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园林要素对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影响
园林的要素及审美特征

03
园林的审美特征
自然美
01
自然美
园林中的自然美主要表现在山水、植物和自然景观等方面。通过巧妙地
运用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宁静的氛围,让人们感受到大
自然的魅力。
02
山水之美
山石、水景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山石的奇特、水景的灵动都能为
园林增添自然之美。同时,山水之间的呼应、对比等关系也是营造空间
审美特征
园林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自然美、生态美、和谐美和意境美等方面。自然美体现在园林对自然元素 的尊重和利用;生态美则强调园林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和谐美是通过各要素的协调配置实现的; 意境美则是通过园林的空间布局和细节处理,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对未来园林设计的展望
技术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园林设计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和生态化。智能化设计将使园林更好地 适应环境和满足人的需求;生态化则强调园林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减少对自然资源的 破坏。
植物要素
树木
树木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可以构成园林的绿色背景, 提供阴凉和生态效益。不同种类的树木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季 相变化,能够丰富园林的视觉效果。
花草
花草是园林中的点缀元素,可以增加园林的色彩和层次感。 不同种类的花草有不同的生长习性和花期,能够创造出四季 不同的景观效果。
道路要素
主路
主路是园林中的主要通道,通常宽阔平坦,能够满足游人通行和车辆通行的需要 。主路的设计要与园林的整体风格相协调。
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水是园林中的重要元素,可以起到调节微气候、丰富景观层次的作用。水景的 类型多样,包括池塘、溪流、瀑布等,能够给人带来清新、宁静的感觉。
建筑要素
主体建筑
园林风景建筑与园林关系分析

园林风景建筑与园林关系分析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园林景观的需求不断增大,在风景园林中,园林建筑在整个风景园林景观构成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是园林景观构建的重要载体。
一个风格迥异的园林景观设计必然离不开园林建筑的参与,它使园林景观更具整体性与艺术性。
在满足人们休闲游憩的同时,又是整个园林景观的灵魂与核心。
基于此,本文着重的分析了园林建筑与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关系,以及如何将园林建筑充分的应用到风景园林中,希望给相关的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风景园林;园林建筑;关系引言为解决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问题,中国园林建筑还应考虑自然气候、季节的因素。
因此中国南北园林各有特点。
如江南园林中有一种鸳鸯厅是结合自然气候、季节最好的例子。
其建筑一分为二,一面向北,一面向南,分别适应冬夏两季活动。
总之,园林建筑设计要把建筑作为一种风景要素来考虑,使之和周围的山水、岩石、树木等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优美景色。
而且风景是主体,建筑是其中一部分。
1园林建筑在园林中的重要作用园林建筑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山、水、植物有机结合,情景交融,构成优美的风景画卷。
“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是中国园林创作的基本思想,而园林建筑正是情景交融的结合点。
在中国自然式园林中,其建筑一方面要可行、可观、可居、可游,一方面起着点景、隔景的作用,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以小见大,又使园林显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
依山傍水兴造园林建筑,自然而巧妙地再创作山水之情趣,亭台楼阁、曲径长廊点缀在山水之间,美不胜收,令人神往。
在园林中的主要作用表现:一是造景,即园林建筑本身就是被观赏的景观或景观的一部分;二是为游览者提供观景的视点和场所;三是提供休休息及活动的空间;四是提供简单的使用功能,如小卖、售票、摄影等;五是作为主体建筑的必要补充或联系过渡;六是组织游览路线,在园林中道路结合建筑物的穿插、“对景”和障隔,创造一种步移景异,具有导向性的游动观赏效果;七是范围空间,即利用建筑物围合成一系列的庭院,或以建筑为主,辅以山石植物将园林划分为若干空间层次。
风景园林主题设计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探析

