风险管理的滞后和发展缓慢。

我国较早研究信用卡风险管理对策的学者章彰(2003)曾经通过长期研究提出了信用卡风险管理的路径这一方面,他是从风险管理流程、信息系统风险防范和内控机制建设为出发点进行一系列探究,最终提出自己的观点。另一国内学者许明朝(2003)在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并提出和解决了如何建立和完善银行内控机制这一问题。楼芳(2004)提出建立信用卡风险管理体系这一论点,并要求完善信用卡方面的相关法律体系以及个人信用体系,包括

要完善银行内控体系制度,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银行从业人员加强培训管理。而国内学者赵志宏(2005)则认为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应该以数据分析为出发点,注重数据分析,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著名银行的先进管理理念,进一步阐述这个观点。以往学者均是从宏观层面出发,对于风险管理对策的阐述较抽象,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而实践和可操作性相对较弱。为此,我国学者丁赞(2006)首次从微观层面对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进行展开研究,提出了发卡银行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范风险,其创新成果对于后期的信用卡业务有很大的参考价值[7]。吴春林(2011)则着眼于信用卡风险的具体案例进行详细的探究和具体分析,搜集当前各金融机构信用卡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针对未达卡的风险提出了间接性的的对策和建议。沈丽和闫天兵(2007)专门根据信用卡风险的分类,通过对我国信用卡的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提出其信用风险的识别手段以及相对应的衡量方法和应对策略。然而,我国另一学者黄素梅(2009)则从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不同阶段为出发点进行研究,并提出每个阶段所面临的风险问题不同,要实施不同的解决方案和应对策略[8]。并详述了信用卡生命周期的考察期、形成期、稳定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对风险管理造成的影响,并明确提出以上四个阶段对应的主要解决策略。

目前的研究文献对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参考价值有一定的局限性,不仅参考文献较少,且存在一定的重复性和不完整性。与国外学者不同的是,我国学者研究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理论同时,更注重结合实践和考虑可操作性的存在,研究信用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的策略。然而缺乏理论的深入研究,也不利于我国信用卡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研究方法与内容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方法,对建设银行河南分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借鉴世界发达国家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先进经验,对建设银行河南分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体系提出解决对策。

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五大章节。第一章,绪论。从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出发通过研究文献综述,引出研究内容和方法,达到本文创新之特点。第二章,建设银行河南分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现状分析,包括风险管理架构和面临的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