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计算机专业课程移动学习模式的研究

职高计算机专业课程移动学习模式的研究

职高计算机专业课程移动学习模式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9-06-10T14:53:38.45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8月27期作者:杨安雷

[导读] 移动学习给课堂教学模式加入新的元素,已成为教育应用的前沿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移动学习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制约,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知识、交流和融入学习情境

(温州市苍南县龙港第二职业学校,浙江温州 325802)

摘要:移动学习给课堂教学模式加入新的元素,已成为教育应用的前沿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移动学习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制约,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知识、交流和融入学习情境,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利用构建好的移动学习平台,及时与老师和团队成员沟通,了解学习重点和难点知识,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职高计算机;移动学习;模式研究

引言

本文主要对职高学生手机依赖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移动学生方法,下午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1当前职高学生移动学习现状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在问卷中对于“手机常用于哪些方面”的问题,有42%的学生是选择娱乐打发时间;有24%学生选择学生活动,社会工作需要;22%的学生选择是恋爱需要。在“每天使用手机多长时间”一题中,选择超过8小时的学生比例高达53%,选择超过5小时的学生比例是36%。可见超过半数多的学生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几乎超过了休息时间。同时,职高大学生除上课外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是比较少的。1小时以内的占38.55%,1~2小时的占41.57%,2~3小时的占16.87%,3小时以上的占3.01%。在与学生交谈以及课堂观察中发现手机对学生学习的影响非常严重,尤其是男同学,打游戏上瘾者居多,上课打游戏成为常态,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都被玩手机所占用。在访谈中,很多同学承认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手机的影响,注意力非常容易分散,时不时打开微信看看或者游戏玩玩,在无意识中手机成为阻碍学生学习的利器。

2职高计算机专业课程移动学习模式的研究

2.1创新信息化学习情境

营造适合的学习情境,进行情境教学:充分利用信息化工具创造学习情境,有条件的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VR技术),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能促进学生理解记忆。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辅助教学:如利用“慕课”、“可汗学院”、“TED”等网络资源,“雨课堂”、“超星”等教学平台辅助教学。

2.2加强微课模式的运用

VB课程抽象性高,知识枯燥无味,考虑传统满堂灌式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的缺陷,需要考虑更多教学手段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考虑手机网络占用的时间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手机网络中微信平台的利用来正确引导学生。在平台上提前发布学习资源,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定期向学生推送各章节相关学习内容。最好是每节课之前先推送一些课前预习资料,如理论教学大纲,本章节语法知识、重点难点预测,实践上机题目等等,这样在理论课堂上学生可以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实践上机课上,学生也可以带着问题去编写程序,课后推送课堂教学知识总结,上机题目的正确答案等等,供学生对自己上课的所学知识的情况进行检验,也利于学生自己通过正确答案和自己的程序进行对照,做出总结。微信平台可以推出投票环节、随机小测试的活动,通过学生对于投票环节和随机小测试的参与来考察学生的互动参与性。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还可以利用公众平台对用户分组的功能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别加入对应的分组中,以便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同分组的学生将会接受不同的教学信息。

2.3加强智能终端的学习

智能终端在职高拥有庞大的用户群,已经逐渐成为移动学习的重要工具,移动学习方式也成为一种全新的可以广泛使用在教育中的学习方式。对于职高的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思维比较灵活,相对于传统的教育方法,对于职高的学生来说,新鲜事物更能够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对移动学习充满了好奇,并且有一定的使用需求。数字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教学主要目的,并且通过分组参与项目的实施,使自身成员协作的能力和团队的精神得到锻炼,即培养了学生应用软件开发的理论和工具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软件的研发和与人合作能力。(1)例如通过QQ、微信等复习知识,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课后按照任务复习的概率,不需要复习教材和参考资料,只需要阅读学习任务书或项目书即可,传统学习方式发生的改变,也可以一定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以小组为例,负责人可以为每个成员分配学习任务,指定哪个成员完成,完成时间是什么时候,项目组成员按照负责人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或设计任务,否则被认为任务延迟。课前发布学习资源和学习任务;课中考勤、分组、抢答、头脑风暴、投票、评价;课后拓展、线上讨论、答疑、作业展示,测试等。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课堂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各项活动赋予经验值,使教学游戏化,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每一门课讲授前,教师登录”创建班课,生成班课邀请码,学生在移动端登录,通过邀请码加入云班级,从而搭建了基于移动端的即时互动教学环境。

结束语

综上所述,手机正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为我们带来便捷、丰富的生活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手机依赖现象对正处在学习知识关键期的大学生所带来的一些负面、消极影响。因此,如何引导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加有效合理安排时间,全方位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与班级、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是每一名高校学生管理者所要思考面对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左英霞.职高高专院校思政课实训教学方法改革探析——以指导学生运用手机微视频拍摄为例[J].长江丛刊,2018(29):219.

[2]朱春霞.管理职高学生上学带手机之我见[J].好家长,2017(68):120.

[3]梁挺,邓惠诗,赵崇良,罗春梅,黄李珍,汤雅婷.职高高专学生自我控制人格特质与手机依赖关系的研究[J].校园心理,2016,14(04):226-23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