风景园林主题设计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探析发表时间:2019-04-24T17:14:36.2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作者:竺加军[导读] 摘要:若想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解决与缓解生态环境之间的问题、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对风景园林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
江苏省建筑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210019摘要:若想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解决与缓解生态环境之间的问题、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对风景园林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
这篇文章主要针对主题主景设计的概念和内涵进行详细的阐述,同时也对园林绿地类型、园林绿地功能、风景园林主题、自然环境因素、人文因素、社会因素、经济技术水平、科学因素以及设计者九大风景园林主题主景设计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对风景园林主题主景设计的作用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日后的主题主景设计带来一些有意义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主题设计;主景设计;风景园林引言:主题主景对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来说,不仅仅是灵魂和精髓,还是营造意境、彰显特色、体现文化内涵、提高园林艺术水平的核心和统帅。
在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风景园林主题主景的设计,因为主题主景的设计可以根据项目定位去综合的对社会、人文、地域等各种因素进行空间布局和平面布局的考虑,整个园林景区都是以同一个主题为核心的整体。
1 风景园林主题主景设计概述1.1风景园林主题主景设计的概念与内涵(1)主题设计:“主题”这个词语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在《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是文学与艺术作品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但是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解释,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主题就是设计者根据场地的条件、历史文化、地域的特征以及时代的特性等方面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并且所提炼出的设计中心思想,这不但反映了客观的现实条件,同时也是设计者对客观现实的主管认知和理解。
主题设计的意义是:可以通过对具体场地条件的结合表达出设计立意和形式语言,以此来对独特的文化内涵进行展现,对设计水平进行提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想要引发观者不同的情感共鸣,就要设计不同的主题。
浅析自然因素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运用

浅析自然因素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运用将地形、植物、水体等自然因素融入其中,营造出和谐自然、舒适美观的建筑环境,从而使得风景园林建筑更具特色和活力,成为当前园林建筑学家和建筑设计人员努力追求的风格理念和发设计目标。
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地形因素,能够根据地形特征设计出合理的景观建筑布局,取得良好的视角效果;充分考虑植物因素,才能实现植物设置要与园林景观建筑布局实现合理匹配,并提高园林景观建筑的自然美感;充分考虑水体因素,才能充分发挥水体对园林景观建筑的装饰作用,从而丰富园林景观建筑的建筑特色和文化内涵。
一、地形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地形是限制风景园林建筑的首要自然因素,对风景园林建筑的布局、功能、规模、体量等都具有重要影响。
在传统的风景园林建筑中,非常注重建筑与不同地形的和谐相处。
(一)充分运用地形因素,能够设计合理的景观建筑布局在设计园林景观的整体布局时,必须充分考虑地形这一重要因素。
具体来讲,就是要依照现有的建筑基地的地形特征,对园林建筑布局进行合理的控制,充分体现因地制宜的开发精神,并根据建筑地周边的环境来选择科学适当的掩埋方法,把拟建的园林建筑景观充分融合到当地的地形环境之中,充分利用地势空间资源,努力做到既安全、平稳,又实用、美观。
如果建筑地地形比较平坦开阔,则可以选择多样性的建筑布局;相反,如果建筑地地形不平,起伏较大,则只能根据地势起伏来设计相应的园林建筑布局。
(二)充分运用地形因素,能够设计出良好的视角效果与一般的住房和其他建筑不不同,风景园林景观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能够为人们观景赏美和休憩心灵提供良好的场所。
因此,在设计和建设园林景观建筑时,要充分考虑地势因素。
如果将地形与风景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则能够构成一个明确的天际轮廓线,从而充分显示出园林建筑的整体性特征。
如果建筑地的地形坡度较大,那么在设计时就应将地形作为园林建筑的主要背景,依傍地势而建,使得地形与建筑形成一种底、图关系,从而实现自然融合、和谐统一。
园林风格对景观设计有什么重要性?

园林风格对景观设计有什么重要性?一、衬托主题园林风格对景观设计至关重要,首先体现在其能够有效地衬托主题。
不同的园林风格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理念,通过选择合适的园林风格来衬托主题,可以更好地传达设计者的意图,强化景观的整体感受和观赏价值。
例如,在传统园林设计中,借助古典园林的元素和手法,可以展现出庄重、古朴、厚重的氛围,突出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营造氛围园林风格对景观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性在于其能够营造独特的氛围。
不同的园林风格具有各自独特的氛围和情感表达,通过选择不同的园林风格,可以使景观带给观赏者不同的情绪体验。
例如,选择现代简约的园林风格,可以传达出清新、简洁、时尚的氛围,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受;而选择自然主义的园林风格,则能够创造出原始、宁静、恬淡的氛围,带给观赏者一种亲近大自然的感觉。
三、提升空间层次园林风格对景观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性在于其能够提升空间层次,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空间层次感。
不同的园林风格常常通过布局、材料和植物的选择等手法,巧妙地划分出不同的功能区域和空间节点,使整个景观呈现出立体感和层次感。
例如,在传统园林设计中,常常运用曲径通幽、错落有致的景观布局,通过植物和建筑的错落组合,使观赏者在游园中得以领略到不同景色带来的不同层次感受。
四、传达文化内涵园林风格对景观设计的重要性还在于其能够传达丰富的文化内涵。
不同的园林风格承载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审美观念,通过选择适合的园林风格,可以将文化内涵融入到景观设计中,丰富景观的内涵和意义。
例如,在中式园林设计中,常常通过仿古建筑、文人雅士的装饰和景观的意境等元素,传递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思考,引发观赏者对于传统文化的思考和认同。
总之,园林风格对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园林风格的选择涉及到衬托主题、营造氛围、提升空间层次和传达文化内涵等方面,通过合理地运用园林风格,可以使景观设计更加富有主题感、氛围感和层次感,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传达设计者的意图和文化内涵,为观赏者带来丰富多样的视觉与情感体验。
风景园林主题主景设计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探究

园林工程幸福生活指南248幸福生活指南风景园林主题主景设计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探究桂长军江苏益来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0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对审美要求的提高,在当下背景下,对于风景园林行业,主要流行着将人与自然有机结合,将自然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设计出有生命力的风景园林设计,提高设计作品的品质与高度,同时设计师理应迎合市场需求,将风景园林现代化的同时将科学、美感、人文、自然完美融合,设计出符合现代适用于现代的风景园林设计。
关键词:风景园林;主题主景设计;影响因素;作用探究引言科学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将每一块区域都设计出其独有的价值与作用,在合理分配空间时,同时要将安全与舒适置于首位,以源远流长与宝贵的历史文化为基,通过借用老一辈的智慧结晶来积累有效经验,灵活运用生态系统的机制,灌溉创意与智慧的营养液,打造一批艺术与功能兼具、生态与安全同在的风景园林主题主景设计。
1.风景园林主题主景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1.1绿地区域的设计绿地是设计者在设计风景园林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合理划分绿地,发挥绿地在整体园林设计中的作用,保留一定的空闲空间,一方面满足人们对绿色欣赏需要,舒缓视疲劳,另一方面,满足人们对绿色植被的观赏需求,设计者可以利用整合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绿地区域的比重对园林设计的影响,绿地区域对游客吸引程度的影响。
与此同时,将绿地划分为功能性的与观赏性的两个部分,针对当地与设计者设计园林景观的主题与意境,设计出独特的绿地区域,彰显其园林特色。
1.2融合园林当地的风土人情的设计 除了绿地用途,结合景观园林的特色性要求,风景园林主题主景设计过程中,与风土人情、习俗文化想融洽也是一个重要的设计理念,因为“以人为本”的重要性,所以设计者理应学习了解当地的人文精神、民俗习惯、神话故事,设计园林空间时,设计者在融合园林当地的风土人情过程中,主要任务多次考察、了解实际状况,使得园林主题设计拥有视觉上有一定的冲击力。
园林设计的风格和要素分析

园林设计的风格和要素分析园林设计是一种将自然美与人工美有机结合起来的艺术,它能为人们创造出一个美丽、舒适、愉悦的空间。
因此,在园林设计中,风格和要素是不可或缺的。
本文将从风格和要素两个方面对园林设计进行分析。
一、园林设计的风格1. 古典风格古典风格是园林设计中的经典之一,它给人一种古雅、庄重、厚重的感觉。
在古典园林中,常常运用传统的造园技法,如山石堆砌、水池、游廊、假山、花坛等。
古典园林注重景点的布局和细节的处理,园中的石头、水、树木和花草都极其讲究。
在古典园林中,人的作用比较被动,常常被设计成欣赏者、游人和休息者的角色。
2. 现代风格现代风格是近年来园林设计中比较流行的一种风格,它运用了新兴的理念和工艺材料。
在现代园林中,常常运用抽象的形式,强调抽象、简洁、现代的感觉。
现代园林中的设计往往更加开放、活泼、形式多样化、充满想象力。
3. 自然风格自然风格是园林设计中以模仿和强化自然景观为特点的一种风格。
这种风格常常使人感到一种自然、野趣、混沌和原始的感觉。
在自然风格中,人不是主角,而是处于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状态中。
自然风格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建立一个能够让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空间。
二、园林设计的要素1. 环境要素环境要素是指自然环境和周围环境在设计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
自然环境包括水源、地形、植被、气候和野生动物等;周围环境包括建筑群、交通、人流等。
在园林设计中,要把这些环境要素合理地组合起来,使之协调、统一而不失美感。
2. 空间要素空间要素体现了园林设计的空间特点和空间变化。
空间要素包括大小、形状、高度和深度等。
在园林设计中,要合理处理空间要素,使之达到空间美感的最佳状态。
此外,还要考虑人的尺度及视觉需求,营造出人们喜欢的舒适环境。
3. 功能要素功能要素是指园林设计的活动和功能,如休闲、游玩、交流、观赏等。
在设计中,要根据实际需要和需求来确定功能要素,并做到相互协调,合理布局,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和愿望。
园林设计的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探索

园林设计的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探索园林设计的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探索【摘要】园林设计直接决定着园林工程的整体效果以及园林施工建设进度与园林工程建设质量,对于园林工程施工建设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在新时期要推进我国园林建设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就必须确保园林工程设计的质量。
为此,本文就园林工程设计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优化园林设计的具体策略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园林设计;质量;基本原则;策略园林工程建设在我国城市规范发展建设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满足居民对生产生活环境的高要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此我国城市规范建设过程中要对园林工程建设格外注意。
园林工程设计作为影响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文件,兑园林工程建设的重点内容进行严格的规范。
因此,要加强对影响园林工程设计的各种因素的优化配置,进而获得满足居民生活需要的园林工程。
1 城市园林设计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所谓城市园林主要是为了满足居民对城市生活环境的需求,而在城市中的某一区域范围内,通过运动苗木、假山、石块以及基础建筑等内容所共同组成的,供居民旅游和观赏的生活空间。
城市园林工程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的产物,园林工程的建设需要从城市发展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园林所处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系统了解的基础上,并结合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的基本需求加以设计建设。
由此可见,城市园林工程设计工作具有复杂性,为此城市园林工程在进行设计时既要考虑建筑工程本身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园林工程建设对苗木、山水等方面的设计需求,在园林设计当中除要充分的体现园林工程的实用性与美观性外,还要同时还要充分的体现园林工程的社会生态价值。
2 城市园林工程设计要深入工程建设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园林工程建设要谋求与周围环境及其它建筑之间的和谐统一,同时园林工程建设还要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发展建设的设计方针。
为此,园林工程设计人员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必须深入工程建设现场进行实地考察,确保园林工程设计所承载的自然景观与文化内涵能够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及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和谐而不突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第14期现代园艺当下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效率高的同时,也承受巨大的生存压力。故此,人们越发追求舒适宜人的居住条件。改善居住条件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便是美化现有居住环境,将建筑与自然进行有效融合,使城市回归自然。而园林要素,作为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产生重要的影响。1园林要素的分析园林设计是将地形、植物、水体、建筑、道路、园林小品等设计要素进行有机组合而构成的特殊园林形式。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主要影响因素有3个园林要素:地形、植物、水体。正是通过这3个园林要素,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才能更加贴近自然。1.1园林要素之地形地形指的是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具体表现形式有平原、山地、丘陵、盆地、高原等。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地形的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土丘、台地、斜坡、平地、湿地或因台阶和坡道所引起的水平面变化的小地形。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地形是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是所有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重要基础。地形作为基础平面,将对空间设计的美感及空间感,对由地形、植物及水系形成的空间结构产生直接影响。自古以来,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众多设计师通过地形与风景园林建筑的相互搭配,使地形能够满足各种景观要素的建设以及地面交通布局。1.2园林要素之植物植物具有许多不同于其它园林设计要素的特点。其中最
浅析园林要素对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影响危薇(深圳市前海开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52)摘要院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审美需求正在不断提高。园林景观建筑作为一种既有利于优化
生态环境,又有助于为人们提供较高水平居住条件的建筑,广受人们关注。关键词院园林要素;风景园林;建筑设计
步过渡,不要过度跳跃,以防止由于多色彩搭配而引起杂乱。在使用该方法时,虽然讲究多色搭配但并不是越多越好,在色彩的使用和选取上要适度,不同色块之间可以相互衔接,交叉进行,避免杂乱无章。3.4近似色混搭表现园林花灌木栽植的色彩搭配中,除了使用着重单色、两色搭配、多色搭配等形式,还有近似色混搭形式,一方面有效避免了单色过于单一,另一方面有效避免了多色混乱的局面,近似色混搭就成为很好的表现形式。比如深浅过度,彰显其颜色的自然性,如红海棠与杜鹃花的搭配、黄连翘与迎春的迎合;高低错落的选取上,如九里香与茉莉花的配合,高低相结,亮色突出;同种植物不同颜色的搭配,比如深红、深粉红、浅红之间的协调搭配,使颜色更加鲜丽活跃,自然简单。4园林花灌木栽植的色差搭配方法的具体应用园林花灌木栽植在色彩的搭配的具体应用中,四季变化各有特点,色彩的选取上也不一,春天万物复苏,一切都是新的,嫩绿色成为春天的主要代表颜色,早春白色和黄色成为春天的主色调,迎春成为花灌木的主要花卉形式之一,其次是月季、蔷薇,春暖花开,百花齐放,各种花开始争艳,不同颜色的花卉也需要绿叶进行点缀。夏天阳光最盛,光照最强,植物可以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植物叶子有浅绿逐渐变成深绿,这一季节花卉最盛,但由于天气相对炎热,所以这一时期一般采用冷色调,来降低由于炎热所引起的烦闷,比如选用薰衣草、紫罗兰、毛地黄等花卉进行点缀。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丝丝凉意也是植物由盛向衰的征兆,由原本的深绿色开始转向黄色,秋季植物颜色的转变别有一番滋味,颜色的转变是由于植物在气温逐渐降低的情况下,停止生成叶绿素,黄色也就形成了,在这一时期植被颜色的选取上要以收获为主题,体现秋天收获的气息。到了冬天叶子全部掉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当然也有一些生命力较强的常绿植物存在,以墨绿为主要色调,此时要适度修剪植被,色彩上不要过重,以免影响整体布局。5结语通过分析和阐述园林花灌木栽植的色彩搭配基本原则、方法、现实应用,进一步了解到园林花灌木栽植色彩搭配的重要性,在整个色彩搭配的过程中,需要分析影响色彩的各种因素,充分利用色彩植物栽植技术,结合栽植技术与园林艺术,进一步凸显园林景观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价值。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积累,不断完善,使植物色彩更具价值,为生态建设做贡献。参考文献[1]刘立波,雷治伟.凯里市花灌木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J].现代园艺,2017(23)[2]曹华燕.两种栽植方式对两种花灌木生长及应用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2017[3]陈小梅.花镜在珠江三角洲居住小区植物造景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4]宁昭然,张蓝予,高凡,等.基于教育与景观观赏功能为一体的温室植物景观设计[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8(5)[5]黄卫.试论以花灌木为主体的花镜营建与示范———以奉贤区金海北路花镜为例[J].上海农业科技,2017(1)(责任编辑张芝)
景观设计116-- 2019年第14期现代园艺
大的不同在于植物具有生命力,具有无限生机与活力,四季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植物与风景园林建筑搭配,能够赋予建筑无限的生机活力。植物的各种变化体现在植物本身是随着季节变化、自身生长变化而出现的色彩、质感、疏密等特征变化上。倘若这些丰富的变化运用得当,则可成为园林景观建筑设计中的亮点。植物本身自带天然色彩,对风景园林建筑中的色彩搭配有重要作用。在绿色低碳、简单舒适的生活追求下,将绿色植物通过优秀的设计手法,巧妙地融入现代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显得非常重要。1.3园林要素之水体水体作为一种非常常见的建筑元素,广泛应用于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以自然水体为主要设计景观,充分发挥水的特性,在现代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越来越重要。2园林要素对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影响及应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是基于各种园林要素的影响及搭配下,创造出来的一种美学设计,它不仅会受到广场与道路、山石、园林小品等的影响,还会受到来自地形、植物搭配、水体设计等方面的重要影响。2.1地形对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影响及应用根据地形的起伏变化,可将地形划分成凸地形、凹地形、平地形和微地形4种形态。2.1.1凸地形。这种形式在园林景观建筑设计中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土丘、小山峰等形式。凸地形在园林设计中一般有汇聚景观视觉焦点的作用,在凸地形上放置主景,往往可以起到吸引视线和突出主题的作用。这种设计手法经常应用在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园林建筑空间,在凸地形的顶部放置纪念碑、塔等建筑物,凸显庄严肃穆的纪念气氛。2.1.2凹地形。这是一种状似碗形的洼地,常常用作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的基础空间,同时也是园林建筑设计中围合空间的常用手段,容易营造一种封闭和私密的感觉。2.1.3平地形。一般来说,平地形的坡度比较平缓,视觉开阔,具有强烈的视觉连续性,有利于组织开展活动及人流集散,也很容易与周边的外部环境相协调。2.1.4微地形。微地形指的是在园林景观建筑设计过程中,采用人工模拟大地形态及起伏错落的韵律而设计的起伏变化的地形,同时起伏的幅度不太大。根据形式来说,微地形有曲线型和直线型之分:(1)曲线型主要是用柔和的曲线,模拟园林空间的地形状况,极具层次感及韵律感,比如缓坡草地设计。(2)直线型是微地形中一种较为普遍的形式,是指在微地形的设计中,通过直线或折线的硬线条来创造地形空间效果的一种表现形式,比如:错落的种植池、大尺度台阶、层叠的假山石等。地形作为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最基本的影响因素,地形坡度、地形横向设计、地形纵向设计等方面,对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做了较好的铺垫。不同的地形状态,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优秀的地形设计,能够对排水工作起到极好的促进作用,这对于风景园林建筑布局、工程施工带来良好的促进作用。地形设计相对于整个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来说,起到良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具体体现在:(1)分隔空间;利用地形的起伏变化改变空间,根据地形起伏的高度,设计师营造出开敞、半开敞、封闭和半封闭的竖向空间效果,既调节空间层次感,又影响人们的空间心理感受。起伏平缓的地形常常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轻松感,低洼地形则容易给人一种私密空间的感受。(2)引导视线。地形在设计中具有引导视线的作用。随着地势的起伏,人们的视线出现了或平视、或仰视、或俯视的变化。2.2植物对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影响及应用植物的表现形式有乔木、灌木、藤本植物、地被及草坪。在进行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在保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植被不被破坏的基础上。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与园林建筑相得益彰,通过乔木、灌木、地被等的合理搭配,衬托提升风景园林建筑的整体质感,为风景建筑增添浪漫元素。总的来说,植物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发挥的主要功能有:空间建构功能、环境功能及观赏功能等。所谓空间建构功能是指植物能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充当类似建筑物的地面、墙面等限制组织空间的因素。这些因素往往可以引导和改变人们的视线方向。植物的株型大小、形态、通透性等都是空间构建功能的重要参考因素,也是在设计过程中的首要考虑因素。植物虽然不像构筑物作为实体来限定空间,但植物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在一定的水平面上筑起一道空间范围。例如,地块一种植彩色地被植物,和地块二铺草坪的地块交界处,虽然不具有实体的视线屏障,但通过植物质感的不同已暗示空间范围的不同。在垂直方向上,植物对空间感的影响方式更加多样化。乔木树干相当于直立于外部空间中的支柱,这是一种实体限制空间的暗示方式。空间的封闭程度会随着树干的大小、疏密和种植方式的不同而不同。植物的叶丛是形成空间感的另一种手法。一般来说,枝叶越浓密、体积越大,其围合感越强。在夏季,枝叶繁茂的树丛能够给人一个相对闭合的空间;而在冬季,即便是同一个空间,但由于叶片凋零,对于空间的感受却是更空旷。2.3水体对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影响及应用水体设计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元素。水体设计可以呈现多种形态,有喷泉、水景、泳池、瀑布等。通常水体设计被用来衬托园林建筑的硬性美,通过水体作为媒介,运用折射、倒影等手法衬托园林建筑的灵动美,扩大风景的视觉空间。水有静态和动态之分,利用水的流动性,可以将园林建筑衬托的更加立体。3结语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园林要素起重要作用。地形、植物、水体要素缺一不可,各要素间相互协调,相互依托,使风景园林建筑回归自然。参考文献[1]庄晓林,段玉侠,金荷仙.城市风景园林小气候研究进展[J].中国园林,2017(4)[2]张凤英.园林绿化设计中风景元素的运用研究[J].南方农机,2018(10)[3]赵海燕.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探究[J].南方农业,2017(30)(责任编辑王蔓)
景观设计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